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 套著布袋模仿蠶寶寶的活動,學習弓身爬、直身爬和團身滾
2. 鍛煉動作的靈活性和身體的協調性。
3. 感受模仿游戲和體育活動的愉快。
4. 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5. 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布袋每人一個;掛有“桑葉”的皮筋四根;作為獎勵物品的小亮片,舒緩、激烈的音樂各一段
教學過程:
(一)開始,熱身運動
1.放音樂,引導幼兒做身體模仿動作頭部——上肢——腰部——全身(蹲起或伸展)——團身滾——放松
2.教師提醒幼兒找個空位置,重點進行伸展和團身的準備動作
(二)動作練習
1. 引導幼兒模仿蠶寶寶走路請個別幼兒模仿蠶爬的動作,引出兩種不同的爬弓身爬、直身爬。
2.練習兩種爬的動作,①請個別幼兒示范一下動作,找到需要的動作幼兒練習(弓身爬或直身爬),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幼兒練習一次
②用和第一次不一樣的爬練習一次
(三)游戲:蠶寶寶在長大
1.蠶寶寶第一次長大教師引導幼兒用一種爬的方法爬過四條“桑葉”林。
2. 蠶寶寶第二次長大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爬,
3. 蠶寶寶第三次長大
① 降低四條“桑葉林”的高度,引導幼兒練習直身爬。
4. 蠶寶寶第四次長大引導幼兒再次練習直身爬。(放歡快的音樂)
5.練習團身滾
① 引導幼兒把身體蹲下,躲到布袋里。
② 在不同的三個方向發出聲音,幼兒練習團身滾。
(四)結束:放松運動
1.引導幼兒從布袋中鉆出來。
2.引導幼兒用布袋來當翅膀。
3.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飛的動作,放松身體。
4.帶領幼兒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活動以游戲為基本形式,引導幼兒利用袋子探索與動物相關的各種玩法,組織幼兒進行一系列的跳、走、滾、爬等活動,充發揮了袋子這一運動器械的多功能性和可變性。幼兒不僅從中獲得了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而且發展了身體動作及肢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了合作意識。
從組織形式來說,有自由探索活動、分散活動和集中活動,這三種組織形式既符合活動內容的需要,又符合幼兒發展的實際,從而合理科學的調節了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提高了體育鍛煉的實效性。
從活動設計來說,我對整個過程是經過周密考慮的:幼兒用袋子自由探索與動物相關的各種玩法,這一環節既調動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培養了幼兒發散思維的能力又是后面“蠶寶寶長大了”游戲的鋪墊;此外整個過程我安排了密度大一些,強度小一些的運動量,動靜交替,體現了體育教學中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密度較大的自由探索后,及時評價幼兒的表現并,并回憶蠶的生長過程,這既是對前面知識的總結,又可以為游戲作鋪墊,還可以使幼兒稍作休息調節體能;設計蠶四次蛻皮的情節和蠶吃不同位置的桑葉,用以照顧幼兒存在的身體差異,達到區別對待的目的。
從實踐效果來說,本次活動,幼兒始終處于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幼兒活動積極,情緒高漲,活動目標較好的完成了,幼兒的合作意識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從我自身來說,我非常投入,也很有親和力;整個過程,我用自己的表現來感染孩子,鼓舞孩子。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反思04-21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設計(通用16篇)01-07
《迎接圣誕的到來》的教案設計07-04
迎接春天到來的句子02-21
蒸汽時代的到來教學設計01-05
迎接冬至到來的治愈文案11-12
迎接六一的到來作文06-03
迎接苦難的到來作文09-17
迎接苦難的到來初中作文10-20
《迎接綠色》教學設計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