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7 16:48:3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致橡樹》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致橡樹》優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致橡樹》優秀教學設計

  《致橡樹》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2、了解朦朧詩的特點

  3、掌握《致像樹》的象征手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詩的主題

  2、理解詩人的愛情觀

  3、理解詩中意象的象征意義

  教學課時:

  1個課時

  教學方法:

  點撥法、討論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課前播放鋼琴曲《梁祝》,上課后停止)

  同學們,剛才一曲《粱祝》奏響了愛的永恒,翻開歷史的畫卷,我們可以看到多少熱血的青年男女為了追求真正的愛情,為之而歌,為之而舞,為之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愛情詩,看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愛情圖畫。

  二、讀一讀,感知課文

  1、欣賞《致橡樹》Flash動畫朗讀,聽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從詩中選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并簡單地說一下自己喜歡它的原因。

  2、學生大聲地朗讀課文。

  3、學生挑選自己喜愛的段落或句子朗讀,并簡要地說明自己喜歡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4、分角色朗讀課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輪流朗讀)

  5、學生齊讀課文

  三、說一說,討論分析詩的內容,主要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詩中的意象很多,請你從中找出作者反對、批評的意象有哪些?并說說作者為什么反對、批評它們呢?

  提示: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為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于不顧——只知“攀援、依附”不獨立。

  其次,癡情的鳥兒,為綠陰重復單調歌曲的鳥兒。因為這種鳥兒只知為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為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愿飛出橡樹的庇護,不愿飛向屬于自己的自由天空——單相思。

  第三,泉源、險峰、日光和春雨。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被贊美的對象,詩人在這里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認同。因為泉源只知道“送去慰藉”,險峰只是做了“陪襯”,而“日光和春雨”卻只知道愛撫。這是一種“一味奉獻”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好像忽略了“被對方愛”的權力。

  2、作者不作凌霄花,不作癡情的鳥兒,不作泉源、險峰,也不作日光和春雨,卻要作

  一株木棉樹,這是為什么呢?請從詩中找出原句,然后再作簡單的闡述。

  提示: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前邊的那些意象給人的感覺是不平等的,而只有作為一棵和橡樹一樣的木棉樹,同它一樣的站立,才能顯示自己的地位和尊嚴。

  3、喜歡、贊美的意象又是什么?其原因又是什么呢?

  提示:

  “根”緊握;“葉”相觸——雙方必須平等獨立;每一陣風——互相致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為知己;銅枝鐵干——偉岸挺拔,剛強不屈,具有陽剛氣概;紅碩的花朵——堅韌不屈,具有柔韌氣質;“分擔寒潮、風雷、霹靂,共享霧靄、流嵐、虹霓”——禍福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至死不渝。

  四、評一評,分析詩的寫法

  1、詩中的“橡樹”和“木棉”只是現實中普通的樹木嗎?請簡要分析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提示:

  不是。作者把橡樹當作了男子的象征,把木棉當作了女子的象征;橡樹具有男子那種陽剛之氣,木棉具有女子的柔韌氣質。

  2、詩人為什么沒有直接表達那愛的宣言,而要借樹來說呢?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提示:

  可以把那種無形的愛有形化、具體化、形象化;更便于表達內心的各種感覺,給人更大的想像空間;增加了一種含蓄的美,給人無盡的想像。

  五、練一練,聽龐龍的歌曲《兩只蝴蝶》,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1、《兩只蝴蝶》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愛情圖畫?

  提示:

  詩歌通過一只蝴蝶對另一只蝴蝶的勸慰為主,敘述了他(她)對他(她)的關心和呵護;通過敘述他們纏纏綿綿的飛舞、“陪你一起枯萎也無悔”的誓言,表達了那種對愛情忠貞不渝、相知相隨的情懷。這是一幅美麗的、充滿浪漫色彩的愛情圖畫。

  2、簡要分析《兩只蝴蝶》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提示:

  這首歌曲也采用了象征地手法,用蝴蝶的纏纏綿綿來象征兩個人的愛情是互相廝守,常相依,影相隨的堅貞。

  六、作業

  背誦《致橡樹》這首詩歌。

  《致橡樹》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品味詩的意境,把握詩的內容和藝術手法,背誦詩歌

  2、培養獨立自尊的人格和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體會詩歌物中含情、意味雋永的特色

  難點

  感悟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教學方法

  誦讀感悟法

  通過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情感意蘊。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愛情是永恒不老的話題,“在地愿為連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鳥”的比翼雙飛,“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為淚始干”的忠貞不渝,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歌頌她的圣潔、美好,表達自己愛情觀。那么當代詩人舒婷又是怎樣看待愛情的呢?讓我們傾向女詩人的心聲,傾向新時代愛情宣言——《致橡樹》。

  二、初讀詩歌,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一)教師范讀,學生聽讀

  要求:注意節奏和重音

  (二)學生自由朗讀

  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奏。這首詩有極強的節奏感,長短句錯落有致,許多詩句兩兩對應,朗讀時有跳躍感。感情基調理智、冷靜。

  三、再讀詩歌,整體感知

  1、第一層用了哪些意象來表情達意?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討論、明確:第一層意象有:凌霄花、小鳥、泉源、險峰。這一組意象均表現為依附橡樹或無償地付出自己的`特點,表現出與橡樹的不平等關系。

  2、橡樹和木棉樹有何含義?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愛情觀?

  討論、明確:

  以橡樹和木棉樹兩種高大壯美的喬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們比鄰而活,并肩站立的形象來象征男女之間理想愛情。詩人通過木棉樹的自白,表達了一種獨立平等、互依互助、堅貞熱烈,既尊重對方,又珍視自身價值的新時代嶄新的愛情觀。(學生對這種愛情觀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應引導學生聯系其他文學作品,闡釋自己的觀點,不要空洞評價)

  3、詩歌前后兩層結構上有何特點?

  討論、明確:

  結構上先破后立。

  第一層詩人從現代女性覺醒意識出發,借助詩歌的意象,表達了爭取女性尊嚴、獨立自主的決心,這是對舊的愛情觀的“破”。第二層詩人對愛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現了她對愛情、婚姻關系的認真思考,流露出一個現代女性內心的期待和渴望,這是對新時代的愛情觀的“立”。

  4、你喜歡這首詩的哪些詩句?為什么?

  這首詩有一種優美典雅的冷靜美,可以多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

  5、背誦詩歌

  四、拓展鏈接

  比較分析李商隱《無題》、白居易《長歌行》、《詩易氓》和裴多菲《我愿是急流》對愛情的評說

  討論、明確:

  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為淚始干)

  忠貞不渝

  白居易《長歌行》(在地愿為連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鳥)

  比翼雙飛、相依相存

  《詩易氓》(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女性對難男性的依附

  裴多菲《我愿是急流》

  依靠與被依靠,慰藉與被慰藉的關系,男性作為時代的挑戰者,社會的主宰者,而女性是小魚、小鳥、常青藤,往往溫柔地依附男性,給愛人帶去精神的慰藉。

  秦觀《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山盟海誓,心心相印

  板書設計

  致橡樹

  ——木棉的自白

  橡 比鄰而居 木 凌霄花

  比肩站立 花鳥

  堅貞熱烈 泉源

  樹 獨立平等 棉 險峰

  鋼枝鐵干 紅碩花果

  《致橡樹》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關于朦朧詩派和舒婷的文學常識;通過熟讀背誦積累優美的詩句。

  2、能力和情感目標:探究《致橡樹》中主要意象的象征意義,理解詩人的愛情觀;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教學難點:

  象征的表現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有人說,沒有詩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詩的國度,我更慶幸的是詩歌伴隨著我們成長。詩,不僅帶給我們美的享受,還能夠陶冶我們的性情,滋養我們的心智。古詩如此,新詩亦然。被稱為‘朦朧詩’派掌門人的舒婷就以一首《致橡樹》深深打動了一代年輕人的心,這首現代詩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震撼力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舒婷,走近她的《致橡樹》。

  二、走近作者

  通過PPT了解作者舒婷。

  三、激情誦讀

  1、聽配樂朗誦《致橡樹》。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

  四、合作探究

  三個問題:

  1、詩人否定什么樣的愛情觀?

  明確:詩人批駁種種世俗的愛情觀,在詩人看來,愛情不是向一方攀附,也不是單方面的癡戀,即使是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

  2、詩人肯定什么樣的愛情觀?

  明確:詩人追求高尚、進步的愛情觀,即必須在相知相戀相依,相互平等,互相獨立的基礎上各自實現自我的價值。

  3、詩人的愛情觀在現實中的意義?

  明確:詩人的愛情觀在現實中仍十分有意義,對女性如何自尊、自愛、自強仍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女性的獨立人格,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偉大崇高的愛情內涵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

  4、在解決以上三個問題的基礎上,很自然的學生對這首詩的象征手法的運用就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師再強調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

  五、小結:

  本詩寫于1977年,當時正好是在“文革”后對“文革”中人性扭曲、等級明顯的社會現象的反思,女詩人回想幾千年來中國婦女總處在男尊女卑的生存狀態下,以飽含情感的筆觸,用內心獨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獨立的,與男性是平等的,應該與男性公民一起創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詩可以理解為女性的獨立宣言。

  六、拓展創新

  在這個環節先提出問題“花季雨季,當愛情提前到來的時候,對照《致橡樹》中提到的愛的條件,你會怎么辦?”

  七、作業

  (1)背誦全詩(中華民族文學史上的精華應該積累下來)

  (2)試寫一首健康的能表達自己觀點的愛情詩,適當的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象征等表現手法(和第一個作業相比層次要求更高所以不強求,要求學生試寫,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致橡樹》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致橡樹》12-22

教學設計《致橡樹》8篇12-22

優質課教學設計:《致橡樹》12-22

匆匆優秀教學設計12-27

《臺階》優秀教學設計12-22

《觀潮》優秀教學設計02-10

《臺階》優秀教學設計12-22

《背影》優秀教學設計10-31

背影優秀教學設計10-28

觀潮教學設計優秀10-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摸福利 |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不卡 | 先锋资源国产区一区二 |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免费 |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