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燈光》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燈光》的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燈光》是一篇凝聚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的文章。該文通過一件關于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說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提醒我們要建設好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創建的偉大祖國。
學情分析
文中所寫的戰爭年代與學生所處的和平環境相去甚遠,學生知之甚少,可能無法體驗當時的處境,因此,課前要收集查找有關資料,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讀課文,多感悟。
教學目標
1、通讀全文,讀中引出課文的重點詞語“憧憬、千鈞一發、點燃”等詞語,引導學生認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抓住文中三個“多好啊!”讓學生懂得郝副營長為理想而獻身的美好品質。
3、讀寫結合,提升學生對“燈光”的認識。
教學重點
1、抓住三個“多好啊”,理解先烈的廣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舍身為后續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感受“燈光”
1、指著板書出來的課題“燈光”請同學們讀齊課題,出示天安門廣場上的燈光,說說看了這些燈光,你想說些什么?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題為“燈光”的課文,相信你讀后一定會對“燈光”有新的認識。
二、初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1、自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由學生回答中的不同處引出本文的敘述順序——倒敘。
三、抓“多好啊”,談感悟
1、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多好啊”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
2、生匯報,圍繞“多好啊!”品讀句子。
第一處: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
第二處:“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
第三處: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看書,該多好啊!
3、品讀描寫第一處“多好啊”的句子,出示學習提示:(1)這句話是誰說的?(2)他在說——多好啊?(3)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受。
4、學生根據學習提示品悟句子。
5、全班交流匯報。
6、小結學習第一處“多好啊”學習方法。
7、學習第二處“多好啊”,引導學生讀出“羨慕”之情。
8、看郝副營長看書插圖,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引導學生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郝副營長的愛學習精神。
9、學習第三處“多好啊”,引導學生讀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拓展:郝副營長還憧憬什么?出示人民痛苦的生活、背井離鄉的情景,讓學生體會現在幸福的生活,再次朗讀“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看書,該多好啊!”
10、同桌、分角色讀“我”和郝副營長的對話。(5-7自然段)
四、走進營長,體會獻身精神
1、默讀8-11自然段,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在旁邊寫一寫批注。
2、全班交流匯報,談感受。理解“千鈞一發”的意思,找出“千鈞一發”的時刻指那個時刻,找出相關的語句。
3、補充句子拓展,感受生死攸關、命懸一線的危機時刻。
4、再次朗誦第10自然段,感受郝副營長的不怕犧牲。
5、的確,對于一個打過血多勝仗的戰斗英雄他怎么會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那他為什么還要這么做?用書中的句子回答。
6、這樣意味偉大的戰斗英雄,他的戰友怎么會忘記!齊讀11自然段。
五、拓展話題,讀寫結合
1、同學們,像郝副營長這樣,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壯烈犧牲的英雄還有很多。你還知道誰,把他的名字填進去,再讀一讀。誰來讀?(出示補充的句子)
2、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天安門的燈光是對先烈最好的懷念。
3、師對照板書總結全文,說說你對“燈光”有什么新的認識,再次讀課題。
4、拓展: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讓我們能在電燈下學習。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以“燈光”為話題寫一寫,把你內心涌動的情感化為文字表現出來,可以是一首小詩,也可以是一段話…
板書設計:燈光
贊嘆勾起回憶
羨慕在燈光下學習
憧憬幸福生活
懷念偉大戰友
——多好啊!
教學反思:
相比于昨天的精讀,今天的這篇略讀課文,《燈光》篇幅短,讀懂內容沒太大難度。沿著繼續放手,基于問題,互相學習的思路展開學習。
扣課題,展開多層學習。一層是導入的質疑,一層是線索的小結,一層是擬題的啟發。做得比較充分的是拎住線索,進行互助學習,默讀找燈光,交流說燈光,串聯悟燈光。
扣寫法,展開互文閱讀。學生的學習模仿能力強,在梳理結構的基礎上第二輪質疑,顯然指向寫法的問題多起來了,前后照應寫法的好處?人物描寫展開聯想這種寫法怎么關注?教師則引導與上節課寫法進行比較,繼續組織互助學習,經過同桌互相補充,基本都能從三個角度進行分析。繼續比較發現,都是回憶錄,都是倒敘,都采用前后照應,都采取第一人稱來寫,會比較發現,遷移自主閱讀。
扣細節,展開品讀感悟。一味注重寫法,課堂會顯得理性有余,為了更好感悟人物形象,聚焦郝副營長英勇獻身的段落,指導換成第二人稱讀,更好地抒發情感,體會人物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
扣遷移,展開讀寫結合。關注一首小詩,用筆贊頌這種崇高精神;遷移一種寫法,回憶性文章,前后照應是最經常使用的方法;推薦幾本書籍,推薦展開課外書屋了解與閱讀。
《燈光》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通讀全文,讀中引出課文的重點詞語憧憬、千鈞一發、點燃、性命、沒來得及等詞語,引導學生認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二、以多好啊!讓學生懂得為理想而獻身的美好;讀寫結合,提升學生對燈光的認識。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感受燈光的含義
(一)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寫課題。當寫到燈光二字,你會想到哪些?
(二)生1:我會想到光明、溫暖
生2:幸福、安寧。
生3:家的溫馨,因為我一回家看到家里亮著燈,我知道感到特別溫馨。
(三)師:這些燈光都跟幸福、美好、安寧的生活聯系在一起。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題為燈光的課文,相信你讀后一定會對燈光有新的認識。
二、整體把握、提綱契領
(一)開火車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讀中教師插話點評。
(設計意圖:引導通讀全文,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
(二)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由學生回答中的不同處引出本文的敘述順序倒敘。
(三)讀文后交流:讀完課文,你有哪些發現?或者有哪些疑惑?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悟文章寫作方面的特色。(倒敘、前后照應)
生1:為什么以燈光為課題,它在寫燈光的什么?
師(在燈光后打上一個?):你能圍繞課題為幾個為什么,這就是高年級學生所學到的文題閱讀法。再讀課文,相信讀完后,這個問號一定可以擦去。
生2:發現本文中有好幾處寫到好多啊!
生3:我也發現了這一點。
師:看來這個多好啊!值得我們好好研讀。它在文中反復出現,它就像是樂曲中的主旋律一樣,它也是文章的什么?
生:文眼。老師以前說過的。
三、精讀往事部分內容
(一)抓住了文眼閱讀,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靈魂。就讓我們一起循著多好啊!走進那戰火紛飛的歲月。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多好啊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板書:多好啊)
(二)生匯報,圍線多好啊!品讀句子。
第一處: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
師點撥:什么多好啊?(板書:多好啊!)
生:天安門廣場的燈多好啊!
師:他贊美的是天安門廣場的燈多么好啊!,其實他也在贊美什么多好啊?
生: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板書:贊嘆)
第二處: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
師;郝副營長是說什么多好啊!
生:能在電燈下看書多好啊!
師:請觀察郝副營長看插圖時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專注、聚精會神、羨慕)
師:同學們,那是郝副營長對那個孩子的羨慕呀。
第三處: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看書,該多好啊!
師:此時,郝副營長又是說什么多好啊!
生:能讓孩子們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
師:是呀,從這話中我們聽出了他對美好生活的
生接:憧憬。(板書:憧憬)
(三)品讀描寫燈光的句子,悟表達方面
師:這么多的多好啊!都跟一個詞有關,那是什么?
生:燈光。
師:請找出描寫燈光的句子。
1.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2.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
3.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
4.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5.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師:第五個句子讓老師覺得特別耳熟。
生:因為它和第1個句子一樣,都是講天安門前的燈光,這是前后照應的寫法。
師:前后照應,讓讀者聽出了天安門廣場的燈光給作者王愿堅帶來的那種無法忘卻的記憶。
生1:還有一句,那就是黑暗里出現一星火光,一閃,又一閃。
生2:那是寫火光,不是燈光。
師:也許它不是燈光,但它跟燈光卻有著不可緊密的聯系,那是什么聯系?
生3:沒有火光,就不可能有燈光。
師:是啊,正是那一閃又一閃的火光,那微弱的火光構成了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一切璀璨的燈光,構成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安寧的生活。
四、拓展話題,讀寫結合
(一)在這星火光中,在華燈照耀的今天,我們似乎還能看到郝副營長那張年輕的臉,還能見到李大釗那張什么的臉?(平靜而慈祥的臉)還能見到誰的臉?
(設計理念:從火光引伸開發,引導學生聯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跡來談)
(二)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讓我們能在電燈下學習。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以燈光為話題寫一寫,把你內心涌動的`情感化為文字表現出來,可以是一首小詩,也可以是一段話
(三)師對照板書總結全文:今天,當我們再一次回到燈光,說到多好啊!,不會忘記今天的燈光中有著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動,還有著無限的懷念。相信現在可以擦去燈光后的問號了,那么就把這點點火光與燈光一起融入我們的朗讀中吧,再次讀課題。
《燈光》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課文,理解郝副營長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和關心下一代,無私奉獻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學習生字詞。
3、有感情讀文。
教學重難點、關鍵:
1、理解郝副營長廣闊的胸懷和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2、理解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詞,簡介作者。
燈光,我們都非常熟悉,平時并不特別注意它。然而,我們今天要學的《燈光》一課,卻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堅,當代著名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
二、出示小黑板,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對以下詞語的理解:挺進、豫皖蘇、圍殲戰、突擊連、憧憬、千鈞一發、璀璨、交通溝、胸墻。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口述作者回憶的往事。
4、找出文中你最受感動的地方,并說說為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敘述順序,深入理解課文思想內容。
1、快速讀文,想想課文哪些段落是寫現在的事,哪些段落是回憶往事?(課文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是寫現在的事,其余部分是作者回憶往事。)
2、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燈光的句子,畫下來,并想想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學生匯報自己畫的句子,并談體會。(略)
4、拓展延伸。
(1)同學們所知道的“郝副營長”有哪些?
(2)假如你也參加了這次戰斗,面對當時的情況,你會怎么做?
A、學生說自己的做法?
B、學生點評
四、三讀課文,加深理解。
1、學生自讀課文,想想“多好啊”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各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說這句話時,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小組討論交流,并在書旁寫上批注。
2、小組匯報。(略)
3、有感情朗讀文中出現“多好啊!”的句子或段落。
五、交流感受。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附:板書設計
看到:千萬盞燈
一、引起回憶聽到:多好啊
看書、憧憬未來關心下一代
燈光
二、回憶往事
點燃書本
三、懷念戰友
獻出寶貴生命無私奉獻
《燈光》的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燈光》是一篇凝聚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的文章。該文通過一件關于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說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提醒我們要建設好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創建的偉大祖國。
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在,中間絕大部分寫往事。開頭寫由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勾起往事的回憶。結尾照應開頭,從“我”在璀璨的華燈下回憶犧牲的戰友,可以體會“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不忘過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學情分析
文中所寫的戰爭年代與學生所處的和平環境相去甚遠,學生知之甚少,可能無法體驗當時的處境,因此,課前要引導學生收集查找有關資料,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讀課文,多感悟。
第一課時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借助工具書用較快的速度閱讀,知道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內容。第二課時引導學生以“多好啊”和“燈光”的描寫為線索抓住課文重點探究,先獨立閱讀,再小組交流,最后進行閱讀匯報。此時,老師要就重點部分加以指導,幫助學生從中體會郝副營長的獻身精神,體會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三、教學目標:
1、能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理解郝副營長及先烈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做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2、結合課后練習中的問題,指導學生有目的地邊讀邊思考,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與語言表達方式。并結合語言環境,運用比較的方法,理解課文中部分詞句在表達意思及反映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意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6—9自然段。從作者對往事的回憶中,體會郝副營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為美好生活而獻身的精神,是教學的重點。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直入重點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燈光》。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學習情況。1、誰來讀?
天安門廣場贊嘆沉入回憶
千鈞一發點燃回憶往事
天安門前華燈懷念戰友
你能根據上面的詞語快速完成填空嗎?
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作者漫步在(),聽到一聲(),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1947年初秋,激烈的圍殲戰打響了。在()的時刻,郝副營長()一本書,為后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路卻犧牲了自己。很久以后,在天安門璀璨的華燈下,又一次()。
2、仔細觀察這些詞語,你發現了什么?(課文的線索)
沉入回憶
↓
回憶往事
↓懷念戰友
(二)走近文本,感受英雄
課文的題目是“燈光”,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到了天安門的燈光,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天安門前的燈光吧!(出示課件1,生談感受)是啊,看到這明亮溫暖的燈光,聽到這一聲贊嘆,讓作者想起一位故去的戰友,他就是——
我們知道作者是一位戰地記者,戰爭已離我們那么久遠了,他又采訪過很多的人,為什么唯獨郝副營長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郝副營長是一個()的人。出示課件
下面就讓我們深入地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3——11自然段,畫出描寫郝副營長的語句,并做簡單的批注。出示課件2(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做批注,教師巡視。)
全班匯報交流:
①體會郝副營長是一個年輕有為,英勇善戰,熱愛學習的人。
★讀中感悟,悟中促讀
你從哪里體會到的?指名匯報。
老師特別注意到你剛才說到的“注視、沉思”,從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到底是一副怎樣的畫吸引著他,并引發他無限的遐想呢?看插圖,(出示課件4)就是這樣一幅圖,引出了作者與郝副營長的一段對話。(課件5出示)
★同桌合作讀一讀。誰愿意來展示?
★這段話中“多好啊”反復出現兩次,每次出現郝副營長都格外動情,這又是為什么呢?請你找出并作簡單批注。指名匯報談感受,相機指導朗讀。
匯報: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該多好啊”這句話,他那么希望孩子們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可自己卻沒有見一見電燈,我很難過。師:你能聯系整篇課文去體會,這很好。誰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生:我感受到郝副營長特別想見到電燈。這是郝副營長的心愿。
師:是嗎?老師在讀這段話的時候心里百感交集,我想用我的朗讀來表達我讀完這段話的感受。(師配樂朗讀,樂曲:《雨的隨想》)
師:誰還想讀一讀郝副營長說的話?(指名3名學生讀)生讀(讀得很有感情)
師:讓我們一起來接讀這段話。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生:齊讀“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
師:他把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憧憬”是什么意思?他向往、憧憬什么?
燈光他只在圖片中見過,燈光有多亮他也只能從別人的只言片語中想象,但是我們分明從中感受到他對燈光強烈的渴望。
②體會郝副營長是一個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人。
★還有哪些描寫郝副營長的語句?
★課件出示10自然段
★從中你感受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從哪些詞體會出的?“劃著、點燃、舉得高高的”體會出他不怕犧牲、機智勇敢。你抓住他的動作來體會很棒,但我們還要考慮當時的情形如何,為什么迫使他做出這樣的舉動。
★理解“千鈞一發”,課文是怎樣描述的?請你找一找相關的語句。讀一讀,體會當時的情況危急。
體會到了嗎?能通過你的朗讀再現這個場景嗎?把你的感受送入文中讀一讀。(3人)
千鈞一發如果找不到突破口。突擊連的戰友就會();如果再找不到突破口,我軍所精心部署的計劃就會();如果還找不到突破口,這場戰役就會()。
★這真是千鈞一發、命懸一線、生死攸關之時啊!就在大家萬分焦急,束手無策的時候——突然,黑暗里出現了一星火光,一閃,又一閃。這火光雖然微弱,但對于尋找突破口的部隊來說已經足夠了。此時此刻,這燃燒的書還僅僅是一星火光嗎?它是什么?這就是勝利之光,這就是希望之光。
★課件出示插圖孩子們,看,郝副營長高高舉起了燃燒的書,這意味著什么?是這樣的,對于一個打過許多勝仗的戰斗英雄他怎會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那他為什么還要這樣做?(11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
孩子們,為了挽救更多戰友的生命,郝副營長高高舉起了燃燒的書,但是他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為了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郝副營長高高舉起了燃燒的書,但是他卻沒來得及見一見電燈;為了更多的人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郝副營長高高舉起了燃燒的書,但是他卻一眼也沒看見過今天的幸福。
★是啊,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卻沒來得及見一見渴望的電燈,想一想,除了電燈,還有什么他再也看不到了?(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未來)郝副營長就這樣放棄了幸福的生活,此時你的心情怎樣?再讀這句話。(11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
(三)對比感悟,領會寫法
課文學到這里,我總有一個問題弄不明白:課文以“燈光”為題,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寫到了天安門前的燈光,這是為什么?去掉行不行?
匯報:①不行,因為只有看到天安門前璀璨的燈光,路人才會說“多好啊”,才會引起作者的回憶。
我倒覺得可行,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回憶郝副營長的英雄事跡,去掉開頭和結尾還是一篇完整的課文。生在思考。
我們還是回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吧。請同學們再讀一讀這段話。(投影出示: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生小聲讀完
郝副營長憧憬的是什么?
憧憬將來孩子們能在明亮的燈光底下學習。
是啊,現在呢?
明白了,現在我們能夠在明亮的燈光底下學習了,而且還有這么璀璨的燈光,郝副營長的愿望實現了。
天安門前明亮的燈光似乎在告訴郝副營長,您的夢想實現了,您可以安息了。
過渡:這種寫法就是首尾呼應,其實我在平時的習作也經常用到這種方法。
孩子們,郝副營長憧憬的僅僅是電燈嗎?
生:不是
師:他還憧憬什么呢?
生:他還憧憬未來
生:他憧憬美好的生活
生:他憧憬他的后人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師:說得真好(板書:幸福生活)此時的燈光已不再僅僅是“燈光”了,而是一種幸福的生活啊!同學們,再讀一讀課題,你的感受一定會更深刻的。生深情地讀課題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①郝副營長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獻出了年輕而又寶貫的生命,卻沒來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燈光,這是多么令人遺憾啊。可他為了革命勝利,不惜壯烈犧牲而又感到毫無遺憾。作者王愿堅在《后記》中這樣寫道:我們今天走著的這條幸福的路,正是這些革命前輩們用生命和鮮血給鋪成的;他們身上的那種崇高的思想品質,就是留給我們這一代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②其實,不僅僅是郝副營長,為了新中國,為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還有無數的英雄拋頭顱灑熱血,也許平時你并不覺得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但是就是這樣的生活,卻是革命先輩夢寐以求的理想。此時此刻,面對無數的革命先烈,你會對他們說些什么——
③英雄,應該銘記,歷史,更不能遺忘,為此老師向你們推薦下列讀物(投影出示:推薦閱讀)
(五)課堂檢測
1、根據理解填空。
郝副營長是一個、、的人。
2、根據自己的習慣選做不同的筆記。
★摘錄筆記(至少摘錄6個詞語,2個句子。)
★心得筆記(100字左右)
(六)回歸單元主題,結束全課(兩幅圖)
漫漫黑夜中,是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帶了希望的火苗,戰火紛飛中,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為我帶來了幸福的曙光,讓我們銘記英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燈光》的教學設計5
1、學習目標:
(1)讀讀記記“戰地、圍殲、茂密、突擊、殲滅、注視、漆黑、陷入、憧憬、阻擊、點燃、性命、焦急”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表達順序。
(4)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舍身為后續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2、教學重點:
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
3、教學難點:
體會郝副營長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他的英雄壯舉。
4、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當我們面對清晨第一縷陽光,快樂地背著書包上學時;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靜靜地聆聽老師講課時;當夜幕降臨,我們坐在明亮的燈光下讀書學習時,你可曾想過,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這一切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王愿堅去了解一個關于“燈光”的故事。(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讀解決讀準、讀通內容,從整體上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1、快速讀一讀課前的自學提示,看看課文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3個)
2、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詞可以查查字典,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問問周圍的同學。同時思考課前預習中的第一個問題: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說說意思:圍殲,憧憬,黑黢黢,千鈞一發,璀璨
(2)匯報主要內容:
作者在天安門廣場的燈光下,回憶1947年初秋,郝副營長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燈光底下學習,在戰斗中犧牲自己,為后續部隊照亮前進道路的故事。
(3)指導:像這樣關于回憶的文章,概括主要內容時首先要說清楚是誰在回憶。快速找一找,哪部分寫的是回憶的內容?(3——11自然段)
作者回憶了什么事呢?在概括主要內容的時候,就要抓住誰,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結果怎樣?說說看,是誰?(郝副營長)在什么情況下?(戰斗打響了,后續部隊與突擊連失去了聯系,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他做了什么?(點燃了手中的書,為部隊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結果呢?(他自己卻犧牲了)
請同學們自己連起來說一說。
三、默讀課文,深入理解:
(二讀默讀批劃、理解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1、帶著自學提示第2、3個問題再讀課文,看看“多好啊!”這句話分別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看到了什么?會想到什么?快速默讀批劃,可以把體會寫在旁邊空白處。想好的同學可以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1)第2自然段:
說話的人是在欣賞天安門廣場美麗的景色時,發出的由衷贊嘆,引起作者對往事的回憶。(指導學生朗讀“多好啊!”,讀出贊嘆的感覺)
(2)第4自然段:
郝副營長借著微弱的亮光,看著書上的一幅插圖時說的,聯系上下文可知道當時是戰爭時期,條件極其艱苦,很多人沒有見過電燈,作者和郝副營長也沒有見到過,他對插圖上那個在燈下看書的孩子非常羨慕……
抓住“沉思”,他在想什么呢?剛才的同學是抓住什么來體會的?(郝副營長的語言和神態、動作)像這樣寫人的文章,我們就應該這樣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來體會他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思想。
想象當時他的心情,再讀“多好啊!”讀出羨慕,渴望的語氣。
(3)第7自然段:
說話的仍然是郝副營長,聯系剛才的“沉思”,從他的語言可以了解到什么?(他相信革命一定會勝利,孩子們將來都能在燈下讀書,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希望)
抓住“憧憬”,再讀“多好啊!”讀出滿懷憧憬的語氣。
3、正是為了讓孩子們過上能夠幸福的在燈光下讀書的日子,在戰斗打響的時候,在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郝副營長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斗的勝利。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的8——11自然段,找出讓你感動的地方,并有感情地讀一讀。
4、交流:
重點感情朗讀10和11自然段,尤其是“這位年輕的戰士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帶著你的感動來讀,再讀……
5、讀到這里,老師感到同學們已經被郝副營長的英雄壯舉深深地感動了,此時此刻,你想對自己或對同學們說點什么呢?請把你的感受寫在課文的空白處。
6、交流:引導孩子升華自己的感悟,由郝副營長聯想到千千萬萬個英雄和革命烈士……
四、回歸整體,領悟表達:
1、快速瀏覽,看看作者是怎樣把郝副營長為了孩子們能過上幸福生活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故事寫清楚的?
(三讀快速瀏覽、回歸整體,品味寫法。)
2、學生匯報:
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刻畫人物的思想品格;
本文與《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樣,采取倒敘的寫法,由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寫起,再回憶敘述過去的事情,結尾又回到寫燈光;
這樣首尾照應,使文章的結構更加緊湊,也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
3、課文學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呢?(引導學生質疑:課文為什么以“燈光”為題呢?)
(“燈光”代表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郝副營長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課文以“燈光”為線索,突出文章的中心,進一步贊揚了郝副營長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甘愿犧牲的獻身精神。)
4、好書推薦:我們課下可閱讀王愿堅短篇小說《七根火柴》《糧食的故事》
五、鞏固練習:
出示題單:(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本文以()為線索,采用()的手法,通過回憶()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燈光下讀書,在戰斗中犧牲自己,為后續部隊照亮前進道路的故事,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精神,告訴我們()。
課后反思:
1、在學生匯報交流的過程中,缺少對話過程中的新的生成(思想),二類文章的訓練點一般有三種(思想、語言、寫法),本文是關于思想方面的,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借助文本語言來交流自己的思考和發現,促進師生、生生對話,可以這樣引導:你是抓住什么來體會的?(比如:郝副營長的語言,神態)還可以先請學習比較差一點的孩子回答,再請學習好的同學回答,這樣有利于促進彼此的交流。
2、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注意激情和時間分配。
【《燈光》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相關文章: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離騷的精選教學設計12-19
《燈光》課程教學反思(通用7篇)12-23
《燈光》說課稿12-20
燈光的好句集錦10-19
《雨巷》精選教學設計11-12
《望岳》教學設計「精選」09-19
燈光評課稿精選7篇02-12
燈光說課稿11-09
燈光下的陪伴作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