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聲的利用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聲的利用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聲的利用教學設計1
整體設計
課程標準中對本節課的要求:“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列舉超聲的應用實例。”本節知識是學生通過對生活、生產中豐富多彩的聲現象的學習,了解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學習聲的利用。聲現象在實際中豐富多彩,應用非常廣泛。
在生活中聲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學生對于一些常見的聲的利用的現象已經很熟悉,只不過不知道它們分別是利用的聲的哪些作用。所以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現象是屬于聲傳遞信息的例子,哪些現象是聲傳遞能量的例子。并且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了解更多生活中聲的利用的現象。教師在講解中可以對聲在社會生活中應用的情況進行分類,可以按照課本分為“聲與信息”和“聲與能量”兩類,也可按照聲音在醫療、工業、軍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類,然后根據分類進行總結性的講解,在講解中應對學生遺漏的例子進行補充。
本節的設計通過聲音、視頻、圖片、投影、實驗和設置有啟發性的問題等手段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物理的興趣。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自己從生活中感知或查閱資料了解利用聲的實例,另一方面,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鼓勵他們搞利用聲音的小發明。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日常生活、現代技術中聲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并獲得社會生活中有關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及難點
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視頻資源、多媒體設備、盆或碗、氣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蠟燭、火柴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故事導入
1948年,一艘名為“烏蘭格梅奇號”的荷蘭貨船,在通過馬六甲海峽時,突然遇到海上風暴,當救助人員趕到時,船上所有人員都莫明其妙地死了。后經科學家們調查,才發現造成這場海難的罪魁是風暴與海面驚濤引起的次聲波。
2006年4月28日,至少有400只海豚的尸體被海水沖到了坦桑尼亞東北部桑給巴爾島北岸海灘邊。專家們懷疑是美軍潛艇發出的聲吶導致了海豚的大面積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潛水艇擊沉了協約國大量戰艦、船只,幾乎中斷了橫跨大西洋的海上運輸線。當時潛水艇潛在水下,看不見,摸不著,一時橫行無敵。于是利用水聲設備搜尋潛艇和水雷就成了關鍵。法國著名物理學家郎之萬等人研究并造出了第一部主動式聲吶,1918年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km以外的潛艇回波。這種聲吶可以向水中發射各種形式的聲信號,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標時產生反射回波,接收回來后進行信號分析、處理,除掉干擾,從而顯示出目標所在的方位和距離。
學生思考問題:海上風暴引起的次聲波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危害?人類為什么不能事先預知并躲避災難?聲吶為什么會導致海豚的死亡?
情景導入
多媒體展示幾種聲音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現松動的螺栓,醫生通過聽診器診斷疾病,遠處轟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聲波識別食物、敵人和它們周圍的環境……
學生欣賞并交流討論,自然界中的聲現象非常多,聲音在生活和生產中有很多的應用,你能列舉一些例子嗎?
推進新課
一、聲與信息
學生閱讀課本并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說明了人們可以利用聲來傳遞信息?對這些例子,可以分類嗎?按怎樣的依據來分好?
1.從異常聲音中獲取信息
轟隆隆的雷聲——預示下雨
聽診器聽心跳聲——診斷心臟的情況
聽敲鐵軌的聲音——判斷螺栓松動
汽車修理師聽汽車發動機的聲音——判斷故障
小結:聲音能夠傳遞信息。
2.次聲波傳遞信息
閱讀課本并思考問題:
次聲波能不能傳遞信息呢?次聲波一般在什么情況下產生?
答案:能海嘯、地震、火山噴發。
次聲波預測地震、臺風:地震爆發前,許多動物往往有異常反應,如老鼠逃出洞,牛馬不入圈,雞犬不寧等。這主要是由地震爆發前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強烈的次聲波引起的。
【課件展示】介紹2005年海嘯死亡人數和其強大的破壞力。
印度洋海嘯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范圍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代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在印度奪去約10000人性命,斯里蘭卡40000余人遇難,而印尼的死傷人數為23萬人之多。這可能是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可是,大多數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次聲波的傳播速度要比風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風暴的“預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使人們能夠提前知道將到來的風暴,并做好相應的準備。現廣泛運用于航海事業。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收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3.超聲波傳遞信息
閱讀課本并思考問題:
(1)蝙蝠是怎么確認目標的?它采用的方法叫做什么?
(2)受蝙蝠的啟發,科學家發明了什么?主要應用在什么方面?
歸納總結:(1)回聲定位: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現昆蟲,人們利用這個現象研制了聲吶。
討論:根據聲吶測海底深度需測哪些量?
a.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v。
b.聲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時間t。
c.計算公式:s=12vt。
(3)應用:利用聲吶探測海洋深度、利用聲吶探測魚群、探測敵方潛艇等。
思考問題:“B超”是利用什么獲得人體內部疾病信息的?
醫生用B型超聲波診斷儀向病人體內發射超聲波,然后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攜帶的信息經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
醫生――→超聲波病人――→反射波信息顯示屏
交流討論:超聲波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聲的利用教案設計
聲的利用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日常生活、現代技術中聲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或看錄象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并獲得社會生活中有關聲
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自然界中動物及人類在科學技術中對聲的利用。
三、教學難點
在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意識和學以致用的科學態度。
四、創新點
1、采用代表性的影片引入新課
2、在教學中,向學生介紹新興科學――仿生學、海嘯的危害、水母的特殊本領和“發聲手套”的發明,讓學生了解學習物理是有用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3、在結尾提出,噪聲能否為人們所利用呢?提供兩個網站,讓學生課下自行查閱,即喚醒了學生的好奇心,用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
五、教學器材
多媒體課件、去掉兩端蓋子的罐頭盒、橡皮膜、橡皮筋、蠟燭、火柴。
六、教學過程
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聲的有關知識,那么學習聲現象有什么用呢?
【板】聲的利用
教師提問:想一想,生活中我們利用聲干什么呢?(答:交流、挑西瓜、彩超、聲控燈、聲納、超聲波清洗等)
同學們舉的這些例子雖然都是聲的利用,但是它們是有區別的,請看大屏幕。
【課件】
1、影片《一石二鳥》片段――高人的.“聽聲辨位”神功。說明什么?(學生情緒高漲,回答:聲可以傳遞信息。)
2、影片《功夫》片段――獅吼功。說明什么?(答:聲可以傳遞能量)
【板】
一、聲可以傳遞信息
二、聲可以傳遞能量
(一)聲與信息---聲音傳遞信息
老師這里也有幾個聲傳遞信息的例子,請看大屏幕。
【課件】
,聽診器的使用介紹,和鐵路工人是如何檢查松動的螺栓的。(學生觀看錄象。)
【問】
生活中,我們常用聲音交流,那么,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的聾啞人他們用什么交流呢?(答:手語)我們發明了什么來幫他們聽到聲音呢?(答:助聽器)我們現在可以幫助他們聽到聲音,那我們能不能發明一個設備,幫助他們把手語的意思“說”出來呢?(猶豫一會兒答:能,即使現在沒有,將來一定能。)
【課件】
新聞“發聲手套”的發明。(請學生閱讀)
我們學習科學的目的是為人類服務,希望將來的你能有更出色的發明。
(二)聲與信息---超聲波傳遞信息
【課件】
觀看無聲動畫《蝙蝠捕食》(學生觀看、思考)
【問】
蝙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蝙蝠飛行是發出超聲波,根據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判斷障礙物和昆蟲――回聲定位。)
【課件】
根據蝙蝠的回聲定位原理人們發明了聲納、彩超、超聲波探傷。(學生觀看錄象)像這樣,我們可以根據生物的特點,來發明或完善我們的設備,這就是現在經常提到的仿生學。
(三)聲與信息---次聲波傳遞信息
【問】
超聲波可以傳遞信息,次聲波能不能傳遞信息呢?(學生猶豫)次聲波一般什么情況下產生?(答:海嘯、地震、火山噴發)
【課件】
海嘯的前后對比三張圖片
介紹2005年海嘯死亡人數和其強大的破壞力。(學生驚嘆)
可是,大多數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它到底有什么特殊本領呢?
【課件】
水母的簡介及次聲波接收儀。(學生閱讀)
(三)聲與能量---聲可以傳遞能量
【學生演示】課本P28實驗(課堂氣氛活躍)
【問】
實驗現象說明什么?(學生觀察,得出結論:聲可以傳遞能量)
【課件】超聲波清洗的錄象、超聲波加濕器的錄象。(學生觀看錄象)
【問】
超聲波能不能振碎結石?(答:能,醫學上已經使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的結石)
(四)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知識點,到黑板上把剛開始上課時舉得例子分類。(學生踴躍發言)
我們的世界因為充滿了聲音而精彩,可是有利就有弊,現在世界四大污染之一就是噪聲污染,那么,噪聲能不能利用呢?(學生猶豫)
噪聲不但能制冷,還能發電。(學生興奮)
【課件】
感興趣的同學請課下登陸這兩個網站。下課。
七、教學反思
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其作用是誘發學生自主探索動機的最佳心理狀態。因此我在這節課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示科學的無限魅力,讓學生主動去尋求知識。
教師應相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潛能,努力讓學生成為發現者、研究者、實踐者。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貫徹“以教材知識點為基點,以開放性問題為線索,以問題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我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調動的還不夠,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注重。
聲的利用教學設計3
教學課題
學習目標
知識和技能
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競賽、分組討論、觀看動畫等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通過實驗探究和創新了解聲可傳遞能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通過實驗探究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一分為二”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教學難點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
教學器材去掉兩端蓋子的罐頭盒,橡皮膜,橡皮筋,蠟燭,火柴
板書設計聲的利用
1、聲音能傳遞信息
2、聲波能傳遞能量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和環節
教師指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估計時間
引入課題采用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由動畫《蝙蝠與聲吶系統》引入聲的利用
【提問】物理知識從實際中來,又要應用到實際中去,你對聲的利用知道多少?
【板】聲的利用欣賞動畫并思考
(3分鐘)
聲的利用
﹙一﹚擂臺賽式游戲活動“聲的利用”
新課教學中注重了課堂的活動化、學生自由組成四個大組,比賽內容是“聲的利用”、分必答題和搶答題、用"正"在黑板上累計得分,獲獎組獎勵小紅旗
1、必答題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每組說出一個聲的利用的事例,允許討論,不準重復,其他組參與評判、舉出一個正確事例得100分,錯誤不得分,超過時間(30秒)不得分、教師作出中肯的評價
2、搶答題是各組討論交流的實驗探究和創新
①師演示用木棍劃水面,看到水中花辨上下起伏,并用實物投影儀投影、
②學生根據桌面上提供的'實驗器材自主設計實驗、可進行小組討論,正確完成的加200分
③學生進行實驗的創新,換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其他實驗器材驗證聲可傳遞能量、說出創新實驗的每組加200分、分析、思考分組討論例舉聲的利用的例子學生根據桌面上提供的實驗器材自主設計實驗學生進行實驗的創新,換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其他實驗器材驗證聲可傳遞能量
﹙二﹚播放《聲的利用》課件
在課件中補充一些聲的利用的科技成果、豐富學生的視野、順便指出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噪聲一向為人們所厭惡,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也利用噪聲造福人類、超聲波和次聲波對人類有利用的一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學生欣賞、思考、
歸納
1、聲能傳遞信息
2、聲能傳遞能量:
(10分鐘)12
﹙三﹚創新活動“我是小小發明家”
利用雄蚊的聲音來驅咬人的雌蚊利用貓的聲音來趕老鼠學生進行創新思考
(5分鐘)
布置課后作業
1、課本p30,動手動腦學物理1,2,32、選用課時優化設計
學生思考、舉例
學生完成練習(7分鐘)
【聲的利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聲的利用》教學設計06-18
《聲的利用》教學設計2篇08-18
聲的利用教學反思10-02
物理《聲的利用》教學設計(通用9篇)06-18
《1、5聲的利用課例 》教學設計08-25
聲的利用教學反思(精選11篇)09-20
《聲的利用》教學反思3篇07-29
《聲的利用》教學反思(精選5篇)10-08
《聲的利用》 說課稿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