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春》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春》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和初春的哪些特點。
2.體悟作者和讀者對春天的感情,并能用文字表達。
3.熟練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對文章優美文字的體悟。
2.引導學生寫摹春天。
三、教學方法及教具:
1.體悟式、感受式,努力創設“平臺”,進行“三維”訓練。
2.多媒體一套、錄音機一只。
3.采用“欣賞——讀文——畫圖——說情——寫春——拓展延伸”六個板塊。
四、教學過程:
㈠課前欣賞(3-5分鐘)
1.播放有春天畫面的歌曲,讓學生隨意欣賞。
(創設情景平臺,把學生情感漸引入課文)
2.教師借助畫面內容,隨季節導入課文,板書課題。
㈡朗讀
1.美讀:教師播放范讀錄音,多媒體配以畫面、音樂。(再創情景平臺,激發學生情感。)
2.賞讀:由學生挑選自己最喜愛、最有感悟的一幅“圖”,自由賞讀。(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經歷,開發學生已有資源)
㈢畫圖
1.請學生或上黑板、或在課臺上描繪課文中任何一景、或一物。
2.比較圖畫與課文文字的區別。
(直觀與文字比較,利用學生資源,仔細體悟文字特點。)
㈣說情(讓學生談自己對課文、對春天的感悟)
1.說說你認為最優美的文字(可一段,也可一句),并說明理由(美的理由)。
(由粗到細,仔細品味,并加入學生有情感地朗讀)
2.讓學生談談古今文人對春天描繪的詩句。
第一步:背誦繪春詩句
第二步:(深層拓展,進一步開掘學生資源,激發興趣)讓學生說說古今詩人對春天不同感情的詩句。
㈤寫春
1.請學生各自寫一段你眼中的春天,你生活中的春天(寫一景、寫一物均可)
2.交流(由欣賞到實踐,由感悟到感情認識)
㈥課外拓展(課外作業)
1.收集古人寫春的詩句,不同的感情不同描寫的詩句。(再次開發學生資源,努力拓展學生視野。)
2.寫一篇《春》的短文。(深層體會,學以致用。)
《春》教學設計2
一、設計指導思想
語文學科由于自身的特點,教師不僅是課堂各種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活動的促進者,也是學生的對話者。在課堂上,不僅有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還應當使用現代教學技術。在《春》一課教學中,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教師組織、啟發、鼓勵、指導學生按正確的思維方向、路線、探求未知領域的知識,使學生盡可能獨自去開掘知識寶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進行愉快的課堂教學。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鄂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景的方法,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不但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清新優美的特點。這篇作品可以說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一曲春的贊歌。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情感,理清文章思路。
②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重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
使學生學會審查自己的閱讀成果、思維成果,提高閱讀質量,提高理解的準確性、全面性、生動性。
3、情感目標:
①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②增強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和信心,體會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用筆頭將自己的閱讀成果、思維成果清晰化,并總結閱讀方法和思路。
五、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過抒情散文,對散文已有一定的閱讀和感悟能力,但用筆頭將自己的閱讀成果、思維成果清晰化,還有一定難度,所以教師在課堂中要隨機指導學生審查他們的閱讀成果、思維成果,總結歸納閱讀的方法和思路。
六.教法:
為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主要采用成果展示法、交流討論法、點撥法和讀寫結合法進行教學。
1.成果展示法
七年級學生閱讀這樣的散文應有一定的閱讀體驗,那么怎樣使學生的思維成果變得清晰化呢?這就要求學生能用筆頭展示出自己的閱讀成果,這樣才有利于抓住學生閱讀思維中的弱點。
2、交流討論法
每個學生的閱讀體驗是不同的,要讓閱讀成果顯得更豐厚,還得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廣泛地閱讀交流,這樣,學生的閱讀思維空間才會顯得更為廣闊。
3、點撥法
學生的`閱讀能力畢竟有限,作為教師,應及時有效地進行點撥指導,以使學生的思維方式變得更清晰,提高學生理解的準確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同時也能及時地總結出閱讀方法和思路。
4、讀寫結合法:
新課程明確要求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個仿寫題,以加深學生對描寫景物方法的理解。
七、媒體選擇
利用課件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復雜的問題簡約化。在《春》一課中,運用了Powerpoint技術,并將從網絡上下載的視頻、圖片應用于課件中,使人身臨春之中,體味春之美。
《春》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作者描繪祖國春光那詩的抒情筆調和優美語言,使學生從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2、賞析“繪春”部分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
感受作品優美的語言,
學會觀察、描繪、抒情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難點:
體會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和效果,學習本文的語言藝術。
四、教具準備:
幻燈片。
五、教學方法:
講解法、討論法。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春暖花開,大自然呈現出一派喜人的生機,在這充滿生機的季節里,人也變得富有活力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春天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他的美文。
傳授新課:
(一)主要寫了什么?分幾個部分來寫?(指名答)
板書:盼春、繪春、贊春
(二)賞析第二部分
1、描繪了哪幾幅圖畫?
2、指名讀第二段,問:作者是怎樣描繪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景象的?
3、師范讀第三段,問:這一節寫什么?(春草)哪些詞語寫出了春草的可愛?為什么要寫人的活動?
4、女生齊讀春花圖。問:這一段抓住春花的哪些特點來寫?
5、指名讀春風圖。
師:朱自清先生充分調動了自己的各種感官,把風寫得有聲有色有形有味,朱自清先生調動了哪一些感官?請你具體舉例分析。(分組討論)。
6、男生讀“春雨圖”。作者在寫春雨時主要抓住什么來寫?除了寫雨外,這一段還寫了人的活動,有什么作用?作者的寫作順序怎樣?
7、齊讀“迎春圖”。人們是怎樣迎接春天的?
師小結:剛才我們賞析了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觀察全面細致,構思精巧,抓住景物特征,情景交融,語言生動優美,更深刻體會了本文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
(三)賞析文章第三部分。
1、齊讀。
2、問:本節共有幾句話?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辭手法?(3句,比喻,擬人)
(四)小結本文寫作特色。(生討論后歸納)
1、細致地觀察,生動地描繪。
2、精巧的構思,嚴謹的結構。
3、優美的畫面,生動的語言。
4、情景交融,詩情畫意。
(五)課外拓展:
朱自清筆下的春天是那機樣絢麗多姿,生機勃勃,請你用生動的語言描寫家鄉的景物,可選取其中一個方面(如花、草、雨等),2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盼春:來了……近了
總繪:春回大地
春草:鉆、嫩、綠
春繪春細繪春花:樹上——樹下
春風:觸覺、嗅覺、聽覺、視覺
春雨:雨形、雨景
迎春:出來、舒活
頌春:新、美、力
《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作者贊美春天、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
2、能概括文中描繪的幾幅畫面,并理清作者寫作思路。
3、能揣摩作者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多種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好處,學會品味語言。
教學重點
以朗讀貫穿始終,在讀中品味語言,品味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批注與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語言賞析。
一、導入
播放《春天在哪里》音樂
聽到這支曲子,我們也忍不住要四處尋覓春天了。都說春天是最美好的季節,你對春天
有什么樣的具體印象和感受呢?
1全班交流對春季的具體印象和感受(可以引用古詩詞或者成語)
詩句提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人人都喜歡春天,可是對春天的感受卻不盡相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筆下,春天又是什么樣的呢?
二、整體感知
1、播放配樂朗讀,要求帶著問題聽讀文章。
1)明確生字詞讀音
2)課文圍繞“春”描繪了幾幅春景圖?根據課文內容為這幾幅春景圖擬小標題(標題要求字數統一,簡潔明了,爭取控制在三個字左右)。
全班交流,明確:
1)讀準下列字詞的音(個別朗讀)
朗潤醞釀婉轉嘹亮應和黃暈烘托靜默舒活欣欣然
2)5幅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
2、理清思路
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本文是描繪江南春景的散文,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寫了哪幾部分?
全班交流,明確:盼春(1)、繪春(2—7)、贊春(8)
2)既然本文描繪春天圖景是主體,那為什么還要加上第一和第三部分呢?
明確:第一節充分表達喜愛春天、盼望春天早日到來的感情。盼春是繪春的基礎。
第八節是在前文充分描繪春天美麗的基礎上進行總結,贊春是繪春的升華。
3)前4幅春景圖能否和第五幅調換順序呢,前四幅之間是否也可以調換呢?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明確:前4幅寫景,第五幅寫人,人活動在美麗的春景中,讓春景真正充滿生機和活力。
春草是最先報春的,然后再是春花。春草和春花的生長是要靠風雨的滋潤培養的。從植物寫到天氣,也符合人們的一般認知規律。
三、品析語言: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春草圖”語段,你認為在這部分中哪些詞、句,寫得比較貼切傳神,試說出理由。
學生先獨立思考,同桌交換意見,完善回答,全班交流。
明確:(1)“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教師可適時引導:假如你就是一株小草,經歷了漫長寒冬,當你剛從有些松軟的土地里蘇醒過來,你會做些什么?你能說出“偷偷地”和“鉆”這兩個詞語好在哪里?
“鉆”,用得非常好,寫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著春天,革從泥土里鉆出來,盼望春天。嫩,寫質地。綠,寫顏色。
(2)“嫩嫩的、綠綠的”本該用在最前面,為什么放在句末?
學生討論后明確:放在句末,主要是為了強調朗讀,突出小草嫩綠的特點,疊詞同時也使句子變的生動活潑、富有生氣。
學生回答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進一步體味春草的生機勃勃和作者對春草的喜愛。
學生齊讀第二段。
2、欣賞“春花圖”
請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并用批注的方式說明理由。
學生品析,全班交流時同樣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進一步體味。
教師引導學生賞析:如“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句中的“鬧”字可否換成“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明確:“鬧”一字傳神,不僅寫出了聲音,而且寫出了情態。如“紅杏枝頭春意鬧”。
教師在引導學生賞析時要及時歸納賞析要點,注意表述的思路:
賞析切入點:A抓關鍵詞。關鍵詞主要指在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特別是動詞、形容詞的巧妙使用,能夠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點或特征。B品修辭句。這是最常用的語言賞析切入點。如排比句的氣勢磅礴,比喻句、擬人句的生動形象,反問句的發人深思等。C析語言風格。如:簡潔準確、生動傳神、優美感人、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內涵豐富、富有文采、風趣幽默、感染力強、典雅、活潑、凝練、樸素。D找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視覺、聽覺等感官角度的描寫等。
表述思路:我比較喜歡文中的“……”句話,因為……。
在闡述喜歡語句的原因時,還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這種形式來呈現賞析語言的思路和答題的不同角度。
3、根據歸納的賞析要點,自讀第四、五段,賞析春風、春雨圖。
學生先自行通過批注找出美點,小組進行討論,全班交流。
4、朱自清先生清麗的語言讓我們沉浸其中,難以自拔。此時再看上課伊始我們為春景圖擬的小標題,就發現它們是多么的單調無味,你能不能換上更生動傳神的小標題呢?(標題要求字數統一,形象生動)
全班交流,板書出示比較。
如:1春草復蘇圖,春草萌芽圖;2春暖花開圖,百花爭艷圖;3楊柳隨風圖,春風依依圖;4春雨綿綿圖,如煙春雨圖;5春勤人早圖,人勤迎春圖
5、聲情并茂的集體朗讀全文,體會課文蘊涵的情味美。
四、布置作業
1、整理收集的詠春的古詩句,寫在積累本上。
2、仔細觀察你的校園,寫一篇《校園的秋》。
《春》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抓住事物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2、學會遣詞造句。
能力目標:
訓練朗讀及鑒賞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
感受春景的美好,培養學生審美的能力。
教學法指導:
品讀意境美、語言美。用“數學化”的原則指導思考,即“公示——領悟——運用”,以動腦為核心,把學生的眼、耳、口等感官調動起來,把思維與課文歸于一體。
教學時序:
第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引入:(兒歌《春天在哪里》、PPT畫面)
【師】春天里有什么?(蕩漾的東風、明媚的陽光、娟娟的細流、嫩綠的草兒、萬紫的花兒、細密的春雨、歡悅的人們等)
二、賞古詩、得方法:(PPT畫面、附詩、配樂解說)
【師】古人描寫春景,由于觀察入微,寫出了許多廣為流傳的名句,有的一字傳神,生動地表達了某種感受。如“春風又綠江南岸”通過視覺效應,寫出了顏色;那么“兩個黃鸝鳴翠柳”從聽覺上,再現了聲音;“踏花歸去馬蹄香”,通過嗅覺,表現了氣味;“吹面不寒楊柳風”通過觸覺感受春風的柔和。因此,寫景散文重在觀察,而觀察就是要五官一起開動,使大腦同時通過五條渠道去認識事物、感受生活,再經過加工,就能構成一幅美好的畫面,就能寫成一篇很好的散文。
賞析寫景散文的方法:
聽、視、嗅、觸全身心感受;
聲、光、色、態形象主體化;
文中滋味先品讀;
替換對比之精妙。
三、聽讀課文,理清層次:(音樂PPT畫面: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問】
1、作者細致觀察了哪些春天的景物?
2、作者抓住了這些景物的哪些特征?
3、作者如何觀察再傳情傳神地表達出來的?
四、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1、在文中勾畫自己認為寫的傳神的字“△”、詞“”、句“”,并體會它們好在哪里?為什么作者能寫得如此絕妙生動?
2、精讀語段
(1)春雨的特征一多二細;
(2)寫了雨中的景物有“綠得發亮的”樹葉;“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撐著傘慢慢走著的、在地里工作”的人們;“稀稀疏疏的、靜默的”房屋。雨中景物的特點概括為“安靜而和平”(用原文詞語作答)
(3)文段中含蓄地寫了春風,依據是“密密地斜織著”中的“斜”
(4)“籠”字用得好,好在準確地寫出了薄煙的高度。
(5)本段描寫雨中景物的順序是從靜景到動態,從物到人,從近到遠。
3、口頭作文(看景物圖——秋實累累)
請同學們用一段話描繪圖片的內容。(即興點評)
五、朗讀訓練(春風圖)
六、結束語
今天這堂課,我們徜徉在美麗的春天里,你們給了我一片陽光,已經讓我的整個春天都燦爛了。謝謝!
【最新《春》教學設計(通用5篇)】相關文章: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07-29
《春的消息》教學設計01-02
春教學設計15篇12-21
《春望》教學設計(15篇)12-18
《春望》教學設計15篇12-18
《武陵春》教學設計7篇12-17
《春望》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31
《春望》教學設計(集合15篇)12-31
《雷雨》教學設計(通用15篇)12-31
《元日》教學設計通用15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