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上《在太空中理家》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八上《在太空中理家》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目標:
1、瀏覽課文,準確復述課文。
2、理清全文結構脈絡。
3、理解太空生活中所體現的航天員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
難點:理解太空生活中所體現的航天員精神。
教學設想:
1、課前閱讀、觀看一些有關航天的書籍影視,了解太空知識。
①推薦書目:
《太空漂流記》(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20xx年版)杰瑞M、利寧杰,美國宇航員
《奔向太空》科學普及出版社
《飛向人馬座》科幻小說鄭文光
《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太陽系歷險記》科幻小說,儒勒凡爾納
②網絡資源:略
③影視資源:《太空站實錄》
2、課前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總體感知課文。
3、學習方法:運用合作方式,多方搜集資料,自主探究;注重將讀書方法用于閱讀實踐。
4、學具準備:多媒體網絡教室
5、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交流知識。
師:當我們遙望夜空,總不免要想月球是什么樣子的?有嫦娥、吳剛、玉兔、桂花樹嗎?那茫茫的銀河中有牽牛、織女嗎?地球上的人類文明是不是一種偶然?浩瀚的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文明?有沒有人類的朋友?從古至今,地球上的'人類從沒有停止過探尋!(出示PPT圖片)下面請大家交流一下課前所搜集的太空及航天方面的知識。
二、整體感知,總體把握。
1、出示“學習目標”。
a、瀏覽課文,準確復述課文。
b、理清全文結構脈絡。
c、理解太空生活中所體現的航天員精神。
2、讀準下列加點字。
吮吸( )鎧甲( )灼熱( )臀部( )
著陸( )萎縮( )牙齦( )胡茬( )
3、自讀課文,梳理脈絡。
師:同學們,文章已經讀完,你能把文章的脈絡梳理出來嗎?提到理家,同學們往往就會想到“衣食住行”,那么在太空中理家又指的是理哪些內容呢?
學生閱讀、思考,發表觀點。
師組織交流評價,并結合學生討論板書:跑步、長高、穿衣、洗漱、睡覺、吃食。
三、現場采訪,再現情景。
師:現在同學們請將自己當作宇航員,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太空生活片斷給大家作現場介紹。
學生為進入角色認真研讀課文,先小組講解,再班級交流。
學生介紹生活片斷。
教師聆聽,并組織交流評價。
四、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
教師出示思考題:
a、從航天員的敘述中,你能看出人類的太空生活真的很舒適容易嗎?航天員在太空生活中表現出了怎樣的態度和情趣?
b、假如你要成為一名航天員,你覺得自己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先互相交流,再分條整理,最后在班級內陳述。
教師做好組織、引導工作,并與其他同學一塊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
五、發展延伸。
1、教師羅列“全球航天事故”。
2、教師引導:結合PPT資料、及課文最后“我們畢竟是在前線的冒險者。我們忙得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看上去怎樣或者聞起來怎樣。”試以“宇航員精神”為話題發表自己的感想。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評價,并歸結“宇航員精神”。
3、讀一讀,找一找,說一說。
文章不僅將我們帶入了崇高的精神世界,也將我們引入到豐富的知識殿堂,結合文章有關的事理解說,談談你們從文中了解了哪些科學知識?
例如:太空無地心引力,無壓力,容易失重,吃流質,肌肉缺乏鍛煉,容易骨質疏松,肌肉萎縮等。
六、回顧小結,布置作業。
1、小結。
吃飯、跑步、洗漱、睡覺這些在地球上最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在太空失重的情況下,一切就都與地球上不同了,能夠在太空中吃飯、跑步、洗漱、睡覺是太空遨游的需要,是星際旅行的需要,是人類向其他行星發展的需要,讓我們學習宇航員身上的探索、奉獻和犧牲精神,努力學習,爭取讓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飛得更遠、更高!
2、作業。
以“向最喜歡的航天員寫一封信,訴說自己的心聲”為主題作文,字數500字左右。
【蘇教版八上《在太空中理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