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18 18:08:0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唐雎不辱使命》 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學設計范文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文通過對話描寫表現人物形象的寫法。

  2、 培養學生朗讀、復述、翻譯和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3、 學習唐雎作為小國之臣卻不畏強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熱情。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通過對話展開故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結合課后練習二,圍繞“不辱”二字展開教學。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去年張藝謀導演的影片《英雄》曾轟動一時,刺客刺秦的故事也廣為流傳,多方演繹。今天我們要學的是歷史上一個類似刺秦的故事。下面請大家自讀一下這篇出自《戰國策·魏策》的歷史短篇。

  二、 學生活動:

  1、 自讀后,請幾位學生分段朗讀,其他學生判斷其讀音、句讀是否有誤。

  2、 齊讀。

  3、 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4、 請學生復述故事大意。

  5、 分組討論出場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 教師小結:

  作為小國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尋釁威脅的情勢之下出使秦國,能夠毫不畏懼,敢于同秦王展開面對面的斗爭,最終理直氣壯地使秦王折服,終不辱使命,這種勇氣和膽識是難能可貴的。而秦王正是在這份膽識的威懾下敗下陣來。

  四、 人物分析(板書)

  (傲慢無禮)秦使→安陵君(委婉堅決)

  (不卑不亢)唐雎→秦王(驕縱、虛偽、陰險——“不說”、“怫然怒”色厲內荏、前倨后恭——“色撓”)

  五、作業:

  1、 搜集有關《戰國策》、文中典故的資料。

  2、 完成課后練習二、三。

  3、 自由結組,編成課本劇,課上展演。

  第二課時

  一、 檢查第二項作業完成情況,抽查字詞解釋。

  二、 資料搜索:

  1、 結合本文的寫作特點了解《戰國策》(結合注釋了解)

  2、 戰國時期的“士”及以養士三千著稱的“戰國四公子”

  3、 文中三刺客的故事及歷史上其他著名刺客的故事

  注:

  1、《戰國策》又名《十二國策》,記錄了上至春秋、下至秦滅六國約二百三四十年的歷史,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國別體史書。

  2、以上三方面資料大部分由學生講述,教師適當補充。

  三、 學生課本劇展言:

  注:通過演出旨在考察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理解人物性格的能力,亦可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及臨場發揮的能力。

  四、 作業:

  1、課后練習四、本課同步

  2、預習《核舟記》。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人物形象。

  二、掌握重要詞句,培養學生朗讀理解能力。

  三、學習唐雎不畏強權的精神,敢于為國犧牲自我的精神。

  教學重點:重要詞句,文意理解。

  教學設想

  相對于初中階段的其他古文,例如《核舟記》等來說,這一篇在文字上有些難度,《戰國策》又是以記言為主,初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

  因此,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安排上應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過,即使是古文也可以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但是,有些涉及到專門性知識如歷史知識的地方,教師則必須講解、點撥到位。其次,在古文的教學中仍然要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安排不同要求的讀書,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的熏染。

  教學方法:

  加強誦讀,從整體文意的把握來幫助理解文中的具體字、詞、句,從對文中關鍵字詞句的確切理解來幫助掌握整體文意,雙向互動地學習古文,探討唐雎不畏強權、為國赴難精神的現實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晏子使楚等故事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戰國策魏策》中的一篇文章《唐雎不辱使命》。說的是公元前230年到前225年,靠近秦國的韓國、魏國相繼被秦國所滅,其余山東六國中的'趙、燕、齊、楚,在連年不斷的戰爭中,早已被秦國日削月割,奄奄待斃了,又過了幾年,秦就統一了天下。安陵國是魏國的附庸小國。安陵在它的宗主國魏國滅亡之后,一度還保持著獨立的地位。秦國想用詐騙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國談判。

  二、初讀,掃清文字障礙,整體感知課文。

  首先請四位同學來朗讀課文的四個小節,讀后請其他同學來指出讀錯的字詞,為下一步順暢地朗讀全文做準備

  以長句為例,讀準節奏。

  選擇例句,指導朗讀語氣。

  分角色讀,注意人物對話語氣。余生參考注釋理解文章大意。

  讀完后,請兩至三位同學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注意不要求字字落實。

  [參考答案]這篇文章寫的是秦王嬴政向安陵郡挑釁,以換地為名想挑起戰爭。安陵郡的大臣唐雎出使秦國,表示愿意犧牲自己來刺殺秦王嬴政,終于使秦王嬴政屈服。

  三、誦讀,把握性格與主題

  一生讀課文。

  學生找出表現秦王嬴政在唐雎出使前后的不同態度的句子,唐雎的表現的句子,認識二人性格,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

  [參考答案]

  ①秦王表現:“秦王不悅”一“秦王怫然怒”一“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②作者的寫作意圖:贊頌不畏強權敢于為國犧牲自我的英雄。

  第三小節是全文的重點段落,作者在這里進行了精細的描寫,同時,這一節也是情節發生逆轉的關鍵段落。請學生齊讀第三小節,這里重點解決“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和“懷怒未發,休浸降于天”這兩句的意義,以及“夫專諸之刺王僚也……蒼鷹擊于殿上”的意思。

  齊讀“夫專諸之刺王僚也……蒼鷹擊于殿上”,欣賞排比句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并作練習,嘗試在其后加上“唐雎之刺秦王,?”(引原文或參考原文)再連起來齊讀。

  [參考答案]“唐雎之刺秦王,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四、演讀,讀懂氣節與精神

  學生表演,余生在點評中獲取新的認識

  小結:結合全文說說:為何說唐雎沒有辜負使命?

  五、延伸思考。

  思考、討論:唐雎的這種不畏強權的精神,和敢于為國犧牲自我的精神,在我們現代社會,還有沒有現實意義?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人物形象。

  2、培養學生復述、翻譯、朗讀的能力。

  3、學習唐雎作為小國之臣卻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

  二、教學設想。

  1、以“說”為主學習課文。

  2、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的評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3、主要教學過程通讀——說讀——評讀。

  4、教學時數: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介紹《戰國策》。

  (師先提問,生答后再小結。)

  《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時事的記錄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

  2、簡述時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國的韓國、魏國相繼被秦國所滅,其余山東六國中的趙、燕、齊、楚,在連年不斷的戰爭中,早已被秦國日削月割,奄奄待斃了,又過了幾年,秦就統一了天下。安陵國是魏國的附庸小國。安陵在它的宗主國魏國滅亡之后,一度還保持著獨立的地位。秦國想用詐騙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國談判。

  (二)通讀——說內容。

  1、生齊讀課文,教師聽音。

  2、請同學們注意下列字詞的讀音:

  雎(jū)、怫(fú)、跣(xiǎn)、搶(qiāng)、祲(jìn)、縞(gǎo)、傀(guī)、撓(náo)。

  3、請同學們說出下列詞語的意思:

  (1)加惠(給予恩惠。)

  (2)怫然(盛怒的樣子。)

  (3)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著腳。冠,帽子。跣,赤腳。)

  (4)搶地(撞地。搶,碰、撞。)

  (5)休祲(吉兇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6)色撓(指變了臉色。撓,屈服。)

  (7)謝(道歉。)

  (8)諭(明白,懂得。)

  4、請同學們結合注釋讀課文。(學生散讀,老師巡視。)

  5、請同學們用一句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6、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內容。

  (三)說讀——說譯文。

  1、學生分角色讀課文。(敘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擔任,要能讀出人物應有的語氣。)

  2、教師以句子為單位讀一段課文,每讀一句,學生就跟著集體雜然地翻譯文句。

  3、學生仿效老師的方式分組譯讀課文。

  4、教師從二、三段中找出幾個難句請學生口頭翻譯。如:

  (1)“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5、學生雜然地再讀課文。

  (四)評讀——說意味。

  1、學生演讀課文。

  (1)演讀分兩組,每組各找兩位同學分別飾演唐雎和秦王。

  (2)演讀內容分別為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3)演讀地點設在講臺。

  (4)要求飾演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演讀出人物的精、氣、神,能融入角色中。

  2、每個同學以“……表現了……”(或“……寫出了……”、“……反映了……”)說一句品析課文語言的話。如:

  (1)“秦王色撓,長跪而謝”,表現了秦王的外強中干;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寫出了秦王盛氣凌人、以強凌弱的心態;

  (3)“挺劍而起”反映了唐雎寧死不屈。

  (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然后請學生回答。)

  3、教師評點。(教師評點的原則,是以鼓勵、夸贊為主,同時也要指出學生回答中的不當之處。)

  4、教師小結。

  這篇記敘文,寫了唐雎忠于使命,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英雄氣概,揭露了秦王的驕橫欺詐,外強中干,色厲內荏的本質,雖不假修飾,卻十分鮮明生動,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五)作業。

  查找資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國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唐雎不辱使命》說課稿12-17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譯11-25

唐雎不辱使命改寫作文02-25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參考譯文08-15

《唐雎不辱使命》課內外對比閱讀答案11-19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唐雎不辱使命》教學反思12-16

《唐雎不辱使命》改寫800字-續寫改寫作文01-17

唐雎不辱使命語段閱讀訓練二及參考答案11-19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六單元作文:我看唐雎不辱使命-800字09-10

唐詩《錢唐湖春行》教學設計12-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思思九九热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 中文字幕乱倫视频 | 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 亚洲第一在线精品 | 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