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謎語》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父親謎語》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對象及條件】
⒈七年級學生,本學期為七年級第一學期
⒉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可供視頻、音頻等的播放
【教學目標】
⒈學生通過泛讀課文找到本文最明顯也最關鍵的兩個線索。
⒉學生通過小組內討論以及老師的分析明白表現人物形象及內心情感的方法。
⒊學生通過精讀以及品讀課文體會課文中主人公父親的濃濃的愛戀以及現實生活中父愛。
【目標依據】
⒈從學情上看,七年級學生剛剛升入中學,知識積累還不夠,感性思維相對來說較強,能夠很好地體會課文思想感情。此外,應該注意對學生理性認識的培養,有邏輯有條理的認識課文如何表達感情。
⒉從單元介紹來看,本單元為河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個教學單元,另外還有《我的母親》、《合歡樹》、《麥琪的禮物》、《兩小兒辯日》四篇課文。著重記敘家的溫暖。學習這個單元要注意體驗生活中的濃郁親情,感受生活的溫馨和美好。
【教學重點】
⒈學生通過泛讀、精讀、品讀課文把握本篇課文的感情描寫方法。
⒉學生把握課文通過謎語表現的濃濃的父愛和女兒對父親的思念之情。
【教學難點】
學生明白課文的感情描寫方法(即父愛和對父親的思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謎語導入:同學們,開始這節課之前呢,我們先來玩一次猜謎游戲。
謎面: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
謎底:眼睛
板書課題:父親的謎語
師生互動得出答案之后,自然地進入課文學習:同學們其實關于眼睛還有另外一個謎面,答案就在今天要學的課文《父親的謎語》中。
二、泛讀課文,了解內容
⒈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課文的中心線索。
⒉找出課文中描寫父親眼睛的詞語。
三、精讀課文,理清邏輯
⒈問答法
師:同學們,通過讀課文你們找到關于眼睛的另一個謎面了嗎?
生:找到了,就是課文第四自然段(異口同聲的.確切回答)
師:這個謎語在課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
生:分別幾個學生回答(不同的答案)
⒉講授法
帶著未得出確切結論的問題教師進行分層次講解分析。
主板書:父親眼睛
↙↓↘
笑瞇瞇憂郁渾濁
↑↑↑
開心困惑離家
↖↑↗
女兒
四、品讀課文,體會感情
學生在教師講解以及課文中隨著情節的發展對父親眼睛描寫的變化的基礎上帶著感情細細品味課文中所蘊含的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和女兒對父親深深的思念。
五、總結
通過對本篇課文的學習以及標題我們已經知道本文的線索是猜謎語以及謎底。課文用猜謎語貫穿全文,寫出了父女中的濃濃親情。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包含著深深的愛意。父母的愛都是無私的,我們今后一定要懂事聽話不惹父母生氣(可以邊說邊放歌曲《父親》作為最后這堂課的結尾)。
六、課下作業
每一位同學寫一篇自己和父母之間發生的趣事小短文,規定時間內交上來。
注:⒈班里學生家里沒有特殊情況。
⒉短文不涉及個人隱私。
【《父親謎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父親的謎語》教材教法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父親的謎語教案設計05-15
《猜謎語》教學設計04-15
《父親的謎語》說課稿02-01
與父親有關的謎語02-20
《父親的謎語》說課稿10-30
有關父親的謎語04-11
父親的謎語教案03-29
《父親的菜園》教學設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