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蟲的花衣裳》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4 16:58:5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瓢蟲的花衣裳》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瓢蟲的花衣裳》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瓢蟲的花衣裳》教學設計

《瓢蟲的花衣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自由寬松的教學環境中,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2、通過對觀察瓢蟲和廢舊材料的利用,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意識。

  3、通過觀察、分析、嘗試、探究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發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瓢蟲基本特征,學會2-3種制作瓢蟲的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瓢蟲資料、半圓形物品(例如:瓶蓋、半個乒乓球等)、好看的紙(如:彩紙、糖紙、包裝紙等)、剪刀、膠棒、透明膠等

  2、教師準備:實物投影、課件、瓢蟲圖片、利用各種材料制作的范作、每組一張方形吹塑紙、剪刀、膠棒等

  引導階段

  1、小組匯報資料的搜集情況;

  2、欣賞瓢蟲圖片,感受外形及色彩的美;

  3、展示本課學習目標,板書課題。

  欣賞感知

  1、出示教師范作,分組欣賞:老師使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樣做出來的?

  2、欣賞分析,猜一猜:書上的作品使用什么材料,是怎樣做的?

  3、小組交流:怎樣用自己手里的材料做成一只漂亮的小瓢蟲?

 。ㄍㄟ^欣賞教師作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分析制作材料和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表達對事物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以及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

  探究嘗試

  1、嘗試練習:小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

  制作一只小瓢蟲。

  2、介紹方法:邀請有創意的小組把新方法介紹給全班的同學。

  3、教師演示:折紙法、團紙法。

 。ㄌ骄繃L試制作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小組活動意識和創新意識。)

  創新實踐

  1、提出創作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在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多做幾只小瓢蟲。

 。2)動作快的小組,可以為小瓢蟲布置一個漂亮的家。

  2、學生分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以寬松的思維空間和實踐空間,鼓勵學生的個性發揮,引導學生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結果,探索各種造型方法,以達到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目的,提高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

  展示評價

  1、以“穿花衣裳的小瓢蟲”作品展來展示各組學生作品,共同欣賞。

  2、引導學生自由評價:你覺得哪個組的作品最漂亮?把你的想法對老師或同學說一說。

  3、總結評價:肯定學生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

  4、結束語:同學們用自己的雙手做出那么漂亮的小瓢蟲,和小瓢蟲成為了好朋友,你們高興嗎?老師真是太喜歡同學們的作品了,要是今后我們能把更多的廢舊材料搜集起來,做成工藝品,既美化了環境,又裝飾了生活,那不就更好了嗎?

 。ㄒ龑W生積極的交流創作體會,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提高美術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給予肯定性評價。)

《瓢蟲的花衣裳》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瓢蟲的花衣裳》是小學美術課中有關“造型·表現”領域的教學內容,通過觀察直觀生動的真瓢蟲——小瓢蟲圖片——匯報搜集瓢蟲資料——畫(捏、剪)瓢蟲,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樂趣。鼓勵學生多留心生活,從而愛生活、愛自然的好品質。

  學生分析:

  1、六、七歲的一年級學生對小昆蟲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設計、裝飾能力,同時,讓學生通過本課學習,使他們了解到課后可以利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來制作物體。

  2、學生具有初步的搜集信息能力、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觀察瓢蟲,能夠說出它們的外形特征,讓學生養成愛護益蟲,保護環境的習慣。

  2、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用幾種方法來表現瓢蟲。

  教學重難點:

  1、啟發學生了解瓢蟲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

  2、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不同材料制作立體瓢蟲。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瓢蟲資料、半圓形物品(例如:瓶蓋、半個乒乓球等)、好看的紙(如:彩紙、糖紙、包裝紙等)、剪刀、膠棒、透明膠等。

  2、教師準備:實物投影、課件、瓢蟲圖片、利用各種材料制作的范作、每組一張方形吹塑紙、剪刀、膠棒等。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設計意圖

  匯報、交流關于瓢蟲的知識:

  1、通過課前了解,指名匯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

  2、組內簡單交流。課前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瓢蟲的知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課內簡單交流,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活動豐富的關于瓢蟲的知識。

  認識瓢蟲身體結構、外形特征:

  1、出示瓢蟲圖片,觀察后說一說瓢蟲長什么樣。

  2、歸納小結(課件演示):

 。1)瓢蟲身體結構包括頭、身體、腳等幾部分。

  教學活動

  美術課要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既關注瓢蟲整體特征又可以觀察一些細節特征,學會觀察的方法,養成細致認真觀察的習慣。

  設計意圖

 。2)瓢蟲身體各部分特征:

  頭上有觸角一對和一對復眼。顏色較深。

  身體接近圓形,背上有一對半圓形的翅膀,翅膀上有圓點形的花紋。色彩鮮艷。飛行時翅膀展開露出身體。足有六對,較短。通過觀察使學生對瓢蟲形成初步的認識,使頭腦中原本模糊的形象變得清晰起來。為創作中正確表現瓢蟲打下基礎。

  欣賞瓢蟲圖片:

  1、多媒體自動播放瓢蟲圖片,大家欣賞。

  2、交流新的發現和感受,說說自己喜歡哪只瓢蟲。學生回答時教師點擊放大學生所說圖片。

  3、欣賞瓢蟲的花紋特征。

  教師引導學生從花紋和色彩等方面欣賞瓢蟲并加以小結:瓢蟲的種類很多,形狀有各種變化,花紋顏色更是豐富多彩。學生對七星瓢蟲非常熟悉,在看到其它種類的漂亮瓢蟲時感到非常新奇和驚訝。大量瓢蟲的圖片對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視覺刺激,進一步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創作思路。

  導入情景:

  課件展示情景:瓢蟲王國要舉辦第xx屆花衣裳展示會,歡迎小朋友們參加。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情景引出創作話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創作欲望。

  探究瓢蟲的表現方法:

  1、小組討論:根據課前搜集的材料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一只瓢蟲參加花衣裳展示會。

  2、小組交流。教師結合課件演示小結:繪畫法,剪貼制作法,泥塑法,實物裝飾法。

  3、教師簡單示范:

  (1)用卡紙制作瓢蟲身體的方法。

  剪出圓形→從邊緣剪一缺口至中心→開口稍重合粘貼成帽子的行狀。

  問:怎樣剪出一個圓?

  (2)如何利用實物制作瓢蟲。

  可以用半圓形的物體直接制作或簡單包扎后裝飾。

 。3)如何使瓢蟲的花衣裳非常漂亮。

  用各種顏色做出各種形狀的花紋,使瓢蟲穿上漂亮的花衣裳。

 。4)其它方法簡述。讓學生課前主動收集材料,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培養綜合探究和創新實踐的能力,學會美術學習和活動的基本方法。

  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與教師的示范引導,解決學生自主探究與創作實踐中可能出現的難點問題,在較短的時間內高效地學習美術知識。加強必要的技能技法傳授,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只作簡單的示范,把廣闊的創作空間留給學生。通過探究如何使瓢蟲的花衣裳非常漂亮,學習美術裝飾的方法,并從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同齡人范作欣賞:

  1、欣賞第xx屆瓢蟲花衣裳展示會的作品,談談感受。

  2、互相交流哪些作品漂亮,說說理由。

  3、互相交流哪些作品比較特別。學生在探究之后獲得一定間接經驗的基礎上欣賞優秀的范作認識上會更加深刻。通過欣賞開闊學生的創作思路,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和能力。

  創作練習: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1、要求:

  (1)根據自己帶的材料,選擇最喜歡的方法表現一只瓢蟲。

 。2)瓢蟲的花衣裳要新穎獨特、漂亮美觀。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最后評出最佳參展小組。

  2、學生創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在前一階段的教學之后,重點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為學生的創作進一步明確方向,同時以小組為單位的競爭增添學生的創作動力并有助于合作學習的開展。

  展示評價:

  1、展示作品。

  2、介紹作品的制作方法及過程。

  3、評一評自己喜歡的作品。讓學生在評價交流中回顧總結、取長補短以促進今后的學習,同時使學生學會正確的評價他人的作品。

《瓢蟲的花衣裳》教學設計3

  學習領域:

  教材簡析:

  前面學習了半圓形的造型,本節課引導學生通過畫、做瓢蟲的花衣裳來接觸半圓形的造型。

  教學目標:

  1、觀察瓢蟲,能夠說出它的外形特征。

  2、能過用2-3種方法來制作瓢蟲。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用自己創造出來的制作方法來做瓢蟲。

 。、引導學生表現出瓢蟲的外形基本特征。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范作及各種資料

  學生:收集瓢蟲的資料,收集半球形的物體,各種透明的包裝紙,準備透明膠帶、彩色紙、剪刀、金屬絲、筆等。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第一節

  活動一:

  啟發學生談談自己見過的瓢蟲有什么顏色、花紋的,說說它的生活習性,知道那些瓢蟲是益蟲。

  觀察瓢蟲的圖片,先說它的外形是怎樣的,并找一找它的特點。(從光澤、斑點、對稱方面說)請幾位學生到黑板上來畫一畫瓢蟲,比比誰畫得快、畫的圓。

  活動二:

  瓢蟲的花衣裳很美麗,請學生想一想準備如何用繪畫和剪貼的方法表現它的花衣裳。(主要從色彩搭配方面談)

  建議學生使用對比強烈的色彩,甚至可以改變瓢蟲的固有色,或者一邊用一種色彩。

  學生試著用繪畫、剪貼的方法表現瓢蟲。

  拓展:

  學一下展翅欲飛的瓢蟲的樣子,并像“切蛋糕”一課學得那樣用切開再組的圓來表現一下展翅欲飛的瓢蟲。

  布置學生下一課時帶瓶子蓋等半球形的東西和其他材料。

  第二節

  活動一: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上的作品,討論:書上的作品用了哪些材料,猜猜作者是怎樣做的,并交流。

  教師向學生介紹幾種制作方法。

  1、在一個圓形的瓶子蓋上畫上或貼上斑點,再粘上觸角。

 。、將一團紙揉成圓球形,用透明包裝紙或彩色紙將它包起來,用一根金屬絲將開口處捆扎起來,使金屬絲成為觸角。

  3、用乒乓球作為瓢蟲的身體,再粘上足與觸角。

 。、用紙盒作瓢蟲

  5、用橡皮泥捏瓢蟲。

  活動二:

  請學生自己試著用一種方法做一只瓢蟲。鼓勵學生想出與教師介紹的不一樣的方法。

  對于動作快的學生,可讓它們為畫好的瓢蟲繪畫或制作一個相稱的背景。

  收拾與整理。

  課后拓展:

  選擇一種昆蟲作為觀察對象,用制作或繪畫的方法將觀察結果表現出來。

  教學評價:

  1、是否能用自己創造出來的制作方法做瓢蟲。

  2、是否表現出瓢蟲的外形基本特征。

  札記:

  學生告訴我,在幼兒園時他們就畫過瓢蟲,所以我就沒在瓢蟲的外形、花紋的分析方面多下功夫,而是引導學生多動腦筋,運用多種手法來“做瓢蟲”,提出了“比比誰的腦筋靈”、“比比誰的手兒巧”。這使得學生感到作業很有挑戰性,設計出了各種各樣、不同材料和表現方法的瓢蟲。有的學生運用了前面“分蛋糕”一課中學的圓形的分割再組的方法,剪貼出了展開翅膀飛的瓢蟲;一年級一班的李華容同學剪貼了許多只瓢蟲后,運用了在“小掛飾”一課中學的穿的方法,把小瓢蟲和小葉子穿成了一條美麗的項鏈。一個多學期的訓練,促使孩子們已經能夠自覺地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與技法來進行創造,我驕傲的對這些孩子說:“孩子,你們長大了,已經成為知識的主人了!”孩子們受到了感染,創造的勁頭更足了,下課時,教室里的展板上爬滿了色彩鮮艷、姿態各異的瓢蟲。在我眼里,這不光是一份成功的美術作業,更是孩子們一顆顆要求進步、追求創新的心。

【《瓢蟲的花衣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的七星瓢蟲作文05-23

描寫七星瓢蟲的好句子10-17

《狼》的教學設計02-21

實用的教學設計02-16

貓的教學設計02-09

絕招的教學設計01-10

英語的教學設計12-29

實用的教學設計03-01

絕招的教學設計01-10

英語的教學設計12-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 亚洲欧洲aⅴ在线不卡视频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亚洲A级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