《老王》教學設計(精選2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王》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王》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惶恐、荒僻、滯笨、愧作”等詞語。
。病⑻骄控灤┤牡木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整體把握課文,體察人物思想感情。
。场⒋Ρ疚囊馕渡铋L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以善良體察善良,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不幸者的同情、關愛的思想感情,激發愛心。
教學難點
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激發感情
1、傾聽歌曲《好人一生平安》:
有過多少往事
仿佛就在昨天
有過多少朋友
仿佛還在身邊
也曾心意沉沉
相逢是苦是甜
如今舉杯祝愿
好人一生平安
誰能與我同醉
相知年年歲歲
咫尺天涯皆有緣
此情溫暖人間
。、提問: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好人的課文,說說有哪些好人?為什么說他們是好人?
二、從人入手、評析課文
1、學生回答討論:板書(給人物記檔案)
地點:北京時間:“xxx”
老王──身份:回民三輪車工人家庭:光棍身體狀況:營養不良“田螺眼”病
我們夫婦──身份:知識分子處境:干校身體狀況:一條腿走不得路
教師小結:⑴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苹茧y之處見真情。
。病⑦M一步小組合作討論:
有過多少往事?相逢是苦是甜?(老王的善良表現在哪里?作者的善良表現在哪里?)
老王的善良:
、旁敢饨o我們家帶送冰塊,車費減半。
、扑湾X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
、鞘芰巳思业暮锰,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作者的善良:
⑴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車;
、评贤踉倏蜌,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
、抢贤跛蛠硐阌碗u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了錢;
、汝P心老王的生計:三輪車改裝后,生意不好做,關切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
、伤呐畠阂踩缢粯由屏,送老王大瓶魚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癥。
。场⒛芙沂救闹髦嫉摹拔难邸笔悄囊痪?
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錢鐘書夫婦已經這樣對待老王,但還是覺得可以做得更好而沒有做到,內心的深切愧疚和高遠追求,使我們感動。
三、從言入手,賞析課文
。薄⒊錆M感情地朗讀課文“有一天”──結尾。
2、比較下邊每組兩個句子,聯系上下文,說說①在表達上的好處。
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谒偷谋惹耙粋三輪車工人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①句“前任”一詞簡練之至,大詞小用,又很風趣。
、傥覐娦φf:“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谖倚χf:“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倬洹皬娦Α币辉~,不但準確,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見到老王病成那個樣子,還拿東西來謝“我們”,心里有說不出的'悲酸和感動。
①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
②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門口。
、倬湔f“鑲嵌在門框里”,夸張的手法,強調了老王步履維艱,身體僵直的形態。
。场⒆寣W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討論。
預設:⑴全新的白布,為什么要寫?
、棋X?為什么是侮辱?
、蔷褪悄莾旱牡诙,為什么用您,……
。、在探究基礎上,體會語言特色。
語言特點:簡潔樸素
敘事特點:瑣碎平淡
運用樸素簡潔的語言以及瑣碎平淡的敘事還人物以真實,這種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敘述,卻產生驚人的震撼效果。讀者合上作品,才發現一種冷冷的悲涼自心底彌漫而來,感人至深卻在不經意間,這是楊絳給我們帶來的文學。
四、從情入手,升華思想
傾聽歌曲《愛的奉獻》。
《老王》教學設計 2
[知識目標]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對社會的熱愛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2、培養學生對不幸者的同情和關懷。
[能力目標]
能夠根據課文內容合理地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分析人物形象
2、難點:時代對文學作品的影響
[課前預習]
1、查閱文中出現的生字。
2、了解期間對知識分子的政策。
[教學設想]
運用情景教學的指導原則,通過音樂和圖片及教師感情的投入[誦讀]創設情景,感染學生,進而通過對文章的`學習,學習老王善良、誠實的品質,學習作者關懷不幸者的精神,最后在教師特設的情景(圖片、音樂、解說)中,再次感染學生,讓他們產生共鳴,關愛他人,關注社會,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的目標。
[教學過程]
一、聽一首導教師有情感的誦讀、感染學生。
詩歌入
二、讀一篇整體感知
文章品味探究
合作討論
(1)整體感知:教師活動:出示問題并總結板書。
1、老王的生活怎么樣?
2、老王的為人怎么樣?
3、作者一家如何對待老王的?
學生活動:自讀,速讀,抓要點,整體感知,交流意見。
(2)品味探究: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細讀、品味,哪些自然段受感動及原因并總結。
學生活動:細讀,品味,批注,然后交談發言。
(3)合作討論: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最后一句話并總結。
學生活動:互助式學習,討論發言。
三、訴一份溫暖
拓展延伸
教師活動:出示問題,身邊哪些普通人曾給過你感動,寫出感動。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并寫一寫,個別回答,述說生活的美好。
教師活動:點撥學生發言,配以“感動中國的人物魏青剛和青藏鐵路工人”圖片,引導學生把目標投向社會,發現普遍人身上優秀的品質,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四、樹一個信念
教師再次創設情景,生活中的弱者,不幸者圖片及音樂(讓世界充滿愛)教師解說,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樹立“關愛他人”的信念,最后在《愛的奉獻》的歌曲中結束。
《老王》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理清老王和作者交往的幾個生活片段。
2、分析老王的性格特點。
3、體會作者提倡的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之情。
教學重點:分析老王在生活中事例中所體現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對老王的愧怍之情。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這篇敘事散文是以“我”和老王的交往為線索的,在他們的交往中發生了很多的故事,我們回憶一下,具體寫了老王的哪些事例,這些事例表現了老王的什么性格特點。
二、合作探討,分析老王的性格特點。
1、作者回憶了老王一生中哪幾個生活片段?體現了老王哪些的`性格特點?
①給我們帶送冰塊,冰大車費減半(第5段)
②送我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擔心我有沒錢看病(第6段)
、劢o三輪車裝護欄,為客著想(第7段)
、苋ナ狼耙惶煊矒沃孟阌、雞蛋上門感謝(第8-16段)
2、文章重點寫了老王的哪一件事?這件事主要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方法?
(分別找出文章中有關的語句。)這些人物描寫方法的作用是什么?(朗讀第8-16段)
重點寫了去世前一天硬撐著拿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主要運用了外貌、語言、動作描寫方法。
三、你認為作者及其一家是怎樣的人?具體寫到了哪些事情? 作者對老王的態度是怎么樣的?
5件事情。
善良,富有愛心、同情心,關愛和尊重不幸者
四、找出文章的主旨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第17-22段)
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作者回想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她感到愧怍。
五、圖片展示,告誡我們要尊重和關愛不幸者,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幫助他們。
六、品味文章語言。
七、課堂小結。
1、本文選取老王典型的具體事例體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在寫具體事例的時候要運用到人物描寫方法,這樣才能把人物寫得更加形象生動,更加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2、寫作要注意選材和詳略得當。
3、體會作者關愛、尊重老王以及愧怍的思想感情。
八、拓展遷移和作業。
做語文練習冊第二單元測試卷中的現代文閱讀(三)《魯迅愛子》。
《老王》教學設計 4
1、教材地位
本單元課文都是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以“愛”為主題,幾篇課文都在訴說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本單元閱讀教學,要求感受課文所表現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關注身邊的人。楊絳的《老王》,寫自己與車夫的交往,寫車夫艱難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
2、教學目標
(1)以善良體察善良,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
(2)理解、積累“惶恐、荒僻、滯笨、愧作”等詞語。
(3)探究貫穿全文的線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整體把握課文,體察人物思想感情。
(4)揣摩本文意味深長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3、教學設想
這篇散文以平淡似水的筆調,記述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人老王的艱辛生活瑣事、人生經歷,尤其是與作者一家的交往,熱情謳歌了老王不畏艱辛、任勞任怨、待人忠厚、舍己為人的金子般的心,寄托了作者對普通勞動人民的同情、敬佩和熱愛之情。我在教學這篇文章時,先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線索,感受老王的思想品質,把握老王的善與苦兩個方面,體會老王與作者夫婦之間的相互關愛,體察作者的愛心,理解本文的主旨。教育學生在生活中也應像作者一樣對不幸者、卑微者持一顆愛心,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同情他們,關心他們。在通過品味語言,感受作者語言的樸素、含蓄、靈氣飛揚的特點,也讓學生通過語言了解一下當時那個時代。最后總結,著重指導學生掌握散文的閱讀方法。再用方法指導學生的寫作。
4、教學內容:
本文寫的'是作者與車夫老王交往的故事。老王一輩子很苦,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他的眼睛又不好,生活更是凄涼艱難。但是他心好,老實厚道,關心人。作者筆下的老王雖然窮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極其淳樸的好人。作者在文章里含蓄地提出了要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學習時,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特點。5、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背景音樂:《讓世界充滿愛》)
同學們,正如歌曲中所呼喚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以真純的情感善待、關愛同在一片藍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間真的會多一份陽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殘酷。愛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美德,楊絳女士的《老王》將通過與車夫的交往,為我們詮釋這一并不深奧的生活命題。
二、指導自讀,把握文意
1、思考
a.“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車。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边@句話有什么作用?
提示:體現了“我”與老王之間的關系較融洽
b.“他也許是從小營養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睘槭裁凑f“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提示:兩個“也許”是不確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測,從可看出老王身世無人知曉,他從來就不受人重視!岸笳咴撌歉畹牟恍摇睆膫让嬖佻F了老王生活的艱辛,有病沒錢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c.文中“他啞著嗓子悄悄地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著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睘槭裁匆皢≈ぷ忧那膯枴?
提示:表現了老王憨厚的神態,讓作者心中格外感動。
2、合作研討
(1)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現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現在哪里?對揭示文章意旨的課文雖后一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2)你怎樣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對老王的關愛?相對現實生活中見到的對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認為現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3)寫人記敘文的構思中既要從眾多事件中精選最能體現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謀篇布局,也即組材,那么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又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學生小組討論解疑,教師點撥、明確:
(1)作者的善良有許多表現: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了錢。作者的善良還表現在關心老王生活,三輪改成平板三輪,生意不好做,作者關切地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作者的女兒也像她一樣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癥,送給他大瓶魚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許多表現:“愿意給我們帶送”冰決,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老王的善良更表現在,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也不忘,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結尾一句話,應該這樣理解: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愧作”。
(2)從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觀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所謂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識,才會有平等對話,才會感覺人家上門來“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并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懷有這種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癥,就送了大瓶魚肝油。他們總是照顧老王生意,坐他的車,讓他掙點錢。老王收錢常?蜌,他們總是照原價付。平板三輪不敢坐了還是關心老王是否能維持生活?傊,對不幸者懷有一顆愛心,才能這么關心人,愛護人。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樣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幾年了,作者每每想起來還感覺有愧于這個不幸者,總覺得在他生前,對他關愛不夠。所有這些,都是人道主義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設所提倡的。
三、拓展延伸:造句:假如我是一朵花,就為他人;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四:結語: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個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運與不幸運的差別,甚至差別很大。一個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F在,社會要求我們每個人有人道主義精神,要關心別人、尊重別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作家一家對不幸者老王懷有一顆愛心,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人。
以《愛的奉獻》結束,讓學生一起高唱,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老王》教學設計 5
教學設想:
這篇散文以平淡似水的筆調,記述了生活在社會最地層的普通人老王的艱辛生活瑣事、人生經歷,尤其是與作者一家的交往,熱情謳歌了老王不畏艱辛、任勞任怨、待人忠厚、舍己為人的金子般的心,寄托了作者對普通勞動人民的同情、敬佩和熱愛之情。我在教學這篇文章時,先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線索,感受老王的思想品質,把握老王的善與苦兩個方面,體會老王與作者夫婦之間的相互關愛,體察作者的愛心,理解本文的主旨。教育學生在生活中也應像作者一樣對不幸者、卑微者持一顆愛心,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同情他們,關心他們,也讓學生通過語言了解一下當時那個時代。
教學思路:
導入——了解作者——走近老王——善待老王——感受老王——關注老王——描寫老王,從而實現從文本到生活的聯系。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學習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
2、學習從樸素的語言中體會深沉的感情,領悟深刻的思想。
3、理解、積累“塌敗、愧怍”等詞語。
過程和方法目標:
1、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通過品讀法、探究法、拓展法等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體會“我”和老王的善良,領悟“我”的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
2、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學會以善良體察善良、回報善良。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有沒有乘坐過三輪車?大家有沒有跟三輪車夫攀談過?
你會和他聊什么?今天讓我們跟著楊絳的《老王》,去聆聽一個關于三輪車夫的故事——
背景資料:文章作于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記敘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特殊時期,是一個荒唐動亂的年代,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權威”。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
二、介紹作者
楊絳,(1911—),錢鐘書夫人,本名楊季康,著名的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祖籍江蘇無錫,生于北京。1932年畢業于蘇州東吳大學。1935—1938年留學英法,回國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散文《干校六記》,隨筆集《將飲茶》,譯作《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等。
三、整體感知(走近老王)
1、聽完了錄音,你們知不知道這個老王是什么人(可以從生活、為人兩方面概括),作者一家是怎么跟老王打上交道的?
明確:老王——身份:回民蹬三輪的單干戶
家庭:光棍,哥哥死了,兩個侄兒沒出息(自然養不了他,照顧不了他)
身體狀況: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居住條件:一個荒僻的小胡同,一座破破落落的大院,幾間塌敗的小屋
明確:老王的生活很苦,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機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打發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敗,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涼艱難。一個字——苦
明確:地點:北京時間:作者坐老王的三輪認識
2、文章中敘述了哪些作者與老王交往的事?請同學從文中找出來。
這些事情表現了老王有著怎樣的品格?
。1)老王送冰,車費減半(2)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
(3)去世前送香油和雞蛋
(從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①為作者送冰,車費減半老實厚道。
、谒湾X先生看病,不要錢,體現心地善良。拿了錢還不大放心。純樸仁義。
③去世前給作者送香油和雞蛋,表示感謝。知恩必報一個字——善。
3、老王是一個蹬三輪的又窮又苦的苦命人,作者一家是高知識分子,那么她們一家又是怎樣對待老王的呢?從中可以看出作者一家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A、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車,與他閑聊。(精神上的平等靠近和慰問)
B、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
C、關心老王的生計:三輪車改裝后,生意不好做,關切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
D、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了錢。
E、她的女兒也如她一樣善良,送老王大瓶魚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癥。(言傳身教)
從中可以看出作者一家也都有著一顆善良柔軟的心,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關心、愛護,尊重他理解他。
得出結論“社會需要用善良體察善良”。
四、局部研讀(善待老王)
1、這兩個人物交往的過程中,有許多感人的情節,其中寫得最詳細、最感人又最能引起我們思考的是哪個情節,哪件事?
老王送雞蛋、香油。還有我對老王的懷念。
2、請大家飽含深情地把這個部分讀一遍。有一天——開始。生齊讀第8—16段。
3、作者對老王作了哪些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
4、大家說,作者把它比成“僵尸”,又打上一棍會散成一堆白骨。這個句子用了哪些修辭?(比喻、夸張)
5、這兩種修辭有什么表達效果?寫出老王的形象。作者對他的同情
6、我在讀作品時,還讀到一個細節,覺得很奇怪,就是老王給我送來雞蛋和香油時,我想還錢,老王說不要,可他還站在那里等我,為什么等我呢?
因為他和我是真誠交往的。老王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怕我覺得欠他一份人情,怕我覺得不安,他是真心關心我的。
7、老王自己那么窮為什么還要給我送香油雞蛋?
“我”對老王的關愛,以及老王知恩圖報的美德。
8、善良老實的具有金子般心靈的老王就這么去了,在他生前經常照顧他的楊絳有什么感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明確,作者有愧怍之感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小結:(愧怍:慚愧)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她們的命運,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愧怍”。這體現了作者有著平等觀念與人道主義精神。
五、讀后的思考:(感受老王)
1、從“我們一家”和“老王”的關系來看,你認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透過“我們一家”與老王的交往,大家得到什么啟示?)
明確:愛心善心、人道主義精神、平等相待的觀念等。
2、社會上總有幸運者和不幸運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面對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們應該怎樣做?
明確:把愛心獻給他們,以善良對待善良。(指導學生齊讀)
六、拓展延伸:(關注老王)
問題:那么,我們周圍是否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
小結:作者會愧怍是因為她覺得做得還遠遠不夠?梢娫谧髡叩乃枷胫,她真的是平等地對待老王,把他當作一個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人去對待——無關乎職業,無關乎收入!可是,她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這表現了知識分子勇于反省的良知。而“我”身處不幸,還能關心別人,體察別人,盡量幫助別人,這是一種人道主義精神。平等觀念、人道主義精神的核心是愛,愛使蒼涼的人生有了溫暖、光明的慰藉。
七、小結寄語: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人有時很渺小,人生有時很艱苦。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相濡以沫,畢生為消除人類的貧窮和疾病而努力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說過: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我們應該像特雷莎修女一樣,用偉大的愛去做一些細小的事情,即便是一句話,即便是一個眼神,都能讓世界美起來,讓人生好起來!
八、布置作業:
你身邊有類似老王那樣生活艱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嗎?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嗎?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簡筆畫。
《老王》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及思想感情。
2、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3、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人物的生活處境和心境。
2、體會人道主義精神。
三、教學方法:
品讀法、探究法、拓展法
四、教學工具:
黑板、粉筆、多媒體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了解文章作者及其寫作背景。
2、整體感知,了解文章內容。
二、教學過程
。ㄒ唬┱n前導入:明星因為有著耀眼的光環令我們關注;偉人因為非凡的成就令我們關注;家人因為血濃于水的親情令我們關注,而我們在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不起眼的普通的,甚至地位卑微的人,他們雖然沒有耀眼的光環,也沒有非凡的成就,卻一樣有著金子般的心。今天我們就走近這樣的一位被社會遺忘的邊緣人。
。ǘ┲R積累
1、介紹作家作品
楊絳,作家、文學翻譯家。1935——1938年留學英法,回國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散文《干校六記》,譯作《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等。
2、背景介紹
文章作于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記敘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那是中國的一個荒唐的年代。當時錢鐘書、楊絳夫婦被打為“反動學術權威”,戴高帽、掛木板、受批評、剃成陰陽頭,被驅到大街上游行,最后被發配去掃廁所....經受了漫長的痛苦折磨。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
3、積累字詞
傴 攥 惶恐 滯笨 塌敗 荒僻 骷髏 愧怍
。ㄈ┱w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1、聽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介紹了老王的哪些情況?(職業、健康狀況、親屬狀況、居住條件、精神生活)從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答案要點:職業——蹬三輪車(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身體——殘疾(一只眼瞎另一只眼也有。┚幼l件——差(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敗的小屋)親屬狀況——孤獨、無親,精神生活——受惡意攻擊、被人瞧不起。凄苦
2、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貫穿這篇文章的主要線索是什么?(以“我”與老王的日常交往為線索)圍繞這條線索寫了“我”與老王交往過程中的哪幾件事?從中可以看出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案要點:老王為作者送冰,車費減半→老實厚道老王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心地善良老王去世前給作者送香油和雞蛋→知恩圖報。善良
3、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總結:老王是一個一生凄涼艱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者;但他又是一個心地善良、老實厚道、知恩圖報的人。
4、你認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
總結:“我”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具體表現在: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作者的女兒知道老王有盲癥,送給他大瓶魚肝油,;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讓他白送;關心老王的生活。
三、課后作業: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揣摩語言,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2、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人道主義精神。
二、教學過程:
(一)快速瀏覽文本,回顧上節課內容
。ǘ┰僮x課文,揣摩語言,領會真情
1、請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語段,有感情地朗讀,說說你從中獲得的體會
2、齊讀8—16自然段,思考:作者刻畫人物時對老王作了哪些描寫?找出具體的語句加以體會。
明確:①肖像描寫:“他面如死灰,兩只眼都接著一層翳打上一棍就散成一堆白骨!
。ㄒ龑В罕憩F老王久病之后的干瘦、脫形。(比喻手法。其作用是該句借尸、骷髏外表的恐怖、干枯形象以及不經打的特點形象而貼切地寫出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變得外表恐怖、干瘦和衰弱的特點。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同情和悲酸。暗示了老王的生計越來越艱難。
②動作描寫:“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我忙去他開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
。ㄒ龑В汉唵蔚膸讉字,描繪出了老王離開時的情形。叫人怎能不為他身體、生活所擔憂,也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筆。)
、壅Z言描寫:“我不吃”“我不是要錢”
(引導:簡短,沒任何修飾。想象是另一個蹬三輪的人會怎么說。——老王的淳樸,心底亮堂,語言無華,勞動人民的特點。暗示老王即將去世,為后文老王去世埋下了伏筆。)
2著重評析以下幾句
。1)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這句中“鑲嵌”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鑲嵌”兩字能否換成“貼、靠、站立、依”?為什么?
(2)第10段中寫到雞蛋時,作者說:“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的記憶里多得數不完!崩贤跛偷碾u蛋真的“多得數不完”嗎?作者這樣說有什么含義?
明確:“鑲嵌”這兩字這是擬物、夸張的修辭方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老王的步履維艱、身體僵直的形態。強調了老王已經病入膏肓。“鑲嵌”用于沒有生命的東西,暗示了老王的結局,說明這是他生命中最后的時光,這一時刻的老王就像是一個活標本,就像是一副遺像。
明確:“千里送鵝毛,禮輕情誼重”。雞蛋凝聚了老王真摯的謝意,體現了他善良的性情,作者記住的不是老王所送雞蛋的多寡,而是其中蘊含的沉甸甸的情誼。這份情誼無法用冷冰冰的'數字表示。
。3)我強笑:“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為什么要“強笑”?
明確:一個“強”字,寫出了作者當時復雜的心理,既可憐老王,又感激老王,又不得不打趣,可以調解氣氛。
。4)細讀文章第13、14、15、16自然段體會一下“我”是真的理解老王“我不是要錢”這句話嗎?說出理由。
答案要點:不是;從“也許”、“滯笨”來評析。
3、挖掘人物心理,為人物語言寫內心獨白
。ㄈ┖献魈骄浚钊肓私馕谋尽
1、老王是善良的,楊絳一家也是善良的。那么他們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嗎?為什么?(自由回答,由小組討論)
提示:不是真正的朋友。因為老王與楊絳在知識文化上有隔閡,文中楊絳連老王什么時候去世了也不知道。楊絳對老王是處于一種同情,因為老王是弱勢群體,但他們之間是有差異的。
能成為真正的朋友。朋友的定義是無論什么時候都能牽掛著彼此,老王在生命的時刻仍想著楊絳,而楊絳也是牽掛著老王的。從心靈上他們是真正的朋友。而楊絳在最后對老王死去很久仍有著愧疚感,只有朋友才會感到愧疚。
2、楊絳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從文中找出
如何理解最后一句“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1、這句話是全文的什么話?
明確:這句話是中心句,表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因為對老王的愧怍。
2、幸運的人是誰?不幸的人是誰?
明確:“幸運人”指的是楊絳“不幸人”指的是老王
3、作者幸運嗎?
4、作者為什么愧怍?
明確:答案沒有確定的。
提示:“我”對老王的關愛是善良的知識分子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者的那種“居高臨下”的同情與憐憫,老王將作者一家人當成自己的親人,在一個最需要“親人關懷”的時候,自己卻身不由己地站在主顧的位置上,有憐憫而無更真切的關懷,愧怍是一個人對自己良心的一個拷問。
5、對愧怍還有什么解讀?
提示:無論是老王還是楊絳,都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反省。從文中可以看出,老王和楊絳之間是有隔閡的,是底層民眾和知識分子之間的隔閡。所以文中的“愧怍”更深的一層含義是對知識分子這個群體的一個反省,思考反省知識分子與底層勞動者之間的關系,為自己享受了過多的文化和物質財富而感到愧疚。
6、那么楊絳的反省出自于什么?明確:那顆善心
無論楊絳是不是老王的朋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于這個問題的反省。這就讓我想起了聞一多的一句話。(請同學來讀讀)
人類的價值在于懺悔,能革新。世界的文化亦不過由這一點動機發生的。懺悔是美德中最美的,他是一切的光明的源頭,他是尺蠖的靈魂渴求展伸的表象。
——聞一多《女神之時代精神》
我覺的楊絳就是這個具有美德中最美的人,因為她懂得懺悔,能夠反省,內省。反思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
。ㄋ模┛偨Y全文,懷念老王
我們能夠從作者對老王的懷念中得到哪些啟示?(學生可以各抒己見)
答案要點:關注生活中的不幸者;樹立人人平等的人道主義精神;關愛社會中的弱者。
。ㄋ模┩卣惯w移主題升華
1、插圖觀察(我們身邊的“老王”)
2、真情感悟
總結:確實如此,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說: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
三、課后作業
1、完成基礎訓練;
2、寫一寫你身邊的“老王”(要求:內容真實、感情真摯;字數200字左右)
《老王》教學設計 7
一、導入新課:
期中考試我們班有位同學寫了篇作文,題目是“我欣賞農民工”。他寫了“10月23日南昌農民工抬車救人”這件事,突出了農民工“總不能見死不救”的信念。表達了這位同學對于善良的農民工的敬意和熱愛。小小年紀他便懂得尊重生活中所有值得尊重的人,用一顆善良的心去發現一顆顆金子般的心,讓我們為他鼓掌。而著名作家楊絳關注的同樣是一位只有姓、沒有名的普通人,為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楊絳,了解老王。(板書課題)
(1)解題
1、作者簡介(ppt演示)
2、寫作背景(ppt演示)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整體把握本文內容及思想感情,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2、體會作者一家的善良,學會以善良對待善良,關愛弱者;
3、品味文章語言的深意。
三、字詞和釋義(ppt展示)——齊聲朗讀2遍
四、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思考下列3個問題:
(1)老王是怎樣的一個人?(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對老王進行刻畫?)——苦、善
(2)別人是怎樣對待老王的?
(3)你認為作者是怎樣的一個人?
2、分段朗讀,歸納段意
(1—4)(5—7)(8—22)
五、研討探究:
1、研討老王之“苦”
(1)精讀課文1—4自然段,學習明確文中交待了老王的哪些情況?
課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職業————謀生手段
課文第2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家庭情況————孤苦無依
課文第3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身體狀況————生理缺陷
課文第4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居住條件————生活條件。
(2)老王僅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單干勉強謀生,生理的缺陷對他偷蹬三輪車謀生無疑是雪上加霜,困難重重,由于老王收入少,所以居住條件極差,這些寫的是老王生活之“苦‘。
(3)課文第3自然段寫老王的生理殘疾,還介紹了人們對老王的態度。別人如何對待老王?
(4)老王除在生活上“艱苦”外,還在精神上“凄苦”。我們說,老王是一個苦的人。
2、研討老王之“善”
(1)朗讀讀課文5——22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①作者記敘了與老王交往中的哪幾件事?這幾件事說明老王品質(為人)如何?(填下表)
事件老王的品質
、诶贤跛龅哪囊患伦盍钅愀袆?為什么?
通過這三件事充分體現老王心好,老實厚道,有善心,關心人,知恩圖報等特點,說明老王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極其純樸善良的。
、圩钅艽騽幽愕钠问鞘裁,為什么?
老王“臨死前送雞蛋、送香油”知恩圖報,臨死也要去謝謝好心人,最能體現老王心地善良,最能令人感動。
作者是怎樣表現這一片段的,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肖像、神態、動作、語言……
3、梳理“我”一家之善,領悟文本思想感情
問題一:老王之所以在離世前的一天還抱病來到作者家里送來香油、雞蛋表示感謝,說明作者一家對老王的關照,老王至死不忘。通讀全文,思考作者一家人對老王的“善”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按照課文順序概括回答)
①②③④⑤
問題二:老王死后,作者認為自己對老王關愛夠了沒有?作者是怎樣的心情?
同情和憐憫。對他的關愛不夠和自己無力改善老王的境遇感到愧怍,呼吁關愛不幸人。
“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怎樣理解?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問題三:作者為什么能夠那么關心老王?
1)最主要的是平等觀念。在作者眼中,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包括了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得出感悟: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識,才會有平等對話,作者才會對人家上門來“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而感到抱歉。
2)人道主義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并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懷有這種精神的!袄贤踉谏詈蟮娜兆永,身子僵直,樣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幾年了,作者總是感覺愧于這個不幸者,總覺得在他生前,對他關愛不夠!
六、品讀精短,換位體驗
教師提示:老王與“我”一家的交往正體現了“以善良去體察善良”。用心閱讀“老王送蛋、送香油”這一片段,請同學們換位體驗。
①假設你是作者“我”,生命垂危的老王給你送蛋時,你會怎么做?
、谠嚧y“我付錢給老王”時老王的心理:楊先生那樣對我,我會怎么想?
七、品味語言
楊絳女士的文學語言樸素本色,卻靈氣飛揚,別有韻味。比較下邊每組兩個句子,聯系上下文,說說表達效果最好的是哪一句,為什么?
、佗冖
八、關注我們周圍的“老王”,不要有旁觀者效應和從眾心理,善待他人。
九、作業布置
仿句練習:愛心是……
《老王》教學設計 8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2、能力目標整體把握課文,體察人物思想感情。
3、德育目標以善良體察善良,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
教學重點:學生理解作者對不幸者的同情、關愛的思想感情,激發愛心。
教學難點:體會老王與作者夫婦之間的相互關愛,體察作者的愛心,理解本文的主旨
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導入新課
聽歌曲《讓世界充滿愛》導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
1、了解作者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3、解釋下列詞語
4、本文中老王的職業(身份)是什么?三輪車夫
三、整體感知,走進老王
1、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來為這個車夫撰文的?愧怍
2、為什么說老王是不幸的呢?你從文中讀出了老王的哪些不幸?
單干戶、有眼疾、蹬三輪、居破屋、無依靠.......
3、這樣一個不幸的人,有著怎樣的性格特點?你從文中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善良:半價送冰、免費送人、病中送物(老實厚道、心地善良、為他人著想,知恩圖報.....)
四、合作探究,品味老王
作者選取了這么多材料描寫老王,記述最詳細的.是哪一件事?讀這一部分,畫出你認為描寫老王的精妙語句,看看作者要通過這些描寫突出什么?
學生自由找語句賞析,品味老王的善
四、深入探究,突破重難點
1、楊絳一家究竟做了什么,竟讓老王用盡生命最后的力量來關心回報他們?
照顧他生意、再客氣也要付給他報酬、送香油和雞蛋不讓白送、
關心他生計、女兒送他魚肝油
2、作者一家對老王如此照顧,為什么老王去世后,會產生愧怍之情呢?
作者覺得對老王關心不夠
3、在社會生活中,應愧怍的僅是作者嗎?這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呼聲?關愛、善待不幸者
五、拓展延伸
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老王”一樣生活境況的人,你將如何去對待那些不幸的人?
學生各抒己見
六、知識反饋
1、《老王》的作者是,她的丈夫是我國著名
學者和作家,他影響最大的作品是小說《》。
2、依據課文內容填空。
、傥覀兎驄D散步,經過一個()的小胡同
②看見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幾間()的小屋。
、畚覀儚母尚;貋,載客三輪都()了
、苣鞘且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
、菟皇帜弥迹皇诌X,()地轉過身子。
3、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描寫人物的手法。
(1)、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
。2)、他面如死灰,兩只眼上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3)、我吃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4、愛心是一片灑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靈枯萎的人嘗到情感的甜美;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間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愛心是_____________;愛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王》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品味作者平淡簡捷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2、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3、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并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4、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2、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并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談話導入,話題:在生活中,你關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
生:明星、家人、自己。
師:明星是因為有著耀眼的光環我們關注他們;偉人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我們關注他們;因為血濃于水我們關注家人……而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得最多的卻是那些沒有親情關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們雖然沒有耀眼的光環,沒有作出非凡的成就,卻有著金子般的心。
(意在營造親切平和的教學氣氛,發現生活中的問題。)
二、設問導讀。
(一)畫說老王:
師:今天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個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請看畫像。他叫老王,(板題)從畫像上看,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何依據?
生:從他滿臉的皺紋看,他是一個歷盡滄桑的老人。
生:從他破舊的衣著看,他是一個貧窮的老人。
生:從他的表情看,他是一個善良的老人。
……
。ㄒ庠谂囵B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對他人關注的習慣。)
(二)問詢老王:
師:這樣一個老人就站在你的跟前,你關心他什么?把你的關切向他表達出來。
生:老王,你是做什么的?
老王,你生活得怎么樣?
老王,你為人怎樣?為什么作家會如此關注你?
……
。ㄒ庠趩酒饘W生對他人的關心和同情,為后面學生閱讀課文蓄勢,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讀書。)
(三)走近老王:
1、師:老王是一個普通人,寫老王的作家 可不是一個普通人。簡介楊絳。楊絳——錢鐘書——《圍城》。
2、師:面對陌生的老王,你們有那么多的揣測,和那么多的關切,現在你們循著楊絳的筆墨,去走近老王,解開心中的謎團。
3、生:讀課文。
三、點撥導思
(一)評說老王:
師:剛才看了老王,現在又讀了老王,老王是不是你心目中的那個老王?你對他的關切作者告訴你沒有?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用“老王是一個______的人,表現在_______!钡男问奖磉_出來。
生:老王是一個社會地位卑微的人。表現在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敗的小屋里。
生:老王是一個善良老實的人。表現在送冰時,愿意給我們家帶送,車費減半。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
生:他有一顆金子般的心。表現在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
……
。ㄒ庠谂囵B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完成對文章內容的個性化理解。)
(二)品味老王:
師: 文章中最能打動你的是哪個片斷?在這個片斷中打動你的又是哪些細節?
生:最讓我感動的是:老王臨死還要送雞蛋香油還人情這一情節。
師:有此同感的同學請舉手。既然大家都認為這一段感動人,那么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一片斷。
1、精讀。
師: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默讀、小聲讀、放聲讀。可圈點,可旁批。
生:讀課文。
2、小組交流體會。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的獨到體會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生:我覺得,課文中說老王“鑲嵌”在門框里,“鑲嵌”一詞用得好。寫出了老王消瘦與不靈活,
生:“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中“攥”字也用得好。寫出了老王拿錢時激動的心情。
……
②教師相機引導:
課文中老王的話語不多,卻十分有表現力。你能就這些只言片語推測一下老王當時的心理和表情嗎?
老五勸說“我”收下香油和雞蛋的情節作者沒有描述,請你設想一下,老王當時是怎么說服“我”收下的?
。ㄒ庠谂囵B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創新能力。)
3、質疑,合作探究。
師:就這一情節,你有沒有疑問?提出來請大家幫你。
生:文章中,當“我”要給老王錢,他不要,可后來還是收了錢。為什么?
“我”拿錢給老王是為了幫助他,而作者為什么說“我卻拿錢侮辱他”?
(以生――生、生――師合作的形式相互質疑,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分角色朗讀。
第二課時
一、從文章中聯系實際感悟其中的真情。
二、完成課后習題。
三、拓展導創。
(一)懷念老王:
1、師:善良老實的具有金子般心靈的老王就這么去了,在他生前經常照顧他的`楊絳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她作為一個幸運者,對老王這樣的不幸者十分愧怍。
師:她為什么這樣想?
生:她覺得自己照顧老王太少。
“我”拿錢去侮辱他。
2、師:假如你是老王的鄰居或一個熟識的人,面對老王的遺像,你心里好受嗎?你有什么話要對老王說嗎?
教師示范:老王,因為你眼睛不好使,我就從來不坐你的三輪車,還背后叫你“田螺眼”,我對你的關照太少了。假如你還活著,我會動員很多人去坐你的三輪車,讓你的生活好起來。
生:老王,你那天送冰到我家,雖然你的冰塊比別人的大一倍,我還是砍了你價。對不起。假如你還活著,我一定請你到我家喝一杯熱茶。
生: 假如老王你還活著,我要去做你的孫女,好好照顧你。
……
。ㄒ庠诩ぐl學生的對不幸者的愧怍,為下面升華情感張本。)
(二)關注“老王”:
師:在這個日漸冷漠的世界里,還能有你們這樣一群熱心人,實在難得。我替老王感謝你們?墒俏覀兊纳磉呥有許許多多的“老王”,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他們?
生:愛心
人道主義
平等
師:這正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失的東西。
。ㄈ煟海c擊背景音樂《愛的奉獻》)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熱情,應該拿出來為別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假如我是一團火,就要給別人送去溫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給別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一顆星,就要給別人送去光明。
假如我是___,就要_______。
請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達出來。
生:假如我是一泓泉,就要給別人送去清涼。
假如我是一片云,就要給別人送去甘霖。
……
(意在升華學生情感,優化其情感肖像。)
。ㄋ模⑼扑]文章:
《傻二哥》 新鳳霞
《乞丐》 屠格列夫
《生命的召喚》 阿迪斯惠特
板書設計:
老 王
光棍 孤苦伶仃
小屋 破破爛爛
心好 老實厚道 有良心 關心人
教學后記:學生對老王的“苦”與“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那個時代的貧窮和人們相互間的幫助理解難度較大。
《老王》教學設計 10
(一)導讀,激發興趣。
。ǘ嗝襟w播放《讓世界充滿愛》的背景音樂。)同學們,在我們的周圍,有一些生活艱難的人,他們不被重視,社會地位低下,卻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你體悟到這些人的善良了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老王》,去認識楊絳筆下的這位善良的不幸者吧!
。ㄟ@一環節的設計設下懸念,喚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急于走進文本。)
。ǘ├碜x,感知內容。
速讀課文,要求(彩屏顯示):
1、勾畫生字詞,查工具書解決。
2、思考:老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引導學生從身份、身體情況、生活境況及做人幾方面來考慮。)
3、老王的善良表現在哪里?作者的善良又表現在哪里?
學生歸納,編寫提綱。
。ㄔO計這一環節主要使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自主閱讀,展開生本對話,師生對話,感知主要內容,理清思路。)
(三)研讀,探究寫法。
研讀8——16自然段
1、彩屏顯示第78頁插圖,請學生對老王進行外貌描寫,要求表現出他的不幸與善良。
學生練筆、交流,教師點評。
2、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表現出了老王的特點,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寫老王的呢?
請學生找出文中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的句子,體會其作用。
。1)外貌描寫:“他面如死灰……一堆白骨”
。2)動作描寫:“他一手拿著布……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鑲嵌在門框里”
。3)語言描寫:“我不吃”“我不是要錢”
學生找出相應的語句后,四人一組,合作研討這些語句的作用,教師相機點撥。
3、集體朗讀8——16自然段,要求讀出感情。
4、彩屏顯示第78頁插圖(老王的特寫鏡頭),回憶文中的描寫,再次體會老王的善良。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深入文本,把直觀感受和研讀重點段結合起來,通過練筆、討論、朗讀等多種教學策略理解文本,對老王的善良有更深的感悟。)
(四)賞讀,品味語言。
1、簡介楊絳作品的語言風格(彩屏顯示)。
2、比較下邊每組兩個句子,聯系上下文,說說
A、在表達上的好處(彩屏顯示)。
A、他送的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B、他送的冰比前一個三輪車工人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A、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B、我笑著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A、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
B、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地站立在門口。
學生合作探究表達好處,教師適時點撥。
3、學生在從文中找到其他例子,做替換練習,品味語言妙處。
(這一環節的設計將品味語言落到實處,讓學生真正感知語言的妙處,獲得有益的啟示。)
。ㄎ澹┪蜃x,體會感情。
。ú势溜@示)
1、畫出結尾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対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思考:這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學生答,教師點撥。集體朗讀,體會情感。
2、本文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生答,教師點撥。
。ㄟ@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再次走進文本,體會作者的情感,受到情感熏陶。)
。┞撟x,鏈接生活。
。ú势溜@示)
說一說:我們的生活中有像老王這樣的不幸者嗎?你是怎樣對待他們的?
學生準備2分鐘,然后在全班交流。
(這一環節的設計把語文和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反思,獲得思想上的啟發,提升道德情操。)
(七)總結,回味情感。
(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老王是一位心地善良、老實厚道、講感情、講仁義的好人,同時也是一位生活在社會底層,一生凄涼艱難的不幸者。通過本文的學習,同學們要從課文中的人物身上,學會善待他人,關注生活中的弱勢群體。
社會需要愛,社會呼喚愛,我們的目光要能夠從高處降下來,關心周圍的人,特別是那些有不幸遭遇的人,用愛體察愛,用善良回報善良吧。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八)作業設計:
試以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老王給我送香油雞蛋這一部分。
九、板書設計:
老王作者
善良體察善良
《老王》教學設計 11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1、把握“老王”性格特點
2、感悟重點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
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善良體察善良,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
重點:把握“老王”性格特點。
難點:學習勞動者的優良品質,樹立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
教法學法:合作探究、朗讀體悟、換位體驗、人物對話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稱一個人“老王”往往包含什么意思?那“王老”呢?
二、速讀課文,整體把握
任務分配:一二三組做第一題,四五六組做第二題。
學習方法:讀完后先迅速搜集下信息,再小組交流,完善
1、作者的善良表現在哪里?
2、老王的善良有表現在哪里?
展示要求:
1、各組自愿當代表匯報交流結果,另外一組在書上勾畫。
2、對答案不完善、有異議的,每位學生可做補充、發表自己的觀點。
三、與老王對話,深入了解老王形象
假設同學們是老王,我是楊絳,我常坐你的三輪車,閑談之中,我會問你一些問題,你就文章中老王的實際回答我,好嗎?
1、咱北京蹬三輪的都是有組織的,你怎么單干呀?
2、你的生意咋樣?
3、那兒(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是你家嗎?你還有沒有啥親人?
我們在閑談之中,我們干感受到老王是一個生活艱辛的人,他考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他給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他孤、老、病、殘,生活異常艱辛。可是,他卻又金子般的心,善良、老實、淳樸憨厚。
板書設計:
老王
楊絳
老實、憨厚、講誠信→善
棄、孤、殘、病、慘→苦
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
第二課時
出示課堂目標:
1、是從樸素詼諧的語言感受深沉的情感;
2、是讓學以善良體察善良,培養學生關愛普通人,尤為是孤老病培養學生的同情心、愛心。
一、導入
老王苦,老王善,他老實,憨厚。作者從知道老王“不知得了什么病”起到偶爾聽到老王去世,作者很不安。面對老王很慚愧。在回想老王時,對老王的肖像進行描寫,你們能找出來嗎?
二、從肖像描寫中感受楊絳語言特色
“他面如死灰……一堆白骨”
1、找
2、讀
3、品(抓住重點詞語,入“骷髏、白骨、棺材、死人”
4、說(老忘給你的感受)
5、師小結:
我們平時尊敬一個人,感激一個人,懷著強烈的.感情去描寫他,他的形象就會美化起來。這是常用的方法。楊絳不一樣,他把老王面貌寫的丑陋,令人毛骨悚然,其目的是什么?
6、語言欣賞
。ㄈ谌胝n后第二題)
。1)、找句子品味語言詼諧的特點。
(2)、找句子品其簡樸沉著,情誼深。
三、角色互換感受善良
假如一二三組學生是楊絳,四五六組學生是老王。老師是旁人。你們的善良感動了我,今天,有些問題想問問你們:
老王:你生活如此艱辛,為什么還一心幫助別人,香油,雞蛋是很好的營養品,你身體本來不好,自己吃了,會有益健康的?
楊絳:你們生活在荒唐動亂的年代,你們的學術被稱作‘反動學術’,你們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腳下,生活過的也不容易,你反而老王始終放心不下,你能說說這樣做的理由嗎?”
四、課堂爭鳴:懷念老王
想一想:
“但不知為什么,沒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我為什么而不安?
說一說:
師總結:
文章最后寫道“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作者愧怍自己作為相對幸運者對不幸的老王缺少了解,缺少關心,對他的高貴品性,甚至年感覺都沒有,就那一點感動,還是他死后才有的。
五、拓展延伸
你身邊有這樣的不幸者嗎?你平時和他們接觸嗎?你像作者做這一樣,有過良心的叩問嗎?相對現實生活中見到對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認為現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作業
設計身邊:“老王”的專訪活動
訪談要求:
1、了解“老王”的人生經歷、生活故事。
2、能體現它的品格。
3、訪談時可有自己的感受或評論。
4、用文字把專訪內容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不幸而善良的老王
楊絳
郭雪芹
《老王》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體會描寫的作用,感受語言風格
2、情感與價值:感悟愛的博大,關愛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3、方法與評價:通過獨立閱讀,形成自己獨特而有創造性的見解。
教學重點:全面把握課文,感受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領會從文章語言及人物刻畫中滲透出的愛的博大
課時安排:2課時
發散思維課(第一節)
教學內容:
學生通過預習,根據自己對文章獨特的理解與感受,形成自己的意見與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對文章提出質疑,以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一個班)
發言人次:13人
發言得分:50分。其中流暢、變通(包括評價、提問)40分,獨創(質疑)10分
教學進程:
一、新課導入
以“畫太陽”的故事使學生初步理解什么是發散思維課,促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提出有創造性的問題。
二、學生發言預測
。ㄒ唬┚植坷斫忸A測
1、“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車。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边@句話有什么作用?
2、“他也許是從小營養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睘槭裁凑f“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3、“胡同口蹬三輪車的我們大多熟識,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迸c“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不老實,害了什么惡病,瞎掉了一只眼”中兩處“老實”含義的疑問與評論。
4、“老王給我們樓下人送冰,愿意給我們家帶送,車費減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逼渲小扒叭巍币辉~在表達上有何好處?
5、“老王幫我把默存扶下車,卻堅決不肯拿錢。他說:‘我送先生看病不要錢。’”這句話表現了老王是個怎樣的人?
6、為什么后來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
7、“我們從干;貋恚d客的三輪都取締了!边@句中的“取締”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被取締?
8、“幸虧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為‘貨’,讓老王運送!边@句中的“幸虧”一詞有什么作用?“降格”是什么意思?“貨”為什么要加上引號?
9、“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這句中“鑲嵌”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10、“他面如土灰,兩只眼睛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北憩F了什么?
11、“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這句中的“強笑”表現了“我”怎樣的內心感受?
12、老王為什么要送香油和雞蛋給“我”?
13、怎樣理解“我害怕的糊涂了”
14、怎樣理解“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ǘ、整體理解預測
1、文章寫了老王生活中的哪幾個片段?(評價或提問)
2、章記敘了作者與老王交往中的那些事情(評價或提問)
3、從文章所記敘的老王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老王是個怎樣的人?(評價或提問)
4、從作者與老王交往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評價或提問)
5、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評價或提問)
以上問題的設計,估計能夠滿足學生的要求
三、語文科代表記錄總結發言人次及得分情況
四、教師小結、布置作業
1、對整節課學生的發言情況給予肯定
2、針對學生所提出的重點問題或學生發言中的閃光點,布置學生在課后繼續深入思考。為輻合思維課做準備。
輻合思維課(第二節)
教學內容:
1、明確本文的學習重點:分析評價、理解感悟。重點分析評價本文在記敘時的語言風格,尤其是對人物的刻畫。在此基礎上,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
2、獨創性思維能力的啟發引導。對文章遣詞造句提出三處質疑,對文章內容提出兩處質疑。
教學進程:
一、作者寫作的語言風格(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1、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整理與作者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上相互交流。
楊絳1911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記》《將飲茶》等,譯有《堂·吉訶德》
2、教師做適當補充
寫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作者記敘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時期,是一個荒唐動亂的年代,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權威”。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
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
二、作者對老王的刻畫(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感悟能力)
1、由學生勾畫出課文中對老王生活的刻畫的語句,上黑板板書。再由教師對所找出的語句做總結歸納(投影展示板書):
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
謀生手段載客的三輪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著打發日子。
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 苦居住條件
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爛爛,生理缺陷有一只眼睛是瞎的'
2、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出老王與作者的交往的片段,教師做適當引導,學生能通過引導自己總結出老王的性格特征(投影展示板書):
①為作者送冰,車費減半老實厚道
②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體現心地善良
拿了錢還不大放心。交往片段 老王性格純樸仁義
③去世前給作者送香油和雞知恩必報
蛋,表示感謝。
三、質疑(可針對發散思維課中,學生所提出重點問題,由教師引導學生著重進行分析討論)
1、為什么“連登三輪的都組織起來”?
分析;結合時代背景,體現出當時社會的荒唐。
2、“我們從干校回來,載客的三輪都取締了”為什么會被“取締”
分析:結合作者所寫的改裝后的平板三輪車怎樣送客,可以體會作者對當時社會的深惡痛絕,同時也可了解老王“苦”的社會根源。
3、“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敝凶髡叻Q自己是個“幸運的人”,但是當時作者一家同樣受到了沖擊,處境并不好,為什么她還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人”?
分析: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等等,從這些來看,作者顯然是比老王要幸運的。
四、作者思想觀點(培養學生理解感悟和提取信息能力)
先由學生分組討論并做出總結,再由教師作適當補充:
作者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付給老王應得的報酬;三輪改成平板三輪,生意不好做,作者關切的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不讓老王白送香油和雞蛋。這些事情中也反映出作者是個善良的人。但即使如此,作者仍感到愧怍,表現了作者“人人平等”的觀念,人無論境遇好壞,都應該尊重他人,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
五、作業布置
完成每課三件事:抄寫生字詞及難寫易忘字詞
抄評優美精彩段落
寫“一課一得”
板書設計:
老王
楊絳
老王不幸的人體現反映
普通人 交往真誠善良人人平等
《老王》教學設計 13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惶恐、荒僻、滯笨、愧怍”等詞語。
2.揣摩重點語句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3、把握老王的性格特點。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體察人物思想感情。
2.揣摩本文意味深長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3.學習寫人記事散文的閱讀方法。
德育目標:以善良體察善良,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不幸者的同情、關愛的思想感情,激發愛心。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教學難點 :理解主旨句的內涵。
教學方法:
1.自讀點撥法。本文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通過敘寫與車夫老王的交往片斷,刻畫了雖窮苦卑微卻純樸善良的老王形象。學生誦讀中以善良體察善良,感悟情感,陶治性情。教師點撥、突出作品提出的關懷不幸者的寫作意旨。
2.合作探究法。閱讀中關乎作品情感、材料組織等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合作研討解決。
教具準備:多媒體PPT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
[教學步驟 ]
一、導語設計
由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名言“一個人善惡的有無,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行為的本身”這句話的內涵引入。教師投影:《老王》 楊絳
二、了解作者,學生介紹,明確目標:
讀懂人物
讀懂作者
讀出自己
三、指導自讀,把握文意
1.投影顯示生字詞,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1)注音
塌敗(tā) 取締(dì) 傴(yǔ) 翳(yì) 骷髏(kū lóu)
繃(bēng) 滯笨(zhì) 愧怍(zuò)
(2)釋義
塌。核萜茢。
滯笨:呆滯笨拙。
取締:明令取消或禁止。
愧怍:慚愧。
2.讀人物
聽讀中發揮想像,頭腦中再現鮮活的人物形象。
思考:本文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那么見于文中的老王是怎樣一個形象呢?請學生自讀課文,談出自己的閱讀感知。作者對他的態度是怎樣的?
學生積極回答,教師歸結:
從課文寫老王的生活片斷可以看出,老王窮苦卑微但純樸善良。他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著打發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爛爛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凄涼艱難,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
《老王》教學設計 14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斷。老王一輩子很苦,但老王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老王雖然窮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極其淳樸的好人。教學時主要引導學生理解老王的苦與善,體會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能的關心、愛護。從而引導學生關注弱者、卑微者。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整體把握文本內容及文章的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2、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過程和方法
學生課前預習,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問題討論、品讀等方法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老王的苦與善,學會以善良體察善良。培養學生的愛心,引導學生關愛弱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理解老王的苦與善,體會文章的情感。
2、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的理解。
難點: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的理解。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預習。
2、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我們這個單元是以“愛”為主題的。學習中,我們看到了魯迅對自己兒時的保姆長媽媽的真摯懷念,感受到長媽媽那顆善良的愛心,讀到了《背影》中平凡父親的愛子深情,也見證了李森祥小說中那位要強的父親拼命苦干的一生,每一位小人物都給我們帶來了心靈上的一次震撼,讓我們看到平凡人的偉大。今天我們要再來學習一篇反映小人物的散文,題目是《老王》。(板書)
二、檢查預習,介紹作者。
1、作者介紹:楊絳,原名楊季康,生于1911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主要譯著有《堂吉訶德》,散文集《干校六記》,長篇小說《洗澡》。
1、生字詞的讀音
蹬惶腫脹塌敗眼翳荒僻攥滯笨鑲嵌
2、完成老王的名片
教師歸結:苦
三、速度全文,把握文本內容
1、速讀全文,找出老王為我們做了哪幾件事?從中可以看出老王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送冰
送錢先生
送雞蛋
一字概括老王:善
2、老王是不幸的大好人,那“我”呢,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零散地分布在文中,采用跳讀的方法給找出。)
交流總結:
坐老王的車
送魚肝油
關心生活
給錢
詢問生計
我是一個有善心的人
四、理解“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
1、我是關心老王的,老王死了我為什么又會感到“愧怍”呢?
(引導學生重點研讀送雞蛋部分)
。1)、老王送雞蛋部分你最難忘的是他的什么?
著重研讀對老王的肖像描寫。
A齊讀8-9段。
B作者如何寫老王的外貌?突出怎樣的情感?
。ㄗ髡哌\用夸張比喻把老王寫的丑、寫得恐怖,目的是把感動留到后面,這是鋪墊之法。)
C指明同學有感情的示范朗讀。
。2)、改變人稱讀10-16段
A指明學生以老王的口吻來讀。
B老王為什么站著等我?
老王來表達謝意,而我不理解,還給錢,這是對他的`侮辱,同時我也沒能讓他進屋坐坐。我只關注了老王的外貌,而沒看到他美好的內心。所以我內疚。
C引導學生體會“攥”“滯笨”“直著腳”等詞的豐富意義。
2、“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有怎樣的含義?
。ㄑa充介紹xx期間的楊絳。)
我從xx中走出,我是幸運的。作者對老王感到愧怍不僅僅是老王對他的關顧,還有作者的平等思想,人道主義精神。幸運者有責任照顧不幸者,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
五、拓展
關愛不是掛在嘴上,也不是寫在紙上,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文中的老王已去,生活中的老王無數。展示生活中的老王圖片?戳诉@些,讀了本課,你一定有話要說,請寫在周記上。
六、結語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說“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從小事做起。同學們不要忘了溫家寶總理說得“愛同學、愛老師、愛學校”。
七、板書設計
老王
愧怍
幸運者不幸者
關注善良體察善良苦
我們老王
關心愛善
《老王》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體會樸素平淡的語言,通過人物的具體想象來表現人物高尚的品格。
。病⑦^程和方法:
細讀來選取人物最感人的一刻來把握中心。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關注生活中的弱者群體,用愛和正義來換取真情
【教學設計】
。薄耄
畢生為消除人類的貧窮和疾病而努力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說過: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
那什么算偉大的愛?什么算是小事呢?今天我們就隨我國當代女作家楊絳先生一起去回憶一位車夫──老王,體會一下: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用偉大的愛去做小事的。
看題目可知,的主人公是誰?
明確:老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文中的“我”是懷著怎樣的情感回憶老王的?四人小組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出聲讀課文,用文中的詞回答。
明確:愧怍(解釋:慚愧)、不安、抱歉。
3、解讀課文:
、 “我”為什么“愧怍”?是我做了什么對不起老王的事嗎?我對老王怎么樣?哪些細節描寫和所寫的事情中可見“我”對老王很好?
明確:我常照顧老王的生意、女兒送魚肝油、我坐了車一定要給他錢、常關心老王的生活、老王送我東西我一定要給他錢。
、朴纱丝梢,“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善良。
。、這么一個善良的人,老王卻讓她產生“愧怍”之情,這個老王到底有什么神通?細讀課文,說說老王是個怎樣的人?(哪里體現)(尋找相關細節,讀)
明確:心地善良,有道義、懂感恩、老實厚道,關心他人,生活不幸(條件艱苦、精神凄苦、孤獨、受嘲諷)。
。、毫無疑問,不管是“我”對老王,還是老王對我的關心幫助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可是一個善良的人面對另一個善良的人時,為什么會產生“愧怍”?兩個人的善良有什么不同?(獨立思考,在四人小組討論)
明確:兩個人的處境不同:幸福者、不幸者就是這么一個不幸者,一個最需要別人幫助的人,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心里想的卻是幫助別人,和他相比,“我”覺得自己對他的幫助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愧怍。
6、“我”對老王有什么不夠嗎?結合課文考慮:不夠在哪里?
明確:對他不夠尊重(當他真誠地幫助“我”,當他送東西想表達謝意時,我卻一定要拿錢給他──并沒真正把他當朋友平等待他)。
對他不夠關心(最后一次到“我”家)。
7、讀8~21小節,以老王最后一次到“我”家為例,想一想,站在老王的立場角度,“我”還可以為他做些什么,我卻沒有做?(分析之后再讀13~21小節,體會情感)
如:為什么不讓他進屋坐坐,泡茶?他如此艱難的到我家為什么不親自送他下樓?為什么在十多天時間里不抽空看望他?為什么在他去世后沒有問問他的墳在哪兒?……
8、小結:到此結束,留給我們的思索卻遠遠沒有結束。社會地位高、經濟條件優越的人往往容易瞧不起卑微者,在常人眼里作者一家對老王這樣的不幸者卻已經夠關心愛護了,她卻還為自己做的不過愧怍不安,這也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拓展延伸】
你知道生活周圍有哪些不幸者嗎,你是平時怎樣對待的`?
一個瞎眼的乞丐向詩人雨果乞討,他便在乞丐面前的紙牌上寫了一句話:“春天就要來了,可我看不見她!”于是,被感動的路人紛紛把錢放入乞丐的鐵罐......。我們都只是一個普通的人。要像特蕾莎修女那樣把畢生精力都獻給那些需要幫助人,真的需要圣人一樣的境界。可是我們可以和雨果一樣,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做一些觸手可及的事情,讓有人在無助的時候可以抓住我們有力的手 下面我們先來觀看一組圖片,和圖片的解說詞。
寫一寫:你的感受。
【結束語】
善良是一種健康,是一種美麗,是我們行走于世間的完美人格。
如果我們同學平時沒有關注過生活中的這些現象,希望以后用我們的眼多關注他們,用我們的心常惦念他們,用我們的手多幫扶他們,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健康、美麗。
《老王》教學設計 16
【創意說明】
寫法探究課。這篇散文材料瑣碎,但作者竟能將它們組織成一個有面的整體,使讀者對老王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這是學生作文中的一大難點,本設計就以寫法探究為主要內容展開。
【教學步驟】
一、朗讀課文
二、列寫提綱
1、學生列提綱。
2、課堂交流,教師評點歸納。
作者按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行文。
首先寫老王的職業,這是老王謀生的手;其次寫他的生理缺陷,指出老王謀生的困難;接著寫居住條件。這部分按邏輯順序來寫。
接下來按時間順序寫。共四個片斷。前兩個寫他為人好,第三個寫他的生計越來越困難,最后詳寫老王離世前一天的事。
3、思考:這些內容表現了老王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善良)
4、思考:本文行文的線索是什么?
三、學習體驗
作者如此行文,給我們的寫作什么啟示?
1、對于龐雜的'材料,我們應注意寫作的順序。
2、要有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
3、還要突出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點。
四、寫作訓練
1、你身邊有與你交往較多,你又特別想寫點什么來表現他的人嗎?談一談你準備如何處理你的寫作材料。
學生發言,其他學生評點。
2、作業:寫一篇作文,記一個人,注意學習本篇課文的寫法。
《老王》教學設計 17
一、教材依據: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二、設計思想:
【教學指導思想】我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力求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重視學生對文章語言的品味、積累、感悟和運用。同時,注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
【設計理念】本著新課標的精神,讓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能得到很好的體現,對他們進行愛的教育。加強合作學習,開展探究性學習。
【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國著名女作家楊絳寫的一篇描寫不為人們所關注的勞動人民的文章,作者以其細膩的文筆,向我們展示了一位忠厚老實善良的不幸者形象。同時,在文中作者也向我們表達了她對于老王的愧怍之情,喚起了讀者對于弱勢群體的關注。
【學情分析】本班學生為經過挑選的實驗班學生,課外閱讀面廣,很善于觀察生活,語言表達能力強,尤其對于文本的分析能力強,思維敏捷,平時上課就喜歡對于文本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并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討論當中去。而且作為班主任,我曾經帶領學生進行過多次關注社會小人物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對于這一群體并不陌生,但是,由于他們對當時的社會環境比較陌生,讓他們了解作者對于的不幸的定位,可能有一定的難度。
三、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從樸素的語言中體會深沉的感情,領悟深刻的思想。
。3)學會善待他人,關注生活中的弱勢群體。
四、教學重點:
1、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2、學會善待他人。
五、教學難點:
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六、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預習課文,教師收集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關注弱勢群體的圖片以及獻愛心的短片。
七、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階段讓學生觀賞《讓世界充滿愛》flash的片斷。進行情感渲染)
(一)引入課文,感知身邊人物:
。ń處熣f明:此環節是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ǔ鍪拘扌、拾荒者、三輪車夫的圖片)師:同學們,你們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浮現在你腦海里的第一個詞語是什么?(板書:貧窮、辛酸、邋遢、樸素……)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與他們相遇,你關注過他們嗎?(讓學生簡要地說說自己的經歷與感受)。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家楊絳去看一看發生在她和普通三輪車夫老王之間的故事。
。ǘ┱w感知,走近文中人物:
1、介紹作者和錢鐘書。
2、談談自己對老王的印象,你能用兩個詞語來概括老王的一生嗎?(提示:生活、為人兩個方面)
3、我們一家人是如何對待老王的?(此環節是考察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與概括能力) ①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
②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
、廴嗆嚫难b后關心老王的生活。
、芾贤跛蛠硐阌碗u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了錢。
、菖畠阂采屏迹屠贤醮笃眶~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癥。
4、作者是帶著怎樣的情感寫下這篇文章的?找出表現作者情感的語句。
“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保ɡ⑩簦簯M愧)
。ㄈ┨骄抠|疑,走進文中人物:
1、師:好文不厭百回讀,每讀一回我們應該有不同的體會和更多的感受,著名戲劇家夏衍先生讀魯迅的《阿q正傳》時曾說:“第一遍讀完,我大笑;第二遍讀完,我沉默了;第三遍讀完,我哽咽了!毕旅妫驼埻瑢W門再讀課文,把那些最感動你的情節、給你印象最深的片段有感情地自由地朗讀出來,想一想,你選讀的內容為什么撥動你的心弦?(媒體展示:四人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質疑)
找一找:你最感動或印象最深的片段。
讀一讀:你認為富有感情的片段或語句。
評一評:你認為語言運用精妙的地方。
說一說:你對文章有疑惑的問題。
(教師說明: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文本的探究,對于這樣一篇充滿感情的散文,朗讀是必須的,只有從朗讀中才能感受到楊絳對于老王這個社會地層小人物的愧怍之情。同時,楊絳的文章語言上是獨特的,淡雅的,文中有很多語句是很值得品讀的,所以安排了讓學生自己找出文中的佳句進行品析。新課標同時又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深入探究,基于這一點,我讓學生對于他們在讀書過程中的疑問進行全班探討,同學之間互相解答,這樣,不僅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而且他們智慧的火花也在大膽的質疑中得到體現。)
2、作者為什么能夠那么關心老王?社會地位、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樣的精神才能象作者那樣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ㄋ模┩卣寡由,尋找身邊人物: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都會有窮苦人、弱者,在你的生活經歷當中,有沒有像文中的“老王”那樣的人呢?說說他們的故事吧。
結合班級同學去中山腫瘤醫院做義工時的經歷與學生共享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感受。 結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說過:“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弊鳛楝F代生活中的幸運者,我們對待象老王這樣的不幸的人,應該怎樣去做呢?楊絳告訴我們:責任與愛心。請記注: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即便是一句話,即便是一個眼神,都能讓世界美麗起來!
。ㄎ澹┚凵吵伤,記錄身邊人物:
課后對于學生的創作做一嘗試,讓學生把他們和身邊的“老王”的故事寫下來,把其中的好的作品編輯成冊,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在全班中交流,使寫得出色的學生得到更多的展示機會,使寫作方面還欠佳的學生得到學習和提高。
《老王》教學設計 1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品味作者平淡簡捷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2、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并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2、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并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檢查預習:正音釋詞
惶恐huáng驚慌害怕荒僻pì荒涼偏僻
塌敗tā塌陷破敗取締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湊合còu將就傴僂yǔlǚ彎腰曲背
眼翳yì眼病骷髏kūlou干枯無肉的死人骨骼
強笑qiǎng強顏歡笑滯笨zhì呆滯笨拙
愧怍zuò慚愧失群落伍因跟不上時代而感到孤單
2、詩歌導入
人力車夫 文/雪山白蓮
兩個輪子,承載著全家的囑托,車夫的背,壓得微駝。
風里來,雨里去,一次次顛簸之后,熟記了城里的每一個坎坷。
夏天的汗滴,已凝結成嚴冬的寒霜,染得兩鬢,一片斑白。
輪子始終在緩慢的旋轉,終點又成了起點,怎么也量不盡眼前的路。
但車夫喜歡這樣,有路就意味著——有了生活的希望!
生活有時也很簡單:一口干澀的饅頭,一瓶渾濁的冷茶,
一抔干燥的黃土,就能給自己的靈魂,帶來永久的寧靜。
3、寫作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記敘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革命”時期,是一個荒唐動亂的年代,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權威”。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
二、整體感知課文
思考: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ㄒ唬┳呓贤
1、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現在哪些方面?
A、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
B、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著打發日子。
C、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
D、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E、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敗的小屋。
——明確:窮苦卑微、凄涼艱難——苦
2、老王的善良表現在哪里?
A、愿意給我們家帶送冰塊,車費減半。
B、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
C、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明確:老實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報的'好人——善
3、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現在哪里?
A、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車;
B、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
C、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了錢;
D、關心老王的生計:三輪車改裝后,生意不好做,關切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
E、她的女兒也如她一樣善良,送老王大瓶魚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癥。
——明確:善
。ǘ┢肺独贤
思考:
1、文章中最能打動你的是哪個片段?
2、在這個片段中打動你的又是哪些細節?
——學生暢談。
。ㄈ⿷涯罾贤
1、心地善良老實厚道的老王就這么去了,在他生前經常關注他的楊絳有什么樣的感受?
2、你是怎樣理解她的感受的?
——明確: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理解: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與老王一生的辛勞相比,作者夫婦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運的人,因而有責任關愛不幸者,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這加深了她的愧怍。
(四)感悟老王
——明確: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
——詩歌:獻給老王
哦,老王 煢煢孑立的身影 還有一輛破舊的三輪車 演繹著你的不幸的故事書寫著你的孤獨的憂傷 哦,老王 你倒下的是病體 挺起的是脊梁
身子縱然傴僂 眼神縱然迷惘
三、問題探討
假如你是老王的鄰居或一個熟識的人,面對老王的遺像,你心里好受嗎?你有什么話要對老王說嗎?
——小組討論。
四、拓展延伸
圖片1--我家……圖片2--流浪之后……圖片3--自食其力……
圖片4--互助……圖片5--醫院一角……
圖片6--姐妹抓鬮讀書,有書讀的妹妹卻哭了……
圖片7--對待……圖片8--同樣的期待……
圖片9--我們的課桌,我們的床……圖片10--放學……
圖片11--我要讀書……圖片12--愛心
圖片13--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
——明確:用善良體察善良,用愛心澆灌世界
——贈言: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懷平等博愛之念。
五、布置作業:感悟"愛心
仿句:愛心是一片灑落在旱地上的甘霖,使心靈枯萎的人嘗到情感的甜美。
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間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愛心是 , 。
愛心是 , 。
六、結束語
楊絳先生身邊的老王已經去世多年,但我們身邊無數個“老王”都還艱難地活著,讓我們把關注的眼光悄悄投射在這些普通的人們身上,把滾燙的熱情無私傾注在這些善良的人們心間,讓我們以善良去體察善良,彼此溫暖身心,讓世界多些真摯和溫情!
七、板書設計
1、靠破三輪活命
2、一生孤苦無依
3、眼睛有病,獨眼苦1、坐老王車,照顧生意
4、住所偏,房屋破2、再客氣也給報酬
5、取消載客,生計更難↖愛↗3、老王送物,堅持給錢
老王←→作者→善4、關心老王生活
1、送冰大,車費減半↙↘5、女兒送魚肝油治老王病
2、送夫看病,不肯收錢善
3、臨死前送油送蛋
《老王》教學設計 19
教學目標:
一、了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形象。
二、培養學生探究感悟的能力,組織材料的方法及人物描寫的方法。
三、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學會關愛他人,培養社會責任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意見:導入時間過長?芍苯尤腩},下面不需要自由發言。否則局面不好控制。)
同學們,在記憶中,有沒有令你難忘的人呢?他有什么事情令你難忘?
(學生自由發言)
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有因感動讓你難忘,有因開心讓你難忘,有因慚愧讓你難忘。著名女作家楊絳永遠都忘不了一位普普通通的人力車夫,他就是老王。
(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抓住中心(10分鐘)(10分鐘問了六七個問題,很難做到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然后,告訴我,文中哪句話最關鍵?(4分鐘)
。鞘且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
2、愧怍是什么意思?(慚愧)
不幸者是指誰?(老王)
3、老王的不幸體現在哪里?
。ㄉ眢w殘疾;以蹬三輪為生;住著塌敗的屋子;經常被撞得半面腫脹、沒有親人)
4、面對自己的不幸,老王是怎樣做的?
。ㄓ靡活w善良的心對待他人;同樣的`價錢,送的冰大一倍;送錢先生上醫院,執意不收錢;臨死前送香油和雞蛋)
5、楊絳一家也是善良之人,幾年過去了,為什么會感到愧怍?
。ㄊ且驗橛X得對老王關心不夠,關照不夠)
6、特別是哪件事情觸發了他的這種感情?(過渡)
。ㄋ拖阌秃碗u蛋)
三、精段品讀,感悟人物(12分鐘)(這一塊是很關鍵的,但是顯得拘謹,沒有想辦法深入下去,也沒有想辦法讓教學的思路更加舒展。)
1、指名朗讀8至22自然段,請找出關于老王的描寫。
肖像:直僵僵、面如死灰、眼上結著一層翳、枯黃的干皮
語言:我不吃、我不是要錢
動作:鑲嵌、直著腳、趕忙止住我、攥著錢、滯笨、一級一級下樓去
2、從老王的肖像、語言、動作,我們可以想象老王當時是怎么想的?
。ǜ兄x楊絳一家,知道自己的時日不長)
四、遷移拓展,主旨升華(16分鐘)(這里拓展的時間太長,如果有遷移16分鐘的作法,那課文的學習就很成問題了。)
1、老王走了,一個不幸的人永遠地離開了這人世,他給我們留下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4分鐘)
2、同學們,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還有許許多多的不幸者,他們正在勞苦奔波,卻還饑寒交迫。請看:
(展示:幾幅感人的不幸者的感人畫面)
3、教師配樂解說,創設情境,亮點突現。(2分鐘)
4、你想說些什么?請同學們拿出筆,將你的內心表達出來,請加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肖像描寫,我手寫我心。(5分鐘)
5、配樂朗讀自己的作品(5分鐘)
五、總結:(2分鐘)(播放歌曲是不大好的,這樣一篇情感深沉的課文所引起的人們內心的震撼,不是歌曲能夠渲染出來的。)
讓世界充滿愛,愿我們的真愛以夠克服現實世界中太多的自私、冷漠和無情,那么將會是陽光燦爛,春意盎然!讓我們在歌聲中祝福老王:一路走好。úシ鸥枨
余映潮評說:
這個教案是目前最普通的教學設計思路之一。
其弱點在于缺乏創意,顯現不出全篇文章教學的關鍵點。
建議是不是這樣設計:
教學創意:
一、讀課文,說老王。
二、讀課文,說作者。
三、讀課文,說自己。
在以上3個話題中:
第一,要很好地指導朗讀,三個步驟中都要“讀”。
第二,“說老王”與“說作者”都要突出“善良”,同時也要關注到多方面地理解人物。
“說自己”就是談作品感受。6分鐘左右即可!白髌犯惺堋边@件事兒,《課標》有要求,但我們在實際教學中總是做得過于直露,所以還可以想辦法優化一下。
《老王》教學設計 20
教材分析
本文寫的是作者與車夫老王交往的故事。老王一輩子很苦,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他的眼睛又不好,生活更是凄涼艱難。但是他心好,任勞任怨、待人忠厚、關心人。作者筆下的老王雖然窮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極其淳樸的好人。教學這篇文章時,先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線索,感受老王的思想品質,把握老王的善與苦兩個方面,體會老王與作者夫婦之間的相互關愛,體察作者的愛心,理解本文的主旨-關心社會弱勢群體不幸者的社會問題。在教學中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始終圍繞“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理解,教育學生在生活中也應像作者一樣對不幸者、卑微者持一顆愛心,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同情他們,關心他們。最后總結,著重指導學生掌握散文的閱讀方法。再用方法指導學生的寫作。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1)理解“翳、愧怍、鑲嵌、取締”等字詞,注意積累好詞佳句。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故事情節、學習散文閱讀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貫穿全文的線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2)采用合作探究教學、 讀思導學法感受人物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的愛心、同情心
。2)正確認識別人的不幸,正確對待自己的不幸
二、教學重點:
把握老王的性格特點。理解作者對不幸者的同情、關愛的思想感情,激發愛心。
三、教學難點:
把握老王的性格特點。理解作者對不幸者的同情、關愛的思想感情,激發愛心。
四、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教學、 讀思導學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六、課前預習:
熟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積累生字詞,自我完成字詞的理解。了解作者生平簡介。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營愛心氛圍
同學們,閑暇之余,你吃過路邊擺攤的小吃嗎?你回家坐過三輪車嗎?你關注過流浪街頭的“犀利哥”、收破爛的大嬸、清掃衛生的阿姨了嗎?……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普普通通的人,你是否細心觀察過,和他(她)們認真交談過,或用心交往過?你體悟到這些人的善良與不幸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位普通人《老王》板書?纯蠢贤跤质窃鯓拥囊粋人?
。ǘ┛磮D話說老王:
1、走近老王(幻燈展示畫像)
同學們請看屏幕,從畫像上看,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ㄒ庠谂囵B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對他人關注的習慣。)
學生的解答可以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他是一個飽經歲月滄桑的老人,你看那一道道深深皺紋,彎曲的脊背。
他是一個生活艱辛的老人,你看他單薄破舊的衣服,看他瘦小的身形。
他是一個厚道本分的老人,你看他謙虛謹慎的表情。
他是一個有眼疾的老人,我好象看到他渾濁的目光。
剛才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說得也不錯。這幅畫中的主人公叫老王(板書課題作者)。
2、簡介作者(幻燈展示)
⑴楊絳,生于1911年,錢鐘書夫人,本名楊季康,著名的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祖籍江蘇無錫,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記》《將飲茶》等,譯有《堂吉訶德》,著名作品有《我們仨》,《澡堂》。
、票尘敖榻B(這一部分我覺得應該讓學生搜集,在課堂上交流)
從題目看,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老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同學們剛剛對他的描述是不是和作家楊絳寫的相符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老王》去進一步了解這個人物。
(三)聽讀感知,初步了解老王
1、首先檢查預習,掃清詞語障礙。
給新字詞注音,學生小組完成,教師指導
傴( yú) 陰翳(yì)荒僻(pì)攥(zuàn)塌。╰。├⑩簦╧uìzuò)
鑲嵌(xiāng qiàn)取締(dì)骷髏(kūlóu)滯笨(zhì)惶恐(huáng)
2、教師范讀課文。
3、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以善良體察善良,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利用圈點劃的學習方法邊讀邊思考問題。
(展示幻燈內容)
、爬贤跏莻怎樣的人?從文中哪些語段可以看出?
⑵本文以什么為線索組織材料?以什么順序來敘述的?
⑶作者介紹了老王的哪些情況?回憶了老王的哪幾個生活片段?
、茸髡叻驄D對老王怎樣?他們有什么共同品質?
。ㄋ模c讀導思,感受老王形象
1、面對眼前的老王,大家有那么多的猜測,現在就讓我們循著楊絳的筆,去感受老王的形象,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
學生默讀課文,完成下列思考聯系。
、賱偛趴戳死贤酰F在又讀了老王,老王在你的心中有沒有留下了新的印象?請用“老王是一個______的`人,表現在_____!钡男问奖磉_出來。
、诒疚牡臄⑹戮索是什么?
本文的線索是: “我”與老王的交往
(相鄰的同學可互相討論;舉手作答,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補充同學所答。教師給與肯定評價)
2、讀思導學,品味老王
、、仔細閱讀1—4段,作者給我們介紹了什么情況?從這些信息你讀到了什么?文章中最能打動你的是哪個片段?在這個片段中打動你的又是哪些細節?
教學引導:四人一組進行討論,各抒己見。讓學生感受作者的善,感受作者對不幸者的關心、同情。再全班交流。激發學生的愛心。領會本文的主旨,以善良的心去對待不幸者,以堅強的心面對自己的不幸。
⑵人物形象分析學生小組分析完成填空
老王(沒名):說明地位低微
蹬三輪車:說明謀生手段艱苦
個人生活境況
孤獨終老的老光棍,一個字概括:苦
有生理缺陷的半瞎子
條件惡劣的破敗小屋
、侵攸c句段探究(幻燈展示)
思考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車。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边@句話有什么作用?
提示:體現了“我”與老王之間的關系較融洽
、壤^續閱讀一下5—22段,作者回憶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幾個生活片段?從這些片段中體現出了老王怎么樣的性格特征?這些片段又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帶送冰快,車費減半 忠厚老實,不貪錢
載“我”丈夫看病,堅決不要錢 有良心
給改裝三輪裝護欄,為客著想 心地善良,一心為人著想
臨死給我送來香油、大雞蛋 懂得感恩
老王性格特征:忠厚老實 心地善良 知恩圖報
思考你怎么看待老王送雞蛋香油的行動?為什么重病還堅持親自送禮?
提示:感激“我”家平時對他的關心照顧
思考老王說“我不是要錢”,為什么最后還是收了錢呢?你是怎樣理解的?
提示: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給他送錢,平白給“我”添麻煩。體現了老王的樸實、善良。
思考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為什么要“強笑”?
提示:一個“強”字,寫出了作者當時復雜的心理,既可憐老王,又感激老王,又不得不打趣,可以調解氣氛。
思考“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 “攥”“滯笨”“直著腳”說明了什么?
提示:簡單的餓幾個字,描繪出了老王離開時的情形。叫人怎能不為他的身體、生活所擔憂,也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筆。
、煽偨Y板書:
生活——艱苦
老 苦 關愛
精神——凄苦 我
王
善 老實厚道 尊重
。ㄎ澹┵|疑釋意,懷念心中的老王
1、面對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表現如何?學生談談對“我們一家”的看法。
坐他的車,照顧他的生意 富有同情心
我女兒知道他有夜盲證,便送他大瓶魚肝油 “我”女兒關心他
老王再客氣也給他應得的報酬
詢問老王能否維持生計 “我”關心老王
老王送來香油、大雞蛋,不能讓他白給,也給了他錢
教師小結:我們常說,理解是相互的,善良也是相互的。你寬容、慈愛,你才能體會到別人的寬容和慈愛,才會用平等的、尊重的目光,去對待你周圍的人,哪怕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 個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運與不幸的差別,甚至差別很大。一個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F在,社會要求我們每個人有人道主義精神,要關心別人、尊重別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作者一家都是對不幸者老王懷有一顆愛心,是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
2、理解“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
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與老王一生的辛勞相比,作者夫婦在文化大革 命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運的人,因而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作者回想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她感到愧怍。
3、在社會生活中,應愧怍的僅是作者嗎?這反映作者什么樣的呼聲?
引導學生:對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顆愛心,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同情關心他們,多給他們以善心,這樣一來社會就更加發展和文明了。
(平平淡淡中孕育著真情,平平凡凡中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一個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讓我們為老王喝采!為老王那顆金子般真摯而誠懇的心喝采。
。┛偨Y指導散文閱讀 這一部分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感人的散文,對我們的散文閱讀應該有所啟示。
1、理出作者選取了哪些材料,準確把握文章主題。
2、看文章的形和神的結合點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文章線索。
3、看作者組織材料的順序。
4、語言的特點
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兼用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來編排。開頭三段寫老王的基本情況,按邏輯順序編排,一是職業,老王的謀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謀生的困難;三是居住條件,這是前兩點的結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內容按時間順序安排,回憶與老王的交往。整個文章語言沉定簡潔、干凈明晰,毫無矯揉造作的特點。
(七)拓展延伸,關注身邊的“老王”
1、你身邊有這樣的不幸者、弱者嗎?你平時是如何對待他們的?你像作者一樣,有過良心的叩問嗎?在現實生活中見到的對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做?
2、展示一組弱勢群體圖片,(展示幻燈片)感受生活,課下拿起手中的筆,以“愛”為主題把
“愛”的故事真實的描述出來。
教學反思
這是我在學校開展教研活動中上的一節公開課!独贤酢芬晃倪x自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老王》作于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化大革 命的背景下寫的。作者記敘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文化大革 命”時期,是一個荒唐動亂的年代,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權威”,被下放到干校勞動鍛煉去了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而對于現在的學生,對于那個時代了解的只是知識面的,感受的卻不能夠深切體會了。也只有身處在那個時代的人,才能體會到。而作者能夠通過與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段,表現人的善良之心和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文章所寫的盡是生活瑣屑,但線索分明,語言看似平平淡淡,但簡練含蓄、意味深長。
根據課文特點,我把這一教時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感悟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懷念老王;體會老王和作者一家人的善良,關愛生活中的弱勢群體,陶冶美好情操。因此,如何讓學生在學文的同時更深切的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老王那個時代人的不幸遭遇,成為教學的重點。
教學預想與現實
教學預想:
在備課時,我首先自讀課文,熟讀課文,我反復研讀文本,挖掘文章深層次的內涵,備好課后,我發現我的教學設計在環節設置比較清晰,但課時容量大,我注意了學生的學情分析,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哪些重點講,還設想每一環節的時間分配。一旦教學任務完成不了,也只能是六七環節的教學任務,這一部分只能作為課后的延續作業了。
教學現實:
我覺得每上一節課都是一次歷練,一次成長,更是一次思想的沖擊!
在一班教學時,學生都能自主投入朗讀課文、尤其是朗讀能力好的同學讀第八段的外貌描寫,聲情并茂,產生感情的共鳴。為了突出重點,我注意發揮“導”的作用。從看圖識人,走進老王開始。發現眼前的老王。我讓學生仔細審視幻燈片中老王的畫像,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說說圖中老王的形象。學生觀察仔細,概括力強,由圖及文,解說有理有據。小組討論合作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共同完成了對 “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的理解,同學都積極發言,并且都自然地談論起現在社會中那些流落在街頭的賣藝女孩、撿破爛的“犀利哥”來,讓人感到不同人群命運的不幸。討論話題之熱烈,我覺得達到了培養學生情感和價值觀的教學目的。我組織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這句話的含義,并引導學生抓住“漸漸”、“幸運的人”、“不幸者”和“愧怍”這些關鍵詞來理解主旨句。整節課思路清晰,構思合理.自然生成。因為是第一節課,我怕完不成教學任務,在每一環節上都不敢怠慢,適時調控學生的話題。但最后還是沒完成六七教學環節的教學任務。美中不足、意味猶盡。
在二班教學時,還是注意發揮“導”的作用:從整體感知的切入到局部研讀的分析,運用多種教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體味語言,研讀內容,解決難點,順利完成部分教學任務。課堂教學有容量、有節奏、張弛有序、松緊有度。我把檢查預習部分留給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做完后對照我出示的答案,小組內互相訂正。學生會的我沒講,一帶而過。把第四環節品味老王和第五環節懷念老王作為教學的重點,時間上稍稍長了些,導致最后教學任務中第五環節中的3后面沒完成。學生雖然分析了老王形象和人物性格,但不是我預想中的教學重點,這節課只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貫穿全文的線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沒有達到分散難點,化解重點的教學目的。
反思可取之處:
首先我注意按照清晰的教學環節,注意發揮我“導”的作用,適時調控課堂學情和教學進程,大部分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領會課文的內容,完成90%的教學任務。
其次,教學中我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在看圖說話時,給予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讓學生暢所欲言。在速讀課文,找出與老王交往的幾件事中,我讓學生做好圈點勾畫,獨立思考,然后交流。而動情朗讀時,我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達到讓學生走進文本、關注內容、自讀自悟、自然生成。
最后是在本節課教學技能和教學策略的選擇與運用上,總體上比較合理,引導的時機也比較恰當,采用多媒體教學,即時展示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老王印象的理解。
當然,課堂教學總是有遺憾的。面對命運如此悲苦的人物,感情如此深沉的文字,課堂偶有嬉笑引起我的深思。《老王》的故事發生在文化大革 命期間,文章的背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閱歷和體驗都有一定的距離。導致學生不能融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與作者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這就促使我們在教學中要更充分的備教材、備學生,思考如何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真正做到心靈與文本的對話。從文章中來到文章中去,用活用透現成的教材資源,我們的語文課堂一定會是情感的享受,異彩紛呈的。
《老王》教學設計 2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畫人物的形象。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獨立閱讀,發表有獨創的見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課文中的人物身上,學會善待他人,關注生活中的弱勢群體。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如何細致刻畫人物形象;學會善待他人。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個瞎眼的乞丐向大文學家雨果乞討,他便在乞丐面前的紙牌上寫了一句話:“春天就要來了,可我看不見她!”于是,被感動的路人紛紛把錢放入乞丐的鐵罐。
多美的詩句,春天就要來了,可我看不見她。寫出了瞎眼乞丐的無助與茫然。
多美的舉動,身為大文學家的雨果沒有忽視卑賤的乞丐,而且施以援手。我相信他的舉動讓瞎眼的乞丐知道生活中是有黑暗,但也有溫暖。雨果送給他的不僅僅是詩句,送給他的是溫暖,是春天,對嗎?
過渡:今天我們要學習楊絳寫的《老王》,她有沒有送給我們的主人公老王一個春天呢?
二、聽課文錄音思考:
1、請找出課文中楊絳把春天送給老王的具體行動。
2、老王的處境如何呢?為什么說楊絳這樣做是把春天送給他呢?
教師總結:
1、具體表現在: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讓他白送;關心老王的生活。
提醒學生注意,這個幫助不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真誠的同情能給不幸者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讓他們明白,這個世界上除了災難、自私、冷漠之外,還有溫暖和關愛。
2、職業——蹬三輪車(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身體——殘疾(一只眼瞎另一只眼也有。┚幼l件——差(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敗的小屋)如果說這個僅僅是物質上的貧寒,精神上呢?
“孤獨、無親,受惡意攻擊、被人瞧不起”。飽經滄桑、吃盡人間疾苦、凄涼、痛苦等。
如果說地位相當,處境差不多的人,這樣做可能是禮尚往來,是聯絡感情,是豐富生活的調劑品,那么對于另一些人,處在溫飽的起跑線上,處在生死的邊緣,這種救助就是送給他一個春天。
3、對我的善意,老王是看在眼里,銘記在心里,他還以實際的行動來報答我,你覺得他的回報最感人的是哪一處?臨死前送我香油和雞蛋。
4、個別朗讀,(讓學生有時間細細體會老王死以前要送我東西時的情感。)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地位卑賤,被人凌辱忽視的老王,面對我的關心,尊重,同情和幫助,他送的難道僅僅是香油雞蛋嗎?他捧出的是一顆心,感恩的心呀。
我一定要把錢給他,絕對不是為了抵償東西的價值,而是一個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憐憫、同情和幫助,對嗎?
5、誰是幸運者,誰是不幸者?那么楊絳真的就是大家說的那么幸運嗎?
楊絳,生于1911,她是學習作家、文學翻譯家,《洗澡》是她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說,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就一定要讀讀這本書。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記》《將飲茶》等,譯有《堂·吉訶德》。她的丈夫是著名的文學家——錢鐘書先生,錢鐘書先生的代表作就是《圍城》,這也是一部不錯的作品,看上面的資料,楊絳確實是功成名就的高級知識分子,在社會上處于高層。是幸運兒。但是那個時候她處在革期間,社會上很多的知識分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比如老舍不堪凌辱跳湖自殺,《傅雷家書》傅雷夫婦也懸梁自盡,他們只能以這種方式來捍衛他們堅守的人格。
好多人不會,但是楊絳說了。她說: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6、愧怍什么?
自己做得還不夠。還不夠關心他,幫助他,讓他的生活真正有改善。日子過得像春天般美好。為什么有愧怍?
因為自己幸運,他不幸。幸運的人理所當然要幫助人,做好了應該,做不好慚愧。理所當然該做的事。這是責任。
7、試問,你會把這種責任往自己身上扛嗎?楊絳為什么有這種責任感呢?意識,思想不一樣。有一種平等觀念,有人道主義思想。簡愛說:站在上帝面前我們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應該是平等的。人沒有貴賤之分。就是基于這樣的思想,楊絳關注著卑賤的老王,救助著貧窮的老王,同情著不幸的老王。他的關注,同情,救助,為老王的生命帶去了春天般的溫暖。讓老王感受到凄苦生命中也有美好,溫暖。
8、同學們,生活中哪些人正在等待春天呢?你愿意送給人家春天嗎?學生自由談。
出示圖片,詢問你該如何做,為什么。關注他們的生活,改善他們的處境。
三、總結:
畢生為消除人類的貧窮和疾病而努力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說過: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做一些觸手可及的事情,讓有人在無助的時候可以抓住我們有力的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熱情,拿出來為別人打通去往春天的道路。
康春艷
一)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2、了解文中所寫三峽的自然景觀,感受三峽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4、背誦并默寫全文。
(二)過程與方法:
1、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讀和翻譯能力。
2、學習古人寫景的方法,體會其語言的精妙。
。ㄈ┣楦袘B度價值觀:
體會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深入體會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寫的特點。
3、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1、把握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引導學生利用提綱背誦法快速背誦。
2、拓展法:培養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
3、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多媒體、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文本
我們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妝扮著中華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為之歌唱。
問:你知道三峽嗎?知道些什么?
播放有關三峽的風光片,播放歌曲《長江之歌》。
我國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為我們寫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游記散文,《三峽》就是其中的一篇。
去過三峽的人,可能會因那兩岸倒江懸崖峭壁而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會因江面上飄浮著的白色垃圾而憂慮人類環境的污染,還可能會因新建的三峽工程高峽出平湖而驚嘆科學技術改造大自然的偉力,你也許會讓思緒倒流,追溯三峽的過去,想—睹她在歷史上的真容:學習了酈道元的《三峽》之后,我們將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二、走進文本,解決字詞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明確聽讀要求(劃出難讀的字);顯示生字及其注音;提出小組合作理解句意的具體要求;多媒體逐步顯示各個句子大意。
學生流利朗讀課文,理解句意,整體感知全文。
聽(邊看)課文錄音,找出難讀的字準備發問;掌握生字詞、難讀字的讀音;流利朗讀課文、讀通節奏;小組討論理解句意,口頭翻譯全文。
三、細讀文本,體會情感
多媒體顯示附帶文字的三峽四季圖片。
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小組討論,領略三峽的美,揣摩文章寫法的妙處。
1、學生邊讀課文邊劃出描寫山的特點和水的特點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語翻譯和體會其中之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三峽的美麗的景色,以及好句子的表達效果。明確歸納文中三峽山水四季之美:
三峽的山:延綿,高峻壯美
三峽的夏水:暴漲迅疾,壯美
三峽的春冬:清榮峻茂,秀美
三峽的秋天:凄涼蕭瑟,凄美。
2、提出疑問:
1)為什么會出現“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現象?2)為什么作者寫水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順序寫?
3)從“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你想到什么?
4)你怎樣理解文末引用漁歌的作用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作者感情?
學生討論后回答,再明確參考答案。
a、仔細讀課文,思考問題,提出質疑,劃出描寫山的特點和水的特點的句子。
b、小組合作交流有關句子,并在合作中翻譯這些句子,回答質疑,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c、全班交流,在保持文章原貌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說說三峽的山、水之美。從中領略作者用詞的精妙,說出這些句子中的詞語好在哪里。
四、拓展文本,小結延伸
小結課文內容:
作者先寫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后抓住了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加點的詞,把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同時表達了對山河自然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比較閱讀:
幻燈片顯示《三峽》與《早發白帝城》,兩文對照,提出疑問,讓學生說出兩文的異同點。
一起來背誦《早發白帝城》這首詩。
《早發白帝城》與《三峽》都描繪了三峽風光,前者是詩,后者是游記散文,那你能找出詩句中與課文相對應的、寫相同景致的句子嗎?
文章的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不斷的猿鳴;文章第一段則與詩中的“萬重山”相應。
三峽工程:
(多媒體演示三峽的今天:“高峽出平湖”照片)
有人認為這將會破壞三峽的美。20××年春秋兩季,長江流域遭遇百年大旱,也有人認為是三峽工程造成的氣候異常,就這些,談談你自己的看法。
由古及今,讓學生關心三峽的今天和未來的命運,培養社會責任感。
布置作業:
背誦并書面翻譯課文。
板書設計:
山
高峻美
三峽
夏----奔放美
水
春冬--清幽美
《老王》教學設計 22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了解作者作品。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概括人物的形象。
3、學會理解句子的含義。
4、感悟愛的博大,關注弱勢群體。
教學重點: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概括人物的形象。
教學難點:學會理解句子的含義。
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正如歌曲《讓世界充滿愛》中所呼喚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以真純的情感善待、關愛同在一片藍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間真的會多一份陽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殘酷。愛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美德,楊絳女士的《老王》將通過與車夫的'交往,為我們詮釋這一并不深奧的生活話題。
二、作家作品(時間預設:2分鐘)
楊絳,錢鐘書夫人,原名楊季康,(1911—2016),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1932年畢業于蘇州東吳大學。1949年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記》《我們仨》《將飲茶》;長篇小說《洗澡》; 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風絮》; 主要譯著有《堂·吉訶德》《小癩子》等。
三、生字詞(時間預設7分鐘)
蹬dng:腿和腳向腳底的方向用力。
繃Bng:張緊,拉緊:繃緊。
捎sho:本義為禾末,引申為略微。
惶恐huáng kng:是驚恐,害怕。
腫脹zhng zhàng:由于發炎、淤血或充血,身體某一部分體積增大。
荒僻hung pì:偏僻荒涼。
取締q 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降格jiàng gé:降低標準、身份、等級等降格要求。
鑲嵌xing qiàn:把一個物體嵌在另一個物體中。
門框mén kuàng:為了防止門旁邊的墻坍塌的裝置。
滯笨zhì bèn:呆滯笨拙。
侮辱w r:欺侮羞辱;使其蒙受恥辱。
愧怍kuìzuò :慚愧。
強笑qing:強顏歡笑
塌敗t bài 電桿gn 冰傴y 骷髏k lóu 攥著zuàn
琢磨zuó mo 湊合còu he 翳y ì
四、學習課文
1、課文寫了作者一家與老王相處的哪幾件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1)老王為作者送冰,車費減半;(2)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3)去世前給“我”送香油、雞蛋表示感謝。
2、細讀課文,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概括老王和“我”的人物形象。(結合人物外貌、語言、心理、動作、神態等方法分析。)
老王:例如(1)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明確:這個句子運用了人物的外貌描寫,表現了老王身體有殘疾,生活艱難。
(2)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
明確:這個句子運用了人物的動作描寫,“直僵僵”“鑲嵌”表明老王已病入膏肓,卻還來給我送雞蛋,表現了他的善良。
。3)他面色死灰,兩只眼上都接著一層翳。
明確:這個句子運用了人物的外貌描寫,表明老王將不久于人世。為后面作者自責因受驚嚇而忽略老王的心意做鋪墊。
。4)他啞著嗓子問我:“你還有錢嗎?”
明確:這個句子運用了人物的語言描寫,表明老王善良、淳樸。
。5)老王給“我”送香油和雞蛋時:他只說:“我不吃”。
明確:這個句子運用了人物的外貌描寫,表明老王憨厚、老實。
總結:老王是一個身體有殘疾、生活艱難、善良、老實厚道、知恩圖報的人。
“我”:例如:(1)“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不嫌棄他)
(2)“我”女兒給老王吃了大瓶魚肝油(“我們”幫助他)
。3)老王給“我”家送冰,車費減半,但“我們”當然不要他收費減半(“我”不欺負他)
。4)送錢先生去醫院老王不要錢“我”還是給了。 (“我”不虧欠他)
。5)老王給“我”家送香油和雞蛋不要錢,“我”還是給了。(“我”不虧欠他)
總結:“我”是一個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的人。
3、如何理解“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這句話?
“愧怍”,指慚愧。愧怍是覺得自己是幸運的,為不幸者做的還不夠。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
理解句子含義的答題思路:替換關鍵詞——結合語境——結合實際(哲理)
4、學習本文的啟示?
平等待人;幫助他人。
五、小結:
面對善良的老王,楊絳一家人可以去幫助,可以去關心,但始終只是把他當作一個受助者,一個被同情的人,沒有從心底真正接納、真正尊重并關心他,這位文學大家為自己在能夠幫助一位善良的不幸者時沒能盡到責任而感到愧怍,為沒能用一顆平等的心善待別人而愧怍。從而引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社會應該以人道主義精神來關心不幸者。
《老王》教學設計 23
教學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
2.把握老王的性格。 (重點)
3.體會作者情感。(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兒時背過的《三字經》?能背誦一下嗎?看來同學們依然記憶猶新。《三字經》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見善良是為人之本。與人為善,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讓我們以善良去體察善良,去關注一個普通的善良人——老王。
二、初讀“老王”,感知文意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思考:
文中哪個詞語表達作者寫作本文時對老王的情感?
“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2、結合文章內容說一說老王的不幸體現在哪?
學生結合文中相關語句體會老王身體有殘疾、無依無靠、住處簡陋、備受歧視、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等方面的不幸。
3、精讀“老王”,品味人物。老王為楊絳做了那些事?最讓你感動的地方是什么?
三件事:送冰、送錢先生看病、送香油和雞蛋。
4.結合文章體會到老王是一個善良、厚道、知恩圖報的人。研讀“老王”,體悟情感。
5、楊絳為老王做了什么?
常坐他的車,照顧他的生意。 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關心老王的生計。老王送香油、雞蛋,不能讓她白送,也給了錢。女兒還送給他大瓶的魚肝油。
6、補充介紹楊絳和她的不幸遭遇。
從楊絳的整個人生來看,她是一個知識分子,而老王只是個窮苦的三輪車夫,她的命運比老王幸運得多。她稱自己為幸運的人,使我們看到一個大學者對苦難的超脫和淡定的態度。她收獲了人間最寶貴的真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她是幸運的。
但她對老王也很好,也很照顧呀,為什么還會感到愧怍呢?
楊絳和善良,她對老王很好,有真情。但其中還包含了什么呢?同情。她對老王的幫助、關心有三年,但也有客氣、疏遠,多是同情、憐憫。作者反思對老王,是同情大于平等,拒絕大于接受。她一再堅持不欠別人的情,把一切物化為金錢,使老王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同時楊絳覺得自己沒有盡到責任,作為一個幸運的人有責任區改變不幸者的命運。很顯然,楊絳把自己放到了一個更好的標準。楊絳在不斷叩問自己靈魂的過程中,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自省。
文章帶給我們心靈的震撼,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以善良去體察善良,用愛心去澆世界。我們的生活才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四、作業
課后選讀楊絳的《干校六記》。
《老王》教學設計 24
教學目標:
1、感受善良的人性
2、體會文章語言特點
教學重難點:目標1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生活中有很多小人物,他們雖然不被人重視,卻有一顆善良的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老王》中的人物就是這樣。
二、朗讀課文
1、范讀,正字音
2、自讀,初步感受
三、形象分析
1、自讀課文,試用一個詞概括老王給你留下的印象,并根據課文內容做一點說明。
孤苦(親人很少),凄涼(身體不好,生活條件差),老實厚道(他需要錢,可是做生意從不多收一分錢),善良……
2、著重分析老王“善良”的表現
提示:找出能表現老王“善良”的地方,說說自己的感受
愿意給“我們”帶送冰塊,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對老王的形象做小結:
老王一輩子很苦。起初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他打算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爛爛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涼艱難。但是老王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他需要錢,但是他做生意從來不多收一分錢,而且非常講感情,講仁義,常愿意盡義務,或者少收錢。
3、思考: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文中的“我”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表現: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錢。
作者的善良還表現在關心老王的生活,三輪改成了平板三輪,生意不好做,作者關切的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
作者的女兒也像她一樣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癥,送給他大瓶魚肝油。
四、情感體驗
1、怎么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話——“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在作者看來,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愧怍”。
2、“我”和老王的交往過程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要有平等的觀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所謂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
要有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并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懷有這種精神的。
要關愛弱勢群體。知道老王有夜盲癥,作者的女兒就送了大瓶魚肝油。他們總是照顧老王生意,坐他的車,讓他掙點錢。老王收錢常?蜌,他們總是照原價付。平板車不敢坐了,還是關心老王是否能維持生活?傊,對不幸者懷有一顆愛心,才能這么關心人,愛護人。
3、你周圍有類似于老王的人嗎?你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學完這篇課文之后,你覺得你今后又將會以怎樣的心態對待他們?
五、語言品味
比較下邊每組兩個句子,聯系上下文,說說1句在表達上的好處
1、⑴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 他送的冰比前一個三輪車工人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病ⅱ 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⑵ 我笑著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3、⑴ 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
、 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門口。
本題揣摩語言,引導學生細心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⑴ 句“前任”一詞簡練之至,大詞小用,又很風趣。
。、⑴ 句“強笑”一詞,不但準確,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見到老王病成那個樣子,還拿東西來謝“我們”,心里有說不出的悲酸和感動。
。场ⅱ 句說“鑲嵌在門框里”,夸張的手法,強調了老王步履維艱,身體僵直的形態。
六、試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老王給“我”送香油、雞蛋這一部分
本題就文取材,進行練筆,借以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為第一人稱,就要描寫老王的心理活動,要在領會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像。
范文:
(一)最近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吃藥也不管用,我想我的日子快走到頭了.
這幾天,總是睡不著,腦子里像走馬燈似的,變換著一個個人影,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還在,有的早走了,好像一輩子就這么幾天里又重新過了一遍。最后,我想起了錢先生和他的太太。他們是好人,可這個世道……
……
我站在錢先生家門口,拎著用最后的錢換來的香油和雞蛋,反正我也用不著什么錢了。身子的確是不行了,走了不遠的路就好像干了一天的活似的,腿肚子直顫。我想敲敲門,沒想到整個人就撲在了門上,我掙扎著立好,站好。
門開了,開門的是錢太太,她先是愣了愣,然后眼里分明地露出害怕。我不由有點害怕,她會不會認不出我了呢?會不會趕我走呢?
這時她說話了:“啊呀,老王,你好些了么?”
我放心了,看來她還認得我,我一高興,就進了屋,隨即又有些后悔,明知道自己的樣子嚇人,干嗎還要進屋呢?我把手上的東西一遞:
“這些……給你的……你和錢先生……好人……”
不知怎么的,嘴不聽使喚,話也說不清楚,幸好她接過去了。然后,她往屋里看看,轉身走過去,我一下明白了。
“我不是要錢!
“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人!
我沉默了,看著她進去,拿了錢出來,我接過錢和包雞蛋的布,轉過身子,走出了門。
。ǘ┮呀浐眯﹤月了,身體也不見得有些起色。最近反而是越來越差了。開始幾個月還去楊先生(楊絳,這里的先生是指老師的意思,下文同。)家里,可這些日子實在是無法走動了,也就只好躺在床上了,那一點錢也不夠看病。我知道我大限已快到了。
眼前桌子上還放著那曾經裝著魚肝油的空瓶子,我忍著劇痛,費力的從床上下來,走出門,手里攥緊這最后的錢去買了一瓶香油和又大又圓的雞蛋包裹在布里。又朝著楊先生的家走去。到了門口,我邊敲著門邊倚在門框上。我實在是沒什么力氣了。不一會兒,楊先生出來了,她見我先是一愣,又吃驚地問:“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大概是見我瘦成這副模樣,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罷。我只“嗯!绷艘宦暎咽稚系臇|西小心翼翼的遞了過去。她連忙接過手道:“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留給我們吃?”我明白她是為我著想,但這是我最后的一點心意了,“我不吃。”楊先生很感謝我,他轉身就進屋,我知道她是去拿錢的,便連忙止住她,用了全身的力氣沙啞道:“我不是要錢。”她也忙給我解釋。
我在心里嘆了口氣,算了,現在我也沒這個力氣再去阻止她了,隨她吧。我一手拿著布,一手握著錢。手里似乎有一股暖流溫暖了我。腿有些發麻,便一瘸一拐的走了回去。我閉上眼,舒了口氣,終于可以安心地走了。
《老王》教學設計 25
教學目標
1、品味作者平淡簡捷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2、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3、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并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4、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2、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并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教學
準備多媒體
課時
安排2課時
附:板書設計
老王
光棍孤苦伶仃
小屋破破爛爛
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
導入新課走近老王:
點撥導思
今天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個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請看畫像。他叫老王,(板題)從畫像上看,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何依據?
這樣一個老人就站在你的跟前,你關心他什么?把你的關切向他表達出來。
1、師:老王是一個普通人,寫老王的作家可不是一個普通人。簡介楊絳。楊絳——錢鐘書——《圍城》。
2、師:面對陌生的.老王,你們有那么多的揣測,和那么多的關切,現在你們循著楊絳的筆墨,去走近老王,解開心中的謎團。
(一)、評說老王:
剛才看了老王,現在又讀了老王,老王是不是你心目中的那個老王?你對他的關切作者告訴你沒有?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用“老王是一個______的人,表現在_______!钡男问奖磉_出來。
學生看畫像思考
3、生:讀課文。
拓展導創(二)、品味老王:
師:文章中最能打動你的是哪個片斷?在這個片斷中打動你的又是哪些細節?
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一片斷。
1、精讀。
師: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默讀、小聲讀、放聲讀?扇c,可旁批。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的獨到體會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2、教師相機引導:
課文中老王的話語不多,卻十分有表現力。你能就這些只言片語推測一下老王當時的心理和表情嗎?
老王勸說“我”收下香油和雞蛋的情節作者沒有描述,請你設想一下,老王當時是怎么說服“我”收下的?
師:就這一情節,你有沒有疑問?提出來請大家幫你。
(一)、懷念老王:
1、師:善良老實的具有金子般心靈的老王就這么去了,在他生前經常照顧他的楊絳有什么樣的感受?學生找出自己最感動的片段
1、讀課文
2、小組交流體會。學生自由發言
3、質疑,合作探究。
4、分角色朗讀。
學生體會,換位思考
師:她為什么這樣想?
2、師:假如你是老王的鄰居或一個熟識的人,面對老王的遺像,你心里好受嗎?你有什么話要對老王說嗎?
教師示范:老王,因為你眼睛不好使,我就從來不坐你的三輪車,還背后叫你“田螺眼”,我對你的關照太少了。假如你還活著,我會動員很多人去坐你的三輪車,讓你的生活好起來。
(二)、關注“老王”:
師:在這個日漸冷漠的世界里,還能有你們這樣一群熱心人,實在難得。我替老王感謝你們?墒俏覀兊纳磉呥有許許多多的“老王”,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他們?
師:這正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失的東西。
。ㄈ煟海c擊背景音樂《愛的奉獻》)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熱情,應該拿出來為別人打通幸福的道路。她作為一個幸運者,對老王這樣的不幸者十分愧怍。她覺得自己照顧老王太少!拔摇蹦缅X去侮辱他。
學生發表感言
生:愛心
人道主義
平等
拓展導創假如我是一團火,就要給別人送去溫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給別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一顆星,就要給別人送去光明。
假如我是___,就要_______。
請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達出來。
生:假如我是一泓泉,就要給別人送去清涼。
假如我是一片云,就要給別人送去甘霖。
……
。ㄋ模、推薦文章:
《傻二哥》新鳳霞
《乞丐》屠格列夫
《生命的召喚》阿迪斯惠特學生完成后展示。
《老王》教學設計 26
教學目標
1、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一家與老王之間的珍貴情誼,理解老王身上閃耀的人性之美。
2、細讀文本,解讀老王臨終前贈送香油和雞蛋的豐富內涵。
3、探究作者對老王心懷“愧怍”的深刻原因,體會作者在平和語調中流露出的嘆惋和感傷。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生活中,有的同學喜歡關注明星,是因為他們有著耀眼的光環;有的同學喜歡關注偉人,是因為他們有著非凡的成就;有的同學喜歡關注家人,是因為血濃于水?梢哉f,生活中吸引我們的常常都是那些散發光芒或身邊最親的人,但其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和我們非親非故、不起眼的普通人。他們有的在平凡中咀嚼幸福,有的或許遭受了這樣或那樣的不幸。如果我們能夠細心關注這些普通人,就能真正領悟生活的真諦。今天,我們就有這樣一個機會,從課文《老王》中關注一個被稱為“老王”的不幸的人,看看從他的身上我們能學到些什么。
二、教學開展
1、目標任務一:搜集資料,掃清障礙。
字詞積累。自由朗讀,結合課后的“讀讀寫寫”掌握“荒僻”“取締”“愧怍”等重點字詞。
可參見《創優作業·背記手冊》本課字詞部分。
作者簡介
楊絳(1911—2016),原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作家、翻譯家。代表作有劇本《稱心如意》《弄真成假》,小說《洗澡》,散文《干校六記》《我們仨》,譯作《堂吉訶德》等。
背景鏈接
經歷過時代和命運的劇烈起伏,楊絳對人性的認識更加深刻。她非常感念那些在苦難歲月中保持高貴人性,在自己一家落難時,釋放善意,甚至施以援手的普通人。老王就是這樣一位令作者夫婦難忘的布衣之交。于是,作者于1984年寫了這篇回憶性散文,記敘了自己一家從前同老王交往的幾個生活片段。
2、目標任務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閱讀文章,完成老王的“基本情況登記表”。
基本情況登記表
稱呼老王性別男年齡不詳
職業①____________健康狀況一只眼盲了,另一只眼患有疾;還患有別的病婚姻狀況未婚家庭住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成員有個哥哥,已去世;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朋友楊絳一家命運結局因病去世
參考答案:①三輪車夫②荒僻的胡同里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
快速閱讀課文,看看本文記錄了作者一家和老王交往的哪些事情。
本文記錄了作者一家和老王交往的四個片段:老王送冰;老王送錢鍾書先生看;老王在特殊時期中生計愈加艱難;老王臨終前贈送香油和雞蛋給“我們”。
根據作者一家和老王的交往片段,結合全文,梳理本文的結構。
全文圍繞“我們”與老王的交往展開敘述,內容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4):多角度展現老王孤苦寒微的生活狀態,表達了作者對老王的同情。
第二部分(5—7):作者回憶與老王交往的三個片段,表達了對老王的尊重、感激和同情。
第三部分(8—22):詳寫老王臨終前贈送“我們”香油和雞蛋,既表現了老王和“我們”的深厚情誼,又抒發了作者對老王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3、目標任務三:細讀課文,認識老王。
細讀課文,嘗試用詞句概括,在作者的眼中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并畫出你概括的依據。
。1)腦袋慢——第2段“那時候他‘腦袋慢’,‘沒繞過來’,‘晚了一步’,就‘進不去了’。他感嘆自己‘人老了,沒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為他是單干戶”。
(2)孤獨——第2段“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么親人”。
。3)不幸——第3段“他也許是從小營養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4)窮苦——第4段“經過一個荒僻的小胡同,看見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他說,住那兒多年了”。
。5)老實——第5段“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愿意給我們家帶送(冰),車費減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
。6)善良(知恩圖報)——第6段“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臨終前送香油和雞蛋等。
再次細讀課文,看看老王的不幸體現在哪些方面,最不幸的是什么,請結合具體的詞句分析。
老王的不幸體現在:
。1)身體殘疾有病!袄贤踔挥幸恢谎,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薄八侵缓醚垡灿胁,天黑了就看不見!
(2)生計艱難,沒有太多的經濟來源。“乘客不愿坐他的車,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薄靶姨澯幸晃焕舷壬赴炎约航蹈駷椤洝,讓老王運送。”
。3)棲所寒酸!敖涍^一個荒僻的小胡同,看見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老王正蹬著他那輛三輪進大院去。后來我坐著老王的`車和他閑聊的時候,問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
。4)孤苦伶仃!坝袀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么親人!
。5)受人排擠!澳菚r候他‘腦袋慢’,‘沒繞過來’,‘晚了一步’,就‘進不去了’。他感嘆自己‘人老了,沒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為他是單干戶。”
最不幸的是孤苦伶仃。老王渴望溫暖:“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文中很多地方記敘了“我”和老王的對話,那是一種溫暖的交流;“我女兒說他是夜盲癥,給他吃了大瓶的魚肝油,晚上就看得見了”,“我們”的幫助老王一直銘記在心,知恩圖報;臨終前送香油和雞蛋,尋求最后的溫情。
在說到老王的不幸時,作者有這樣一段描述,“他也許是從小營養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作者為什么說“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從小“瞎了一眼”已是極大的不幸,“也許是得了惡病”更隱含著有病沒錢治,只能無奈地承受眼瞎的痛苦這種更令人絕望的不幸,因此作者說“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小結:可以說老王是不幸的,他的不幸不光表現在他生活的窮苦,更表現在他精神的凄苦。
從全文看,老王是不幸的,他的一生是凄苦的。同時,老王又是善良的,他一直用行動來表現他的善。再次細讀課文,看看文中作者回憶的哪些事情可以體現老王的善。
、偎捅郊遥粌H冰大,價格相同,還提出車費減半;②載錢先生看病,堅決不要錢,拿錢后還不放心地低聲問“我”還有沒有錢;③為乘客著想,給改裝三輪裝護欄;④臨終前給“我們”送來香油和雞蛋。
文中哪件事情寫得最詳細、最感人?
老王臨終前給“我們”送來香油和雞蛋。
如何理解文中老王給“我”家送香油和雞蛋的行為?
老王臨終前送給作者一家的香油和雞蛋不僅珍貴,而且飽含深情厚誼。
“我”經常坐老王的車,照顧他的生意;“我”女兒知道老王的好眼天黑之后看不見東西,就送給他一大瓶魚肝油;“我們”從干;貋恚d客三輪已被取締,“我”為老王的生計擔憂。作者一家與老王交往頻繁,而且尊重他、關心他、同情他。老王同樣也關心著作者一家,時常主動幫忙。所以孤苦無依的老王,臨終前送來香油和雞蛋,不僅僅是在表達謝意,也是在表達對這個世界最溫情的留戀。
為什么老王說不收錢但又把錢收下了?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給他送錢,平白給“我”添麻煩,體現了老王的樸實、善良。
“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了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薄斑薄皽俊薄爸敝_”說明了什么?
簡單幾個字,形象地描繪出了老王離開時行動困難的情形,突出老王病情的嚴重,表現了“我”對老王病情的擔憂,也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筆。
小結:通過細讀課文,我們看到了一個窮苦卑微但純樸善良的老王。他一生凄涼艱難,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善良、老實、厚道、重感情、講仁義,常愿意盡義務,或者少收錢,是一個精神上沒有受到污染的純樸的好人。
第2課時
1、目標任務一:讀懂“愧怍”。
老王的苦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面對這樣一個不幸的人,作者一家又是怎樣對待的呢?具體從哪些事情中可以體現?
作者一家對老王給予了同情和關心,具體體現在:(1)經常坐他的車,照顧他的生意,同他聊天;(2)“我”女兒知道他有夜盲癥,便送了他大瓶的魚肝油;(3)老王再客氣,也給他應得的報酬;(4)三輪車改裝后,生意不好做,關心老王能否維持生活;(5)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給,也給了他錢。
在送來香油和雞蛋的第二天,老王就離開了人世。得知了這一消息后,作者有怎樣的感受呢?為什么作者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能那么關心、愛護呢?
作者覺得“愧怍”。首先,作者是一個作家,是一個知識分子,而老王是一個處在社會底層的人,是地位低微的人,作者沒有瞧不起他,并不認為他低人一等,這體現了作者的平等觀。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其次,作者非常同情和關心老王,這說明作者非常有愛心,體現出一種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尊重個人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并促進全體勞動者全面發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有著這種精神的,從他們對待老王的具體事情中可以體現出來。
如何理解結尾“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這句話?
理解一:老王抱病上門送禮要表達最深的謝意,而作者卻沒有意識到這是最后一次見面,也沒完全領會老王的用意,僅以金錢回報,與老王沒有進行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對不住老王的情義。
理解二:作者反思自己一直充當給予者,從來沒有接受過老王的回贈和無償的幫助。這樣做貌似對得起老王,卻讓老王始終覺得欠了作者一家的情。最后老王送香油和雞蛋,自己不是感激地收下,而是又拿錢回贈老王,作者懊悔這樣做等于“侮辱”了老王的心意;叵肫饋,老王似乎是帶著傷感和遺憾離開自己家的。所以作者一直“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領受他的謝意”。作者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愧怍”。
2、目標任務二:品味語言。
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錢給老王,試著找出相關的語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錢起到了什么作用?
相關語句:①老王幫我把默存扶下車,……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②我謝了他的好香油,……“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作用:作者一家雖然一度經濟拮據,但整體收入遠在老王之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盡力照顧老王的生意,不讓老王吃虧(不要他減半收車費,不讓他白送錢先生看病,不白拿他的香油和雞蛋)!板X”在作者這一方,是尊重老王的誠實勞動、表達謝意的方式,也是對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關懷的物質手段。
“我們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币话闶裁辞闆r下說“當然”?“當然”用在這里,流露了“我們”什么樣的心理?
順理成章的情況下才會說“當然”。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幫助老王是誠心誠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報,也表明作者一家很同情貧困的老王,從來沒有占便宜的念頭。
“他從沒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他大概壓根兒沒想到這點。”這句中“從”和“壓根兒”強調的是什么?“大概”同“壓根兒”是否矛盾?
①“從”強調以前從未發生過,“壓根兒”強調一點兒也沒有過。②“大概”表明這是作者的推測,而“壓根兒”表明作者堅信老王的誠實和善良,老王絕不會有欺負主顧的念頭,所以“大概”和“壓根兒”不矛盾。
“我也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薄拔摇睘槭裁催@么說?
“我知道”重復兩次,表示作者對老王“不是要錢”的回應和尊重!安贿^……既然……就……”的句式,強化了委婉的語氣,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以此方式讓他體面地收錢。
3、目標任務三:拓展延伸。
在作者看來,她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因此感到“愧怍”。那么,在社會生活中,應“愧怍”的僅是作者嗎?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呼聲?
應“愧怍”的不僅僅是作者,應該是社會中千千萬萬的人。作者呼吁我們:對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顆愛心,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同情他們,關心他們,這樣的話社會就會健康和諧發展了。
結束語:同學們,在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像老王一樣,甚至比老王更為不幸的人,我們在為自己感到幸運的同時,是否也意識到該為他們做些什么呢?希望同學們對身邊的人多一些關心,多一點同情,多一點理解,多一分尊重。讓我們像作者一家那樣,用善良的心去體察人間冷暖,用偉大的愛去撫慰滄桑人生,那么再悲苦的命運也會充滿色彩,再艱難的歲月也會充滿真情。因為生命要靠生命來溫暖,世界要靠愛心來澆灌。
三、作業布置
學完全文后,你對老王和楊絳是不是有一種新的認識?試站在老王的角度,用老王的語氣,改寫老王最后一次到楊絳家送香油和雞蛋的片段。(300字以上)
本教學設計重點落實了文本所承載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首先,從整體到局部到細節分層解讀,逐層深入,每一步緊扣文本,指導閱讀方法,提升語文素養;其次,在傳統解讀的基礎上,結合編寫意圖,拓展了文本解讀的范圍,這也是本套教材側重的人文素養要求之一。在解讀過程中,依然從詞句入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最后,拓展延伸,讓學生由課內到課外,由關注文本人物到關注生活和他人,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老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老王教學設計07-01
《老王》教學設計06-30
《老王》的教學設計09-26
《老王》教學設計模板04-19
《老王》教學的設計范本09-02
關于《老王》教學設計07-10
老王的優秀教學設計09-17
《老王》優秀教學設計07-16
《老王》教學設計的參考07-10
《老王》教學設計精選參考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