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7-11 12:30:3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七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欣賞作者以語言文字再現音樂形象的藝術手法。

  2體會作者對琵琶女身世的無限同情和共鳴。

  教學重點

  學習用文字表現音樂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感受“聲中之情”

  教學步驟

  一、聽“曲”(導入,播放音樂)

  聽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對琶琶聲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二、賞“聲”

  1學生談聽后之感

  2白居易在聽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寫下他的感受的?(直接進入第二段的琵琶聲部分)

  3詩人是如何用文字來描述音樂形象的?(師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問設計:音樂是主人公內心情感的流露,那我們一起去體會琵琶女的琵琶聲中的“情”。

  1勾劃出文中能體現“聲中之情”的詩句

  明確: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主中無限事;別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無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過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據課文,學生先朗讀,后討論,理解“聲中之情”

  明確:琵琶女是一賣藝之女,年輕時因美貌和超群的音樂才華受眾人矚目。然年長色衰,才華無人賞識,下嫁商婦,獨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種“懷才不遇”的“惆悵”,“幽愁”是一種落漠和孤獨。

  四、識“知音”

  設計提問:我們通過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聽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詩人卻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聽出了她的曲中之情,為什么?(過渡到詩人的處境)

  1學生討論

  2明確:白居易是貶官,政治抱負不得施展,與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貶謫將辭行“醉不成歡慘將別”心情與琵琶女一樣“幽愁”

  3總結:“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五、比較欣賞劉鶚的《老殘游記明湖居聽書》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聯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2、訓練與提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的內涵。

  【教學難點】

  聯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調動并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準備】

  1、教師:

  搜集黃河的影視材料和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

  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抗日戰爭時中華兒女可歌可泣的事跡,了解黃河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黃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搜集一些與黃河相關的歌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培養興趣,增加積累。

  【教學設計】

  一、導語

  (多媒體播放一段黃河錄象,以《黃河頌》的旋律作為背景音樂,老師激情導入)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它以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在藝術作品當中廣泛出現。人們歌詠它,因為它古老,它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因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還因為它蒼桑,它與它的人們一起經歷過抗爭與苦難。今天我們體會吟誦的就是一篇贊頌黃河英雄氣概的詩篇──《黃河頌》

  設計意圖:黃河氣勢磅礴,《黃河頌》的旋律激昂,,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教學時充分利用了CAI輔助教學的優勢,通過直接訴諸視覺、聽覺的畫面和音樂來激發學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打動學生的心靈。渲染課堂氣氛,奠定本課情感基礎。

  二、 話說黃河歷史

  1、課前已要求大家通過各種方式查閱有關黃河的知識,現在,請同學們盡展才華,讓我們“話說黃河”,說一說你對黃河知多少:

  (學生自由暢談,教師有意識地把學生介紹有關黃河的知識帶人課本,與課本內容相鏈接)

  如: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經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肅,黃土高原和鄂爾多斯高原的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華北平原的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現在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城市──咸陽、西安、洛陽、鄭州、安陽、開封、商丘等都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互相交流,既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自主學習的習慣,又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而把學生準備的資料和課文相聯系,既完成初步感知課文又讀厚文本,拓展學生視野,調動學生的知識儲藏和激發學生樸素的愛國情感,此所謂“出乎其中,入乎其內”。

  2、小結時自然介入背景:(多媒體顯示)

  介紹背景:《黃河頌》誕生于抗日戰爭年代,當時,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著中華大地。光未然隨抗日部隊行軍至大西北的黃河岸邊。雄奇的山川,偉大的人民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時代的呼喚促使他懷著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篇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冼星海在除夕晚會上聽了該詩的朗誦異常興奮,連續寫作六天,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黃河大合唱》這部史詩性杰作。這部大型聲樂作品共八個樂章,其中尤以《黃河頌》、《黃水謠》、《保衛黃河》等為人們所傳唱。

  設計意圖:初一學生對這首歌詞產生的時代背景的認知比較淺顯,在小結時介入時代背景,使學生更易領悟詩歌的內容,積淀情緒,為第二板塊的“吟誦黃河頌歌”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 吟誦黃河頌歌

  (師配樂范讀,生作批注)

  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或一節,說一說應怎樣讀。

  1、學生自由暢談,可不按文本的先后順序,按照學生喜歡的句或節指導朗讀:

  以下幾點朗讀技巧的指導供參考:

  如;以歌詞第一節為例指導朗讀時應注意情感、語氣、節奏。

  從需要重讀的詞語(動詞)“望、奔、掀、澎湃、劈”;和(形容詞)“高山、滾滾、萬丈”,可以體會出黃河的一往無前、銳不可當的英雄氣魄。所以,讀的時候一定要讀出磅礴之勢、豪邁之情。當然也要讀出變化“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沒有磅礴之勢,此時的黃河已進入一個相對平緩的地勢,所以讀的時候要舒緩一些。教師適當師范朗讀,學生個別朗讀或齊讀。

  又如:朗誦“頌黃河”的部分,要注意感情的變化。

  第一個“啊,黃河”一節由于在贊頌黃河作為母親對中華民族的養育,所以要讀的舒緩。

  第二個“啊,黃河”一節由于在贊頌黃河作為屏障對中華民族的保護作用,顯示她的偉大和堅強,所以讀的要高亢、激昂些。

  第三個“啊,黃河”一節是借用黃河的偉大和堅強來激勵中華兒女保衛黃河,保衛祖國,感情達到高潮。所以,讀的更要高亢、激昂,感情應完全迸發。兩個“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不僅要讀的鏗鏘有力,而且,要讀出變化,后一個要比前一個感情更要強烈,“你一樣的”和“偉大堅強”都要比前一個語氣重,“偉大”的“大”和“堅”的“強”都要采用拖音,

  三個“啊”要讀的深沉,聲音稍長,“黃河”要讀的高昂,表明在贊頌。朗讀形式可以有教師范讀,學生分角色朗讀。

  2、分小組朗讀、學生評價。

  3、師生聯讀。(配樂)

  設計意圖:感情朗讀是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新課標中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非常重視,詩歌是訓練朗讀水平最好的題材,況且這首詩歌感情澎湃激越,尤其值得朗讀。相信學生通過以往的學習已初步具備了美讀的能力,再加上前面的情感鋪墊,先給一點時間在小組中交流,在課堂中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交流中鼓勵學生發表見解,提出朗讀的看法。效果一定要比老師要你怎么讀好得多。

  四、 探究黃河精神

  1、課堂討論:(多媒體顯示)

  ⑴ 黃河有怎樣的氣勢和精神,你是怎樣體會的?

  ⑵ 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為作者描寫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歌頌它偉大堅強的精神,是為了表達什么感情?

  ⑶ 你能仿寫一節詩歌替代本詩的結尾部分,來發出你自己的誓言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2、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課堂討論發展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受的語言智能。它既是文學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語言的,又是人文的。同時顯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的基本理念。

  五、 詠唱黃河歌曲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筆揮灑激情贊美過黃河。學生交流所查閱資料補充寫黃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九曲黃河萬里沙。

  ──劉禹錫《浪淘沙》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小結:這節課讓我領略了你們的精神和風采,黃河的精神在你們的心里扎下了深根,黃河的精神在你們的身上得到了延續,你們是希望的一代、發展的一代、成功的一代,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詠唱黃河歌曲。

  (多媒體播放《黃河大合唱》,師生齊唱)

  設計意圖:配樂朗誦、理解性欣賞朗誦,增進了學生對詩歌的體驗和感受,引入古代文人頌黃河詩句是橫向拓寬視野,“詠唱黃河歌曲”是活動形式的變換,也是對課首的呼應,同時讓全課的教學余味猶存。

  結束語: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英雄的中華兒女,維護的祖國的尊嚴。我們為民族自豪,為祖國歌唱。讓我們以黃河為榜樣,團結奮斗,為我們的民族擠身于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六、課外作業

  1、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2、 收集有關黃河文化和治理黃河的資料,寫成專題文章,為這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母親河,黃河》做準備。

  設計意圖:作業1美都是相通的不管是文學還是音樂。作業2學習語文在課外,課外知識的積累與拓展是新課標的理念之一,也是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人文關注。

  【板書設計】

  序曲 主體 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 望黃河 學習黃河精神

  頌黃河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與學情分析《釣魚》一文是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 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天夜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親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這件事給了?我?終生的啟示,讓?我?懂得了在各種誘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氣和力量。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習本文,應抓住學生這一能力,讓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能力,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抓住主要內容,同時,聯系生活實際體會課文蘊含著的深刻的做人道理,從中得到啟迪,完成本課的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并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過程。

  2、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提高抵制各種?魚?的誘惑的勇氣和力量。

  教學重點 感情朗讀課文,領會文章中蘊含著深刻的做人道理——嚴格要求自己,堅定地抵制各種誘惑

  教學難點 領會課文最后部分含義深刻的句子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檢查復習,導入新課

  1、導出課題,聽寫詞(詞語見教參)

  2、同桌互相檢查、訂正

  3、回憶上節課我們提出了什么問題?【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既能復習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又能把學生帶入新課的學習中。二、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讀明白的問題在書上圈一圈,畫一畫,讀不明白的作上標記。

  2、小組內交流這些問題。【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讀書,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既培養了學生閱讀習慣,又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的培養,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二、集體交流,體會情感

  1、我釣到了一條怎樣的魚?當時我和父親心情怎樣?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句子:?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輕輕翕動著

  2、指導感情朗讀,體會我和父親喜悅的心情。、

  3、父親要我放魚,我的感情發生了怎樣變化?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句子:(1)、?爸爸,為什么??我急切地問道。(2)、?可是不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哭出了聲。(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4)、我慢慢地把魚鉤從……放回湖里

  4指導感情朗讀,體會我難過的心情。

  5、父親當時的態度如何?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的?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句子?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指導朗讀,體會父親態度的堅決

  6、分角色朗讀我和父親的對話,進一步體會我和父親的情感變化。【設

  計意圖】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發展語言積累,陶冶情操。《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文中作者情感的變化,主要通過?我?和父親的對話表現出來的。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朗讀,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

  7、父親這樣做對不對?現在我們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設計意圖】通過辯論不僅使學生能明辨是非,受到正確的引導,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8、三十四年前的那個夜晚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啟示?學生交流。課件出示句子?當我一次次地面臨到的抉擇的時候,------我就會獲得抵制誘惑的勇氣和力量

  9、指名讀句子。

  10、?道德抉擇?什么意思?我都遇到了什么樣的道德抉擇?學生交流,課件出示句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11、這里的?魚?指什么?(?魚?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誘惑,指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設計意圖】要讓其讀懂文字背后的東西,使學生經受一次情感的體驗。四、拓展練習,提升情感

  1、你們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請認真思考后把下邊省略的內容補充完整:在家里: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彩,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你……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你……選舉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

  回家路上,你揀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你……

  2、引導學生補充省略的內容【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五、課堂小結,升華主題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隨作者一道經歷了一次心靈的考驗,進行了一場道德的抉擇,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獲得了一個難忘的.啟示。此時老師想起了一句名言:(課件出示: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鳩。)此時老師也有一句話要送給大家:(課件出示句子老師讀:今天播下道德的種子,明天收獲成功的人生。)愿我們都能向作者那樣,從釣魚中獲得思想的啟迪,走好人生之路。【設計意圖】結尾用孟德斯鳩的一句名言來導之以行,使學生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深化了文章的主題,達到了預期目標。五、布置作業,結束課堂

  1、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2、聯系生活實際,以《……的啟示》為題,寫一篇短文。【設計意圖】摘抄重點語句,牢記于心,進行語文積淀;課后練筆體現學以至于用,以此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植樹問題P106頁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驗證等數學探究活動,使學生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的規律,構建數學模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2.培養學生通過“化繁為簡”從簡單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和化歸思想。

  3.通過合作交流,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的應用,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運用數形結合、一一對應建構植樹問題模型,并靈活地解決植樹問題。

  教學難點:“一一對應思想”的運用

  教學準備:課件、10根小棒、尺子、白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

  1、師:今天張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你們歡迎嗎?怎么歡迎?(學生鼓掌)

  師:手不但能表示情感,還藏著數學奧秘呢!伸開你的右手,你找到了數字幾?

  生:5

  師:5是什么?

  生:5個手指

  師:就是手指數,那還能發現哪個數?

  生:4個空隙

  師: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

  師:像這樣每兩個手指之間的空隙,在數學上叫做間隔。(板書:間隔)

  師: 4根手指幾個間隔?三根呢?

  2、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間隔現象?(課件出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與間隔有關的一類有趣的數學問題:植樹問題。(板書課題)

  二、發現規律

  1.課件出示:同學們要在全長500米長的小路的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樹。(兩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數?

  (1)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問題是什么?“一邊”“每隔5米”、“兩端都栽”什么意思?(解釋“一邊”、“500米”是全長和“每隔5米”是間距)

  (2)那么我們需要種多少棵樹呢?

  (3)請同學猜一猜、算一算

  預設:100÷5=20? 100÷5+1=21? 100÷5-1=19

  (4)引導驗證:現在有不同的猜想,到底誰的對呢?怎么辦?我們能不能想一個辦法驗證呢?如果我們畫圖來驗證,你覺得好不好?(太麻煩)

  三、建立數學模型

  1、化繁為簡

  師:我們可以先從簡單數據開始研究。我們可以把這里的總長500米改成5米、10米、15米20米、30米,請你選一個來擺一擺、畫一畫,數一數、找一找規律驗證下吧。

  出示活動要求:

  (1) 結合生活情境,獨立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用畫一畫、找一找、算一算的辦法研究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的關系,有困難的同學也可以同桌合作。

  (2) 完成后,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想法。

  2、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3、引導總結規律,完成板書:

  小結:1棵樹對應1個間隔,最后一棵對應的間隔沒有了,棵數比間隔數多1。你再仔細觀察,還有什么新發現?

  板書:兩端都栽:全長÷間隔長=間隔數

  間隔數+1=棵樹

  棵數-1=間隔樹

  師:如果老師下面空格里的全長填上40米,那么你能不畫圖列式得出答案嗎?100米呢?

  預設:40÷5=8? 8+1=9(解釋8表示間隔數)

  4、回歸應用

  (1)師:那回到原來的題目全長改成500米,會算嗎?那么我把數字再放大變成1000米,怎么做?

  (2)全長10000米,每隔10米種一棵(兩端都種),要種多少棵?

  5、小結:其實今天的學習我們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板書:以小見大或化繁為簡)也就是像這樣遇到數據比較大或比較繁瑣的問題時我們可以用一些小數據、一個簡單的草圖找到規律來解決。

  四、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1.出示:為美化校園環境,建安小學準備在一條長10米的小路兩旁,每隔2米放一盆花,(兩端都放)一共可放多少盆花?

  學生審題后獨立完成。

  交流提問:這個問題也是植樹問題嗎?為什么?生活中還有類似的問題嗎?

  師:這些樹、花盆、小旗等都可以用點來表示,植樹問題就是研究這些點和間隔關系的問題。

  2、路的一邊從頭到尾擺了6盆花,如果每兩盆花之間在插一面小旗,一邊能插幾面小旗?兩邊呢?

  3.同學們排成一隊去參觀,從頭到尾一共12人,每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是2米,那么這列隊伍長是多少米?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學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六、拓展延伸:

  出示30米,每隔5米兩端都種,學生讀題。出示房子,師:現在還是兩端都種嗎?

  預設:只種了一端

  師:現在間隔數和棵數有什么關系呢?

  再出示一個房子,師:現在還是只種一端嗎?

  預設:兩端都不種

  師:那間隔數和棵數又有什么關系呢?同學們下課以后可以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方法研究一下。

  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兩端都栽: 全長÷間隔長=間隔數

  間隔數+1=棵樹

  棵數-1=間隔樹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 教學目的: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識記生字,理解詞語。

  3 、懂得仔細觀察、勤奮練習、不斷積累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教學重點:

  讀中感悟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的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三、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

  四、 教具準備:

  1、 課件。 2 、學生收集相關人物的文字、圖片資料。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 、回顧學過的語文課,我們都認識了哪些人物?從這些人物身上,你都受到了哪些啟發?(指生回答)

  2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人物。板書課題。

  3 、圍繞課題質疑。

  二、自由讀文,初步感知。

  1 、課件出示讀書要求:

  ( 1 )看清字形,讀準字音。

  ( 2 )自由讀,大聲讀,放慢速度讀。

  ( 3 )難讀的句子要來回多讀幾遍,力爭將課文讀通讀順。

  ( 4 )讀書用心記,思考有憑借。

  2 、學生讀書,師巡視,糾正錯誤坐姿、讀姿。

  3 、課件出示文中的詞語:自由讀、指讀、齊讀。

  三、檢查讀書,初步解疑。

  1 、指生讀書。(每人一個自然段)

  2 、學生評讀。

  3 、教師總評。

  4 、解疑:( 1 )拜誰為師?( 2 )結果如何 ?

  5 、課件出示文字和圖片:簡介莫泊桑、福樓拜。

  四、合作探究,進一步感知課文。

  1 、課件出示探究內容:

  ( 1 )快速閱讀課文,看幾至幾自然段是寫莫泊桑拜師的?

  ( 2 )共幾次拜師?

  ( 3 )每次拜師,福樓拜是怎樣給予教導的?

  2 、小組讀書,合作學習。

  3 、班級交流,師適時板書。

  4 、教師總結:課件出示“隨堂小練習”。

  莫泊桑是( )世紀( )國著名的作家。學習了這一課,你認識了( )的莫泊桑,認識了( )的福樓拜。從莫泊桑拜師學習寫作的經歷中,你受到的啟發是( )。

  5 、課堂總結。(談談上課的感受)

  五、課外拓展。

  觀察馬路上的行人和車輛,練習寫一小段話。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課時要求:

  1、講讀24小節,使學生知道烏鴉用什么辦法喝到水,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2、理解到處、又、很、也、怎么辦、一個一個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3、用看見一詞說話。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烏鴉為什么喝不著水?

  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三、教具:

  1、多媒體2、瓶子及石子若干3、錄音機

  四、教學形式:

  分組教學實驗法討論法五官體驗法嘗試法

  五、教學過程 :

  1、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復習詞語: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21課(指著板書)(齊讀)烏鴉喝水的詞語,我們先來復習一下,請小朋友來讀詞語。

  A、出示詞:烏鴉、口渴、喝水、找水、怎么辦、瓶子

  B、數一數:瓶的第9筆是什么?(乙)

  C、出示:喝、渴一起讀。

  你怎么來記住喝和渴?

  (喝要用口來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為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點水。)

  D、請把書翻到第110頁,我們來做課后第2題選詞填空,看誰做得又快又好。開始。

  ⑴自己做。

  ⑵交流:誰愿意來說第1句?第2句?第3句?(指名)

  ⑶都對了嗎?我們一起看大屏幕把這三句句子讀一遍。

  (齊讀3句句子)

  2、新授:

  A、過渡:通過第1節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指著板書)

  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嗎?老師請小朋友邊看邊聽邊想想。

  B、⑴播放多媒體錄象及錄音。

  ⑵問:烏鴉找到水了嗎?(齊答)喝到水了嗎?(齊答)

  ⑶我們來讀讀課文。(自己讀)找一找哪節寫了烏鴉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開始。

  ⑷你找得最快,請你來說,是哪一節?(第2節)

  C、學習第2節。

  ⑴真聰明,找對了。現在請小朋友仔細地讀讀第2節,你是從哪句話里知道烏鴉找到了水?開始。

  ⑵輕聲讀交流

  ⑶誰來說?把句子讀一讀。(指名讀句子)

  ①對了,烏鴉看見了一個什么?(齊答)烏鴉看見了一個瓶子,瓶子里怎么樣?

  愿意把第1句讀給孫老師聽的小朋友一起來讀第1句話。

  ②用看見說話。烏鴉看見了一個瓶子,那么你看見了什么?(指名每一組46號的小朋友說。)

  你看見了××,××怎么樣?(指名13號說)誰也愿意向他學習說一說。

  ⑷①課文里的烏鴉看見了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它可高興了,可是(出示多媒體圖象)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邊的水也不多,它喝不著。(學習第2句)

  ②現在請每組的小朋友在3號組長的帶領下讀讀第2句句子,并討論一下,找找詞兒說說烏鴉怎么會喝不著水的?開始。

  ③小組自學討論

  交流:老師這里有四個瓶子,找找哪個是烏鴉找的瓶子?(因為,模擬多媒體點出高、小、不多。)

  請小朋友觀察一下在你們桌子上的瓶子和烏鴉,是不是因為這樣而喝不到水?小組觀察,請哪個小組愿意派個代表來說說烏鴉為什么喝不到水?(指名2人)

  ④如果瓶子怎么樣了,烏鴉就能喝到水了?請小朋友在小組里說說看。

  Δ 如果瓶子不高,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里邊的水多,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⑤可是,現在(出示多媒體圖)(指名說)(瓶子、瓶口、里邊的水,它喝不著。)烏鴉遇到的困難可真(多),請小朋友在小組里讀一讀。(指名每組派1個代表來讀。2對)大家一起來試試,讀讀第2句。(齊讀)(看圖)

  ⑸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邊的水也不多,烏鴉喝不著,它心情怎么樣?(很著急)對呀,可著急了,請小朋友自由找伙伴把第3句讀一讀,讀出烏鴉很著急。

  ①自由找伙伴②指名2對③齊讀

  現在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把第2節連起來讀一讀。(齊讀)

  D、學習第3節和第4節。

  ⑴是呀,怎么辦呢?小朋友,你們愿不愿意替小烏鴉出個主意?怎樣才能讓烏鴉喝到水?(指名說,邊說邊出示方法)大家想的辦法真多,我們的小烏鴉也想出了辦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⑵播放多媒體,師讀課文第3、4節。

  ⑶老師這里有道填空題,請小朋友在3號小組長的帶領下讀讀課文第3、4節。想想烏鴉的辦法是什么,怎么填?

  出示:烏鴉看見_____,于是,它把_____

  ①小組自學。

  ②哪個小組愿意來讀一讀讀讀課文第3、4節?

  ③請一組派代表來說齊說。

  ⑷點出:一個一個地,烏鴉為什么要一個一個地銜石子?在你們的桌子上有2個瓶子和一些小石子,請你們在1號組長的帶領下,動手試一試烏鴉的辦法,邊做邊觀察邊想。

  ①烏鴉一個一個地把小石子銜來放到瓶子里,會怎么樣呢?(水會慢慢升高)

  ②烏鴉喝到水了嗎?

  動手做交流

  小結:是呀,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來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烏鴉喝到水了,心里怎么樣?(很高興)

  請小朋友和孫老師來合作讀課文第3、4節。

  師生合作讀(注意一個一個地、慢慢地,讀得又輕又慢)學生連起來一起讀課文第3、4節。

  ⑸剛才你們也為烏鴉出了許多主意,我們來比一比,誰的主意更好?

  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發現烏鴉的辦法很省力,還能喝到瓶子里全部的水。所以,你覺得這只烏鴉怎么樣?

  3、總結全文:

  A、是呀,這是一只聰明的、愛動腦筋的小烏鴉。讓我們

  重溫一下烏鴉聰明的辦法,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B、朗讀全文

  C、總結:這是一只愛動腦筋、聰明的小烏鴉,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們也要向這只烏鴉學習,遇到困難多動腦筋,解決困難,好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二班47人,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能認真完成作業,上課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較好,但班級上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尖子生較尖,但比較少,后進生10人左右較差,其中兩人屬于待合格生。

  二、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 :珍稀動物 -簡易方程

  1、方程的意義 2、等式的性質 3、解方程

  第二單元 :水產養殖場-多邊形的面積計算

  1、平行四邊形地認識和面積 2、三角形地面積計算 3、梯形地面積計算4、組合圖形地面積計算。

  綜合應用-關注我們地活動空間

  1、多邊形面積計算 2、小數四則運算 3、統計與測量方法

  第三單元: 團體操表演-因數與倍數

  1、2、3、5的倍數的特征,奇數偶數 2、質數合數 3、分解質因數。

  第四單元 : 中國的熱極-認識正負數

  1、正負數地意義 2、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地量

  3、借助溫度計比較正負數大小

  第五單元 :校園課技周-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1、分數地意義 2、分數與除法地關系 3、真分數、假分數

  4、分數地基本性質

  第六單元 :空間與圖形-對稱平移和旋轉

  1、認識軸對稱圖形 2、認識圖形地平移與旋轉,會畫平移旋轉90度

  3、靈活運用對稱平移旋轉組合圖形。

  第七單元:剪紙中的數學-分數加減法

  1、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地意義 2、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地意義

  3、找兩個數地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4、約分

  5、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6、同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7、分數與小數互化。

  綜合應用-我能長多高

  1、收集數據整理數據2、小數四則運算

  第八單元:獲聯合國人居獎地城市-統計

  1、折線統計圖 2、選擇折線條形統計圖描述數據

  第九單元:可能性

  求簡單事件發生地可能性地大小

  數學與生活

  1、簡單地統籌法2、簡單地優選法

  回顧整理——總復習

  三、教學目標:

  數與代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理解方程地意義,等式的性質,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景中的數量關系,會用等式性質解方程,能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具體情景,知道235的倍數的特征,能找出100內2、3、5的倍數,理解奇數偶數質數合數的含義,會

  分解質因數。

  3、結合現實生活,了解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相反的量,借助溫度計比較正負數大小。

  4、結合具體情景理解分數意義,理解分數與除非關系,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能將假分數化成代分數和整數,理解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利用基本性質解決簡單問題。

  5、結合具體情景,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會著兩個數的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理解約分的意義,會約分,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會進行小數分數互化。

  6、初步了解簡單的統籌方法。

  空間與圖形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利用方格紙和割補法探索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并正確計算,了解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

  2、用折紙等方法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根據對稱圖形的一半畫出另一半,認識圖形的平移旋轉,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平移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

  統計與概率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認識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作用,能根據需要選擇折線和條形統計圖。。

  2、結合具體事例,體驗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實踐與綜合運用

  1、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 2、初步了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四、采取的措施及達到的目標

  1、課堂上盡量為學生創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情境,盡量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解決問題的主人。另外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靈活解題能力。

  2、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加大課堂教學密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狠抓課堂教學常規,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高效。教育學生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別人回答問題要認真傾聽,等別人講完話后再發表自己的意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4、采用多種方法吸引學生,用機智幽默調節課堂氣氛,用各種評價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務必要精講精練,講課要講到點子上,圍繞著知識點出不同類型的練習。對某一知識點的相關知識心里要有數。

  五、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 簡易方程 9課時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計算 10課時

  第三單元 :因數與倍數 5課時。

  第四單元 :認識正負數 2課時

  第五單元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8課時

  第六單元 :對稱平移和旋轉 5課時

  第七單元 :分數加減法

  10課時

  第八單元 :統計 4課時

  第九單元:可能性 2課時

  回顧整理——總復習 5課時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七篇】相關文章: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七篇02-11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七篇01-04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七篇01-27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七篇01-18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9篇02-08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9篇01-23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10篇01-14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六篇01-13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7篇01-09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六篇01-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无 | 五月天在线视频婷婷播放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亚欧精品在线视频 |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88色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