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絲網上的小花》閱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鐵絲網上的小花》閱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本解讀: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一個德國小鎮上。一個名叫羅斯·布蘭奇的小女孩,很偶然地在郊外的鐵絲網里看到了一排瘦骨伶仃的人——那是被關押在納粹集中營里的猶太人。天真善良的女孩冒著生命危險給他們送去面包,可有一天卻倒在了罪惡的槍口下。整本繪本是灰冷的色調,讓人感到壓抑、窒息。與這種可怕、絕望的氛圍格格不入的,是兩片刺眼的紅色:一個是納粹市長手臂上的紅袖標,一個是女孩頭上鮮紅色的蝴蝶結。那紅袖標,無疑是戰爭的血腥與罪惡的象征,而那鮮紅色的蝴蝶結,則是一抹生命的亮色。故事的結尾凄美而感人:女孩死了,她生前曾經站過的土地上,星星點點地開出了與她那紅色的蝴蝶結一樣鮮紅的番紅花。
那是一段殘酷到連人心都會凍結的歷史,但是故事中的小女孩羅斯·布蘭奇卻拒絕當一個旁觀者,而以她純真善良的心和不求回報的善行,融化了冰雪,帶來了光明。
是的,兒童的成長需要笑臉、鮮花和巧克力,也需要本真人性的精神來滋潤。讓孩子了解陰冷,了解苦難,了解罪惡,也讓孩子了解那罪惡的冬天里有一抹人性之光!
【學情分析】
本次講課針對的學生是3-6六年級學生代表,年齡段8-11/12歲,與羅斯布蘭奇相仿的年紀,也會對戰爭產生同樣的視角,這樣在學習中更會產生共鳴,通過繪本特有的方式進行對戰爭的描述,對孩童心靈真善美的贊揚。
【教學目標】
1、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2、引導孩子從圖畫和文字中讀出更多的內容,從閱讀中學會思考和領悟,感知故事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解讀課題,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看到“鐵絲網”和“小花”你會聯想到什么?
師:“鐵絲網上的小花”你還會聯想到什么?
二、走近圖畫,閱讀故事。
1、(出示封面)這是什么場景?這樣的封面給你什么感受,什么提示?
磚砌成的墻,給人以壓抑冰冷沉重的感覺,暗示這是一個沉重的故事。一個小姑娘正從窗口向外張望,眼中滿是焦慮與不安,玻璃窗倒映出一幅戰爭后的疲憊場面,暗示小姑娘處在戰爭的大背景中,而這個故事講述的`正是以一個小姑娘的視角看戰爭。
2、我們一起走進《鐵絲網上的小花》,教師范讀。
a、走進作者
介紹作者寫作背景以及獨特的成長經歷
b、走進文本
教師范讀,在閱讀中引發學生思考,繪本的畫面給予學生更廣闊的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更多的思考如何進行主題情感培養與感受戰爭的殘酷、感受主人公的美好的心靈。
3、讀后交流
師:親愛的孩子,這篇繪本故事讀完了,你有什么感想?有沒有想說的話和老師分享呢?
師:最鮮艷的納粹旗和小女孩羅斯·布蘭奇頭上的蝴蝶結,他們代表這什么呢?
a、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輔助學生了解戰爭,同時將寫作背景滲透,激發學生對戰爭的了解同時產生布蘭奇似的體驗。
b、講解集中營里婦女和兒童悲慘的命運
c、闡述戰爭結束
4、講解華沙之跪
5、銘記歷史:我們經歷過的災難、我們經歷過的回憶、我們正在面臨的挑戰
6、引出“戰爭”與“和平”的思考,真正的強大并非以自己的力量給世界帶來傷害,而是給世界創造美好、帶來幸福。
7、領誦《兒童和平條約》,激發學生產生追求和平的共鳴
8、鼓勵寫作:
a、親愛的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在陽光明媚的教室里讀書學習,看著文中的小女孩,你有什么話想對她說?
b、如果根據《鐵絲網上的小花》來寫一首詩,你會寫給誰?把你想到的關鍵詞先寫下來。
三、教師總結
師小結:以兒童為讀者對象的這本圖畫書中并沒有出現任何血腥殺戮的場景,但是它卻用間接的手法清晰地傳達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它以平實、簡潔的敘述語言和精美逼真的彩色畫面深深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讓他們能在看似平淡的故事情節中去了解和體味納粹的邪惡以及猶太民族在二戰中經受的苦難。更為重要的是,書中的主人公為什么會主動地在那種恐怖狂熱的氛圍中,甘冒風險為那些被囚禁的猶太兒童送去食物,她的冒險動機是什么,我想,作者要傳達給讀者最重要的信息還是做人的基本良知。
【《鐵絲網上的小花》閱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倔強的小花作文
4.小花飾說課稿
8.小花貓的小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