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

時間:2022-05-16 09:46:2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精選6篇)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風格特點,反復朗讀感受蘇詞豪放大氣的特點。

  初步了解蘇軾的經歷和形象,體會詩人雖身處逆境仍渴望為國建功的壯志豪情。

  教學重點:

  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風格特點,反復朗讀感受蘇詞豪放大氣的特點。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蘇軾的經歷和形象,體會詩人雖身處逆境仍渴望為國建功的壯志豪情。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我們已經學習了柳永的《蝶戀花》、晏殊的《浣溪沙》、李之儀的《卜算子》、李清照的《如夢令》,你能概括這些詞在語言風格和表現主題上的共性嗎?

  曲折委婉,情意綿長。

  2、當一種文學體裁發展到一定程度以至于缺乏新意時,它要么選擇改變,要么只能接受消亡。當詞的發展面對這一十字路口時,是哪一位文學家指明了詞發展的道路呢?

  補充:王灼《碧雞漫志》:“東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道自振。”

  3、蘇軾“新”在哪里?“向上一路”是怎樣的一路?今天我們學習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相信通過學習,你能從中找到答案。

  補充材料:“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二、豪放詞的朗讀方法

  1、從標題來看,這首詞在表現的內容方面,與之前柳永、晏殊等人的詞有怎樣的不同?標題中的“江城子”與“密州出獵”分別是什么?

  不再局限于兒女情長,閨閣情愁,而是表現出獵這一男性化的事件,體現的是男子的豪情。

  2、自由朗讀這首詞,體會這首詞在朗讀的時候與之前所學的詞在朗讀方法上應有哪些不同?

  音量大、吐字飽滿、語調高亢、斷句果斷不拖沓、有英雄氣概……

  3、補充材料:俞文豹在《歷代詩余引吹劍錄》談到一個故事,提到蘇東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東坡因問曰:“我詞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棹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

  4、以小組朗讀評比的形式,強調豪放派作品的朗讀氣勢,在朗讀中感受蘇詞豪放的特點。

  三、感性體驗蘇軾的“狂”

  1、在朗讀蘇軾這首詞、體會“豪放”的風格特點時,應重點抓住詞中哪一個字來體會蘇軾當時的情懷?讀出“狂”的感受。

  2、這首詞中蘇軾的“狂”體現在哪些方面?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左牽黃,右擎蒼”——對自己威風形象的得意之情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聲勢浩大

  “卷”描繪出千騎席卷山林、人歡馬叫、競逐爭奔的浩大聲勢。

  “親射虎,看孫郎”“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氣概

  3、圈劃文中能夠突出體現蘇軾的“狂”的字詞,并通過朗讀重讀加以表現

  “親射虎”“看孫郎”“西北望,射天狼”等

  四、理性分析蘇軾的“狂”

  1、蘇軾為何而“狂”?(“狂”一般是由于有強烈的情感需要宣泄)

  “老夫”“鬢微霜”“何日遣馮唐”“西北望,射天狼”。

  背景的補充:

  當時,北宋王朝積貧積弱,國內外危機日益加深,遼和西夏不斷侵擾,邊患時有發生。蘇軾雖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同而被貶官,但仍關心國事,堅持抵御外侮的主張。

  希望報效國家,以身許國而又不被朝廷信任,報國無門,年華空老。

  2、當時的蘇軾其實只有三十多歲,卻自稱“老夫”,你從他自稱“老夫”體會到他當時怎樣的境遇?

  3、蘇軾的“狂”是積極樂觀的還是消極觀的?你怎么理解蘇軾的這種“狂”?

  “鬢微霜,又何妨?”——不服老

  “何日遣馮唐”——對朝廷滿懷希望

  “會”挽雕弓如滿月——對未來的確信

  強調:反復朗讀下片,尤其是體會“射天狼”上揚的語調。

  確有悲壯之氣,強調其中的“壯”。

  更主要的是面對誤解、懷疑、逆境、磨難的不屈服的樂觀精神,這是蘇軾精神人格的體現,是真正的豪放。

  后來蘇軾跌跌撞撞從密州而徐州而湖州而黃州而登州而揚州而惠州直至海南,人生歷程中不斷被貶,卻也能瀟瀟灑灑,秉承“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的樂觀、豁達。

  有詩為證:

  貶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貶官瓊州:“抒說先生睡未足,著人休撞五更鐘”。

  貶官海南:“九死蠻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3、朗讀體會

  五、蘇軾對于宋詞

  1、重現補充材料:王灼《碧雞漫志》:“東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道自振。”

  2、通過這首詞,你對豪放詞有哪些認識?

  內容多寫建功立業,情感激昂高亢

  3、蘇軾對于詞發展的轉折性影響

  (1)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創豪放派風格。

  (2)以詩為詞,在詞中大量使用典故,豐富和發展了詞的表現形式。

  (3)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破除“詩尊詞卑”的觀念。

  (4)不拘泥于曲調音律,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的發展方向。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準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詞。

  2、過程和方法:學習多角度賞析詞情。(重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蘇軾面對生活泰然處之、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難點)

  二、教材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蘇軾四十歲在密州作的一首記射獵的詞。這是一首抒發愛國豪情的詞作,也是豪放詞的開山之作,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豪情洋溢、壯志沖天的將軍形象。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學過蘇軾《記承天寺夜游》、《水調歌頭》、《浣溪沙》等篇章,對蘇軾的生平經歷和精神品質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學生的品味語言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學習該詞,主要是學習多角度,體會作者情感。

  四、重點難點:

  本節重點:學習多角度賞析詞情。

  本節難點:學習蘇軾面對生活泰然處之、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難點)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空明澄澈時,他與好友,庭下散步,吟出了“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而”的達觀。中秋月圓時,他與親人天各一方,誦出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豪放。瀟瀟暮雨時,他唱出了“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脫。他就是蘇軾,那么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他又會描繪怎樣的場景,給我們展現別樣的風味呢?

  2、學案反饋:

  (1)通過導學案的批改,涌現出大批優秀的學生,下面讓我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這些同學。

  導入:詩歌是語言的精華,智慧的結晶,只有反復吟唱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詩意。下面請同學們齊讀這首詩詞。

  朗讀全詩

  活動指導:

  1、聽錄音朗讀,注意朗讀的字音、節奏、情感。

  2、自己反復練讀,讀出其中的節奏、感情。

  3、小組內互讀,并選派代表在班上賽讀。

  3、探究活動:

  鏈接語:情感是詩歌的靈魂,了解詞的內容有助于理解詩歌的感情。

  合作探究:

  一、理解詩意

  活動指導:

  1、結合課下注釋,自主理解詞意。

  2、存疑之處,組內討論解決。

  3、請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多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

  導入:我們常常被詞的感情所震撼,一顰一笑,一滴眼淚一條河流,一顆星星兩片花朵,都深深寄寓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二:多角度鑒賞詞情。

  品讀鑒賞本詞,理解詞所表達的感情?

  溫馨提示:

  1、分析題目,理解詞情。

  2、、抓關鍵詞語,理解詞情。

  3、從詞中的景物或者典故,理解詞情。

  4、知人論世,理解詞情。

  5、通過想象畫面,更加深入理解詞情

  6、注意詩的最后兩句,詞人往往卒章顯志。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 篇3

  一、一副對聯,導入新課:

  1、四川眉山三蘇祠有這樣一副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請問同學們這三蘇指的是誰?

  2、介紹蘇軾,以及這首詞的寫作背景。

  二、品讀文題,粗知文意。

  1、“江城子”是詞牌名,“密州出獵”才是題目。

  2、“密州出獵”這個題目告訴我們什么?

  出獵和出獵的地點:密州。

  主要事件:出城打獵,它不同于一般的消遣式的打獵

  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那么,是在哪里出獵?誰在出獵?

  蘇軾和他的同僚在密州出獵。

  三、初步誦讀,體味詞風。

  1、聽錄音。

  2、補充材料: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是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3、齊讀讀出風格:豪放激昂。

  四、條分縷析,感悟形象。

  1、找詞眼“狂”

  2、學生小組討論“狂”在哪里?

  左牽黃,右擎蒼。裝備狂

  千騎卷平岡傾城陣容狂

  親射虎,看孫郎舉止狂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抱負狂

  注意:卷、兩個典故的作用、蒼、黃

  邊分析邊強朗讀體會情感

  請同學起來個別再讀,讀出情感。

  3、小結上下片主要內容。

  4、重點分析“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句,體會作者渴望建功立業的緊迫感以及壯志難酬的無奈和悲哀。

  五、知人論世,拓展體悟

  PPT: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自題金山畫像》

  了解他的仕途坎坷。

  蘇軾貶謫期間的詩句和政績

  感悟她的樂觀豁達、心系百姓。

  六、小結:

  老夫聊發少年狂,少年當逞少年強。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 篇4

  一、導入并介紹作者: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朵奇葩,說到宋詞,我們不能不講到蘇東坡,講蘇東坡的詞又不能不了解蘇東坡為人品性:

  蘇軾少年時代就有兩種個性兩種特色。一種個性和特色是有儒家用世的志意——士以天下為己任。他這種用世的志意從他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有一次讀到《后漢書范滂傳》,范滂少年時便懷澄清天下之志,后來受迫害遭遇災難,他不逃避、不茍且逢迎、不委屈求全,寧可付上生命。蘇軾范滂傳的時候內心激動感發,就問他母親,他日兒做范滂,你能做范滂的母親嗎?因為《范滂傳》中記載,范滂為了理想要以生命為代價的時候,他跟母親說,我是對不起母親的,范滂說一個人要想有美好的品德節義,又想有富貴壽考,兩者不能得全,我愿意你去完成你的理想。他另一面個性和特色是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他很小的時候讀《莊子》,《莊子》中那種高遠的、不受約束的、超遠曠達的修養和想象故事有很多,蘇軾曾感慨的說,我從前也有一些想法就是說不出來,今天看了《莊子》,《莊子》上所寫的就是我想的。他從小就把儒道兩家的美好品格和修養融會到自己的修養之中,這為他后來雖多次遭貶謫,但能以超然的態度處理,對于國家、對于人民的忠愛則始終執著沒有改變打下了基礎。你只要把他召回朝廷,該說的什么正直話,他還照說;貶官在外他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在密州,救過旱災;在徐州,救過黃河水災;在杭州,疏浚西湖的淤泥,建了蘇堤;晚年被貶惠州,設法修建橋梁,解決了老百姓渡江渡海的困難。(我們這些人既然讀了圣賢之書,雖是老且窮,但不管我們生命上有什么挫折困難,而我們所學的這些道理是貫徹在內心之中,充滿于我們的骨髓之內的。就是在死生憂患之間,直須笑談于死生之際。)

  蘇東坡開創了豪放詞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壯,總在歷代壯土耳邊回響。今天我們要學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就是他最早的一首豪放詞。

  有人對此詞作了評論,說蘇軾此詞一反“詩莊詞媚”的傳統觀念,“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意思說,詞到蘇軾,以“逸懷浩氣”的豪放詞,取代了五代以來專寫兒女情長的婉約詞,改變了一代詞風,拓寬了詞的境界,樹起了詞風詞格的別一旗幟。

  二、明確學習目標:

  1、在朗讀中感受詩人的郁悶、無奈和超脫的情懷

  2、通過對典故的理解體悟詩人的雄心壯志。

  三、朗讀:

  1、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并正音

  3、集體朗讀

  四、請同學們結合注釋試著意譯全詞:

  講重點詞及典故的意思

  五、詞中一個“狂”字總括了全文內容,也總括了全文情感。

  1、下面咱們就文中內容找寫狂態的語句,體味那種狂情,找出來后就用“狂在……”說話。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示例:狂在“親射虎,看孫郎”,學孫權騎馬射虎,以逞自己的豪興。

  狂在“聊發小年狂”的雄心勃勃。

  狂在“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的氣宇軒昂。

  狂在“千騎卷平岡”的浩大聲勢。

  狂在“傾城隨太守“的受民擁戴的得意。

  狂在又出獵聯想到“西北望,射天狼”的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狂在又出獵聯想到“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的期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宿愿。

  2、齊讀,讀出他的狂情。

  六、拓展:

  這首詞感情縱橫奔放,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充滿陽剛之美,成為歷史彌珍的名篇。可是,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蘇軾受儒道兩家的影響,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韶秀的`一面。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啟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作者介紹

  蘇詞背景介紹。(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詞風)蘇東坡是北宋詞壇的大革新家,他作詞時,正當柳詞風靡一時之際,他有志于改變《花間》以來柔媚的詞風。宋神宗熙寧八年,東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歸途中與同官梅戶曹會獵于鐵溝,寫下了這首出獵詞。他因自己的詞有別于“柳七郎風味”而頗為得意。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自己的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三、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

  同學們自由的大聲朗讀。

  2、聽詩朗頌.

  學生聽范讀時老師要求,拿起筆在詩中標出重讀、停頓。

  四、理解內容

  補充注釋與典故分析。

  1、太守:即蘇東坡,作者自稱。寫本詞時,作者任密州知州。

  2、孫郎:即孫權。《三國志·吳志》載:“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廢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

  3、遣馮唐:漢文帝時云中太守魏尚抗擊匈奴有功,但因報功不實,獲罪削職。后來文 帝聽了馮唐的話,派馮唐持節去赦免魏尚,仍叫他當云中太守。這里東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邊任,到邊疆抗敵。

  4、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這里指代西夏軍隊。

  5、釋詞

  黃:黃狗。

  蒼:指蒼鷹。

  千騎:形容從騎很多。

  擎:舉著。這里是說胳膊上架著。

  平岡:指山脊平坦處。

  胸膽尚開張:胸襟還放得開。

  鬢微霜:鬢角略微白了一些,指已近老年。

  會:應當。

  五、內容與形象分析

  1、由典故運用,我們可以看出,詞人蘇軾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明確:雄心勃勃、英武豪邁、挽弓勁射、保家衛國、征戰沙場的英雄形象。

  2、再來分析詞的內容,看作者是怎樣塑造這個英雄形象的?

  明確:在這首詞中,上闋寫出獵,下闋寫請戰,場面熱烈,情豪志壯,大有“橫槊賦詩”的氣概,把詞中歷來香艷軟媚的兒女情,換成了報國立功、剛強英武的英雄氣概了。

  上闋:“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 射虎,看孫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獵圖,勾畫出一個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獵而 “報”知人民跟隨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須“傾城”,其狂二也;獵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孫郎,其狂四也。

  作者以“老夫”自稱,表現了作者對人生易老的感慨。“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寫了作者出獵時的裝束,給人一種英姿勃發之感。“千騎卷平岡”“傾城隨太守”寫出了出獵場面的宏大、壯觀。“親射虎,看孫郎”表現出了作者要像孫權那樣射殺猛虎的豪情。整個上片主要是場面描寫,寫出了出獵場面的宏大。

  下闋:“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個豪放不羈的個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壯志:鬢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節云中,此豪二也;會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3、“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一句用高度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報國志向。“天狼”是星名,古人認為,天狼星主侵擾,這里指西夏。

  六、以本詞為例,概括豪放詞風格。

  課后記:學習這首詞,不能撇開詞本身去分析豪放派的特點,而要緊緊圍繞詞,讓學生從詞出發,去體會,去感悟。

  七、聯系學習

  《江城子》。

  八、課堂訓練

  1、熟背二詞。(讓學生再體會、感悟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不同詞風。)

  2.根據《浣溪沙》《江城子》的句數、字數、調數,任選其中一個詞牌試著填詞一首。

  九、課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進一步走近宋詞,初步接觸風格迥異的宋詞兩大流派,對詩詞的意境、形像、風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廣泛閱讀,深入思考,認真分析,對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豐碑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十、布置作業

  聯系辛棄疾的生平、思想、風格自學《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板書設計

  江城子密州出獵

  出獵場面→氣勢盛大

  報國之志→豪邁奔放

  抒發詩人報效國家的壯志和豪放的氣概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欣賞詞的能力。

  2、感知蘇東坡豪放的詞風,復雜的性格。

  教學流程:

  一、導入

  一首《水調歌頭》牽動了多少人的情思,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表達了天下多少離人的美好祝愿。這位北宋的蘇軾又引起了多少后人的關注。我們中學語文課本中就接觸到幾篇與蘇軾相關的文章。請作回憶。

  《水調歌頭》《渙溪紗》《核舟記》《記承天寺夜游》《荷》

  二、溫故知新,簡介作者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

  詩歌與黃庭堅并稱“蘇黃”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四大家”

  詞風豪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三、文體小常識

  是否問過自己何謂豪放,何謂婉約?(學生思考)

  婉約派:語言暢達流利奔放,高亢激昂,直抒胸臆;內容多以雄奇闊大意境抒發強烈的政治熱情,豪爽的英雄本色。

  豪放派:語言清新、含蓄、委婉,情思曲折而真切;內容以情感為題材。

  四、文本解析

  (一)初讀感知判斷風格

  1、輕聲自讀課文,圈出生字及有理解障礙的詞句。

  2、組合作,交流疑難,理解詞的大意

  3、小組推選代表概述詞意,可以合作完善。

  4、在了解詞意的基礎上初步判定風格——豪放

  5、以怎樣的語氣腔調讀這種風格的作品?——豪邁奔放,高亢激昂

  6、個別試讀——聽錄音——齊讀(注意讀出高亢激昂,豪邁奔放)

  (二)二讀品析感受豪放

  1、聽同學們的朗讀,老師感受到風格豪放的作品在語言上的氣勢。剛剛僅僅是了解大意,初步判斷風格為豪放,現在細讀課文找出判斷的依據,作進一步的確認。請再讀本文從內容上判斷哪個字最能表達詞人當時的豪放之情?——狂

  2、狂在何處,采用什么手法寫出這種狂?——狂在“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情

  狂在“左舉黃,右擎蒼”,“錦帽貂裘”的英姿

  狂在,“干騎卷平岡”的陣容

  狂在,“為報傾城隨太守”的場面

  狂在“親射虎,看孫狼”的氣概

  狂在“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的信心

  狂在“會挽雕弓如滿月”的忠心

  狂在“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

  典故:(補充背景,出示地圖,幫助理解詞人情感)

  親射虎,看孫郎自喻孫權,雖年近四十,仍有少年狂氣,意氣奮發。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業的決心。

  小結:以“狂”字統攝全詞,豪放在其出獵場景的壯闊,在其報國之心的濃烈。上片的敘事為下片的抒情鋪墊。全詞巧用典故,借出獵的表達報國之心。這也確實是一首風格豪放的詞篇。(中心主題)

  (三)三讀吟誦再現豪放

  以高亢的音調、充沛的激情,再現詞人不可抑制的豪情!(對照板書,嘗試背誦)

  五、拓展研讀

  1、這首詞不僅我們讀來感受到萬丈豪情,就連蘇軾自己也較為得意,他自己說“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其實這是他的第一首豪放風格的詞,在豪放派詞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蘇軾也成為豪放派詞風的開創者。再欣賞他的另一首膾炙人口的豪放風格的詞篇。(讀出豪情)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思考:如果說《密州出獵》豪放在其場面的壯闊,報國心的濃烈,那這首詞有表現在何處?——雄奇壯麗的景色、如畫的江山、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一切都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郁勃,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

  2、詞人在豪放詞篇中表現出其昂揚的風姿,豪邁的氣概,是一名響當當的漢子。可是,無情未必真豪杰,殊不知蘇軾同樣擅長婉約風格。

  就在創作本文的同一年正月二十日這天夜里,他夢見愛妻王弗,便寫下了被陳師道夸贊為“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起欣賞,并結合對蘇軾的了解用一句話來概括蘇軾的形象。

  3、一句話概括蘇軾形象

  (我心目中的蘇軾)例如:

  他是一位有著錚錚鐵骨而又綿綿情意的詞人;

  他是一位內柔外剛的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漢;

  他是一個兒女私情與家國在計兼顧的矛盾體;

  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六、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背誦本文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精選6篇)】相關文章:

江城子密州出獵賞析10-12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說課稿12-20

江城子密州出獵閱讀理解05-01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詩詞12-11

《江城子·密州出獵》練習附答案02-17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閱讀答案09-04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反思(通用7篇)05-13

《江城子·密州出獵》閱讀試題及答案02-22

《江城子·密州出獵》古詩原文及翻譯02-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AV网址在线观看 | 亚洲97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强伦姧护士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