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6-18 10:13:0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錦集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錦集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古詩,理解字詞,讀懂詩意。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作者與朋友的深厚友誼。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并學會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運用夸張、比喻的方法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么意思嗎?

  3、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么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

  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系起來的呢?(學生說故事)

  4、是啊,天下沒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別,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句,看看分別時的情景怎能樣?

  5、自讀,說詩意。

  你認為哪一句還可以怎么說?(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

  朗讀。

  7、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么來送別朋友?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來送別朋友的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別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適 唐·王維

  故人西辭黃鶴樓, 千里黃云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輕塵,

  煙花三月下揚州。 北風吹雁雪紛紛。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遠影碧空盡, 莫愁前路無知己, 勸君更盡一杯酒,

  惟見長江天際流。 天下誰人不識君! 西出陽關無故人。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么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為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板書設計:

  主板書:

  贈汪倫

  李白 深情厚誼 汪倫

  踏歌聲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案示例

  (一)

  課時安排:本文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通過學生自讀課文,檢查預習。讀后,教師正音。

  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作者介紹”和“寫作背景”。

  三、學生自助解決重點實詞和虛詞的用法,不懂的地方存疑。

  四、教師釋疑,師生共同疏通文章大意。

  五、有條件的可以找來記錄北方初春的錄像帶播放,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六、分組鑒賞。可以從文章內容、表達的情感、寫景方法、文章結構、語言表達、寫作意圖、讀后感等諸多角度入手。

  七、教師總結。

  中國歷代的文學作品,以“春”為題材的不少,但從時節看,大多是寫仲春、暮春之景;從地域來看,又多鐘情“南國之春”;從情愫來看,且多“傷春”之作。本文寫北國的初春景象,清新清俊,意趣盎然,堪為寫春佳構。作者先放著線兒,并不急著寫滿井,也不急著寫春風解春情,而是將筆鋒一轉,點染出春寒料峭,余寒猶厲,緊要處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這一筆,可謂據實招來,北國的早春,本就如此。不像南國:風最輕柔雨最時,根芽長就六朝枝。“春”自是不急,可人卻憋得慌,“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我們甚至可以想象,這只如籠中鳥的北國客人,為盼春到,是如何在斗室之中來回地踱著方步了。人是關不住的,他終于不想忍下去了,“冒風馳行”,但每次都是“未百步輒返”。盼春之情切,猶如那脹鼓鼓的弓箭,一觸即發。

  北國的春了無痕,可不,從春朝節到二十二日,這才幾天的工夫,春就駐到北國了。且看這滿井的春水、春山,山有人的體態,水有人的情意,水像乍出匣的明鏡,山像剛梳洗過的美女。這一切是那么秀氣傳神,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還沒有找到初春,這一處景致準是: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一個“將”字,一個“未”字,寫盡春意處處,令人遐想聯翩,比起東坡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揚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里去,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更有意境。“柔梢披風”,豈不正是那個剛梳妝的美女子嗎?“柔”大概是初春的身胚,在北國的風中,一定更具豐姿了。“綠淺黃深二月時,傍檐臨水一枝枝。迎風無力纖纖掛,待月多情細細垂。”我們不禁要問:是哪個詩人曾經這般鐘愛呢?這般的春色,這般的春意,惹來尋春客,他們或“泉而茗”,或“罍而歌”,或“紅裝而蹇”;這般的春色,這般的春意,惹來“曝沙之鳥,呷浪之鱗”。這便是北國的春天,難怪作者“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八、小組匯報鑒賞成果。

  九、作業 。就鑒賞成果,寫成一篇400字以上的文學評論。

  教案點評:

  文言文的教學不必每課都弄得特別細,尤其是自讀課文,要允許學生“囫圇吞棗”。在整體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多讀讀,多議議,甚至可以找來同題材或同體裁或同時期同一作家的作品,開展比較閱讀,從不同方面啟發學生。

  (二)

  學法引導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游記散文,能抓住特定時間、地點的景物特征寫最,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語言更加形象有韻味,適合反復吟誦,用心感受,應著力于誦讀、感悟。

  重難點分析

   1.通過景物描寫體會作者的感情。

  2.學習細致的觀察生活和準確生動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以上兩點,采用以學生誦讀感悟為主,老師適時啟發,點撥的方法學習。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號石公,公安(現在屬湖北省)人。萬歷二十年進士。他與兄宗道、弟中道合稱“三袁”,世稱“公安派”。他們提出“性靈說”,認為文學應當“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他們對于復古主義的駁斥相當有力,認為文學是隨著時代發展的,每個時代的文學,不應當厚古薄今,更不應當用古泥今。他們在創作上堅決反對臨摹古人,強調寫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東西,也就是“獨抒性靈”,主張用平易近人的語言進行寫作,不用典故。在創作方面的表現是小品文領域的開拓。他們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潑,文筆秀逸,意趣盎然。今天我們學的這篇游記緊扣景物的季節特點,細膩描寫滿井的初春景色,不多幾句話,便勾畫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作者描寫簡練形象,再現當時游覽情事。文筆清新秀麗而有生氣,比喻新鮮、貼切,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游覽時的輕松喜悅的心情。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品味這篇優美的散文,共同體味洋溢在文中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濃濃情趣。

  (二)整體感知

   1.自讀全文,疏通字詞。

  2.教師范讀。

  3.學生有感情朗讀。

  (三)教學過程

   1.自讀課文,對疑難字詞質疑、討論。

  2.老師范讀或聽朗讀錄音,從記敘的六要素的角度整體了解文意。

  時間:花朝節后廿二日 地點:滿井

  人物:我與數友 起因:局促一堂之內,欲出不得。 廿二日天稍和。

  經過:心境“若脫寵之鵠”,盡覽初春水光山色,飽覽游人怡然之情。

  結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來之知也”。

  3.概括段意

  (1)第一自然段寫城中“余寒”景物,欲揚先抑;

  (2)第二自然段寫滿井春色。融情人景,寄托追求。

  4.提問 第一自然段可刪否?

  烘托、反襯手法,是極必要的鋪墊,作者欲揚先抑,欲進先退,把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給讀者。

  5.提問 文中細膩刻畫了哪些初春景色?

  高柳突堤、土膏、冰皮、波色、鱗浪、山巒、晴雪、柳條、柔梢、麥田淺鬣、游人、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毛羽鱗鬣)

  6.提問 試分析文章的寫景順序。

  自然景→人文景→自然景

  (山水風光→游人→動物)

  遠景→近影

  (山水風光→柳梢、麥田)

  7.提問 直接抒寫作者心情的語句有哪些?體現了作者什么心情?

  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若脫籠之鴿→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仰郁、煩躁→輕松喜悅→感嘆贊美

  (抑 → 揚)

  (四)總結、擴展

  本文以議論作結,言明自然未嘗沒有春色,只是“局促”之人不知道春在哪里罷了。這體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真正的自然是在“郊出之外”,不是在人事紛擾的“城”中。作者在官場感到孤獨,大自然卻給他以慰藉,在心靈與自然的貼近中,山水魚鳥都成了他的知己

  (五)布置作業

   書面一:分散朗讀,并注音(出示小黑板,全班在練習本上注音,然后指名板演,共同訂正。)(括號內是答案,下同。)

  1.燕(yàn) 2.花朝(zhāo)3.輒(zhé)4.妍(yán)5.倩(qiàn)6.靧(huì) 7.蹇(jiǎn) 8.呷(xiā)9.廿(niàn)10.浹(jiá)

  口述:l.比喻句,明確在本體與喻體之間常用似、像、若、如之類的喻詞。本文有哪幾個比喻句?(共有3個:①若脫籠之鵠。②如鏡之新開……③如倩女之靧面……。“娟然如拭”不是比喻句,它的意思是“美得像剛剛揩拭過的那樣”,只是描繪而已,雖有“如”字,前后并沒有具體的本體和喻體。)

  書面二:本文寫景細致入微,你讀了有哪些體會?請選例并簡要說明。(自讀課文,用這類題目來檢測,不作死板限制,可以讓學生有自由發表意見的余地,不會扼殺有才能學生的天機及積極性。如果在水平屬中下的教學班,可以改用課文后的一、二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第一課 新社會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指導學生用活潑、熱情的歌聲歌唱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接受)

  2、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鈸”,學習演奏方法。(掌握、初步學會)

  3、復習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的名稱及時值。

  (掌握)

  技能目標:通過欣賞,感受東北民歌風格及女聲的音色特點。(接受)

  情感目標:通過學唱歌曲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二、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新東北風》 (女聲獨唱)

  2、學唱歌曲《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

  3、民族打擊樂器——鈸的持法與演奏方法

  4、復習鞏固已學音符,休止符的名稱與時值。(想想劃劃)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用活潑、熱情的歌聲歌唱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

  難點:

  1、附點節奏的正確演唱

  2、前三局開頭兩小節的演唱要準確,不混淆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目標:學唱《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的曲調

  鞏固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四分、八分休止符的時值及連音線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復習鞏固上學期學過的歌曲

  1、小小牽牛花

  2、夏

  3、黨是太陽我是花

  4、鼓上的小米粒

  5、井底的小青蛙

  6、朗朗朗朗馬來了

  7、張大也把工人當 ……

  三、發聲練習

  2/4 54 32 ┃1─‖

  m

  (哼鳴練習:要求放松,用上氣息,連貫自然的演唱)

  四、想想劃劃

  1、復習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

  2、做幾個魚的頭飾分別在魚上寫上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

  請幾位同學戴上小貓的頭飾按老師的指示釣到相應的魚

  3、做做

  請學生獨立完成P5(1)題

  4、把時值相符的音符(休止符)用線連起來

  5000╙╙OO0000

  555555455

  5

  5000╙╙OO0000

  555555455

  5-------

  五、學唱《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的曲調

  1、學唱1—3句

  出示節奏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的節奏

  (1)說說里面有幾個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分別是幾拍

  (2)請個別能力較好的學生來拍拍念念,指出他們的好壞

  (3)齊拍

  (4)要求按2/4拍的強弱規律來

  (5)初聽全曲想想這樣的節奏在歌曲共出現幾次

  2、逐一分句聽琴模唱

  6 3 3 │5 3 3 │2 3 2 1 │6 ― ‖

  6 2 2 │1 2 2 │5 3 2 1 │2 ― ‖

  1 3 3 │5 3 3 │2 3 2 1 │3 ― ‖

  3、 學唱第4句

  X X X│X X X │

  2 2 3│ 5 6 5│

  ①按節奏跟讀

  ②讓生初步認識切分節奏

  ③填詞按節奏讀

  ④填曲唱

  4、比比

  6 .5 32 │ 1 . 2│

  6 .5 32 │ 1 ―│

  ①找出不同的地方

  ②認認附點

  4、跟琴試著視唱全曲

  七、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

  X ― 二分音符 二拍

  X 四分音符 一拍

  X 八分音符 半拍

  0 四分休止符 停一拍

  O 八分休止符 停半拍

  5000╙╙OO0000

  555555455

  5

  5000╙╙OO0000

  555555455

  5-------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發生練習

  1 2 3 4 ┃5─┃ 54 32 ┃1─‖

  公雞 怎樣 叫 O

  (按上節課的要求準確、有氣息、自然地歌唱)

  三、認識鈸及它的演奏姿勢

  1、 出示實物介紹外部特征:鈸,銅制,圓形,中間凸起成碗狀,中間有一孔,穿上一塊紅綢布便于抓拿,兩片成一副。

  2、 鈸的音色及使用場合

  鈸,音色明亮,常用于合奏及表現喜慶熱鬧的場面。

  3、 學習演奏方法

  ①演奏時雙手各持一片,抓住綢子,兩片相擊發音。力不能過猛,兩片稍叉開。

  ②師示范演奏

  ③請個別學生上來示范

  4、 拍拍敲敲

  X X X │X 0│X X X │X 0 ‖( 拍手)

  X X X │XX X │X X X X│X 0 ‖(鈸)

  X 0│ X 0│X 0 │XX X ‖(碰鈴)

  步驟:1、師逐一將節奏拍出,生默背

  2、請個別能力好的學生試拍,其他學生聽辯對錯

  3、齊拍

  4、出示節奏,讓學生分析三條節奏分別有什么組成

  5、分組,分聲部練習

  6、試著用上鈸和碰鈴讓學生分聲部演奏

  7、放錄音《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為學生的演奏伴奏

  四、繼續學唱歌曲《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

  1、復聽全曲,感受氣氛 提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復習曲譜

  ①試者跟琴輕唱

  ②分組分句唱

  ③能正確自信地視唱

  3、 唱歌曲

  ①試著跟琴輕唱

  ②逐句對歌曲情緒進行分析

  此歌要帶著歡快、活潑的歌聲來演唱,演唱是速度稍快、音量中等,最后一句可處理成稍強

  ③有感情的齊唱

  ④試著用已學過的前三條節奏為歌曲伴奏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鈸

  X X X │X 0│X X X │X 0 ‖( 拍手)

  X X X │XX X │X X X X│X 0 ‖(鈸)

  X 0│ X 0│X 0 │XX X ‖(碰鈴)

  第三課時

  內容:復習鞏固歌曲

  欣賞《新東北風》

  繼續拍拍敲敲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新東北風》

  (一)理解歌詞

  ① 出示掛圖

  問題:說說從服裝上、舞蹈上看出是哪個地方?表達一種怎樣的氣氛?

  ② 揭題

  ③看圖,師朗誦

  ④出示歌詞生齊讀`

  (二)初聽全曲

  提問:歌曲的情緒怎樣?

  表達了怎樣一種場面?

  了解:樂曲的風格奔放,有一種北方人獨有的特點熱情奔放粗獷,不同于南方人的細膩

  (三)復聽

  提問:聽了這首樂曲有什么感覺?

  表達了人們一種怎樣的心情?

  歌曲表達了什么意思?

  (四)再復聽

  這是哪一種人聲演唱的?

  演唱的聲音有什么特征?(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女高音特點音色明亮、柔美、悅耳、高音區較多

  (五)再次復聽

  教師為歌曲編配幾個動作(秧歌步及甩手絹)隨著教師學生邊聽邊表演

  三、鞏固歌曲

  1、有感情地齊唱

  2、個別檢查,并糾正錯誤

  3、和伴奏演唱

  4、用已學過的打擊樂曲鈸和碰鈴為歌曲伴奏

  ①師示范

  ②師生共同演奏

  ③請個別能力較好的學生來演奏

  ④大面積的參與,讓每位學生都來感受音樂親自動手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新東北風》

  (女聲獨唱) 東北民歌

  女高音:音色明亮、柔美、悅耳、高音區較多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簡介

  太陽是地球上萬物的生命之源。本篇課文的作者憑著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盛夏,烈日掃盡清晨晶瑩的露珠,照射著大地直到黃昏,多么沉重悶人的.時光!人們懶洋洋地像是失去了生命力。畫個綠綠的太陽吧!讓大地上到處一片清涼。金秋,登高望遠,大地猶如茫茫的金海。它給人們獻上一個豐收、歡樂的季節。畫個金色的太陽吧,它會比春天更富有燦爛絢麗的色彩。寒冬,冷風颼颼,天冷得讓人縮手縮腳。畫個紅紅的太陽吧,人們都會有這個希望。春天,大地復蘇,萬物生長,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畫個彩色的太陽吧,給人驚喜,催人奮進。

  從課文里,我們能體會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課文語言優美,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愜意,適合背誦。

  學習目標

  .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會寫園、因等6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愿是什么。

  學習重點

  .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會寫園、因等6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習難點

  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愿是什么。

  學習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四個太陽圖卡

  學生:學生用生字卡片

  學習時間

  兩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師出謎語:白天不見,晚上出現。又紅又圓,照亮地面。

  .出示詞卡太陽,指導讀準字音。

  .出示課題四個太陽,指名讀,齊讀。

  .引導質疑:讀了課題,你的小腦瓜里是不是蹦出了小問號?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出示課件:帶拼音生字,指名帶讀。

  .出示課件:去拼音生字并打亂順序,擺字卡,自由練習朗讀。

  .游戲:我說你找喊名字。

  .指導識記生字方法。

  .鞏固游戲:我把生字送回家。

  三、動畫演示,指導寫字

  .猜謎引入:大口框里有個大

  .出示課件:因書寫筆順規則

  看了動畫,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課件:園

  園與因哪里長得很像?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同樣先里面后封口)

  .師范寫園因,講解書寫要領。

  .生自由練寫,師巡回指導。

  .集體評價。

  四、感悟理解,感情朗讀

  .生再讀課文后指名分自然段接讀課文。

  .你們知道文中的小男孩分別為四季畫了哪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嗎?用──在文中劃出。

  .指名發言,指導練讀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紅紅的太陽彩色的太陽

  師貼板畫: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紅紅的太陽彩色的太陽

  .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太陽呢?

  同桌互讀描寫你最喜歡的那個季節的太陽的自然段

  .指名朗讀,感悟理解

  春天──多彩的太陽

  .指名讀

  .指名再讀,喜歡的齊讀

  .你們看到的春天的色彩都有哪些?

  .師生合作讀

  夏天──綠綠的太陽

  .指名讀

  .出示課件:高山、田野、街道、校園到處一片清涼。

  指導朗讀該句

  .男女生比讀

  秋天──金黃的太陽

  .指名讀

  .出示課件:金黃的落葉忙著邀請小伙伴,請他們嘗嘗水果的香甜。

  指導讀通,讀好該句

  .引導想象:你的眼前出現了哪些香甜的水果?

  出示課件:水果圖

  .齊讀該段

  冬天──紅紅的太陽

  .指名讀

  .出示課件:冬天圖片及風聲

  你能用動作告訴我你現在的感覺嗎?

  .出示課件:紅紅的太陽升起

  現在是什么感覺?

  .老師也想通過朗讀讓大家暖和暖和,該怎樣讀?誰來教我?

  生自由練讀,師學讀

  五、背誦表演,拓展延伸

  .指導背誦表演最喜歡的段落

  .指名背誦表演,集體評價

  .出示課件:四季圖片及種太陽音樂

  描畫你心中的太陽,表達自己的美好愿望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班干部選舉:

   同學們選舉自己心目中的班長(口頭說選誰)并說出為什么選他(她)的理由。

  二、導入:

   剛才我們班進行了一次選舉,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選舉有關的課文我選我(板書)。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法?(把同學們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通過學習,讓我們來解開這些問題。

  (我選我是什么意思?我指的是誰?誰選誰?我選我當什么?為什么要我選我?)

  三、授課

  1、師:下面老師來讀課文,同學們注意教師朗讀的語氣,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范讀,讀后提問。講了一件班上選舉勞動委員的事)

  2、下面同學們來分小組讀課文并且在組長的組織下完成兩個任務

  ①認讀生字,讀準字音,讀流利課文

  ②討論回答黑板上提出的問題

  完后,師出示投影生字,指名生讀音并如何記住這些生字?交流問題的答案

  3、下面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課文,誰當老師?誰當王寧?誰當解說者?三個同學分角色朗讀,其他同學注意他們的讀音是否正確,感情好不好?

  (讀完后,讓同學們說有沒有錯誤,哪個地方好,哪個地方不好?你會怎樣讀?師適當引導)

  (重點詞句:靜悄悄、突然、愣住了、我選我、大家都在想)

  4、分小組編話劇我選我并進行排練)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當演員?下面給你一個機會,分小組編話劇我選我并進行排練,呆會兒我們請一個小組上臺表演,好不好?

  (同學們在組長帶領下,分小組表演)

  5、剛才同學們都當了小演員,我來檢驗一下同學們體會得好不好,課文中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大家可能在想什么?(結合課前的選舉,說自己當時在想什么?)一片掌聲說明了什么?(大家都歡迎)王寧最后當沒當上勞動委員呢?(這樣的班干部同學們老師肯定都歡迎)

  6、哪一組上臺表演?一小組表演或有老師參與。表演得很好,將來一定能做一名好演員

  7、剛才我們班的選舉,有想選自己的嗎?那么王寧為什么敢選自己呢?他想為同學們服務并且對自己有信心。我們同學有許多也肯定也想和王寧一樣為同學們服務,那么你也可以選自己,不敢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讓得票多的同學說一說自己準備怎樣當好班長。

  8、下面我們來學習一個句式(投影)

  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

  我們班的勞動委員是李小青。

  自己舉幾個

  四、評價。

  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對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這件事有什么想法?你認為王寧能不能當好勞動委員呢?(知識或道理)你認為自己表現得怎么樣?我認為大家表現都非常好。

  五、下課

  板書

  我選我

  選舉勞動委員

  靜悄悄的

  突然

  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

  愣住了

  一片掌聲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學習中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的含義。

  2.訓練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1、2

  教學難點:3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趕驢人在驢子的脖子前掛一塊肉,驢子為了吃到那塊肉就不停往前跑,但是驢子始終也追不到那塊肥肉。

  二.整體感知

  1.范讀(關注字音、節奏)

  2.自讀(注意讀準字音、節奏、圈畫疑難)

  3.個別朗讀,同學互評

  4.集體朗讀

  三.合作探究

  1.疑難字詞,小組交流,班級互助

  2.根據幻燈解決重點詞句

  3.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同時思考導致驢悲劇的原因有哪些。

  預設:

  (1)好事者(2)老虎

  (3)驢本身(4)黔地

  4.你認為哪個原因更重要(用自己的話概括)

  預設:

  (1)好事者帶來且無用;不帶,或帶而用,則不會出現此悲劇

  (2)老虎要吃它,驢并未有侵犯虎之意,是虎主動入侵(直接原因)

  (3)驢本身無能,僅一“鳴”、一“蹄”。(根本原因)

  (4)黔地,沒有挖掘驢的價值

  注:由預設2、3理清結構,解讀課文

  ①虎對驢的態度前后有何變化(看圖找出文中相對應的句子,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畫面深層挖掘虎的心理)

  以為神——莫相知——以為且噬己——覺無異能——終不敢搏——技止此

  畏---疑---恐---不奇---怕---喜(結合畫面,試背課文)

  ②面對兇悍的老虎,驢有何反應

  “鳴”“蹄”(成語:黔驢技窮黔驢之技)

  ③觀看flash影片《黔驢技窮》,概括虎、驢的形象

  驢:軟弱無能狂妄自大遲鈍麻木愚蠢虛榮

  貌似強大外強中干

  虎:勇敢大膽謹慎小心觀察仔細狡猾敏捷

  小結:好事者與老虎包括黔地,作為外因在這場悲劇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根本原因在驢自己.文章標題是《黔之驢》,但著力多的卻是虎,是否偏題,標題可否改為“黔之虎”(學生討論)

  以虎襯驢

  5.作者為何要塑造驢的形象,通過什么方法來塑造,目的又何在。(作者、背景、體裁)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文學家。和韓愈合稱為“韓柳”,被譽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多為揭露統治者的昏庸無能,殘暴兇殘,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

  背景:《黔之驢》是柳宗元被貶官時所作的《三戒》中的一則。《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作者認為這三則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為戒,故稱“三戒”。作品諷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

  6.有人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雖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作者除了諷刺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以外,還給我們怎樣的啟發?

  (1)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點能戰勝它。

  (2)透過現象看本質

  (3)知己知彼

  (4)不虛榮買弄

  (5)正確估計對手

  (6)堅持,不放棄

  四.拓展:

  1.一場驢虎之爭以驢死虎口而宣告結束,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虎家族正在為它們的英雄召開慶功會,驢家族卻在沉痛哀悼他們的不幸同伴,請你代表虎家族寫一份賀詞,代表驢家族寫一份悼詞。

  2.柳宗元在這則寓言中塑造了一個不光彩的“蠢驢”形象,其實驢也很無辜,請你改編《黔之驢》,為驢平反,重塑驢的形象。

  3.通過本文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新的發現,新的疑問、新的觀點?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錦集6篇】相關文章: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四篇01-20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9篇02-08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八篇01-03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十篇01-07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九篇02-09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五篇02-04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錦集6篇01-30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錦集6篇01-17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錦集10篇01-09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錦集5篇01-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最新在线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 | 日本午夜久久精品福利 |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100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