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的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矛和盾的的教學設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矛和盾的的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三、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本設計為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揭示學習內容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精彩的動畫片,請看大屏幕(把書上插圖制作成用矛和盾作戰的動畫片),他們手里的作戰武器是什么?板書:矛、盾,學生寫。
2、它們的作用是什么呢?板書:進攻、自衛,比較而言,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相機把學生分成矛隊、盾隊。
3、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個關于矛和盾的故事(板書:和)。
(設計意圖:通過看矛與盾作戰的動畫片,拉近學生與古代兵器的距離,為學習“矛”、“盾”二字的音、形、義打下基礎,同時對矛和盾的優點有直觀的感知,為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奠定基礎。把學生分成矛隊、盾隊,為互相學習埋下伏筆,為突破難點作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有難讀的地方提醒小伙伴的嗎?老師也要提醒大家讀好這些詞語(大屏幕出示)。請矛隊讀一讀第一、二排詞語,盾隊認真聽,聽后評價,糾正讀音。盾隊讀一讀第三、四排詞語,矛隊認真聽,聽后評價,糾正讀音。
(設計意圖:采用矛隊、盾隊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仔細聽的好習慣,提高互相學習評價的能力。同時認讀生詞,掃清閱讀的障礙。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通過提醒的方式和學生平等的對話。)
3、自己把課文再默讀幾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相機指導、歸納、板書:集合。學生寫。
(設計意圖:課文淺顯易懂,因此,放手讓學生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既強化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又培養了自學能力。)
三、交流感悟、指導朗讀:
1、哪一個句子寫出了矛進攻的威力大?教學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難以招架”是什么意思?用動作理解“雨點般刺來”“左抵右擋”。
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用聯系上下文、動作表演等方式理解詞語,然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緊張危急”。)
2、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學生接讀:“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用幾句話寫出了發明家的想法?用的是什么標點符號?第一個“!”是什么感情?指名矛隊讀。第二個“!”是什么感情?指名盾隊讀。(板書:鐵屋子)。
帶著感情齊聲朗讀。
(設計意圖:抓住兩個“!”體會句子蘊含的感情,先是對盾的不滿,繼而是想到盾可以改變的喜悅,從而更好地完成與文本的對話。)
3、盾大得像個鐵屋子(大屏幕出示鐵屋子),的確一槍也不會被戳到了,這個想法真讓人興奮呀!那現在鉆進這個鐵屋子去和朋友比賽,可以嗎?讓我們和發明家一起冷靜地想一想,請大家輕輕讀三自然段,一定會有自己的發現!
學生自讀、思考后,交流自己的發現,再帶著自己的理解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與發明家一起思考,認真讀書,潛心涵泳,獲得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
4、鐵屋子只能保護自己,一點兒獲得勝利的機會都沒有,怎么能拿去和別人比賽呢?這個問題真讓人頭疼,也一直困惑著發明家。他不停地想呀想,終于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學生接讀: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
“矛”字上加了什么符號?表示什么意思?(板書:槍炮)看大屏幕(裝上槍炮的鐵屋子),這樣的鐵屋子可以坐著去和別人比賽了嗎?為什么?相機板書:坦克。(大屏幕演示裝上槍炮的鐵屋子又裝上了輪子、履帶變成了能跑的坦克。)
5、請大家聯系課文、看著板書,說一說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指名說,自由練說,再指名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復述,了解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完成對文本語言的內化。)
6、坦克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板書:合二為一),集合優點的結果怎樣?課文中的哪個詞能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勾畫,交流。哪些句子能看出坦克“大顯神威”?(大屏幕播放坦克大顯神威的錄象片段),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抓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感悟,感受坦克集別人的優點于一身的威力,與文本進一步交流。)
四、暢談感受,理解道理
1、是啊,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哪兒是用單獨的矛和盾作戰能比的呢!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這段話,你能聯系課文,看著板書,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嗎?
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的意思嗎?矛隊、盾隊比賽說。
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對文本重點句子的理解,突破教學難點,對文本的價值取向也有更進一步的感悟。)
五、升華理解,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同時,在這節語文課上,矛隊和盾隊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取長補短,勝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大家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上、生活中,象發明家那樣,多觀察、多思考,學習別人的優點,發明或改進更多的東西,早日邁入勝利者成功者的行列!
(設計意圖:讓貫穿始終的學習活動矛隊、盾隊的劃分有個交待,同時也讓學生對文本的價值取向有了切身的理解體會。)
六、板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
進攻自衛合二為一
槍炮鐵屋子坦克
注:“矛、盾、集”以紅色田字格作底格。
矛和盾的的教學設計優秀2
一.學習目標
1.學會五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初步領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明確學習方法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有的學生答:用有趣的小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有的學生答……)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生答:《掩耳盜鈴》,《守株待兔》……)我們都是怎么學習寓言的?(生答:學習寓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講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5.《古代寓言兩則》看看它們又告述我們什么道理。(生讀文題)提問:讀了文題,你想到了什么?(生答:“古代”說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寓言和以前學習的寓言不同,本課是文言文。“寓言兩則”說明課文里有2個小故事。)我們在六年級初已經接觸過文言文,誰能說說怎么學習文言文的.?(生答:學習文言文要把語句讀通順,借助注釋理解句子意思,最后達到熟讀成誦。)那么今天我們就將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和學習寓言的方法結合在一起來學習本課的第1個小故事《矛與盾》。
(二)讀通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出示課件范讀,領讀。使學生讀準字音,知道如何斷句停頓,讀出句子語氣。
2.學生自學課文,練習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大意。(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自主學習)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1)出示課件讀生字,寫生字;(2)學生讀課文;(3)試著說一說寓言的大意。(生答:略)
(三)讀懂課文,對照注釋自悟句意文意
1.根據注釋說說每個句子的意思。強調:用現代語言表達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靈活些,說法不必強求一致,意思不錯即可。
2.把句子的意思連起來,聯系講寓言故事。先自己講,再指名講。評議:講得是否正確,語句是否通順連貫。
(四)明確寓意,聯系實際受到啟發
1.提問:你認為課文中的楚人怎么樣?(生答:愚蠢,可笑。)他愚蠢,可笑在那里?你能不能幫他總結一下教訓?(學生討論)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生答: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不實事求是,使自己陷于自相矛盾尷尬境地的人,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
3.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情?舉例說一說。(生答:在有一次買鞋的過程中,賣鞋的人一邊夸他的鞋結實,一邊還說買鞋贈一瓶膠,這不就是自相矛盾嘛;還有的學生答:老師在講完數學題時,通常問大家,你們都明白了嗎?有的學生說,明白了。可是當老師讓他說解法時,他卻什么也說不出來了。還有的學生說……)
(五)熟讀背誦,進行語言積累
1.練習讀出感情,再分角色演讀(分敘述人,賣矛與盾的人,觀看的人),體會寓言的情境。
2.練習背誦課文。
3.讀寫生字。
【矛和盾的的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矛與盾》教學設計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06-05
《矛和盾》教學設計06-17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01-31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02-16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優秀11-01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優秀03-12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01-15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07-19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