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發師》 教學設計(精選8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理發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理發師》 教學設計 篇1
學情分析: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二年級的孩子尤其特別,他們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形體靈巧,怎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因此教學設計要新穎出新,教學內容要豐富多彩,教學形式要生動活潑。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比較適合采用歌曲與形體舞蹈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進行直觀的教學,讓學生在歌唱和形體表演中積極愉快的進行音樂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因而本課各個環節都以音樂為主線,將舞蹈、形體與音樂有效的結合起來,通過演唱、律動、舞蹈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心體驗感悟音樂用心表現音樂。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學生音樂感受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
設計理念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2、節奏訓練、游戲貫通。
3、自由探索、合理評價。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理發師》的學習,感受歌曲愉快情緒,并能用正確的聲音進行演唱。
2、用理發店內的聲音進行節奏訓練,滲透音樂要素。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了解勞動是快樂的。并能在音樂活動中體驗快樂。
教學重點:
1、歌曲《理發師》愉快情緒的體驗,并能用愉快的、正確的聲音進行演唱。
2、在音樂活動中進行歌曲的學習。
教學難點:
在歌曲中加入動作的聲音。
教材分析:
《理發師》是一首熱情、歡快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亞民歌。旋律采用了八度大跳、同音反復等發展手法,并將模擬理發的“卡嚓”、“沙沙”聲與有規律的節奏型相配合,生動表現了理發師認真、快速、愉快地忙碌著的形象,深刻反映了勞動時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用具:
鋼琴、錄音機、多媒體課件、大歌片、打擊樂器、
教學方法:
回顧啟發式、故事導入式、聽唱法、情境法、示范法、實踐法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1、導入
同學們,老師在來的路上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來信,你們想知道是寫給誰的嗎?
老師和同學一起讀神秘來信。
小天使理發店給同學們送來了一份神秘的禮物:剪刀、梳子、吹風機、噴壺
2、節奏訓練
剪刀:xx/xx/
咔嚓咔嚓
梳子:x-/x-
刷-刷-
吹風機xxxx/xxxx/
呼呼呼呼呼呼呼呼
噴壺:xx/xx
沙沙沙沙
三、引入課題《理發師》
1、聆聽歌曲,找出歌曲中唱到的工具。
2、再次聽歌曲,在小工具發聲處用動作模仿并唱出來。
3、再聽歌曲,找出另外兩種小工具出現在什么地方?老師模唱。
4分組模唱。
5、剪出音樂的層次。老師先剪出音樂的層次,學生再跟著老師一起剪出音樂的層次。
6、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動作和不同的情緒,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
四、拓展
欣賞《我有一雙萬能的手》,說一說手能做哪些勞動。
五、小結
勞動是快樂的,勞動更是光榮的,讓我們都做一個愛勞動的孩子吧!在《勞動最光榮》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理發師》 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1、用理發店內的聲音進行節奏練習。
2、學會歌曲《理發師》,并能用愉快的聲音演唱。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理發師》的學習,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緒,并能用正確的聲音進行演唱。
2、用理發店內的聲音進行節奏訓練,滲透音樂要素。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了解勞動是快樂的。并能在音樂活動中體驗快樂。
重、難點:
1、歌曲《理發師》愉快情緒的體驗,并能用愉快的、正確的聲音進行演唱。
2、在音樂活動中進行歌曲的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用事先錄好的在理發店內的聲音為切口,請生聆聽在哪里?都有哪些聲音?并請生邊做動作邊模仿。
2、師用歌曲音樂做背景,請生隨著音樂學做理發師。(先全班進行同一種節奏,然后分聲部進行。)
3、教師出示理發過程影片,請生看看理發的過程是怎么樣的?并請生隨著音樂進行理發。
二、新歌教學:
1、教師語言導出新歌,請生聽聽歌曲的內容講了個什么故事?并用語言描述一下,同時請生按節奏念歌詞。
2、請生找出歌詞中的聲音,教師與學生分歌詞與聲音進行歌詞對講。(請生邊念邊用動作表演聲音。師:我做理發師,你們來當剪刀和摩絲好嗎?)
3、請生復聽音樂,并請生隨音樂表演聲音部分的動作。
4、分小組與男女進行歌詞與聲音的對唱。
5、請生復聽音樂,隨音樂輕輕的演唱,教師糾正演唱不正確的地方。(3333|4444|31|31|)
6、請生隨琴有感情的進行演唱。
三、音樂劇表演:
1、教師請一生上來當理發師,一生當顧客。其他同學演唱歌曲。
2、兩組同學進行表演,再請一些同學進行節奏伴奏。(邊看影片邊唱歌邊進行動作表演。老師請來了真正的理發師,我們和他們來一次比賽,看誰最出色,好嗎?)
四、小結本課: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當了一回理發師,大家玩得開心嗎?確實,我們的理發師傅為我們帶來了美麗,帶來了快樂,他們真了不起!讓我們再一次用歌聲來向他們表示感謝。
《理發師》 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感受歌曲,嘗試用輕快的歌聲表現出來。
2.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中理發師輕松、詼諧的形象。
活動準備:
1.理發師圖片、音樂
2.圖譜、與歌詞內容對應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調動已有經驗
師:今天我帶來一副圖片請你們來看一看。(出示圖片)
師:這是哪里?你去過理發店理發么?理發師是怎么樣給你理發的呢?
二、感知、學習歌曲
1.欣賞歌曲旋律,熟悉歌曲旋律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關于理發師的歌曲,先請你來聽一聽,聽聽歌曲里面是怎么理發的.?(教師范唱一遍)
師:現在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你們要豎起小耳朵聽仔細了,聽聽歌曲里面的理發師到底是怎么理發的?
2.運用圖譜記憶歌詞
(1)出示圖譜,通過提問呈現歌詞內容
師:我們剛剛已經停了歌曲了,請你來告訴我理發店的老爺爺都用了什么工具呀?(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并示范唱所對應的歌詞:剪刀、噴壺。說到剪刀時,引導學習歌詞“靈敏的呀剪呀剪刀,咔擦咔擦”“噴亞噴壺沙沙沙沙沙”,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師:瞧,已剪好了,多漂亮,怎樣才能看到自己漂亮的樣子?(啟發幼兒結合已有經驗回答,豐富相應的歌詞。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聲音表達理發師的成功感:一邊模仿動作一邊念歌曲“哎,已告成功呀!”)
(2)根據圖譜朗誦歌詞
師: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那我們看著圖譜來把歌詞來念一念。(帶領幼兒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3.游戲“理發”再次熟悉兒歌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理發店的游戲,我來做老爺爺你們來做理發店里的顧客。我要來幫你們理發嘍!
3.完整演唱歌曲
(1)請幼兒看圖譜演唱
師:接下來我請你們看著圖譜一起唱一遍。
師:你們有沒有哪一句不太會的,可以舉手告訴我們,我們大家一起來幫你解決。
三、表演歌曲,鞏固歌曲
1、師:我們現在都已經學會了唱歌曲,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給這首歌曲加上動作吧。
師:現在你們都是小小理發師了,我們一起來理發吧!
《理發師》 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理念:
《理發師》一課,我注重了三方面的設計理念。
一、突出了音樂審美價值
《鐵匠波爾卡》是約瑟夫·斯特勞斯的一首管弦樂曲,曲調歡快,體現了勞動者愉悅的心情,樂曲中突出的打鐵的聲音又使學生感到新奇和喜歡,符合學生的心理;歌曲《理發師》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全曲歡快熱情,朗朗上口;大歌片的制作色彩明麗,內容活潑,為學生所喜愛;所使用伴奏的器具為筷子及尼龍紙,在音響的效果上達到和諧、完整、課后拓展的DVD碟片制作精美,令人耳目一新。這些內容的組合都是學生所樂意學習和接受的。
二、注重了音樂的實踐性
馬克思說:“勞動創造了美”。同樣,音樂實踐創造了音樂美,在課中,通過讓學生敲一敲、聽一聽、唱一唱、探一探、看一看、想一想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全身心地參于到音樂活動中,享受音樂、創造音樂。
三、注重了音樂的生活性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聆聽學習和運用多種方法去探索生活中的聲音,使學生初步感知音樂可以貫穿于生活之中,讓學生在音樂中學會生活,在生活中更加熱愛音樂,并能嘗試把音樂融于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
教學內容:
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第二冊《巧巧手》中第二課時:
聆聽《鐵匠波爾卡》,學唱《理發師》,用生活中的器具為歌曲伴奏。
教材分析:
1、《鐵匠波爾卡》
管弦樂《鐵匠波爾卡》曲奧地利作曲家約瑟夫?施特勞斯作于1869年,樂曲采用D大調,復三部曲式,主題輕快活潑,表現了人們歡快的心情,其中在每個樂句末尾,小節強調后一拍,并突出打鐵的節奏,使人聯想到鐵匠們勞動時的快樂心情。中間轉為G大調,樂曲輕松跳躍,形成舞蹈氣氛,再現第一部分后,在簡短的結尾中鐵砧叮當叮當的造型性音樂效果和活躍歡快的氣氛結束全曲。
2、《理發師》是一首熱烈、歡快而又不失幽默的澳大利亞民歌。歌曲將模擬理發師手中的道具發出的“咔嚓”“沙沙”聲與有規律的節奏相配合,生動地描繪了理發師認真的態度,嫻熟的技巧,反映了勞動的成功與喜悅。
教學目標:
(1)結果性目標:
學習用歡快、富用彈性的聲音背唱歌曲《理發師》,能運用生活中的器具(如筷子、尼龍紙)為歌曲進行伴奏,培養學生參與意識。
(2)體驗性目標:
通過歌曲的學習,能感受勞動的快樂。
通過探索、創編,使學生初步感受生活中單純枯燥的聲音可以通過種種方法使之藝術化,變得豐富、悅耳,從而產生更加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及其相關的綜合實踐活動。
教具、學具準備:
磁帶、歌片、各種能發出聲音的物品、DVD碟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隨《鐵匠波爾卡》音樂入室。
師:“小朋友們,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請你來讓這些東西發出聲音來。”
教師請學生分別演示:翻書聲、硬幣敲擊聲、粉筆盒搖動時發出的聲音、腳步聲等。
師:“生活中的聲音大多是很單調、枯燥的,但是作曲家就很有本事,他可以讓聲音變成好聽的音樂,請小朋友們聽一聽,這一位作曲家把生活中的什么聲音寫到音樂里去了。”
設計意圖:運用各種物品的聲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拋出“作曲家把什么聲音寫進音樂中去”這一問題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使之專心聆聽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欣賞《鐵匠波爾卡》
1、學生傾聽,聽到鐵在鉆板發出“叮叮當當”聲時,不約而同舉起了手。
2、教師走到學生身邊,請學生貼著教師的耳朵講一講他聽到了聲音。
3、請學生聽著音樂,用動作模仿這個聲音,感受鐵匠打鐵時的快樂心情。
設計意圖:將生活中的聲音與音樂相聯系,《鐵匠波爾卡》是最理想的媒介。學生是在聆聽中感受音樂的,在聆聽音樂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律動的進行,培養學生的音樂與動作的協調能力。
三、學習歌曲《理發師》
1、聽一聽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聽到的是作曲家把鐵匠叔叔打鐵的聲音變成了音樂,現在我們再來聽一首歌,作曲家又把誰寫到歌曲里,把生活中的什么聲音寫到歌曲里了呢?
設計意圖:利用音樂的彌漫性讓學生無意識地感受歌曲,感知音樂的情緒、旋律,從而獲得整體的感知。用“聽一聽”來激發學生的注意力
2、讀一讀
師:理發師道具的聲音發出來的長短一樣嗎?我們來讀一讀。
讓學生自己找出xx丨xx丨xx丨xx丨x―丨x―丨、咔嚓、咔嚓、沙沙、沙沙沙的不同之處。
設計意圖:此環節安排解決了歌唱教學中長音“沙”的難點,讓學生自己找尋的不同點,體現了教師“導”的方法。
3、唱一唱
學生隨琴學唱歌曲。
師:請小朋友們當理發師手中道具的聲音,老師當理發師,來唱一唱這首歌。
(1)師生對唱
(2)角色互換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接龍游戲中體驗合作的樂趣。
(3)學生演唱。引導學生用歡快的歌聲唱出理發師爺爺成功的喜悅。
四、用生活中的器具為歌曲伴奏
師:老師為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雙筷子,一張尼龍紙,請你們敲一敲、想一想怎樣用這兩種東西模擬歌曲中的聲音,使它們從單純的聲音變成好聽的音樂。
學生探索,并舉手交流,得出多種方法:如:筷子互相敲擊,敲椅邊等,尼龍紙用揉、抖、搓等,并得出“敲擊時要跟隨音樂的節奏”、“演奏的聲音要有輕快動聽”、“長音時要連續揉”等結論。
(1)請學生相互評價,教師評價。
設計意圖:評價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激發他們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2)教師請學生跟著范唱帶伴奏,將學生分組,兩組模仿“咔嚓聲”,另兩組模仿“沙沙聲”。
(3)請學生背唱歌曲,并伴奏。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更多地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尋找理發師手中的剪刀聲,噴霧聲,開發學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探究聲音的形象美;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后拓展:
師:小朋友們,生活中還有很多聲音都可以變成好聽的音樂,請你看一看,日常生活中的掃把在懂音樂的叔叔手中也變成一件樂器,他們是怎樣演奏的呢?
學生觀看DVD“掃把樂”。
師:請你再看一看生活中的鍋爐、煤氣灶、塑料筒、自行車輪、酒瓶等在一起會發出什么聲音?
學生觀看DVD“破銅爛鐵放起來”(一段精美的打擊樂)在學生的驚奇中,師請學生想一想:“找一找生活中的音樂”這一問題離開教室,結束此課。
設計意圖:課后的拓展為此課做了一個點睛的作用,學生在大開眼界的同時,或許他會在生活中尋找可用的音源,嘗試創編節奏樂,使音樂課的作用不只停留在一節課中,而會影響到他的生活,乃至他的一生。
《理發師》 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同伴合作演唱的快樂。
2、引導幼兒用跳躍、輕快的歌聲演唱歌曲。
3、學習借助圖譜、節奏創編,合作表現等形式,提升幼兒音樂的操作性水平,促成幼兒快樂的學習。
重點:掌握歌曲旋律及歌詞
難點:掌握跳音及連音的唱法
活動準備:
1、布置理發店場景,課前排練好一段理發的情景表演。
2、圖譜、與歌詞內容對應的圖片、節奏圖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孩子們,今天大街上可熱鬧了,我們一塊去看看吧!(律動《逛大街》)
二、基本部分
1、觀看情景表演,初步了解歌曲內容
聽,理發店里傳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瞧瞧去。
幼兒觀看情景表演(理發師邊唱歌曲邊表演)
2、運用圖譜記憶歌詞
(1)出示圖譜,通過提問呈現歌詞內容
師:剛才理發阿姨在理發時唱了一首歌,你們聽見歌曲里唱了誰?
師:他們理發時用了什么工具?引導幼兒學說歌詞
師:瞧,已剪好了,多漂亮,怎樣才能看到自己漂亮的樣子?理發師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會感覺怎么樣?
(2)教師范唱,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師:理發師在理發時還會發出什么聲音,仔細聽我唱一唱。
師:理發師靈巧的推著剪刀,那發出的聲音應該是連貫的還是跳躍的?(引導幼兒用跳躍的聲音表現歌曲中的節奏“咔嚓咔嚓”)
(3)根據圖譜朗誦歌詞
3、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師看圖譜范唱
(2)請個別幼兒點圖譜,其他幼兒整首跟唱
4、創編節奏,鞏固歌曲
1)師:剛才理發師理發時發出了“咔嚓咔嚓”的聲音,如果你來理發,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運用幼兒創編的節奏型再次表演歌曲
三、結束部分
游戲互動,提升幼兒的表現力
師:你們理發的本領都很棒,現在我們就來玩玩“理發店”的游戲吧!請你們找一個小伙伴商量商量,看看誰先當理發師,誰先當顧客。
討論:當顧客的小朋友應該注意什么?
《理發師》 教學設計 篇6
一、設計意圖:
我設計了這堂語言課,讓幼兒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不僅理解故事內容,而且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不同職業的用處,知道能夠被大家需要的工作就是最光榮的。
2、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
1、故事圖片、多媒體、字卡(教獅、廚獅、工程獅、建筑獅、會計獅、醫獅、理發獅)(其中“獅”用獅子頭像的圖片表示)。
2、幼兒對常見的職業比較熟悉,知道這些職業的主要工作。
重難點:了解不同職業的用處,知道能夠被大家需要的工作就是最光榮的。
四、教學過程:
1、談談自己的理想:
——我們有很多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幼兒說說自己的理想)
2、欣賞圖片,聽老師講故事:
——教師講述第一部分故事:老獅子有7個孩子,他們漸漸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理想,你知道它們想成為怎么樣的獅子嗎?(成為一只漂亮的獅子、成為一只威武的獅子……)
——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故事:請幼兒來說說這7只獅子各自的理想是什么?同時依次出示字卡。
——獅子們的工作如何呢?我們到故事里看一看吧!
1)你看到了什么?(老六的理發店開張了,可是沒有人來理發。)。
2)大家有沒有進去理發,為什么?(因為大家都不知道理發師的手藝怎么樣,所以誰都不敢當第一個顧客)。
3)老六想當理發師,但是得不到大家的信任,理發店眼看就要開不成了,怎么辦呢?(可是老七膽子大,愿意當老六的被理發師)。
4)老七是怎么樣幫助老六的呢?(老七當了老六店里的被理發師,雖然老七的發型被剃的很難看,可是它不在乎,讓老六在它頭上練手藝,終于老六經過努力,剃出了漂亮的發型,讓大家信任老六的手藝。)
5)后來,老六的理發店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大家都信任老六,都來店里理發了,老六成為一名出色的理發師)。
3、話題拓展:
你們喜歡老七嗎?(因為老六在需要他的時候,出現了,他讓大家都相信理發獅會剪出好看的發型)。
1)接下來,老七會去做什么呢?(去飯店幫助廚獅、去馬戲團支持魔術獅等等)。
2)只要有需要,無論是什么工作都是最光榮的,幫助別人的老七,一定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的。
五、結束部分:游戲(拼拼樂)
準備圖片形象卡(理發師、廚師、工程師、教師、醫師等等)。
玩法:教師隨意做出某個職業形象,讓幼兒來猜一猜,并找出正確的字卡,用填空的方式將字卡粘貼到空白處,把職業名稱補充完整。
《理發師》 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理發師》,并且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來表現歌曲的內容。
2、喜歡進行角色扮演并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
教學準備:老爺爺圖片,理發工具圖片,圖譜。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一位客人,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吧!(出示老爺爺圖片)。這位老爺爺是一名理發師,如果小朋友們表現好的話,等會兒老爺爺要為大家理發呢!
2、去過理發店嗎?理發師是怎樣理發的?
二、學唱歌曲
1、昨天明明也去理發店理發了,我們來聽一首兒歌,聽聽兒歌里面是怎么說的。(把歌詞以兒歌形式念出來)
2、這位小朋友理發的時候用到了什么工具呀?(剪刀,噴壺)
3、剪刀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那噴壺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我們也來學一學。
4、剪刀和噴壺的聲音真好聽,老師也想變成理發師給大家理發,你們準備好哦。(邊念兒歌邊去剪頭發)
5、當理發師的感覺真好,老師還把這首兒歌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教師范唱)
6、好聽嗎?這首歌聽上去有什么感覺啊?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聲音來唱一唱吧。
7、小朋友們唱的真好聽,你們覺得這首歌里面最好聽的是哪一句啊?(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譜)
8、老師把這首歌用圖片來表示了,我們一起看著圖片來唱一唱吧。
9、你們唱得可真好聽,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吧!理發店的顧客這么多,大家都愿找他理發,老爺爺心情怎樣?(開心高興)那我們帶著開心、高興的心情再來一起唱一唱這首歌曲吧,一邊唱的時候也可以把你喜歡的動作也加進去哦!
三、角色表演
1、剛才小朋友表現好,現在老爺爺要為大家理發了。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唱一唱這首歌,老師要請出老爺爺了,不過老爺爺說了,哪位小朋友唱得好聽,老爺爺就先到他前面給他理發。
2、教師扮演老爺爺,幼兒演唱。
3、老爺爺說你們唱得很好聽,現在他要跟大家說再見了,老師的頭發亂了,也想理發,哪位小朋友愿意變成理發師幫老師理發呢?(師扮演顧客,幼兒扮演老師理發)
5、集體互換角色表演
師:剛才的小理發師剪的頭發真漂亮,還有誰愿意變成理發師幫大家理發?大家都想嘗試對吧,那老師現在把大家都變成理發師好嗎?
師:等一下第一段音樂響起的時候,請你走到中間,找一個好朋友,一位小朋友當理發師,另一位當顧客,第二段音樂的時候再交換一下,好嗎?
6、小朋友們表現真好,我們一起去哥哥姐姐班級,為他們也理一下頭發吧!
《理發師》 教學設計 篇8
設計思路:
在學習活動的主要內容中,有讓幼兒了解社會常識這一內容,因此我們預設了本月主題——周圍的人,旨在讓幼兒接觸了解周圍生活的環境,理解并遵守基本的行為規則。在加上我班一幼兒家長開理發店的,為了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鼓勵家長走進幼兒園,我設計了這一活動。在以幼兒為本的課程體系中,有句話說的好:“為幼兒學會表達提供靈活多用的課程及其活動空間。”我班幼兒比較膽小,在陌生人面前不善表達,我就特意設計了幾個環節,讓幼兒多開口說。比如:剛進大廳時,讓幼兒對看到的環境說說;看看客人老師的頭發,和客人老師說說話。最后一個環節讓幼兒設計發型我沒有講評比誰設計的發型好,因為孩子間存在差異,只要幼兒樂于參與就是好的,每個人的設計都是美的。
活動名稱:
理發師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理發師這一職業,并認識一些理發用品。知道在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理發師,從小培養幼兒尊重他人的品德。
2.培養幼兒大膽的講述。
材料創設:布置理發店的場景、理發用品圖片,請一名理發師并和他交流過,發放“你最想問理發師什么問題”的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看看老師布置的環境,并說說老師布置的象什么地方?
二.幼兒為理發店采購東西
1.請小朋友幫忙買理發店要用的東西。
(幼兒挑選理發用品,并放到布置好的理發店場景中)
2.請幼兒說說:“你買了些什么?”“為什么要買這些東西?”
三.請理發師為幼兒現場理發
1.猜猜他是誰?(理發師)
2.理發師是干什么的?
3.請理發師檢查幼兒買的理發用品(順便介紹一些新的、幼兒不常看見的理發用品,比如燙頭發的工具)
4.理發師為幼兒理發,幼兒可以和理發師聊聊天:你每天為大家理發累不累?你是怎么接待客人的?為小朋友理發和為大人理發有什么不一樣?剪下來的頭發還有用嗎?你怎樣為客人設計發型?(調查統計后幼兒最想知道的問題)
5.請幼兒講講看到了什么?
6.說說沒有理發師會怎樣?(教育幼兒要尊重理發師)
四.設計發型
1.請幼兒觀察客人老師的頭發樣式,然后為她們設計一款發型。
五.整理,回教室
【《理發師》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理發師教學設計07-31
《理發師》教學設計02-14
《理發師》教學設計03-25
《理發師》教學設計9篇02-14
《理發師》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0篇)08-19
《理發師》教學反思07-03
二年級理發師教學設計范文06-29
中班音樂《理發師》教學反思07-03
《理發師》教學反思(通用10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