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晨》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晨》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觀察并講述圖片內容,知道做事要有條理,合理安排時間。
初步具有按計劃做事的意識,懂得珍惜時間,保證早晨準時到校。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認識了時鐘,知道自己每天早上來園前在家做什么
(材料準備)PPT圖片,教師用鐘面,幼兒操作材料包
重點與難點:重點:能比較連貫地講述圖片內容,了解莎莎遲到的原因難點:嘗試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再過一段時間,小朋友們就要背上書包上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了,你們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
2、有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名字叫莎莎,讓我們來看一看關于她的故事。
二、觀看圖片(PPT),講述故事:
1、播放PPT一:早上媽媽在做什么?
莎莎有沒有馬上起床?為什么?媽媽又是怎么說的?
2、播放PPT二、三:
起床后莎莎想做什么?可是襪子呢?在哪里呢?
莎莎到哪里去找襪子了?
最后是在哪里找到襪子的?是怎么找到的?
3、播放PPT四、五:
襪子穿好了,現在莎莎該做什么了?可是她看到自己的鞋子了嗎?
她到哪些地方去找鞋子了?找到了嗎?
結果在哪里找到鞋子了?媽媽在說什么?
4、播放PPT六、七:
你們看莎莎還在找什么?
媽媽為什么拉著莎莎往外走?邊走邊在說什么?
5、播放PP八、九:
莎莎有沒有跟著媽媽走?她在說什么?做什么?
媽媽為什么要看手表?媽媽在說什么?莎莎怎么回答的?
莎莎是怎么出門上學的?
莎莎一邊走一邊吃著早飯,她還想起了什么事情沒有做呢?
媽媽為什么沒有讓莎莎做完再去上學呢?
6、播放PPT十:今天莎莎會遲到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7、幼兒自由結伴講述:將幾張圖片的內容連起來,編成一個完整的小故事。
請個別幼兒完整講述自己編的故事。
●討論:莎莎為什么會遲到?
三、如果你是莎莎:
1、莎莎每天這么慌慌張張,急急忙忙的,你們是這樣的嗎?
2、你每天是怎么做的呢?
小結:每天睡覺前,要把第二天需要的東西都整理好;把自己脫下的衣服疊好,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椅子上;睡覺以前想一想,第二天有什么活動,要帶些什么,準備好,就不會像莎莎那樣慌慌張張,這個找不到,那個找不到,來不及了。
3、如果早上8:00到學校,早上幾點鐘起床才不會遲到?
想一想每天起床后需要做哪些事情?(穿衣服、上廁所、刷牙洗臉,梳頭,吃早飯)
做這些事情分別需要幾分鐘?一共需要幾分鐘?提早這幾分鐘時間行了嗎?
(輔助提問:還需要加上什么時間?)(去上學路上的時間)
那么應該幾點鐘起床呢?(運用教具鐘面幫助幼兒推算起床的時間)
小結:定好了起床時間,鬧鐘一響或者媽媽一叫就起床,早上可不能賴床哦,而且起床后做每一件事情都不能慢吞吞、拖拖拉拉的,要抓緊時間,要不然還是會遲到的。
四、延伸活動:
1、觀察畫面,按照小學生早晨做的事情的順序在圖下面的空格里寫上編號。
2、估算做每一件事情需要的時間,在橢圓形里記錄下來。
3、試著算一算早晨做這些事情一共需要多少時間?
《清晨》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清新、歡快的情緒,體會校園歌曲自然樸實的風格。
2、通過聆聽、模唱等環節的學習,能夠清晰、準確的演唱歌曲、表現歌曲。
3、感受不同演唱風格對同一首歌曲的演繹,嘗試創編不同的歌曲表現形式,體驗創造的樂趣。
教材分析:
《清晨》是一首旋律明快流暢的校園歌曲,三段體結構,表現了人們在陽光明媚的早晨鍛煉身體的快樂情景。兩個基本樂段的旋律都是在重復的.基礎上稍作變化,只是在尾音上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會給學生音準把握上帶來一些困難。三個樂段的情緒有對比變化,第一樂段歡快活潑,第二樂段優美舒展,描繪美麗的景色,第三樂段重復第一樂段的旋律,歌曲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教學重點:
感受和表現歌曲的美。
教學難點:
兩個樂段之間的對比銜接,容易造成音準和情緒把握不準。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 對話激趣
師:同學們,你今天早晨幾點起床?早晨起床后你都做什么?(問題貼近生活經驗,學生自由回答)你知道老師早晨干什么了嗎?請仔細聽。(問題引起好奇,聆聽教師范唱)
二、 新課教學
1、初步感受。聆聽歌曲范唱,了解歌曲內容,體會歌曲情緒,整體感受歌曲。
2、復聽歌曲。設問:歌曲可以分成幾部分?引導學生體會樂段之間旋律、情緒的對比,為表現歌曲做準備。
3、聽辨游戲。通過游戲讓學生輕松區別樂句之間的變化,模唱旋律,突破難點。
4、演唱歌曲。根據學情及時指導。
5、聆聽另一種風格的演唱,體會不同風格對歌曲的個性表現,為創編活動做鋪墊。
6、多媒體課件展示無伴奏合唱音效,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讓歌曲更豐富地表現,激發學生的創編熱情,學生對歌曲進行演繹。
三、評價激勵
通過自評、互評等形式回顧本課。
《清晨》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二聲部歌曲《清晨》。
2、能和同學合作,設計多種演唱形式來豐富和表現歌曲《清晨》,并從中享受音樂的樂趣。
3.在學習歌曲中讓學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時光,珍惜兒童時代的美好時光。
教學重難點:
1.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清晨》。
2.區分聲樂的兩種演唱形式——合唱與重唱。
教學準備:
手風琴、課件、班班通
教學方法:
聽唱法、自主學習、合作、示范教學過程:
課前宣講:
組織同學們唱愛國主義歌曲《我的中國心》
一、導入
二、新授
學習歌曲《清晨》
1、播放《清晨》
師:這是一首校園歌曲,在演唱風格上要通俗樸素,像說話似的歌唱。首先我們來聽一遍歌曲,請你感受歌曲的情緒
(學生答:歌曲情緒)2、再聽歌曲
根據歌曲情緒的變化可以為歌曲分為幾個樂段呢?每段的情緒分別怎樣?(三段:第一段活潑,第二段優美,第三段活潑)
3、自學旋律
(1)輕輕跟唱旋律,找出你認為比較難唱的地方——(學生自由發言)
(2)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學生出現的問題給與幫助,指導學生唱準歌曲,引導學生觀察歌曲旋律的特點,找出相同或相似樂句,講解“同頭換尾”的概念和D.C.反復記號的作用,分析歌曲ABA三段體結構
(3)生分別齊唱一二聲部旋律
(4)生分組分聲部唱旋律重點強調:每個聲部的同學在演唱時聲音不要太大,相互兼顧,聲音均衡(二聲部難度要大一些,可以讓音準非常好的學生唱第二聲部,老師也參與到第二聲部中)
4、師示范歌曲學生評價
5、這首歌曲一共幾段歌詞?學唱第一段歌詞:悄悄慢唱:間奏(3616-)她使歌曲輕快而活潑更富有動感,這一段生動地表現了人們早起迎著晨曦鍛煉身體的情景。----分唱----交換----連起加快一點唱。
第二段:直接唱。 -----分唱---糾正(加手勢)(板書)兩條龍,同頭換尾。還有第二部分附點、末尾音的音高。注意看老師手勢。(山坡)----交換--- ---連快。這一段旋律優美舒展,歌曲通過對春天的草原,綠油油的秧苗。叢叢的山林等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繪,不僅表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充分表現了人們只爭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第三段同前第四段:直接唱。歌曲在D.C.反復后又重復了第一部分的'曲調,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結束全曲。四段連起來(隨琴錄音伴奏)
6、指導學生用輕巧、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7、全班同學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清晨》全曲。
(三)編創
師:我們學了這么多種演唱形式,你還能為這首歌設計一種演唱形式嗎?你覺得,怎樣唱,才會讓這首歌唱得更美呢?分小組討論用什么演唱方式來演唱這首歌。學生分組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歌曲。
方案范例:
方案1:演唱形式:我唱第一聲部,邀一個同學唱第二聲部,一道演唱這首歌,并請全組的同學為我們伴舞。
方案2:演唱形式:我們全組的同學一起來合唱這首歌。 方案3:演唱形式:我一個人獨唱第一段,再和全組的同學一起合唱第二段。)
學生間相互評價,評出唱得最好的一組。
(四)、小結
師:----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希望同學們正像歌中唱的那樣:“奉勸大家要起早喔喔,美好時光不要辜負了。”伴隨著歌曲離開教室。
《清晨》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曲調規整,旋律明快而又流暢的歌曲。2/4拍,宮調式,三段體結構。
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個方整的樂句組成,第一、第三樂句是旋律的重復,第二、第四樂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變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節間奏,更使曲調輕快活潑,富有動感,它生動地表現了人們早起迎著晨曦鍛煉身體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優美舒展,與前段形成了對比。歌曲通過了對春天的草原、綠油油的秧苗、叢叢的山林等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繪,不僅表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充分地表現了人們只爭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隨后,歌曲在“D.C”反復后又重復了第一部分的曲調,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教學目標]
1.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歌曲《清晨》。
2.能和同學合作,設計多種演唱形式來豐富和表現歌曲《清晨》,并從中享受音樂的樂趣。
3.在學習歌曲中讓學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時光,珍惜兒童時代的美好時光。
[教學重點]
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歌曲《清晨》。
[教學難點]
編創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演唱歌曲、激情導入 師:
我們班的同學個個都是音樂天才來!展示一下我們的風采,唱一唱上節課我們學習的歌曲------〈小螺號〉!
1、來,聽好前奏有感情地演唱。檢查一下自己唱歌的姿勢,頭、胸、腿!(師琴伴奏)
2、再唱一唱歌曲
小鳥:他是怎樣的叫聲?師和生一起表演模叫。公雞!來,模仿一下公雞的叫聲,讓我們用最美的聲音呼喚-----“喔喔-----”師和生一起來模仿。誰想拿著大公雞來呼喚一下(師出示公雞道具),可不能白拿還要加上一句話。比如:喔喔!快快起床拉!喔喔!不要睡懶覺啦拉!
二、聆聽、感受
1.生聆聽范唱《清晨》
師:又一個美好的早晨開始了,同學們在做什么呢?一起來聽。 師:原來是他們在做運動呢,齊讀《清晨》。
2.師自彈自唱,生隨音樂律動
師:下面老師把這首歌送給大家,注意聆聽歌曲的情緒有哪些變化?
3.生根據歌曲情緒做相應的律動
三、學唱第一、二段
1、學唱《清晨》第一、二段
師:瞧,很多同學都背著書包上學去了呢,嘴里啊,還哼著小曲,聽聽,他們哼的是什么? 播放《清晨》第一、二段
(1)學生聆聽音樂《清晨》第一、二段
師:這首歌可真動聽。你們想不想也和他們一起來歌唱這美好的清晨呢?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學生用la輕聲模唱歌曲
(3)用琴帶唱歌詞
師:聽到這樣的歌聲,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愉快的,開心的)我們也來帶著這樣的心情來唱一唱好嗎?
(4)學生有感情地輕聲演唱第一、二段。
四、學唱第三段
1.生聆聽三段
師:看,景色多么美啊!一起來欣賞。
2.朗讀歌詞
3.復聽表演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遍,請同學們跟著音樂表演。
4.生演唱第四段
師:這么美麗的景色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現?
生:熱情、愉悅。
5.演唱,和第一、二段比較不同。
6.生起立分角色表演唱
7.把三個樂段連起來演唱
五、學唱第四段
1.師范唱第四段
2.練習演唱
師:這一段和第幾段旋律相似?我們來唱唱。
3.生演唱第四段。
師:讓我們用歌聲來表達對早晨的喜愛吧。
4.生有表情的演唱(愉悅、幸福)
師:請表情好的學生上臺示范演唱。
生互相評價。
六、完整表現歌曲
1.生完整演唱歌曲
師:帶著愉快的心情把這首歌完整地唱一遍。(注意三個樂段的聲音對比)
2.師:我們學了這么多種演唱形式,你還能為這首歌設計一種演唱形式嗎?你覺得,怎樣唱,才會讓這首歌唱得更美呢?
(1) 分小組討論用什么演唱方式來演唱這首歌。
(2)學生分組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歌曲。
七、尾聲
1.總結
師:----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希望同學們正像歌中唱的那樣:“奉勸大家要起早喔喔,美好時光不要辜負了。”
伴隨著歌曲離開教室。
板書設計: 清晨
校園歌曲
古邵鎮曹莊小學單利利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注重培養學生的聆聽習慣。整節課下來,我始終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聽音樂看教師表演,聽音樂做動作,聽音樂理解歌詞,聽音樂律動等等環節,始終圍繞聽來開展活動,每一次的聽都是有目的的,這樣層層遞進,不斷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不足之處:激情導入環節,內容應豐富些,應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清晨》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能夠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美妙的清晨,并通過聆聽、演唱、表演等多種活動的參與更進一步激起心中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美妙的清晨.
2、通過各種活動的參與進一步激起心中對生活的熱愛.
3、指導學生唱準歌曲《清晨》第四段中的大跳音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創設寧靜的氛圍,學生安靜地進教室。(背景音樂:《清晨》)
2、出示兩幅日出圖片。
3、給學生聆聽兩段不同情緒的音樂,選擇哪段音樂與畫面更相配。
二、師生互動,體驗情感
1、聆聽清晨音樂
這首歌曲給你怎樣的感覺?你覺得它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為歌曲配入打擊樂器。(學生根據音樂節奏自由創編)
3、學唱清晨歌曲
(1)復聽清晨音樂,跟老師做一些簡單而又輕松的律動。
(2)跟音樂用“綠”哼唱歌曲旋律。歌曲可以分幾個部分?
(3)學生用豎笛自學歌曲的.第一部分16個小節的曲調,也可以通過自己視唱來自學。
(4)教師通過范唱和范奏的方法教學歌曲第二部分的曲調,重點指導好第一樂句的大跳音程的音準。
(5)省略第二段,直接將1、3、4段曲調連起來唱。
(6)學唱歌詞一、三兩段。
三、歌曲處理、歌表演
四、課堂小結。
《清晨》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歌曲《清晨》是一首校園歌曲,簡單了解校園歌曲的由來,創作背景,滲透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歌曲是一首曲調規整,旋律明快而又流暢的歌曲。2/4拍,宮調式,三段體結構。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個方整的樂句組成,第一、第三樂句是旋律的重復,第二、第四樂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變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節間奏,更使曲調輕快活潑,富有動感,它生動地表現了人們早起迎著晨曦鍛煉身體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優美舒展,與前段形成了對比。歌曲通過了對春天的草原、綠油油的秧苗、叢叢的山林等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繪,不僅表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充分地表現了人們只爭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隨后,歌曲在“D·S”反復后又重復了第一部分的曲調,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特點、生活范圍和認知進一步提高,體驗感受與探索音樂的能力增強。但由于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自控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也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因此,我將以活潑的教學方式和音樂獨特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同時,針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基礎和拓展教學,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我所教的兩個班級中,兩個班學生比較喜歡音樂,學生的基礎較強,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上課發言比較積極,學習主動性比較強,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較濃。我選用了鋼琴伴奏、課件等吸引學生注意力,運用聽唱法、自主學習、合作、示范表演等方式讓這節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二聲部歌曲《清晨》,欣賞樂曲《晨景》,能哼唱其主題旋律,知道樂曲結構、以及采用6/8拍。
2、能力目標:
能和同學合作,設計多種演唱形式來豐富和表現歌曲《清晨》,并從中享受音樂的樂趣。
3、情感目標:
在學習歌曲中讓學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時光,珍惜兒童時代的美好時光,通過欣賞音樂作品,了解不同演奏樂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培養學生上課認真傾聽,勤于動腦、大膽發言的好習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運用多種活動進行創編,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清晨》。
2、區分聲樂的兩種演唱形式——合唱與重唱。用輕快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樂于表現歌曲
3、了解不同樂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4、多種形式表現歌曲三段體結構
5、熟悉并哼唱音樂作品的音樂主題,分辨不同樂器。
【《清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清晨》教學設計01-30
清晨誰在為我們忙碌的教學設計06-24
《清晨》教學反思06-29
音樂《清晨》的教學反思06-12
《清晨》教學反思的范文02-07
五年級科學下冊《是清晨還是黃昏》教學設計01-27
《清晨》教學反思范本三篇08-30
《清晨》音樂教學反思(通用8篇)09-27
美麗的秋日清晨清晨作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