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6 12:44:4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林海》優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林海》優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林海》優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

  《林海》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綜合利用”、“盛氣凌人”、“興國安邦”等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至第6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和大興安嶺森林中的木材對祖國建設所起的巨大作用,從而受到熱愛祖國山林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在描寫景物時抓住特點,采用對比、聯想、抒情、議論、擬人等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背誦課文第3至第6自然段,邊背誦邊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生字、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學習課文第1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了解課文內容,按照參觀順序給課文分段,說出段意。

  (二)學習第1段,了解作者剛進入大興安嶺時的感受。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第十三課,我們學習了《草原》,著名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來到草原,為我們描繪了蒙古大草原遼闊而美麗的風光,表達了蒙漢兩族人民團結友愛、親如一家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老舍先生的文章《林海》。我們來看看在這篇課文里老舍先生是怎樣為我們描繪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字、詞。

  (1)“云橫秦嶺”是什么意思?(形容云在山頭飄浮,說明秦嶺很高。)

  (2)“孤峰突起,盛氣凌人”在課文中的意思應該怎么理解?(在課文中是形容山峰一個個聳立著,像傲慢的人一樣氣勢逼人。)

  (3)“俏麗”怎么講?作者在這里為什么用“俏麗”而不用美麗?(“俏麗”是俊俏美麗。作者寫“俏麗的白樺”,不僅寫白樺的美麗,更突出它的俊俏,即把白樺比作青松的“銀裙”。)

  (4)什么是“珊瑚珠”?(海里的珊瑚蟲,分泌的骨骼聚集而成。有的形狀像珠,也有的像樹枝等,顏色有紅、白、黑色。)

  (5)“興國安邦”是什么意思?(“興”,興盛;“安”,安定;“邦”,國。“興國安邦”就是國家興盛安定。把興安嶺和國家的興盛安定聯系起來,就更加感到親切、舒服了。)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描寫了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贊美了森林中的木材對祖國建設起了巨大的作用,作者非常喜歡大興安嶺。)

  (三)放錄音,聽課文。

  (四)默讀課文,按照參觀大興安嶺的順序給課文分段。試說說各段段意。

  (第1段〈第1自然段〉:講作者剛進入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時的感受。第2段〈第2至第6自然段〉:從嶺、林、花三個方面講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第3段〈第7自然段〉:講參觀林場時的見聞感受。)

  (五)指三名學生讀課文。

  (六)學習課文第1段。

  1.齊讀課文。

  2.說說作者初入這一原始森林的感覺怎樣?(作者寫原來以為大興安嶺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現在身臨其境,改變了原來的看法。一般來講,和自己距離近的事物,往往會給人以親切、舒服的感覺,而“高不可攀”則不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只會讓人敬仰,不會讓人親切。正是因為作者“腳踩”、“手摸”后,才感到那樣親切與舒服。)

  (七)作業。

  1.讀課文。

  2.抄寫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第2段課文,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從嶺、林、花三個方面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特點。

  (二)描寫大興安嶺的景物,產生聯想,寫到大興安嶺的美與建設結為一體,邊寫景邊抒情邊議論,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作者初入大興安嶺時的感覺是怎么樣?

  (二)學習第2段。

  1.默讀第2段。說說這一段分幾層?每段主要寫什么內容?(分兩層。第1層〈第2至5自然段〉,主要介紹大興安嶺的嶺、林、花的景物特點。第2層〈第6自然段〉,主要寫作者看到景物產生的聯想。)

  2.指名讀第2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大興安嶺的“嶺”的特點。)“嶺”的特點主要是什么?(大興安嶺“嶺”的主要特點有兩個:一是溫柔,二是多。)什么是“溫柔”?(“溫柔”,本義是指性情柔和、平順,在課文中是指山勢平緩,線條柔和。)作者是怎樣來寫大興安嶺“嶺”的特點的?(作者連寫“嶺”溫柔這一特點時是用對比的方法來寫的。與秦嶺比較。)結合課文語句說說作者是怎樣拿大興安嶺的“嶺”與秦嶺比較,來突出大興安嶺“嶺”的特點的?

  3.讀第3、4自然段。

  這兩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大興安嶺“林”的特點。)這兩個自然段之間是什么關系?(第3自然段,總的寫“林”的特點,第4自然段突出介紹了落葉松和白樺。)“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這句話中的“海”是指什么?“白色的浪花”又是指的什么?(“海”就是上一句所說的落葉松的海洋。“白色的浪花”,指的是下一句所說的俏麗的白樺。)

  4.讀第5自然段。“我是愛花的人,到這里我卻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兒來。”作者這樣寫說明什么?(說明野花的種類非常多。)作者是怎樣寫大興安嶺很會打扮自己的?(“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這個句子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個描寫極其生動、形象,作者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贊美之情。)

  小結:從第2至第5自然段,作者按照嶺——林——花的順序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5.讀第6自然段。“千山一碧”是什么意思?(指許許多多的山嶺都是碧綠的顏色。)“良材”怎么講?(優良的建筑材料。)“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并不空洞。”為什么說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大興安嶺“千山一碧,萬古長青”,出產大量優質木材,這些木材運往全國各個省市,用于各項建設事業。”大至砂井、鐵路、小至椽柱、桌椅”。)作者這樣寫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大興安嶺的美與建設結為一體,所以它“美得并不空洞”。想到這些,作者感到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小結:第1至5自然段寫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第6自然段再寫由看到的景物產生的聯想,表達作者對大興安嶺發自內心的喜愛之情。

  6.指名讀第2段。

  7.說說第2段段意。(作者按照嶺、林、花的順序介紹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贊美之情。)

  (三)按課文填寫。

  1.目之所及,哪里都是________。的確是________,群嶺起伏是________________。多少種綠色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出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呢!

  2.興安嶺上千般寶,第一應夸________。是的,這里是落葉松的________。看,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那是些________,樹干是________。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________,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3.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多少省市用過這里的木材呀,大至________、________,小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好與廣廈、良材聯系在一起。所以,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它的美麗與________,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________、________。

  (四)背誦課文第3至6自然段。

  (五)作業。

  1.課后練習第1題。

  2.繼續背誦課文第3至6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第3段課文。

  (二)進一步了解課文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的。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讀懂第3段課文,了解作者參觀林場的所見所聞。

  (二)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是怎樣逐步加深的。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字、詞。

  秦嶺銀裙空隙缺乏廣廈伐木良材高不可攀盛氣凌人綜合利用興國安邦2.檢查背誦課文第3至第6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第3段。

  1.指名讀第3段。

  2.“綜合利用”是什么意思?(是對資源實行全面、充分、合理的利用,如對松樹,除了直接生產原木外,枝椏可做纖維板,松脂可做松香、松節油等。)

  3.“興國安邦”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興”,興盛;“安”,安定;“邦”,國。“興國安邦”就是國家興盛安定。作者在林場看到了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在原始森林里有了不少的市鎮,人們在這里進行著愉快的勞動。一方面“伐木取材”,讓大興安嶺為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另一方面“造林護苗”,使林海萬古長青,造福子孫后代。人們還在這里進行科學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夠萬古長青,而且可以綜合利用。作者由人與山的日益密切的關系,又聯想到興安嶺這個名字,覺得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4.齊讀第3段。

  (三)課文中幾次講到“親切、舒服”?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是怎樣表達這種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的?(文中作者三次使用“親切、舒服”的語句。第一次是文章開頭。作者走進這一原始森林后改變了原來“總以為大興安嶺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的想法,當作者“腳踩在積得幾尺厚的松針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時,感到“興安嶺”這個名字給人的親切舒服之感是那么真實。第二次,當作者看到大興安嶺“千山一碧,萬古長青”的`景物后,聯想到這里出產大量優質木材,這些木材運往全國各個省市,用于各項建設事業,把大興安嶺的美與建設結為一體,所以它“美得并不空洞”,想到這些,作者感到興安嶺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第三次,作者參觀了林場,看到了今天大興安嶺發生的巨大變化,感到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作者的感情更加熱烈奔放,用了一句反問句,進一步強調了親切、舒服之感。作者就是這樣邊觀察邊描寫,在寫景中一步比一步深入地寫出了自己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在寫景中抒情、議論、展開聯想。)

  (四)歸納中心思想。(贊美了大興安嶺對祖國建設的巨大作用和祖國山河的壯麗多姿,表達了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作業。

  找出文中的反問句,讀一讀,想一想,它在表達作者感情上的作用。

  《林海》教學設計2

  一、教材說明

  《林海》是老舍寫的一篇抒情散文,講了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和作者的聯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二、教學目標

  了解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和結合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25自然段。

  三、教學重難點

  了解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學習作者結合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四、教學設計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應該讓學生在積累和實踐中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林海》是第十一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本組閱讀訓練的重點是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為落實本單元的訓練目標,完成本課教學任務,并讓學生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在積累和實踐中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溫故求新

  開課就讓學生復習第一課時內容,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體會到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然后用導語過渡到本課時內容:眼前的景物證實了興安嶺這個名字悅耳,讓人感到親切舒服。現在老舍置身與興安嶺,看到了山嶺、樹林、野花,他又是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的呢?請看課后思考·練習1給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2、相信學生,扶持自信

  在學習過程中,我設計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景物,根據課后思考·練習1的要求自學,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進行勾畫批注。然后在六人小組里交流自己學習的收獲,說說自己讀的這一部分,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點。聽的同學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和進行補充。還用你既然那么喜歡大興安嶺的山嶺,我相信你一定能讀出對它的喜愛來。你能讀給大家聽聽嗎?等話語鼓勵學生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

  3、充分朗讀,體會感情

  通過分男女生讀、自由朗讀、齊讀、變序朗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不同的朗讀要求中,逐步體會到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用導語通過學習,你收獲一定不小,現在很想讓大家分享自己學習的快樂。那么請說說你最喜歡什么景物,有什么特點,你體會到作者表達怎樣的感情。啟發學生說出自己的體會。

  4、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作者筆下的嶺、林、花特點明顯,是采用了比較、比喻、擬人等多種描寫手法,才使景物顯得生動形象,感情表達真實的。為了幫助學生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我把課后出現的兩個句子用小黑板抄寫下來,并將與之比較的句子同時出示,讓學生通過朗讀對比,體會到比喻、擬人等寫法可以是句子顯得更加生動形象,并能準確地表情達意。

  5、鼓勵探索,培養求知

  課文中有一些空白知識點,為了讓學生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填補空白,我在課前要求預習時就要求學生自己找出課文的知識空白點,并通過上網、查找工具書等收集有關資料。如云橫秦嶺中關于秦嶺,大興安嶺林場的綜合利用的方式等的資料。在課堂上學習到相關內容時就讓學生補充。

  五、精設板書

  為了體現《林海》這一課的特點,我在板書的設計上頗費心思。我設計了引導學生先抓住作者三個親切舒服這條思路,貫穿全文,構成體系。再引導學生把景物特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與思路凝在一起,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加上線條表現出來。使人與景、人與物的關系顯而易見,作者的真情實感凸現出來。

  總之,我以新的課程標準為理論依據,將新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優秀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在教學中探索出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全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林海》一課的學習中,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學會表達真情實感,在積累和實踐中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林海》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和結合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

  1、了解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

  2、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錄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隨著老舍爺爺一起初步了解了大興安嶺的美麗風光,知道作者在進入大興安嶺前總以為—()。當走進大興安嶺后,作者的感受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匯報。

  學生板書:親切舒服

  2、請你告訴大家,作者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學生匯報。

  教師板書:嶺林花

  二、學習課文,品讀詞句,體會感情:

  (一)自由朗讀課文中描寫“嶺、林、花”三方面的內容,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做上記號,并美美地讀一讀,發現不明白的地方打“?”

  (學生自主讀書,教師巡視)

  (二)合作學習:

  現在請同學們把自己最喜歡的一處地方美美地讀給學習小組內的同學聽,也可以讀給你的好朋友聽,讀完后還要說一說為什么這樣讀,聽的同學可以補充意見或評價,有問題也可以請教同學幫助解決。

  (小組合作學習,教師了解學情,適當點撥)

  (三)大組交流: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點撥,生生互助,品讀賞析,體會感情。

  1、根據學生交流情況,相機板書:

  嶺:多溫柔

  林:綠如海

  花:多美麗

  2、品味詞句,體會感情:

  學生匯報過程中,抓主描寫景物特點的句子,引導學生美美朗讀,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方式:自由讀,指名讀,評議讀,賽讀。適時背誦有關語句。

  3、播放錄像,欣賞美景。(邊欣賞邊請同學上臺解說)

  以上三步交替進行。

  (四)默讀6、7自然段,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同時給自己提出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學生自主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交流匯報:

  學生自己質疑,生生解疑。

  重點體會:(1)美麗與建設的關系。

  (2)美麗與興國安邦的關系。

  三、總結:

  請你用一、兩句話表達自己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作業:

  1、背誦課文。

  2、給美麗的大興安嶺寫解說詞。

  《林海》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東北平原的位置和范圍了解東北地區主要的物產及資源,明確東北平原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地方通過收集、分析信息,了解東北地區的氣候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探究地理環境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東北地區主要的物產及資源,明確東北平原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地方,樹立熱愛祖國的情感和保護資源的責任心。

  二、教材分析:

  林海雪原”由“北國風光”和“資源寶庫”兩部分內容組成。活動重點是了解東北地區獨特的氣候特點和地理環境以及這些自然條件與人們生產、生活之間密切的關系,明確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從而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并通過人類自身的努力把我們生活的環境開發、建設得更加美好。“北國風光”主要利用圖片、文字的提示及問題引領學生廣泛收集相關資料,體會東北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景觀,然后以材料為依據探究人們的生活與環境之間密切的聯系,了解當地人為了適應環境而采取的種種方法,初步明確自然規律是不可抗拒的道理。在對東北地區民風民俗的了解方面,教科書設計的層次僅僅是讓學生了解,使他們能夠感受當地文化的獨特性,體會祖國文化的豐富多彩。

  三、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是了解東北地區獨特的氣候特點和地理環境以及這些自然條件與人們生產、生活之間密切的關系,明確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從而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準備:自己搜集資料,電腦。教師搜集資料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在松花江上》歌曲教師投影中國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一找我們國家最北最東的的地方。

  2、中國領土四極歌

  東極:黑熊島上烏蘇鎮,

  北極:黑龍江心主航道,

  西極:蔥嶺中峰號屋脊,

  南極:南沙群島沙排礁

  二、活動一:

  1、學生根據地圖和過去所學的知識,分析一下東北地區的位置和氣候特點。去過東

  的同學給大家介紹自己眼中的東北。或者是通過電視電影的鏡頭來學習東北

  2、教師引導結論:“這里的氣候特點是冬長夏短,南方已是繁花似錦的時候,這里依然是大雪漫天,人們還身著厚厚的冬衣。今天我們就共同研究和了解這里人們的生活。”

  三、活動二:

  感受北國風光認識那里的人如何生活:

  1、說說自己對東北平原的印象

  2、投影“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圖片通過文字材料,幫助學生對北國風光形成感性認識。

  3、小組合作交流:東北平原的冬天特點,為什么這樣,人們是怎樣適應這里的寒冷的環境的。

  四.活動三:

  探究東北平原人們的生活

  1、小組交流收集的有關東北民俗的資料。

  2、全體展示小組交流的結果。

  3、探究、分析東北平原人們生產、生活與環境之間的聯系。

  4、交流探究收獲。

  五、教學后反思:

  學生學了這課后,了解東北平原的位置,以及這些自然條件與人們生產、生活之間密切的關系,明確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從而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并通過人類自身的努力把我們生活的環境開發、建設得更加美好。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投影:當時污染的現場圖片認識東北的工業

  二、活動:資源寶庫大發現

  1、學生介紹東北地區的農產品(大豆、玉米、高粱等)。結合“黑土地”了解這里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轉變,體會這里祖祖輩輩人的努力。

  2、利用收集的資料了解這里的主要林區和盛產的樹種。引導學生討論:怎樣保護我們的森林寶庫。

  3、教師和學生共同介紹著名的“東北三寶”,幫助學生體會這里的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投影東北的動植物資源。

  4、尋找豐富的礦產資源,并根據發現讓學生探討在這里進行哪種工業生產最方便。認識大慶油田的建設。得出結論:任何工業的生產活動都要依據實地的資源情況進行,因地制宜。

  5、根據學生的資料,教師引導學生對旅游等其他資源的了解,有機會去東北旅游加深對東北的了解。

  三、課后探究:

  東北的風俗特點:了解東北二人轉的產生以及發展。

  四、板書設計:1林海雪原

  中國領土四極:東極:黑熊島上烏蘇鎮,

  北極:黑龍江心主航道

  東北平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東北三寶”大慶油田東北旅游

  五、教后反思

  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們真正了解東北地區主要的物產及資源,明確東北平原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地方。

  《林海》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十一冊第19課。

  教學要求:

  1、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善于細致觀察景物,在描寫景物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

  1、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結合景物描寫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又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具準備:

  課本、錄音機、錄音帶、投影機、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解釋課題。

  二、初讀課文,提出閱讀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

  3、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哪些景物,在書上作旁注。

  4、了解課文的寫作線索。

  (采用學生自學_____四人小組討論_____教師巡視指導的方法。)

  三、教師歸納:

  這篇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多而溫柔的嶺,色彩明

  亮的林海,美麗誘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種景物而

  產生了聯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朗讀課文。個別、小組讀。正音。

  五、作業

  1、抄寫課后練習4

  2、理解:高不可攀、盛氣凌人、興國安邦的詞義及自己不理解的詞。

  3、根據課后思考題的要求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____齊讀課題)

  2、導入談話

  經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本文是介紹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大興安嶺深深的愛,字里行間充滿著真情實感!作者是怎樣介紹大興安嶺的?請翻開課文。

  二、講讀課文

  (一)根據要求快速閱讀全文。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后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覺?

  2、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分別找出這三節課文,并用劃出這些句子。

  (二)以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齊讀第一段。

  (1)請學生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第一段。

  (2)分析:這段的第一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前的看法。注意總的意思總是,一直。第二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后改變了原來的看法,是真情實感啊!

  (3)小結:作者來到大興安嶺感到這個名字是親切、舒服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親切、舒服又是在什么情況下感到?

  (1)齊讀第二段最后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使作者心中感到親切、舒服。大興安嶺它的景物有什么特點?

  (2)聽課文第二段的錄音。

  要求:想想大興安嶺有什么景物?說說這些景物的特點。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3)提問: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嶺、林、花)

  A、嶺有什么特點?(多、溫柔)

  作者是怎樣寫的?采用個別、小組讀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嶺的特點。

  B、嶺上的林又有什么特點?(林的特點:多____林變成海;從顏色看種類很多。)

  C、出示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林的特點。

  分析:作者寫林的時候處處流露出對林的愛。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

  分析:海指什么?(落葉松的海洋。)白色的浪花又指什么?(俏麗的白樺。)

  句子二: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分析:這個帶問號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寫出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喜愛的感情。(采用個別、小組、集體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小結: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句子,把群嶺起伏寫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葉松寫成海洋,把白樺寫成海邊的浪花,我們讀后對大興安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感到親切、舒服。集體朗讀描寫林的段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四人小組互相討論學習:

  A、林中的花又有什么特點?讀、議句子。

  B、分析:林中的花的特點多(到處都是);種類多(叫不出花的名兒)野花為大興安嶺增添了色彩,詩意。請看句子。大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方式來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讓學生讀句子、討論、理解。

  C、小結:這句話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5)把描寫花這一段有感情朗讀一次。

  小結:作者把大興安嶺的嶺,嶺上的林,林中的花聯系在一起作具體描繪,構成了一個立體畫面使大興安嶺更加美麗,可愛。面對美麗的大興安嶺,作者聯想到什么?(聯想到與建設結為一體)

  理解句子: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并不空洞。

  (1)空洞什么意思?(沒有內容)

  (2)從哪里體現了大興安嶺美得不空洞?讓學生聯系上文理解。

  小結:這段作者先介紹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再寫了作者的聯想。說明大興安嶺不僅美麗,還與祖國建設處處都要用到木材聯系起來,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5、自由朗讀第二段,一邊讀一邊想象。

  三、作業:

  1、課后練習1,3(1)、(2)。

  2、把優美的句子抄在《積詞本》。

  第三課時

  一、復習第二段,簡單說說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二、繼續講讀第三段。

  默讀第三段,邊讀邊想這一段可以抓住哪些重點句子理解。作者第三次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親切、舒服之感,重點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句子。我不曉得當初為什么管它叫做興安嶺,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興國安邦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由今天看來,

  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讓學生個別回答這一問題。

  分析: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山養人,人育林,經過人們的辛勤勞動,大興安嶺的景色越來越美,它們對人們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提問:1、興國安邦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3、齊讀這一段。

  4、小結:我們從作者的聯想中知道了大興安嶺不僅景色美,而且對祖國的建設真的起著使國家興旺安定的作用,我們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三、總結全文。

  1、帶著喜悅的感情自由朗讀課文。

  2、給課文歸納段意,概括中心思想。

  四、試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

  五、質疑。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六、總結談話

  這篇課文圍繞大興安嶺這個悅耳的名字,抓住景物的特點,使作者產生親切、舒服之感。通過豐富的想象,抒發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當你們長大后爭取去看看,親身感受大興安嶺的美麗和可愛。

  七、作業

  1、背誦課文三____六自然段。

  2、預習20課。

【《林海》優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林海》教學設計15篇12-25

《離騷》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2-25

魯迅《祝福》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2-28

《故鄉》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賣炭翁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墨梅》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老舍母雞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8-04

《走近李清照》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2-30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優秀范文08-05

《沁園春雪》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8-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免费激情视频 | 日本亚洲欧美高清专区vr专区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一级少妇高清性色生活片 |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