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一年級語文《輕輕地》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S版一年級語文《輕輕地》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輕、穿、鞋、知、道、昨、夜、工、作、晚、才、回、正”13個生字。會寫“工、正、才、回”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拼讀、合作交流、練習、組詞、書寫等掌握本課中的生字。
2、通過采取多種形式的讀書、評價、討論、表演等活動,培養學生交流合作、主動識字的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3、通過分角色表演、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并在學習中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讓學生懂得父母工作的辛苦,學會關心、體貼父母及他人。
2、培養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識字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讓學生懂得要關心父母的道理。
2、難點:課文最后一句話的理解。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教師表演輕輕走路的動作,引導學生觀察:老師是怎么走路的?
2、出示課件:早晨,在一個恬靜、幸福的家庭里,爸爸睡得正香,“我”和媽媽的動作說話顯得很輕很輕。
看了這幅圖,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嗎?
(激發學生興趣,為學生營造自由表達的空間。)
3、引入課題。
你們真聰明,知道關心爸爸、媽媽了。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2課《輕輕地》,請小朋友打開課本,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快讀讀這篇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劃出生字詞。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可多讀幾遍,不會讀的字向同學請教。
2、同桌相互認讀畫出來的詞語,認真聽對方讀,互相糾正錯音。比一比,看誰進步快,讀的好。
(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合作交流,自主學習,主動識字。)
3、再自由地讀課文,你想怎樣讀就怎樣讀。邊讀邊標出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課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
4、然后四人一組,每人輪流讀一篇課文。其他的學生認真聽,小組評一評誰讀得最好,好在哪里。
(激發讀書興趣,讓學生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引導學生互幫互學,讓學生在誦讀中有所感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5、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1)課文中出現最多的詞語是什么?
(2)“我”和媽媽輕輕地做什么?
(3)“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6、圍繞問題再讀課文,互相討論。
7、指名回答問題,解決問題。根據回答大屏幕相機出示有關詞語:輕輕地。
8、你還有什么問題要提嗎?
(鼓勵學生質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9、學生互動。
三、學習生字,引導識記。
1、出示13個會認字和4個會寫字。
2、自由認讀,讀準字音。
3、誰愿意當小老師給大家帶讀?這些字都會認了,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下這些字的?
(啟發學生多動腦,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生字的構字規律。)
4、選自己喜歡的字組詞,用“輕輕地”練習說話。
(積累詞匯,運用語言。)
5、做字音、字形找朋友的游戲;開火車認讀詞語卡片。
(激發識字興趣,讓學生在玩和游戲中識記生字。)
四、總結拓展。
1、這節課大家做得都很好,那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呢?
2、朗讀全文,說說課文中哪些語句最精彩,最能打動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想象?
3、你還知道平時應該怎樣關心爸爸媽媽?自由上臺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
第二課時
一、情境再現,復習導入。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幾個學生在臺上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表演。
2、他們幾個表演得真棒。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課文寫的是爸爸昨天上夜班,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我”和媽媽輕輕地起床,輕輕地穿衣,輕輕地走路,輕輕地開門,輕輕地說話,怕影響爸爸的休息。
(再現課文情景,使學生回憶課文內容。)
二、指導朗讀,感悟理解。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出語氣。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導學生“掃讀”。
3、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說說媽媽輕輕地做什么?媽媽除了輕輕地穿衣、走路、開門和說話以外,還輕輕地干了什么?“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進行想象,體會文中省略號的用法。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想象,將學生的閱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統一起來。)
4、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討論:“爸爸”昨天上夜班是什么時候回家的?(設置懸念疑團,誘發兒童的求知欲。)
(1)想象爸爸工作的情景。
(2)根據平時的了解,說說爸爸、媽媽的工作情況,體會父母工作的辛苦。
5、自讀自悟或互學互悟課文第四、五自然段,學習方法同第一、二自然段。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反復朗讀,讓學生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感受學習的快樂。)
6、學習第六自然段,討論:“我”和媽媽為什么輕輕地笑了?
(1)學生各抒己見,體會“我”和媽媽此時內心的幸福感覺,讓學生結合平時給媽媽倒茶、幫媽媽打掃衛生等,得到媽媽的贊揚來體會,領悟“我”和媽媽的笑是會心的笑,幸福的笑。
(2)提問:你是一個關心父母的好孩子嗎?讓學生談談自己,教育學生關心父母和其他人。
7、讀了課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8、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積累詞匯。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卡片。
2、指導書寫“工、正、才、回”。先指導學生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指導書寫。
3、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填在空花朵上。
四、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句子。
2、回家后做一件關心、體貼父母的事,然后把這件事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媽媽和“我”輕輕地起 床、穿 衣、走 路、開 門、說 話、關心他人。
【S版一年級語文《輕輕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