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詞(粵教版高二選修)

時間:2022-07-21 10:15:1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言情詞三首(粵教版高二選修)

  一、蝶戀花

  1.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謚元獻,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自小聰慧,少年以神童應昭,賜同進士出身。仕途顯達,官至宰相。他喜歡賓客,樂于引薦人才,愛好文藝。他家常常盡曰宴飲,宴必“歌樂相佐”,他的家庭實際就是一個文藝沙龍。據記載,他能詩能文,著作豐富,但對他來說最有成就的是詞。現存詞130多首,編集成《珠玉詞》。

  晏殊的詞,主要承襲晚唐、五代的遺風,多為遣興娛賓而作,內容比較狹窄,大多是反映士大夫宴游嘉會的生活以及對良時易逝、歡事無多的感慨。描寫男女相思、離情別緒的作品,是晏殊詞另一主要內容。

  晏殊詞的主要成就還是在藝術上。王灼說:“晏元獻公長短句,風流蘊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碧雞漫志》)“溫潤秀潔”四個字,較準確地概括了晏殊詞的藝術風格,而且作者的主張也正是這樣。《青箱雜記》載了晏殊這么一段話:“余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惟說其氣象。若‘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也。”在這里雖專道“吟詠富貴”,但也可代表他對詞的表現手法的主要見解。他常用委婉手法,巧妙地運用景物暗示的能力去表現作品的主題。造語工妙,是晏殊詞的一大特色。

  2.基本解讀:這是一首閨怨詞,是一支思婦懷遠的情歌。(主旨)

  開頭三句:“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來去。”寫景,寫思婦居住環境的景物,這是她清晨起來所目睹的景色。“菊”、“蘭”,顯得高雅,住處種有菊花、蘭花,說明她生活在有一定身份的人家。菊“愁煙”,蘭“泣露”,早晨的霧氣籠罩在菊花上,在她看來像是蓋上一層憂愁的煙;蘭花上的朝露,在她看來像是相思人灑的相思淚。“羅幕輕寒”,讀到下文可知這“寒”是秋寒,但與其說是秋寒,不如說是人的內心的孤單造成的凄寒。“燕子雙來去”用燕侶雙飛,反襯自己的獨處。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這是思婦追述昨夜因相思而通宵不寐的情形。“離恨”是此詞的眼睛,全篇只此兩字點題。“明月不諳”,埋怨明月,是無奈,是自怨。“諳”,人格化的寫法,月本無靈性,此處賦之以靈性,說月本來應該同情我的“離恨”之苦,可是她不。“斜光到曉穿朱戶”,說明整夜沒睡,“到曉”即從昨晚到天亮。“朱戶”,補寫其生活環境,從而暗示其身份。

  “昨夜西風凋碧樹。”思婦的視線又回到早晨的眼前景。“西風凋碧樹”,昨晚這庭院里的樹還是碧綠的,可經過昨夜一夜秋風的吹打,已凋零不堪了。這里語帶夸張,極言西風摧殘力之強。這是比喻,用“西風凋碧樹”之烈,比喻相思對“我”的煎熬和摧殘之甚。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行為描寫,通過行為細節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相思是“無計可消除”的,“獨上”、“望盡”都是在十分無奈的情況下,企圖借以排解相思而發出的近乎下意識的行為。“獨上”照應前面的“燕子雙來”和“離恨苦”。“高樓”照應“朱戶”,再補寫其居住環境。“天涯路”,說明伊人離家很遠。這望,并沒有什么預定的目的,不是得到什么消息說他可能今天會回來,而僅僅是為了寬解一下相思的痛苦罷了。可是望無所得,反而使相思更加強烈。“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望不可得,那就給他寫封信,倒一倒內心深處的苦水,或許會得到某種慰藉,可是他的行蹤不定,“山長水闊”,信往哪兒寄?無從寄,又加了層痛苦。

  我國古代藝術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突出神似,不大注重形似。這個思婦的身材容貌如何,作者沒有給讀者作任何審美提示,全由讀者自由聯想。而她對丈夫的刻骨思念,這種思念對她的煎熬之苦,卻給讀者留下了極其鮮明而深刻的印象。

  3.鑒賞要點:

  體會文人言情雅詞的特點。它所表現的是普普通通的離愁別恨,是刻骨的相思。但整個行文都非常含蓄委婉。全篇只有“離恨苦”點題,其余都是間接地暗示出來,讓讀者思而得之。

  行文高度凝練而流轉自如,顯示出作者駕馭語言的深厚功力。或借景抒情,或比喻,或襯托,或擬人,各種手法的運用自然妥帖,沒有絲毫刀斧痕跡。通篇章法靈活而結構嚴整,前后照應,針線細密。例如,對抒情主人翁的身份,沒有一個字直接道及,但從她的居處環境及其行為方式,讀者自然可以思而得之。而她的居處環境,也沒有一句作正面介紹,而是緊密結合她的行為心理的描寫來逐步交代出來,處處都給讀者留有一定的聯想空間。

  二、鵲橋仙

  1.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他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與蘇軾的交誼很深,但詞風與蘇軾大不相同。雖然也寫有少數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從總體看,他堪稱標準的婉約詞人。他流傳下來的詞作,只有90首左右,但由于這些作品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名篇佳作不少,歷來都被視為婉約派的大家之一。

  從內容看,秦詞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較窄,直接表現國計民生的重大題材的幾乎沒有,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

  秦觀詞表現愛情,大多真摯而高雅,不停留在色相的美好、感官的愉悅的淺層描寫,而能夠揭示出心靈深處的共鳴,在一定程度上,把愛情升華到美的高度來審視。

  “將身世之感,打并入戀情”,是秦詞的又一顯著特色。秦觀很善于將仕途失意、人生困頓的感慨融會到離情別恨的描寫中去。秦觀因與蘇軾的關系,一進入仕途,就被視為舊黨的成員,在新黨執政期間,一貶再貶,最后遠謫郴州(今湖南)、雷州(今廣東),一生坎坷不平,潦倒失意。這種身世飄零落拓的感慨,常常流露在愛情描寫之中。

  2.基本解讀:這是一首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吟唱對象的情歌。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從漢代以來,流傳非常廣泛,以這個故事為創作題材的詩歌,古來很多。牛郎和織女都是勞動青年,他們是很恩愛的一對,但是天帝竟然罰他們遠隔銀河兩岸,一年只能在農歷七月七曰會面一次,而且當夜就要分開。這對仙侶的遭遇多么不幸,多么值得同情。天帝多么恨心,多么令人憎惡。古來關于這個題材的詩歌的主題大都在這些方面,但秦觀的這首詞卻一反傳統,不是表現對牛郎織女的同情,而是對他們進行熱情的歌頌,從中表達了自己超越常人的愛情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這三句是描寫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情形。“纖云弄巧”,寫景,云天之景。這絢麗的云彩,襯托著仙侶的美好相逢。作者還設想,這彩云是織女的巧手繡成的。“飛星”,指牛郎星和織女星。“傳恨”,互相訴說長期離別的憾恨。這是“暗度”之后,相逢之時的情形。為適合詞律,作此調整。“銀漢迢迢暗度”,仙侶慢慢地度過鵲橋幽會,極富仙味。“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是對牛郎織女相會的高度評價和頌揚。“金風玉露”,緊扣季節和時間,即初秋的夜晚,同時補一筆景物描寫。“金”、“玉”顯然帶有褒揚和贊美的感情色彩。這冰清玉潔的背景,象征著愛侶心靈的高尚純潔。詞人認為,這對仙侶,盡管一年才能見面一次,但是他們的愛情堅貞不渝,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歷久不衰,而且恩愛彌篤。這樣理想、圣潔、永恒的“仙愛”,相會一次,比凡俗的平庸之愛強得多。

  下片,寫牛郎織女的離別。“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又是熱情的贊美。這溫柔纏綿的摯愛,就像那迢迢銀漢之水既深且長。“如夢”,一是甜美,二是短暫,在此二者兼備。正當他們如膠似漆、難舍難分的時候,他們分手的時間到了。‘‘忍顧鵲橋歸路”,哪能忍心回頭看那回去的路呢?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啊!但是不忍別,也不得不別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詞人對牛郎織女的愛情的熱情歌頌,也是他申明的愛情觀。在作者看來,愛情所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最充分最徹底的契合。只要愛得深,愛得專一永久,即使不能朝夕共處,也同樣是美滿幸福的。

  3.鑒賞要點:

  此詞頗具創新精神。從舊題材中提煉出新的主題,道人之所未道。

  善于議論,在議論中抒情。上片和下片的歇拍兩句,都是議論也都是抒情。這些議論,新穎獨到,很能啟迪人。與此相關,所抒發的情感也顯得真摯高尚。

  三、青玉案

  1.作者簡介:

  賀鑄(1052一1125),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氣”(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因為為人秉性剛直,仕途不得志,始為武弁,后得蘇軾的引薦,改任文職,一直沉淪下僚。官終太平州通判,58歲致仕,退居吳下(蘇州)。賀鑄博學強記,藏書豐富,精通音律。所作詞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闋(含殘篇斷句),在北宋詞人中,存詞數量僅次于蘇軾。賀鑄也是跟蘇門關系密切的北宋婉約派名家之一。賀鑄詞的風格多樣,其中有少數豪放詞,可視為蘇軾豪放詞的繼響,南宋愛國詞的先聲。其詞集《東山詞》(一名《東山寓聲樂府》),又名《賀方回詞》。

  2.基本解讀:

  這是一支描寫單相思的痛苦的情歌。(主旨)抒情主體是男性。他對一位美人極其愛慕,但又揣摸不到對方究竟對自己有無愛意,于是他就被這種單相思折磨得苦不堪言。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暗用曹植《洛神賦》對洛神的描寫。“凌波”,即“凌波仙子”,在此是指抒情主體所傾慕的人。“不過橫塘路”,她總是不從我的住地橫塘這邊經過。“但目送、芳塵去”,我每次都只能用目光送她遠去。“芳塵”,她的長裙揚起的芳香的煙塵。飽含贊美之意。長期以來就是這樣可望而不可即。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她那美妙的青春年華,究竟要和誰一起度過呢?名花何屬呢?她對我有沒有意思呢?哎!天才曉得。“錦瑟華年”,化用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月橋花院,瑣窗朱戶”,描寫她的居住環境,華貴而高雅,充滿傾慕、愛羨之情。“春知處”,猶言天曉得。但不說天,而說“春”,自然會給人以青春愛情方面的聯想。

  下片濃墨大書單相思的痛苦。“飛云冉冉蘅皋暮”,描繪了一個自吐心曲的處所。這里暗用了江淹《休上人怨別》中“曰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的情景。曹植《洛神賦》中也有“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的句子。這本來是一個期待伊人到來的幽美高雅之所,曹植就是在這里遇到宓妃的。但是,抒情主人公并非約會,他只是來這里單相思。思不可得,并沒有見到伊人的蹤影。于是用彩筆來傾訴心曲。“彩筆新題斷腸句”,用猶如江淹曾在夢中得到郭璞授予的富于才華的彩筆來寫情詩,來傾注令人悲欲斷腸的“閑愁”。這里所謂閑愁,就是所謂愛情的痛苦。

  “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我這閑愁共有多少呢?回答是:多到無法計量,多到好比廣闊平原上的茂密如煙的春草,好比江南暮春時節滿城飄飛的柳綿,好比梅子黃時的連月不停的毛毛細雨。這幾句,古來備受激賞。作者也因這一名句,而得到時人給予的一個雅號“賀梅子”。那么其妙在何處?概括起來至少有下面幾點:

  一是設喻精當。閑愁是抽象的事物,通過這三個比喻,顯得非常形象,非常具體可感,給人以極其鮮明的印象。而且春草、飛絮、黃梅雨都給人以愁絲連綿不斷的聯想。二是巧用博喻。用多個喻體來比喻同一個本體,稱為博喻。博喻是比喻的一種擴展,一種延伸。成功運用博喻,可以更加鮮明更加強烈地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本質特征。這里的運用是非常成功的。三個喻體都有一個共同的突出的特征,即多到無法計量,而且還在發展變化,越來越多。三是比中有興。三個喻體都分別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景物描寫,都是江南暮春時節所特有的景色。因而,它們除了用來作形象的比喻以外,還共同構成了一個春去夏來的境界。而這樣的境界,與“閑愁”又非常和諧渾融。在文學作品中,凡是寫到愛情不如意的,大都會聯想到暮春,從而用自然的春去夏來,比況人的青春易逝。這里也用了這個傳統的表現方法。

  讀到這里,我們非常自然地感覺到抒情主人公的“閑愁”確實多得不得了。但這究竟是一首地道的情歌呢,還是以情歌為載體,別有寄托呢?許多人都認為是有所寄托的。但具體寄托了什么,說法不盡一致。我們認為,這樣的詞就當作單純的愛情作品來讀,也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的。如果有寄托,詞中所描寫的美人,可以理解為作者的政治理想,其中的閑愁,就是作者執著追求而理想終究不能實現的苦悶。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這多情種的失戀的悲歌,實際是士不遇的浩嘆。

  3.鑒賞要點

  言情詞的精品。詞作把單相思這種人們多少都有過體驗而不易說清楚的情感活動,表現得惟妙惟肖,給讀者以極深刻的印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造語精工,巧用博喻,最突出的表現是最后幾句。

【言情詞(粵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粵教版高二選修《碗花糕》教案12-26

粵教版選修《寒風吹徹》教案12-27

粵教版選修《項羽本紀》教學設計12-20

粵教版選修戲劇《日出》教學設計12-16

粵教版選修《杜甫詩五首》教案02-17

粵教版選修《馬鈞傳》優秀教案02-18

粵教版選修《牡丹亭》教學設計12-17

粵教版高二語文教案11-16

粵教版語文選修《扼住命運的咽喉》優質教案12-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不卡黑配白 |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 日本高级黄区免费 |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 日本一本到精品综合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熟女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