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八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概覽
(一)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2、培養學生通過實驗現象分析、探究化學反應實質的能力。
3、培養學生全面認識事物、分析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
2、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
3、對學生進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教學難點: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教學方法:設疑、實驗、討論、講解相結合
教學過程:
[引言]上節課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是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進行分類的,化學反應還有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即將有離子參加的反應統稱為離子反應。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反應。
[板書] 第二節 離子反應
[設問]①根據初三所學知識,哪些物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呢?
、诳梢酝ㄟ^什么方法檢驗這些物質是否電離?
、鬯鼈冸婋x過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分析得出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 一、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練習] 下列物質能導電的是 屬于電解質的是:
HCl氣體、 Ca(OH)2 固體 、KNO3固體 、CO2 、Hg 、 NH3 、KOH溶液 、金剛石 、石墨 、蔗糖、酒精、硫、鋁
由上答案分析出非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
。▽W生討論出答案后,師生共同小結理解電解質、非電解質概念應注意的問題)
[板書](1)電解質、非電解質應是化合物。
。2)電解質的導電條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如:碳酸鈣雖然其水溶液幾乎不導電,但在熔融狀態下導電,因此它是電解質。
。3)電解質導電必須是用化合物本身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而導電,不能是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物質導電。如:CO2、SO2溶于水能導電,是由于它們與水反應生成的H2CO3、H2SO3能導電,所以CO2、SO2不是電解質。
。4)某些難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們溶解度太小,測不出其水溶液的導電性,但它們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所以是電解質。
(5)酸、堿、鹽、水是電解質,蔗糖、酒精等是非電解質。
[設問] 電解質為什么能導電?
[板書]二、電解質溶液導電原因及導電能力
1、電解質溶液導電原因
。ㄒ綄W生回憶初中所講的氯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等能導電的原因)
[學生分析]電解質在水溶液里發生了電離,產生了自由移動的離子,當與直流電源接通后,離子發生了定向移動并在兩極發生反應,從而形成電流。
[設問] 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堿、鹽溶液,它們的導電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實驗] P14實驗1-1
讓學生觀察,討論五種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實驗結論: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堿、鹽溶液,它們的導電能力不相同。
[板書]2、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強弱
[學生閱讀]教材的相關內容
[分析總結] 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強弱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離子的多少(離子的濃度大。┖碗x子所帶的電荷數。當溶液的體積、濃度以及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的電荷數都相同的情況下,取決于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導電能力強的溶液里單位體積內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一定比導電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多。
從這些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在水中溶解時所發生的變化進行分析,得出強弱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三、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1、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比如:強酸、強堿、大多數鹽。
2、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學生閱讀]教材的相關內容,之后對強、弱電解質進行進一步比較,并完成下表。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電離程度
全部
部分
溶液中溶質離子
水合離子
分子、水合離子
同條件下的導電性
強
弱
化合物類型
離子化合物、某些共價化合物
某些共價化合物
物質類型
大多數鹽、強酸、強堿
弱酸、弱堿、水
強調:(1)典型的強、弱電解質要熟記。
。2)BaSO4、AgCl 等難溶于水,熔化或熔于水的部分是全部電離的,所以它們是強電解質。
。3)強、弱電解質的根本區別是全部電離還是部分電離,而不是通過熔液的導電性強弱來確定。
[板書] 3、電解質熔液的電離
[設問]請寫出HCl、KCl、Al2(SO4)3 、BaCl2 、NaHSO4 、NaHCO3在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板書] HCl=H++Cl- KCl=K++Cl- Al2(SO4)3=2Al3++3SO42-
BaCl2=Ba2++2Cl- NaHSO4=Na++H++SO42- NaHCO3=Na++HCO3-
強調:HCO3-、SO42-、OH-等原子團,不能拆開。
[總結] 強酸:如HCl、H2SO4、HNO3
強 電 解 質 強堿:如KOH、NaOH、Ba(OH)2
電 (全部電離) 大多數鹽:如:NaCl、AgNO3
解 弱 電 解 質 弱酸:如H2S、H2SO3、CH3COOH
質 (部分電離) 弱堿:如NH3 H2O、Cu(OH)2
水:H2O
[布置作業] P18習題一、1 習題四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盧、輾、籬”,理解并積累“親情 輾轉 親生骨肉 悲喜交集 無家可歸 遺忘”等8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所講的兩個故事,并能用想象的方法復述文中第二個故事。
3、初步懂得有了親情,有了愛,才有了真正的家。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在語言環境中認識3個生字,8個詞語。
2、、在反復朗讀課文后,理解“沒有親情的人和被愛遺忘的人,才是真正沒有家的人!边@句話的意思。
3、用想象的方法復述文中第二個故事。
教學媒體 生字卡片,相應的課件,課文朗讀錄音。
課前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圈出生字
教學流程
(一)引入
1、 (出示填空游戲)進行四字詞語填空。
( )徒四壁 萬( )燈火 ( )境貧寒
重建( )園 ( )喻戶曉 ( )( )戶戶
在這些詞語中,我們不約而同的填入了這個詞“家”。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6課。(出示課題)
。1)指名讀 (2)齊讀
(二)學習課文
1、(出示第二節)家究竟是什么?書上向我們做了這樣的解釋。
。1)自由讀正確。
。2)指名讀
。3)齊讀
。4)教師引讀。
。5)男女對讀。
2、這是一篇富有哲理且感人的文章,想不想來學一學?
小組學習菜單:(1)組內輪流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用直線劃出“家是什么?”的句子。
3、交流學習結果
。1)指名分節讀課文。正音。
。2)你找到哪些句子?(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第五節)
①指名說。出示“高堂華屋”“竹籬茅舍”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這兩個詞。
、谧杂蓽蕚!爸窕h茅舍”中“舍”是多音字,指導學生讀準字音“shè”
、圩屛覀兒献鱽碜x這段話。
4、這段話究竟是什么含義呢?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兩個故事,(出示詞語:洛杉磯 盧旺達)學習生字:盧
5、這究竟是兩個怎樣的故事呢?默讀課文1~4節。用一句話概括分別寫了什么?(1)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富翁;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是熱拉爾。
(2)出示填空:在洛杉磯,富翁。
在盧旺達,熱拉爾。
。3)概括第一個故事。
。4)讀讀1、2節。
。5)聯系第五節,完成填空:
富翁有別墅,卻說自己沒有家,是因為。
。6)出示:在盧旺達,熱拉爾。
①概括第二個故事。
、冢ǔ鍪揪毩暎簾崂瓲栒f自己又有了家,是因為。)
請你結合第五節內容說一說。
、垡黄鹄首x3、4兩節。
6、展開想象復述課文
。1)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復述課文中的展開想象復述。復述時要把故事講清楚,還要選擇其中的一處展開想象,把故事說具體。
。2)自由準備
(3)指名說。
(4)教師指導
。5)再復述。
7、在這個世界上……(出示第五節)學生讀
(1)學了剛才的兩個故事,你對這兩句話會有更深的理解。(出示)
(2)家究竟是什么?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對關聯詞,談談你的體會。
(雖然……但是…… 不僅……而且……)
、傩〗M準備
②指名4-6人。
8、再讀第五節
。1)準備背誦。
。2)有感情地背誦。
(三)總結全文。
1、家是一個避風的港灣,我們可以在這個家里棲息。
家是一個溫暖的小窩,我們可以在此享受天倫之樂。
家是一個傾訴的地方,我們可以把苦惱和喜悅訴說。
家不需要有多么華麗,只需要有許多火熱的心在一起,只需要有親情和愛!
2、今天同學們帶來了許多充滿親情的照片,讓我們欣賞這人世間最美最動人的精彩瞬間,讓我們為親情為愛,唱起那首熟悉的歌。
板書設計
16.家是什么
別墅≠家 女兒=家
家=親情、愛
本課小結 在這節課上通過學習,學生從家是什么?這個文中提出的問題,給予了概括總結的答案:家是充滿親情的地方,家是避風港、加油站、心中的驛站、溫暖的河,從家的概念到家庭親情事例,從小家到國家,從美滿的家庭談到孤兒院,懂得有了親情,有了愛,才有了真正的家。
反饋教學效果的作業 看一看,比一比組詞。
公()日()展()
翁()旦()輾()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薄⒄w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蘇州園林的特點,理清說明順序。
。、學習本文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體會說明語言的多樣性。
3、培養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采用做讀書卡片和分組研討方式,層層引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略作者筆下的圖畫美,從而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事物特點運用適當說明程序、說明方法進行說明。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找出生字、詞。
。、搜集有關蘇州園林的圖片、資料,用計算機設計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有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今天,讓我們師生一起走近蘇州園林,欣賞蘇州的美景,品味園林的佳趣吧!
(請欣賞大屏幕)
景點很美吧,讓同學們帶著美景的余味,讀一讀葉圣陶筆下的《蘇州園林》,看看葉圣陶對蘇州園林的評價,感受那如詩如畫的藝術境界。
二、感知課文,把握要點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根據屏幕提示做一張讀書卡。
從我們制作的圖書卡中可以看出這篇說明文順序是由總到分。在分寫部分中,前四段是詳細說明,又按照由主到次的說明順序,⑶~⑹自然段分別照應第二自然段那幾句?讓我們一起讀一遍。
三、研讀課文,突破重點
在⑶~⑷段中作者進行重點說明,現在就四人一組進行研讀,選擇你們小組喜歡的段落,合作學習,就黑板上提示進行探討,對優秀合作小組是有獎勵的喲。
研讀段落:____________
本段中心句:____________。
說明____________事物____________特征。
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手法。
不太理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喜歡自己獨立完成的同學可自己填寫。優秀者或小組獎勵旅游蘇州園林景點。
答案:
、茄凶x段落
、郾径沃行木洌簾o(亭臺軒榭布局)。
說明亭臺軒榭不講對稱的圖畫美的特點。
運用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問題:圖案畫與美術畫的區別?
、妊凶x段落
、鼙径沃行木洌旱谝痪,蘇州園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說明假山
(講究藝術)與池沼
(講究高低屈曲,任其自然)的特點。
運用分類別,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問題:雷同――不該相同的相同
藝術、技術
藝術強調個人獨創性活動,其成果給人以審美愉悅,并且無法被復制,技術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復制。
⑸研讀段落:
、荼径沃行木洌旱谝痪,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的樹木也著眼于畫意特點。
說明著眼于畫意的特點。
運用作比較、舉例子說明方法。
不太理解的句子:無。
、恃凶x段落:
、薇径沃行木洌河斡[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
說明花墻和廊子的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特點
問題: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看上去是被花墻和廊子把景分開了,但因為墻是一段空的廊子是無所依靠,景致又如象沒有隔開使景致不是一覽無余的展開,有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更有層次性。
剛才同學們已研讀重點段⑶~⑹段。下面簡單看一看⑺~⑼段,找出每一段中心句,抓住景物特點。最后一段給人以余味無窮之感。(多媒體配合)
四、回味課文,拓展創新
經過剛才同學們學習,我們已對蘇州園林有了很多了解。每個小組推薦一位同學就書上提供內容,老師提供參考畫面,嘗試做一次導游,要求看大屏幕。
要求:1、注意導游對象,導游方式;2、抓事物特征,講究層次性;3、就課文內容,要求有一定創新。
每個小組推薦一位導游小姐或先生,小組內討論,寫一份提綱,可拿提綱上臺。
今天我們一起愉悅地游覽了蘇州園林,通過這次旅游,你有什么收獲?又有什么感想呢?請課外寫一篇隨筆。
愿我們下次旅游更快樂!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童話,講的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筍芽兒沖破一切阻礙,由竹筍生長為強壯的竹子的經過。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啟迪學生要趁大好時光,沖破阻礙,好好學習,勇于進取。
題目點出了題材范圍,即寫一顆筍芽兒這個主要人物(植物人格化)。全文以筍芽兒生長過程為線索,講了四層意思,講了筍芽兒出土之前和出土以后的兩個階段:
出土之前,筍芽兒只是央求,而后是不顧一切阻攔:一個勁兒向上鉆,表現了她有一種向上的精神。
出土以后,筍芽兒以頑強的意志,不斷地排除阻礙,在陽光下,春雨的幫助下,勇于進取,終于茁壯成長為高大的竹子。
本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記敘的,屬于講讀課文,注意引導學生在春天的大課堂里去主動學習,去尋找別人還沒有發現的春天的腳印,去探索筍芽兒長成竹子的奧秘,去想象春風春雨春花春草像什么。還應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同時要引導學生把讀書與思考結合起來,與積累結合起來。
【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頭飾。
【教學方法】
情境式教學法。
【學習方式】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趣味揭題
1、師問: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
(生答)
大熊貓最愛吃什么?
(生答)
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嗎?
(生答)
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
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
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
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再讀課文,認讀生字,識記字形。
3、把生字讀給同桌聽,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4、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課文中出現的生詞,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
6、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后小組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文中小筍芽兒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采取個人練習、小組練讀、全班朗讀等多種形式。讀后自己評一評、小組評一評。
三、朗讀感悟,角色表演
1、師范讀,想一想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 教師根據教學的進程出示各個生長階段的筍芽兒圖片(課件),再現筍芽兒破土而出的生動景象。景象分別再現:
沉睡在黑糊糊的土里──一個勁往上鉆──終于鉆出了地面。
師生交流有關知識,使學生在學文的過程中,了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試著畫畫簡筆畫。
⑵ 同時,引導學生體會筍芽兒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愿望、行動和結果。讓學生在理清筍芽兒的生長過程的同時,體會到筍芽兒向上進取的精神。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2、春天這么美,小筍芽兒在大家的關心、愛護下長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讓我們大家做一株小筍芽兒吧!讓小筍芽兒帶著對春天的贊美、帶著幸福的感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分成:
筍芽兒、春雨、媽媽、旁白幾個角色來讀。
讀后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后互評。
3、鼓勵小組試演,推選表演好的小組,上臺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4、再讀感悟,啟迪思維。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么?
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
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
四、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
三個帶口字旁的字(喊、呼、喚)中,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五、課外拓展
資料袋:向學生介紹毛竹。
六、作業
課外閱讀《一粒種子》,想一想: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希望自己能住在什么樣的地方?(播放課件)人人都想住在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那里綠樹成林,空氣清新,多美!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7課《我真希望》。
2.板書課題,指導有感情讀好課題。
。c評:通過課件中的圖畫、音樂及教師生動的描述,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美好的希望之中。)
二、初讀課文,認知生字
1.師:借拼音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圈出文中的生字,和詞語在一塊多讀幾遍。
2.字詞教學(課件顯示生字)。
、傩±蠋燁I讀(有注音),想領讀哪個就讀哪個。
②集體讀(有注音)。
、坶_火車讀(無注音)。
④搶讀(無注音,打亂順序)。
、萦螒颍鹤x字救小羊。(課件顯示情境:大森林里,小羊站一邊,大灰狼站在另一邊。大灰狼慢慢走近小羊,學生同時大聲快速準確讀出生字。如果學生還沒讀完,大灰狼就走到了小羊跟前,大灰狼就會吃掉小羊;如果學生讀完生字大灰狼還沒走到小羊跟前,大灰狼就會停下來,小羊就得救了。)
3.學生自由讀課文,并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給同桌聽。
。c評:這一板塊的教學活動,體現教師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教師創造多種朗讀方式,加強漢字的復現和鞏固。由于生字教學比較枯燥,課件“讀字救小羊”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生字的快樂當中。)
三、朗讀感悟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想法?
1.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歸類,并找出問題,四人小組帶著問題邊讀邊討論。
2.小組交流并討論:“我”為什么有這樣的希望?該怎么讀才能表達出我的心情?屏幕上隨機出現相應的畫面內容。
3.全班匯報,朗讀感悟。
、僬w要求每小節以“我真希望”開頭,重音應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后兩句“不是……而是……”,語調應由低沉,逐漸轉向明快;用輕柔、向往的節奏和語調讀好每小節的最后一句話,把無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達出來。
②第一小節屏幕顯示:濃濃的黑煙——輕盈潔白的云彩。
引導學生理解“輕盈潔白”,從而指導學生讀好這個詞。
第二小節屏幕顯示:灰灰的粉塵——清澈晶瑩的泉水。
引導學生想像泉水清澈見底,晶瑩透亮的樣子,理解“清澈晶瑩”一詞,并讀好它。
第三小節屏幕顯示:渾濁的氣體——象征香味的略帶彩色的氣體。
引導學生體會渾濁氣體刺鼻的味道,理解“芬芳”一詞,從而指導學生讀好“淡淡的芬芳”。
第四小節:美好的環境——樹綠、花紅、小鳥鳴叫。
引導學生理解“我真希望”反復出現的含義,及最后省略號所代表的意思,從而指導學生讀出內心希望的強烈,感受結尾意蘊深遠。
。▽W生先說哪一節,就先出示哪一節,隨機指導朗讀,感悟。)
4.感情朗讀
、賹W生自由讀全詩。
②男女生分讀全詩。
、劢處熞x:我真希望……
不是……
而是……
④看屏幕,學生配樂齊背。
。c評:教師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并通過小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朗讀感悟和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充分表達出來,自由發揮自己的朗讀技巧。)
四、聯系實際,加深感悟,指導實踐
1.播放有關環境污染的錄像資料。
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我們不希望看到,請看屏幕。
2.指導實踐,布置作業(課件顯示提綱)
師:這些現象離我們并不遙遠,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請大家根據老師的提示,課后對自己身邊的環境做一次調查,存在哪些污染,如何治理,咱們下一節課交流。
。c評:通過觀看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結合實際情況,深化本課主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布置實踐作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并為動筆寫小詩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課文,導入
1.讀生詞卡片;
2.背誦課文。
師: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深入調查了周圍的環境,你有什么收獲嗎?
。c評:把學生從課前的狀態迅速帶入情境中,將入境和復習結合起來。)
二、交流調查結果,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匯報自己的調查結果;
2.談自己的感受。
師:做了這么細致的調查,此時此刻,你們有什么感受嗎?有什么新的希望嗎?該為環境保護做點什么呢?
3.語言實踐,拓展延伸。
師:請大家模仿課文中詩歌的表達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開頭,把自己對改變環境的愿望寫一寫,可以寫一段,也可以寫二至三段。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點評:通過實際調查交流匯報,使學生深深感觸到污染無處不在,保護環境,治理污染已經刻不容緩。通過寫小詩,對學生進行思維拓展、口語表達及寫話的訓練。)
三、鞏固課文,加強語言文字的練習
1.出示問題,填上恰當的詞語
潔白的()芬芳的()動聽的()
2.指導“我會寫的字”
、俪鍪疚視䦟懙淖,引導觀察。
、趯W生試寫感悟,交流體會。
③根據書寫情況,教師范寫指導。
、軐W生再練。
3.采集本課中表達環境美的詞語。
。c評:通過這個板塊的練習,強化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將教師的示范指導放在學生試寫感悟之后,實現了教師由“主宰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變,使指導更有針對性。)
四、總結
師:學了這一課,讓我們大家趕快行動起來,為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母親,做出自己的貢獻吧!
作者:李迎迎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活動內容:聰明的小兔子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練習在一定范圍內繞著障礙物四散跑,培養幼兒的動作靈活性。
2.在游戲中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小路,圈圈作河中的石頭,若干小傘作蘑菇,布置森林情景。
2.狐貍和兔媽媽的頭飾各一。
3.《刷牙歌》《悄悄話》音樂。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兔媽媽帶寶寶做游戲的形式導入,創設游戲情境。師戴兔媽媽頭飾:“兔寶寶們,起床了。(播放刷牙歌,帶幼兒做動作)今天天氣很好,媽媽帶你們去玩,好嗎?”
2.以師生共同游戲的形式通過練習雙腳跳躍、踮腳走的身體動作練習,發展身體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為游戲做好準備。
師:媽媽帶兔寶寶們去森林采蘑菇吃好嗎?(介紹場地,教師先完整示范)
。1)踮腳走的形式走小路,發展幼兒平衡能力。 師:我們要先走過小路,這條小路太窄了,兔寶寶們要踮起腳尖,張開雙臂走。
(2)以師生雙腳跳躍的形式過小河,發展跳躍能力。師:前面有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應該怎么辦?河面上有石頭,我們可以跳在石頭上過河。兔寶寶可要小心了,別掉進河里去了。(孩子開始走小路,過小河,要求幼兒不推不擠,一個跟著一個走)
。ǘ┗静糠郑ㄓ螒颍 森林到了,兔寶寶們我們來玩一個《抓人》的游戲吧!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媽媽在睡覺的時候,你們就繞著蘑菇跑,如果媽媽醒過來的時候,就開始抓你們,媽媽要抓你們的時候,你們趕緊蹲下來或者躲到蘑菇傘里。(提出要求:跑的時候不能跑到森林外面去,不能碰到蘑菇傘。)
。2)第二次游戲。 森林里有一只狡猾的狐貍,它專門抓我們小兔子。媽媽教你們一個好辦法,如果狐貍要抓到你們的時候,就趕緊蹲下來,或者躲到蘑菇傘
里,這樣狐貍就抓不到你們了。
。ㄈ┙Y束部分
。1)放松活動。
。2)師:“下雨了,我們趕緊撐著蘑菇傘回家吧!保ㄍ脤殞毚蠹乙黄鸷献鲹沃⒐絺慊丶遥Y束活動)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分步揭示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1、板書克隆。
師:什么叫克隆?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第一、二自然段,看誰最先找到答案。
2、用彩色粉筆在“克隆”二字前加上“奇妙的”三字,問:不用讀全文,你們能不能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談克隆的奇妙)
3、理解“奇妙”(稀奇而巧妙)
4、克隆,奇妙在什么地方呢?讓我們認真閱讀課文來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理解說明順序。
1、默讀課文,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毫毛
例如
馬鈴薯
收獲
家畜
飼養
微生物
效率
2、詞典,讀準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
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學生自學理解。
3、自讀課文,練習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結:(1)孫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無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
。7)克隆技術與其它科技成果結合。
(8)克隆技術的其它應用。
。9)克隆技術正在展示誘人前景。
4、練習歸納要點,理解課文說明順序。
(1)把關系比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點講了哪幾個問題?
A、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繁衍后代)
B、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動物的克。
C、奇妙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他的誘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5、學生討論后,教者歸納:本文中心突出,專門介紹有關克隆的知識。條理性強,先解釋什么叫克隆,然后分類介紹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的克隆現象,最后講奇妙的克隆具有誘人的前景。[]
三、作業。
1、朗讀課文。
2、習字冊生字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生詞。
2、師述課文主要內容,幫助學生回憶上堂課內容。
二、精讀課文,理解說明方法。
1、學習第一段。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相互交流。
。3)討論后,教者歸納說明方法。
A、舉例子:孫悟空拔一根毫毛能變成一群孫悟空,這就是克隆。
B、下定義: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2、學習第二段。
。1)自讀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討論:這一段從哪幾個方面講自然界的克?用的是什么方法?
。2)開展討論。
。3)教者歸納說明方法:
A、分類別。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動物三類來介紹。
B、舉例子。植物的克隆就舉了柳樹、馬鈴薯、仙人掌等為例。
3、學習第三段。
。1)各自反復朗讀第六至九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是怎樣講“奇妙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它誘人的前景”的?
。2)討論后形成下列板書:
A、總說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
B、可以培育優質、高產的糧食、蔬菜、品質優良的家畜。
C、可以挽救瀕危物種,培植人體“配件”。
D、概括克隆技術展示誘人前景。
。3)這一段按“總—分—總”的結構來說明問題,顯得條理清楚。
三、回顧全文,歸納總結。
1、《克隆之謎》重點向我們介紹了什么知識?采用了哪些說明的方法?
。ā犊寺≈i》重點介紹了關于克隆技術方面的知識,采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等。)
2、尼覺得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四、練習。
1、說說克隆這項技術奇妙在哪里,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
2、關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類”,你還了解哪些?
板書:
植物
無性繁殖
低等生物
高等動物
7
克隆之謎
培育
造福人類
挽救
培植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 教學思路與設計理念
【教學思路】
課一開始,先讓學生背誦以前積累的古詩。然后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接著師生合作,認讀古詩,再指名讀,互相評價。解決生字詞,指導學生觀察、誦讀,感悟詩境、詩情。
【設計理念】
古詩詞的語言是祖國語言寶庫中的精華。古詩詞教學是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古詩詞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學習、積累一些優秀的古典詩詞,而且能使學生感受、了解內容豐富、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還可以涵養學生的性情,陶冶學生的情操。所以,古詩詞的教學不僅要注重積累,還要注重教學過程的優美,要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讓學生愛上古詩詞,愛上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
二、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春曉》這首詩從春鳥的啼鳴、春風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謝落等聲音中,讓讀者先通過聽覺,然后通過想象,既而轉換到視覺,在人們的眼前展現了一夜風雨后的春天景色,給人一種春光似海、春意正濃的美的感受。
本課教材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幅情景圖,一首古詩,認字表和寫字表,還有四道課后練習題。這首古詩語言自然樸素、通俗易懂,已經深遠而又耐人尋味。在學習這首古詩時,我們要初步了解詩的大意,體會意境,熟讀成誦。同時還要讓學生體味古詩文的韻律美,提示停頓、重音,指導朗讀。本課教學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意境圖,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被春鳥喚醒的作者,打開窗戶后被雨后春景所驚異的神情,從而可以看出戶外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學情分析】
這首古詩,好多孩子學前就已經會背了。如果我們再一味注重讀背,那就如我們所說的:學生只是在數白嘴、背天書,毫無意義。試問,這樣的課學生趣從何來?這無非是在浪費時間。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我們必須把握一點:注重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學定教。
【教法分析】
根據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是以識字、學詞學句和朗讀背誦訓練為重點,我在教學中主要以讀為主,讀中熟字,讀中解詞,讀中學句,讀中悟情的方法。利用文中插圖,配樂朗讀等方法為學生創設美麗的春晨情境,使學生置身于美景之中,從而使情感得到升華,與作者產生共鳴。針對于字詞合作交流認讀,詩句的理解也是在合作交流中達到教學目標的。用靈巧的小手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曉圖”,并結合書上的插圖用以體驗和感悟古詩的意境。
三、教學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學會“曉、眠、覺、聞、啼”這5個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知道“覺”是多音字。
2.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古詩的內容,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能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ǘ┠芰τ柧汓c
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培養觀察、想象的能力。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ㄈ┑掠凉B透點
通過學習古詩、品味古詩,體會作者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ㄋ模┳⒁怏w現創新和實踐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養,學會說和寫,課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寫下來。
四、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一)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并會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體會詩人,愛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ǘ╇y點:對詩的意境的理解。
。ㄈ┙鉀Q方法: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古詩的韻味及語言美。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或掛圖)、生字卡片、游戲卡片
六、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學生背誦以前積累的古詩。
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課下搜集背誦了好多的古詩,今天老師就給你們一個展示的機會,來,勇敢地站起來給我們背一首吧!
2.出示課件,觀察。
你們真是勤奮好學,背誦了這么多古詩,今天老師獎勵你們看個動畫片,課件示圖。
真是太美了!老師想用一首古詩來描繪一下這幅圖,你猜是什么詩?
。▽W生猜測,會背的背給大家聽)
二、認讀古詩。
1.師生合作,認讀古詩
老師想背的就是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寫的這首《春曉》,我們的課本上也有這首詩呢,趕快看看它和我們背的這首《春曉》是不是一樣呢!請同學們打開書17頁,自己認真地拼
一拼、讀一讀這首詩,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是圈下來,一會兒想辦法解決,好嗎?
2.指名讀,互相評價。
誰愿意把書上的這首詩給大家讀一讀?
。ㄉ宰x、勾畫、交流)
3.這么好聽的詩,老師也想給大家讀一讀,給老師一個機會好嗎?
4.生評價老師
三、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
知道老師為什么能讀這么好嗎?因為老師交了好多的生字朋友,瞧:春、曉、眠、覺、啼、多、少、處
2.合作識字。
快看看這里面有沒有你認識的老朋友,如果有快點和他們打個招呼,不認識的也要想辦法認識他們,讓他們成為你的新朋友。
3.交流識字情況。
哪個生字朋友和你最要好趕緊給我們介紹介紹吧!
4.讓我們一齊來認認他們吧!
5.檢查認字情況。
你們是不是真的把他們記在心里了呢?那我可得請小老師來檢查檢查你們。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八篇】相關文章: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六篇01-28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9篇01-11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六篇01-07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6篇01-21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四篇01-16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5篇02-15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五篇01-12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六篇01-09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匯總六篇01-10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六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