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友好相處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會友好相處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會友好相處教學設計1
總第課時課型:新授課授課日期:
教學用具:課本及材料
教學方法:探究法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學會友好交往,小學六年級安全教案上學會交往友好相處。
過程與方法:閱讀課本資料、交流討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從自身做起,真正感悟到安全的意義和價值,認識交往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重點:提高學生對安全、對交往重要性的認識。
難點: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德育滲透】使學生從自身做起,為自己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多交朋友提高自己的人生價值。
教學過程:
導語:同學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我就是你們的地方課程老師…
一、真實再現
(列舉我鎮將王小學在暑假前兩學生偷著下水而淹死了事件)
1、安全教育--課本第1頁兩個事例。(指導學生看后發表意見)
(a、網上看客--獨行俠--孤獨。b、冷戰中的王芳--
打110告了她的媽媽偷看她的日記--郁悶)
2、問題:從課本兩位同學的經歷中,我們能得到什么樣的啟示呢?
(讓學生思考并分別說一下自己有多少個朋友)
二、行動在線
1.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的人際交往能力如何?在全校師生中,你認識的
老師和同學有多少?
(請組長先談一談,然后每小組再推薦兩名發言)
2.我們怎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糸呢?
(啟發學生先思考回答,然后再看課本記住五點,并激發學生結合實際分別說出一點)
(1)微笑待人(真誠、友善)
(2)肯定別人(贊揚、鼓勵)
(3)傳遞快樂的精神(積極樂觀)
(4)寬以待人(以寬容的心對待別人,取長補短)
(5)做一個溫和的人(幫助別人)
3.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怎樣才能做到文明交往呢?
(1)常用的口語(請、您好、謝謝、對不起等)
(2)打招呼(點頭、問候等)
(3)--(9)(指導學生自己學習并說明)
三、拓展延伸
想一想,下列人際交往行為對不對?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思考,讓學生結合圖話說出自己的做法)
四、課堂小結:
1、說一下你學習這節課的收獲。
(給每生下發一張有關安全知識的材料,課外閱讀)
2、學會交往天地寬。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完善自我,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交往--講文明有禮貌。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板書設計:
安全--人身交往--人生環境--生命是
學會交往友好相處
怎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糸?
教后札記:
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安全教育教案
2、正確處理同學間的沖突
總第課時課型:新授課授課日期:
教學目標:學會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沖突,懂得怎樣保護自己與他人。
難點:具體事件的處理。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學會交往有好相處》,誰來說一下:怎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呢?
2、可是王強與陳峰兩個同學之間發生了沖突,事情是這樣的:
王強最心愛的鋼筆丟了,那是爸爸從香港給他帶回來的禮物。王強急得到處找,剛好看到陳峰在使用同樣的鋼筆。于是,他指責陳峰說:"是不是你偷了我的鋼筆?"陳峰用的是自己剛買的新鋼筆,他感到很委屈,于是兩個人大吵起來。
3、分析案例
(1)你認為王強錯在哪里?
(2)你認為陳峰是對還是錯?為什么?
(3)在生活中、學習中,你與同學可能發生過沖突,是怎么發生的?能勇敢的.描述出來嗎?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正確處理同學間的沖突》
二、分析沖突發生的原因
1、你們認為同學間發生矛盾沖突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小組內小聲的討論,并且把討論的原因記錄下來。
要求:(1)講究討論的紀律與效率,一位同學陳述完畢另一位同學再陳述;注意力要集中,不能脫離中心話題。
(2)記錄時簡明扼要。
(3)時間大約為五分鐘。
2、小組討論,教師巡視,了解小組討論的情況,教案《小學六年級安全教案上學會交往友好相處》。
3、討論交流:同學們討論的非常有序,誰來匯報匯報你們的討論結果。
三、討論如何避免同學之間產生矛盾沖突呢?
1、我們已經了解了矛盾產生的原因,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同學之間產生矛盾沖突呢?先看一個案例。
你怎樣評價大勇和毅夫?
2、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同學之間產生矛盾沖突呢
小組內小聲的討論,并且把討論的原因記錄下來。
要求:(1)講究討論的紀律與效率,一位同學陳述完畢另一位同學再陳述;注意力要集中,不能脫離中心話題。
2)記錄時簡明扼要。
(3)時間大約為五分鐘。
3、小組討論,教師巡視,了解小組討論的情況。
4、討論交流:誰來匯報匯報你們的討論結果。
四、談收獲:
學了這節課后,如果你與同學、他人發生沖突時你想怎么做?
五、布置作業:
1、與家長討論:當你看到同學發生沖突時,你應該怎樣做是正確的?
2、查找、閱讀《將相和》與《孔融讓梨》的故事,并寫出體會,準備下節課交流。
課后反思:
學會友好相處教學設計2
〖學生實態〗
通過課前調查我了解到,我所執教的三年級(1)班有52名學生,全部是獨生子女,占全班人數的100%;三年級(2)班有53名學生,其中獨生子女有52人,占全班人數的98.1%。他們需要伙伴,也喜歡和伙伴一起玩耍,但是當與伙伴相處發生沖突時,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產生矛盾時,他們常常會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只想自己,不想他人,因為一點小事就記恨別人,向小伙伴隱瞞或者讓小伙伴幫助自己隱瞞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往往不能正確處理同伴之間的矛盾,常使矛盾激化,久而久之會形成自私、心胸狹窄、不誠實等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對學生進行伙伴間以誠相待,并學會正確處理矛盾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科書分析〗
教科書提供了比較典型的事例來突出教學目標。事例中的女孩因為一點小事記恨同學,不讓同學和自己一起玩,反映了她心胸狹窄和自私的心態,同時也使學生看到因為她的自私,導致集體成員之間不能夠友好相處。這個例子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在展示故事的同時,教科書給學生的小組討論學習提供了空間,學生可以把自己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收獲記錄下來,作為自勉。
雖然本課題的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但是教材所提供的僅是學生生活情境的范例。在學生的生活中,與小伙伴相處的事例是豐富多樣的,因此本課題的教學必須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入手,讓他們從自己和伙伴相處的事例中汲取經驗和教訓,這樣才能真正入情、入腦,進行自我教育。同時要照顧到教學中可能出現的保護學生的隱私問題,一切活動要以學生自愿參與為前提,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一)學生準備
1.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學習模式。
2.采用調查、訪問、體驗、游戲等方式參與學習活動。
3.在學生得出初步結論后,用于實踐,運用所學知識幫助他人,從中體驗伙伴相處的樂趣和幫助別人的成就感。
(二)教師準備
1.剪成黃樹葉、蟲子、壞蘋果、綠樹葉、紅蘋果和大樹形狀的紙。
2.將教科書中的事例拍成錄像短片。
〖本課題教學目標〗
1.學會彼此諒解、友好相處。
2.學會彼此以誠相待。
3.初步掌握處理矛盾的簡單技巧。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1.以引言導入課堂教學,用枝繁葉茂的果樹象征“友誼之樹”。
2.展示情境,引導學生運用形象的方法拯救友誼之樹。
3.總結全課,引導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發表自己在“友情卡”上寫給好朋友的知心話,并伴以美好的音樂,以達到愉快交流的目的。
〖教學結構〗
(一)導入
(事先讓學生自愿分組,和自己要好的同學坐在一起。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學習起來更有積極性、針對性;二是為本課的學習打下伏筆,讓學生體驗到友情的美好。)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今天大家都是和你的好朋友坐在一起的,對嗎?和好朋友在一起學習生活、玩耍,你有什么感覺呢?
學生的回答除了快樂、幸福、高興、愉快等,還表示,生活中需要友誼,健康的友誼就像一棵繁茂的果樹一樣會帶給人陰涼,會帶給人清新的空氣和甘甜的果實。
教師將一棵“大樹”貼在黑板的正中央。
(二)播放錄像,并討論
師: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時光是充滿快樂的,但是有時候也會鬧別扭,比如遇到下面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放錄像:展示課文中的兩個故事拍成的短片。
請學生討論:他們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樣的事情不解決會對他們有什么影響?
(將學生總結的內容如不遵守秩序、不誠實、記恨等寫在剪成黃樹葉、蟲子、壞蘋果形狀的紙上,再把這些紙貼到“大樹”上。)
師:你們瞧,伙伴間的友誼因為這些原因變得不再美好、牢固了,如果再不趕快補救,它就會像這棵大樹一樣枯萎死去。
(這個環節的設計運用了比喻的方法,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自私、不誠實等都是破壞友誼的重要因素,從而引起學生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師:快讓我們一起來動腦筋想辦法救救我們的友誼之樹吧!請同學們自選一個案例,先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將解決辦法寫在“綠樹葉”“紅蘋果”上。
(解決辦法可以是通過交流達成諒解、道歉承認錯誤、不記恨、誠實、謙讓等,再按照小組討論的方法模擬表演怎樣解決問題。表演時由組內一名同學在旁邊進行點評,說出本組主要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問題,并用“綠樹葉”或“紅蘋果”覆蓋相應的“黃樹葉”和“壞蘋果”。)
(模擬體驗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但是加進點評就對學生有了進一步的要求。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從實踐中概括出理性認識的能力應該得到培養和提高。)
師:剛剛同學們討論得很好,老師發現大家都能用聰明的頭腦和冷靜的思考幫助教科書中的同學解決問題。但是當我們自己遇到問題的時候,能不能還和剛才一樣呢?
師:(教師出示課前不記名調查結果的統計)調查顯示,我們班上多數同學都曾經與自己的伙伴發生過矛盾,很多同學能夠很快地解決矛盾,與伙伴重歸于好。但也有部分同學的問題至今沒有解決。老師已經讓他們把事情寫在卡片上,同學們愿不愿意幫助他們?請每個組的組長來抽取幾張卡片,與小組同學共同討論造成矛盾的原因和最佳的解決辦法,并寫在卡片上,由選出的代表向大家匯報,再請老師轉給被矛盾所困擾的同學。
(在教學實踐中,這個環節非常受學生歡迎,他們都興致勃勃地仔細分析事例。例如:有的學生說曾經因為小伙伴弄壞了自己東西而記恨他,失去了寶貴的友誼;有的學生說因為一次自己犯了錯誤,小伙伴向教師告狀,自那以后,他再也不理小伙伴了;有的學生說家長不讓他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玩,所以疏遠了伙伴。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為同學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充分體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他們從別人的事例中吸取教訓,進行自我教育。需要指出的是,這些事例的選擇一定要經過當事人的同意,并一定是不記名的,教師要承諾為學生保密。)
師:相信那些被困擾的同學一定會從同學們為你們提供的方法中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我們也衷心希望你們可以重新找回失去的友誼。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一定懂得了應該怎樣和伙伴相處。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把你們認為最重要的幾條寫下來。
(根據剛才解決問題的類型不同,允許各組的結論有差異。)
(三)總結
師:請同學們根據所學的內容,給你最好的朋友寫一張“友情卡”,把你最想對他說的話寫下來,并親手交給你的好朋友。同學們可以自愿將你寫的內容念給大家聽。
〖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感覺到學生的情感是極為豐富和微妙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站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以尊重為前提,以交流為手段,以體驗為途徑,以動情提高認識為最終目的。只有真正撥動了學生的心弦,才能取得良好教育的效果。
〖評析〗
在教學中,教師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通過形象的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把同學之間健康的友誼比喻成一棵大樹,把不遵守秩序、不誠實、記恨等等比喻成黃樹葉、蟲子、壞蘋果,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自私、不誠實會破壞友誼,使友誼的大樹枯萎。為了救治生病的大樹,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將這些辦法形象地比喻為綠樹葉、紅蘋果。形象的教學活動、豐富的想像,促進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了學生的理性思考,使本課的教育目標落到了實處。
【學會友好相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學會看病》教學設計模板12-23
學會看病教學設計(15篇)01-05
《我學會了》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學會看病教學設計集錦15篇01-05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教學會議紀要12-06
學校教學會議簡報12-10
池上教學設計03-07
教學設計范文03-03
必備教學設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