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一畫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畫一畫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畫一畫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表現摸一摸,畫一畫身體的觸覺。
2、引導學生體驗色彩、點、線條、肌理等造型語言,摸一摸,畫一畫。
3、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來表述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摸一摸,畫一畫發展視覺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是否能積極地參與造型游戲。
2、能否采用繪畫與其他造型方法結合運用。
3、是否對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并激發出想象、創新的熱情。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表示身體觸覺的圖片資料以及各種繪畫不同質感的物品。
2、學生準備:鉛筆、蠟筆、彩色水筆、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工具。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請你閉上眼睛來摸一摸,看你摸到的有什么樣的感覺。
(摸桌面、書、地面自自的臉,問:是什么感覺?)
二、講授新課:
1、導言: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百寶箱,這個箱內有好多寶物,每個同學都可以拿到,但要看看你有沒有本事拿到它。在拿寶物前,老師要先問問大家人都有那些感覺呢?(學生回答: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五種感覺)好,今天我們就利用這幾種感覺來作畫。
引出課題——板書《摸一摸畫一畫》
[通過一個百寶箱,引發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引出課題]
2、講授:通過老師的板書,同學們可以看出這節主要用了這五種感覺的那種感覺呢?(學生回答:觸覺)好,老師這就來說說拿寶物的要求,老師的這個寶箱上蓋著布,找一位同學到前邊來,老師把你的眼睛蒙上,然后你在寶箱中拿出一件物品,你只可用手摸,摸出后到黑板上畫出來,摸時下面的同學誰也不許告訴他,看看他摸的對不對。
講好要求后請同學們到前邊進行摸物品并畫出來。學生畫好后,由全班同學點評,看看這位同學畫的是否正確,然后向這位同學進行提問,你是通過什么來摸出這種物體的呢?(如:摸出的是蘋果,學生說蘋果外部給我的感覺很光滑,外部是圓形的,上下都有坑,上部還有個把,用鼻子一聞還有一股清香味,就確定它是蘋果并把它畫下來。)
教師總結:這位同學說的真好,他除了運用觸覺,還用了嗅覺,并畫出了它的形狀,畫得真好,這個蘋果就送給你。
[通過向學生講解運用幾種不同的感覺來拿寶,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下邊解決重點做鋪墊。]
學生在自己玩游戲當中總結摸畫的方法,了解不同物體就會有不同的質感,進而解決教學重點。另一個同學摸到的是毛茸茸的玩具熊,學生畫好后問他是通過那些特點摸到的。(學生說用手摸到毛茸茸的感覺,外部有圓形的頭,半圓形的耳朵,圓圓的鼻子,四條毛茸茸的腿。一聞有股毛線味,不能咬。)學生說后教師總結,通過總結點評學生作業,問學生毛茸茸的感覺應怎樣表現呢?而光滑的物體有怎樣表現呢?(學生回答不同材質物體的不同表現方法,如:毛茸茸的怎樣表現,光滑的物體怎樣表現,堅硬的物體又怎樣表現等。)
[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拿寶的游戲當中,拿不同質感物體的同時,讓學生自己說出是依靠什么感覺知道它的,并進行總結。使學生在自己玩游戲當中總結摸畫的方法,了解不同物體就會有不同的質感,進而解決教學重點。]
教師總結:我們在畫任何物體時除了要畫出它的外形,還要畫出它的質地感覺,比如畫出它是毛的還是鐵的,是柔軟的還是堅硬的,用線是彎的還是筆直的等。通過學生自己實踐,自己總結來解決教學難點。
三、學生進行作畫:
通過老師剛才的講解,現在讓咱們同學自己試一試。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選擇一種物品。放到同桌的書桌內,讓對方同學把手伸到桌內摸出是什么物體后并把它畫出來,一定要畫出它的質感。
四、學生互相點評作業:
同學把畫好的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并介紹自己的作品,由同學們提問,他是如何摸出這個物體的,并怎樣畫出來,怎樣表現出它的質感的
[通過學生黑板上的作業,全班點評總結。要想表現好物體的質感,應想什么辦法解決。毛茸茸的'怎樣表現,金屬的怎樣表現,柔軟的又怎樣表現。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又突破了難點。運用同桌互相藏物品互相畫物品,進一步增強學生作畫興趣。由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五、小結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剛才是老師考大家,現在請你們來考老師。你們有什么物體來難難老師,老師這回閉眼摸閉眼畫。教師拿到物品后通過觸覺,嗅覺等感覺說出是怎樣摸到這個物體的。從它的外形,特點,手部的感覺來說出它是什么物體并畫出來。在學生考老師的過程中向學生總結作畫的方法,注意事項和閉眼畫的樂趣。通過教師作畫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同學們,大家畫得都很好,今后我們在畫任何物體時除了觀察它的外部形狀,我們還可以用手摸摸,用鼻子聞聞,用嘴嘗嘗,利用其它的感覺來進一步了解這個物體,使我們能更好地用畫筆表現它。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種新方法,你也可以回家與家人試一試。
[為深化所學知識,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我讓學生找物品考老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生考老師的過程中向學生總結作畫的方法,注意事項和閉眼畫的樂趣。并讓學生們回家試試,把課內活動轉化到課外去,使學生留下更深的印象。]
教學反思:
《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教學活動不是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而是要貼近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低年級階段強調感受、體驗和游戲性。”本節是一節抽象的造型表現課,它強調的不是對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學生通過實際與造型游戲,運用基本造型語言表現對身體觸覺的獨特感受。從課堂的活動及作業來看,形式很好,很有特色,能潛移默化地傳受知識點,學生也能從畏懼的心理逐漸產生強烈的自我表現欲。
但是要用抽象的造型語言來表現感覺難度很大,并非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雖然整個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層層深入,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個別學生只是跟在背后熱熱鬧鬧地“摸”,“畫”的時候卻無法按照要求用點、線、面、符號、色、塊來表現,作業下來,還是離不開一只具象的”手”。因此,在輔導學生時,要更多的注意感受、體驗和游戲性。
如何上好這堂課?應有深度延伸活動,最好讓學回家后通過嗅覺、聽覺來進行感受,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欣賞一些抽象派大師的作品,讓學生明白原來用抽象的畫法可以產生這么美的作品,使他們從小就懂得藝術的奧妙所在,這將會震撼他們幼小的心靈,對他們的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畫一畫教學設計 篇2
知識技能: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畫一畫”的活動,初步認識正比例圖象。
2、會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變量的值。
3、利用正比例關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合理運用數形結合思想,發展數學思維,滲透探索問題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態度: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習慣,體會數學的應用與美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畫一畫”的活動,初步認識正比例圖象。
2、會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變量的值。
教學難點:
1、會在方格紙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對應的點,并能在圖中根據一個變量的值估計它所對應的變量的值。
2、利用正比例關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養成教育訓練點:
進一步培養學生自學、獨立思考、作業認真、與人合作交流善于表達的良好習慣。
教法學法:
實驗法、演示法、探究法、合作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活動一;判斷下面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
1、每行人數一定,總人數和行數。
2、長方形的長一定,寬和面積。
3、長方體的底面積一定,體積和高。
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數值。
5、長方形的周長一定,長和寬。
6、一個自然數和它的倒數。
7、正方形的邊長與周長。
8、正方形的邊長與面積。
9、圓的半徑與周長。
10、圓的面積與半徑。
11、什么樣的兩個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通過復習,提高了學生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的能力。
二、新授
活動二:探索一個數與它的5倍之間的關系。
1、求出一個數的5倍,填寫書上表格。自己獨立完成。
2、判斷一個數的5倍和這個數有怎樣的關系?說說你判斷的理由
小結:一個數和它的5倍之間具有正比例關系。
3、根據上表,說出下圖中各點的含義。(圖見書上)。請觀察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然后說說各點表示的含義。
4、連接各點,你發現了什么?
注:所描的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5、利用書上的圖,把下表填完整。
6、估計并找一找這組數據在統計圖上的位置。
自己獨立完成。
在統計圖上估計一下,看看自己估計地是否準確
要引導學生將估算的結果與運算的結果進行比較。
三、練習
活動三:試一試。
1、在下圖中描點,表示第20頁兩個表格中的數量關系。
2、思考;連接各點,你發現了什么?
活動四:練一練。
1、圓的半徑和面積成正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教師講解:因為圓的面積和半徑的比值不是一個常數。
2、乘船的人數與所付船費為:(數據見書上)
(1)將書上的圖補充完整。
(2)說說哪個量沒有變?
(3)乘船人數與船費有什么關系?
(4)連接各點,你發現了什么?
每人所需的乘船費用沒有變化。
乘船費用與人數成正比例。
所有的點都在一條直線上。
3、回答下列問題:
(1)圓的周長與直徑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圓的周長與直徑成正比例關系。
(2)根據右圖,先估計圓的周長,再實際計算。
(3)直徑為5厘米的圓的周長估計值為(),實際計算值為()。
(4)直徑為15厘米的圓的周長估計值為(),實際計算值為()。
4、把下表填寫完整。試著在第一題的圖上描點,并連接各點,你發現了什么?(表格見書上)所有的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課后反思:
畫一畫這節課實際上是對正比例圖像的教學,對課標要求和前一節課學生對《正比例意義》的掌握,本節課進一步引導學生從表格——關系式——圖像來加深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與掌握。對正比例圖像的學習,把它看做是理解正比例意義的一種途徑,通過分析圖像,更好的理解成正比例的兩個量之間的變化規律,進行函數思想的滲透。
所以在教學時,我沒有簡單地停留在描點、連線和機械敘述等技能訓練上,而是引導學生觀察圖像、分析圖像,加深了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減少學生枯燥的學習,節省了時間。
畫一畫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與第七課成為一個色彩知識單元。本課在學生了解色彩調和知識的基礎上,了解鄰近色相關知識,學習運用鄰近色進行創作表現。
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什么是鄰近色,學習運用鄰近色表現畫面內容的基本方法。
2、技能:學會使用鄰近色畫一幅畫。
3、情感:感受運用鄰近色給人帶來的美感,激發學生運用鄰近色表現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鄰近色的知識,掌握運用鄰近色表現畫面的方法,感受鄰近色的色彩美。
教學難點:運用鄰近色組織創作色彩和諧的美術作品。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水粉用具等。
教學活動:
一、學習鄰近色的知識。
1、用色彩表達感受。
今天,天氣雖然有些寒冷,但有這么多老師來到我們學校,給我們的美術學習以指導幫助,老師的心里感到很溫暖,誰能用顏色來表達老師此時的心情,請你快速地涂在這張紙片上。
2、這些顏色都是不同的,為什么都可以表達老師此時的感受呢?
3、鄰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顏色。如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青、青與藍、藍與紫、紫與紅等。 鄰近色,會給人色彩和諧統一的感覺。色彩世界是奇妙的世界,而自然是最偉大的色彩家。
二、欣賞,感受鄰近色的美,揭示課題。10’
1、欣賞自然圖片:這是大自然中鄰近色給我們帶來的美的享受。
——自然是美麗的,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是美麗的。不同的鄰近色帶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2、欣賞畫家作品:
●欣賞《紅土地》
有一位著名的版畫家,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自己生活的土地的熱愛,我們一起來走近他:
(1)《紅土地》,著名版畫家李成忠創作,1996年獲“第十三屆全國版畫展”銀獎。作品中運用了哪些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
(2)李成忠的版畫作品,都是想從人和宇宙之間找到一種和諧的對應。他通過對人的思考、對自己所生存的這塊土地的思考,深深悟出了人和高山白云間的關系。《紅土地》就是最好的例證——畫面色彩明亮且空間廣闊,顯示了他對滇東紅土地真誠熱愛之情,所以這張畫為版畫中的精品。
●欣賞《顧盼》:
(1)畫中描繪了什么內容?
——畫面的大部分是一層覆一層的大葉片,有如荷葉般大小,由于光線原因,每片葉片都綠得不一。在畫面的左下角,密密覆蓋的樹葉片下現出一個大空隙,有一根粗壯的枝干伸出,枝干上還伸出一條條小枝,小枝上掛滿了野果,仿佛飽滿得要壓著枝干下垂的樣勢。有兩只嬌小、可人的鳥兒分別停棲在大葉片的莖與桿干上伸出的小枝條上,它們歪著頭相互對視著。
(2)畫面以綠為主給我們怎樣的感受?(寂靜、深幽)
3、揭示課題:以鄰近色為主的.繪畫作品,給人色彩和諧統一的感覺。要想畫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鄰近色,不用或少用對比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出示課題。
三、學習運用鄰近色表現畫面的方法。
1、談話:鄰近色并不是相臨的兩個顏色,而是不同深淺的顏色組的顏色。和諧的鄰近色不僅可以描繪自然的真實美,還可以表達情感或意境,如果是你,想用這個鄰近色畫一幅怎樣的畫?
2、老師這里有一張還沒來得及涂色的畫,請你們根據要求任選一個討論一下,用怎樣的鄰近色比較好。
要求:
(1)表達節日的喜慶
(2)追求安靜的環境
3、示范。
四、學生實踐創作。
1、我們先來看一下同學們畫的色彩和諧的畫。
2、根據自己的想法,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教師巡回輔導。
五、作品展評。
1、說說自己的作品,
2、說說今天的學習感受。
六、拓展。
我們不僅要讓我們的作品給人帶來和諧的感受,我們也要讓建立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最后,讓我們在一組和諧的居室環境中結束本課的學習。下一次課,我們將進一步學習怎樣用好鄰近色。
畫一畫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知:學習色彩知識,了解鄰近色的畫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養學生對色彩的審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帶來的美感,激發色彩創作的愿望。
教學重點:了解鄰近色的知識。
教學難點:運用鄰近色組織創作色彩和諧的美術作品。
教學準備:色相環、水粉用具、學生優秀作品。
教學過程:
一、分析色彩。
介紹鄰近色:鄰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顏色。如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青、青與紫、紫與紅。
二、研究體會。
欣賞課本中的作品《紅土地》、《顧盼》。
1、小組研究。
數一數,《紅土地》用了幾種顏色?
《顧盼》用了哪些鄰近色?
不同的鄰近色帶給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結:以鄰近色為主的繪畫作品,給人色彩和諧統一的感覺。要想畫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鄰近色,不用或少用對比色。
三、欣賞感受。
1、欣賞優秀的學生色彩作品。
2、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3、說說自己的創作思路。
四、藝術實踐。
選取一組自己喜歡的鄰近色,創作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
五、展示評價。
1、組織小組展示作業。給自己的作品起個名字。
2、組織評價作業。介紹自己的畫中最得意之處。
六、課后拓展。
和諧色彩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說一說,在什么地方,什么場合可以應用。
課后記:
選取一組自己喜歡的鄰近色,創作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
【畫一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畫一畫教學設計05-30
最新《畫一畫》教學設計范文03-22
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教學設計04-26
畫一畫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03-29
畫一畫教學反思02-22
畫一畫自己教學教案范文06-12
《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教學反思06-16
畫的教學設計09-02
畫的教學設計09-07
《畫》教學設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