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優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了解科學技創造的奇跡及威力。
3、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4、能聯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自主學習 點撥指導
1、理解詞語:
“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2、分組討論:
區別“發現”與“發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現”哪些“發明”。
3、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4、檢查自學情況:
抽生認讀,開火車組詞。
5、熟讀課文,勾出不懂的詞句。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全文圍繞哪一段來寫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齊讀。
2、抽生讀第2自然段,找出關健詞,師板書: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3、自讀第3段,回憶歷史,“千里眼”“順風耳”指什么?說明什么?
師板書:
過去用千里眼順風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明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師板書:
登上月球 潛入深海 洞察天體 探索奧秘
電視 電話 因特網 飛機 火車 遠洋船
6、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 科學創造神話 美化生活
展望未來 科技創造奇跡 改善生活
二、聯系實際討論感受
設問: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品?
2、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
3、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暢談收獲總結提高
總結:
1、齊讀全文,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3、20世紀已經過去,二十一世紀屬于我們,同學們,你們將怎樣暢想未來?
四、布置作業(選做)
1、練筆:
未來的。
2、繪畫:
科幻畫。
3、辦小報:
科技之光。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2、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在家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對嗎?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繼續來學習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路甬祥爺爺寫的這篇文章。一起走進這呼風喚雨的世紀,一起去感受生活的精彩。
二、初讀課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什么?知道這篇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嗎?(課件出示句子: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請個別同學讀,引導重讀呼風喚雨。全班齊讀。
3、看到呼風喚雨這個詞,你會想到誰?(神仙)那這篇課文中的呼風喚雨指的是神仙的法力嗎?(不是)而是什么?板書:現代科學技術。
三、直奔重點,感受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1、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們認為所謂高科技的東西有哪些?
生:電視、電腦、電話、電燈……
師:剛才提到這么多高科技的東西,真了不起。文章也向我們介紹了很多20世紀的發現和發明,請你們從課文第四自然段中找找相關的句子,畫出來,并讀一讀。
(2)(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一句)
師:這個句子很長,也很難讀。我們自己試著讀讀看。請個別同學讀課文。指導讀準:潛入
師:仔細看看,這句話跟我們平時看到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說出句子中的幾個動詞:登上、潛入、洞察、探索并進行語文知識的傳授。)
師:文章中的“等”字說明什么?能不能舉出其它科技方面的例子呢?
師:這些新科技使我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變化,就讓我們一起通過朗讀來贊美20世紀的人類的科技成就吧。
生齊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
(3)觀賞科技圖片,感受科技的發展。師: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見識一下20世紀的發現和發明。
(4)師:這些發明創造讓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猜一猜王公貴族們的生活是怎么樣的?(學生各抒己見)那他們平時出門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生:馬車、轎子。
師:古代有這些東西已經很不錯了。那我們現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生:汽車、飛機。
(5)師:光交通工具咱們現在就比以前享受多了。如此多的發明創造競相涌現,的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如果你是過去享盡榮華富貴的王公貴族穿越時光隧道來到今天的社會,你會怎么說?
(6) 師小結:古今對比讓我們知道了是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怎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
生:呼風喚雨的世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 師:感受了20世紀讓人眼花繚亂的高科技之后,咱們再來看看20世紀以前的生活又是怎么樣的呢?大家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師:農耕社會里,人們的生活十分貧乏。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但是,還遠遠不止這些。(課件出示農耕社會的圖片)請同學們結合圖片和自己課外的了解說說看,你知道當時的社會還沒有什么。
出示句式:那時沒有……只能…… 練習說話
師:如果把你送到農耕社會去過這樣的生活你愿意嗎?
師:你的言語中流露著對這樣生活的不滿,那就帶著這些許的不如意讀讀這幾句話吧!(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前四句)
(3)師:面對如此貧乏的生活,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當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竟紛紛變成了現實。他們的哪些愿望變成了現實?
⑷ 師:是啊,這么多先進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紀這一百年的時間里冒出來了。這變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圍是如此之大,內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一句詩來形容,那就是:
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師:你怎么體會這句詩?結合圖片,引導學生體會詩句的意思。(冬天里,一夜過后,樹上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速度是如此之快啊)
師:正如我們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真可謂是——(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0世紀,人類發明了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這發明如此之多,真可謂是(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⑸ 師小結:是啊,20世紀人類把很多幻想變成了現實。我們不能不說20世紀是——— 生:呼風喚雨的世紀!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課文學到這里,我們不難明白。師──是誰在呼風喚雨?生──當然是人類
師:靠什么來呼風喚雨呢?生──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引導學生學習設問句)
師:20世紀這一百年的時間里,還有更多值得我們自豪的。
(課件出示: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學生齊讀。
師:一百年的發明創造大于一百萬年的'發明創造,讀到這,你有什么感受?
2、師:可以說這一百年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啊!文中有兩個詞語比較特別,(發明,發現)它們有什么區別嗎?
生:發現──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沒有被人們知道。發明──原本沒有這個東西,是人們創造出來的新東西。
師:做一個小測試來檢驗一下你們有沒有把它們區分開。課件出示圖片
師:在這段中還有類似的一組詞語嗎?(改觀,改變)你怎么理解的?
3、師小結:一字之差就有不一樣的意思,我們在遣詞造句的時候一定要像路爺爺一樣仔細琢磨。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讓我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再次自豪的齊讀這一句話。
五、總結升華情感、暢想未來
1、師:看,對人類的驕傲與自豪,對科學的贊美與感激全都寫在你們的臉上,讓我們再次滿懷激情地告訴世人──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師:那21世紀或者未來的世紀又是怎樣的呢?學生自由表達填空。
3、師總結:從你們的眼神中,我想很多人心中已有了一份美好的愿望,要實現這些愿望還得靠我們,靠現代科技,最后讓我們一起銘記伯特蘭·羅素的話吧(齊讀羅素名句)!(課件出示: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伯特蘭·羅素)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人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了解課文大意。
3、緊扣課題,理解課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身的閱讀感受。
2、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妙的興趣。
3、感悟設問句的作用和學習文章對比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1、搜集、閱讀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并與家人研討它們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觀。
2、盡可能訪談調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還有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人們還有哪些愿望與夢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同學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紀是個神奇的世紀,人類在這100年間,發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類文明。人們真的能像神仙一樣呼風喚雨、神通廣大嗎?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個世紀,去看個究竟。
2、播放多媒體課件,同學考慮:
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從哪幾個方面來講的?
3、交流感受:
你覺得20世紀是個怎樣的世紀?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讀課文,合作學習
1、打開課本,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
⑴讀讀寫寫:
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自身認為難讀的多讀幾遍,難寫的多寫幾遍。
⑵想想說說:
課文主要講什么?從哪幾個方面講的?
⑶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做好標志。
2、小組檢查交流:
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讀懂了什么內容?有什么好的'讀書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饋:
⑴指名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⑵檢查自學情況:
①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②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③抽生字認讀,開火車組詞。
④指名輪讀課文,同學評議。
⑶小組代表提出疑難問題,全班討論。
四、緊扣課題,學習第1、2自然段
1、集體朗讀第1自然段,體會語言簡潔的特點:
應讀出“堅定、不容質疑”的語氣。
2、學習第2自然段:
⑴指名讀第1句:
“是誰來呼風喚雨?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化科學技術”。
⑵出示句式:
是誰來呼風喚雨?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化科學技術。
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同學比較,感悟設問句的作用。
⑶齊讀第二自然段。
⑷為什么說20世紀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能呼風喚雨?
指導朗讀第2、3句,體會感悟。
⑸練習:
選詞填空,在語境中理解“發現”和“發明”,“改觀”與“改變”的異同:
①愛迪生()了電燈。
②地質學家在這里()了大油田。
③由于下雨,我們()了郊游計劃。
④在大家的努力下,學校環境得到了大大的()。
⑹小結:
從字面看,兩者很相近,但仔細推敲,卻有不同。“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則是指發明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發現”的是原本存在的但我們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的是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發明。
3、同學結合自身的感受自由口頭填空:
20世紀是個()的世紀。
板書設計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改觀改變
發現發明
現代科學技術人類生活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復習導入
我們剛剛送走的20世紀是個科技發達、發明奇跡、幻想變成實際、人類生活大大改觀的呼風喚雨、非同凡響、神通廣大的世紀。在這個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樣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起探究。
二、獨立閱讀,擬小標題
1、課前,同學們搜集了很多資料,進行了調查訪談。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課文的第3、4、5自然段。
2、獨立自由朗讀課文第3、4、5自然段,給每一個自然段擬個小標題。
3、選擇自身最喜歡或信息儲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三、小組合作,研讀課文
1、教師出示三個專題:
⑴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今天的實際(第4自然段)。
⑶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讀方法:
⑴找出最能反映本專題的詞句。
⑵細細品讀這些詞句,說說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討論怎樣讀好這一段落。
⑷獨立練讀,再小組朗讀相互評議。
⑸小組互相交流,補充各自搜集、調查到的資料。
3、小組成員商量研讀專題:
你們最想研讀哪個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讀、交流、評議。
四、專題匯報,全班交流
1、匯報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舉例說說人類是怎樣“依賴自然”的。
⑵“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是怎樣的身手?結合所看電視節目談認識。
⑶猜測古時候人們還會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夢想。
⑷結合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成了實際。
⑸你最喜歡哪些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并談談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點句子: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匯報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實際”:
⑴書中舉出了哪些科學技術成績事例,涉和哪些方面?
⑵你還能舉出哪些科技成績方面的事例?它們給人類生活帶來哪些便利?
⑶你最喜歡文中哪些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并談談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點句子:
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3、匯報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羅素怎么談科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描寫科學意義的句子。
⑵說說“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體現在哪里?“科學正在為人類發明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體現在哪里?
五、回讀全文,抒發感受
1、為科學技術發明的奇跡而自豪,根據自身的體會、感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師總結全文:
我們在享受20世紀科技效果同時,也應該立志為21世紀做點什么?老師將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要成為一名科學家,最主要的是:對科學的喜好;考慮問題的無限耐心;觀察和搜集事實的勤勉;一種發明力和豐富的常識。”。
六、選做作業
1、小練筆:
把課文讀給家長聽;請家長談談生活中的具體感受;再把家長說的寫下來。
2、組織“奇思妙想擂臺賽”: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實際。是幻想讓我們有了努力的目標,是努力讓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紀里,科學技術還會發明怎樣的奇跡?還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現在你就是未來設計師,盡情地描繪你的夢想吧!
板書設計
登上月球電視
潛入深海20世紀程控電話
洞察天體呼風喚雨的世紀因特網民航飛機
探索原子核高速火車遠洋船舶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優秀4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運用字理識字的方法認識“耕”,運用形近字區分“幻”。結合泡泡里的“‘發現’和‘發明’有什么區別”來區分發明、發現,改變、改觀這兩組詞語,并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在自讀自悟中,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結合重點語句談自己閱讀感受,激發自豪,激動的情感。
3、在理解、品味、運用語言中,結合具體的實例體會第三、四段農耕社會和20世紀的古今不同,通過品讀“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體會農耕社會的落后,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跡和威力,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4、通過對聯系生活世紀了解20世紀的科學成就之多,加深對“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中心句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品讀的重點段落,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
【教學流程】:
一、揭題,質疑,激發閱讀期待。
1.看到“呼風喚雨”,你想到了誰?對“世紀”這個詞有哪些了解?
2、課文的題目是“呼風喚雨的世紀”,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一讀課文。
2、生讀課文
3、讀過一遍課文后,你讀懂了什么?交流。整理課文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激趣質疑,深入探究。
1、再次質疑: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2、默讀課文,畫出20世紀是一個了不起的世紀的語句,并批注感受。
四、細讀品悟,體會巨大成就。
1、交流。
A、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1)讀句子,談感受。(一讀,旨在讀出個人感受)
(2)這里有這么多的發現和發明,你覺得哪一個最了不起?(學生暢所欲言,師可做適當引導:如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等。)
(3)20世紀除了這些發明外,還有哪寫發明創造呢?
這些發明創造,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物質生活,也改變了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生活在這樣科技發達的新世紀,你的心情怎么樣?(愉快、高興、激動、興奮)
(三讀:練讀、指名讀、齊讀)
繼續交流找到的句子。
B、“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1)讀句子,談感受。
(2)結合“總和、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等詞語談感受。
體會20世紀科技成就的偉大與迅速。
C、對比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體會農耕社會的貧窮與落后。
1、品讀“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當時的農耕社會還沒有什么呢?更進一步體會20世紀科技發展的迅速,以及為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
2、上百萬年中人們從沒有停止過幻想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在20世紀,一切都變為了現實。請大家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的.神仙就是現在的——-。
“千里眼”成了現在的(望遠鏡、視頻、可視電話)。
“順風耳”,成了現在的(電話、手機)。
“騰云駕霧”靠(飛機、宇宙飛船)實現幻想。
D、理解詩句。
師:這么多先進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紀這一百年的時間里創造出來了。這變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圍是如此之大,內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課文中的一句詩來形容,那就是——
(1)生齊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從字面上談對詩句的理解。
(3)結合《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從詩題看,“白雪歌”是寫塞外雪景的,“送武判官歸京”寫的是送別友人的事情。這句話借春風吹開無數雪白梨花寫塞外雪后的壯觀景象,想像多奇特呀,誰愿意再來讀讀這句詩?齊讀多好的詩呀,再來讀一讀吧,以后就可以用它來形容日新月異的變化了。
(4)感情朗讀,讀出詩情。
【設計意圖】:依讀定教,設計有層次地讀書,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培養讀、思、悟的讀書習慣。在多種形式的閱讀中,體會古今生活鮮明的對比,感受科學技術的偉大。
五、升華主題。
1、孩子們,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20世紀的精彩瞬間吧!(播放)
2、用羅素的話總結。難怪1923年數學家、哲學家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
六、總結,留下思考。
同學們,這篇課文是中國科學院的院長路甬祥爺爺寫的,僅僅用了幾百字就將20世紀的科技成就寫得這樣清楚明白,他是怎樣寫的呢?用了什么樣的方法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交流。
七、積累詞句,指導書寫。
1、積累詞語。
(1)出示帶有認字的詞語,試著讀一讀。文中像“遠洋船舶”這樣的科學術語文中還有很多,讓我們把它們快快找到并積累下來吧!生匯報。
(2)出示: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區分: “發現、發明 改變、改觀” 并嘗試運用詞語填空。
“發現”和“發明”的區別是什么?(發現:本來存在的,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律。發明:本來不存在的,創造新的事物或方法。)
【設計意圖】:討論區別“發現”和“發明”的不同意思,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會使用語言,拓展了練習,語文學習落到實處;
2、積累詩句、名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
3、學習寫字。
重點指導:幻、改、耕。
交流易錯點,學生書寫。
八、拓展閱讀。
最后,老師要向大家推薦一本書《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這本書也是路甬祥爺爺所寫,本書內容豐富,圖文并茂,語言簡明,通俗易懂,是一本極佳的少年兒童自然科學科普讀物,同學們可以了解更多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和科學發明。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優秀5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4、能聯系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時間:2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師板書:呼風喚雨,問:由這個成語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想到的真多,是呀,呼風喚雨這個成語原意是指神仙利用法力使天刮風下雨,現在引申為巨大的能改變自然的力量。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板書)
3、由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師: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
二、通讀課文,了解大意
1、出示自讀提示,學生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學生反饋。
師:好了,課文讀完了,我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到底讀得怎么樣?
(1)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讀,齊讀。
(2)出示填空,使學生了解課文大意。學生反饋后,齊讀。
三、品讀課文,感悟20世紀科技的神奇魅力。
過渡:看來,20世紀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世紀,人類在這100年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跡。那么,人類真的像神仙一樣呼風喚雨,騰云駕霧嗎?現在就再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感受20世紀科技的神奇魅力吧。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學生回答后,指出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出示后,全班齊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設問句。
問:靠什么來呼風喚雨呢?從課文中找一找。老師問,你們來回答好不好?
出示設問句,問:這個疑問句與我們以前學過的疑問句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講述什么是設問句。
誰能仿照書上說一個設問句?
(2)“發明”和“發現”的區別
師:為什么說人類靠科學技術呼風喚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樣一段話(出示:“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其改變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齊讀。用“因為……,所以……。”來回答。比較:一百年和百萬年
問:“發明”和“發現”有什么區別呢?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4、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正是由于人們的不斷發明和發現,才使神話中的呼風喚雨變為現實。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力量真大。那么,在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農耕社會人類的生活又是什么樣子的呢?讓我們來默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帶著問題默讀。
出示問題:1、“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原來指什么?說明了什么?
2、今天指什么?又說明了什么?
(2)、指名學生回答。(課件出示)
(3)、理解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思。
問:是什么讓人類的愿望變成了現實?(現代科學技術)這說明人類科學技術變化的怎么樣?(速度之快,范圍之廣)書上有一句詩能說明科技的變化,你們能找出來嗎?(課件出示,學生齊讀。)
問:你是怎么理解這首詩的意思的?教師引導學生回答。指名學生讀后,全班齊讀。
(3)欣賞20世紀科技成就圖片。
文中用這句詩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說明現代科學技術變化速度快,范圍廣。同學們現在想不想知道20世紀到底有哪些現代科學技術?出示圖片,教師結合講解。
同學們,看了20世紀的現代科學技術,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這都可以說明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5、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接下來我們看看課文中列舉了哪些事例?請大家看第四自然段。這一自然段我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1)、出示小組合作學習提示,學生合作學習。
(2)、小組匯報交流。順便講解說明方法:舉例子。出示句子,學生齊讀。
(3)、感悟科技改變生活。
師:看來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這么多的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怎么樣呢?出示:“人類生活的舒適與方便,……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指名讀,齊讀。(板書:科學改變生活)
(4)、聯系實際,暢所欲言
同學們,現代科學技術無處不在,讓我們暢所欲言,分享交流,聯系實際,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品,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哪些舒適和方便?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現代科技已經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紀的科技成就簡直是太大了。出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6、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對此,人類深信不疑,同學們,請看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早在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波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
問: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科學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還使人類社會的一個個夢想變成了現實,科學技術創造了一個個奇跡。(板書:創造奇跡)
四、總結全文,拓展升華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享受一個個20世紀科技成果的同時,更應該想到用新的科學技術去創造新的生活。老師相信就在你們中間一定會出現徐許許多多的科學家,用你們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改變人們生活的21世紀,有信心嗎?最后老師將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要成為一名科學家,最主要的是:對科學的愛好;思考問題的無限耐心;觀察和搜集事實的勤勉;一種創造力和豐富的常識。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學設計05-09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6-23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04-07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04-10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03-13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03-13
課文《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6-27
關于《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06-23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模板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