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設計

時間:2023-05-29 19:00:3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祖國燦爛的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保護祖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培養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立志獻身國家,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要成功就要自強不息,自強自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自覺踐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教學方法:

  情景體驗法、討論法

  教學手段:

  課件、PPT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并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于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

  二、內容

  (一)表現方面

  1.愛國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以成仁”的民族節氣。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歷史上,中國屢遭外敵入侵,國破則家亡,使人們的愛國之情強烈地表現出來,并升華成為國獻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現了岳飛的“精忠報國”、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愛國主義成為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巨大力量。

  2.利義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強調建立一種和諧協調的人倫關系。主張“義以為上”,“以義統利”,“先義后利”,要求“見利思義”,“見得思義”。 “義”是指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利”是指個人利益,而得是指得到的。強調社會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強調個體對整體的道德義務。這是一種植根于社會文化的群體精神,進而擴展到整個民族和國家的集體主義精神。

  3.仁愛

  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提出“君輕民重”的思想。這種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遺產。

  4.提倡美德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現人生理想的步驟和模式。這種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觀念,是人類進行物質生產活動和自身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們共同生活的起碼的行為準則。它正確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它是人類社會道德關系的具有科學性的優秀的遺產。

【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設計04-15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教學設計12-26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教學設計03-01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教學設計06-10

優秀教學設計12-31

優秀教學設計09-16

土教學設計優秀教學設計土壤03-20

《窮人》優秀教學設計優秀11-11

《掌聲》優秀教學設計優秀02-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国产偷亚洲清高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 | 五月天婷亚洲天久久综合网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