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透鏡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透鏡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目標描述
透鏡
學習內容分析
將從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教與學的過程、教學反思及自我評價四個方面來闡述本堂課。
學科核心素養分析
說明本節課可落實哪個或哪些學科核心素養
合作學習
自主探究
動手實踐
教學重點
透鏡對光的作用
教學難點
透鏡的作圖及凹透鏡的虛焦點
學生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發展較快,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因此,我采用觀察、實驗、多媒體輔助等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自主的去探索未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策略設計
教學環節
教學目標
活動設計
信息技術應用說明
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創設情境為了后面新課教學做鋪墊。
課前讓學生觀看太陽光通過放大鏡點燃白紙和炮竹的動畫視頻,這樣導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也為后面的學習作了鋪墊,還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優勢作用。
應用投影儀及動畫視頻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將學生分為七個小組,每組發一套裝有四個透鏡的器材袋,讓學生輪流看一看,摸一摸,自主的認識和區分兩種透鏡。隨后學生討論交流,說出兩種透鏡的特點,并試著畫出它們的形狀。認識了透鏡后,鼓勵學生找出自己所畫透鏡的光心和主光軸。在學生自主探索完成后,我利用多媒體再次呈現凸透鏡和凹透鏡,點講光心和主光軸。
整個探究過程都是以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進行,這樣的設計符合新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并且用問題的形式引起學習,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運用多媒體呈現知識,使學生更形象、直觀的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也讓學生在活潑輕松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接受快,課堂效果好。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理解兩種透鏡對光的作用
根據太陽光的照射,確定七個小組進行實驗的場地,每個小組從器材袋中各選取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讓太陽光分別經過透鏡,觀察現象。實驗結束后小組派代表匯報觀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匯報,我利用前面學習的光心和主光軸,引導學生得出凸透鏡焦點和焦距的概念。
在實驗中學生只是看到一個粗略的現象,特別是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觀察不明顯,也給虛焦點的認識增加了難度,為了解決這一重難點,我再次利用幻燈片呈現光通過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演示實驗,讓學生更清晰的觀察到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并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認識透鏡的光路圖,學習作光路圖。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我們的課堂生動形象,還能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也給教師駕馭課堂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練習與檢測
通過練習,檢測學生的掌握程度。
1.投影呈現習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討論訂正答案。
2.根據學生反饋情況,進行講解,指導突出重點。
用多媒體呈現恰到好處的習題,既為課堂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也讓學生鞏固了知識,形成了技能。
用多媒體呈現恰到好處的習題,既為課堂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也讓學生鞏固了知識,形成了技能。
課堂小結
回顧新知
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收獲,幻燈片呈現透鏡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由點到面,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
幻燈片呈現知識體系,明了簡潔,一目了然。
教學反思
從教學創新上:我以新課標為導向,突出能動性、實踐性、自主性。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注重能力素質的培養,運用多媒體的教學優勢,呈現直觀的圖片、視頻來豐富課堂內容和課堂形式。
從學科特點上:我注重科學素養的培養,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體驗獲得知識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生活中的探索精神。
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上:我打破講授灌輸“教”的理念,順應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在課堂中快樂學習,在學習中有參與、有體會、有改變就是最好的收獲。
【八年級透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透鏡》的教學設計03-08
透鏡教學設計05-31
《透鏡》教學設計01-03
研究透鏡教學設計02-22
《透鏡》教學設計(精選11篇)10-28
生活中透鏡教學設計06-21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設計07-04
凸透鏡教學設計05-24
透鏡教學設計15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