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水天上來》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河之水天上來》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的:
1、了解黃河的自然情況,感受黃河的美麗景觀。
2、激發學生對黃河的熱愛,進而保護自然生態平衡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以朗讀感受黃河的雄偉壯麗,體會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1、用空間與時間順序來介紹事物的方法。
2、學寫解說詞。
一、1、導入新課。
黃河,中國第二大河,是聞名世界的萬里巨川。中國古代的《山海經》《禹貢》和《水經注》等書,皆稱之為“河”。河水經黃土高原,遂成黃色,故得名“黃河”。
黃河全長5464千米。從源頭的涓涓細流,沿途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成千上萬條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約480億立方米水量的滾滾洪流,一瀉千里。他源出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由此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其間,有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有風光綺麗的崇山峻嶺,有廣闊無垠的肥土沃壤,有雄渾粗獷的黃土高原,有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有歷史悠久的三大文明古都,有豐富的物產和地下寶藏。整個黃河流域,生息著1.1億各族兒女。
2、初讀課文,交流字詞。
汩汩gǔ北麓lù湍急tuān穿梭suō塑造sù樞紐shū氣勢磅礴pángbó溝壑hè步履lǚ積淀diàn清澈chè繁衍yǎn
3、再讀課文,交流探究:
(1)你認為本文哪一部分最精彩,為什么?
(2)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黃河的?
(3)面對黃河目前的狀況,你有什么感想?
(4)本文運用了大量的修辭,你能找出并說出它的作用嗎?
(5)交流學習本文的感受。
(答:本文由黃河的源頭開始,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面介紹了黃河。)
三、課外活動
1、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黃河的詩詞,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2、讓學生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和圖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然后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布置一次展覽。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小導游,為大家解說。
3、隨著黃河輸入下游的泥沙不斷增多,在下游的一些城市已經出現了“地上懸河”現象,如河南省開封市。針對這種日益嚴重的情況,請你查找有關資料,幫助解決這一問題。
【《黃河之水天上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教學設計01-07
《黃河之水天上來》教學設計03-12
《黃河之水天上來》教學設計06-10
黃河之水天上來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黃河之水天上來教學設計范文01-06
《黃河之水天上來》教學設計范文01-03
《黃河之水天上來》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課文《黃河之水天上來》教學設計范文01-12
《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教學設計范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