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教學設計美術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貓教學設計美術,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貓教學設計美術1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前兩課的基礎上開設的,前兩課分別對人和動物的腳進行了寫生和裝飾;同學們對的腳有的形狀和特征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泥塑制作,他們的創作能夠有一定的基礎。也得心應手。
教學目的:
1、提高學生的泥塑制作能力。
2、形成立體空間感。
3、更透徹地了解各種類腳。
教學重點:
腳的結構形式以及各類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腳的細部處理、質地的處理。
教學準備:
教師:有腳的明顯特征的雕塑作品或圖片、電教媒體、演示陶泥、工具。
學生:制作材料、泥塑工具一套。
教學過程:
引導討論:
展示上節課的學生優秀作品,提問:“有誰能將這些畫面變成立體效果的形體呢?”小組討論,并選一同學記錄,公布討論結果。
欣賞:
展示有代表性的腳的雕塑作品圖片。提示對腳的外形特征觀察,注重對捏制方法的探究。
感受:
帶領學生取一塊陶泥在手中簡單捏制,了解泥的性能,體驗手捏制時對泥的感受,教師做演示指導。
構思:
選擇感興趣的腳,找出特征,在心中構思捏制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討論:
分組討論。“泥準備捏制的什么樣的腳?打算用哪些工具來表現?”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討論,還可以鼓勵其集體設計構思創作內容。
操作訓練;
按照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動物的腳的特征,進行創作。集體創作的同學還要根據內容進行合理分工,組合完成。
評價:
對完成的作品,師生相互評議,可以談談自己的創作想法,感受,以及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改進方法。
再創作:
針對出現的問題,啟發學生如何修改,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更感人,進一步加工。
貓教學設計美術2
一、組織教學。
1、師生相互熟悉,活躍課堂氣氛。
2、用耐人尋味的“小魔術”,拉近師生距離,并為今天的折紙綜合課的“變”鋪墊,渲染神奇有趣的氛圍。
二、引導階段。
1、音美藝術的綜合,欣賞中國戲劇——川劇大師彭登懷“變臉”絕技。
2、利用媒體對學生形成視覺沖擊,最直接的了解“變臉”,學生自己自然而然的揭示了課題。
三、發展階段。
1、師生進一步了解中國戲劇瑰寶——川劇變臉,弘揚我國民族、民間優秀的藝術傳統。
2、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急切的求知欲。
四、綜合階段。
以“拜師學藝”為情境,“彭師傅出考題”開展教學全程,將多媒體作為主要教學手段,教師與學生融為一體,共同“拜師學藝”,共闖難關,奪得勝利。
1、第一關考題:師生根據折紙步驟圖,共同嘗試“闖關”。
2、第二關考題:不同方向的觀察折紙,啟發各種形象,共同嘗試添畫。
3、第三關考題:師生討論、探究、發現“變臉”機關,共同嘗試“變臉”。
4、第四關考題:中國川劇變臉的一大特色——色彩鮮艷的臉譜,師生共同奪取勝利。
五、拓展階段。
1、貫徹“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的新理念,與學生輕松的討論討論今天學習的“變臉”的用處和各種有趣的玩法。
2、大家毫無約束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玩一玩、樂一樂、笑一笑。
3、小結
貓教學設計美術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房子的想像和學習,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使學生在想像的“王國”自由馳騁,在線與色的世界中盡情揮灑。
2、讓學生充分體會藝術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充分挖掘他們的想象力。
3、通過了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會對未來社會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憧憬未來的思想情操。
4、通過了解環境對人類住房的影響,初步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具體的外形特征,把房子的形象與功能表現出來。
難點:把設計構思用大膽的構圖表現出來。引導學生大膽想象,隨意地將房子畫出來,改變以往較為準確的構圖,從而達到設計目的。
課前準備:
教具:課件、房子資料圖、輕音樂、磁鐵。
學具:油畫棒、硬水彩筆、彩色畫材料、圖畫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打開課件,引入新課題。
1、欣賞現實生活中房子的圖片,并進行簡要介紹。
2、師:看了這么多現實生活中的房子,那我們今天來學習畫未來的房子!(板書課題)
三、導入:圖片欣賞,展開想象
1、引導學生欣賞電視屏幕上的范圖,認真觀察范圖,找出它的藝術特點,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師:同學們,現在注意看電視屏幕上的圖片。
師:同學們,這幅畫畫的是什么內容……
師:(對范圖一一提問、分析補充,并加以肯定、表揚學生);
2、師:這些房子都是想象中未來的房子,有的在海洋里、有的在太空中、有的在海島上,那你們想象中未來的房子會在哪里呢?提問:試想一下,以后你想搬到什么地方去住呀?
教師歸納板書給予補充:(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樹上、蘋果里、葉子上、機器人房子等。)
3、將來我們可以居住在火星上、海洋里、太空中、月亮上、樹上……(板書內容);那我們未來的`房子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輕輕的閉上你的小眼睛,開動腦筋想一想,然后告訴同學們。
教師請學生答,并歸納板書。
4、老師還找來了一些未來房子的畫,讓我們再一起欣賞欣賞(欣賞介紹幾種又神奇又有創意未來的房子,教師分析介紹,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5、看完了這么多的房子,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畫畫你設計的未來房子,也許以后你的設計就會變成真正的建筑!
(四)學生繪制,教師巡視指導、個別輔導。
1、播放輕音樂,讓學生在愉悅輕松的心境下,設計繪制作品。
2、啟發學生進行大膽想象、構思設計,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畫法、姿勢,及時鼓勵學生。
(五)作品評析
1、根據同學們所繪制出來的作品,把畫貼到黑板上,讓同學講解一下自己的作品。
2、教師以鼓勵性的方式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析,針對作品的不足之處,提出修改建議。
(六)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設計了房子,同學們的構思都很大膽、有創意、畫得也很漂亮,說不定等你們長大后,真的能住上自己設計的房子呢!但是請不要忘記了,地球是我們的家園。
貓教學設計美術4
一、趣味猜謎導入:
師:早知道同學們都很聰明,今天老師想檢驗一下。下面請你們猜測一則謎語:腦袋圓圓,嘴巴尖尖,和云兒比高,和樹兒交友(謎底:小鳥)。
(用一則簡單的謎語讓學生將注意力轉向課堂)
二、學生看圖后講述“小鳥謎路”的故事,提出問題:怎樣幫小鳥找家?
師:我們今天學習《小鳥找家》這一課,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10頁,仔細觀察書中的連環畫,并用流暢的語言大聲地把故事講出來!
生1:一只小鳥長大了,想獨自出去玩,于是和媽媽再見后出了門,小鳥玩得高興極了,一會兒看見了美麗的花呀、草呀、漂亮的蝴蝶呀,還摘了一朵花插在自己的頭上,它玩得好高興啊,這時天慢慢地暗下來了,哎呀,該回家了啊,可是小鳥看不見路啊!怎么辦呢,它哭得好傷心哪!
生2:一只小鳥長大了,想獨自出去玩,于是對媽媽說:“媽媽,再見!”便出發了。小鳥玩得高興極了,一會兒看見了美麗的花呀、草呀、漂亮的蝴蝶呀,還摘了一朵花插在自己的頭上,它玩得好高興啊,這時天慢慢地暗下來了,哎呀,該回家了啊,可是小鳥看不見路啊!怎么辦呢,它一邊掉淚一邊想:我一定要回家!
師:這個同學遇到困難不屈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其它的同學看了這些連環畫還有不同的理解嗎?
生3:我有,第四幅圖中小鳥張大了嘴巴我好象聽見它在喊:“媽媽,媽媽!”
師:剛才這個同學不僅從畫面中看到了小鳥的心情,而且還聽到了小鳥的聲音。
(贊許學生對相同的畫面的個性化理解,鼓勵他們交流由于不同的想像力和不同的社會生活經歷而導致的對畫面的不同感受。)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小鳥的心情的?
生答:看小鳥臉上的表情!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小鳥的表情和它的畫法連起來。
連線題:
憂愁傷心高興害怕
(用有趣的練習及時地將學生總結得出的答案提煉出來)
師:你認為畫面上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有趣、高興?
(引導學生感受書中“擬人”表現手法的運用:鳥媽媽系著圍裙;小鳥頭上戴著花兒等。對學生個體的特殊興趣觀,只要是健康的,老師要肯定他的獨特性,。)
本教材摒棄了以前那種“枯燥的技能技巧練習”,加強了與語文學科的聯系,它以一個故事情節為主線,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載體,提高了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激活了他們用美術語言表現生活情景的意識。只有將美術創作與學生的個人經歷結合起來,作品才更具有個性和創意。
三、生討論并交流:怎樣幫小鳥找家?
師:天黑了,小鳥類找不到家了!怎樣才能回家啊!聰明的孩子們,你們能想出辦法嗎?
(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生1、:不回家啦,另外做個家。
師:他想的辦法好嗎?
生(齊聲答):不好!
師:為什么啊?
師(小結):是啊,不回家怎么行啊?媽媽會想它的啊!再說,媽媽給了它好多愛,它還沒回報呢!
(在肯定學生思維獨特性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的教育。)
師:下面請你們以兩排四人為一個小組談談自己所想的辦法。然后把好辦法告訴我們大家?看哪些同學能想到其它同學想不到的辦法。
(分小組讓同學們交流,給每個同學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讓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得到充分的展現。)
小組代表交流小鳥找家的辦法:要鳥警察叔叔幫忙。
四、生交流并嘗試用美術語言表現“小鳥找家”的情景
師:下面請同學們說說怎樣畫小鳥啊
(生談)
師:請幾個同學到臺前演板畫小鳥。
(生畫完后,師用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演板作品。)
問1、哪只小鳥最胖啊?
2、哪只小鳥最瘦呢?
3、哪只翅膀最大,哪只翅膀最小,你喜歡什么樣的小鳥呢?說說原因!
生1:我喜歡胖的,因為它可愛!
生2:我喜歡瘦的,因為它看起來很有精神,好像很會飛的樣子!
生3:我喜歡那只小的,因為它像一個可愛的鳥孩子!
……
師:同學們每個人都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都不愧是愛動腦筋的孩子。有人會問,老師怎么說每個人都答得好呢?因為人對美的感受不一樣,這種感覺并不是唯一的!
(分析每只小鳥的個性特點,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意識到不同的個體便有不同的審美感受。他們在心里認可了這種不同的感受,便認可了建立在感受基礎上的個性化的美術表現。)
五、分析討論樹(鳥的生活環境)的畫法
師(出示各種不同的表現風格的樹):請同學們觀察這些樹。想想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生1:我最喜歡那種象剛發芽的那種樹!
生2、我喜歡那種葉子長得好茂盛的樹,因為它像夏天!
師:是啊,不同名稱的樹,不同季節的樹都是不同的,在你們心目中印象最深的樹是什么樣兒的呢?誰能畫出來?(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演板畫各類不同的樹。)
六、嘗試表現小鳥找家的情景
師:請同學們想想,你選擇用什么樣的方法幫小鳥找到家?在你們用繪畫的方式表達你的想法的時候會遇到什么問題,你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嗎?不能的話可以提出來我們全班同學共同想辦法!
七、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交流。
教學反思:
本課屬“造型表現”這一學習領域,學習的重難點是學生能夠表現出以小鳥和大樹為主要內容的有個性的作品,為了突破重難點,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了以下幾種教學理念的轉變,切實做到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1、學生課堂練習由“引導學生表現出好的作品”轉變為“引導學生表現出我的作品”。有好多老師感到疑惑:“學生越大越沒了創造性”。這一點正是我們陳舊的教學方法導致的。過去的美術教學一味地追求將被表現對象畫得像,而忽視了學生主體生活經歷和對客體的情感因素的表現,導致學生作品千人一面。為了彰顯學生作品的獨特性,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我們應該培養學生用美術語言表現生活的習慣、激發學生表現自我的意識。
2、讓學生的嘴巴從“約束式”轉變為“開放式”。語言是學生創造思維得以外現的重要渠道。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的主體地位太過,學生很難暢所欲言地表達并交流自己的思想,他們的獨特性和創造性能量被教師的知識、權威和規范所掩蓋,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因而在本課教學中我首先“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學生大膽地交流自己賞析作品時不同的審美體驗,暢談自己為小鳥找家的好主意,交流自己表現小鳥和樹林的構思等,讓學生的智慧在交流中提升。
3、讓教師的范作從“典范式”轉變為“批判式”。從“單一示范”轉變為“多項展示”。在教學中,教師是否示范是一件很矛盾的事,示范了,便擔心學生的作品會千篇一律,學生主體的獨特性不能得以顯現,如果不示范而讓學生自由表現,學生有時候會無所適從。在本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對教師的多種小鳥和樹的畫法進行賞析、批判,根據學生個體認識將老師范作中的“不足”進行再創作,變為有學生自我的作品。
4、將作品的評價從“審美型”轉變為“獨特、審美、趣味綜合型”。以前的作品評價方式認為:看起來很像表現對象、好看的作品才是美。我們現在應該更新這種評價方式,作品的趣味性、獨特性、創新性更是一種愉悅身心、啟迪智慧、有利于人類發展的高層次的美,在評價作品時應該從“獨特、審美、趣味”等多方面來評價學生作品,強化學生的主體特征。
【貓教學設計美術】相關文章:
《貓》教學設計03-13
《貓》的教學設計02-21
貓教學設計04-27
貓教學設計01-21
教學設計——《貓》10-27
貓的教學設計02-09
《貓》教學設計12-06
貓教學設計08-18
精選貓的教學設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