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設計及反思

時間:2021-08-31 16:10:5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三年級語文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設計及反思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設計及反思

三年級語文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設計及反思1

  這是一篇內容、情思上富有兒童趣味,而在構思、語言上表現得十分精巧和熟練的散文。顯然,作者是一位富有童心的、用心為兒童寫作的成年人。的確,文章的作者是的兒童文學家張秋生先生。

  在學習課文之前,我讓同學們讀了很多次課文,小希和小彤在讀書時總是特別有感情。通過多次朗讀,同學們自然能體會到整篇課文所包含的情感。

  這是一篇散文,也是一篇故事,“我”被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吸引的故事。這個故事吸引讀者的,還有語言的準確和細膩!傲辆ЬУ乃荨薄靶⌒〉乃{天”“閃著雨珠的葉子”“濕漉漉的水泥道”……讀著這些細膩的描述,就好像身臨其境,也和“我”一起走在了“一夜秋風,一夜秋雨”后,鋪滿金色梧桐葉的水泥道上。讀著這樣的描述,還很容易喚醒讀者心中類似的經驗和記憶,并重新發現秋天的美。

  教學環節:理解詞意

  這篇課文要學會用“聯系上下文呢”的方式理解詞語的意思,如:

  我問大家“明朗”時什么意思?大部分學生默不作聲,過了一會兒便有三四個學生舉手說是“晴朗”的意思,后來我讓大家讀一讀前后文,從文章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明朗”的意思?個別學生反應很快,但是部分學生還是不知所云。

  教學“凌亂”也是如此,部分學生反應迅速,馬上找出前文中的“不規則”。午自習時,我再次將詞語的意思寫在黑板上,但是今天的作業本上還是有五個左右的學生不會寫。

  教學板塊:發現“美麗”

  問:在讀書的過程中,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很美麗呢?將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劃出來。

  同學們找了許多句子,小涵說:“老師,有人幾乎把整篇課文都劃起來了。”小希立馬接上:“全部劃起來就難看死了。”

  大大部分同學所找的句子集中在6、7、8自然段。這三個自然段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比喻。這個也是顯而易見的,難不倒孩子們。所以,這篇文章是適宜用來進行句子積累的。

  但是不足之處在于我沒有在此環節讓學生仿照“金黃金黃的葉子”“閃著雨珠的葉子”這樣的詞語形式說一說。而這個是班里學生所欠缺的。也可以仿寫:水泥道像鋪上了XXXXXXXX。應該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也可以用句中的詞語寫一寫,達到積累語言的教學目標。

  教學板塊:小練筆

  剛開始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在上學或者放學回家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時,大部分學生都說自己沒看到什么東西,都是坐車回家的,或者說自己只是看到了房子、樹、同學家等。我便讓大家想一想再寫下來,孩子們一動筆,確實比口頭表達的句子要完整生動多了。

三年級語文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設計及反思2

  教學要求:

  1.認識“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晶”等1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體會隱喻的寫作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4.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我們每天走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你有沒有發現路途上美麗的風景?本文作者就發現了上學路上的美麗風景,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學會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2.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3.作者簡介:張秋生,詩人、兒童文學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靜?h人,長期從事少兒報刊編輯工作,曾任《少年報社》總編輯,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起創作集童話、詩歌、散文于一體的文學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兒童情趣和,頗受小讀者喜愛。本課就選自張秋生的童話集《小巴掌童話》。

  4.法國梧桐:大量傳入我國約在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國人種植于上海的租界內,故稱為“法國梧桐”,簡稱“法桐”或“法梧”。葉子有5個葉尖,少有3個或7個,葉子長寬差不多。正式的名稱叫“三球懸鈴木”,屬落葉喬木,是世界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稱。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3.邊讀邊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用橫線標出來。

  2.課文分幾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3.通過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詞語?

  四、交流課文內容。

  1.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問題當堂解決,解決不了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記憶生字,提醒學生與熟字區分比較。

  3.書寫點撥。

  4.寫生字和詞語,當堂展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語段。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從哪里可以看出門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2.小組內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

  3.采用指名讀、比賽讀等方式激勵學生朗讀。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借助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把一物當作另一物來寫。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動。

  5.你能說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嗎?

  6.短文描寫的是什么季節?這個季節還有什么樣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豐富想象。

  1.“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發現啊!你在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指名說一說。

  四、總結感受。

  1.這篇課文描寫了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風雨過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學路上,發現水泥道上布滿了落葉,通過比喻的手法詳細描寫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動情地贊賞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練習。

  1.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1)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

  (2)梧桐樹的落葉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

  (3)棕紅色的小雨靴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

  (4)我還知道:XXXXXX像XXXXXXX。

  2.照樣子寫詞語。

  (濕漉漉)的水泥道(亮晶晶)的水洼

  (綠油油)的麥苗(青靈靈)的樹葉

  板書設計: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發現)(用比喻手法描寫)(贊賞)

  水泥道上布滿落葉水泥道——地毯

  落葉——小巴掌

  小雨靴——小鳥水泥道真美

【三年級語文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01-11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反思8篇01-13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反思5篇01-13

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課后教學反思(精選17篇)12-18

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課后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1篇)12-14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課后教學反思(通用11篇)12-17

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設計三年級01-17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11-19

《金色的腳印》教學反思03-16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1-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久亚洲综合久久久久87 | 五月天在线视频国产在线一 | 日本人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日韩午夜精品久久 | 亚洲成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