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 語言知識:學生能夠聽懂、理解并運用句子“Children often sit around tables.”及單詞often, around, start, line, half, past, miss等。
2. 語言技能:學生能夠運用一般現在時描述中英學校的異同,并能在實際情境中靈活運用所學詞匯和句型。
3. 情感態度:樹立熱愛自己學校、熱愛學校生活的意識,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
二、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
多媒體課件
單詞卡片
中英國旗
三、教學過程
1. Warm-up and Lead-in
Greeting:師生問候,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Listen and chant:通過歌謠“What time does it start?”引起學生注意,激發興趣。
Lead-in:展示Lingling在英國學校的照片,引導學生思考中英學校的異同。
2. Task Presentation
呈現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描述中英學校的異同,并制作一張海報。
3. Text-learning
Listen and answer:學生聽錄音,回答關于課文內容的問題,如“What is the letter about?”。
Listen and repeat:分段聽錄音,重復并找出中英學校的差異,如“How do they sit?”等。
Teach new words and phrases:通過圖片、動作等方式教授新單詞和短語,如“around”, “line”, “exercises”等。
4. Practise
Yes or No:進行快速問答,檢驗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Group work:學生分組討論中英學校的異同,并準備海報制作。
5. Summary and Homework
總結本課重點,強調中英學校的文化差異。
布置作業:完成海報制作,并準備下節課的展示。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 語言知識:學生能夠正確使用單詞和詞組如crayon, eraser, glove, wallet, watch, whose, lose and found box等。
2. 語言技能:能用名詞性物主代詞來談論、尋找失物主人,能進行有關失物招領的簡短對話。
3. 情感態度:學習并實踐英語文明禮貌的詢問和回答方式,培養拾金不昧和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實物或圖片(如書包、文具等)
錄音材料
三、教學過程
1. Warm-up
Sing a song:播放并學唱歌曲“Whose pen is it?”,通過歌曲引入本課主題。
Freetalk:師生進行自由對話,如“Is this your book?”等,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2. Presentation
Show pictures and things:展示實物和圖片,引導學生說出新單詞和詞組。
Teach new words and phrases:通過圖片和實物教授新單詞和短語,如“crayon”, “eraser”, “whose”等。
3. Pre-task
Ask and answer:學生用自己的'物品進行問答練習,如“Whose are these gloves?”等。
Match the words:進行單詞與圖片的匹配練習,鞏固新詞匯。
4. While-task
Listening:播放錄音,學生聽錄音并回答問題,如“What’s in the lose and found box?”等。
Conversation practice:學生分組進行對話練習,模擬失物招領的場景。
5. Post-task
Retell the dialogue:學生復述對話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Solve the language points:教師引導學生解決難點語言點,如特殊疑問句“Whose...is this/that?”的用法。
6. Summary and Homework
總結本課重點,強調文明禮貌的詢問和回答方式。
布置作業:編寫一個關于失物招領的小故事,并準備下節課的分享。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使用單詞和詞組:crayon, eraser, glove, wallet, watch, whose, first of all, lose and found box, mine, yours, tape, purple, hers, be careful with, from now on。
能用名詞性物主代詞來談論、尋找失物主人。
學習英語文明禮貌的詢問和回答方式,以及拾金不昧和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
能進行有關失物招領的'簡短對話。
能正確使用特殊疑問句“Whose...is this/that?”。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聽力獲取信息,培養學生聽力技能。
在多媒體輔助下,在較真實的語境中,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語言實踐。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文明禮貌和助人為樂的品質。
教學過程
1. Lead-in
組織學生聽歌并嘗試跟唱《Whose pen is it?》。
進行Free talk,使用“Is this...?”和“Whose...is it?”句型進行對話。
2. Pre-task
展示實物及PPT上的圖片,檢查學生對新詞匯的掌握情況。
組織學生用自己的物品進行問答練習,如“Whose are these?”和“Is this watch yours?”等。
3. Task 1: Listening
播放錄音,讓學生聽并回答問題,如“What’s in the lose and found box?”和“Whose watch is it?”。
4. Task 2: Reading
組織學生觀看視頻并跟讀對話。
分組閱讀對話,并在小組內討論。
5. Task 3: Solving Language Points
學生上黑板展示他們認為重要的語言點,教師點撥并補充。
6. Task 4: Retelling the Dialogue
學生完成對話復述,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歌曲、圖片、視頻等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通過實際對話練習,培養了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聽懂理解課文,掌握句子“Children often sit around tables.”及單詞often, around, start, line, half, past, miss。
能夠運用一般現在時描述中英學校的異同。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歌謠、競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多媒體輔助下,進行真實的情境模擬,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熱愛自己學校,熱愛學校生活的意識。
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鑒別能力。
教學過程
1. Warm-up and Lead-in
問候學生,進行簡單的對話。
播放歌謠,讓學生跟唱,如“What time does it start? It starts at seven.”等。
引入話題,展示英國學校的照片,問學生“Is English school the same as our Chinese school?”
2. Task Presentation
呈現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描述中英學校的異同,并制作一張海報。
3. Text-learning
播放錄音,讓學生聽并回答問題,如“What is the letter about?”
分段聽錄音,并重復,找出中英學校的不同點,如“How do they sit?”等。
教授新詞匯,如“around”和“line”,并通過圖畫和動作幫助學生理解。
4. Practise
進行Yes or No問答練習,如“We sit in lines in China. Yes/No.”
分組討論中英學校的異同,并準備海報內容。
5. Presentation
各組展示海報,并介紹中英學校的異同。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歌謠、圖片、視頻等多種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成功引導學生進行了中英學校異同的比較。通過小組討論和海報制作,培養了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通過真實的情境模擬,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運用所學知識,提高了語言應用能力。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 5
一、課標解讀:
1、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關注生活,關注成長。
2、以能力為目標的分級課程體系,保證課程的整體性,靈活性,開放性。
3、以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能用英語。
4、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思想,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教學過程中。
5、 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建立了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課程評價體系。
6、強調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二、教材分析:
本課為三年級起點的第一模塊、第一單元,屬新授課,需要一個課時教學。話題內容是使用Hello/ Hi! I’m….來打招呼和介紹自己,以及使用Goodbye/Bye-bye來告別他人。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大都剛接觸和學習英語。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初步培養他們聽、說、做的技能,使他們能在創設的語境中去習得和運用語言知識,即用英語去問候和介紹自己以及與他人告別。
四、教學目標:
(一)語言知識目標:
1、掌握詞匯:hello, hi, goodbye, bye-bye, I, am, I’m(I am), Sam, Amy, Daming, Lingling
2、掌握句子:Hello. Hi. Goodbye. Bye-bye. I’m Sam.
(二)語言技能目標:
讓全體學生能聽懂、會說、并能初步整體認知Hello/ Hi! I’m… Goodbye./Bye-bye.且能初步運用。
(三)情感態度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形成積極認真的英語學習態度。
2、培養學生有禮貌、大方地與他人交流、問候。
(四)學習策略目標:
通過對英語特性的感知,用英語向他人打招呼并進行自我介紹,逐步形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五)文化意識目標:
知道英語中最簡單的問候語和告別語。
五、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能用Hello/ Hi! I’m… Goodbye./Bye-bye.進行簡單的問候、自我介紹和道別。
(二)難點:自我介紹用語I’m, Sam的讀音。
六、目標達成評價:
1、搶讀單詞游戲活動和分角色表演對話活動。(檢驗目標一)
2、聽-做游戲、表演對話活動、和連線題課堂小練習。(檢驗目標二)
3、聽課文錄音,模仿跟讀活動和教師及時給予學生贊許和表揚。(檢驗目標三)
4、唱英文歌、組織各種游戲活動、表演對話活動。(檢驗目標四)
5、課文整體任務。(檢驗目標五)
七、教學策略:
讓學生通過他們的聽、說和做,初步感知英語的特性,培養他們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態度。
八、教學資源:
自制課件、自制頭飾、詞卡、錄音機和磁帶。
九、教學過程:
Step1 Warm-up:唱字母歌ABC Song。
一上課教師打開多媒體播放ABC song。老師告訴學生我們來唱唱ABC歌。很多學生在幼兒園時已經會唱這首歌。借此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距離。
設計意圖:課前師生唱英文歌曲,以此創設輕松和愉快的學習氛圍,活躍課堂氣氛,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做準備。
Step2 Lead-in (Part1)
通過猜字母游戲引出打招呼:“Hello!”、“Hi!”,一些學過英語的學生馬上能用英語回應,教師給予贊許和表揚(手勢和表情要夸張些):“Good!”、“Well done!”。然后告訴全班學生,英語是一種語言工具,我們要積極參與、模仿學習,大膽地用英語來與別人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猜字母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使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練,還能復習以前所學的字母。
Step3 Presentation and controlled practice
教師讓同學之間互相打個招呼。可能有學生用漢語說“你好”,這時教師應該強調用英語打招呼。播放CD-ROM讓學生聽聽課文里的小朋友是怎樣與人打招呼的。
設計意圖:通過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的聽錄音,更好得集中注意力。
1、教師出示單詞卡hello(hi),讓學生整體認知并朗讀(注:教師解釋并讓學生了解Hello , Hi的區別與聯系。一般在正式的場合用Hello為引起對方的注意而問好;而Hi一般是用于對自己親密的人打招呼。
2、邀請兩至三組學生相互打招呼;同桌之間、好朋友之間相互打招呼,評價模仿得好的同學.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為學生創造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并將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通過對話練習,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和運用語言能力。
3、老師告訴學生今天我們班來了四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播放CD-ROM讓學生聽課文,聽聽他們叫什么名字,由此呈現出人名Sam,Amy,Lingling,Daming,并告訴學生英文名字的首字母要大寫。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聽錄音,自己說出本節課所要認識的四個人物。
4、老師告訴學生“遇到外國小朋友向我們打招呼,我們不僅要應答,還要熱情的進行自我介紹,那怎樣進行自我介紹呢?讓我們聽聽Sam,Amy,Lingling,Daming是怎樣說的?”播放CD-ROM讓學生聽課文,由此引出I’m……句型。
設計意圖:通過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的聽錄音,更好得集中注意力。
5、出示單詞卡I, am(I’m=I am),并分解教學I’m …的發音。
6、讓學生帶上Sam,Amy,Lingling,Daming的頭飾練讀I’m…句型。
例如:
Hello,I’m Lingling.
Hello,Lingling.
設計意圖:利用頭飾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7、讓學生將自己的姓名帶入句型中來介紹自己。教師隨時表揚鼓勵積極參與的學生。
設計意圖:通過將自己的姓名帶入句型中來介紹自己,讓學生學會把知識應用到現實中。
8、放學鈴響了,Sam,Amy,Lingling,Daming是怎樣告別的呢?播放CD-ROM讓學生聽課文,教學goodbye(bye-bye),并讓同桌之間、好朋友之間相互用英語告別。
Step4 Guided practice
1、打開課本P2-3:Listen and point.
2、 Listen , point and read(聽課文,模仿跟讀)
3、自己指讀課文。
4、分小組就課文進行分角色的對話練習;然后,可請個別小組到前面戴上頭飾作對話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讓學生模仿錄音朗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語音語感。
Step5 Free practice
1、聽-做游戲,用此游戲形式來練習打招呼、介紹自己并與對方告別。
游戲規則:找四名同學到前面,教師給每位學生一張字母卡片,教師讀字母,拿到該字母的同學向前一步與其他同學用英語打招呼,例如:“Hello, I’m D.”其他同學應答:“Hello,D。”那該字母的同學向其他同學用英語告別:“Goodbye。”其他同學應答:“Bye-bye”
設計意圖:此運用任務操練學生對語言點的熟練程度和準確把握程度,同時還復習了字母。
2、搶讀單詞游戲。
設計意圖:此運用任務操練學生對本課所學單詞的熟練程度和準確把握程度。
Step6 Consolidation
1、做課堂小練習。(連線題)
Hello!I’m Sam. Bye-bye! Sam.
Hi! I’m Amy. Hello! Sam.
Goodbye! Daming. Hi! Amy.
2、練習英文書寫,教師指導。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英文書寫。
Step7Warmming-up
1、引導學生總結對此課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情況。
2、鼓勵學生在課下遇到老師、家長、同學時用Hello或者Hi打招呼,用Goodbye或者Bye-bye道別,自我介紹時用I’m句型。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首先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重點,其次鼓勵學生課后要勇敢大膽地講英語。
Step8 Homework
1、聽課文錄音,模仿跟讀并指讀五次。
2、放學回家與家人用英語打招呼;教父母怎樣用英語介紹自己;明早上學時用英語和父母道別。
設計意圖: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語言的能力。我結合學習內容設計了讓學生放學回家與家人用英語打招呼;教父母怎樣用英語介紹自己;明早上學時用英語道別,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語言,使作業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
十、板書設計:
Module 1 Unit 1 I’m Sam.
Hello! / Hi! I’m Sam. ( Amy, Daming, Lingling, ...)
Goodbye! / Bye-bye!
十一、課后反思:
三年級英語Moudle1Unit 1Im Sam.第一課時中,主要讓學生能聽懂、會說常用問候語:Hello/Hi;會用I’m…介紹自己,且I’m的發音要正確;會使用Goodbye/Bye-bye來告別他人。
在教授這堂課時,我通過猜字母游戲引出打招呼用語Hello和Hi.同時通過呈現課文情景,引出所要認識的人物(Amy ,Sam, Daming , Lingling).并引導學生用Hello, Hi與所認識的新朋友打招呼。通過聽課文錄音學習如何介紹自己Hello, Im …/Hi, Im …由于用到了配套的頭飾,學生的興趣比較高,都想爭著上來帶頭飾,所以他們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氣氛比較活躍。
學習完新授內容后,在進行鞏固與拓展練習時,部分學生I’m的發音不到位。這件事情讓我更加體會到了“備課應該先備學生”這一道理,我們看似簡單的東西,學生學起來卻并不容易,只有課前充分了解學生,才能加強備課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進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新標準三年級英語上冊Moudle1 Unit1 I’m Sam教學反思
三年級英語Moudle1Unit 1Im Sam.第一課時中,主要讓學生能聽懂、會說常用問候語:Hello/Hi;會用I’m…介紹自己,且I’m的發音要正確;會使用Goodbye/Bye-bye來告別他人。
在教授這堂課時,我通過猜字母游戲引出打招呼用語Hello和Hi.同時通過呈現課文情景,引出所要認識的人物(Amy ,Sam, Daming , Lingling).并引導學生用Hello, Hi與所認識的新朋友打招呼。通過聽課文錄音學習如何介紹自己Hello, Im …/Hi, Im …由于用到了配套的頭飾,學生的興趣比較高,都想爭著上來帶頭飾,所以他們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氣氛比較活躍。
學習完新授內容后,在進行鞏固與拓展練習時,部分學生I’m的發音不到位。這件事情讓我更加體會到了“備課應該先備學生”這一道理,我們看似簡單的東西,學生學起來卻并不容易,只有課前充分了解學生,才能加強備課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進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說本課語Can I have some sweets/bread/fruit/biscuis? 2.能夠用Yes,you can,Sorry,you can`t.進行問答練習。 3.能自己請求需要一些東西,并作出正確的回答。
4、學生在游戲和歌曲中熟練運用交際用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聽懂會說本課語言。Can I have some sweets/bread/fruit/biscuits?能夠用Yes,you can 。Sorry,you can’t.進行問答練習。
難點:能夠靈活運用本課的交際用語進行拓展交際。教學準備:課件、磁帶、圖(卡)片。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Step1: Warmer(熱身)
1、老師課件播放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師生邊跳邊唱英文生日歌曲。
(給學生創設一個愉悅的過生日的氛圍,便于導入新課。)Step2: Lead in new cla(復習導入)
1、T: Stop! Please look here and answer my question.(師跳起來說:)“ Can you jump high?”
Ss:(學生配合老師做出動作,并回答:)“Yes,I can ”
T:(師做跳遠的動作并說:)“Can you jump far/run fast / run slowly?” Ss:(學生邊動作邊說:)“Yes,I can 。”
T:(然后師再做動作問:)“Can I run fast?”(故意做的很慢)Ss:(幫助學生回答:)“ Sorry,you can’t 。”
T:(然后師再做動作問:)“Can I run fast?”(故意做的很快)Ss:(幫助學生回答:)“ Yes, you can.”
T: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Module 9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九模塊第一單元。(幻燈片出示課題。)Please follow me.Step3:精講
1、游戲中感知、呈現單詞。
T:(出示一個裝滿sweets、bread、fruit、biscuits、cake的'書包)“look,There are some things in the bag 。please gue 。What’s in it?Please gue.Ss:(老師啟發學生猜,)T:(學生猜到后,老師做出非常高興的樣子,打開書包看一看,說:)“Let me see, oh, yes, some food, it’s very nice!”(教師點擊鼠標出示許多糖果、面包、水果、餅干、蛋糕圖片)T:“ here you are 。”(教師把學生猜到的物品送給學生。陸續讓學生把書包中的東西都拿走。)
T:I had very few lunch this noon,So I’m very hungry.(手捂著肚子做出非常餓的樣子,老師走到有食物的同學跟前說)T:“I’m very hungry。Can I have some bread?” Ss:(啟發學生回答:)“Sorry,you can’t。”
T:(老師聽到后露出非常失望的表情,)“ Oh! But I’m very hungry.” T:再走到拿有別的食品的同學跟前說:“I’m very hungry。Can I have some biscuits?
Ss: “Sorry, you can’t。”
T:(老師聽到后露出痛苦的表情說:)“Oh! my dear I’m very very hungry.T:(再走到拿有別的食品的同學跟前說:)“I’m very hungry。Can I have some sweets?
Ss:(這時學生看到老師實在餓的不行了,就說:)“Yes,you can。Here you are.”并把食品交給老師。
T:(老師做出吃的動作說:)“It’s very nice.Thank you 。
2、圖片呈現單詞: sweets\\bread\\fruit\\biscuits\\cake\\soup T:I bring to you some beautiful pictures.Look here and follow me.(老師點擊鼠標出示單詞圖片)
3、活動中學習句子
①T(課件呈現一些糖果的圖片,):What are they? Ss:some sweets 。②T:(然后一點鼠標出示句子,)“ Can I have some sweets? Yes,you can 。Sorry,you can’t.”
③T: This time, let’s play a game.此時設計一個傳物游戲,師拿出一個小玩具,和學生一起邊拍手讀這個句子,邊傳這個小玩具,老師說:“stop”小玩具在誰的手里,誰就站起來回答這個問題。
④ T:Good! Please look here, let’s ask and answer.(幻燈片出示相關句子,老師學生一起進行問答練習。)
4、利用錄音機學習課文
T: Do you know today is Amy’s birthday,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happened? Open your books, let’s listen and point.T: Listen again,let’s listen and say.〔在學習難點句子時,老師利用肢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句意,“Turn on the light 。”(做開燈的動作)“ I can’t see 。It’s very dark.”(雙手伸出做摸的動作),師生共同邊做動作邊說這些句子。〕
Step4:Practicing(練習)
1、歌曲中鞏固知識:
T:Now, please look here, let’s listen and sing.老師把小學音樂教科書中的《新年好》曲調錄制在課件上,并和歌詞同時播放,大意如下:
some soup some soup Can I have some soup? some bread some bread Can I have some bread? some sweats some sweats Can I have some sweats? some cake some cake Can I have some cake? T: let’s sing again.(反復唱幾遍,直到學生掌握熟練為止。)
2、小組活動中鞏固拓展知識
T:(老師讓四個同學到前面來每人手里拿一張食物圖畫,老師過去問)“Can I have some?”
Ss1:(被問的第一個學生說)“Yes,you can。然后把圖片交給老師。Ss1:(第一個同學去問下一個同學)“Can I have some?”
Ss2: Yes,you can 。\\Sorry,you can’t.T:This time please look here,work in goups,understand! (學生四人一組看著大屏幕進行連鎖式問答練習。最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臺展示,并且發貼畫鼓勵表揚。集體拍手鼓勵
Step5:Home work(家庭作業)板書設計:Module6 Unit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Yes,you can。 Sorry,you can’t教學反思:本節課注重學生聽,說,讀的練習和強化,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但是課堂紀律把握不是很好。
Module6Unit2 Happy Halloween!教學目標
1、能夠聽懂會說本單元的新單詞today、Halloween、come in、of course.并能靈活運用。
2、通過模仿、操練、表演等活動,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對話,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3、了解萬圣節的文化背景,感受異國文化,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句型Can I have some?及其回答Yes, I can./ No, I can’t.的運用。
2、難點:能熟練運用本課的句型進行交際。教學準備:萬圣節相關材料,CD-ROM.面具,黑布,袋子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Step 1 Warming up 1.Greetings。 2.say then chant.Can I have some soup? Can I have some fruit? Yes,you can.Yes,you can.And you can have some rice.They’re all very nice.3.小組展示,表演第一單元對話。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師上課之前故意讓一名同學上課遲到,老師就問同學們,where is?然后該生敲門,按老師提前告訴他的說:Can I come in?然后老師回答:Yes,of course.教師講解其意思,并板書教讀。利用排小火車游戲,練習鞏固此句型。
2.Boys and girls,Do you know What day is June 1st?(Children’s Day) And we say Happy Children’s Day. What day is september 10th?(Teacher’s Day) And we say Happy Teacher’s Day What about October 31st?(Halloween) (Teach “Halloween”),And we say Happy Halloween!(板書,教讀)3.Do you know the origin of Halloween? Ss:(自由發言)教師講解,并將搜集到的有關萬圣節圖片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進一步理解。
(總結)So it celebrates autumn harvest and it’s also a ceremony of the dead.2.T:Now, let’s enjoy a performance.Welcome! Ss:(Give a performance) T:Oh, it’s wonderful.(Ask one student)Excuse me.What’s this in English? S:It’s a pumpkin lantern.T:(show a picture)Look, it’s a pumpkin.(Teach “pumpkin”)What’s in the pumpkin? There’s a “candle”) We can use them to make a pumpkin lantern.(Teach “lantern”)T:(Introduce) Ss:(Repeat “Jack-O-Lantern” several times) T:(Ask one student)Can you tell me what’s this in English? S:It’s a mask.T:Look, here are some masks.(teach “mask”)(show the masks)It’s a dog /tiger mask.It’s a pig mask.3.T:If tomorrow we’ll have a Halloween party.What do you need? Please discu in groups.S:Sweets/Pumpkin/ Step3 new text 1.listen and point.2.listen again and repeat.3.practice with your groupers.4.Act out the dialogue.(教師拿出黑布,面具作為學生扮演道具,看哪一組扮演的最像,哪一組獲勝。)Step4 production課件再次出現日歷12月25日上方寫Christmas T: It’s Dec.25th.It’s Christmas.課件出現圣誕節的場景,樹,老人等典型Let’s have a Christmas party.And we would like to buy things for it.Look, there is a shop.What do you need? Please discu with your partners.Then you can act it out.給學生三分鐘時間討論,再上臺表演。
Step 5 Homework 1.Read activity1, act out with your parents.2.搜集西方其他傳統節日習俗,下節課交流。板書設計:Module6Unit2 Happy Halloween!教學反思:這節課課堂氣氛活躍,本課主要以文化學習為主,所以學生很積極踴躍,但是如果能較多的擴展一些其他節日文化就更好了。
Module 7Unit1
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教學目標
1.Can use “ There is /are” to talk about Photos.2.The students learn and can listen, read,say and use the sentences: There is a girl in this photo.She’s riding a horse.I can’t see her face.There are twelve boys on the bike.3.Pupils ca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 learning activities.教學重難點:
1.Important points:Ss can listen, read and say the sentences: There is a girl in this photo.She’s riding a horse.I can’t see her face.There are twelve boys on the bike.2.Difficult points:can can listen, read,say and use the sentences: There is a girl in this photo.She’s riding a horse.I can’t see her face.There are twelve boys on the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or scene教學準備
CD-ROM, pictures,cards, courseware Unit One 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Step One:Warm-up and lead-in.(about 5min) 1.Greeting,then say the chant : “Can I have some soup?” 2.Show pictures: playing basketball, running, shipping, and so on.Let’s do asking and answering like this: What is he/she doing? He is(激活知識)3.Show the picture of the text 。(Amy is riding a horse) get Ss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ask :What can you see?(Help Ss answer) 4.Watch and listen to the CD-ROM.(整體感知如何描述圖畫)5.Watch,listen and reapeat.(學著說,并提醒學生注意模仿語音語調,感知今天要學的內容There is的語用,為新課學習做鋪墊)Learn:horse注意與house的區別,用圖片進行比較。
Step Two:Task presentation(about1min)向班級推薦手抄報的圖片,并用There is 。.in the photo.He/She is描述自己推薦的圖片。
Step Three:text learning(about15min) 1.play the CDSs watch and listen and thinking :1)What are Sam and Amy talking about? 2.Ss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1,2整體感知課文)They talking about photos.3.Sam, Amy, Daming are talking about photos.How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hem? Listen again(進一步感知課文)4.Show questions, listen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s in photo 1? 2) What’s in photo 2? 3) What’s in photo 3?引導學生回答每個問題后連起來描述:There are talking about photos.There is in photo 1(板書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There is a sheep in this photo.)5.Try to say:There is a in/on/under/ 6.listen and repeat.7.Work in group: retell the text. Step Four: practise(about10min)
1、Listen and say(P40 Activty 3)跟讀模仿語音語調
2.Look at the picture.(P40 A4),明確要求后,四人小組用there is描述圖片內容,共同完成任務。給學生三分鐘練習,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展示。
3.Finish Ex 1,3,4(課堂活動用書),鞏固所學知識
Step Five: Task completion.(about 7min) T show some pictures, Ss talk about them and choose one describe it: There is ain this photo.She/He is 1.Ss talk about the Cla Paper.
4、Ss report.Homework:
以小組為單位為班級手抄報準備圖片Writing板書設計:
Module 7Unit1
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
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學習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詞,并且會介紹照片里的故事,所以實用性比較強,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實際運用。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 7
一、課標(或大綱)分析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五年級學生能理解、會說并能在實際情景中運用句型;聽懂老師發出的指令,迅速做出反應;能根據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完成新詞的學習與閱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口語交際;培養學生注重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通過小組交流活動,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為《新標準小學英語》(外研社)五年級上冊Module 2 Unit 1的教學。現實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購物,文章以Ms Smart和Lingling去超市購物為主線展開教學,學生將學習如何使用英語購物以及如何回答所購物品的數量;學會閱讀與制作購物單。
本節課是對小學英語所學食物的一次總體運用,情節內容真實、自然,貼近
學生的實際生活,因而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容易理解并內化課文內容。
三、教學建議分析
本堂課的內容為:適量在掌握書上基礎的知識后,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購物的模擬實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補充適量的詞匯和句型,豐富學生在購物時能運用的語言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詞匯:food, shopping list, cheese, how much, kilo, juice, bottle
句型:能理解、會說并能在實際情景中運用Do you like? How many do
you want? / How much do you want?等句型。
2.能力目標:
①能聽懂老師發出的指令,迅速做出反應。
②能根據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完成新詞的學習與閱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③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口語交際。
3.情感目標:
①培養學生注重新舊知識的融匯貫通;
②通過小組交流活動,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課所出現的新單詞及句型。
教學難點:認讀單詞,理解詞義:need, food, shopping list, kilo等;正確表達物品的數量,包括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How many和How much的區別與用法。
六、主要學習方法及教學策略分析
這堂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既很容易,又不是那么的容易。就書本上的知識來說,本單元中的單詞apple ,orange,milk等在三四年級的英語書中已經出現過了。本單元中的句型:“How much\many do youwant?”雖然三四年級時并未學過,但是部分學生也不難理解,僅僅掌握好書上的知識是很容易的,但是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英語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要求都有了質的飛躍,書本上的知識是滿足不了這些要求的。在真實的購物環境中,關于go shopping方面的單詞與句型也有很多。把握好小學五年級學生這樣一個吸收和擴充知識的度,怎樣給學生更多的input和如何讓學生反饋更多的output,這堂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就不會如此單調和容易了。因此,本堂課在適量掌握書上的基礎知識后,我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購物的模擬實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補充適量的詞匯和句型以豐富學生在購物時的語言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發現知識的有效性,突破單純學習課本知識的局限性。
七、教學過程
(1)課前探究部分
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購物的模擬情景,通過學生們自編的生活情景短劇讓學生扮演生活中的shop-aistant和customers讓他們自己發掘at the
supermarket會碰到些什么問題?例如:區分物品的名稱,詢問物品的數量應
怎樣回答。詢問物品的位置應運用什么語言,以及在小商店購物時,如何討價還價,等等。
(2)新課導入部分a.(課件呈現水果、糕點、米飯、面條等食物圖片) Look and
gue以此復習食物和水果的單詞。
設計意圖:熱身活動調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不僅能迅速幫助學生將注意力回歸到課堂當中,加深對所學單詞的理解,也提高了同一教學資源的使用率,為后面的新課教授做好鋪墊。
b.(課件呈現超市和水果、糕點、米飯、面條等食物圖片)T: We’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at the weekend.We need food for our picnic.Let’s go to the supermarket.
設計意圖:教師提出任務:本周末要去野餐,我們要去超市買食物為野餐做準備。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為老師解決問題,從而自然地引出本課的topic,并圍繞著它展開學習的內容。
(3)教授課過程
a.T:Do you want bananas?
S1:Yes, I do./ No, I don’t.
T:Do you want noodles?
設計意圖:多找一些學生展開問答練習。復習鞏固四年級所學句型:Do you want?為新句型的學習做好準備。
b.T: What do you want?
S: I want.
T: How many/How much do you want?
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數量的詞。教師把一些蘋果放入袋子里,拿出稱重器稱稱出重量,T: This is one kilo.拿出幾個蘋果,再稱一稱,T: This is half a kilo.教授單詞kilo.設計意圖:在情境中教單詞。把抽象的單詞具體化,以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
多找一些學生進行問答練習,以熟悉本課句型。
設計意圖:在具體情境中進行英語交際,在真實的情境中內化句型。讓學生根據對話總結How many/ How much的區別。課件出示How many/ How much和一些食物的圖片,讓學生連線。
c.T: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I am going to buy? Have a look!幻燈片顯示購物單,讓學生通過觀察所列食物,自行找出覺得陌生的單詞,進而整體認知本節課要學習的新單詞。單詞鞏固游戲:Matching game設計意圖:本活動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完成閱讀,抓取信息,而新
舊知識的融合讓學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d.再次呈現購物單,要求學生迅速記住所要買的物品數量,通過問答
形式向學生教授本課主要句型:How many ?及How much ?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難點,為了讓學生能區分這兩個句型的用法,單詞視覺上以不同形式呈現,便于學生理解可數名詞及不可數名詞,再通過問答形式完成Shopping list,從而由單詞學習過渡到句型學習,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e.句型操練游戲:Music game(看圖問答)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可以激活每一位學生的思維,對所學的新舊知識進行有機整合。
f.摘選課文圖片,看圖描述并完成閱讀練習。
設計意圖:簡化課文,讓學生能根據情境來進行概括,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閱讀練習能檢測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g.歌曲:How many apples?
設計意圖:通過唱一唱,動一動,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h.小組活動:Our cla picnic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情境,提供給學生開口說英語,大膽表現自己的'機會,在運用中發展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4)課堂總結部分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What do you want?How many do you want? / How much do you want?句型。并創造情境在交際中學會應用。同學們想一想在實際購物中還可以運用那些句型,下節課告訴老師。設計意圖: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對學習結果的
評價達到和諧統一。
(5)Homework:模擬網上購物,挑選自己心愛的物品,下節課進行展示。設計意圖:學生完成作業的同時,還可以認識到高科技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
七、板書設計
Unit 1 Unit 1 How many do you want?
A: How many do you want?
B: Six, please.
A: How much do youwant?
B: Half akilo.
八、教學后記
我通過設計一些課件與口語相結合的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雙重記憶能力。毫不費力的就讓學生聽懂,學會了今天要學的單詞和句型,并把相關課外句型自然的引入。
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購物的模擬情景,通過學生們自編的生活情景短劇讓學生扮演生活中的shop-aistant和customers讓他們自己發掘at the
supermarket會碰到些什么問題?例如:區分物品的名稱,詢問物品的位置應運用什么語言,以及在小商店購物時,如何討價還價,等等。學生們想到的這些問題,有些與我事先考慮的不謀而合,而有些問題甚至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其中我教了一首兒歌《Hot cro buns》教學生如何用英語叫賣商品。這種形式能調節課堂氣氛。
第一,改變原來“老師教,學生學”的舊模式,建立了“航海員與指南針”的學習的新關系。通過師生之間的多交流,使上課的氣氛更和諧更活躍了。第二,改變原來學生只是教學的客體的地位,采用引導和模擬情景的習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序列化。在真實有趣的環境中學習,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提高了。對于不懂的地方,他們會主動的要求學習,主動地要求反饋。
第三,改變原來機械的教學結構安排,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力集中的情況,合理安排教學結構,使學生在老師“指南針”的“領航”中學會在發散思維中學習,在娛樂演練中學習,在注意力有效集中中學習,使教學具有娛樂性,層次性,系統性,連貫性,實踐性,開放性,創意性和藝術性,課堂教學由原來的學生不想說,不會說到現在的學生“思如泉涌”,滿堂彩,教學的效果大大提高了。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 8
一、教材依據
本課時教學是依據小學英語PEP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A部分Let’s learn和Let’s do設計而成。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的年齡在十—-十一歲左右,生性活潑好動,喜歡直觀形象思維,對游戲、競賽、特別感興趣。而且他們接觸英語已經有一年半時間,已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再來,在本單元A部分學生將會接觸到介紹人物的諸多單詞,我相信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設計思想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最后給出語言框架。
This is my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Welcome to my home.通過師生示范,并結合圖片和動作讓學生學會介紹自己的家,高效的完成課堂任務。
四、教學目標
1、能聽、說、認讀單詞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并能在實際情景中加以運用。
2、能聽懂并發出一些指令,如:Watch a book.Have a snack.Take a shower.Have a sleep.3.能用下列語言簡單介紹自己的家:This is my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4.培養學生對家的熱愛。
五、教學重點
1、能聽、說、認讀單詞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并能在實際情景中加以運用。
2、能用簡單的語言介紹自己的家。
六、說教學方法:
1、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于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2、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于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3、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4、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
5、發全身反應法: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掘學生潛能。
七、教學難點
能理解并會說Have a snack.Take a shower.Have a sleep.等語言,并能用下列語言簡單介紹自己的家: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
八、教學準備
1、教師課前教案。
2、學生每人準備一張自己家的平面圖。
3、教師準備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和kitchen的單詞卡片。
九、教學過程
Step1: Warm-up(熱身導入)
1.Greeting:T:Hello,Boys and girls.
2.Free talk:T:This is my home.I like my home(gue the meaning by looking a picture) 。What about you?(讓學生首先感知課題,對以便更好的了解和接受新知識)
Step2: Presentation(新課呈現)
1.Lean the new words: (Look at the picture)(根據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性,用圖片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視覺效果能讓孩子積極去思考和加深記憶)
a.living room.
Took at my home.What is in it?
S: Living room.
T: Yes.This is a living room.Follow me:
living room,living room.
b.study
T: Is this a living room?
S: No.
T: Oh,sorry.I go the wrong way.What is this?
S: study.
T: Yes, this is a study.Follow me:
study,study.
C.kitchen /bedroom/ bathroom
T:look at the picture.What is this?
S:kitchen
T: Yes, this is a kitchen. Follow me:
kitchen, kitchen.
2.Practice.
a.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 and read.(聽過聽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指導和糾正學生的發音)
b.Spesk in English,you speak in chinese.(通過這個游戲環節來鞏固單詞的學習和記憶)
c.Draw your home and write down the name.(學以致用,發揮孩子的想象,同時培養孩子對家的熱愛)
3.Let’s do
a.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帶有旋律的音樂節拍,能夠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孩子更迫切的學習)
b.Guesing the mesning 。(發揮想象力,調動孩子的想象力)
c.Read after the tape(指導和糾正發音,同時找個別同學站起來讀,滿足孩子的學習的欲望)
4.Do action(學習英語和游戲動作相結合,使枯燥的學習變得更生動,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
Step3: Extension(拓展延伸)
1、介紹自己的家
T:(多媒體出示一張新的home圖。)Look, boys and girls, this is my new home.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Can you introduce your home now?
S: Yes.
T: Take your pictures and introduce your home with your partner.(多媒體出示師示范語言,學生同桌介紹自己的家。)
T: Now, who can introduce your home to the whole cla?(請部分學生向全班介紹自己的家。)
T: Well done! Now, please walk around the cla and introduce your home to your friends.(學生在教室自由走動,向朋友介紹自己的家。)
(學生的感情升華,同時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對家和生活的熱愛。)
Step4.homework: Please introduce your home to your friends.
十、板書設計
This is my home study
Read abook bathroom
Take a shower bedroom
Have a sleep living room
Watch TV kitchen
Have a snack
教學反思
新課標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倡導教師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本人在教學my home一課時就采用“情景”教學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并就教學得失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設定有效任務
本課時的話題my home,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學生在課余也很樂意跟同學談起這一話題。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我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程度,為了讓學生快樂學英語并容易接受,通過多種形式教授關于房間的單詞。 “Let’s do”部分更是迎合孩子活潑好動的特性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掌握房間單詞的基礎上擴大信息量,最后給學生布置一項介紹自己家的學習任務。上課一開始,我就提出學習任務,讓明確學習目的,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通過新授呈現、操練鞏固學習新語言,最后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運用語言,達到“能介紹自己的家”的目標。
二。注重榜樣示范的作用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比較弱,學習策略比較欠缺,對語言的整體把握能力也不夠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榜樣示范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并且還要注重示范的層遞性:由教師示范或借助媒體示范到尖子生的示范再到大面積練習,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不僅在教學詞匯和說唱時強調示范,更重要的是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注重示范。我以自己的語言和動作感染學生,激發學生說與做的欲望。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家之前,我給出語言框架,先自己示范介紹,然后讓尖子生學著模仿,再分成四人小組相互介紹,最后再讓學生自由到好朋友地方介紹。這樣,學生學得扎實,學習任務也能順利完成。
雖然這堂課上得比較順利,但是還有不少遺憾。最主要的是評價機制還不夠,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在以后的教學中有待改進與提高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 9
一、教學目標:
1. 能夠聽、說、讀、寫詞語:drew(draw的過去式), piece, paper 和 scissors.
2. Target Language:I drew a dragon on a piece of yellow pape
I painted it.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重點掌握4個四會單詞。用英語描述大明制作風箏的過程。
2. 難點:幾個動詞的過去式,了解詞語:sticks 和 strings 的意思。
三、課前準備:
1. 單詞卡片,彩紙等。
2.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1.greetings:
2. warm up:
Enjoy a chant and do the actions:
Black,black. Stand up.
Pink,pink. Sit down.
Brown,brown. Touch the ground.
Orange,orange. Touch the head.
White,white. Turn around.
(在此活動中同學們利用課前領到的彩紙來配合做動作,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也為后面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2. 新詞呈現:
T: Boys and girls, I have so much colorful paper. Look, a piece of red paper, a piece of yellow paper, and… 引導學生回答a piece of green paper… 接著板書a piece of 并學習,然后讓學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彩紙來練習a piece of yellow/red/green paper等等。
然后老師拿起準備好的圖畫(在一張黃色紙上畫著一條龍)進行如下對話: T: Look, what’s this?
S: a dragon
T: I drew a dragon on a piece of yellow paper. (板書句子并領讀)
T: What did you draw?
S: I drew a … on a piece of … paper. (學生快速在自己的彩紙上畫一些簡單的圖畫并根據自己的畫操練重點句型)I drew an apple on a piece of yellow paper, I drew a book on a piece of red paper……..
3. 進入文本:
T: Well children, I drew a dragon on a piece of paper. Daming drew a dragon, too.
Now, 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then finish the exercise.
(1)看課文動畫,判斷對錯
1 Daming drew a dragon on a piece of red paper. ( )
2 Daming cut the paper with knife. ( )
(2) 打開課本,聽錄音,完成句子。
(3) 聽錄音跟讀。
(4)自由讀,個別讀。
4. 主題升華,滲透情感教育。
T: Daming’s kite is very beautiful. Do you like kite?
S: Yes.
T: So we should love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love our country.
5 listen and say,then sing.
T:Daming’s kite is very beautiful. Now let’s fly the kite together.(師生同欣賞同唱)
6. 操練
What did Lingling do?(讀一讀并連線)
7.鞏固與拓展:
T: Mother’s Day is coming. Fanfan made a card for her mom.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discuss how she made a card.
(1) 根據圖片小組討論如何制作母親節卡片
(2) 用日記形式寫下制作過程.
Tuesday April 27th, 2010 sunny
Mother’s Day is coming. Yesterday I made a card for my mom.
I _____ a flower on a piece of yellow ______.
__________.
I ____ the paper with________.
I wrote“I love you, mom!” on it.
Then, I finished my card.
(通過寫日記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書寫能力,同時借助母親節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孩子加深了對母親的熱愛,使本課主題得到升華。)
8. 作業
1)聽錄音,熟讀課文。
2)做一張母親節卡片送給媽媽,并和同學交流制作過程。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 10
一、課標解讀(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
課標陳述
小學英語新的課程標準語言技能的一級目標要求: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能根據教師的簡單指令做游戲、做動作、做事情(如涂顏色、連線)。能做簡單的角色扮演。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說簡單的英語歌謠。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對英語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感興趣。語言知識的二級目標要求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樂于了解異國文化、習俗。
我的解讀
針對本課具體內容,《新課標》中對學生的要求是這樣的:“通過運用Hello, Hi, Goodbye, Bye-bye進行打招呼,并運用I’m…的句型進行自我介紹等情景讓學生在感知、模仿、學習、體驗的基礎上逐步達到自然交流與真實運用語言的目的。”所以本節課從歌曲引入、情境創設、感知對話、游戲運用、拓展練習等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在觀察、感知、參與的過程中理解并學會和別人打招呼并介紹自己。這些目標在本課都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二、教材分析(Text description)
本模塊以Greeting為話題,共分兩個單元。本單元的課文情境是大明和玲玲上學第一天,他們遇到了Sam和Amy,兩個外國孩子用英語和大明、玲玲來打招呼,他們在上課時相互介紹自己,放學時又互相告別。在這一單元中,目標詞匯和目標語句是相差不多的,學會了詞匯,語句也就基本掌握了。因為這是第一節英語課,所以我們還要讓全體學生開始感知英語語音的特性。
三、學情分析(Pupil description)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是三年級學生正式學習英語的第一節課,他們沒有任何的英語語言基礎。這節課非常重要,會對他們的終生學習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們高興地上這節課,讓他們喜歡上英語課,喜歡學習英語。因此,在課堂設計中應注意多樣性和情趣性,創設生活情境,精心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情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大膽實踐,合作創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和發展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四、教學目標(Teaching objectives)
1、語言知識目標:
1)100%的學生能夠聽說認讀重點詞匯:“Hello, Hi, Goodbye, bye-bye”
2)100%的.學生能夠聽說認讀重點句型“Hello,I’m…”。
3)初步感知本冊書中的主要人物:Sam, Amy, Lingling , Daming,并注意Sam和Amy的正確發音。
2、語言技能目標:
1)100%的學生能夠運用I’m…的句型進行自我介紹。
2)100%學生能用Hello, Hi, Goodbye, Bye-bye進行打招呼和道別,并在運用I’m…的句型進行自我介紹的情景中讓學生在感知、模仿、學習、體驗的基礎上逐步達到自然交流與真實運用語言的目的。
3、情感態度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形成積極認真的英語學習態度。
2)培養學生有禮貌、大方地與他人交流、問候。
4、學習策略目標:
讓學生通過他們的聽、說和做,初步感知英語的特性,培養他們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態度。
5、文化意識目標:
通過對名字書寫、句點的認識,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五、教學重、難點(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教學重點:
1)能用Hello, Hi, Goodbye, Bye-bye進行打招呼和道別
2)能夠使用I’m …句型進行自我介紹。
2、教學難點:
能夠靈活運用本課的目標詞匯、目標語句和別人進行交流并介紹自己。
六、目標達成評價(Assessments)
1、為了檢驗語言知識目標中的“聽說認讀Hello, Hi,Goodbye, Bye-bye句型”,我設計了“開火車”游戲,“Hello”“Bye-bye”Chant,以及猜單詞游戲來鞏固練習。
2、為了檢驗語言知識目標中的“聽說認讀I’m…的句型。”我設計了跟讀、模塊課文錄音的形式來朗讀。
3、為了檢驗語言技能目標中的“能夠運用I’m…的句型進行自我介紹”,我設計了小組內分角色扮演Sam, Amy, Lingling , Daming來進行自我介紹。
4、為了檢驗語言技能目標中的“能用Hello, Hi, Goodbye, Bye-bye進行打招呼和道別,并在運用I’m…的句型進行自我介紹的情景中讓學生在感知、模仿、學習、體驗的基礎上逐步達到自然交流與真實運用語言的目的”,我設計了用自己的真實姓名,同桌之間來交流。
5、為了檢驗情感態度目標中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形成積極認真的英語學習態度”,我讓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身子坐直,一定要用手指著句子。
6、為了檢驗學習策略目標中的“讓學生通過他們的聽、說和做,初步感知英語的特性,培養他們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態度。”,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課文錄像,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然后通過再次看錄像跟讀課文內容并小組分角色表演。
7、為了檢驗文化意識目標中的“通過對名字書寫、句點的認識,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我在講解的時候告訴孩子們英文名字寫法的特點以及中英文句號的區別。
七、教學策略(Teaching strategies)
為了突破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落實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雙基教學,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以有形的雙基訓練目標搭乘無形的情感教育目標,融教育與學習活動中,本課主要采用了視聽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學生通過視聽回答、交流任務、動作表演活動來進行學習,形成能力,表達情感。
八、教學資源(Teaching resources)
人物頭飾、與教材配套的CD-ROM、自制課件、卡片等。
九、教學步驟(Teaching steps)
Step 1 Lead-in (導入)
1、播放英語歌曲《Hello, Hello》,聽完歌曲后,問學生:Do you like this song?大家喜歡這首歌嗎?待學生回答完后,告訴學生,只要認真學習英語,以后就會唱更多更好聽的英語歌曲。
【設計意圖:課前播放英語歌曲《Hello, Hello》,讓學生提前感受英語氛圍。然后用英語和學生交流,以便建立輕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很自然地進入英語學習狀態。】
2、走到學生之間真情的和學生打招呼:Hello!如果得到學生的回應要充滿真情的評價Good!然后對學生說Welcome to our English class!歡迎來到我們的英語課堂I’m your English teacher.我是你們的英語老師,I’m Ms Xu.我是許老師(板書Ms Xu并領讀)You can call me Ms Xu.以后大家就可以稱呼我Ms Xu。Hello, boys and girls!引導學生回答Hello, Ms Xu.
【設計意圖:這是三年級學生正式學習英語的第一節課,教師進入教室后用英語和他們交流,他們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老師要用中文解釋所說的話。要讓孩子們高興地上這節課,讓他們喜歡上英語課,喜歡學習英語。】
Step 2 Text learning(課文學習)
(一)學習“Hi.”和“Hello”
1. Do you like English ?你們喜歡英語嗎?Oh, good.太好了Now, let’s feel some English.現在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英語吧Please watch the video.現在讓我們來看動畫。
2.Do you like the video?你們喜歡剛才的動畫嗎?Oh, good.太好了剛才他們是怎樣打招呼的?找一組學生起來說一下(板書Hello, Hi)。老師使用“Hi.”和“Hello”向單個學生問好,(問好后出示單詞卡片)并引導學生用同樣的語言回應,以此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
3.老師請一個學生起立,使用“Hello.”友好的問候他。示意該名學生回應,然后鼓勵他用同樣的語言向其他同學問好。
4. Now open your books,turn to page 2.現在打開課文第二頁仔細看課文內容Please point and follow it.請用手指句子并跟讀。
5.Please pratise in groups and then I’ll ask some of you to act it out.同桌練習分角色朗讀,然后我會找一部分同學起來表演對話。
【設計意圖:播放課文動畫,讓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在觀看動畫的同時學習如何用英語打招呼。】
(二)學習“Hello,I’m…”
1.認識課文中的四個小朋友。
Today we are going to know four friends.今天我們要認識四個朋友。Look,they’re coming.看,他們來了。(播放課文錄像。)剛才我們認識了哪四個小朋友?教師出示他們的頭像,幫助學生弄清4個孩子的名字,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設計意圖:初次播放課文動畫,讓學生認識課文中的四個小朋友。】
2.練習答語Hello…
今天是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大家要互相介紹自己,們聽一聽他們都是怎樣介紹自己的,Please look and listen.(再次播放課文錄像)Look ,Sam is coming. Sam來看大家了,她要跟大家打招呼。老師拿著Sam的頭飾,和大家打招呼“Hello”,引導學生回答“Hello”,然后Sam介紹自己“I’m Sam.”(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回答:Hello, Sam.老師可以利用:Hello, I’m Sam.一句話來解釋。指著Sam中的大寫字母S: Now, look. This is a big letter.大家注意看這是一個大寫字母,在英語里面名字的第一個字母一定要大寫。然后指著句號:This is a full stop.這是一個句點.然后讓學生圈出I’m,并說明介紹自己時,可以在I’m后面直接加上自己的名字。
【設計意圖:這里并不是讓大家掌握大寫字母和句點,而是讓學生感受英語的特征,尤其是英語和漢語的區別。】
依次找學生扮演Amy,Lingling,Daming進行自我介紹并領讀。
【設計意圖:通過再次播放課文動畫,以及老師和同學扮演不同的四個小朋友,讓學生學會用I’m自我介紹。】
3.練習Hello,I’m…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practise.下面讓我們在小組內,帶著頭飾,用Hello,I’m…來介紹自己。For example: You four, please. Lingling , it’s for you .Amy… Daming here you are. And Sam…(學生表演:Hi,I’m..)Now, this time let‘s practice in groups.
4. Listen to the text and follow it.
5.對話表演。Now, this time let’s have a show in groups then I’ll ask you to act it out.
【設計意圖:像這樣表演對話,學生的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能讓孩子們在興奮的狀態下學習知識。】
(三)學習“Goodbye” “Bye-bye”
1.Play a game:快速說句子。
屏幕出示句子:Hello,Lingling. Hi,Daming. I’m Sam. Hi,Amy. Hello,I’m Amy.快速移動,然后學生站起來說出句子。屏幕最后剩下一個女孩對大家說:Goodbye,引導學生跟讀。
2.播放課文錄像,看看Sam他們放學后是怎樣到別的?引出句型“Goodbye” “Bye-bye”并板書。老師使用“Goodbye” “Bye-bye”向單個學生說再見,并引導學生用同樣的語言回應。
3.老師使用“Goodbye” “Bye-bye”向單個學生說再見,并引導學生用同樣的語言回應。
4.用“開火車”的方式互相道再見
【設計意圖:開火車問答,對“Goodbye” “Bye-bye”進行強化鞏固,變枯燥的練讀為有意義的操練。】
5. “Hello”“Bye-bye” Chant:
Hello, hello, hi.
Hello, hello, hi.
Hello, hello, hi, hi, hi.
Hello, hello, hi.
Bye-bye, bye-bye, bye.
Bye-bye, bye-bye, bye.
Bye-bye, bye-bye, goodbye.
Bye-bye, bye-bye, bye.
【設計意圖:通過Chant的形式,將本節課的內容進行了練習,起到了復習鞏固的作用。】
6.游戲:猜單詞。請一個學生上前,從“Goodbye” “Bye-bye” “Hi.”和“Hello”的詞卡中抽取一張藏在胸前。其他學生來猜,猜對之后,舉著該詞卡的學生就要迅速把手中的詞卡舉過頭頂,然后讓猜對的同學領讀單詞,其他學生跟讀。
【設計意圖:游戲和競賽愉悅了孩子們的身心,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調動了其積極性,孩子們在玩玩樂樂中輕松愉快地鞏固了本課的語言知識。】
Step 3 Task completion(任務完成)
用自己的真實姓名在小組之間表演對話。
Hello! I’m…
Hello…
Goodbye.
Bye-bye.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真實姓名進行對話,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Step 4 Summary and homework(小結和作業)
1.看板書,讓學生總結本節課重點內容。
2.閱讀課文3遍。
3.根據課文內容,同桌表演對話。
【設計意圖:總結板書內容,對本課所學新知進行梳理。課后對話表演能起到很好的復習鞏固的作用】
十、板書設計(Blackboard designing)
Unit 1 I’m Sam.
Hello!/Hi!
I’m…
Goodbye./Bye-bye.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句型,有利于語言的交際運用。它是施教的“藍圖”,是教與學思路的體現,是一篇對話教學的縮影。】
【《新標準英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新標準英語教學反思04-20
小學新標準英語說課稿06-27
小學新標準英語第三冊教學計劃06-12
英語教學教學設計03-02
新標準三年級英語教學總結11-10
小學新標準英語第一冊教學計劃12-06
教學設計模板英語03-31
英語教學設計04-28
英語教學設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