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法律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走進法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走進法律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框內容主要講了我們身邊種種規則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顯法律在生活中的規范、保護作用。本單元為起始課是后面所學法律知識的基礎。
【 學情分析】
正處在青春期的學生,自我意識增強,開始有主見,但往往過激、偏面,缺乏對“規矩”、“法律”準確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其約束自己的一面,而較少認識“規矩”、“法律”對社會生活秩序正常運行的必要性,從而對其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觸心態,不能自覺遵規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
【設計理念】
以宏揚學生的主體性為宗旨,以激發學生法制觀念為目的,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主動式地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生自身感悟,內化學生心理品質,強化學生法制觀念,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
2、能力目標: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 : 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體驗、思考并內化為個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
【教學難點】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對法律規范、保護作用的理解。
活動內容設計意圖
活動一:小故事:撐桿、《十字路口》漫畫的啟示
板書:社會需要社會規則用故事和漫畫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走入課題。
活動二:集思廣益:道德、紀律、法律規則大比拼
板書:法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
法律的三個顯著特征。老師帶著學生共同完成任務,讓學生初步了解知識。
活動三:案例分析
分析:法律的作用學以致用,鞏固知識
活動四:知識總結總結歸納,知識升華
【教學反思】
本節課所授內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七課《感受法律尊嚴》的第一框《走近法律》,我主要從身邊的規則入手,讓學生能正確區分道德、規章、紀律和法律的區別,體會法律的特征及法律的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教育學生明確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更離不開法律,從而使學生從小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意識,積極的學法、愛法。整節課結構清楚,精心設計過渡語言和設問,環環相扣,教學設計完整;注重對學生讀寫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設問,體現了學習生活化,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結合案例和學案資料思考討論,有利增強學生體驗感,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同時講練結合,升華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思想價值觀。
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 表現在三方面。在教學時間把握上,對于法律的三大特點,用時過多,刪除其中重復的環節,比如看教材插圖的環節就可省略。相對,教學重點:法律的作用,這一環節用時少了些,應該讓學生多交流發表他們的見解看法,或讓他們再舉其他案例來說明他們自己的觀點。在教師的語態方面,我對學生的鼓勵語言過多,在學生思考閱讀時,啟發語言也過多。這些失誤啟示我在教學中要把握教學“快﹑慢﹑動﹑靜”的節奏,辨證處理好教學中“動”與“靜”的關系
走進法律教學設計2
一、設計理念
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主,激發學生的法制觀念,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交流式
地主動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生自身感悟,內化學生心理品質,強化學生法制觀念,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二、教材分析
本節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下《感受法律的尊嚴》的第一節《走近法律》。本課是學生學習法律的基礎,由什么是規矩引出規則,進而導入到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的作用。深入淺出,層層遞進。教材源于生活,深入于生活。使學生在感知中理解、感受法律。
三、學情分析
正處在青春期的學生由于生活范圍的擴大,已經接觸到了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規則,同時自我意識增強,開始有主見,但往往過激、片面,缺乏對“規矩”、“法律”準確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其約束自己的一面,而較少認識“規矩”、“法律”對社會生活秩序正常運行的必要性,從而對其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觸心態,不能自覺遵規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也有不少學生認為,在學校里遵守校紀、校規,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因為教師、家長、學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沒有真正意識到規則能夠幫助人們開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須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身邊的一些規則,體會到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并進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種特殊的規則,從而樹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識。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提高分析問題和辨析是非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比法、分析法等理解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通過活動的串聯將生活中的規則具體化、形象化,突出體現自身的感受;學習過程,通過游戲、案例分析、合作探究、設置情景和自我觀察,發現問題并從中思考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規則的原因。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尋找規則、認識規則、感悟規則的基礎上,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
五、教學重點: 規則的分類、法律的作用
教學難點: 法律的三大特征
六、教學方法:
通過對比法、分析法等理解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通過活動的串聯將
生活中的規則具體化、形象化,突出體現自身的感受;學習過程,通過游戲、案例分析、合作探究、設置情景和自我觀察,發現問題并從中思考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規則的原因,引導學生尊重規則,尊重法律。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導入新課
【走進法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走進不同的家鄉》教案教學設計04-20
古詩苑漫步《走進唐詩》教學設計11-16
走進春天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2-25
走進名著中的人物作文教學設計11-28
走進大工廠教案課件設計05-13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走進花季,走進自我散文02-15
《望月》教學設計04-20
教學設計課件02-17
教學設計范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