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上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

時間:2022-11-04 19:18:1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部編版四上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四上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四上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精選6篇)

  部編版四上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邊讀邊想象畫面,說出課文中神奇的地方。

  2.能講述盤古開天地的過程,交流對盤古的感受。

  3.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體會盤古的開創精神和犧牲精神。

  教學重

  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感悟盤古的形象,并能說說盤古開天地的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劈、濁”等7個生字,會寫“睜、翻”等15個字和“睜眼、黑乎乎”等14個詞語。

  2.借助課文內容和插圖,整體感知故事情節。

  3.學習第1~2自然段,想象畫面,感受其中的神奇。

  教學過程

  一、神話導入,引入課題

  1.同學們,看圖片,你猜猜這是什么神話故事?

  預設: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等。

  2.看看這些故事的名稱,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都有人名,都是做了一些神奇的事情。

  3.這就是神話故事。古代勞動人民因為科學技術不發達,但是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所以人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神奇的想象,表達了美好的愿望。

  4.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梳理故事情節

  1.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翻身 劈開 緩緩 重而濁 一丈 撐開

  筋疲力竭 累倒 血液 奔流不息 茂盛

  滋潤 黑乎乎 上升 下降 汗毛 雨露

  2.這個完整的故事可以分為四幅畫,請快速瀏覽課文,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圖畫內容。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找出對應的課文段落。

  設計意圖:

  課文的四幅插圖完整地展現了故事內容,教學中引導學生先對照插圖,找出與畫面對應的文字,再梳理每個段落的主要內容,練習用一句話或一兩個詞進行概括,既能幫助學生把握課文內容,也為有條理地講述故事做鋪墊。

  預設:第一幅圖——第1自然段,第二幅圖——第2自然段,第三幅圖——第3、4自然段,第四幅圖——第5、6自然段。

  (2)學生默讀各段落,用一句話或一兩個詞語進行概括,教師相機板書重點詞語。

  預設:

  第1自然段:天和地還沒有分開,盤古在混沌中沉睡。(板書:混沌中沉睡)

  第2自然段:盤古醒來后拿起斧頭向黑暗劈去,使天地分開。(板書:劈開天地)

  第3、4自然段:盤古頭頂天、腳踏地直到天地形成,累得倒下。(板書:頂天立地)

  第5、6自然段:盤古的身體化成了美麗的世界。(板書:化身萬物)

  3.你能用上這四個詞語,簡單說一說這個故事的內容嗎?學生練習說。同桌合作練習說。

  三、教學第1、2自然段,感受盤古分開天地的神奇

  1.學生自讀第1、2自然段,邊讀邊勾畫自己認為神奇的地方。

  (1)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體會神奇。

  第1自然段中哪個詞語描繪了天地未形成前的情景? (混沌)盤古在這混沌中沉睡了多久? (一萬八千年)從這兩處用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預設1:宇宙未分開之時,混沌景象非常神奇,既令人恐懼又讓人好奇,極具吸引力。

  預設2:盤古能在其中沉睡一萬八千年,不可思議,一定是在積蓄力量,等待神秘使命的召喚。

  設計意圖:

  通過抓關鍵詞句啟發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象畫面,幫助學生走入故事情境之中,感受描述語言的生動傳神和故事情節的神奇,在頭腦中自然浮現出神奇的畫面。

  (2)教師范讀第2自然段,學生聽讀想象畫面。

  提問:你“看”到了盤古劈開天地時哪些神奇的畫面?

  預設1:當我聽到巨人“拿起斧頭,對著眼前的黑暗劈過去”時,我仿佛看到他一睡醒就拿著斧頭把黑暗劈開,天地瞬間分開,世界一下就變得光明了。

  預設2:當我聽到“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時,我好像看到了天在升高,地在下降,就像一部科幻大片正在上演。

  2.引導學生帶著體會到的神奇,有感情地朗讀第1、2自然段。

  四、適時小結,引發探究興趣

  盤古在沉睡中蘇醒,用神力劈開天地的情節真是太神奇了!故事中還有很多神奇的地方等待著同學們去繼續發現。

  五、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同桌互相聽寫本課重點詞語。

  部編版四上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2

  課時目標

  1.品讀課文第3~6自然段,繼續感受故事的神奇。

  2.邊讀邊想象畫面,能說出自己心中盤古的形象。

  3.借助課文插圖和關鍵詞,講述盤古開天地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理清脈絡

  上節課,我們重點學了前兩個畫面,知道故事的起因就很神奇,神奇在宇宙像個(大雞蛋),這個大雞蛋中還有一個(巨人),他能睡(一萬八千年)。醒來之后,也不得了,他一坐起來(大雞蛋就裂開了一條縫),他一斧頭劈下去(大雞蛋就碎了)。接下來發生了什么?(天和地就產生了)

  二、教學第3、4自然段,感受盤古頂天立地的神奇

  提問:當你讀到第3~4自然段盤古頂天立地的這一段時,有誰想分享他感受到的神奇之處?

  預設:盤古與天地同長,“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跟著長高”“一天一丈”。(時間:一萬八千年。動作:頭頂天腳踏地)

  1.時間:一萬八千年

  用數字聯系生活。體會盤古與天同長的神奇:一丈=3.3米=一層樓,每天以一層樓的速度往上長,一萬八千年>一萬八千丈=一萬八千層樓=五萬九千四百米≈6.7個珠穆朗瑪峰(約8844米)。不止這個高度,后面還提到“又不知過了多少年”。

  2.動作:頭頂天腳踏地

  盤古就這樣每天頭頂天,腳踏地,跟著天地長高,經歷了一萬八千年。此時的他用書上的哪個詞語可以形容?(精疲力竭)

  三、教學第5、6自然段,感受盤古化身萬物的神奇

  1.“盤古倒下以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學習要求:請同學勾畫關鍵詞,盤古的哪些身體部位都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交流,按順序說,出示關鍵詞)

  (2)師:聽著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我讀前面的,同學們讀后面的。(師生合作讀)

  2.拓展說話。

  師:這一部分最后有一個省略號,這里也留給了我們無窮的想象。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想象是不是毫無關聯的?你發現了什么?(學生用句式練習說話)

  同學們的想象也很神奇,這個神話故事在這里迎來最美好的結局。齊讀最后一句話“偉大的巨人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世界”。當我們看到這世間萬物的時候,我們不由得就會想起,那就是盤古身體的一個個部分。朗讀這句話,我們要讀出感激之情。

  四、感受人物形象

  師:故事講到這里,盤古在你的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生:我心目中的盤古身材魁梧,力大無窮。他英勇無畏,勇于開天辟地,為了造福全人類,甘于奉獻,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設計意圖:

  借助書中插圖和板書中的關鍵詞,幫助學生整合文中后面的重要信息,有條理地講述故事;小組合作的交流方式,可以給予學生更多傾聽、分析、判斷和表達的機會。

  五、用不同的方法來講述故事

  師:中國神話故事最早是靠古代勞動人民口口相傳、代代相傳的。老師希望你們也可以把《盤古開天地》的故事講給你身邊的所有人聽。那么講故事的方法就很重要了。我們可以借助哪些方法講故事呢?

  方法一:借助插圖。

  方法二:借助提煉的詞語。

  方法三:借助表示時間的詞語。

  以同桌為單位,兩個人用不同的方法向對方講述這個故事。講完后,面向老師保持安靜,等一會選一對同桌來展示。

  六、布置作業

  1.完成《基礎訓練》。

  2.課后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人聽,力求生動、具體。

  教學反思

  這是學生接觸的一篇神話題材的文章,講的是巨人盤古開天地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天辟地而勇于奉獻的精神。我對這節課的教學預設是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深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交流你認為的神奇之處”為主線展開教學。在朗讀、想象、體驗中感受盤古這一神話人物那高大的英雄形象和勇于創造、勇于奉獻的偉大精神,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部編版四上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十個生字,會寫十四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3、讀懂課文,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培養想象力,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形象。

  設計理念

  從生活實際出發,挖掘語言訓練點,多渠道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并積累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談話情景對比導入

  1、談話:孩子們,還記得我來自哪里嗎?有去過北戴河的同學,說說北戴河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來到青龍,被這里巍峨連綿的高山陶醉了?,我們的家鄉、祖國、世界,乃至整個宇宙多么美好!

  [多媒體課件:播放北戴河的大海,青龍的高山,祖國茂密的森林、洶涌的江河、世界冰川、宇宙星空的美景。]

  2、對比情景;宇宙的'一切這樣迷人,可是很久很久以前可不是這樣的,那時天和地混在一起,黑黑的,混沌的,混沌黑暗的宇宙變成了現在如此美麗的宇宙,這和一個人有關,叫——盤古。板書盤古。揭題板書開天地,今天我們學的是一篇神話故事,叫盤古開天地。

  3、看題目猜想主要內容。看了題目,你猜猜這篇神話故事主要講了什么事?(鼓勵學生猜想是很好的學習品質,學法指導:從課題了解文章主要內容也是一種好方法。)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理清故事敘述順序。

  指名讀,每讀一段,清理字詞,理解每段內容。

  第一段,師引導最后一句度讀得很慢很輕,想突出什么?(睡得時間長)理解本段寫的是天地還沒有分開,板書---天地沒分開。

  第二段,出示詞語“掄起”、“猛劈”,指正讀音,指名讀,理解盤古用力,大家做掄起和猛劈的動作,理順序:此時盤古還在沉睡嗎?板書---盤古醒后

  第三段,出示詞語:“一丈”、“逐漸”、“倒下”。結合實際環境理解一丈有多高。給多音字“倒”組詞。理順序:這段中天和地已分開,板書---天地分開后.

  第四段,出示形近字“肢、肌、膚”,發現不同之處,引導:深伸伸你的四肢,摸摸你的肌膚,體會都是身體的一部分,能說出幾個月字旁的字嗎?(臉、腿、肘、胳膊、臂、腳、脖、臀)出示形近字“液、滋、潤”,找共同點,與水有關。出示本段中的偏正詞語,指名讀。理順序:此時盤古倒下后,板書----盤古倒下后

  第五段,指名讀。

  三、精讀品悟神奇,感悟英雄盤古

  過渡:讀了一遍課文,許多同學就有些神奇的感覺了,想仔細體會盤古開天地的神奇嗎?

  1、精讀第二段,思考盤古醒后,怎么做的?

  指名讀相關句子。

  出示:句子“…掄起…,…猛劈……”

  體會人物動作:為什么掄起和猛劈讀得這樣重?再次指名讀,再用力,看誰力量大。

  過渡:就這一猛劈,宇宙發生了巨變。

  出示句子二:“清而輕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引導讀:師讀上半句,你注意聽,老師將哪些詞語稍稍強調了一下,你讀時,把下半句相應的詞語強調一下。(師讀上半句,指名讀下半句。生讀正確后課件中反義詞變相同顏色,強調相對應的詞語。)

  師與全體學生對讀,帶手勢。

  男女生對讀。

  2、學習第三段。過渡:天地就這樣分開了,接下來呢?指名讀句子,教師隨即出示句子三“盤古怕天地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實踐體會人物;想不想當一回了不起的盤古?一起來試試。站起來,怎么頂?師讀句子,師生一起做動作,師注意觀察用力同學的表現。”‘“

  相機問特別用力的同學,“盤古”為什么腿神蹬得這么直?脖子怎么伸得這么長?眼睛為何瞪這么大?你們都和盤古一樣,用盡力氣頂住天,蹬住地。堅持住,“一、二、三、四、五、!保惺裁锤杏X?

  引導猜想:只是十幾秒。”P古呢?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猜想多少年?

  師引讀:十年過去了,生:盤古怕….

  一百年過去了,盤古怕……

  一千年過去了,盤古怕……

  一萬年過去了,盤古怕……

  十萬年過去了,盤古怕……

  師:直到天地逐漸形成,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此時你想對倒下的盤古說些什么?

  過渡:是啊,他太累了,太不容易了,這么多年,一直頭頂著天,腳蹬著地,他就是這樣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獎頂天立地四個字端端正正地寫在盤古身邊。板書頂天立地3、學習第四段

  讀文:英雄盤古倒下去了,更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請認認真真度第四段,一定會發現更精彩、神奇的畫面,將你看到的神奇畫面畫下來。

  生自由讀。

  指名讀,把看到的巨大變化,神奇的畫面讀出來。

  集中指導背誦;(逐句出示本段的排比句)

  師引讀: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同步操作:師讀前半句——點擊“變成了”——出圖畫——出字——生齊讀。逐句進行,學生自主看圖說文字,齊讀。節奏緊湊。

  課件出示全段,齊讀感受神奇的變化。

  激發想象:表達神奇畫面難道僅僅是文中寫的嗎?從哪里看出來的?學生大膽想象。

  出示句式:他的(),變成了()的()。每人想一句,一會兒挨著說。預設:頭發---樹林;牙齒---寶藏;鼻孔---山洞;手指---五峰山…

  激情:過渡:是啊!盤古的一切都化作了萬物,這就是開天辟地、頂天立地、化作萬物的盤古,面對這樣的一位英雄,你還想說些什么?課件

  出示盤古圖

  4、總結:是啊,盤古的確偉大。盤古,你確實了不起,是你,用大斧頭劈開了天地;是你,用自己的身軀頂住了天地;是你,把自己的全身化作了宇宙的萬物,創造了美麗的宇宙。(板書創造宇宙)如果沒有你,就沒有美麗的宇宙,讓我們帶著對盤古的佩服、感激之情,齊讀最后一段。

  5、練習復述。如此感人的神話,如果能講下來多好,自己再讀課文,照板書顯示的順序練習復述。

  指名復述,學生評選講故事能手。

  拓展延伸

  《盤古開天地》是一個感人的神話故事,在我國燦爛的文化長河中,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你還知道哪些?師出示圖畫,學生看圖猜神話名字。(出示:夸父追日、女媧補天、八仙過海、精衛填海、后羿射日、神農嘗百草等圖片)

  作業:課后每人精讀兩篇,會講一篇神話故事,在語文活動課上講給大家聽。

  部編版四上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宇宙、黑暗”等13個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场⒃诤献鲗W習中,學會分工,擁有一定的人際效技能,收到最大的團隊學習成效。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形象。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嘗試復述課文內容;

 。、隨文識字、寫生字、詞;

  3、策劃下節課的學習活動。

  第二課時

 。薄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

 。、體會神話故事充滿想象的特點;

 。、在學習中學會合作。

  【教學準備】

  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確立問題

 。、回顧學生自行策劃的學習活動,提出“師生一起過中國神話日”的想法。

 。、引出“為什么邀請盤古”這一問題。

  二、自主閱讀

  1、自己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理由。

 。、小組合作學習。

  (根據表格提供的程序及內容來完成)

  三、匯報交流

 。、分組匯報,感情朗讀。

 。c撥引導理解“混沌”、“創造”)

  2、組內講述故事,合作評價。

  (利用講故事評價表)

  四、想象創編

  思考:

 。薄⑻峁┧悸罚何蚁氚咽纸釉诿⒌幕ú輼淠旧希@樣就能摸摸盤古的汗毛。

 。、生寫詩句(我想……)

  3、深情呼喚。

  五、總結

  部編版四上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教學目標:

  1、認識“譴、惰、俗”等7個生字。會寫“洪、、猛、漲”等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發、間隔、懶惰、俗語、”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課前準備:

  《搭石》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橋?

  2、同學們看,這種橋你們見過嗎?(出示情景圖)這是作家劉章爺爺家鄉的搭石,作者每每回憶起家鄉,就會特別想念家鄉這些不起眼的石頭。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3、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想想什么是搭石。

  2、檢查字詞。

  出示課件,大家課前已經預習了課文,現在,老師檢查一下,注意,紅字是這篇課文中的生字,大家要讀準。(分行指名讀,最后齊讀。)

  3、指導寫生字。“衡、序”。

 。1)先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字,提醒大家注意:“衡”字中間大的最后一筆捺要變成點;結構寫勻稱!靶颉弊肿詈笠还P不要加撇。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習寫兩個。

 。4)教師巡視指導。

  4、了解什么是搭石。

 。1)指名說什么是搭石?梢杂谜n文中的句子。

 。2)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怎樣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指名說)

  (3)師總結:如果沒有搭石,人謬小溪就很不方便,很麻煩,甚至很辛苦。可這些,都是在夏天呀,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依靠搭石過小溪了,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來讀一讀,什么是搭石。

  5、齊讀。

  三、圍繞2—4自然段,自主尋美,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這么普通的一件事情,有什么值得寫的呢?其實,不然,作者啊,,對這件平凡而普通的事情留心觀察,卻發現了里面的很多美,這些美呀,有看得見的具體的“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用課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話來說,那就是——(學生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師相機板書)現在,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思路,去尋找搭石里面的美,感受里面的美。

 。ㄒ唬┱埓蠹异o靜地默讀課文2—4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描寫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句子。

 。ǘ┲该f劃的句子。(二自然段老年人走搭石的句子,三自然段一行人走搭石的句子,四自然段年輕人面對面走搭石以及年輕人和老年人一起走搭石的句子。)

 。ㄈ┬〗M學習。

  1、請同學們自由選一幅你最喜歡的一幅畫面,分小組來學習。

  要求:先多讀幾遍,然后互相說一說,你們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哪些美。

  2、學生小組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

  現在咱們按順序來交流。

 。1)交流二自然段中的句子,: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①你們組從哪些詞語體會到了什么?

  通過學生找到的重點詞語“無論、只要、一定、再在、直到、才”感受到家鄉人善良,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

 、诖蠹矣邢嗤母惺軉?讓我們一起帶著體會來讀一讀這句話。

 、蹘熜〗Y:通過你們的朗讀,老師眼前仿佛出現了一位善良,勤勞,一心為別人著想的老人,仿佛感受到了他那顆美好的心靈。這是——(學生齊說)家鄉的一道風景。

 。2)交流第三自然段中的句子: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倌銈冃〗M從哪兒體會到美?

 、谧プ 皡f調有序”談體會。師生合作讀走搭石的句子,體會協調有序。

  師讀“前面的”,生接“抬起腳來”,師讀“后面的”,生接“緊跟上去”,連續讀三遍,師小結: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落水,該是有人在指揮吧?(生齊說沒有)

  師總結:沒有人指揮,這么默契,這么有序,這樣的動作,就是協調有序。

 、圩プ 扒宀ㄑ,人影綽綽”談體會。

  “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師評價:體會的真形象,你是在用想象來豐富,用心來體會這兩個詞語,這種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請你讀一讀,讀出這種美。最后齊讀。

  師出示課件,過渡:是啊,這既像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師出示課件,音樂起。)

  指名讀,讀出詩的韻律美。師渲染:同學們,劉章爺爺在大山里生活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是走在搭石上,他常?吹竭@樣的情景,讀(生齊讀)。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數,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過了16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讀(詩變回文中的語段)。

 、軒熜〗Y: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生齊說)一道風景。

 。3)交流四自然段中的.句子: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在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倌銈冃〗M從哪兒體會到美?

  抓住“招手示意”,體會年輕人互相謙讓的美德。

  ②齊讀,一起感受這份美。

 、圩プ 胺律碜,理所當然”,體會人們敬老的美德。

  在理解伏下身子時,可以讓學生到講臺前做一下動作,體會年輕人敬老的美德。并且適時采訪年輕人: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采訪另一位同學,老人沒有向年輕人道謝年輕人會生氣嗎?進而理解理所當然。

 、軒熆偨Y,透過這一代又一代的理所當然,我們可以看出,這已積淀成山村淳樸的鄉風、民風。景美情更美,這更是家鄉的——(生齊說)一道風景。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這一塊塊,一排排搭石,每一塊上面都刻著鄉親們美好的心靈,每當作者看都他們的時候,心中就會涌動著一種情感,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學生齊讀)

  1、指名說,哪些美好的情感?

  2、帶著這些情感,再次齊讀。

  五、拓展并小結。

  1、小結:在這篇課文中,作者選取了最平凡最常見的事情,但是,我們學過以后,卻感到這平凡中滲透著深意,樸素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令人回味。其實,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到處都有美,而這些美就存在于一些平凡,不起眼的小事中,我們要善于從這些小事中發現美,用心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愛。這樣,當我們把這種情感傾注于筆端的時候,才會寫出如作者這樣值得回味的文章,當我們到這這種情感走向生活的時候,生命才會更有意義,人生才會更加美麗。

  2、請大家課下完成小練筆。(課件出示)作者從不起眼的事情中發現了美,對我很有啟發。我也想寫一些平凡事物中的“美”。

  3、最后,讓我們在《愛的奉獻》這首熟悉的旋律中。踏著心中的搭石離開教室。下課。

  部編版四上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學生立識字6個,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钡仍~語。

  2.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引導學生體驗文中“我”對蒲公英的感情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片斷,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

  4.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同時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熱愛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都見過草地嗎?誰來形容一下你見過的草地。

  2.讀了課題之后你們想到了什么?(這片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板書:金色的草地)

  3.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帶著心中的疑問聽老師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2.自由讀,檢查生字:

  (1)預習時大家已經養成了立識字的習慣,現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

  3.指名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

  三、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文中的這片草地在哪里?草地是金色跟什么有密切關系?

  2.討論交流:“我們住在鄉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這句話告訴我們草地的位置!安莸厣祥L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边@句話告訴我們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密切關系。

  3.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感悟童真:

  1.弟弟和哥哥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戲呢?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認真讀一讀。

  2.指導學生看圖說說弟弟和哥哥玩了怎樣的游戲。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探究“變色之謎”:

  1.聽老師讀課文,思考:我有什么新發現?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

  2.分組討論交流。

  我的發現:

  早晨草地是綠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草地又變綠了。

  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早晨,花朵(合攏),是(綠)色的,草地也是(綠)色的;

  中午,花朵(張開),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傍晚,花朵又(合攏),是(綠)色的,草地就變成(綠)色的。

  3.為什么小作者這么厲害,能發現這個秘密?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有了這一發現之后,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變化?

  2.討論交流。

  3.體會句子的作用:“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边@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總結全文

  美麗的大自然中有許多神奇的植物,課文里的小朋友正是因為有一雙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了花朵與草地顏色的秘密,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透過一棵小小的蒲公英,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部編版四上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部編版《盤古開天地》的教學設計模板06-10

部編版《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精選10篇)06-17

部編版《陀螺》教學設計11-22

部編版《漏》教學設計10-20

部編版《琥珀》教學設計04-25

部編版《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8-04

彩虹教學設計部編版08-30

部編版荷花教學設計08-21

部編版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11

部編版盤古開天地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08-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人成在线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在线 | 亚洲曰本欧美在线 | 日本精品三级视频 | 中文亚洲日韩A∨欧美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