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認識整時》教學設計

時間:2025-01-15 15:24:56 飛宇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認識整時》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認識整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認識整時》教學設計(通用6篇)

  小學《認識整時》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認識鐘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91—92頁的內容及練習十六的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鐘面,了解時針、分針。

  2、掌握整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整時的時間。

  3、了解生活中的時間,感受時間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教學重點:

  1、認識鐘面,能區別鐘表上的時針和分針。

  2、會認讀整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時針、分針的鐘面模型,無時針、分針的鐘面圖。

  學具準備:

  有時針、分針的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猜謎語。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不停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猜猜看是什么?

  生:鐘表。

  師:對,是鐘表。誰能告訴大家你都見過哪些鐘表?(學生自由發言)

  【通過說自己見過的不同形狀的鐘表,讓學生了解鐘表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連。】

  2、展示多姿多彩的鐘表。

  師:鐘表王國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瞧!(課件出示各種鐘表)這些鐘表都是帶有指針的;這些是顯示數字的電子表;現在呀,人們又發明了一種既帶有指針,也能顯示數字的鐘表。這些表別看它很普通,很常見,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呢!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鐘表。(出示課題:認識鐘表)

  【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整體上建立鐘表的感性認識。】

  二、借助經驗,認識鐘面

  1、感知鐘面。

  師:請小朋友拿出你的鐘面模型玩一玩。

  要求:在玩的時候看看鐘面上有什么?再撥動鐘面模型側面的按鈕,看看你又發現了什么?請開始吧!

  2、小組交流。

  師:請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鐘面上有什么?

  3、匯報評價。

  師:剛才,你們玩鐘的時候,發現什么了?誰知道這根又細又長的針叫什么針?(出示鐘面模型)你是怎么知道的?那誰知道這根又粗又短的針叫什么針?(生匯報的同時并讓學生在鐘面模型上指一指,摸一摸)

  師:你是怎樣區分時針、分針的?(重視學生評價)

  師:撥動按鈕,小朋友們還發現了鐘面上的時針跑的慢,分針跑的快,時針和分針是怎樣轉動的?請小朋友們用小手比一比。(生用手比劃。)

  4、師生小結。

  師:請看大屏幕,老師這里也有一個鐘表。(課件出示鐘表)

  【讓學生再次感知鐘表的幾個特點。】

  鐘面的特點:

  ①有12個數;

  ②有長針和短針;(課件出示:又粗又短是時針,又細又長是分針)

  ③有12大格;

  ④每大格里有5小格;

  ……

  【借助學生生活,獲得有關鐘表的經驗,讓學生認識了鐘面,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整時的教學

  ⑴學生撥出1時

  ①師:調整好你的鐘面模型,使時針和分針都指向12。(學生調整)

  ②師:現在撥動指針,使分針轉一圈,還指著12,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生撥)撥好了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誰知道鐘面上現在表示什么時刻?(1時)你是怎樣知道的呢?(多讓生說)

  ③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1,就是1時。(板書:1時)想一想,1時在電子表上是怎樣顯示的?(小圓點后面是兩個零,前面是幾就是幾時)(生說后師板書:1:00)

  ⑵學生撥出2時

  師:請小朋友們繼續撥動,使分針再轉一圈,還指著12,現在鐘面表示什么時刻呢?(2時)

  師:2時的'時候,分針指著幾,時針指著幾?(課件出示后板書:2時)

  ⑶認識整時

  ①課件出8時

  師:再看大屏幕,現在鐘面上是表示幾時?(板書:8時)

  ②課件出示3個整時時刻:8時、3時、6時

  師:剛才,我們認識的1時、2時、9時都是整時(板書:整時)(小組討論)

  生討論后小結:

  ⑷學生操作

  師:請大家迅速在你的鐘面上撥出你最喜歡的整時時刻。(學生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撥的是幾時?這時你在干什么?

  【在認識整時的教學過程,人人動手、動口、動腦,全員參與,安排了三次動手撥一撥的活動,讓學生在撥一撥、說一說、評一評的活動中認識了整時。】

  四、律動放松,課間小憩

  課件出示:《時間就像小馬車》歌曲,讓學生隨著音樂自由活動。結束后進行惜時教育。

  五、閱讀課本,質疑問難

  閱讀課本92頁的內容。

  師:圖中的小朋友們,一天的學習、生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閱讀課本后再匯報)

  生:我知道這個小朋友7:00刷牙,8:00就開始學習了。

  師:你看他上課多么認真啊!希望大家也能象他一樣。

  師:……

  生:……

  師:整時的認識方法是什么呢?你能說一說嗎?

  2、質疑問難。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有什么疑問嗎?

  生:我認識了整時。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有12個數,還有時針和分針。

  生:我會認時間了。

  ……

  師: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

  生:我想認識那個細細的針。

  生:我想知道1時等于多少分。

  ……

  師: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師:小朋友想了解的知識可真多!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請記住: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課件出示這三句話)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數學課本,引導~自學,讓學生“我能讀”和“我能問”,培養學生讀中思,思中讀,找出關鍵句,重點詞,動筆圈、點、勾、畫、批注,從小養成自學的習慣。匯報自己的收獲,鍛煉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通過質疑,為將來學習打下伏筆。】

  六、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1、練習十六的第1題:連線(課件出示)

  注重學生的評價。

  2、練習八的第3題:過1小時是幾時?(課件出示)

  3、練習八的第2題:看一看、撥一撥、畫一畫

  ⑴師:大家學得很好!請看這幾個電視節目的播出時間,(課件出示電視節目時間表)你喜歡看什么電視節目,把這個節目的時間撥出來,好嗎?(同桌合作邊撥邊說)

  ⑵師:真不錯!老師還準備了小禮物獎給大家,猜猜是什么?(每生獎勵一張沒有時針、分針的鐘面圖)快看這些有趣的鐘面圖,你發現了什么?(鐘面上沒有時針、分針)

  請你結合大屏幕上提供的電視節目時間表,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的時間,在這張紙上畫出時針和分針。(畫一畫)

  畫完的小朋友在小組內互相檢查,對不對?不對的大家幫他改一改。

  【練習的設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安排了與生活密切聯系的習題,讓學生在玩中學習數學,也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處處用數學。】

  小學《認識整時》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會觀察會看鐘面的結構,認識電子表和鐘表表達的整時,會讀、會寫整時刻。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操作鐘表認識鐘面的結構,獲得看整時刻的方法,并能用語言比較清晰的說明看時間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時間,感受時間的寶貴,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按時作息。

  二、目標分析

  學生不僅要會看鐘面和電子表認整時,還會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有所感覺。知道什么時間該做怎么,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本冊只認識“整時”,將來會在二年級上冊“認識半時”。因此,本單元對學生的后繼學習起著重要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鐘面,在鐘面上認識整時、書寫整時,并總結出看整時的方法。

  教學難點:對“幾時過了一點”和“快到幾時”的理解。

  四、教學準備

  小鐘表、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認識鐘面

  1、課件出示謎語

  我有個好朋友,會跑沒有腿,會響沒有嘴,它會告訴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請你猜猜看,我這個好朋友是誰?”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揭示課題。

  2、自主介紹鐘面

  (1)認識鐘面

  要求學生觀察鐘面,把看到的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鐘面上有12個數。

  有表針:時針與分針。分針又細又長、時針又短又粗。

  (2)由學生介紹大的鐘表(教具)

  學生從大鐘表上找出時針、分針。發現鐘面上的指針總是在不停地運動。發現表針旋轉的方向。并用手勢表示轉動的方向。

  (3)認識分針、時針

  有學生介紹又細又長的針叫作分針;又粗又短的針叫作時針。分針、時針轉得快慢不同,但是轉動的方向一樣。

  【設計意圖】利用動靜結合的課件,再次強化認識時針和分針。學生在指一指、轉一轉的活動中感受動態的時間。為認識半時,理解時針在兩個數的中間,表示過了幾時沒到幾時做好鋪墊。

  (二)認識整時

  1、讀寫整時

  教師逐一出示鐘表(課件)。

  師:看鐘表請思考,鐘面上表示的'時間你們認識嗎?

  隨著學生的發言教師指導學生讀時間和寫出時間。

  7:00讀作:7時

  10:00讀作:10時

  1:00讀作:1時

  4:00讀作:4時

  師:結合鐘面表示的時間,想想你們在做什么?

  【設計意圖】認識每一個整時都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情境,滲透生活中處處離不開鐘表。

  2、整時時刻和鐘面連線

  在學生反饋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問題。

  3、發現鐘面表示整時的特點

  師:鐘面表示的時間叫作整時。觀察鐘面,整時的時候鐘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隨著學生的觀察,教師引導學生依次看四個整時。讓學生總結出: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7是7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10是10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1是1時。最后讓學生說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4、動手撥出時間

  (1)學生自主撥出時間,同學之間交流。

  (2)展示學生撥的作品,同學們進行評價。

  (3)教師出示鐘面,要求學生說出時間,并寫出時間。

  重點強調12:00鐘面出現的特殊現象。

  5、從電子表中再認識整時

  (1)出示電子表12:00(課件)

  師:電子表現實的時間和我們寫出的時間是一樣。

  出示7:00、10:00、1:00、4:00卡片貼到黑板上,讓全體學生讀一讀。請你們觀察整時的電子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總結:

  整時:多少分

  (2)完成教科書第86頁第2題。

  (三)鞏固練習

  1、判斷哪個鐘面表示整時,并說出理由

  2、說一說鐘面上的時間接近哪個整時

  總結:兩個鐘面都接近10:00,第一個鐘面不到整時,第二個鐘面超過整時。

  3、有序排列時間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用不同的語言描述時間,學生在比較、排序中強化對整時和接近整時的認識,為今后學習幾時幾分做鋪墊。

  4、猜時間

  師:我們一起做猜一猜的游戲。生活中有這樣的鐘表,鐘面上1個數也沒有,不好看時間。(課件中出示實物照片)請你們大膽猜一猜鐘面上的時刻?

  先讓學生猜這個鐘表表示的時間

  在出示這個鐘表提示學生

  5、做一做(數學書第85頁做一做)

  師:小明晚上9時睡覺了,如果是早上9時,小明又會在干什么呢?

  (四)欣賞古代計時工具

  師:這些古代計時工具,非常有用。鐘表能幫助我們安排一天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希望每一個同學都用好小鐘表,學會抓緊時間。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欣賞古代計時工具的過程中,保持對認識時間的興趣,體會鐘表的作用大。

  (五)全課小結

  師:時間在滴滴答答的聲音中悄悄地走了,但是又悄悄來了,我們先記住整時,今后還要認識幾時幾分呢。

  小學《認識整時》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鐘表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的方法。

  2、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思維拓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識整時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鐘面

  學生: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猜迷:一家三兄弟,高矮個不齊,滴答提醒你,時間要珍惜。

  或:嘀答、嘀答,沒腿它會走,沒嘴它會說,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猜猜它是誰?

  (如學生不能猜出,則用第二個謎語作補充。)

  二、自主探究

  (一)認識鐘表

  1、逛鐘表商店

  課件出示各式鐘表。

  2、給這些鐘表分分類,分成指針式和數字式。(如學生說出電子表也應肯定)

  3、數字式鐘表的認讀,8:00和8時。

  這兩類鐘表,你覺得那類看時間簡單?(數字式鐘表)7:00表示什么?你會讀嗎?

  板書8:00和8時,指名讀,齊讀。

  認讀5時、11時和1時。

  4、指針式鐘表的.表盤認識。

  (1)、數字式鐘表的秘密一下子就被你們發現了?那么指針式鐘表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它有什么秘密,好嗎?

  (2)仔細觀察你們手頭的鐘表,在表面上你可以發現什么?把你的發現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呆會兒老師有問題要考大家。

  問題1:你的鐘表上有幾個數字?看看這12個數字是怎么排列的?(齊數)

  問題2:你的鐘表上有幾根指針?這些指針是怎么轉動的?

  (3)、對,指針都是從小到大走過去的,這是按順時針的方向走動。時間不會倒流,我們過了今天就不會再有今天了,小朋友過了5歲,也就不會再有5歲了。

  (二)、認識整時

  1、觀察研究。

  (1)、指名認1時,4時,6時。

  (2)、你們能認出這些時間,那一定是有什么方法的,先說給同學聽聽,再告訴老師,好嗎?

  (3)、小結: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間就是幾時。這些整時的鐘面,分針總是指著12。

  2、認識整時。(課件出示鐘表王國,認讀11時、7時、1時、6時、2時、12時。)

  3、撥時間:3時,7時、12時、9時。(教師說學生撥,學生說學生撥。)

  三、反饋深化練習

  1、小軍的一天

  小朋友們會認會說也會撥時間了,真了不起!那能不能寫下時間呢?我們去看看小軍吧。小軍也是一年級的學生,他一天的都在做些什么呢?咱們去看看。

  課件出示:早上7時洗刷,上午8時讀書,上午10時做課件操,12時吃午飯,晚上6時看電視,晚上9時睡覺。學生作業紙上完成填寫。

  2、過幾時是幾時

  (1)老師中午12時吃飯,過一個小時要午休,你知道老師幾時午休的嗎?

  (2)老師晚上7時吃飯,過三個小時要睡覺,你知道老師什么時候睡覺的嗎?

  3、一天中兩個10時。為什么同是10時,一幅圖是在上課,而另一幅圖卻是在睡覺呢?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很多的鐘表知識呢,小朋友課后向爸爸媽媽等再學更多的鐘表知識,好嗎?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一份你一天的時間安排表。

  小學《認識整時》教學設計 4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84、85頁。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通過撥表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4、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5、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6、讓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有規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鐘表、學生操作用的小鐘表

  四、教學過程:

  (一)創境導入

  1、 師:聽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猜猜它是誰?

  師:鐘表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鐘表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表的知識。板書:認識鐘表。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自己手上的時鐘,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同桌交流一下。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學生匯報

  1、時針。時針在哪里呢,請你快到前面來找一找。對了,這根針叫時針,它長得什么樣?誰來說一說。(師板書:時針:短粗)。分針:請學生到前面來指,說出長得什么樣子。它和時針比起來細一些,長一些。(板書:細長)

  2、數:你領我們一起來數數好嗎?(板書數12個)(1-12)真有12個數,你觀察得可真仔細,大家覺得他數得怎么樣?同學們請你從1開始按順序數一數自己表上的12個數。

  3、12個大格:我們一起來按順序數一數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

  2、出示圖片,認識整時

  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在同伴的`合作中學會看整時師:哪些組的同學愿意當小老師,給全班同學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認這些鐘面上的時間的?生匯報。(學生互相評價)師引導。

  3、仔細觀察,整時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組討論)

  匯報:得出結論。(生評價)

  4、結論: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整。

  5、學習電子時刻寫法。

  6、小明的一天:對于整時兩種寫法的鞏固,以及一天有兩個8:00的認識。

  三)應用新知,鞏固發展

  1、我撥你說

  2、我說你撥

  3、看一看補一補:如何畫整時?

  4、設計嘗試:請同學們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

  設計自己的一天。

  四)全課小結

  反思:一年級的課主要是吸引學生目光和注意力為主要關鍵,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努力做到從教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充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游戲,動手操作,課件演示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放手讓學生看一看、撥一撥、說一說,引導學生觀察,通過說鐘面這個環節,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討論,解決第一個知識點。學生們課上表現積極而又有序,知識點掌握還不錯,學生在合作中分享著互助與競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但有些學生上課習慣不好,還需要加強行為習慣的規范練習,再就是練習也需要在多點類型,讓不同的學生體會不同的成就感,每節課都是不完美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素質,讓自己的課堂不斷完善!

  小學《認識整時》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學會看整時。

  2、建立時間觀念,培養學生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用所學的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正確、迅速說出鐘面時間。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一套,鬧鐘一個,學具盒,制作鐘表的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瞧,它來了!(小鬧鐘的音樂響起來了)

  問:它是誰?生說:小鬧鐘。

  師:對了!我們早上起床的時候有些小朋友是媽媽叫醒的,有些是用小鬧鐘的,你們家有小鬧鐘嗎?(有)你知道鬧鐘有什么用途嗎?(顯示時間的)在我們日常生活里面經常見到鐘表,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些精致美觀、造型獨特的鐘表好不好?(電腦出示,學生欣賞)(板書:認識鐘表)

  二、主動探索

  1、做鐘面。

  a.欣賞完了這么多美麗的鐘表,(課件中鬧鐘放大,展示出鐘面)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在平時,你們也見過許多鐘表,現在,就請你們閉上你們的眼睛,靜靜地想一想:鐘面上都有些什么?(放音樂伴奏)

  b.請參照屏幕上鐘面的樣子,二人一組,分組做一個鐘面。比一比,哪一組做得最好看。誰愿意幫老師做一個?(讓一組同學上講臺制作)

  c.(教師出示大鐘面)誰來說一說鐘面上有些什么?

  ◆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

  ◆還有12個數,我們來數一數。

  ◆數字的旁邊還有什么?再來數一數有多少格?

  (課件中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大格分別閃動。)

  教師根據的回答進行板書:

  數字:1、2、3、4、5、6、7、8、……11、12

  針:時針(短)分針(長)

  2、說鐘面。

  a.二人一組,拿著你們做好的小鬧鐘,互相說一說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b.(教師小結)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它們組成了一個漂亮的鐘面。

  c.哪一組同學認為你們做的鐘面最漂亮?舉起你們的鐘面給老師欣賞一下。

  3、認識整時

  (1).認識。

  a.小麗的小鬧鐘響了很長時間了,你能說說現在是幾時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長長的分針指著幾?

  ◆短短的.時針指著幾?

  ◆教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7就7時(學生跟著說,教師在黑板上貼7時的鐘面)

  b.7時了,小麗還在睡懶覺,再睡下去,她會遲到的!快告訴她現在幾時了。板書:7時

  (2)、認識電子鐘

  a.(課件演示,小麗的房間)看,小麗床邊的桌子上還放著什么?

  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鐘?

  b.電子鐘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師在黑板上貼7:00)

  c.小結:小圓點后面是兩個零,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3)鞏固練習

  a.我們已經認識了整時,老師要考考大家。(黑板貼出8時、3時、6時的鐘面。)學生上黑板寫時間出來

  b.教師撥鐘,學生說幾時(5時、12時)。

  c.教師說幾時,學生撥鐘(1時、11時)。

  d.學生說幾時,學生撥鐘。

  e.學生獨立完成課本92頁(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

  (4)總結。

  a.認識了這么多時間,你能說說怎樣認識整時嗎?

  b.教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

  三、游戲練習

  1、練習一:找朋友。

  a.教師發鐘面頭飾(練習十六第一題)

  b.頭飾上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萬不要找錯呀。(教師帶學生唱“找朋友”)

  c.時間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個好朋友

  2、完成課件的游戲一和游戲二

  總結

  1、互相說一說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2、我們今天認識了鐘面,知道了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3、時間是很寶貴的,我們都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開放題

  1、(教師出示缺少時針的鐘面,分針指向6)這是幾時?少了根針,你能看出是幾時嗎?

  2、(教師在1和2間貼上時針)現在是幾時?我們下節課再來和小麗一起認識它。

  小學《認識整時》教學設計 6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84、85頁。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通過制作日歷、測量時間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并從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4、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5、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6、幫助學生從小開始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讓他們養成有規律作息和珍惜時間的習慣。

  三、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鐘表、學生操作用的小鐘表

  四、教學過程:

  (一)創境導入

  1、師:聽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沒有腿卻能行走,沒有嘴卻能說話,它將告訴我們何時起床,何時入眠,猜猜這是什么?

  師: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除了外觀優美,它還能夠準確告訴我們時間。下面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認識鐘表。板書:認識鐘表。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們認真觀察自己手上的時鐘,然后與同桌交流一下鐘面上有哪些細節。生:自由觀察活動。師:大家誰想向大家介紹一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學生匯報

  1、時針,你在哪里呢?請你快點過來,大家一起找找看。對了,這把針叫做時針,我們來描述一下它的樣子吧。嗯,時針是比較短而且粗的,像一根小棍子一樣。(師板書:時針:短粗)。現在我們來說說分針吧,請同學們過來指一指,并描述一下分針的樣子。嗯,相對于時針來說,分針要細一些,但是比時針長一些。(板書:細長)。

  2、你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數數吧!(板書數12個)(1—12)。真巧啊,正好有12個數。大家覺得我數得怎么樣呢?同學們,請從1開始按順序數一數自己表上的12個數吧!

  3、12個大格:我們一起來按順序數一數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

  2、出示圖片,認識整時

  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在同伴的合作中學會看整時師:哪些組的同學愿意當小老師,給全班同學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認這些鐘面上的時間的`?生匯報。(學生互相評價)師引導。

  3、仔細觀察,整時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組討論)

  匯報:得出結論。(生評價)

  4、結論: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整。

  5、學習電子時刻寫法。

  6、小明的一天:對于整時兩種寫法的鞏固,以及一天有兩個8:00的認識。

  三)應用新知,鞏固發展

  1、我撥你說

  2、我說你撥

  3、看一看補一補:如何畫整時?

  4、設計嘗試:請同學們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

  設計自己的一天。

  四)全課小結

  反思:一年級的課主要是吸引學生目光和注意力為主要關鍵,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努力做到從教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充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游戲,動手操作,課件演示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放手讓學生看一看、撥一撥、說一說,引導學生觀察,通過說鐘面這個環節,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討論,解決第一個知識點。學生們課上表現積極而又有序,知識點掌握還不錯,學生在合作中分享著互助與競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但有些學生上課習慣不好,還需要加強行為習慣的規范練習,再就是練習也需要在多點類型,讓不同的學生體會不同的成就感,每節課都是不完美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素質,讓自己的課堂不斷完善!

【小學《認識整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整時的認識》教學設計10-24

《認識鐘表整時》教學設計08-26

《認識整時》教學反思03-25

認識整時教學反思09-07

《認識整時》教學反思07-25

《認識整時》數學教學反思08-15

《認識整時》教學反思示例07-17

《認識整時》說課稿11-09

認識整時說課稿08-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综合 | 亚洲欧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第一情网站久久网 | 在线精品自在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