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乘法三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分數乘法三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數乘法三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9頁《分數乘法(三)》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發現的能力。
3、能解決簡單的分數與分數相乘的實際問題,
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2、在操作活動中,借助圖形語言,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1、每人準備一條約10厘米長的紙條;
2、每人準備5張長方形的紙。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5×3/7 20×7/10 7/8×4 15×3/5
(1)你是怎么算的?
(2)表示什么?
這就是我們前幾天研究的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分數乘法(三)。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分數乘法的意義
1、《莊子天下》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莊子天下》中有這樣一句話,找同學讀一下我國古代著名哲學著作《莊子·天下》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意思是說:“一尺長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遠也截不完。”
一尺之捶是指有限的長度,而萬世不竭是指無限的時間。這是一個辯證
的思想。我們可以把他變成數學問題,來理解這個問題。
2、一張長方形紙條,第一次剪去它的 1/2 ,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 。此時,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1/2 ,那么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
(1)讀題(你明白了嗎?明白了)
(2)拿出準備好的紙條,按照要求,動手中折一折、涂一涂,看看“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
(3)小組交流
(4)全班匯報(學生邊展示邊匯報)
生:把這條紙平均分成兩份,第一次剪去他的1/2還剩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1/4)。剪去剩余部分的1/2就是求剩余部分的1/2,就是1/4的1/2是多少。
生:我第一次剪把一張紙平均分成了2份,剪去他的1/2,還剩多少 ?(1/2)
第二次剪剩余部分的1/2,(剩余部分是多少呢?)1/2。是將1/2剪去他的1/2。(點:也就是在1/2的基礎上剪了1/2)。是這么大。(點:①是多少呢?打開看看(1/4)。②是1/4,打開給大家看看)
第三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剩余部分是多少?1/4)在1/4的基礎上剪了1/2,是多少呢?
你能把他剛才講的過程再說一遍嗎?
也就是說第二次剪了1/2的1/2,第三次剪了1/4的1/2
(5)第二次剪了1/2的1/2,你能列出算式嗎?(1/2×1/2=1/4) 1/2×1/2表示什么?(1/2的1/2是多少)
第三次剪了1/4的1/2,你還能列出算式嗎?(1/4×1/2=1/8) 1/4×1/2表示什么?(1/4的1/2是多少)
看來大家是明白了,
(求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與上節課
學習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意義相同,所以用乘法計算。)
(二)探究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1、我們學過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看這個算式3/4×1/4-=表示什么呢?3/4×1/4到底是多少呢?我們可以利用手中的長方形紙折一折,涂一涂看看3/4×1/4等于多少
(1)學生折一折,涂一涂。
(2)同桌互說你是怎么想的。
(3)匯報
生:我把這張紙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3份。我再給他這樣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1份。剛才我們是豎著平均分,現在我們是橫著平均分。 (點:是誰的1/4?)
我先豎著分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三份,我再橫著分,把3/4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3/16
你能把它剛才說的過程結合圖形再說一遍嗎?
還有的同學是這樣做的,大家一起看一下,這樣行不行?行,你看行嗎?
第一次分的時候3/4能分出來。第二次分3/4的1/4怎么分?有麻煩。所以我們分的時候可以先豎著分,再橫著分。或者先橫著分再豎著分。
(4)請你說一說,紅色部分占斜線部分的幾分之幾?紅色部分占整
張紙的幾分之幾?
(5)你那么3/4×1/4=?
(6)通過折我們知道了3/4×1/4=3/16
(7)觀察:結合圖觀察3/16的16表示什么?(表示分的份數)3表示什么?(3/4和1/4共同的部分)
2、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結果。
3/8×1/22/3×1/3
師:請認真觀察1/2×1/2=1/41/4×1/2=1/8 3/4×1/4=3/16 3/8×1/2=3/162/3×1/3=2/9算式
(1)觀察思考:觀察這幾組式子你能發現什么?(手)舉例子來說
(2)說一說:你能總結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嗎?
(3)小結:分數與分數相乘,分子與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與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這就是今天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3、試一試:
1/4×2/3 3/5×2/9 7/8×5/14
強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三)看書質疑
三、課堂練習
2、解決問題。
(1)教科書第8--9頁“練一練”第2、3、4、6、題。
學生完成后,說說解題思路。
(2)書第9頁數學故事“唐僧分西瓜”
四、全課總結
分數乘法三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分數乘法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2、知識目標:繼續學習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能夠計算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出一個整數乘以不同分數的結果。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重點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整數乘以不同分數的結果。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教學參考書、教科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乘法運算題。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并提問學生說說自己如何計算的?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整數乘以分數,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注意兩種約分方式。)
二、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課本例題:小紅有6個蘋果,淘氣的蘋果是小紅的 ;笑笑的蘋果是小紅的 ,淘氣和笑笑各有幾個蘋果?
教師讓學生思考這個例題,并對學生進行提問。
學生自己動手填完課本例題上的方格。
教師提問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教師和學生對比這兩個題目的區別和聯系。學生初步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數學意義。
三、鞏固練習
做課本5頁試一試,36的 和 分別是多少?
注意讓學生體驗求一個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數學意義。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
整數乘以分數的數學意義:就是求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分數乘法三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7-9頁“分數乘法”(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借助圖形語言,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和分數乘以分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等過程,體驗數學研究的方法;
3.培養邏輯推理能力,滲透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乘以分數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出示我國古代哲學著作的情景。
2.出示復習題
3×2/5 4/5×2
3.順勢導入新課:分數乘法(三)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畫圖引導學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導學生驗證上面的計算方法,巖石推理過程。
3.出示2/3*1/5, 5/6*2/3寫出計算過程,小結計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第8頁試一試1-3題。
2.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2.布置預習:教材10-11頁練習一。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三)
意義: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計算法則: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分數乘法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02-09
《乘法》教學設計04-01
數學分數乘法教學反思10-11
《乘法估算》的教學設計03-31
分數乘法說課稿03-16
乘法結合律教學設計02-23
《5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03-31
乘法結合律教學設計02-23
《分數乘法簡便計算》教學反思2篇04-14
《認識分數》教學設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