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解決方案合集5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解決方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解決方案 篇1
“腳氣病”與“腳氣”只有一字之差,很多人會把這兩種疾病誤認為是同一種疾病,實際上并不是如此。
“腳氣病”與“腳氣”兩種疾病有著本質的區別。
“腳氣病”,又稱為維生素B1缺乏病,是由于機體維生素B1不足或缺乏所引起的全身疾患,其缺乏可導致消化、神經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紊亂。“腳氣病”臨床上有三種類型,分別是干性腳氣病、濕性腳氣病和嬰兒腳氣病。
“腳氣”,即足癬,為真菌性皮膚病,為最常見的淺部真菌病。
哪些人群容易誘發腳氣
①多汗者,足跖部多汗,由于汗液蒸發不暢,皮膚表皮呈白色浸漬狀,尤以趾間最明顯,嚴重多汗者可起水皰,或角化過度,易繼發真菌感染而致足癬;
②妊娠期婦女內分泌失調,使皮膚抵抗真菌的能力降低;
③肥胖者趾間間隙變窄,十分潮濕,易誘發浸漬糜爛型腳氣;
④足部皮膚損傷,破壞了皮膚的防御屏障,真菌易于侵入;
⑤糖尿病者體內缺乏胰島素使糖代謝紊亂,抵抗力下降,易誘發足癬;
⑥長期服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使正常的菌群失去平衡,細菌被殺死而真菌大量繁殖,易誘發足癬。
腳氣的分類及治療方案
水皰鱗屑型
癥狀:好發于趾間、足跖、足側部,初為散在或群集的針尖大小的深在水皰,伴有瘙癢,皰不易破,有的可融合成大水皰,皰液透明。數天后干涸,呈領圈樣脫屑,有時繼發細菌感染,水皰變為黃色膿皰,以夏季多見。
浸漬糜爛型(也稱間擦型)
癥狀:好發于趾縫,尤以第3~4和4~5趾間多見。表現為皮膚浸漬發白,表面松軟易剝脫并露出潮紅糜爛面,常伴有裂隙。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繼發細菌感染時有惡臭味。
治療方案:硝酸咪康唑散+硝酸咪康唑乳膏+抗菌鞋墊+醫用棉簽
角化過度型
癥狀:常發生在足跖部及足跟,皮損處干燥,角質增厚明顯,表面粗糙脫屑,紋理加深,冬季易皸裂甚至出血,可伴疼痛,一般無明顯瘙癢。
臨床常以一型為主,或幾型可同時存在,還可從一型轉變為另一型。如夏季以水皰鱗屑型為主,冬季則表現為角化過度型。
治療方案:以外用藥為主。
水皰鱗屑型應選擇刺激性小的霜劑,如聯苯芐唑霜;
浸漬糜爛型需先用雷夫奴爾濕敷,滲出減少時給予散劑(如硝酸咪康唑散),皮損干燥后再外用霜劑、軟膏;
角化過度型在無皸裂時,可用足光散浸泡后再使用霜劑或軟膏。
該病遷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是治療不徹底,因此,堅持用藥非常重要。外用藥物治療的療程一般需要1~2月。角化過度型或外用藥療效不滿意時,可考慮口服抗真菌藥。
解決方案 篇2
摘要:伴隨著會計從業資格證退出歷史舞臺, 財務機器人、財務共享的進一步興起, 會計人員的工作逐漸被財務機器人、財務共享、人工智能等取代, 財務轉型迫在眉睫。高校作為會計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傳統的教學模式也面臨轉型, 以跟隨企業財務轉型之路。當前, 高校會計教學也面臨重大挑戰, 高校需要培養復合型財會人才, 要求大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 還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 同時還要遵守國家財經政策、法規和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以高校會計實踐教學轉型的意義為起點, 通過研究目前高校推進會計實踐教學的意義和存在的不足, 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財務轉型; 會計實踐教學; 轉型之路;
1 引言
20xx年對于財會人員來說, 絕對是崩潰的一年, 先后經歷了一系列的政策變革, 從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被取消, 到金稅三期, 再到五證合一、財務機器人、個稅改革、營改增后續等等, 每一項改革都讓財會人員苦不堪言, 面臨崩潰, 甚至有大部分的財會人員因此被老板辭退或無奈轉型。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 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96%的會計人員認為財務機器人將在20xx年取代自己的工作, 62%的會計人員表示自己不愿意在五年后繼續從事會計工作。
那么, 問題來了:高校及高校教師應該如何應對財務轉型的新形勢, 如何轉變其會計實踐教學模式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這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及高校教師需要正視并深思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 對財務轉型背景下高校會計實踐教學轉型之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 高校推進會計實踐教學轉型的重要意義
財務轉型主要是為了適應企業運營轉型與發展的需要, 以提升價值創造能力、防范風險為目標, 運用管理會計等多種方法, 創新與實踐財務管理發展目標。通俗地說, 財務轉型就是為了適應企業的轉型, 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效益。那么, 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會計人才是高校會計專業面臨的一大挑戰。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復合會計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改變以往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 積極推進會計實踐教學模式轉型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2.1 符合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
在企業財務轉型的大時代背景下, 高校積極推進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一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二是解決新增勞動力就業結構性升級矛盾的迫切要求;三是培養符合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復合人才的需求。
2.2 推動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模式轉型的深入開展
實踐教學環節是高校培養應用型復合會計人才的重要環節。眾所周知, 會計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大力發展, 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大, 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 尤其是對應用型復合人才的需求更大。但是, 就當前情況來說, 很多高校的會計實踐教學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使得會計人才的培養面臨諸多困難, 導致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因此, 深入探討符合應用型復合會計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 對提升會計人才的專業技能和核心競爭力是非常必要的。
3 當前高校會計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會計實踐教學引入高校已經很長時間了, 但是由于大多數人都認為會計專業應該以理論教學為主, 實踐教學為輔, 所以導致了許多實踐教學活動最后都變成了空有其表的“花瓶”, 其價值沒有得到真正的實現。
3.1 師資力量不足
會計實踐教學活動并不是簡單的讓學生學會簡單的記賬就可以, 更重要的是需要老師能夠根據企業發展需求為學生傳授會計專業知識。可見, 會計實踐教學能否達到預期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實踐老師的專業水平, 高校會計教師不僅應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 還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定期參加社會實踐教學活動。但是, 從當前形勢來看, 高校對會計實踐教學老師并沒有做出專業技能上的強制要求, 很多老師的社會實踐經驗很少, 甚至有一部分老師一點社會實踐經驗都沒有, 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工作, 因此, 許多會計實踐教學老師無法滿足會計實踐教學的要求。
3.2 現有會計實踐教學模式不符合市場需求
實踐教學內容應貼合企業需求, 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詳細設置實踐教學內容。但是, 從現有的實踐教學內容來看, 并不符合市場和企業的需求。首先實踐教學內容較簡單。就目前來說, 高校會計實踐教學內容依然只局限于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等基礎課程上, 相反在財務報表分析、審計實務、稅法納稅籌劃等實踐課程上并沒有設置更多的教學內容;其次, 教學脫離實踐。目前, 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活動主要是以實驗室教學為主, 采用模擬實驗和大量練習課后題的方式進行教學, 這樣往往無法讓學生真正了解到財務工作的靈活性和重要性。
3.3 重理論, 輕實踐
受到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 大多數高校的教學理念還是傳統的教學理念, 會計實踐教學理念在高校教學中還沒有完全得到重視與實行, 具體表現在高校會計課程的設置、課時和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以及考試考核制度的制定等方面。大多數高校會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會計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 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 忽視的學生的反映, 教學方式方法陳舊, 教課內容枯燥無趣, 學生聽之乏味, 缺少學習的激情和熱情, 教師關心的是會計課程的理論課時是否充足, 能否按時完成課程任務, 學生能否及格, 整體的考試過關率怎么樣, 但是, 忽視了學生對會計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知識的運用能力。
3.4 校外實訓基地不足
會計是一門專業性和實操性都很強的學科。高校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 是目前大多數高校運用最多的會計實踐教學方法。但是, 高校組織學生進行校外實習也面臨很大困難。
首先, 缺乏固定的合作單位。企業的財務信息具有很強的保密性并且會計崗位是有限性, 企業里的財務人員相對比較固定, 導致高校和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很難建立相對固定的和長期的合作關系。其次, 時間安排不合理。頂崗實習時間大多安排在學生臨近畢業時進行, 教師很難將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實踐教學進行有效結合, 導致學生無法做到會計理論知識與會計實踐操作有效結合。然后, 高校考慮實習經費的問題, 往往安排學生的實習實訓時間有限, 很多實習方式改成企業派人到高校進行專題講座或者有實習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學習, 但是這樣的方式導致學生很難接觸到企業真實的財務情況和企業整個會計核算流程。總的來說, 校外會計定崗實習流于表面, 達不到預期效果。
3.5 手工賬與會計電算化環節相脫節
目前, 手工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是財會類高校最常見的實驗室。但是, 大多數高校會計手工實驗室局限于讓學生進行單純的登賬, 采用仿真的原始單據、發票、記賬憑證、賬本、剪刀、膠水等工具, 幫助學生熟悉會計業務的操作流程, 從審核發票的真實性到填制記賬憑證再到登記賬本, 最后到編制三大會計報表, 經過這一系列流程的操作, 雖然學生熟悉了業務操作的流程, 但也只是機械的做簡單的模擬賬。另外, 會計電算化實驗是根據給定的簡單會計資料, 用財務軟件進行操作, 比手工賬便捷, 學生更容易操作, 但是, 缺少必要的會計信息系統思想的培養和訓練, 實驗也就成為單純的機械模擬, 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利于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培養。
3.6 實踐教學方法落后
長期以來, 我國高校會計教育普遍采用的都是以老師傳授知識為主。由于教學時間有限、會計業務復雜多變, 導致教師對于很多會計業務問題只能講述其基本理論, 對具體工作中的案例資料無法進行充分的分析與講解, 同時, 老師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也缺少必要的溝通與交流。
4 高校會計實踐教學的轉型之路
4.1 加深實踐教學理念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 學生的操作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成為衡量人才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 因此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也需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 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高校應根據企業的需求重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建立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模式, 努力將學生培養成具有時代創新精神的四有青年。
高校會計教學部門的領導要結合當前會計教育形勢和會計專業的特點, 逐漸改變傳統的會計教學理念, 在保證會計理論教學不被忽視的提前下, 深化改革會計實踐教學, 增強會計實踐教學在整個會計教學過程中的分量, 建立一套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另外, 高校會計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會計實踐教學模式, 把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實踐教學同等看待, 都放到一個同等重要的位置, 保證會計實踐教學得到真正落實。
4.2 豐富實踐教學內容
高校會計教學的方法有很多, 會計實踐教學就是其中之一, 它貫穿于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設計會計實踐教學時要以課程為基礎, 以人才培養目標為目標。會計實踐教學內容具體可以分為基礎技能, 專業技能, 創新能力和職業道德。
基礎技能主要是學習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等理論基礎課程。培養學生在每個課程下解決財務問題的能力, 促進學生掌握會計最基本的理論知識。財務工作是一個應用性、操作性很強的工作, 同時涉及面也很廣。因此, 要培養學生創新性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技能。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各項能力。作為一名會計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國家頒布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以及與會計相關的法規, 旨在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會計人才。因此, 高校開設會計職業道德、經濟法、稅法等課程, 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4.3 將手工賬與會計電算化相結合
為了適應企業財務轉型的需要, 就必須要解決手工賬實驗與會計電算化實驗這兩大實驗相脫節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會計電算化實驗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熟練運用財務軟件的能力, 而手工賬實驗是為了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靈活的運用。根據實驗的順序可以具體分為兩種, 一種是先后實驗, 另一種是平行實驗。前者是指先進行手工賬實驗再進行會計電算化實驗;平行實驗是指兩種實驗同時進行。由此來看, 如果采用平行實驗, 就能實現手工賬實驗與會計電算化實驗的緊密結合, 學生們不僅了解了手工賬的業務處理程序, 同時還熟悉了會計電算化的具體操作步驟。
5 結束語
企業是財務人才的主要需求者, 新時代背景下企業財務轉型對財務人才的要求發生了歷史性的改變。然而高校作為財務人才的主要培養者, 這要求高校會計教育必須根據企業財務轉型對財務人才的實際需求, 積極轉變教育理念、更新課程設置、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傳授的知識要能幫助學生在畢業后能在復雜多變的工作環境中靈活運用這些專業知識, 對學生進行會計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 因此, 高校及高校教師一定要認清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培養出高質量的會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嚴明星.構建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實踐教學探索[J].經營管理者, 20xx, (08) .
[2]肖薇.信息技術環境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探討[J].中國市場, 20xx, (27) .
[3]田紅英.關于高校會計教學創新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 20xx, (6) .
[4]李彩霞.基于“雙創”能力培養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xx, (06) .
解決方案 篇3
1 引言
20xx年對于財會人員來說, 絕對是崩潰的一年, 先后經歷了一系列的政策變革, 從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被取消, 到金稅三期, 再到五證合一、財務機器人、個稅改革、營改增后續等等, 每一項改革都讓財會人員苦不堪言, 面臨崩潰, 甚至有大部分的財會人員因此被老板辭退或無奈轉型。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 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96%的會計人員認為財務機器人將在20xx年取代自己的工作, 62%的會計人員表示自己不愿意在五年后繼續從事會計工作。
那么, 問題來了:高校及高校教師應該如何應對財務轉型的新形勢, 如何轉變其會計實踐教學模式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這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及高校教師需要正視并深思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 對財務轉型背景下高校會計實踐教學轉型之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 高校推進會計實踐教學轉型的重要意義
財務轉型主要是為了適應企業運營轉型與發展的需要, 以提升價值創造能力、防范風險為目標, 運用管理會計等多種方法, 創新與實踐財務管理發展目標。通俗地說, 財務轉型就是為了適應企業的轉型, 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效益。那么, 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會計人才是高校會計專業面臨的一大挑戰。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復合會計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改變以往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 積極推進會計實踐教學模式轉型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2。1 符合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
在企業財務轉型的大時代背景下, 高校積極推進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一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二是解決新增勞動力就業結構性升級矛盾的迫切要求;三是培養符合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復合人才的需求。
2。2 推動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模式轉型的深入開展
實踐教學環節是高校培養應用型復合會計人才的重要環節。眾所周知, 會計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大力發展, 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大, 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 尤其是對應用型復合人才的需求更大。但是, 就當前情況來說, 很多高校的會計實踐教學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使得會計人才的培養面臨諸多困難, 導致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因此, 深入探討符合應用型復合會計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 對提升會計人才的專業技能和核心競爭力是非常必要的。
3 當前高校會計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會計實踐教學引入高校已經很長時間了, 但是由于大多數人都認為會計專業應該以理論教學為主, 實踐教學為輔, 所以導致了許多實踐教學活動最后都變成了空有其表的“花瓶”, 其價值沒有得到真正的實現。
3。1 師資力量不足
會計實踐教學活動并不是簡單的讓學生學會簡單的記賬就可以, 更重要的是需要老師能夠根據企業發展需求為學生傳授會計專業知識。可見, 會計實踐教學能否達到預期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實踐老師的專業水平, 高校會計教師不僅應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 還要緊跟時發展的步伐定期參加社會實踐教學活動。但是, 從當前形勢來看, 高校對會計實踐教學老師并沒有做出專業技能上的強制要求, 很多老師的社會實踐經驗很少, 甚至有一部分老師一點社會實踐經驗都沒有, 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工作, 因此, 許多會計實踐教學老師無法滿足會計實踐教學的要求。
3。2 現有會計實踐教學模式不符合市場需求
實踐教學內容應貼合企業需求, 以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詳細設置實踐教學內容。但是, 從現有的實踐教學內容來看, 并不符合市場和企業的需求。首先實踐教學內容較簡單。就目前來說, 高校會計實踐教學內容依然只局限于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等基礎課程上, 相反在財務報表分析、審計實務、稅法納稅籌劃等實踐課程上并沒有設置更多的教學內容;其次, 教學脫離實踐。目前, 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活動主要是以實驗室教學為主, 采用模擬實驗和大量練習課后題的方式進行教學, 這樣往往無法讓學生真正了解到財務工作的靈活性和重要性。
3。3 重理論, 輕實踐
受到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 大多數高校的教學理念還是傳統的教學理念, 會計實踐教學理念在高校教學中還沒有完全得到重視與實行, 具體表現在高校會計課程的設置、課時和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以及考試考核制度的制定等方面。大多數高校會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會計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 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 忽視的學生的反映, 教學方式方法陳舊, 教課內容枯燥無趣, 學生聽之乏味, 缺少學習的激情和熱情, 教師關心的是會計課程的理論課時是否充足, 能否按時完成課程任務, 學生能否及格, 整體的考試過關率怎么樣, 但是, 忽視了學生對會計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知識的運用能力。
3。4 校外實訓基地不足
會計是一門專業性和實操性都很強的學科。高校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 是目前大多數高校運用最多的會計實踐教學方法。但是, 高校組織學生進行校外實習也面臨很大困難。
首先, 缺乏固定的合作單位。企業的財務信息具有很強的保密性并且會計崗位是有限性, 企業里的財務人員相對比較固定, 導致高校和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很難建立相對固定的和長期的合作關系。其次, 時間安排不合理。頂崗實習時間大多安排在學生臨近畢業時進行, 教師很難將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實踐教學進行有效結合, 導致學生無法做到會計理論知識與會計實踐操作有效結合。然后, 高校考慮實習經費的問題, 往往安排學生的實習實訓時間有限, 很多實習方式改成企業派人到高校進行專題講座或者有實習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學習, 但是這樣的方式導致學生很難接觸到企業真實的財務情況和企業整個會計核算流程。總的來說, 校外會計定崗實習流于表面, 達不到預期效果。
3。5 手工賬與會計電算化環節相脫節
目前, 手工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是財會類高校最常見的實驗室。但是, 大多數高校會計手工實驗室局限于讓學生進行單純的'登賬, 采用仿真的原始單據、發票、記賬憑證、賬本、剪刀、膠水等工具, 幫助學生熟悉會計業務的操作流程, 從審核發票的真實性到填制記賬憑證再到登記賬本, 最后到編制三大會計報表, 經過這一系列流程的操作, 雖然學生熟悉了業務操作的流程, 但也只是機械的做簡單的模擬賬。另外, 會計電算化實驗是根據給定的簡單會計資料, 用財務軟件進行操作, 比手工賬便捷, 學生更容易操作, 但是, 缺少必要的會計信息系統思想的培養和訓練, 實驗也就成為單純的機械模擬, 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利于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培養。
3。6 實踐教學方法落后
長期以來, 我國高校會計教育普遍采用的都是以老師傳授知識為主。由于教學時間有限、會計業務復雜多變, 導致教師對于很多會計業務問題只能講述其基本理論, 對具體工作中的案例資料無法進行充分的分析與講解, 同時, 老師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也缺少必要的溝通與交流。
4 高校會計實踐教學的轉型之路
4。1 加深實踐教學理念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 學生的操作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成為衡量人才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 因此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也需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 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高校應根據企業的需求重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建立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模式, 努力將學生培養成具有時代創新精神的四有青年。
高校會計教學部門的領導要結合當前會計教育形勢和會計專業的特點, 逐漸改變傳統的會計教學理念, 在保證會計理論教學不被忽視的提前下, 深化改革會計實踐教學, 增強會計實踐教學在整個會計教學過程中的分量, 建立一套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另外, 高校會計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會計實踐教學模式, 把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實踐教學同等看待, 都放到一個同等重要的位置, 保證會計實踐教學得到真正落實。
4。2 豐富實踐教學內容
高校會計教學的方法有很多, 會計實踐教學就是其中之一, 它貫穿于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設計會計實踐教學時要以課程為基礎, 以人才培養目標為目標。會計實踐教學內容具體可以分為基礎技能, 專業技能, 創新能力和職業道德。
基礎技能主要是學習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等理論基礎課程。培養學生在每個課程下解決財務問題的能力, 促進學生掌握會計最基本的理論知識。財務工作是一個應用性、操作性很強的工作, 同時涉及面也很廣。因此, 要培養學生創新性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技能。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各項能力。作為一名會計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國家頒布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以及與會計相關的法規, 旨在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會計人才。因此, 高校開設會計職業道德、經濟法、稅法等課程, 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4。3 將手工賬與會計電算化相結合
為了適應企業財務轉型的需要, 就必須要解決手工賬實驗與會計電算化實驗這兩大實驗相脫節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會計電算化實驗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熟練運用財務軟件的能力, 而手工賬實驗是為了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靈活的運用。根據實驗的順序可以具體分為兩種, 一種是先后實驗, 另一種是平行實驗。前者是指先進行手工賬實驗再進行會計電算化實驗;平行實驗是指兩種實驗同時進行。由此來看, 如果采用平行實驗, 就能實現手工賬實驗與會計電算化實驗的緊密結合, 學生們不僅了解了手工賬的業務處理程序, 同時還熟悉了會計電算化的具體操作步驟。
5 結束語
企業是財務人才的主要需求者, 新時代背景下企業財務轉型對財務人才的要求發生了歷史性的改變。然而高校作為財務人才的主要培養者, 這要求高校會計教育必須根據企業財務轉型對財務人才的實際需求, 積極轉變教育理念、更新課程設置、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傳授的知識要能幫助學生在畢業后能在復雜多變的工作環境中靈活運用這些專業知識, 對學生進行會計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 因此, 高校及高校教師一定要認清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培養出高質量的會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嚴明星。構建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實踐教學探索[J]。經營管理者, 20xx, (08) 。
[2]肖薇。信息技術環境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探討[J]。中國市場, 20xx, (27) 。
[3]田紅英。關于高校會計教學創新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 20xx, (6) 。
[4]李彩霞。基于“雙創”能力培養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xx, (06) 。
解決方案 篇4
許計算機用戶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使用電腦過程中敲錯了一個鍵,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天的工作成果便會付之東流。就是不出現操作錯誤,也會因為病毒、木馬等軟件的攻擊,使你的電腦出現無緣無故的死機、運行緩慢等癥狀。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不斷普及,確保系統數據信息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種情況下,系統軟件數據備份和恢復就成為我們平時日常操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本文從系統軟件備份和恢復、常用軟件備份和恢復兩個方面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
一、Windows XP系統備份/恢復方案
數據備份/恢復:顧名思義,就是將數據以某種方式加以保留,以便在系統遭受破壞或其他特定情況下,重新加以利用的一個過程。概念雖然簡單,但真正實現起來卻是件繁瑣的事情,下文筆者利用windows自帶的備份、恢復工具創建系統還原點,并利用還原點進行系統恢復的一套系統軟件備份/恢復解決方案。
1、創建還原點
使用系統還原的第一步是創建系統還原點,它的作用就像用戶沒病時存錢,一旦生病才需要用錢那樣-“防微杜漸”。
使用前提:為了確保系統還原功能的有效性,安裝Windows XP系統分區不能關閉系統還原功能,但可以調整用于系統還原的磁盤空間。
方法:點擊“控制面板”中的“系統”對話框的“系統還原”標簽項(圖1),確保“在所有驅動器上關閉系統還原”復選項不被勾選;再確定“可用的驅動器”下的Windows XP分區狀態是否為“監視”;最后點擊“設置”按鈕打開設置對話框(圖2),根據分區剩余磁盤空間情況拖動滑塊確定“要使用的磁盤空間大小”。
小提示:非系統分區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啟動系統還原功能的,為了節約磁盤空間,可以在圖2中勾選“關閉這個驅動器上的“系統還原””選項即可。
創建還原點:第一次創建還原點最好在系統安裝完驅動程序和常用軟件之后,以后可以根據需要不定期地創建還原點。
方法:點擊“開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統工具”→“系統還原”菜單項,在“系統還原向導”對話框中創建一個還原點,點擊“下一步”按鈕在“還原點描述”中輸入說明信息,點擊“創建”按鈕完成還原點的創建。
小提示:①由于Windows XP安裝驅動程序等軟件的同時會自動創建還原點,所以安裝軟件之后是否創建還原點要視實際情況而定。特別是在安裝不太穩定的共享軟件之前,為了防止萬一,還是先創建還原點比較穩妥。
②在創建系統還原點時務必確保有足夠的磁盤可用空間,否則會導致創建失敗。
2、使用還原點恢復
一旦Windows XP出現了故障,可以利用我們先前創建的還原點使用下面幾種辦法對系統進行恢復。
(1)系統還原法
如果Windows XP出現了故障,但仍可以正常模式啟動。可以使用系統還原法進行恢復。
方法:點擊“開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統工具” →“系統還原”,打開系統還原向導,然后選擇“恢復我的計算機到一個較早的時間”選項,點擊“下一步”按鈕,在日歷上點擊黑體字顯示的日期選擇系統還原點(圖3),點擊“下一步”按鈕即可進行系統還原。還原結束后,系統會自動重新啟動,所以執行還原操作時不要運行其它程序,以防文件丟失或還原失敗。
(2)“安全模式”還原法
如果計算機不能正常啟動,可以使用“安全模式”或者其它啟動選項來啟動計算機,在電腦啟動時按下F8鍵,在啟動模式菜單中選擇安全模式,進入安全模式以后就可以像上述系統還原法那樣進行系統還原了。下面列出了Windows XP的高級啟動選項的說明:
基本安全模式:僅使用最基本的系統模塊和驅動程序啟動Windows XP,不加載網絡支持,加載的驅動程序和模塊用于鼠標、監視器、鍵盤、存儲器、基本的視頻和默認的系統服務,在安全模式下也可以啟用啟動日志。
帶網絡連接的安全模式:僅使用基本的系統模塊和驅動程序啟動Windows XP,并且加載了網絡支持,但不支持PCMCIA網絡,帶網絡連接的安全模式也可以啟用啟動日志。
啟用啟動日志模式:生成正在加載的驅動程序和服務的啟動日志文件,該日志文件命名為Ntbtlog.txt,被保存在系統的根目錄下。
啟用VGA模式:使用基本的VGA(視頻)驅動程序啟動Windows XP,如果導致Windows XP不能正常啟動的原因是安裝了新的視頻卡驅動程序,那么使用該模式非常有用,其它的安全模式也只使用基本的視頻驅動程序。
最后一次正確的配置:使用Windows XP在最后一次關機是保存的設置(注冊信息)來啟動Windows XP,僅在配置錯誤時使用,不能解決由于驅動程序或文件破壞或丟失而引起的問題,當用戶選擇“最后一次正確的配置”選項后,則在最后一次正確的配置之后所做的修改和系統配置將丟失。
目錄服務恢復模式:恢復域控制器的活動目錄信息,改選項只用于Windows XP域控制器,不能用于Windows XP Professional或者成員服務器。
調試模式:啟動Windows XP時,通過串行電纜將調試信息發送到另一臺計算機上,以便用戶解決問題。
小提示:雖然系統還原支持在“安全模式”下使用,但是計算機運行在安全模式下,“系統還原”不創建任何還原點。所以當計算機運行在安全模式下時,無法撤銷所執行的還原操作。
(3)還原驅動程序
由于Windows XP在安裝驅動程序時會自動建立還原點,如果你在安裝或者更新了驅動程序后,發現硬件不能正常工作了,可以使用驅動程序的還原功能還原。
方法:在“控制面板”中打開“設備管理器”窗口,選擇你所需恢復的驅動程序硬件名稱,單擊鼠標右鍵打開“屬性”窗口,選中“驅動程序”標簽項(圖4),然后點擊“返回驅動程序”按鈕按提示操作即可。
解決方案 篇5
Win8.1微軟帳戶登錄一直顯示“請稍后”的解決方法:
1、極有可能帳戶設置有問題,嘗試重新注冊一個微軟帳戶然后再登錄系統。
2、嘗試修復系統文件 按WIN+X 然后選擇 命令提示符(管理員),打開后,執行:SFC /SCANNOW 命令;
3、不使用微軟帳戶而使用本地帳戶來使用。
Win8.1系統登錄,應用商店應用下載安裝都需要用到微軟帳戶,一方面加強了系統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則提高了微軟帳戶的實用功能。
【解決方案】相關文章:
解決方案12-01
解決方案模板09-12
行業解決方案12-01
erp解決方案12-04
企業解決方案12-04
存儲解決方案12-02
【精選】解決方案6篇05-16
解決方案九篇05-20
精選解決方案7篇05-21
解決方案7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