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訓練計劃集合9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訓練計劃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訓練計劃 篇1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1:提高學生的協調性,能讓學生獨自完成基本的準備活動;
2:本單元主要抓學生的腿部力量;
3:能讓學生獨立完成彎道跑的正確動作;
4:提高學生的短跑能力。
第一課時 下肢力量練習
4:起踵練習80——100次
5:收復跳20——30次
6:(3+4+5)重復一次
7:扶墻跑 1分鐘
8:俯臥撐30——50個
9:(7+8)重復一次
10:原地小跑接加速跑 (10秒+30米)* 2
11:原地小跑接轉身加速跑 (10秒+30米)* 2
12:原地高抬腿跑接加速跑 (10秒+30米)* 2
13:行進間高抬腿跑接加速跑 (10米+30米)* 2
14:單足跳(任選一種)
。1)單足跳10——15步接落坑 * 6——8組
。2)跳高臺:向前跳上跳下
15:跨跳(任選一種)
。1)跨跳10步接單足跳落坑 * 6—8組
(2)向前跨跳30——40米 * 3
16:車輪跑30米 * 2
17:弓箭步走30米 * 2
18:立定跳遠或急性跳遠
19:放松,下課。
第二課時 短跑練習
1:慢跑5圈
2:身體各部的柔韌練習
3:原地擺臂練習 1分鐘
4:起踵練習80——100次
5:收復跳20——30次
6:(3+4+5)重復一次
7:扶墻跑 1分鐘
8:俯臥撐30——50個
9:(7+8)重復一次
10:原地小跑接加速跑 (10秒+30米)* 2
11:原地小跑接轉身加速跑 (10秒+30米)* 2
12:原地高抬腿跑接加速跑 (10秒+30米)* 2
13:行進間高抬腿跑接加速跑 (10米+30米)* 2
14:單足跳30米 * 2
15:跨跳30米 * 2
16: 車輪跑30米 * 2
17:交叉跑30米 * 2
18:弧道跑50米 * 6
19:150米 * 4
20:上舉杠鈴30次 * 2
21:放松,下課。
第三課時 腰腹 手臂力量練習
1:慢跑5圈
2:身體各部的柔韌練習
3:原地擺臂練習 1分鐘
4:原地小跑接加速跑 (10秒+30米)* 2
5:原地高抬腿跑接加速跑 (10秒+30米)* 2
6:引體向上(云梯上練習)
7:力量練習(分組輪換)
。1)體操墊上肌肉力量練習
(2)臥推杠鈴
(3) 壓杠鈴
(
4)推墻練習80—120次
。5)提鎖子練習
(6){(1)+(2)+(3)+(4)+(5)}重復一次
8:懸垂舉腿20—30次
9:俯臥撐30—50次
10:重物起踵20—30次
11:(8+9+10)重復一次
12:600米變速跑
13:放松,下課
第四課時 技術教學
1:慢跑5圈
2:身體各部的'柔韌練習
3:沙坑跑道上的彈跳練習:
。1)單腳跳10步接落坑 * 6
(2)跨跳10步接單腳落坑 * 6
4:學習立定跳遠的第一跳
訓練計劃 篇2
一、總任務:
樹立我隊快、靈、準的風格,培養頑強,團結戰斗作風。以技、戰術訓練為重點,從技術入手狠抓五個環節(即體力素質,投籃命中率,籃板球,積極防守,傳接球)。堅持身體訓練,堅持大運動量訓練,爭取獲得好的成績。
二、訓練原則:
1、訓練工作中突出練思想,練作風。并強調籃球基本功練習。
2、戰術訓練要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特別強調整體配合。
3、戰術訓練過程中,“練”“戰”結合,每周訓練,以教學比賽主,找弱點。要進一步組織陣容,配合全隊力量,要十二個隊員都能上場打球,充分發揮全隊的特長,克服弱點,全隊戰術逐漸形成完整的戰術體系。
4、每天的自練時間為20分鐘投籃練習。
5、“練”,“戰”結合,每周訓練四天,以練為主(練防守),打教學比賽兩次。
6、全隊戰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術訓練,要區別對待,做到揚長避短。
三、內容:
1、身體訓練:
。1)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為主。
。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傳接球,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
2、投籃:
。1)5--6米間的中遠投。
。2)前鋒,后衛個別隊員要掌握6米以外遠投。
。3)中鋒要掌握轉身投籃和勾手投籃。
。4)個別隊員要有單挑的能力。達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籃強度與對抗性投籃訓練。
3、籃板球:
。1)強化籃板球意識,增加搶籃板球的人數。
(2)提高彈跳力,學會卡位提高搶籃板球的成功率。
(3)鼓勵有彈跳力的隊員沖搶前場藍板球。
(4)注意拿穩球后快速傳出第一傳。
4、積極防守:
(1)提高個人防守能力,不斷提高搶、斷、封、補等攻擊性的防守技術。
(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種防守步伐,提高移動速度和擴大防守控制面。
。3)半場緊逼盯人防守與全場緊逼盯人防守的方法和破解方法。
(4)做好戰術變化,鞏固和提高區域聯防。
5、快攻和防快攻:
(1)爭取一切時機發動快攻并要得分。(對方得分發底線球和發邊線球破對方緊逼)
。2)長傳快攻與短傳快攻相結合。
。3)學會以多打少(3打2,2打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的落位與陣地進攻落位,各個位置的合理移動和移動的時機。
6、陣地進攻。
。1)進攻原則:①動中打,運動中形成各個擊破,組織掩護配合。②陣地進攻內外結合,以外為主,中投為主,重點培養3分投手。③在策應的`基礎上,發展移動中掩護與突破分球,發展突破后分球立即投籃。④增強個人過硬技術,個人突破能力,發展底線配合,組織中投配合,調動防守。
四、訓練重點安排:
1、第一階段:(1)討論和制定計劃。(2) 抓一般身體素質訓練。(3)對新隊員進行籃球基本技術的教學與鞏固。(4) 個人防守與投籃訓練。(5) 掌握2-1-2聯防與協防的站位和移動方法。
2、第二階段:(1)加大運動量,特別是高強度的訓練。(2)配合投籃與搶籃板球訓練。3)防守戰術,重點抓緊逼盯人防守。(4)陣地進攻配合(攻聯防,攻半場,全場緊逼盯人)。(5)確定陣容,分組進行教學比賽與公開比賽。
3、第三階段:(1)加大運動量,特別是高強度的訓練。(2)抓專項身體素質訓練。(3)加強個人防守與投籃訓練。(4)鞏固2-1-2聯防與協防的站位和移動方法。(5)加大力量練習。
4、第四階段:(1)抓專項身體素質訓練。(2)配合投籃與搶籃板球訓練。
。3)防守戰術,重點抓緊逼盯人防守。(4)陣地進攻配合(攻聯防,攻半場,全場緊逼盯人)。(5)鞏固2-1-2聯防與協防的站位和移動方法。(6)速度與力量練習。
5、第五階段:(1)全面進行戰術準備,以迎接比賽。(2)身體訓練保持高水平,以保證精神飽滿,體力充沛的投入比賽。(3)訓練小結。
五、訓練人員:校隊成員
六、訓練時間:
每周早上6:20-7:00練身體素質。
每周的周一、二、三、四、下午4:30—6:00練習籃球技戰術。訓練必須要持之永恒的。在下雨天,可安排學生在多功能廳看有關籃球方面的影碟;教師給學生講籃球理論方面的技、戰術。這也是一種籃球技術訓練方法。
訓練計劃:
第一階段:(提高個人基本技術)
1、移動、滑步 2、傳接球、斷球
3、如何運球 4、投籃、跳投
5、個人防守、集體防守 6、搶藍板球、夾擊
7、三步上籃、變向 8、如何提高彈跳力
第二階段:(提高強度訓練)
1、籃球隊員的速度訓練方法 2、籃球隊員的力量訓練方法
3、籃球隊員的恢復訓練方法4、籃球隊員的專項身體訓練內容
5、訓練中鋒位置、中鋒原地投籃 6、訓練前鋒位置(大、小前鋒)
7、訓練后衛位置(控球、得分)
第三階段:(提高技戰術訓練)
1、滑步防守 2、如何搶斷
3、跨下變向運球 4、突破運球、接后轉身投籃
5、行進間運球時的投籃 6、擠過、繞過配合
7、交換防守、掩護配合
第四階段:(針對比賽技戰術訓練)
1、聯防技戰術訓練(二一二等)2、進攻技戰術訓練(快攻等)
3、集體技戰術訓練 4、 調整訓練(針對比賽計劃)
訓練計劃 篇3
目的任務:活躍我校的文體生活,發揮學生的特長和個性。
情況分析:
(1)今年凡是有籃球基礎的學生都會吸收到隊伍中加強訓練輔導。
(2)身體素質教差,在場上不能表現出硬朗姿態。所以在加強技戰術訓練的同時,要加大身體各方面素質的訓練,包括上下肢、腰腹的力量,移動速度,移動耐力,彈跳能力等的素質。
。3)心理素質不穩定,直接制約比賽的成敗。
根據以上的分析,今年要有針對的制定以下訓練計劃:
一、重新選拔吸收隊員,新成立籃球隊。
1、 通過各級老師的推薦選拔隊員。
2、 根據上學期開展的級組籃球賽等物色到的`隊員吸入隊伍中來。
3、 通過同學間的了解選出原來球隊隊員。
4、 通過體育老師在體育課堂上觀察到的優秀球手。
二、開展有計劃有步驟的科學訓練。
1、加大身體素質的體能訓練,包括上下肢、腰腹的力量,移動速度,移動耐力,彈跳能力等的素質。目的是提高各單個素質水平和在場上綜合素質的整體發揮,為技術戰術的正常運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2、在加強綜合素質的同時,注重隊員個人的技術動作訓練。目的是使技術動作更嫻熟,能在比賽中自由靈活發揮,達到熟練運用,為戰術默契配合鋪路。主要是通過對隊員的各種運球、急停急起、突破、投籃、搶籃板球、傳球等技術的學習,并對所有技術的靈活連貫運用。
3、戰術的有針對性學習,加強隊員的合作精神訓練。通過對戰術中的徒手移動練習、無對抗性的配合練習,到攻防對抗或模擬比賽條件下的配合練習等,使隊員達到一個較高的進攻和防守水平。包括個人防守;進攻配合(傳切配合、突分配合、策應配合、掩護配合)、防守配合(擠過配合、穿過配合、繞過配合、交換防守配合、關門配合、夾擊配合、補防配合)。
4、全隊進攻戰術和全隊防守戰術的訓練。包括快攻與防守快攻、半場人盯人防守和進攻半場人盯人防守、區域聯防與進攻區域聯防、混合防守與進攻混合防守以及攻守轉換和陣地進攻戰術的設計運用。
5、重視心理、臨場水平發揮等訓練。通過模擬訓練、自我暗示訓練、注意力集中訓練和放松訓練等,主要解決隊員的意志品質問題和個人情緒問題,包括堅定的目的性、頑強性、果斷性、主動性、自制力和勇敢精神。
通過以上各方面的嚴格科學訓練,克服各種外來的困難,以飽滿的熱情和最高的競技狀態迎接比賽,正常發揮,爭取好的名次,這是籃球隊的總目標。
訓練計劃 篇4
一、高考體育考生特點:
基礎不一,訓練水平參差不齊等;主題明確——直奔高考四項考試項目。
二、訓練指導思想:
。1)確立“三從一大”的訓練原則,以高考四項作為素質練**的重點,注重小肌肉群和神經系統靈活性的練**,提高肌間協調性。以速度發展為突破口,確立以速度發展為中心的訓練體系,一切以“快”為中心,注重速度和力量發展的均衡性。(在力量跟不上速度發展需要時就適當加強力量訓練,以解決力量和速度發展的不平衡)
。2)培養自信、拼搏的意志品質(心理素質等)
。3)在練**中的所有動作都要求質量高,輕松,準確,快速完成。
三、訓練總原則:
。1)基本訓練與高考四項技術訓練相結合原則:把技術訓練分解成套,一天練幾套,穿**行。要求完成得快速、熟練、準確。每天都安排一定數量的各種素質練**,使運動員既得到全面的素質發展和技術發展,又不至于使身體某部位產生過度疲勞(注:一定要注意預防運動損傷)。
。2)合理的運動負荷和循序漸進原則:處理好量和強度的關系,在逐步加長訓練時間和加大動作練**數量的基礎上,自然的'、適當的逐步增加運動負荷強度,即讓運動負荷從一個經過加大到適應,再加大到再適應的過程、負荷的增加要緩和,不要突擊增加強度,(要特別注意處理好量和強度的關系),即量是基礎,強度是保證,質是關鍵!同時要注重訓練的恢復,采用各種積極的與自然的放松恢復措施,控制好負荷的節奏、(教練員請注意:量的安排是一條波浪線,強度是一條直線)
(3)區別對待原則:
。4)訓練手段的選擇要有很強的科學性:一切從高考能力出發、目的明確,不擺花招。
。5)訓練的整體觀:每個訓練分期必須有側重點。如力量訓練時大肌肉群輪流練,小肌肉群天天練。
。6)把技術、力量、速度三者協調起來,力求完美。
。7)懂得三大能量的供能特點和超量恢復的原理,合理認真安排運動負荷。(通過觀察出汗,心率指標等,來檢測訓練計劃)
。8)根據運動員的生物節奏來合理安排運動節奏(要求教練和運動員經常溝通)
注:對于高一、二年級的運動員來說,田徑多項訓練是個好方法,但對待高三體育高考訓練,不宜擺花架子。
四、訓練計劃安排:
周期訓練計劃安排,月訓練計劃安排,周訓練計劃安排和課時訓練計劃安排:
(1)分兩個訓練周期
(2)月周期:第一周中上運動負荷,第二周大負荷,第三周中上負荷,第四周小負荷。(其實在第三周的負荷是最大的,因為第二周的負荷在第三周是得不到充分恢復的,學生在訓練時會感覺到最累)。每周訓練內容要有重點,一般兩個素質周后接一個技術周。
。3)周訓練安排:
周訓練計劃的安排應根據周期和每個月訓練任務和負荷的不同要求來制訂,訓練手段的選擇根據運動員的個人特點和需要安排。訓練課中要注意觀察運動員的生理現象,如基礎脈搏、眼神、出汗程度、睡眠等,及時調整訓練計劃,以免產生過度訓練。
。4)課時計劃安排:
。5)要注意重視訓練課結束后的積極性恢復原理、總之,要注意訓練過程的宏觀調控和連續性,及時修正訓練計劃。
訓練點滴:
訓練初始需要做的幾方面訓練:
1、提高心肺功能:為下一階段技術訓練和素質訓練打基礎、但不可安排過多。
2、提高支撐器官的支撐能力。
3、加強柔軟性素質練**
4、注重靈活性、協調性的訓練
5、抓好伸曲肌訓練,要輪流練不間斷。
6、一定要注意放松練**。它的效果占一節課的13。
7、師生要經常交流,如感覺/生理指標等,及時修正訓練計劃。
速度的訓練分期:
第一準備期:
第一階段:一般耐力
第二階段:大負荷負重力量
第一競賽期:
發展速度
第二準備期:
第一階段:負重訓練(突出快速力量)
第二階段:專項耐力
第二競賽期:
第一階段:發展速度耐力
第二階段:發展速度
力量的訓練分期:分三個周期
第一周期:(6~8周)
目的:增大肌肉面積
手段:橡皮帶、壺鈴蹲跳等
要求:重復次數15~30次
第二周期:(6~8周)
目的:增加最大力量
手段:深蹲、半蹲等
要求:重復次數1~12次
第三階段:(6~12周)
目的:增強速度~力量,并與專項技術結合
手段:上下坡跑,14蹲跳,各種跳躍練**等
要求:素質與專項技術相結合
一次力量訓練效果一般只能保持7天,15天后回到原來水平。
最后,要特別強調的是,
1、一定要把訓練后所獲得的素質轉移到技術中去。
2、一定要預防運動損傷!
訓練計劃 篇5
一、品管內部訓練
1、根據品管手冊標準,要求品檢員掌握各部門的品質標準,了解及熟練用各種品管工具,確實發揮品管的監控與協助作用。
2、收集品質案例,作為培訓教材(如將不良品與正品對比拍成照片,或以實物貼成。
3、開展培訓課程,進行技術培訓,首先要求各部門品檢掌握本部門技術要點,如有可能則進行工種輸換,使之熟練掌握品管每個部門品質要求與標準。
4、培訓完畢,進行技術考核。
5、每月不定期開會及授課,提升品管專業知識,授予品管正確觀點,“防患于未然”預防為中心,檢驗把開為補,不流出不良品,預防不良品發生。
6、開好品管早會,提出新鞋款重點,并在生產開始時做好重點監控。
二、公司品質管理培訓計劃
1、QC主持召開每日品管會議,現場工部參加,分析前一天發生品質問題的'原因,找出主要因素,找到管理重點提示當天品質重點。
2、品管專欄,專刊,滲秀品管觀念,品檢統計報表公布使品檢人隨時都能得知品質要求標準,改善辦法及改善成效。
3、品質教育課程
干部品質訓練
品質問題最大的原因,管理不善。
品管工具使用
損耗金錢
工作標準:零缺點
員工品質訓練
※技術培訓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不制造不良,不接受不良,不流出不良。
※一分鐘自主管理(1)先喜歡自己的產品(2)以顧客抱怨為創造新契機(3)責任感
1、全面品質管理,品管圈活動
2、品質改善管理,PDCA循環
訓練計劃 篇6
合唱隊本著“為廣大愛好唱歌的同學提供一個提高合唱水平和互相交流的空間”的宗旨,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具體活動情況如下:
在日常管理方面,合唱隊完成了相關的人事變動,并于9月2日召開了合唱隊全體隊員會議。此次會議除了向全體隊員介紹了新的隊長和各聲部負責人之外,還介紹了新學期合唱隊的活動計劃,并在排練時間和排練內容的安排上廣泛征求了大家的意見,以便合唱隊做好這學期的活動。
在日;顒臃矫,合唱隊根據“歌唱需要持之以恒的訓練方能逐見成效”的特點,堅持每周2、4下午第四節課組織集體排練。排練的目的旨在加強理論學習、技能訓練和對歌曲的演繹表現能力,提高整體基本功水平。在排練內容上,我們根據上學期的排練經驗,做了
一些適當的調整:①前半節課進行理論學習和發聲練習,旨在提高隊員的歌唱技巧和各聲部的協調性。這一階段的練習主要是從發聲的方法、姿勢、表情入手,進行呼吸練習、哼鳴練習、母音練習、連音練習、頓音練習、連音和頓音結合的練習等聲樂練習方法,并開創了運用不同的音調演唱歌曲的一小段的和聲練習方法,克服了傳統發聲練習的枯燥性。同時,我們還根據各聲部的特點進行專門的`練習,力求提高各聲部配合的默契程度。②后半節課進行相關曲目的合練,采取先分聲部練習后綜合練習的方法,并盡可能運用現代傳媒手段(如錄音機、電腦等),使大家了解所練歌曲的原唱效果,以便大家從中吸取經驗。在演唱曲目方面,我們除溫習上學期的經典曲目外,還增排
了男女合唱《一生有你》和女生小合唱《DEVOTETOYOU》、《思念》等通俗合唱曲目。同時,我們還堅持“勞逸結合”,以避免長時間唱歌造成隊員的過度疲勞。在排練過程中,隊員們表現積極,平均出勤率在85%以上。此外,大家還經常探討排練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每周的排練活動豐富了大家的業余生活,增進了彼此的友誼,也提高了大家的歌唱技巧。
祝愿合唱隊的活動能越辦越好!
訓練計劃 篇7
訓練計劃:
安排體育班的學生每周進行三次專業訓練課,每次兩節課(時間大約為90分鐘).具體的上課時間建議教務處安排在每周一、三、五的下午最后兩節課。并且同時安排兩名教師上課,這樣便于分組教學,分項教學和分層次教學。另外要求學校添置一些訓練所必需的器材,這些包括杠鈴、啞鈴、跨欄架、鉛球等。整個訓練計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基礎訓練階段,也就是學生處在高一的時候,訓練的內容以基本的身體素質訓練為主(不結合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包括彈跳力、一般耐力、柔韌性練習、 上肢、腹肌、背力量練習、 靈敏性練習、絕對速度練習。第二階段為學習掌握專項階段,也就是學生處在高二的時候,訓練的內容上學期為專項的技術動作教學(包括專項技術、專項比賽方法、專項理論),下學期為專項的身體素質練習(包括專項速度、專項耐力和專項爆發力),第三階段為專項提高階段,也就是學生處在高三上學期的時候,訓練的內容包括1、提高專項技術,掌握專項比賽戰術 2、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獨立比賽能力 3、提高指導專項訓練的能力 4、學習掌握副項正確的基本技術,第四階段為調整和鞏固階段,也就是高考體育加試的前兩個月,該階段要加強大強度的練習,適當減少量和次數。
第一階段的訓練計劃:
一、彈跳力:立定跳遠、兔跳、蛙跳、多級跳遠、跳遠騰空步、臺階上下跳、跑臺階、原地縱跳練習。
二、一般耐力:20――30分鐘慢跑、越野跑、1600――3000米中速跑等
三、柔韌性練習:(1)兩臂的平、側、上等各方位的舉、屈、伸、擺和各種形式的繞環練習。(2)兩腿的屈、伸、壓、踢、擺、縱橫等練習。(3)整個身體的各種屈、伸、繞環等練習。(4)站立體前屈、俯臥臂伸、正側踢腿、交叉步、懸垂等。
四、上肢、腹肌、背力量練習:俯臥撐、擊掌俯臥撐、杠鈴抓舉、挺舉。
五、靈敏性練習:穿梭跑、轉身跑、后退跑、側身跑、閃身跑、看信號跑等各種快速反應練習。
六、絕對速度練習:30――50米最大強度底跑、復跑、上下坡跑、順風跑、阻力跑、加速跑等循環練習法每周3-4次每次5-6項。嚴格控制時間、次數。一般4-6次為一組,做5-6組。每組結束后穿插幾個20-30米底加速跑。
注意事項:初期以掌握技術和力量為主。循序漸進合理安排負荷量、強度。防止中過渡疲勞和運動損傷。800米以上跑以提高機體有養工作底能力和機體對運動項目底適應能力。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50-160次。
第二階段的訓練計劃:
高二的第一學期針對安徽省高考體育設置的項目,在基本身體素質訓練的同時安排專項技術動作的教學,具體內容有:
100米:起跑器的使用、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沖刺跑。此外還包括跑步的步伐、頻率、擺臂動作、呼吸等。
800米:體能的分配、彎道跑、腳下的步伐、起跑后的搶道和超越等。
鉛球:原地側向推鉛球的技術要領(握、持球,基本姿勢,預擺,最后用力出手,出手后的緩沖和落地)。
立定三級跳遠:起跳、預擺、騰空、落地以及每一跳的技術要點。
高二的第二學期:
一、100米:1、最大強度底反復跑30―50米。2、接近最大強度的反復跑80―150米。3、最大強度的順風跑、下坡跑20―60米。4、接近最大強度的接力跑60―90米。
練習要求:100米屬于極限運動,一次課總的快速跑量,不能超過800米-1000米。并且要安排在調整后恢復的第一次課中,每次的第一項。切記在疲勞狀態下速度。
二、800米:1、200-400米段落跑,2―3組。每組3次。2、500—600米段落
跑,3―4組每組1-2次。3、800―600―400―200米間歇跑,1-2次1-2組。 練習要求:這個階段強度要比一般耐力強度大,心率可在180次以上,間歇時間以心率降低到每分鐘140次左右為好。同時安排1―2次長距離的越野跑。
三、鉛球:1、臥推杠鈴。2、杠鈴斜板推。3、站立水平推杠鈴。4、負重屈肘。
5、指臥撐等。
練習要求:練習的強度比較大,注意運動中受傷,安全第一,另外要做好放松的練習。
四、立定三級跳遠:1、深蹲跳。2、負重深蹲。3、負重半蹲跳。4、負重弓箭步走。5、行進間單腳跳。
練習要求:學生必須在承擔最大負荷的條件下快速用力完成各項練習,能否合理掌握在快速用力情況下的最大負荷量是影響條約成績的關鍵和重要因素。第一
個月用最大負荷的45%-75%作為負荷量。每個課做10―13次,每次5―7組。
第三階段的訓練計劃:
速度練習:1、原地高抬腿的擺臂練習。2、30-80米的加速跑練習。3、110米的快速跑練習。4、半高抬跑40米練習。5、前傾高抬腿跑30米練習。6、后踢腿跑40米練習。7、技術性加速跑80-120米練習。8、200米、300米間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組合跑 練習4—8組,組合跑方案:(300米+200米+150米)。耐力練習:1、定時跑:6分鐘、12分鐘跑練習。2、定距跑:400米、600米、800米、1500米跑練習。3、1000米—3000米變速跑(直道快速跑,彎道慢跑)。
4、越野跑、負重跑(綁沙袋跑)練習。5、600米、400米、300米間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組合跑4—8組,組合跑方案:(600米+400米+200米)。
彈跳力練習:1、臺階跳。2、立定多級跳(三級、五級、七級、九級、十一級)。
3、原地縱跳。4、助跑起跳摸高練習。5、單腳跳練習。6蛙跳練習。
力量練習:1、俯臥撐、指臥撐練習。2、仰臥起坐。3、懸垂舉腿。4、高翻杠鈴
5、杠鈴深蹲16、負杠鈴交換跳(每組間加快速高抬腿跑20次接快跑20米)7、大腿后肌群抗阻力練習。
第四階段的訓練計劃:
高考體育加試一般在4月底,最后兩個月的目的和重點是調整和鞏固,要加強大強度的練習。適當減少量和次數,以每周2――3次為佳。其他的課外訓練取消(比如晨練、周末訓練),只安排較短的技術練習和柔韌練習,使學生機體不在過渡疲勞的情況下,下午進行1-2個小時的練習。另外要求學生盡量避免從事劇烈的體育活動,以防止運動受傷導致無法參加高考,最好不要去打籃球,踢足球。
[注]:在整個訓練計劃的教學中,每次課都要做好考勤制度和充分的準備活動,活動的內容包括:慢跑800—1200米熱身,各種拉長活動、協調練習、跑的專門練習、沖跑或彈性跑。各種體育游戲、球類活動和多種方式的徒手操練習。結束部分也要做好放松練習,在教學中既要重視練習的效果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要把訓練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律己、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的品質,有計劃地表揚優秀者鼓勵后進者,加強與學校、家長、班主任的聯系,出現問題及時解決,使學生的學習和訓練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
訓練計劃 篇8
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風氣。以技術訓練為重點,同時抓戰術配合意識及運用到實戰當中去,樹立新的隊伍形象,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
二、訓練原則:
1.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制定訓練計劃,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
2.訓練工作中突出狠抓思想作風,注意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
3.狠抓基本技術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技術,為今后繼續提高打下扎實的技術基礎。
4.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高運動員的技、戰術潛力。(身體、戰術、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潛力)
5.每周二下午第三節課及每一天的大課間。
6.全隊戰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術訓練,以及全隊的默契配合。
三、訓練資料:
1.身體訓練:
。1)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為主。
。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運、傳接球練習、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
2.投籃:
。1)罰籃
(2)近距離籃底擦板投籃。
。3)三分線外遠投。
。4)中鋒要掌握轉身投籃動作。
(5)各鋒、衛隊員要有自己的熟悉投籃點。
訓練計劃 篇9
一、選拔隊員
總體要求:積極性高,有一定籃球基本功和意識,身體素質較好
人數:12人
a:就選拔12人,真正上場打球的7、8人左右,應該能有2、3人備用
b:選拔15人,留夠備用
后衛(4人)
a、組織后衛:2人
要求:有一定控球能力,視野開闊,意識好
b、進攻后衛:2人
要求:有一定外線得分能力(遠投、快攻),防守能力強,能放住對方重點隊員
1、前鋒(5人)
a、小前鋒:3人
要求:類似控球后衛,可兼任控衛、大前鋒
b、大前鋒:2人
要求:有一定身體,內外線能力均衡、控制籃板球能力強
2、中鋒:人數(3人)
要求:身材高大,內線進攻、防守能力強
二、日常訓練
距離正式比賽時間較短,籃球基本功和身體素質提高不會很大,可以重點加強籃球基本意識和簡單技戰術方面的訓練,大家接受能力強、積極性高,效果應該不錯,準備活動一定要充分(熱身、身體拉伸等),避免運動傷害發生
訓練時間:每星期3次或以上,每次時間2個小時
1、籃球基本功
a、持球:
運、傳(時機)、接(跑動接應、涉及無球時的跑動)、投籃(手法)、
簡單持球進攻動作(順步、交叉步、跳步、中鋒背對籃的轉身進攻)
b、無球:
意識、戰術、跑動、掩護、虛晃、
c、重心腳問題:前轉身、后轉身
d、如何搶籃板球
判斷、
后場防守籃板:轉身頂人(先頂后搶)、
前場進攻籃板和發動快攻:沖搶(預判落點,近距離投籃落得近,遠距離蹦得遠,罰球時落在罰球線附近)
2、基本技戰術
a、進攻
個人進攻和整體進攻、掩護
陣地進攻和快攻
陣地進攻:簡單戰術
快攻:籃板(護球、轉身、傳球)、第一接應(時機、接應路線、運或者傳、傳球比運球快)、第二接應(時機、接應路線)、快下(沿邊線下、側身跑、接球)、前場多打少(根據防守站位:豎著站、橫著站)
破盯人(全場、半場)和破聯防(二三、三二等)
b、防守
個人和整體(手臂伸開、增大防守面積)
人盯人:各人防守好自己的人,關鍵:人球兼顧,有球時的防守,無球時的防守(站位的`選擇,離球近、防守緊,離球遠,防守遠,可以協防、補防,中鋒是最后一道防線,觀察整個局勢場面),換人要喊,需要呼應
聯防:區域防守,每人負責好自己的區域,控制籃板球
二三
三二
二一二
一盯四聯
根據對手的特點情況,選擇防守的方式類型
3、身體素質
跑跳能力、速度、耐力
三、臨場指揮
根據對手的情況,觀察分析,對方的優勢、弱勢,如何制約對手,發揮己方優勢,克敵制勝,做好和自己隊員的溝通,廣泛聽取多方意見
1、上場人員安排
2、戰術選擇
3、暫停、換人時機
【訓練計劃】相關文章:
跳繩訓練每日計劃跳繩訓練計劃10-26
足球訓練計劃08-11
運動訓練計劃11-09
散打訓練計劃11-23
訓練計劃優秀01-11
訓練計劃范文02-20
籃球訓練計劃04-06
個人訓練計劃02-26
短跑訓練計劃01-20
康復訓練計劃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