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食品安全培訓資料
食品安全是一門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存儲、銷售等過程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食品安全培訓資料,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
預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講究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換床單和被套、勤曬被褥。保持教室、臥室環境的清潔衛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不暴飲暴食的良好習慣。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未經高溫處理的飯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從食品標簽上注意識別食品質量,選擇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從口入"的第一關。
認識食物中毒特征:
潛伏期短:一般食后幾分鐘到幾個小時發病。
胃腸道癥狀:腹瀉、腹痛,有的伴隨嘔吐、發熱。
提高自我救護意識:
出現上述癥狀,應懷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報告老師。
預防發生食物中毒: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潔食物。
不吃變質剩飯菜。
少吃、不吃冷飲。
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長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隨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飲料特別是水。
劇烈運動后不要急于吃食品或喝水。
不到無證攤點購買油炸、煙熏食品,盡可能在學校食堂就餐。千萬不要去無照經營攤點飯店購買食品或者就餐。
不喝生水,建議喝標準的純凈水。
謹慎選購包裝食品,認真查看包裝標識,查看市場準入標志(QS):
查看基本標識,廠家廠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標示清楚、產品是否合格。
簡介市場準入標志QS:為了保護人們飲食衛生安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對出廠食品,經過強制檢驗合格后,加貼市場準入標志,方便選購。
第一批必須標注QS的食品共5類,分別是小麥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醋。
第二批必須標注QS標志的食品共分10類,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飲料、調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餅干、罐頭食品、冷凍飲品、膨化食品及速凍米面制品。
第三批必須標注QS的食品共分13類,主要包括糖果制品、茶葉、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黃酒、醬腌菜、蜜餞、炒貨、蛋制品、可可制品、咖啡、水產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秱瘟邮称贩婪丁捌咦址ā薄罚酝ㄋ滓锥子浀姆绞揭龑M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范“七字法”:即防“艷、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艷”:對顏色過分艷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咸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面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采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于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制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如何識別食品標簽:
1、必須標注的內容:
食品標簽必須按照《食品標簽通用標準》正確標注各項內容。包括食品的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及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和貯存指南、質量等級、產品標準號、保質期等。
2、標簽內容齊全,標簽內容完整、規范和真實。
3、保質期和保存期的區別
保質期是指最佳食用期,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保持食品衛生質量和營養的期限。在此期限內,食品完全適于銷售,并符合標簽內容和產品標準中所規定的衛生質量;超過此期限,在一定的時間內食品仍然可以食用的。保存期是指推薦的最終食用期,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終日期;超過此期限,產品的質量可能發生變化,食品不再適于銷售和食用。
購買食品應注意哪些問題:
1、到正規商店里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盡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仔細查看產品標簽。食品標簽中必須標注: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簽不規范的產品。
4、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并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應注意哪些飲食衛生習慣:
1、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于少年兒童的健康;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凈后再吃,以免造成農藥中毒;
4、選擇食品時,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5、盡量少吃或不吃剩飯菜,如果吃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無衛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生荸薺;
7、不吃無衛生保障的街頭食品;
8、少吃油炸、煙熏、燒烤的食品,這類食品如制作不當會產生有毒物質。
個人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1、飯前便后要洗手;
2、煮熟后放置2小時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熱到70℃以上再食用;
3、瓜果洗凈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
4、不購食來路不明和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5、不購食無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小店或路邊攤點上的食品(尤其是這些店、攤上沒有密封包裝的食品);
6、不吃已確認變質或懷疑可能變了質的食品;
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劑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的食品。
如何分清食品保質期和保存期:
所謂保質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適用日期)是指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超過此期限,在一定時間內食健康有效的減肥藥品依然可以食用。保存期(推薦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預計的終止食用日期,超過此期限,產品不宜再食用。
【食品安全培訓資料】相關文章:
消防知識培訓資料03-11
(薦)消防知識培訓資料03-12
(精品)消防知識培訓資料03-12
消防安全培訓資料03-12
[經典]消防安全培訓資料03-12
服務員培訓資料03-13
[優選]消防知識培訓資料03-13
質檢人員培訓資料12-05
安全教育培訓資料03-03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資料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