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中的觀、際、沿,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坐井觀天、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坐井觀天的比喻義,使學生懂得目光狹小,見識少,就會把事情弄錯的道理。
3.角色朗讀,以讀促悟。
4.想象說話,續編故事。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讀懂課文,理解內容。
2.難點:理解寓意。
三、教具準備:
課件、頭飾
四、教學課時: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1.初讀課文;2.識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題,提出要求。
《坐井觀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學懂課文就要求做到:會讀故事、會講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坐井觀天》。齊讀課題。
二、認讀詞語,說說意思。
理解:坐井觀天、井沿、無邊無際、大話(分別結合圖直觀理解、說話理解和結合生活理解)
三、默讀課文:
(一)想一想:
1.故事講了誰和誰?
2.他們在爭論一件什么事情?(教師隨機板書)
3.你們是從課文的哪里知道的?(對話)
(二)找一找,說一說:
青蛙和小鳥之間有哪些對話?分別用和﹏標出來。
四、分角色讀一讀。
1.小組讀。
2.指名表演讀。
五、思考、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1.青蛙和小鳥它們認為天有多大?
2.它們為什么這樣認為?
3.你認為它們誰說得對?為什么?
4.你覺得天有多大呢?
(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學會全面看問題。聯系已學古詩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5.總結寓意:(略)
過渡: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這只小青蛙聽了小鳥的話,也感到有必要出去看看。于是它和小鳥來到了天空,看到了田野、草原、大海(課件出示)以后又發生了很多的`故事。下面老師想請同學們來講講,好嗎?
六、想象說話、續編故事: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鳥帶它出去看一看。
1.它們來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動物)
2.青蛙想什么?青蛙說什么?小鳥又怎么說?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七、課外作業:
把你講述的青蛙出井后發生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設計:
20.坐井觀天
青蛙井口那么大目光狹小見識少
天有多大?
小鳥無邊無際目光遠大見識多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
一、教學內容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根據《莊子秋水》中的相關內容改寫。課文通過簡短而傳神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鳥到井邊喝水,與青蛙發生了爭論。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說天空無邊無際。青蛙不相信,小鳥很無奈,只能請青蛙自己跳出來看一看。寓言揭示了一個道理:認識事物,看待問題,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二、整體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著重引導學生練習朗讀,在朗讀中識字,在朗讀中理解,在朗讀中發展思維。先做到讀正確、讀流利;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體會想法,感受寓意,續編故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1.會寫“喝、渴”兩個字,理解詞語“無邊無際”。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小鳥和青蛙的對話。
3.能明確小鳥和青蛙爭論的問題,知道他們說法不一樣的原因,體會故事寓意。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小鳥和青蛙的對話。
難點:明確小鳥和青蛙爭論的問題,知道他們說法不一樣的原因,體會故事寓意。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曉~語,引入新課。
考一考:過火車讀詞語。
井沿 回答 抬頭 口渴 喝水 大話 無邊無際
。ǘ┻\用生字,指導寫字
1.交流識字方法,學寫喝渴兩字。
學生交流“喝、渴”時,補充兒歌“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嘴。”
2.“喝、渴”這對孿生姐妹你能把它們寫漂亮嗎? (希沃的漢字功能)
。1)它們的'結構特點是——指導學生說出左窄右寬,左右兩部分的高低情況呢?學生觀察后說出渴左右上邊等高,下邊左短右長。
。2)重點筆畫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小撇都是從“日”的豎畫處起筆,豎折從小撇的尾尖處起筆)
。3)教師范寫,強調先進人后關門的筆順規則。
。4)學生練習。
。5)同桌互評,詞語正確一星、左窄右寬一星、左右高低合理一星、重點筆畫到位一星。
。ㄈ﹦撛O情境,整體感知
1.指名擺放青蛙和小鳥的位置。
2.想一想: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天有多大)
3學習提示:自讀課文,請同學在文中分別用“——”畫出小鳥、青蛙認為天有多大的句子。
。1)推測“無邊無際”的意思;你還知道哪些事物無邊無際?體會像小鳥一樣飛行。指導朗讀“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2)學習反問句“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3)小實驗:我們先來做個小實驗,把紙卷起來,卷成一個紙筒,抬頭看天,你能看到多大的天?
(四)分角色朗讀,讀懂對話
1.分三次對話朗讀,指導讀好長句子中標點的停頓。
2.同桌討論,加上提示語讀。
青蛙(大笑著、搖搖手、搖著頭)說……
小鳥(也笑著、大聲、拍拍翅膀)說……
3.想一想:小鳥和青蛙的說法為什么不一樣?
(1)說說青蛙和小鳥的有何不同?
。2)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3)他們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到底誰的想法對呢?你想對青蛙說點什么呢?初步感知寓意。
青蛙是多么的自以為是啊!多么的愚蠢。⌒▲B見識多廣,誠懇地勸告青蛙,希望青蛙能改變它的看法。這真是一只見識短淺又自以為是的青蛙。
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4)青蛙錯了,可它自以為是的總認為是自己對了,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讓青蛙知道自己錯了呢?(跳出來,讓小鳥帶他到處走一走)
。ㄎ澹┩卣寡由,續編故事
來續編一下故事。想一想說一說看到天有多大之后的青蛙又發生了什么事。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意思。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意思。
教具的準備
生字卡片,問題卡片,圓直筒,相關錄音,彩景圖,動物形象。
教學程序
一、 復習導入,游戲激趣。
1.導入,板書課題。
2. 卡片出示本課要求識記的生字(信、沿、抬、際、蛙、錯、答、還),指名學生認讀。
3.游戲激趣。
。1)出示圖片,學生用圓紙筒觀察。
師(過渡):今天,動物朋友來我們班做客啦!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呢?
生:(想)
師:趕緊拿出圓紙筒,對準黑板,仔細看看誰來了?(師變魔術般在黑板上下對頂的兩角落貼上青蛙、小鳥的圖片。)
。2)指名說說看到了什么,比較“用圓紙筒看黑板”和“不用圓紙筒看黑板”,看到的結果有什么不同。
師: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青蛙和小鳥的爭論吧!
二、 初讀感知
1.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邊聽邊想: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一件什么事呢?(卡片出示問題一)
2.指名回答。
3.師相機板書:天有多大?(豎著寫)
三、 (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品析二——七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各自的觀點。(師巡視指導)
師:天到底有多大呢?為此,青蛙和小鳥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我們也去參加好不好?
生:(好!)
師:為了當好青蛙和小鳥的辯友,我們得仔細讀書才行。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用橫線畫出青蛙說的話,用曲線畫出小鳥說的話。
2.陳述觀點,學習四、五自然段。
師:對于“天有多大?”這個問題,青蛙和小鳥分別是怎么說的呢?(分別在黑板上出示青蛙和小鳥的形象圖)
A.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說“青蛙認為天有多大?”
。◣熛鄼C板書:青蛙 不過井口大)
(2)引導學生理解“天不過井口大”。
(3)圖文結合:青蛙這是在哪兒看到的天呀?
。◣熛鄼C板書:井里)
(4)誰愿意當一回青蛙,來讀一讀第四段?
。5)全班交流評議,讀出感嘆號及問號的`語氣。
(6)生齊讀第四段。
B.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說“小鳥認為天有多大?”
。◣熛鄼C板書:小鳥 無邊無際)
(2)引導學生理解體會“無邊無際”。
師: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其實就是說天——(怎么樣。浚
。3)練習說句:
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4)圖文結合:小鳥這是在哪兒看到的天呀?
(師相機板書:井沿)
。5)誰愿意當一回小鳥,來讀一讀第五段?
。6)全班交流評議,讀出感嘆號的語氣。
(7)生齊讀第五段。
3.自由辯論,學習三、六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
師:口說無憑,得有理有據,才能使人信服。嗯,趕快讀讀課文,為你喜歡的動物找找理由吧!
(2)小組交流討論,師巡視指導。
。3)自由辯論,師相機指導朗讀。
。ㄗリP鍵詞,重點體會“一百多里”、“天天”、“不會”)
4.討論小結,理解寓意。
。1)關于“天有多大?”這個問題,你認為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趕快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找找原因,說說理由。(師巡視指導)
。2)指名說。
。3)全班交流。
。4)小結(結合板書)
師:是啊!青蛙天天坐在井里,視線被井壁擋住了,所見有限,只看見井口對上去的一小片天,這就是“坐井觀天”!而小鳥落在井沿上,它站得高,所以看得遠,看見了天是無邊無際的。到了今天,人們常常用這個寓言故事來批評那些目光短淺的人!
在剛上課時,老師讓大家拿著圓紙筒看黑板,同學們的視線被紙筒的壁擋住了,所以大家沒有看到全面,有的只看見了青蛙,有的只看見了小鳥,這簡直就是“坐井觀天”!
四、 質疑拓展
1. 學生自由邀請小伙伴,分角色再讀課文。
師:這個故事真有趣!誰想再讀讀?趕快邀請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讀一讀吧!
2. 引導學生質疑,體會兩個“笑著說”。
。1)師:再一次讀課文,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ㄈ绻麑W生不能發現問題,老師可以直接提出來。)
生A:(我發現課文中有兩個“笑”字,青蛙和小鳥都是“笑著說”。青蛙的“笑”和小鳥的“笑”一樣嗎?)
。2)指名說,指導朗讀第六、七自然段。
生B:(我認為青蛙是在“嘲笑”,因為它覺得井口大的天要飛一百多里,太可笑了!小鳥肯定弄錯了。)
師:你能讀出青蛙嘲笑的語氣嗎?
生C:我覺得小鳥跟青蛙不同,它很誠實。所以是“善意的笑”。
師:那就請你“善意”地讀一讀小鳥說的話吧。
3.師生合作讀課文。(師讀旁白,男生讀青蛙說的話,女生讀小鳥說的話)
過渡:如果你就是那只坐在井里的青蛙,你愿不愿意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呀?
生:(愿意)(卡片出示問題二:青蛙如果跳出井口,它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呢?)
3. 拓展想象。
。▌撛O情境,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體會天的確是“無邊無際”的。)
(1)描述畫面,創設情境。
師:你們現在就是一只只坐在井里的青蛙了。準備好了嗎?要往上跳了……(放錄音,邊描述,邊出示畫面)噔——青蛙跳出井口來(往上移動青蛙圖片,出示圖片一)。哇,好美啊!綠綠的草地上長滿了鮮花,有大紅的、粉紅的、紫紅的……各種顏色的鮮花在微風中頻頻點頭。
青蛙跳啊跳,它來到了池塘邊。(出示圖片二)青蛙看見池塘里的荷葉長得大大的、綠綠的,小魚兒正在荷葉下捉迷藏呢!
青蛙繼續往前跳,它來到了稻田里。(出示圖片三) 青蛙看見稻田里金燦燦的,風一吹,稻子都笑彎了腰啦!
噔!青蛙跳到了一塊大石頭上。(出示圖片四)哇,大地好像披上了綠毯,天空藍藍的,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青蛙不由地說:
。2)指名接著說。
。3)引導學生體會青蛙跳出井口后的心情:小鳥說得沒錯,天的確是“無邊無際”的。
五、 總結升華
1.回歸主題
師:(請學生再拿起圓紙筒看黑板)如果你就是那只青蛙,現在你還愿意天天呆在井里嗎?為什么呀?(指名說)
2.總結升華
師:做“井底之蛙”畢竟所見有限。青蛙正是聽從了的小鳥的話,在井外發現了一個多彩的世界。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也可以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斷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見識。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我們也可以通過讀書學習來增長見識。愿你們能像小鳥一樣“站得高,看得遠”。送給同學們一句古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卡片出示,全班齊讀)
附板書設計、圖片:
13.坐井觀天 (青蛙圖)
有井沿無邊無際多大 (小鳥圖)
井里不過井口大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4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要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中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導學生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
3、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以及插圖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懂得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道理。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掛圖、青蛙與小鳥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表演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師為你們請來了兩位小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2、出示自制的小鳥和青蛙的圖片,歌唱由《我是一只小小鳥》自編的歌曲《小鳥與青蛙》:“我是一只小小鳥,卻怎么飛也非不高,我是一只井底的蛙,我在井底好孤獨!,同時講述小鳥與青蛙開頭的對話。
3、提問:同學們想知道接下來小鳥與青蛙之間又發生了那些事情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體內容
1、板書課題《井底之蛙》。
2、生齊讀課文。
3、青蛙與小鳥有幾次對話?請把它找出來。(3次)
三、朗讀感悟
1、分角色朗讀課文。
。ㄅx小鳥的話,男生讀青蛙的話、老師讀其余的部分)
2、理解詞語:“坐井觀天”、“井沿”。
、僮^天:坐在井里看天。
②指導理解“井沿”:出示掛圖,生上臺指出井沿的位置。
3、青蛙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這是第幾次對話?(第二次)(生找到青蛙的'第二次說的話并齊讀。)
4、青蛙為什么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動手實驗:把一張紙或是你的書卷成圓筒,從圓筒中你能看到什么?(生匯報)
5、青蛙坐在井里,它看到的天有多大呢?
。ň谀敲创螅
6、你認為天有多大呢?
。o邊無際)
7、引導理解“無邊無際”,同時利用課件演示天的無邊無際,學生觀察后匯報自己所看到的東西。
8、如果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它會對小鳥說些什么呢?
生:討論后匯報
生1:小鳥,對不起,我不該說大話。
生2:小鳥、對不起,是我弄錯了,天不只有井口那么大。
四、再讀課文、感情升華
1、再次齊讀課文。
2、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
。ㄌ煊卸啻螅
3、你愿意做小鳥還是井里的青蛙?
預設答案:
生1:我愿意小鳥,因為小鳥眼界開闊、知道的東西多。
生2:我愿意做青蛙,因為青蛙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生3:我愿意做青蛙,因為青蛙可以幫助人們捉害蟲。
生4:我小鳥和青蛙都想做,因為小鳥眼界開闊、知識豐富;青蛙知錯就改。
五、指導寫字
1、重點指導書寫“沿”和“蛙”字。
沿:右上邊不要寫成“幾”。
蛙:右邊是兩個土,兩豎不能連起來。
2、謎語識字。
一人在發言——信
3、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4、多媒體出示詞語、生讀:
小鳥青蛙朋友看見井沿
相信無邊無際坐井觀天
六、布置任務
1、自己做一做小鳥和青蛙,練習小鳥和青蛙的對話,并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2、書寫生字。
附:板書設計:
13坐井觀天
小鳥青蛙
落坐
井沿井里
無邊無際只有井口大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意思。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學難點: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三、教具準備:
1.課件
2.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導入:同學們,成語是個大王國。這個王國里有耍小聰明的狐貍,有拔苗助長的農夫,還有糊涂的國王。今天,老師來當導游,帶領大家來參觀成語王國里的一口古老的井。
[課件出示:井]很久很久以前,這兒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誰知道這個故事的題目?
1.板書課題:坐井觀天
2.解釋課題:觀,看;坐井觀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3、關于這個故事,你知道什么?(根據學生說的板:青蛙、小鳥)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請大家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二、指導學生初讀課文
1、要求學生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2、想一想:青蛙在______,小鳥在______。
3、用序號標出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對話。說說:它們在爭論______------。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填空。青蛙坐在______,小鳥落在______。
學習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讓學生說明青蛙和小鳥各自所處的位置。板書:井沿。講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邊沿。
齊讀第一自然段,為什么用“落”呢?(副板書:落?)
故事就這樣在青蛙和小鳥的邂逅中開始了。
2、回答提出的問題:幾次對話?指名讓學生按對話次數朗讀課文。
3、青蛙和小鳥在爭論______。(板:天?)
四、講讀課文
它們是如何爭論起來的呢?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第一次對話吧。
1、講讀第二、三自然段。[課件出示]
(1)青蛙向小鳥提出了什么問題?(你從哪兒來呀?問的語氣)
(2)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這里說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長的路程,在這里說明小鳥飛了很遠,天很大。它飛過哪些地方?)你能用朗讀告訴大家小鳥飛了很遠嗎?
解決(落?)
(4)師生分角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2、講讀第四、五自然段。(接下來發生什么情況了呢)
1)[課件出示]
(1)指名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2)“說大話”是什么意思?(指夸張的話,吹牛)
(3)青蛙為什么說小鳥“說大話”?(因為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沒有一百多里,小鳥不可能飛那么遠)板書:井口那么大
(4)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板書:無邊無際
(5)教學際,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用來形容什么?(無邊無際沒有邊際的意思。在這里用來形容天非常大)
(6)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它們倆的語氣、態度會是怎樣的呢?同桌來演一演吧。
注意“哪”的讀音和語氣(“哪”作語氣詞,讀輕聲,不讀第三聲)《坐井觀天》
指名表演。
(7)青蛙和小鳥為了天有多大的問題爭論起來,誰對?小鳥怎么知道天無邊無際,青蛙為什么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讀課文,找出答案。
2)、誰愿意告訴大家,小鳥和青蛙為什么對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鳥在天上飛,青蛙坐在井里)
3)、教師板書:“天上”、“井里”
4)、指板書小結:小鳥說天無邊無際是因為它在天上飛,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為它坐在井底。
5)、同學們討論一下,能不能給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個名字?(井底之蛙)
青蛙成為井底之蛙,并不能全怪它。它生來就在井底,出不去。青蛙也很可憐呀。在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你能不能讓這只青蛙不出井底,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嗎?有什么辦法?
。ㄉ鹤屗磿⒖磮;幫它在井口裝攝像頭……)
小節:要想不成為井底之蛙,我們該怎么做?
3、講讀第六、七自然段。
我們再來看看青蛙和小鳥的爭論,看看這只青蛙除了見識少,還有沒有別的缺點,你從哪兒看出來?[出示第六、七自然段]生自瀆
(1)還有什么缺點?從哪兒看出來?它笑什么?
指導朗讀“我不會弄錯的!(讀出驕傲、自以為是的語氣了嗎?)(生評議)
(2)小鳥為什么笑了?(小鳥笑青蛙眼光太狹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還自以為是,不承認自己的看法有錯誤)教學:信
指導讀小鳥的'話!澳闶桥e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語氣)(生評議)
(3)小鳥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呢?(因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會變得開闊,就會看到無邊無際的天空,就不會再堅持自己原來的錯誤看法了)
(4)指導朗讀多么驕傲、自以為是的青蛙,多么善良、誠懇的小鳥,誰能演好這兩個角色?
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課后延伸:
1、小結: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它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會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2、學習“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把課后的字寫在田字格里。
六、作業:
發揮想象,如果有一天,井水升得很高,青蛙跳出了井口,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板書:
坐井觀天
青蛙小鳥
井口大天,無邊無際?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根據要求,做游戲“紙筒看黑板”。
師ppt:游戲規則:
。1)左手把紙筒放在左眼處
。2)右手捂住右眼。
。3)頭不能移動,直視前方。
師:通過紙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樣子的?拿下紙筒,再看看你剛才看過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
過渡語:同學們,通過紙筒,我們發現,視角不同,看到的范圍也就不同了。
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藍天又變成了什么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3.坐井觀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脈絡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找課文有幾個段落。
(2)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兩個小動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
。、學生反饋。(板書:爭論天的大小)
過渡:這位同學概括簡單明了,以后我們也要學習他這種概括課文的方法。
3、師:小鳥和青蛙在爭論天的大小,那小鳥和青蛙在井的什么位置進行爭論的?你從文中的那句話知道的呢?
5、青蛙在哪里?誰來給老師擺一擺?小鳥又在哪里呢?
三、學習課文、深入體會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小鳥和青蛙在井沿上發生了爭論,那他們是怎樣爭論的?文中出現了幾次對話?請你們再次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他們的對話。
。病⑿∨笥褌冋J真讀書的樣子特別可愛,老師愿意分享你們豐收的喜悅,誰來說一說,小鳥和青蛙之間發生了幾次對話?。
學習第一次對話:
師:他們的對話可有趣啦!請小朋友自由朗讀第1次對話,(課件出示)誰想讀一讀?
指導朗讀。理解:小鳥飛了多遠。恳话俣嗬镉卸噙h呢?
學習第二次對話: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投入,小鳥和青蛙的對話真精彩,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二次對話?纯葱▲B和青蛙又說了什么?(誰來讀?)
。ǎ保、大話是什么話?你說過大話嗎?你看青蛙多么自信,它說小鳥在吹牛呢?讓我們來讀一讀這句話。文中青蛙為什么說小鳥說了大話呢?
(2)、小鳥是怎么來反駁青蛙的呢?天有多大?讓我們來學習第二個生字?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出示圖片練說:小鳥飛呀飛,飛過,飛過,還沒有看到天的邊。
教師引讀:天真是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ǎ常┈F實生活中還有什么是無邊無際的?這些都是無邊無際的,大得很呢!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ǎ矗⑼瑢W們讀得可真棒,下面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一說嗎?
學習第三次對話:
4、師:學到這里,大家都已明白,到底是誰錯了?可自以為是的青蛙還和小鳥爭論不休,請小朋友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青蛙和小鳥為什么笑?
。ǎ保⒄l來讀一讀,真不錯,青蛙為什么笑了?它是多么的自以為是。∷嵌嗝吹挠薮腊!讓我們來讀一讀。
小鳥為什么笑了?是啊!小鳥見識多廣,誠懇地勸告青蛙,希望青蛙能改變它的看法,讓我們來讀一讀。
。ǎ玻、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是青蛙錯了,可它自以為是以為是自己對了,要怎樣才能讓青蛙知道自己錯了呢?(跳出來,讓小鳥帶他到處走一走)
。ǎ常、師:對,眼見為實,青蛙真的從井口跳了出來,讓小鳥帶他到處走一走它會看到什么?它自己對小鳥說些什么?(生練說)
這還是一只的青蛙。
師:小朋友們的`想象真豐富,語言真優美,相信你們能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讓我們有滋有味地齊讀第三次對話。
四、學寫生字。
1、讀完了三次對話,下面我們來學習寫生字。出示生字:沿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沿字有什么特別?
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1、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么是無邊無際?通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說大話是指:說夸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我又在思考:怎樣讓學生了解說大話的具體含義,以及它與說謊話的區別。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惑著我。最后我想:如果舉個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學中,我舉了兩個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什么是說大話。
3、通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為什么笑,小鳥為什么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為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在教學中,本人還有許多不足。如朗讀指導不夠,教師的評價語言匱乏等,以后我定會多多學習,把自己的教學水平再三提高。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7
一、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10個生字,拓展“兩翼”教材中的10個生字正確書寫“井、觀”2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培養學生的美讀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一主兩翼”教材中的.20個生字,正確書寫“井、觀”2個生字。
2、分角色感情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
三、教學過程
(一)積累成語,激趣導入
《坐井觀天》整體識字課
1、齊讀《你讀我誦》中的《成語(一)》、《成語(二)》,不認識的字用“ ”圈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男女生對對讀。
3、成語釋義讀。
4、解題引入新課,用“三點圖釋法”指導書寫“井、觀”2個字。
。ǘ┏踝x課文,隨文識字。
1、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坐井觀天》整體識字課
2、用“ ”圈出本課生字,同桌合作學習,認識生字。
3、檢測識字。(a字卡檢測、b游戲闖關、c隨文識字……)
(三)再讀課文,訓練朗讀。
1、批注課文中青蛙和小鳥的幾次對話內容。
2、分角色朗讀對話,訓練不同標點符號句子的讀法。
3、用我們積累的成語評價一下青蛙和小鳥。
。ㄋ模┍痴b成語。
1、多種形式讀成語。
2、挑戰背誦,獎勵評價。
四、板書設計
12坐井觀天
版畫 詞卡
五、布置作業
練習規范書寫生字:“井、觀”。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8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是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著“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這個專題安排了三篇課文!蹲^天》是一則寓言故事,也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故事通過青蛙和小鳥三次對話展開,第一次對話寫小鳥回答青蛙的問題,第二次對話是小鳥和青蛙對天的大小的爭論,第三次對話是小鳥勸青蛙跳出井口來看看,才知道天到底有多大。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知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會認的生字,會寫“井、觀、沿、話”等8個生字。
2.鞏固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
3.思維拓展,練習說話,能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難點:正確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能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哪些是坐井觀天的行為。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坐井觀天”。
什么是“井”呢?(圖片出示)
就是以前人們取水的深洞。
(圖片出示“井”字的演變過程)為了防止人們取水時掉進去,人們會在旁邊打上架子,這就是周圍是井欄的木條。最早的“井”字中間還有一個點表示井水所在的地方。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到楷書時,“井”字又沒有了中間的那一點,成了我們現在見到的“井”字。現在它和我們學習的哪個字很像呢?“開”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只坐在井里的青蛙。它坐在井里干什么呢?請再讀課題找出答案。
“觀”就是看的意思,還有哪些字也表示“看”?(瞧、瞅)“觀”還可以組什么詞?學習書寫“觀”字,這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可以用換一換,加一加等方法識記。書寫時注意“又”字的變化,“見”的第一筆豎要壓在豎中線上。
(設計意圖:首先從引導學生理解課題開始進入學習,讓學生學會從課題中搜集信息幫助學習。在對“井”這個指事字演變過程的展示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勢過渡到對“觀”字的學習,通過對字義的理解,到字形的分析,再到書寫的指導完成課題中出現的生字的學習。)
二、創設情境,走進故事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全班齊讀。
學習“沿”,井沿在哪里?誰來指一指?是井的哪一部分呢?(井的邊上)(在課件圖中井沿的位置用紅色標出)
井的邊上叫井沿,桌子的邊上叫什么?河的邊上叫什么?床的邊上叫什么?(邊出示圖片邊引導學生說)
老師把這口井“搬到”了我們教室里,誰能讓小鳥飛落在井沿上?請一名同學將小鳥貼在準確的位置上。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中井沿的位置的標注讓學生理解“沿”的意思,再通過圖片出示,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地說出“桌沿”、“河沿”、“床沿”等詞語,然后,用“貼出小鳥的位置”檢驗學生對“沿”字的理解。這樣的隨文識字,讓生字學習在語境中完成。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邊識邊悟,既能激發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也能使生字的學習扎實有效。)
三、初讀故事,整體感知
看到飛來的小鳥,青蛙很有禮貌地與它打了招呼,聊了起來。他們聊了什么呢?
出示朗讀要求:
請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用“——”畫出青蛙說的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
學生匯報。(課件出示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不同標記畫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既是對課文內容的梳理,也是為下面對三次對話的學習的.準備。)
四、分角色讀,理解對話
1.學習第一次對話。
分角色朗讀第一次對話。
理解“一百多里”。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有兩百多米,一百多里就是要圍著這樣的操場跑上兩百多圈。假如你是小鳥,你飛了一百多里后會是什么感覺?請帶著你的感受再讀一讀小鳥的這句話吧!
小結:青蛙聽小鳥說飛了一百多里,一點兒也不相信,它是怎么說的?
2.學習第二次對話。
指名讀青蛙的話。(只出示青蛙說的第一句話)
理解“大話”。什么樣的話是大話呢?(吹牛、夸張、不切實際)
于是,青蛙和小鳥爭吵了起來,誰也不讓誰,它們在爭論什么呢?請自由讀讀它們的第二次對話,找出答案。
青蛙的觀點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樣?
學習“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這是一個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指導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3.學習第三次對話。
聽了對方的話,青蛙和小鳥都笑了,為什么?(出示第三次對話)
它們都認為自己說的對。青蛙的笑是對小鳥的話不以為然。小鳥的笑在笑話青蛙,并再一次強調青蛙弄錯了。
它們的說法為什么不一樣呢?那么你認為誰說得對?
我們來玩個小游戲好不好?請同學把書卷成圓筒狀,告訴老師你都看到了什么?(強調“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會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所以他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小青蛙呢?(目光狹窄、自以為是)我們也把這樣的人,稱為“井底之蛙”。
。ㄔO計意圖:在第三次對話的學習中,用一個小游戲讓學生來感受青蛙和小鳥的說法為什么會不一樣更加直觀。)
五、拓展想象,續編故事:
假如有一天,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呢?試著說一說吧。
青蛙鼓足了勇氣,跳了出來。它看見……
它說:“……”
。ㄔO計意圖:適當運用文本中的留白,讓學生嘗試表達,是對學生說話練習的訓練。學生能夠在原文的基礎上想象和推測,運用對課文的理解續編故事,說明他們讀懂了這則寓言故事。)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課文。
2、認識三個字,會寫三個字。
教學設計:
一、游戲激趣導入。
1、把作業本卷成筒用眼睛從紙筒里王外面看,能看到什么?拿開紙筒在看!對比哪個看到的東西多。
2、引入課題,板書課題,學生齊讀。理解“坐井觀天”中的“觀”的含義。誰在井里看天?帶著問題進入課文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范讀,生標出自然段,并圈出文中生字。
2、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認讀。
3、同桌之前檢查認讀詞語。
4、抽讀詞語卡片。
三、感知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文中的兩個主人在哪里對話?他們一共有幾次對話?
2、理解第一段話,板書課文插圖,青蛙和小鳥的位置。
3、默讀課文,畫出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指名朗讀。
4、指導朗讀三次對話,啟發不同語氣。
5、師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6、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四、學習生字,指導寫字。
1、指導觀察字的結構及各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提醒大家怎樣才能把字寫的正確、美觀。
2、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3、學生描紅、臨寫。
4、展評。
五、總結。
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懂得了什么道理?文中的青蛙和小鳥,你要做像青蛙還是小鳥一樣的人呢?
六、作業布置。
你覺得青蛙要怎樣做才不會錯?假如他跳出來了,他會看到些什么?會對小鳥說些什么?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學會“沿、際”兩個生字,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會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懂得學習、做事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自以為是。
教學重點、難點: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對話,理解寓意。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青蛙、小鳥圖片。
3、課件教學過程:
一、導入:(提前板畫)
師:看圖,你看到了什么?(生答)
師:一只青蛙坐在井里,抬頭看天,這就叫——坐井觀天(師板書)(齊讀)
二、新授:
1、誰來給同學們讀讀這個有趣的小故事?(指生讀)
師:青蛙坐在井里,小鳥在哪里?(生答)你來讀一讀這句話。出示生字卡片“沿”,帶拼音讀。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嗎?(生答)就請你來,讓小鳥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鳥)
師:井沿就是井的邊,那你知道床的邊應該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圖片)
2、師:我們知道了“沿”的讀音和用法,讓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吧!怎樣才能寫好這個字呢?(生說,師范寫、生寫四個)
3、同學們字寫的很棒,相信課文讀的更好,我們打開書,繼續走到青蛙和小鳥身邊吧!誰來讀一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指生讀。
4、師:一百多里,那就是飛了很遠很遠的距離啊,這個時候,小鳥會感到很累,很渴,誰再來讀小鳥的話?(師讀青蛙的話,指生讀小鳥的話,兩名同學讀后全班讀小鳥,突出“一百多里”體會小鳥的累、渴)
5、同學們讀的多好啊,就這樣,體會青蛙和小鳥的不同語氣,自己讀一讀他們的另外兩次對話。
指生讀,師:聽了青蛙和小鳥的話,你知道它們是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爭吵嗎?(根據學生發言板書:天有多大?)青蛙是怎么認為的呢?(指讀)
師:什么是大話?
師:青蛙認為小鳥在吹牛,那它覺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書)
師:那小鳥呢?(指讀)(出示卡片無邊無際)
師:這個詞啊,就是形容非常非常大,都看不到邊際。(出示沙漠、大海的圖片)學生練習說話。
師:想一想,還有什么可以用無邊無際來形容?
6、師:現在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大的很呢,同意小鳥說的請舉手,那你們讀小鳥的話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說的請舉手。青蛙也是這個故事當中很重要的角色,缺了它,故事就不完整。誰認為自己能讀好青蛙說的話,你也勇敢地舉起手來。出示古詩《登鸛雀樓》,齊讀。
師:可是青蛙不懂得這個道理啊,它現在仍然認為自己是對的',我們來一起讀一讀第6、7段。(生齊讀)(師出示“信”生拼讀)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生答)
師:單人旁加個語言的言,中國人崇尚信義,意思是做人應該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做到。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成為言而有信的人。誰能用信來擴詞?
7、青蛙聽了小鳥的話會跳出井口來嗎?
師:看哪位同學的本領大,能把小青蛙勸出來。
師:老師相信這只井底的小青蛙聽了同學們的勸告,一定會急著跳出來,看看這無邊無際的天空,這景色優美的大自然。
三、課后擴展:讀兒歌。
太陽、月亮、地球哪個最大?哪個最。坎シ艅赢
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青蛙井口小鳥無邊無際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1
一、復習
1、讀題
2、復習第一節
二、新授
。ㄒ唬┱_、流利讀課文
1、自身讀課文2—7節,要求正確、流利
2、個別讀自身最喜歡的小節,點評
。ǘ┰僮x課文,質疑
1、再一次自身讀課文,想想有什么問題要問。
2、把你的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解決
估計:
(1、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
。2、“無邊無際”什么意思?
。3、“大話”什么意思?青蛙為什么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4、青蛙為什么覺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
。6、青蛙和小鳥為什么都笑了?
(7、“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
3、和時解答一些疑問。
。ㄈ┚x課文,解疑
1、同桌學著青蛙和小鳥的樣子爭論,考慮沒有解答的疑問。
2、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1)“無邊無際”什么意思?
找到句子讀一讀。
。ǘ嗝襟w)跟小鳥飛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問。
練習說話:——是無邊無際的。
。2)比較句子:
天無邊無際,很大很大。
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3)指導朗讀小鳥的.話。
。4)“大話”什么意思?青蛙為什么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找到句子讀一讀。
。ǘ嗝襟w)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問。(用練習本做實驗)
。5)比較句子: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6)指導朗讀青蛙的話。
(7)分角色朗讀2—5節,考慮: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為什么?
解答疑問。(多媒體)
(板書:飛得遠,見識廣。)
。8)小小組讀6、7節,討論青蛙和小鳥為什么都笑了?
交流討論
。9)指導朗讀6、7節。
。ㄋ模┳x后感悟
1、讀全文
2、討論:聽了小鳥的話,青蛙會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嗎?為什么?
(多媒體)
師小結:青蛙將永遠成為一只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
3、現在你知道“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了嗎?
(板書:坐井觀天,見識短)
讀前質疑,讀中解疑,讀后感悟
以讀為主,從“粗讀”到“細讀”,通過不同層次地讀,層層深入,理解課文,體會祖國的語言文字。先在讀中找出質難點,然后在讀中解疑,并通過反復朗讀解決課文重點、難點,最后分角色朗讀課文,悟出寓意,并展開爭論,發揮想象,更深刻地體會寓意,以達到語文課教學中同學主體參與,自我求和的目標。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2
知識目標:
認識3個生字以及相關的詞語,積累語言。
技能目標:
能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情感目標:
結合實際,體會青蛙鼠目寸光,自以為是的錯誤。培育學生看問題、認識事物時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重點和難點:
根據文章內容主次和學生實際情況,我確定的重點是課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難點是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
教具準備:小黑板,青蛙、小鳥和井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大家齊讀課題。
《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是靠小朋友們自己來學懂,你們能不能做到啊?學習前給大家提出兩點要求:第一,要會讀,讀懂這個故事;第二,要會想,想一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理解課文內容。
1、充分朗讀,讀中質疑。
。1)生自由小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動筆勾現畫出有幾個自然段。(教師 巡視指導)
。2)抽一男生朗讀,其余學生 評議。
。3)抽一女生朗讀,和男生比一比看誰讀得好,師生評議。
。4)再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里有哪些詞不懂,用筆勾畫下來,結合思考題想一想,有哪些問題不明白,提出來。(生自由提問)
2、以疑引讀,思后釋疑。
你們提出了這么多問題,還是要靠小朋友們自己來解答,請你們帶著這些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看圖,聯系上下文想想提出來的詞語在課文是什么意思,這些不懂的問題讀課文后能不能弄懂。(學生 自由朗讀)
。劢處熞鹬貙W生,相信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自己能解答所提出的疑問,尤其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教師放手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啟發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有層次地去讀讀,議議,練練。]
。1)抽生回答學生 在讀課文時提出的問題,教師 點撥。
理解“井沿”:
問:這個詞在哪個自然段?抽生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聯系圖想一想什么是“井沿”?(出示“井”圖,抽生說“井沿”在哪兒?再抽生指“井沿”在哪兒,并把小鳥和青蛙按各自所在的位置擺一擺)
。劢處煶浞掷脮蟹糯蟮牟鍒D,直觀形象地讓學生理解了“井沿”,弄明白了青蛙和小鳥各在什么位置。]
理解“無邊無際”:
這個詞在課文的哪句話中,請找出來讀一讀。(小黑板出示句子,生讀)
這個詞是什么意思?還可以從小鳥的哪句話中看出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出示句子“我飛了一百多里”,并指導朗讀)
過渡: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在得很哪,可是青蛙卻認為小鳥說的哪些話是大話?
理解“大話”一詞。
過渡:“大話”的意思,我們知道了還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了“青蛙和小鳥到底在爭論什么”,請同桌兩個小朋友,一個讀青蛙說的話,一個讀小鳥說的話。
[從理解“無邊無際”到理解什么是“大話”,教師循著學生質疑的順序依次解疑。并對每個疑問讓學生充分討論,發表己見,尊重不同意見,直至理解到位。]
了解青蛙和小鳥爭論什么。
①同桌分角色朗讀。
②男女分角色朗讀。
③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現在我們知道了他倆在爭論什么了,說說小鳥和青蛙哪個的看法對呢?
3、讀后悟理,揭示寓意。
老師現在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想請小朋友們幫老師解決一下,青蛙為什么會說錯了呢?小鳥又為什么會說對了呢?
。劢處熖岢隽藢W生沒有想到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代替了本來想對學生進行講解的內容。這種啟發式教學代替了注入式的教學,既體現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又體現了學生的自讀、自悟、自得。這個問題的討論,為思考題“學了這篇課文,應該明白什么道理”奠定了基礎。]
。1)找小鳥說對的原因(同桌討論)生討論后教師 小結。
。2)找青蛙說錯的原因(聯系圖想)抽生回答,教師 點撥。
、倬趽踝×饲嗤艿囊暰。
、 從“笑”字可以看出青蛙自以為是。
教師 小結:同學們說的這些,我們知道了青蛙為什么錯了,就因為他生活的范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得很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了。
學到這里,哪個小朋友給我們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
[經過老師一步步引導學生分析,逐步認識了青蛙的錯誤,進而深究“坐井觀天”的含義。]
上課前老師說過了,《坐井觀天》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訴我們青蛙坐在井里看天這個內容以外,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是批評有什么錯誤的人呢?(揭示寓意)
。劢處煂n題,又聯系課前課后,啟發學生體會課文的寓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三、拓展創新,深化理解。
1、齊讀課文。
2、如果青蛙聽了小鳥的勸告,跳出井口,它看到天會是怎么樣的?它會說些什么?
。圩寣W生說說學了本課后有些什么想法,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初步做法,值得提倡。]
四、教師 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讓我們明白了思考問題和認識事物要眼界開闊,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呀!
板書設計:
12、坐井觀天
小鳥(圖) 無邊無際 見多識廣
青蛙(圖) 井口那么大 目光短淺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3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正確理解課文寓意有一定難度。我認為,應該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充分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從而促進學生深刻理解寓意。
教學時可作如下設計——
師:通過學習第二次對話,你們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了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有不同看法。
生:我知道了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鳥認為天是“無邊無際”的。
師:理解得很好。你們還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它倆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師:很好。下面,圍繞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再回答。
生:因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不到井口范圍以外的天,所以它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因為小鳥天天在空中飛,親眼看到天很大很大,所以它認為天“無邊無際”。
生:還有一點,文中說“小鳥飛了一百多 里”,“一百多里”既說明小鳥飛了很遠的距 離,又說明了“天很大”。
師:說得真好。請同學們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天,的確很大。
生:天,無邊無際。
師:你們再用紙卷成紙筒去看看天,說說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天不過紙筒口那么大。
師:你們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因為長長的筒壁擋住了我們的視線,所以看上去天只有紙筒口那么大。而走出教室看天,沒有什么障礙擋住我們的視線,所以天無邊無際。事實上天的確很大。
師:對?串嬅,你們明白青蛙為什么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嗎?(多媒體畫面演示: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生:明白了。這是因為青蛙的視線被厚厚的井壁擋住了,所以它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我來補充,還因為青蛙整日坐在井里看天,從來沒有出去過。
師:說得好極了。下面,我們來讀讀第二次對話。
。▽W生按四人一組,一人擔任引讀,另兩人分別讀青蛙和小鳥的話,一人擔任評委。教師巡回指導,并參與小組活動。)
[點評:這一片斷教學,教師積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天有多大”,學生既有了親自動手操作的實踐體驗,又有了多媒體畫面直觀而形象的感知,自然就明白了青蛙形成錯覺的客觀原因。教師引導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師: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青蛙和小鳥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笑的含義一樣嗎?
[點評:教師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在讀中培養語感。]
生:它倆笑的含義不一樣。
師:小組合作學習第三次對話。先分角色朗讀,再相互討論它們的笑各有什么含義。
生:青蛙笑小鳥錯了,自己是對的。
生:小鳥笑青蛙過于自信,聽不進別人的正確意見。
生:青蛙覺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會弄錯的,小鳥居然和他爭論,實在可笑。
生:小鳥笑青蛙確實弄錯了,還自以為是。
師:說得太棒了。(教師指名兩學生分別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并說出這么讀的理由)
生:我覺得“天天”“不會”要重讀,這樣就讀出了青蛙對自己的看法很肯定、很自信。
師:理解得真好。你真是一只“自信”的小青蛙。
生:我覺得“是”“看一看”要重讀,這樣就讀出了小鳥很有耐心、很講道理。
生:我來讀讀小鳥的話。(生朗讀)
生:我覺得“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要讀得婉轉一些,要讀出很善意地勸告的.語氣,這樣突出了小鳥很有耐心、樂于幫助青蛙。
師:你真是一只聰明可愛的小鳥。
[點評:這一教學片斷,教師先放手讓學生讀書,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然后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揣摩青蛙、小鳥“笑”的不同,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再次自讀自悟,訓練了學生的“悟性”,滿足了兒童內心的一種需要。學生通過讀,情感得到熏陶;通過讀,深刻了解了青蛙和小鳥的不同特點。同時,也為深入了解寓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生也明白了:學而不問,自以為是,是青蛙看問題片面的主觀原因。]
師:假如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的天是怎樣的呢?這時它會怎樣想呢?投影儀出示習題: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真的跳出了井口,這下子,它驚呆了,心想: 。于是,對小鳥說:“ 。”小鳥說:“ 。”
。▽W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續編第四次對話)
生: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哇!原來天真的無邊無際。它不好意思地對小鳥說:“對不起,是我弄錯了!毙▲B說:“沒什么,你以后多出來看看,有錯就改還是好青蛙!
生:青蛙跳出井一看,天真大!心想,外面比井底好玩多了,以后我要多出門看看。它對小鳥說:“是我弄錯了,我真不該和你爭。”小鳥說:“沒關系,以后不要老呆在井底,常到外面來看著走走,就不會再鬧笑話了。”
生: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天的確大極了。它的臉刷的就紅了,心想:小鳥說對了,我確實錯了。它不好意思地說:“小鳥,我為剛才的固執向你道歉,希望你原諒我?斓轿壹液赛c水吧!”小鳥說:“你有勇氣承認錯誤,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
[點評:這一延伸的練習設計,既是讀寫結合的一次小練筆,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強烈的創造欲望,同時也深化了對寓意的理解。]
評析:這一教學片斷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4
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講的是一只小鳥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爭論天究竟是大還是小的故事。告訴我們思考問題和認識事物要眼界開闊,不要受自己已有經驗的局限,才能正確全面地認識事物和反映問題。否則就會像青蛙那樣目光狹小,卻自以為是。課文共七個自然段,一至三段講小鳥落在井沿上,青蛙問他從哪兒來,小鳥說他從一百多里外的天上來。四至七段講青蛙和小鳥因天的大小發生爭論,青蛙堅持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小鳥請他跳出井口看一看。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知道故事說明的道理,分角色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種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我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在教學中,我以讀為本,讀中討論交流、讀中幫忙找原因、讀中實驗,從而激發學生讀的興趣,讀中悟,悟中讀,用他們自己的獨特方式去體驗感悟文章寓意所在,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個道理。
預設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3、能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2、初步理解寓意。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坐井觀天》板書:13、坐井觀天
2、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你們讀了這個題目,讀懂了什么?(觀—看)
3、那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要求: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在文中圈出生字讀準字音并用自己喜歡的辦法記住它的樣子;看到喜歡的詞語、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看誰把課文讀得最正確、通順。
2、再讀課文,思考剛才的問題,想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
A指名帶音節讀生字。
B指名不帶音節讀生字。
C說說記憶的好辦法。
D給這些生字寶寶找找朋友。
。2)這篇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小鳥和青蛙爭論天到底有多大。)
板書小鳥青蛙天有多大?(田字格中范寫,記住“蛙”,學生練寫。)
過渡: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怎么會和小鳥發生爭論呢?請小朋友找一找,是怎么回事。
三、學習第1小節
1、指名讀:明白了什么?請你邊說邊在圖上指一指給同桌看。(結合插圖理解“井沿”,并拓展“沿”,比如桌沿、邊沿等)
2、請你邊讀邊找青蛙和小鳥的動作?凑l圈得最快!(板書:坐落)引導體會“落”。
3、引導:是啊,你看,第一段就是要告訴你青蛙和小鳥的位置不同,看誰能把這個消息準確地告訴同桌。互相讀一讀,對對話。
過渡:我們來看看坐在井底的青蛙和停在井沿上的小鳥是怎么對話的?
四、學習第一次對話
1、自由讀,找找他們對了幾次話,用不同的標記劃出他們的話。
2、學習第一次對話。
。1)請兩個小朋友讀讀2、3小節。
。2)你知道了什么?(“一百多里”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說明天無邊無際,大得很;“渴”方法同上)誰試試讀讀這句話,讀出天很大很大的感覺。
。3)當時青蛙覺得怎么樣,表情怎么樣?誰來當青蛙也奇怪地問問小鳥呢?
(4)同桌對話
過渡語:小朋友們都知道了青蛙和小鳥在爭論天到底有多大。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五、寫字指導
1、出示:信、沿、抬、際、錯、蛙(已寫過)
2、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現?(左右結構)該注意什么呢?
3、寫字。每個字寫1個或2個。
4、評議,指導
板書:
13、坐井觀天
小鳥落
天有多大?
青蛙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引讀1-3節
2、語境復習生字詞:青蛙坐在(),小鳥在()的天上飛,它落在()上,青蛙()看見了小鳥,它們爭論了起來。
3、過渡:他們為了什么爭論起來呢?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4、5小節
1、青蛙和小鳥各有各的看法。說說,有哪兩個不同的'看法?(青蛙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說天無邊無際。板書)
2、是啊,可是,青蛙卻認為小鳥說的這些話都是大話。(出示課件)你知道什么是大話嗎?
3、是啊,他們看法不同,爭論起來肯定很激烈是吧?同桌兩個小朋友,一個讀青蛙說的話,一個讀小鳥說的話,你們也試著爭論一下!(出示課件)
4、請兩位小朋友讀,一個當小鳥,一個當青蛙,大家聽聽他倆的爭論。
5、學生評議,誰讀得好?說說你的理由。
6、全班小朋友來學習青蛙和小鳥爭論一下天有多大。注意,男生讀青蛙的話,女生讀小鳥的話。這次看哪邊讀得好。
三、感悟找原因(學習6、7小節)
。ㄒ唬┙o小鳥找原因
1、這回,我們更清楚了它們在爭論天到底有多大。那你認為誰的看法是對的?(小鳥)
2、小鳥對了,那青蛙的看法肯定是——錯的。青蛙為什么會說錯呢?小鳥為什么會說對呢?我們一起來幫小鳥和青蛙找找原因。先請小朋友讀讀小鳥說的話,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小鳥為什么會說對!
3、誰來幫小鳥找找說對的原因?根據小朋友的看法,老師總結一下,小鳥說的對是因為它飛的地方多,見多識廣。誒,它都見過什么呢?請你看看(出示課件)
4、小鳥都飛過哪些地方,見到了什么?
5、學生反饋
6、小結:是啊,小鳥飛過了這么多地方,都不知道天的邊在哪里,這就是——無邊無際。(拓展說話,還有什么也是無邊無際的?)
。ǘ┙o青蛙找找毛病
1、那青蛙為什么錯了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也可以做做實驗,再讀讀青蛙說的話,想想它的話錯在哪?做實驗,把書卷成筒看看天……(出示課件)
2、老師從你們的話里知道了,坐在井底的青蛙被井壁擋住了視線。你還能從青蛙說話的表情和他的話里,再幫青蛙找一找它還有什么錯嗎?
3、小朋友們真聰明。從你們這兒,小青蛙就知道了,它因為生活的范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有多大這么簡單的問題都弄錯了。
。ㄈ⿴颓嗤苤尾
1、青蛙這么孤陋寡聞,什么都不知道,你能當當醫生,幫青蛙治治病嗎?你可以給它開個藥方,或者給它提提增長見識的建議好嗎?
2、你瞧,小鳥帶著小青蛙去環游世界了,哇,小青蛙都看到了什么?它會發出怎樣的感慨呀!會對小鳥說些什么?
四、感悟再讀
1、同桌小朋友再讀讀,一個當見多識廣的小鳥,一個當見識少又自以為是的小青蛙。這回你一定能讀得更好!
2、分角色朗讀(男女生對讀)。
3、上節課,老師講過,這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訴我們青蛙作在井里看天之外,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請小朋友再動動腦筋,想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要批評有什么錯誤的人呢?
4、總結: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多用耳朵去聽,多用心去感受,并且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會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呀!
五、寫字
1、出示:(還、答)注意什么?練寫、同桌互評
2、出示:小鳥青蛙朋友坐井觀天
看見井沿抬頭無邊無際
4、學生抄寫,同桌互相檢查、訂正。
板書:13、坐井觀天
√小鳥無邊無際見多識廣
×青蛙只有井口大自以為是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5
課時目標:
1、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
2、辯證地認識“井底之蛙”。
3、懂得對有缺點的人,應當給予幫助。
教學過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學們,昨天王老師已經帶著我們痛痛快快地讀過了這篇課文,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課文。誰來讀讀課題:坐井觀天。
2、什么叫“坐井觀天”,你知道嗎?
這一口井里有水嗎?(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時才有那么一點兒水。)
3、“坐井觀天”是一個成語,這一個故事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我相信我們班許多同學早就知道了這個故事。當人們一看到“坐井觀天”這四個字時,就會想到另一個成語——井底之蛙,就會想到這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書:青蛙)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認識青蛙
1、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朗讀這篇課文,想站起來讀的同學自己站起來。
2、下面俞老師要做一個小小的調查:喜歡這一只青蛙的同學請舉手,不喜歡這一只青蛙的同學請舉手。
喜歡這只青蛙的同學讀青蛙說的話,不喜歡這只青蛙的同學讀小鳥說的話,俞老師讀作者的話。
3、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青蛙?(板書:這是一只的青蛙)
4、交流,引導學生聯系課文談自己的見解。并將自己的“理解”寫在黑板上,學生不會寫的教師寫。(如:自以為是、驕傲、沒頭沒腦、沒有知識、眼界不開闊、不聽話等)
5、在同學們(大多數同學)看來,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歡的青蛙,不受大家歡迎的青蛙,因為他……(根據板書),我們就帶著這樣的感情再來讀讀這篇課文。
哪些同學愿意讀小鳥說的話?請站起來(估計比較多)。俞老師讀青蛙說的話,坐著的同學讀作者的話。
三、理解“坐井觀天”
1、同學們,千百年來,直到今天,人們一直認為這是一只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的青蛙,所以人們常常用“坐井觀天”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的人。
2、俞老師這兒就有幾個例子(出示):
。1)小明這次到北京轉了一圈,可開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觀天,沒想到外面發生了那么大的變化。
。2)有些人坐井觀天,自我感覺特別好,卻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們很多同學坐井觀天,很少讀課外書,不懂的東西太多了。
。4)原以為我們的設計、規劃夠先進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們是坐井觀天,比起人家就差遠了!
這四個例子中的“坐井觀天”是說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嗎?
3、所以,我們每一個同學從?
青蛙被你們救上來以后,他驚呆了,他會說些什么呢?
【課文《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5-26
課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精選11篇)09-28
小學課文《坐井觀天》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精選10篇)07-22
坐井觀天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