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單元教學設計

時間:2022-07-13 20:02:2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九單元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1

  課題:《買書》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

  2、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統計整理的方法,經歷統計的全過程,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進行分析。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形式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調查統計,體驗統計的必要性。“我知道我們班的同學都愛看課外書,老師想買些書來豐富我們的圖書角,你們說老師要買什么書好呢?”讓學生自由發言。最后老師總結。

  二、問題探究

  1、進行調查,收集數據。

  “你們認為怎樣調查?”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以后, 確定一種方法進行。

  2、整理數據:

  活動1——涂一涂。

  活動2——填一填。

  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和統計表,比較統計圖和統計表的優劣。

  3、分析統計數據,說一說“從統計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認為買什么書好呢?”讓學生體驗到統計是為做決策服務的。

  三、體驗感悟

  我們初步學會了如何進行調查,如何進行數據的整理并能夠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同學們學得都很棒!每人得一個“調查小明星”的獎章。

  四、實踐應用

  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活動——說一說。

  2、小組活動——小調查。

  3、調查小組的同學每天睡多長時間。

  調查完后,要對你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五、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你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調查一下你們組的同學每天的睡眠時間有多長時間嗎?明天把你的調查結果告訴大學。

  六、布置作業

  七、板書設計

  買書

  出示統計表,讓學生獨立填寫:

  類別

  故事書

  漫畫書

  連環畫

  人數

  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活動為主線,采取合作與交流的方式,學生分組調查、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積累、交流本組課文及課外書中給人啟示作用的重點語句。

  2、理解、積累“日積月累”的諺語。

  3、閱讀成語故事《水滴石穿》能清晰講述,了解故事愿意和現今引用的轉換意。

  課前準備

  1、預習“回顧、拓展四”閱讀思考

  2、查閱相關資料。(相關諺語、與諺語有關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按照“交流平臺”的要求整理“生活啟示錄”(15分鐘)

  默讀理解“交流平臺”,以“生活啟示錄”為題,整理這組課文給人其實作用的重點語句。

  如:

  生活啟示錄

  課題

  重點句

  通過什么例子說明(簡要概括)也可以口頭說

  《釣魚的啟示》

  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落花生》

  《珍珠鳥》

  二、背誦“日積月累”(15分鐘)

  1、給5分鐘背誦

  2、結合預習,用自己的語言或引用故事解釋自己會理解的諺語

  3、把自己積累的啟迪人生的諺語、格言

  三、讀故事,講故事——《水滴石穿》(5分鐘)

  1、默讀故事,想想應該怎樣講故事

  2、同桌互講故事

  3、同位互說:“水滴石穿”這個成語故事可以用在什么方面。(弄懂愿意和引申意)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94,第9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加深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計算單位、讀數和寫數、數的大小比較等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100以內數概念的掌握水平。

  2、通過復習,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結構。

  3、在復習過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成自覺進行知識的整理和復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復習,加深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計算單位、讀數和寫數、數的大小比較等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100以內數概念的掌握水平。

  【教學準備】

  師準備;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從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師:同學們,我們在這學期學習了100以內的數。回想一下,100以內的數包括哪些學習內容?

  指導學生說出100以內的學習內容包括數數、數的組成,寫數、讀數,數的順序、大小比較和認識人民幣。

  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1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數的組成寫數、讀數數的順序、大小比較

  認識人民幣

  師:這節課我們從這樣幾個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進行復習。板書課題。

  二、復習數數、數的組成

  師:我們在數1到100的數時,可以怎樣數?

  學生: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10個10個地數。

  師在“數數”后面接著板書:一個一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師:請同學們一個一個地從8數到26;再一十一十地從10數到100。

  學生數數。

  出示4捆零7根小棒。

  師:怎樣才能又快又對地數出有多少根小棒呢?

  讓學生理解數這些小棒時,要先10根10根地數出有多少個十,再一根一根地數出有多少個一。

  師:用你們掌握的兩種數數的方法數一數。

  學生數小棒后匯報。

  師:所以同學們在數數時經常是把兩種數數的方法結合起來用的,兩種數數方法配合使用,在數數的同時,就知道這個數的組成了,例如剛才同學們數小棒時數出多少個十多少個一?

  學生:數出4個十7個一。

  師:所以47是由4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

  出示3捆零4根小棒。

  師:這里面又數出了多少個十和多少個一?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

  讓學生明白這些小棒可以數出3個十和4個一,所以34是由3個十和4個一組成的。

  師:說一說58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89又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學生回答略。

  三、復習寫數、讀數

  師:下面我們復習寫數、讀數。不管是寫數還是讀數,都要用到數位,你知道數位是怎樣排列的嗎?

  指導學生說出數位的排列是: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師隨學生的回答在“寫數、讀數”后面板書。

  出示:36,63,78,87,99,100。

  師:這些數怎樣讀?

  學生讀數。

  師:83怎樣寫?38呢?79,54呢?

  學生寫數。

  師:你覺得在讀、寫100以內的數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指導學生說出: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

  師:請同學們完成總復習第1題和第2題的1,2,3小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集體訂正。

  四、復習數的順序、大小比較

  師:怎樣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引導學生說出先比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比較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再比較個位上的數。

  師隨學生的回答作相應的板書。

  顯示:在圈里填“>”、“<”。89○9872○7158○6083○8499○100

  師:這幾組數哪些是十位上相同的數?哪些是十位上不同的數?

  學生回答略。

  師:請同學們用你們掌握的比較方法比較出這些數的大小。

  學生比較。比較時不但要求學生說出結果,還要求學生說出比較的方法。

  師:這樣掌握了數的大小的比較方法,就可以把數按大小順序進行排列了。請同學們看書上第119頁第2題第4小題,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這些數填在括號里。

  學生完成后,抽學生的作業在上展出,并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排列方式是先比較出這些數的大小,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出示第97頁第3題。

  師:要求甜甜和朋朋可能有多少錢,應該怎樣想呢?

  引導學生這樣想,100元比25元多得多,28元比25元多一些,20元比25元少一些,8元比25元少得多。所以甜甜可能是28元,朋朋可能是8元。

  師:甜甜一定是28元,朋朋一定是8元嗎?

  讓學生意識到不是一定,而是有這種可能。

  師:還有哪些可能呢?

  指導學生說出甜甜還有27,26,29元這些可能,因為這些數都是比25元多一些;朋朋還有7元,6元,5元等這些可能,因為這些數都比25元少得多。

  師:這樣一來,我們對多與少的認識就更加深刻了。

  五、復習認識人民幣

  師:通過認識人民幣的學習,你知道哪些有關人民幣的知識。

  學生自由地說,師把學生回答的內容進行梳理和歸納。主要有三塊內容,一是認識幣值,二是了解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三是進行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上出現一些人民幣。

  師:所有的人民幣同學們都認識嗎?請大家認一認這些人民幣。

  學生認人民幣,師從中挑出幾張人民幣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認的。

  師: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是怎樣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1元=10角,1角=10分。

  師:8元=()角,60分=()角。要求學生說出因為1元=10角,8元里有8個10角,所以8元=80角;因為1角=10分,60分里有6個10分,所以60分=6角。

  師:2角3分=()分,18角=()元()角又該怎樣想呢?

  指導學生說出2角是20分,再加上3分就是23分;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10角是1元,所以18角=1元8角。

  師:請同學們完成第95頁第9題。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

  六、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從中你知道些什么?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這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還有哪些問題?說出來大家幫助你解決。學生回答略。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鞏固整理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筆算,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知識。

  2.經歷知識梳理的過程,在系統復習的基礎上理清知識脈絡、進行分析歸納。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計算能力,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3.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

  理清知識脈絡,掌握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難點:

  能正確地筆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出示學習導航。

  看:看一看教材第71~88頁的例題。

  想:想一想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說:小組內說一說你整理出來哪些數學知識?

  2.梳理。

  借助教材第91頁的表格填一填。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圖。

  3.觀察網絡圖的特點。

  引導學生發現知識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

  4.結合例題編題。

  (1)引導學生按照例題的類型舉例。

  (2)完成學生舉例的題目。學生做完一一講解,全班訂正。(強調試商方法,商是兩位數的強調商的位置。)

  5.筆算除法中我們要注意什么?小結:同學們不僅會做題,還能夠根據自己的做題經驗提醒大家注意事項。但是老師還要提醒大家,我們在試商的時候要注意根據除數的特點靈活地選擇試商的方法,同時要認真仔細地計算并養成驗算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把題做得又對又快。

  二、鞏固應用

  1.口算。(教材第91頁第1題。)

  師:要想筆算準確,我們還要過口算的關,因為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現在我們就來一個口算、估算大比拼。

  2.錯題醫院。

  師:(教師出示收集到的典型錯題)這是我在作業本中搜集到的筆算題。請快速幫助老師檢查他們做的是否有錯誤,錯在哪里?

  3.填空。

  (1)543÷35的商的最高位是()位,293÷67的商是()位數。

  (2)要使687÷□5的商是兩位數,□里最大填()。

  4.教材第91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8位學生板演,集體驗證。

  5.教材第91頁第4題。

  先讓學生議一議,解題策略不唯一。可以先求買的樹苗棵樹,再求送的樹苗棵樹,合起來就是一共買回的樹苗棵樹。也可以3個16元可以買4棵,176元中有幾個16元就買幾個4棵。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小結:復習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它既可以幫助我們梳理知識,也可以幫助我們查缺補漏,同學們可以建立錯題本、畫知識樹、辦數學知識小報。

  教學反思

  整理復習的過程,就是學生梳理相關知識、形成自己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主動探索、自主建構的過程。因此本節課重在學生的主動參與,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整理和復習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將知識廣泛應用于新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基礎練習、辨析練習和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感受應用數學的樂趣。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5

  單元導學

  本單元教學是對本學期所學內容的系統整理和復習。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成長小檔案,二是數學復習活動,三是針對全冊所學知識的綜合練習。

  “成長小檔案”是對本冊所學內容的回顧和梳理,包括對數學知識進行回顧和對學習中有趣的事情進行回憶兩個方面。“數學復習活動”環節中,教材安排了6道題目,這6道題目基本涵蓋了本冊教材涉及的主要內容。練習二十三是針對全冊所學知識的綜合性練習。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間的聯系,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提高計算的能力;結合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備內容、備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及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計算(一般不超過三步)。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用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求比值,并能解決一些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圓的基本特征,能運用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4.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進行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會根據百分數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5.使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進一步掌握各種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利用統計圖正確地分析數據信息,解決簡單的統計問題。

  1.經歷整理和復習的過程,系統、全面地復習和整理本學期所學知識,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概念、計算方法等基礎知識。

  2.在整理和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歸納、類比、建模、極限、轉化等數學思想的作用,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概念、空間觀念、數據分析觀念。

  3.經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在整理和復習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和用合適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2.在整理和復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3.在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在梳理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知識之間的聯系,體驗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數學的愿望和興趣。

  備重難點

  重點

  1.進一步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倒數的相關概念和計算;比的概念及基本性質;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2.進一步理解圓的特征,能用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

  3.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進行相關計算和應用。

  難點

  1.正確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用比和分數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2.用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3.百分數的計算以及解決有關百分數的問題。

  教學,數學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數學廣角》第一課時的內容.排列與組合知識不僅是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數學思想宜逐步深入。”教材注重體現這一要求,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在三年級上冊繼續學習排列與組合這一內容,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進一步系統、深入的學習排列組合的數學思想及更為復雜的排列組合問題。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有關排列組合的問題,并能夠進行較簡單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無法進行“不重不漏”的搭配。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認識到,純粹的排列與組合知識,是高度抽象與概括的知識,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較難理解排列與組合的實質,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從具體形象逐步過度到抽象概括,讓學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簡單的計算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2、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發、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并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能夠進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組合的方法成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有序的'思考問題,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就成為了本節課要突破的教學難點。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理解重點詞語并能實際運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熟讀課文,了解作者拍照經過,及作者由此帶來的感悟,體會天地與人世相通之處。

  3.培養學生積累佳句、片段、體會語言的韻味。鼓勵背誦優美段落。

  4.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季)我們一起經歷了溫暖的春天、繁茂的夏天,現在迎來了豐收的秋天。劉老師請來了一位秋的使者(課件出示楓葉照片)。喜歡它嗎?哪位同學知道關于描寫楓葉的古詩?

  小結:同學們真是善于積累。讀了這些詩句,仿佛讓你看到了什么?(紅艷艷的楓葉)多美啊!不僅古人與楓葉結下不解之緣,今人也同樣喜歡寫楓葉抒發情懷。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袁鷹先生一起去品味《楓葉如丹》。(解題:丹指紅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一定要把自己最深刻的感受記下來,把有疑問的地方劃下來。

  (二)學生讀課文后交流:

  1.讀完全文,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相機板書:美)

  2.有疑問嗎,說說看?(預設出現的問題:為什么照片起名“秋之生命”、作者恍然明白了什么、什么是蟬鳴蛙噪、為什么自然和人世處處相通)

  (老師相機板書,并調查同一問題還有哪些同學不明白)

  (三)小結:有這么多疑問啊,老師發現,同學們大多不了解作者恍然明白了什么(課件出示13自然段)

  對啊,作者寫的是楓葉,為什么和生命有密切聯系呢?這生命,又是怎樣的呢?那就讓我們再一次進入文中尋找答案。請默讀課文,在關鍵的地方做批注。

  三、細讀解疑、理解品悟

  (一)理解1-7自然段

  1.楓葉與生命有怎樣的聯系?如丹的楓葉也有自己的生命,它的生命過程是怎樣的?

  (生:撒種、發芽、吐葉、開花、結實)

  2.你真會讀書,找到了概括楓葉生命的一句話,到了秋季,楓葉呈現了紅紅的顏色,一片丹的天地,多美啊!大自然要迎來丹的天地,必然要經過綠的世界,對嗎?(板書綠,點擊第一句)讀第一句,喜歡嗎?誰能結合課文、聯系實際生活詳細說說?

  (引導學生讀讀——盡情談自己的理解——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蟬鳴蛙噪”、“至理名言”、“郁悶”、“暴風驟雨”、“孕育”、“挫折”。——理解之后再讀)(教師相機鼓勵:說的真好,理解得深刻,老師也有同感。

  3.(點總起句——第一句)

  想不想走入綠的世界、丹的天地中看看?(點擊課件,老師范讀)

  4.同學們都忍不住和老師一起來讀了,誰來讀?讓我們感受這震撼人心的生命力?(指名)

  5、你想用什么詞語夸夸楓葉的生命力?我們的大自然的生命力呢?(隨學生發言板書:頑強、長久)

  6.大自然的生命力是如此頑強和長久,我們人類呢?(相通的)哪里看出自然與人生處處相通?誰來談談你的體會?

  小結:你們體會得很好,作者體會得更深刻,天地萬物,讓我們把這至理名言永遠留在記憶中吧(齊讀)

  (二)理解第二部分:

  1.是一件什么事情讓作者對自然和人世有如此深刻的感悟?(引導學生概括段意:在澳大利亞作者拍了一張照片——秋之生命)相機板書

  2.就是這張照片,(出示照片)照片中的小女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活潑、可愛)

  3.她是怎樣走入鏡頭中的呢?(指名讀文)

  (引導學生抓住動詞:蹦、跑到、撿起、跳躍、哼著)——指導朗讀。

  評價:畫面立刻活起來了,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小女孩,多可愛啊,誰再來讀讀?和諧的感受)

  楓葉之所以美,是因為她——自然之所以美,是因為她——人生之所以美,是因為——

  7.課題中的“丹”還僅僅指得火紅的顏色嗎?

  體會得真好,丹,是成熟的顏色、是長久的生命力。楓葉經歷挫折,成熟了,才終于呈現美麗的丹色。自然界如此,人生也是如此,都有這個經過,你的成長是不是也要經歷這個過程?(學生談自己)

  是的,只有經歷長大、經受挫折、接受考驗,人才會成熟,在成熟中才會創造新的奇跡。希望每一個同學在成長的道路上,勇于面對一切,讓你的人生充滿希望、充滿活力,就如同——(齊讀課題)楓葉如丹。

  作業設計:

  熟讀課文,背誦優美的段落

  小練筆:我眼中的秋天

  板書設計:

  綠 充實 間萬事 頑強

  楓葉如丹——秋之生命 長久 跳躍 美歡樂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經歷數數的過程,知道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認識計數單位“千”。

  2.認識1000以內的數,并會數1000以內的數。

  教學重點:

  1.認識計數單位“千”,知道“個、十、百、千”計算單位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掌握十進制。

  2.學會千以內數字的數法。

  教學難點:正確數千以內的數,掌握十進制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答。

  最大的一位數是( ),最小的兩位數是( ),它們相差( )。

  2.數一數。

  (1)10個10個地數,從10數到100。

  (2)1個1個地數,從91數到99。

  (3)五個五個地數,從50數到90。

  3.今天我們開始學習更大的數。

  二、共學探究,解決疑難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舉行重大體育比賽的體育館嗎?體育館有多大?能坐多少人呢?請大家先來看一看。課件展示教材第74頁在體育館舉行運動會的主題圖。

  師:這是北京體育館。你有什么感受?那你能猜一猜,體育館大約能坐多少人嗎?

  師:對,這個體育館能坐很多很多的人,要用一個比100大得多的數來表示。這些大數有1000、10000等。今天,我們就先來認識1000以內的數。(出示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自學指導

  看課本75頁的例1,思考:

  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 );

  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 );

  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 )。

  2.先學

  學生獨立看書思考,完成書中的內容。

  3.后教

  引導學生認識計數單位“千”。

  (1)出示由100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大正方體。引導學生數數,并闡述數數的方法。

  師: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很多小正方體組成的。其中像這樣的一豎排(出

  示由1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長方體)有10個小正方體,這樣的一層(出示由10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一層長方體)由100個小正方體組成。

  (2)怎么數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呢?

  (3)小組交流,匯報。

  一個一個地數,1000個一是1000,一共1000個小正方體。

  一十一十地數,100個十是1000,所以有1000個小正方體。

  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一共有1000個小正方體。

  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4)誰的方法數得最快?為什么?

  一百一百地數比較快。同學們說得不錯,(指黑板)數數時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可以一十一十地數,還可以一百一百地數。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

  4.小結:通過剛才數小正方體的活動,你們有什么發現?

  數小正方體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小正方體太多時,可以一百一百地數,這樣比較快。

  5.在計算數器上表示1000,明確“千”的位置及含義。

  6.檢測:做一做

  ①學生獨立數數。

  ②全班集中數。

  (學生數到一百九十九、九百九十九后可能接下去會數一百或其他數,這是數數的一個難點,學生容易出錯,教師須注意指導。)

  三、當堂訓練

  1.填空題。

  (1)10個一是( ), 10個十是( ), 10個一百是( )。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個數是( )。

  (3) 六百八十九的相鄰數是( )和( )。

  (4)最大的三位數和最小的四位數相差( )。

  四、拓展訓練

  1.學過的計數單位有個、十、百、千、萬 。

  2.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五、作業布置

  練習十六 第1、2、3題

  板書設計

  1000以內數的認識

  數數: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

  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數,10個百是一千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9

  一、說教材分析

  學生在本冊已經學會了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物體位置,今天對于位置與方向的復習,進一步回顧了方向與位置。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們具有很好的記憶力和較強的總結能力,并熱衷于參加富有神秘感和挑戰性的活動。基于對教材以及學情的分析,制訂出以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解決問題,回顧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位置的方法。并總結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找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回顧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

  五、說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分析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下教法:(1)回顧情境教學法。通過一系列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設計,既體現了生活中的數學,也更好地服務了我們的教學活動。(2)逐層練習、及時反饋法。通過學與練的緊密結合,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也幫助學生鞏固了舊知。

  (二)學法分析

  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2)觀察、比較、發現的學習方法。在比較中,學生有所發現,獲得思維的進步與發展。

  六、說教學程序的設計

  (一)設置情景

  1、投影出示臺風照片。

  ⑴同學們對這個例題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關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

  (啟發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

  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

  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1、確定觀測點。

  2、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方向。

  3、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三)知識反饋,鞏固延伸

  1、警察局收到臥底送來的示意圖。(圖略)

  (以警察局為觀測點,找出三個犯罪分子的位置)

  2、連連看

  3、填空(找出物體的位置及方向和距離)

  4、完成書上練習。

  (四)課堂小結七、板書設計:

  確定物體的位置

  1、確定觀測點。

  2、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方向。

  3、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8~89頁“找規律”。

  教學目標:

  1、學習數據整理,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3、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掌握數據的收集、整理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調查表、統計圖、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小朋友們,你們會唱生日歌嗎?我們一起來唱一遍,好嗎?

  二、探索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

  1、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你知道你是在哪個季節出生的嗎?請你拿出1號紙來在你出生的季節下面打個√告訴老師。

  現在所有的表格都在老師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

  下面我把表格的內容一張張的念出來,請你在2號紙上把它記錄下來。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來記錄?

  2、老師介紹記“正”字的方法。

  剛才老師聽到有的同學用了畫“正”字的方法,我們來看看一個正字有幾筆組成的呀?(五筆)每一筆就表示一個人,一個正字有五筆就表示有五個人。小朋友你們也來試一試。

  3、請小朋友用上節課學的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出來,該怎么涂呢?在黑板上貼出來

  4、如果沒有這些小格,你能知道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出生的人數嗎?(師揭開擋住數據的紙條)那這樣行不行?你是怎么知道的?

  5、請生比較統計圖和剛才他們填的調查表,說一說哪個更能清楚地出春夏秋冬各有幾個人過生日?

  6、小結:像我們剛才那樣,把雜亂無章的數據整理成這樣一個有條理的表格和圖形的過程就叫做統計,這個圖就叫做統計圖。你能給這個表起個名字嗎?(統計表)

  小結:從統計圖和統計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種數量的多少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學會統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很多有趣的問題。

  三、練習應用:

  1、黃老師想在季節選一天來給小朋友開個生日會,你們知道要準備些什么嗎?

  2、小朋友說了那么多,可班會費有限,不能什么都買呀?誰來幫老師想個好辦法?

  3、小組活動:你們想統計什么就統計什么?統計完后完成統計圖或統計表。

  (小組活動)

  4、哪一個小組愿意上來展示你們統計的結果?如果你是老師,你應該給你們小組準備些什么?

  四、總結:

  上了這一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除了可以統計小朋友的生日,喜歡喝的飲料和吃的水果之外,你還知道可以統計些什么?

【第九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浙教版第九冊第二單元《囑咐》教學設計12-13

第九單元數學廣角教案設計07-22

第九單元說課稿05-04

四年級語文第九單元教學設計11-21

開心英語五第九單元的教學反思08-14

第九單元《數學廣角—推理》教學反思12-06

人教版五年級第九冊第四單元單元教學設計06-24

第九單元單元測試答案01-15

單元教學設計05-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五月天丁香婷婷激情综合 | 亚洲国产综合另人妖 |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亚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