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借助他人的評價,幫助學生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
2、幫助學生正確面對他人的意見,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心理承受能力。
3、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并愿意改正。
教學重點:
認識自己,正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教學難點:
學會真誠地和別人交流,把表揚當作提醒,不斷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寬容、樂觀的心態去感受別人的目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激情導入
同學們,老師有一件事情想請你幫忙,好嗎?我們認識了這幾天,你們對我有什么印象,你們能不能送給老師幾句真誠贊美的話?
二、以他人為鏡,提升自我認識
1、第一面鏡子:家長
在小組內交流父母寫給自己的話,可以大聲讀,也可以交換看。了解自己在父母對自己的期望。
2、第二面鏡子:同學
(1)閱讀教材中的活動提示,組織學生討論活動中要注意的事項。
(2)學生分組開展“我是誰”的游戲,老師參與小組活動。
3、說說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
三、活動拓展
1、說說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人可以做我們的鏡子。
2、準備三張小紙條,找三個你認為了解你的同學,把紙條給他們,讓他們寫下他們眼中的你。最好能說明評價的理由。
3、學生記錄下別人的評價,并表明自己對別人評價的態度。
4、學生自我評價,填寫“同學眼中的我”一欄。
5、小組交流“同學眼中的我”。
6、教師總結:通過別人的評價,我們可以發現每個人都各有特點。別人的評價你可以贊同,也可以不贊同。鼓勵學生不斷以人為鑒,完善自己。
四、實踐園地
1、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去采訪相關的人。
2、教師可當堂或事先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加以下面積極的評價,完成“老師眼中的我”一欄。
3、可讓學生提前或在課后通過對家庭成員的采訪,完成其他填寫內容。
4、學生對教師或其他家庭成員的評價發表自己的意見。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學校的組織機構、發展變化、校風校訓等。
2、使學生感受校園文化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學校的親切感和自豪感。
3、通過組織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著為學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強主人翁意識。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播放課件——校園新貌。
2、師:看了片子,你想說點什么,問點什么?家鄉的學校以前是什么樣的?它為什么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
二、交流見聞
師:這么大,這么美的學校以前是什么樣的呢?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課前同學們分組開展了“家鄉學校變化大”的調查活動,搜集了相關的`資料,下面我們來交流交流吧。同學們,你們調查了哪些學校?
學生回答,教師貼彩紙。
1、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搜集到的資料,教師巡視。
2、小組推選幾個代表上臺介紹交流的情況,展示新舊照片、過去與現在的師生人數、教學設施等資料,然后貼在彩紙上。
3、師:在調查的過程中,同學們都感受到家鄉學校的變化:規模變得更大、環境變得更美、設施更富有現代化的氣息。其實,家鄉學校的變化不僅僅表現在學校過去和現在的不同面貌上,它的家族里還出現了許多新的面孔呢!請同學們翻開教科書,看看都有哪些類型的學校出現呢?
三、解決疑問、激發情感、指導行動
1、在調查的過程中,同學們問道,家鄉的學校為什么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課前,同學們當了小記者,采訪了老師、領導以及自己的爸爸媽媽,現在就請同學們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在小組內交流。
2、學生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家鄉的學校越變越美麗,是因為全社會對學校的支持,對少年兒童的關愛。同學們,我們是學校的小主人,為了學校的明天更美好,你有什么樣的設想和建議呢?你能為學校做點什么呢?下面我們每個同學都來當當“小小設計師”。
(1)小組討論討論。
(2)全班交流各組的設想和建議?
(3)采訪學校的校長,請他談談感受,發表看法。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教學隨筆07-14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總結03-14
品德與社會高峽出平湖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小學品德與生活的教學總結01-21
《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反思(通用6篇)12-25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期末測試題02-03
品德與社會的教案課件05-16
品德與社會教案課件05-12
品德與社會教學個人工作總結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