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解決方案模板集合6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解決方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解決方案 篇1
1概述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其安全性和舒適性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支撐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生產業務不斷增加,現有基于2.4GWLAN的車地通信系統面臨挑戰。隨著4G無線寬帶技術的普及,軌道交通行業建設大容量車地無線通信系統成為可能。同時,為節省有限的頻率資源,減少重復建設,充分發揮系統能力,建設基于TD-LTE技術的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綜合承載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乘客信息系統(PIS)、視頻監控系統等生產系統的業務信息,成為未來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的必然。
2軌道交通車地無線通信業務介紹
在軌道交通行業中,涉及車地無線通信業務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系統。
2.1 信號系統
信號系統傳送的信息主要為列控CBTC信息,其中地面設備對列車傳輸的信息包括移動授權、限速信息、列車識別號、運營調整指令等信息,列車對地面設備傳輸的信息包括列車車組號、屏蔽門開/關命令、本列車的定位信息、本列車的速度信息等。
在高速移動狀態下,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需要提供滿足寬帶、穩定、具有QoS保障和實時性要求主備冗余的雙向數據通道。
1)列控系統實時性、可靠性及安全需求
a.實時性、可靠性要求
*列控信息經有線和無線網絡傳輸延遲時間應小于150ms。
*單網絡信息傳輸的丟包率應小于1%,誤碼率小于10-6。
*車-地通信單網絡的越區切換中斷時間應在100ms以內。
*可靠性:系統設備平均無故障時間為MTBF>2×104h。
*可用性:系統的可用性指標≥99.99%。
*可維護性:系統設備的平均故障修復時間為MTTR<30 b.="" b=""><30min。
b.列控安全性要求
*傳輸通道應采用獨立的熱備冗余物理通信通道。
*訪問控制要求:要求信號系統A/B通道相互獨立。
*在安全監測、審計與監控、網絡反病毒和備份與災難恢復等方面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同時具備足夠的防止內、外人員進行違規操作和攻擊破壞的能力等。
*把不同類型的數據傳輸通道應相對獨立或采用經由不同的虛擬局域網(VLAN)進行傳輸。
*無線網絡的安全性:車載無線單元與基站之間在傳遞數據前,必須建立授權并關聯。
2)業務帶寬需求
a.正線需求
信號系統需在車頭、車尾分別冗余配置連接A、B承載網的傳輸通道。每傳輸通道上/下行信息承載需求各為100kbit/s,考慮25%余量后,承載網絡按上/下行125kbit/s設計。每列車單網承載上/下行列控信息業務帶寬各為2×125kbit/s=0.25Mbit/s。
正常情況下,每個RRU小區內的列車數為2列車,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按4列車預設承載需求,單網業務信息承載帶寬為上/下行各1Mbit/s。
特殊情況下,多輛列車進入小區時,車地無線承載網絡可根據QoS等調度策略,優先保障列控信息的安全傳輸,以滿足列控信息傳輸實時性、可靠性及安全性需求。
b.停車場和車輛段信息承載需求
在車輛基地(停車場和車輛段)場景下,只有部分列車需傳遞信號系統車載自檢(及車輛自檢等)信息,上/下行各1Mbit/s即可滿足列控業務信息承載需求。
2.2 乘客信息系統(PIS)
PIS系統需將播控中心下發的播放節目,如新聞廣播、旅行指南、換乘信息、在線廣告等便民信息在車載乘客信息系統顯示屏上實時顯示。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需提供匹配PIS需求的連續高帶寬、低時延車地無線傳輸通道。
PIS圖像傳輸帶寬需求如下:按照1080P分辨率考慮,H.264編碼方式,采用組播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帶寬需求為下行8Mbit/s。
2.3 視頻監控系統
在軌道交通車地無線的應用場景下,車載視頻監控系統視頻監控圖像回傳是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最大的上行傳輸業務需求,其重要性僅次于信號系統業務需求。
視頻監控系統視頻監控圖像回傳帶寬需求如下:按照720P分辨率考慮,采用H.264編碼方式,每路圖像帶寬為2Mbit/s,按照大小區最多上傳2路圖像考慮,共需帶寬為上行4Mbit/s。
2.4 緊急文本信息
控制中心調度員可向列車發送緊急文本信息,在列車上緊急文本信息與PIS圖像疊加后在客室顯示屏上播出。
緊急本文信息傳輸帶寬需求:單列車傳輸帶寬需求為下行20kbit/s。正常情況下,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單小區容量按4列車設計,信息承載帶寬為下行100kbit/s。
2.5 其他系統
在軌道交通項目中,還有安防車載監測信息、車載火災報警系統(FAS)信息、列車運行狀態監測信息回傳業務需要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進行承載,避免單獨建設浪費投資。
上述傳輸帶寬需求:單列車傳輸帶寬需求上行100kbit/s。正常情況下,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單小區容量按4列車設計,信息承載帶寬為上行400kbit/s。
3技術體制選擇
1)傳統車地無線體制及存在的問題
國內已開通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信號系統均采用無線局域網技術,運行在2.4G頻段。由于2.4G頻段屬于開放頻段,極易受到干擾,給軌道交通安全運營帶來了隱患。近些年,深圳地鐵就發生了由于乘客的無線設備干擾地鐵信號系統,并導致區間停車的情況發生。
國內已開通的軌道交通工程乘客信息系統車地無線部分采用兩種技術:WLAN和DVB-T。WLAN技術并不是針對快速移動而研發的技術,雖經過廠家不斷更新,制定出快速移動切換的解決方案,但在軌道交通行業實際使用過程中,還是存在切換過程中降低數據傳輸效率、帶寬不穩定的情況,在已開通的工程中,并不能完全滿足設計要求的視頻直播和列車監控圖像實時上傳的功能,WLAN技術只是在沒有更好技術情況下的無奈選擇。DVB-T技術單套設備配置時,僅支持地面至列車的單向數據傳輸,無法實現列車監控圖像實時上傳的功能,同時也需申請專用頻率。
2)車地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
針對軌道交通行業采用WLAN技術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20xx年2月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重新發布1785~1805MHz頻段無線接入系統頻率使用事宜的通知”,該文明確指出1785~1805MHz頻段可用于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專用通信,解決了城市軌道交通車地通信迫切需要的專用頻率問題。LTE技術以其大帶寬、高可靠性、有效避免干擾、覆蓋范圍大、切換少等方面的優勢,完全能夠滿足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的要求。目前,LTE已經有成熟的產品在運營商中使用,并且在鄭州地鐵和朔黃鐵路等軌道交通工程中得到應用,并在20xx年完成了TD-LTE系統通信性能測試。
3)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技術體制
在地鐵應用環境中,LTE擁有專用頻點的情況下,相對于WLAN技術的優勢。在軌道交通中,列車的高速移動會導致多普勒頻移增大,LTE在設計時就考慮高速移動需求,有專門的頻偏估算和糾錯算法,增強的算法可以容忍頻偏范圍超過1kHz,保證高速場景性能。
相對于目前應用的WLAN設備,LTE具有的抗外界干擾以及高速移動性能,具有明顯的優勢。根據以上分析,建議采用LTE技術組建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綜合承載信號系統、PIS、視頻監控系統、緊急文本信息等車地通信業務。
4組網方案
1)LTE技術體制概述
LTE網絡架構采用基于IP的扁平化網絡結構,由核心網子系統(EPC)、無線網子系統eNodeB及終端設備組成,其中,eNodeB包含分布式基帶處理單元(BBU)和射頻拉遠單元(RRU)設備。
EPC由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歸屬用戶服務器(HSS)、服務網關(S-GW)及分組網關(PGW)、路由器及根據需要配置的MBMS-GW組播網關等設備構成。
TD-LTE技術具備上下行資源可調配的特點,可根據業務需要靈活配置上下行業務比例。
2)TD-LTE技術的寬帶移動性優勢
移動接入性強:采用自動頻率校正確保高速移動(>120km/h)場景下的無線鏈路質量,具備優良的高速移動狀態下的寬帶接入能力。
抗干擾能力強:采用ICIC、IRC等專業技術,有效降低小區邊緣頻率干擾,提高小區吞吐率,若使用行業專有頻段,外部干擾少。
QoS機制:LTE系統定義了標準的QCI屬性,所有QCI屬性均可根據實際需求預配置在eNodeB上,這些參數決定了無線側承載資源的分配。在資源受限的條件下由ARP參數決定是否接受相應的承載建立請求。
3)組網方案
本工程組建的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采用兩套LTE設備冗余組成A、B兩張網,全線按照鏈狀網結構分別部署兩套完全相同的“BBU+RRU”網絡,通過專用傳輸系統提供的傳輸通道分別接入控制中心設置的兩套LTE核心網設備。
隧道區間采用RRU+漏泄同軸電纜方式覆蓋,車輛段采用RRU+天線方式覆蓋。兩張網絡完全獨立,并行工作,互不影響。
每個網絡均包括EPC、eNodeB、車載無線終端(CPE)。信號系統信息在兩套網絡上同時傳輸,以保證其對網絡可靠性的要求,由信號系統同時接收并判斷確定使用有用信息。
4)頻率規劃及指配
a.網絡承載業務帶寬需求
根據第2節業務帶寬需求分析,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需要承載的業務信息。
b.頻率資源規劃
正線(地下部分)無線頻率需求:
*根據業務信息承載統計,正線A、B雙網共需20MHz頻率資源。
*A網使用15MHz帶寬組網。
*B網使用5MHz帶寬組網。
車輛基地(地面部分)無線帶寬需求:
*根據業務信息承載統計,A、B雙網共需10MHz頻率資源。
*A網使用5MHz帶寬組網。
*B網使用5MHz帶寬(與正線B網組網方式始終一致)。
c.需要說明的問題
由于A網在車輛段(地面)和正線(地下)采用不同的頻率帶寬組網,在2個不同頻帶的eNodeB小區邊界位置(位于出入段線附近)會產生1~2s的鏈路中斷時間,用于注冊到A網的車載終端執行小區重選操作;B網在正線和車輛基地的組網方式始終一致,切換不受影響。
在上下行時隙配置一致時,兩個TD-LTE網絡可以同站址共存。本方案通過對基站和車載設備側的合路器加裝濾波器進一步消除網絡干擾,提高頻譜利用率。
5)與運營商無線頻率干擾
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與運營商間干擾主要需考慮TD-LTE與其頻段最接近的運營商無線系統間的干擾,主要為FDD上行頻率1755~1785MHz,移動DCS下行1805~1830MHz,通過分析運營商無線系統和TD-LTE(1785~1805MHz)系統雜散和阻塞要求,兩系統間必須具備80dB的隔離度,既運營商無線系統的頻率和TD-LTE(1785~1805MHz)間需設置5MHz的保護間隔。
在實際工程中,軌道交通建設方可與運營商進行協商,要求運營商進行頻率規劃,在軌道交通中不引入與TD-LTE(1785~1805MHz)相鄰的頻段,且保證5MHz的頻率間隔。
6)QoS規劃
基于LTE技術的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承載了信號系統列控CBTC信息、PIS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緊急文本信息等業務,各業務的ARP分配由高到低;同時根據各業務對可靠性、時延的要求,系統為其分配不同的QCI。
7)無線信號覆蓋設計
a.系統指標
根據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的承載需求,無線網絡覆蓋率的設計目標需要滿足如下指標。
*要求在覆蓋區域內,TD-LTE無線網絡覆蓋率應滿足RSRP≥-95dBm的概率大于95%;
*要求在同頻組網條件下,滿足車地承載業務信息需求的概率大于95%;
*無線接通率:基本目標>98%;
*掉線率:基本目標98%;
*塊誤碼率(BLER):基本目標<10%,挑戰目標<1%。
b.區間覆蓋
覆蓋方式: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無線覆蓋可以采用天線和漏纜覆蓋,對于地下線路建議采用漏纜方式進行覆蓋,對于車輛段(維修基地)和地上線路建議采用天線覆蓋。
漏纜方案:對于單漏纜和雙漏纜的選擇,不能僅僅考慮設備數據吞吐能力的'差異,還需要考慮漏纜部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當其中一根漏纜出現問題時,另外一根漏纜仍可以正常使用,系統可以通過傳輸模式自動轉換(如從TM3轉為TM1模式)消除無線覆蓋的單點故障。另外雙漏纜部署,按雙流方式實現MIMO空間復用,可以有效提高信道的容量。綜合以上分析,建議使用雙漏纜方案。
5實驗測試
20xx年上半年,由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組織,多家LTE設備廠家、信號系統設備廠家、乘客信息系統設備廠家和視頻監控系統設備廠家參與,共同進行了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試驗。本次試驗共分為兩步:第一步為實驗室測試,第二步為現場測試。20xx年上半年進行的實驗室測試驗證了LTE系統在城市軌道交通車地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的可用性;20xx年下半年進行的現場測試對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及各項技術指標進行了驗證,包括丟包率、切換試驗和不同頻寬的吞吐量,現場測試結果驗證了基于LTE技術的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滿足軌道交通信號系統、PIS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緊急文本下發等業務需求。
6結論
綜上所述,經過業務分析、技術比選和LTE技術研究,確立了基于LTE技術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的技術方案。實驗測試數據驗證了該技術方案的可用性和可行性。建設基于LTE技術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可以有效解決專用頻率資源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大大減少工程投資。因此,建設基于LTE技術的無線通信綜合承載網將成為未來軌道交通建設的必然選擇。
解決方案 篇2
故障現象:無法登錄至寬帶路由器設置頁面。
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首先確認路由器與電腦已經正確連接。檢查網卡端口和路由器LAN端口對應的指示燈是否正常。
如果指示燈不正常,重新插好網線或者替換雙絞線,然后在電腦中檢查網絡連接:先將電腦的IP地址設置成自動獲取IP地址。然后查看網卡的連接是否正確獲得IP地址和網關信息,如果沒有請手動設置,如果這些信息已經正確獲得 ,請注意是否開啟了防火墻服務,如開啟請將它禁用。
比較新的路由器(尤其是家用的)多采用IE登錄路由器的方式進行維護,因此我們可以在IE的連接設置中選擇“從不進行撥號連接”,再單擊“局域網設置”,清空所有選項。然后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寬帶路由器的IP地址,按下Enter鍵即可進入設置頁面。如還不能登錄,請嘗試將網關設置為路由器的IP地址,本機IP地址設為與路由器同網段的IP地址再進行連接。
如果用上面的方法還不能解決所遇到的問題,請檢查網卡是否與系統的其他的硬件有沖突。
故障現象:經常出現無法連接到路由器或連接速度非常慢的情況。
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這種情況與網線的關系比較大。
如果經常出現連接問題,可能存在水晶頭質量問題或接觸問題,注意將各個接口插緊。并更換質量好的水晶頭。同時檢查網線的線序是否正確。
故障現象:使用ADSL方式上網,設置好路由器以后卻無法使用撥號軟件進行撥號。
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設置好路由器的PPPoE連接后就從路由器進行撥號了,無須再使用電腦里的撥號軟件,只要將電腦的IP地址設置為“自動獲取”或者設置為與路由器不沖突的IP地址即可。
故障現象:路由器無法獲取廣域網地址。
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首先請檢查路由器的WAN口指示燈是否已經亮起,如果沒亮則網線或者水晶頭有問題。然后檢查路由器是否已經正確配置并保存重啟,否則設置不能生效!有時候還可能需要克隆網卡的MAC地址到路由器的廣域網接口,具體設置參考路由器手冊。 更多內容請看校園網專題、局域網、無線網狀網介紹專題,或進入討論組討論。
的人位于防火墻或路由器之后時, 阻止了雙方直接連接到 Internet。此時要求雙方所使用的網絡地址轉換設備支持UPnP技術。關于路由器對該技術的支持情況請看你所用的路由器說明書,并咨詢廠商技術支持。個別路由器需要在LAN設置中將UPnP設置為“Enable”。支持UPnP的系統主要有Windows XP和Windows Me。
故障現象:外網不能訪問在局域網中設置的服務器(如WWW FTP等)。
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如果在局域網中設置了服務器請使用路由器的端口映射功能。各型號路由器的設置項目請參考對應路由器手冊。
注意,其中需要設置的是服務器的局域網IP地址,對外提供的端口,服務器所使用的端口以及使用的協議。以下是一些常用端口供參考:
FTP—20 21 SMTP—25 HTTP—80 POP3—110 pcAnywhere—22 5631 5632 MSN文件傳輸—6891~6900。關于更多的端口信息請到網絡上查找全部端口說明。
故障現象:忘記了路由器的IP地址/密碼,無法再進入設置頁面。
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每種路由器的默認IP地址和取消密碼都不相同,有的需要一些命令行操作(如Cisco設備采用IOS操作系統),有可以由廠商算出某個設備的萬能密碼的 如D-LINK設備通過產品串號來算出 ,還有利用設備上的Reset鍵復位幾次就可以恢復原始密碼的(如某些國產品牌設備)。
解決方案 篇3
實現長距離、大帶寬、高移動性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等都已經充斥每個人的生活。無處不在的網絡、連接、計算、數據匯聚為“云管端”這一新信息架構,而移動互聯網作為管道中的關鍵一環,愈發顯出其重要性。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歷史,已經從2G語音通信時代進入到4G暢享高速網絡時代。目前,pre-5G的商用和5G的研究已經開始,其中,4G LTE技術帶來的變革尤其具有革命性意義,OFDM調制技術的引入、高效的傳輸編碼技術、更加簡化的網絡架構,產生了帶寬、靈活度、傳輸效率等性能的巨大提升,造就了人們對無線通信的更多依賴。而5G技術一方面沿著4G LTE的方向繼續演進,不斷地通過引入新的調制、天線、組網技術來提升頻譜利用率和單位面積內的數據吞吐量;另一方面更把目標投入了高頻段新的廣闊頻譜和應用場景匯總,基本上是要囊括一切無線接入應用場景,這必將催生一大批新的移動應用和生產生活模式。
采用LTE技術的無線覆蓋方案是未來趨勢
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同時,傳統無線局域網的發展勢頭同樣迅猛。相比傳統有線接入網絡,無線局域網具有無需布線安裝便捷,用戶接入方便并使用靈活,經濟節能,在一定范圍內可以自由移動,傳輸速率高等優點。由于無線局域網的多方面優點,使其在無論是覆蓋小至幾個用戶的局域網,還是大至上千用戶的大型網絡上都有應用。在醫院、商店和學校等公共場合,都有無線局域網的身影。但該技術仍然存在一些弊端,譬如客戶端經常不能連上網絡,經常掉線;可能無法獲得IP地址;可能在多用戶使用同個AP產生速度極慢的現象;若一個AP出現故障,將會大面積的使信號處于盲區等諸多問題。由于無線局域網技術發展上本身是作為以太網絡的無線接入擴展,因此在空口上對于多用戶缺少統一的調度協調,對于多個AP之間也不存在統一的調度協調,再加之過分追求速度和低成本而犧牲了很多移動速度、可靠性等方面的技術保證,因此在應用到具有大帶寬、多用戶、移動特性的公共場所時,難免弊端頻現。
目前,大部分企業專用網絡領域均采用無線局域網覆蓋方式,而企業專用網絡不同于社會公共無線熱點,它對于帶寬、可靠性、多用戶、移動性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需求。只是長期受限于頻譜、網絡規模、設備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企業專用網絡大多只能采用無線局域網的解決方案。不過,隨著萬物互聯急速發展時代的到來,移動通信技術和相關硬件平臺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有大量新的頻譜資源進行釋放。采用LTE技術來改進現有的以無線局域網標準為主的企業專用網絡必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針對企業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LTE技術的無線覆蓋方案,提供具有傳輸距離、移動性、并發用戶數和可靠性優勢的無線接入設備將會獲得市場的青睞。不過,對于廣大芯片解決方案提供商而言,這不僅是一個機會,更是一次挑戰,如果沒有無線通信領域的長期積累,也將無法在這個廣闊的市場中分一杯羹。
中興無線通訊芯片:高移動性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縱觀國內的芯片企業,中興微電子可能會是這個市場中的一匹黑馬。中興微電子于20xx年注冊成立,前身是中興通訊于1996年成立的IC設計部,已擁有19年的IC研發歷史。根據官方消息,中興微電子現有研發人員約20xx人,在深圳、西安、南京、上海、美國均設有研發機構,截至目前,共申請IC專利超過20xx件。公司每年將營收的30%用于研發投入,20xx年銷售規模已躋身國內集成電路行業前三。
中興微電子多年來為中興通訊供應通信芯片,在無線通訊芯片領域有著長期的積累,從而使得其可以將標準商用網絡的服務經驗拿來為廣大企業客戶所用,為他們提供長距離、大帶寬、高移動性的定制化的芯片解決方案,將無線最前沿技術應用于專用網絡。
目前中興微電子提供包括定制芯片、通信協議棧、核心網解決方案在內的多種定制化服務。涉及應用場景相當廣泛,例如基于LTE技術的無線交通覆蓋解決方案,在保證高吞吐量和高移動速率的基礎上,提供基于低成本的接入AP、車載CPE和高速網關設備的組網方案和芯片解決方案,從而能夠靈活支持各種授權和非授權頻段的無線接入服務。并且其特有的單芯片軟件無線電架構能充分保證系統的高集成度、定制化、可升級特性。又或者,無線視頻監控解決方案同樣可以基于LTE技術,從而保證多路移動或者固定攝像頭的無線高清的回傳,減小布網成本。同時通過采用下移核心網絡技術和簡單以太網組網方式,可以說是監控安防未來升級的絕佳方式。再者,無線中繼解決方案可以應用到一些不方便布置有線連接的場景,有些AP無有線回傳通道,通過無線的中繼就可以回傳到控制中心。
是否擁有足夠多的技術積累,能否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從而讓移動互聯技術能夠適配于不同企業用戶的需求,讓大家分享無線技術的前沿發展,這將成為各家芯片服務商的必備功課,而誰又能在這個市場中獨占鰲頭,讓我們拭目以待。
解決方案 篇4
方案一:
1、關閉手機,取出電池,手機靜置五分鐘左右。
2、找一根USB數據線,連接手機。
3、洗手,或者把手弄濕(關鍵步驟,為的是更好把靜電導出去)。
4、濕手狀態下同一只手的拇指接觸USB線另一端的金屬部分,食指按到地上兩秒左右(初步去電)。
5、拆開后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小小的金屬塊在電池倉隔壁,這就是手機震動的發生器,俗稱震子。由于它也是直接連接手機主板的,我們可以如法炮制,濕手狀態下同一只手的拇指接觸震子,食指按到地上兩秒左右。
方案二: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透明膠布粘,在膠布快速揭開的時候,部分電荷是會被帶走的,就象初中物理摩擦玻璃棒、橡膠棒帶電一樣。另外,膠布會把屏幕表面的微小灰塵、汗漬、鹽分等粘走,這些微小的東西對屏幕荷電也是有影響的,所以我覺得你用膠布多粘幾次應該可以修復的。
方案三:
用熱吹風(吹頭發的)吹屏幕,注意開到中檔,吹得要均勻感覺屏幕熱了就行了(注意:要把機子電池拿掉)
方案四:
把手機電池取下,電熨斗通電,在床單上把床單壓燙,溫度要適中,移開電熨斗,把手機屏幕反扣在發熱的床單上,把屏幕蓋燙(溫度還是要適中,不重復了),如此反復5次左右。
方案五:
打開后蓋,把電池外表面包裹的絕緣紙去掉,把電池的負極露出來,再把電池裝回,開機就行了。遇到電容屏失效時,只需拿下后蓋,用4個手指直接摸在電池的負極,大拇指觸摸屏幕就行了。還不行,大拇指也摸摸電池負極,這回一定行了。
解決方案 篇5
傳統物理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主體,往往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圍繞老師轉。課堂上只有老師和少數幾個學生的聲音,導致大部分學生有較大的負擔和壓力,缺少自主性和愉快感。這種教學模式使本來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充滿趣味性、挑戰性和神奇色彩的物理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導致學生處于被動接收知識的狀態,不利于學生智能的開發和身心發展。長此以往,學生的主動性將喪失,缺乏探究精神、創新精神,只會死板地背概念、記公式,缺乏觀察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對知識靈活應用的能力。因此,物理教學的課堂行為轉變迫在眉睫。葉圣陶說過:“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物理課堂要交給學生,把老師的個人“教”的課堂轉變為能讓眾多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轉變物理教學的課堂行為,物理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精心設計問題,提倡自由發言,層層引入
在傳統的物理課堂上,學生經常因為害怕答錯問題,不敢舉手,不敢說出自己的見解,久而久之,其思維空間就變得越來越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逐漸消失,變得不主動求知,而是被動地接受。這種情況在物理教學中是最忌諱的。筆者在北京海淀區師資培訓學校附屬中學聽課時,常常見到老師這樣提示學生:“這個問題誰能來回答?請自由發言,大膽說出你自己的看法。”這樣就打破了“要發言,先舉手”的課堂陳規。“大膽說出你的看法”也鼓勵了學生自由地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物理是探究性很強的自然學科。學生在自由討論和回答問題過程中將會發現自然界的奧妙、社會與課本知識的緊密聯系,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學生可以在互動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相互改正,相互促進。
為了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教師在備課時候應精心設計問題。例如,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內容可以設計為:(1)勻速直線運動是哪個物理量恒定的直線運動?(2)勻變速直線運動和勻速直線運動有什么不同?勻變速直線運動有什么特點?(3)勻變速直線運動有怎樣的規律?層層深入,充分激發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在對兩個內容的比較中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引出要講的主要內容,而這些都是學生自己來完成的,由此讓學生在對比、思考和研究中得出結論。同時經過回答問題的形式體現了學生自己的能力,讓學生在同學面前發現自己的價值、展現自己的價值,使學生信心百倍地參與教學。學生發現問題、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總之,全體學生充分地參與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優化了課堂文化,使學生在輕松自在的環境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將“被動”轉變為“主動”。同時,老師畫龍點睛的點撥、適當的補充、精練的總結和精心設計的擴展,使得物理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二、“師徒”換位,使學生發揮主人翁的精神
高中生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階段,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因此,教師適當地肯定將會大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特別是對于物理這門普遍讓學生覺得難學的科目來說,給予學生足夠的信心是很重要的。在一節課的前十分鐘,老師可以讓一到兩個學生來當一回“老師”,讓他們把結合上節課內容準備好的練習拿出來考大家并講解。每節課輪流下來,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或者是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留出一節課的時間給學生分組進行講課比賽。這樣可以激勵學生去查閱更多的資料,接觸更多的課外知識,開闊視野。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收集更多的題型,建立自己的題庫,再經過自己的思考、總結,從而學得更加深入、更加牢固。
這樣的課堂突破了單一的老師主導學生、影響學生的弊端,達到學生也可以主導學生、影響學生;學生也可以影響老師、改進老師的教學,使老師不再孤獨,學生不再被動。
三、接受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物理課堂上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因為未能及時掌握知識而提出簡單的問題。這時,一些物理老師會擔心打亂原來計劃好的課堂教學進度而置之不理。這對提出問題的學生而言,其自尊心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導致學習積極性不強烈,甚至慢慢對物理課程失去信心,失去興趣。
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掌握知識的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是不同的。一個班級中學生素質的參差不齊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而傳統教學的整齊性忽略了學生的差異,一味地要求統一性、整體性,導致教學事倍功半。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接受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把握教學的步驟,爭取在不同水平層次中有個性的突破。教師應善于發現學生的個人特點,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同時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展現自己的閃光點,挖掘自己的潛能,從實際出發,采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四、組織設計豐富的課堂實驗
演示課本上的演示實驗是必要的,而且應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實驗,經過觀察、探究和交流,使學生很快掌握事物運動的規律、發展的規律。但這些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課堂上簡單地講授課本知識、演示課本實驗是不夠的,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應組織學生設計并開展有吸引力的實驗活動。例如,某位物理教師課前給學生的主題是用實驗來演示物體的平衡問題,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演示。學生演示的實驗很多,如壘硬幣、水杯杯口邊沿上一根火柴撐起一個勺子、快速及慢速騎自行車、盛水易拉罐自制爬坡小車等。學生在這些實驗的構想、設計、演示過程中領悟了“物體平衡的條件”,也感受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樂趣。而這些都是學生獨立自主完成的。自制有吸引力的課堂實驗可活躍課堂氣氛,豐富課堂文化,既培養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和創新能力。
總之,物理課堂上不應是單純老師個人的表現,而應是老師和學生相輔相成,互利互助的交錯行為。要讓學生掌握主動權,積極、自主地學習;要讓物理課堂活躍起來,沸騰起來;要讓學生充滿學習的激情,充滿進取的精神。
解決方案 篇6
一、開機無顯示
微機開機無顯示,首先我們考慮的是BIOS。主板的BIOS中儲存著重要的硬件數據,也是主板中比較嬌嫩的部分,極易受到破壞,一旦受損就會導致系統無法運行,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壞造成(當然也不排除主板本身故障導致系統無法運行。)。一般BIOS被病毒破壞后硬盤里的數據將全部丟失,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檢測硬盤數據是否完好來判斷BIOS是否被破壞,如果硬盤數據完好無損,那么還有三種原因會造成開機無顯示的現象:
1、因為主板擴展槽或擴展卡有問題,導致插上諸如聲卡等擴展卡后主板沒有響應而無顯示。
2、對于現在的免跳線主板而言,如若在CMOS里設置的CPU頻率不對,也可能會引發不顯示故障,對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決。清除CMOS的跳線一般在主板的鋰電池附近,其默認位置一般為1、2短路,只要將其改跳為2、3短路幾秒種即可解決問題,對于以前的老主板如若用戶找不到該跳線,只要將電池取下,待開機顯示進入CMOS設置后再關機,將電池上上去亦達到CMOS放電之目的。
3、主板無法識別內存、內存損壞或者內存不匹配也會導致開機無顯示的故障。某些老的主板比較挑剔內存,一旦插上主板無法識別的內存,主板就無法點亮,甚至某些主板不給你任何故障提示(鳴叫),使我們在檢修時走了許多彎路;當然也有的時候為了擴充內存以提高系統性能,結果插上不同品牌、類型的內存同樣會導致此類故障的出現,因此在檢修時,應多加注意。
對于主板BIOS被破壞的故障,我們可以插上ISA顯卡看有無顯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驟操作即可。),倘若沒有開機畫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張自動更新BIOS的軟盤,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被破壞后,軟驅根本就不工作,此時,可嘗試用熱插拔法加以解決(我曾經嘗試過,只要BIOS相同,在同級別的主板中都可以成功燒錄。)。但,采用熱插拔除需要相同的BIOS外還可能會導致主板部分元件損壞,所以可靠的方法是用寫碼器將BIOS更新文件寫入BIOS里面(可找有此服務的電腦商解決比較安全)。
對于主板損壞的故障,有的可能是因為主板用久后電池漏液導致電路板發霉(針對以前的老主板而言),使得主板無法正常工作,對此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徹底清洗看能否解決問題,此方法還對主板各插槽的接觸不良有治根之妙。
清洗方法:用工具拔掉主板上的BIOS、CMOS電池,然后用硬毛刷、洗衣粉,對其各部件進行徹底清洗,最后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待主板陰干后再試(可靠的要存放一周以后比較安全)。
二、主板COM口或并行口、IDE口損壞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于用戶帶電插拔相關硬件造成,此時用戶可以用多功能卡代替,但在代替之前必須先禁止主板上自帶的COM口與并行口(有的主板連IDE口都要禁止方能正常使用)。
三、CMOS設置不能保存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電池電壓不足造成,對此予以更換即可,但有的主板電池更換后同樣不能解決問題,此時有兩種可能:
1、主板電路問題,對此要找專業人員維修;
2、主板CMOS跳線問題,有的因為人為故障,將主板上的CMOS跳線設為清除選項,或者設置成外接電池,使得CMOS數據無法保存。
四、在windows下載入主板驅動程序后出現死機或光驅讀盤速度變慢的現象
在一些非名牌主板上有時會出現此類現象,將主板驅動程序裝完后,重新啟動計算機不能以正常模式進入win98桌面,而且該驅動程序在windows98下不能被卸載,使用戶不得不重新安裝系統。
在某些雜志上見到裝入主板驅動程序能夠提高主機速度,增強系統穩定性方面的一些文章,但就目前WIN98se版本來說,該版本的98附帶著比較新的設備驅動程序,除非在WIN98下存在設備沖突,其它的就沒有必要裝主板驅動程序了(當然,如果你購買的是非INTEL芯片的主板,那就要視安裝情況確定了,有些非INTEL主板需要安裝主板驅動程序)。
五、安裝windows或啟動windows時鼠標不可用
出現此類故障的軟件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
1、cmos設置錯誤。在cmos設置的電源管理欄有一項modemuseIRQ項目,他的選項分別為3、4、5......、NA,一般它的默認選項為3,將其設置為3以外的中斷項即可。此類故障一般常見于老式586電腦,現在的新式主板一般不會出現此類現象。
2、在一些老式586電腦上其COM口與LPT口是靠一根信號連接線連到機箱外的,其COM口的信號連接線隨主板不同,其接法也有所不同,如若接法不對也會導致鼠標不可用,它的接法一般有以下兩種:1、信號線按照1至9的順序依次與連接頭相連。2、信號線與連接點交叉相連,連接頭上面一排分別連接信號線的1、3、5、7、9,下面一排為2、4、6、8。
六、電腦頻繁死機,即使在CMOS設置里也會出現死機現象
在CMOS里發生死機現象,一般為主板或CPU有問題,如若按下法不能解決故障,那就只有更換主板或CPU了。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CACHE有問題或主板設計散熱不良引起,筆者在優雅815EP主板上就曾發現因主板散熱不夠好而導致該故障的現象。在死機后觸摸CPU周圍主板元件,發現其溫度非常之高而且燙手。在更換大功率風扇之后,死機故障得以解決。對于CACHE有問題的故障,我們可以進入CMOS設置,將CACHE禁止后即可順利解決問題,當然,CACHE禁止后速度那就肯定會有影響了。
七、計算機開機后,運行到如圖所示時停止,但計算機未死機
AwardSoftWare,Inc
SystemConfigurations
此類故障初看都會以為是硬件故障,但經過多次反復觀察和實踐之后,你發現該問題是由于CMOS設置不當所造成的。CMOS設置的PNP/PCICONFIGURATION欄目的PNPOSINSTALLED(即插即用)項目的選項一般有“YES”和“NO”兩個,造成上面故障的原因就是由于將即插即用設為“YES”,將其改為“NO”后,故障得以解決。有的主板將CMOS的即插即用功能開啟之后,還會引發諸如聲卡發音不正常之類的現象,還需要多加注意。
最后還需要注意的是:計算機主板品牌眾多,良莠不齊,故障的表現也是千奇百怪,這里所列舉的一些故障分析,也是根據相應的維修經驗得出的帶有普遍性的故障判斷。
【解決方案】相關文章:
解決方案12-01
存儲解決方案12-02
解決方案模板09-12
行業解決方案12-01
erp解決方案12-04
企業解決方案12-04
【精選】解決方案10篇06-06
解決方案九篇05-20
【精選】解決方案7篇05-23
【精選】解決方案9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