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

時間:2024-11-05 10:58:17 詩琳 計劃 我要投稿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通用7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通用7篇)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 1

  周一早上進行體育鍛煉:分段慢跑,跑2圈休息三、四分鐘

  周二下午:變速跑。200米中速跑+100米慢跑+100米中速跑+100米慢跑+100米快跑+100米慢跑,5分鐘一次。休息5分鐘。進行五組。

  跑步時要領:用鼻子呼吸。慢跑是最好的有氧運動,慢跑時,運動強度較低,吸入氧氣可以滿足肌肉的需要,肌肉活動所需要的能量由有氧代謝來保證。當轉入快跑后,人體內對氧氣的需要量大大增加,這時由于心肝功能的限制,不能全部滿足運動對氧氣的需求,就需部分地依靠無氧代謝來供應肌肉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分地依靠無氧代謝來供應肌肉活動所需要的能量。無氧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乳酸等酸性代謝產物會引起肌肉和血液內酸堿平衡的改變。長此以往,身體在鍛煉過程中就對酸性代謝產物產生適應,并提高血液中的堿儲備等。同時變速跑還能進一步加強運動時的心肺功能的活動水平。

  周三下午跳繩跳5分鐘,休息8分鐘。四組

  從運動量來說,持續跳繩10分鐘,與慢跑30分鐘或跳健身舞20分鐘相差無幾,可謂耗時少、耗能大的有氧運動。跳繩對心臟機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它可以讓血液獲得更多的氧氣,使心血管系統保持強壯和健康。跳繩的減肥作用也是十分顯著的,它可以結實全身肌肉,消除臀部和大腿上的多余脂肪,使你的形體不斷健美,并能使動作敏捷、穩定身體的重心。跳繩能增強人體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的功能。

  周四、周五繼續堅持慢跑,計劃同上。周末打籃球

  在打籃球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避免在運動中出現受傷情況,運動中應當適當補充水分,不可過量。

  打籃球有一下幾點好處:

  1、反映能力。打籃球其實不僅僅利用你的身體和技術的,有時候需要你的智慧來思考或者去判斷。當你在打籃球的過程中,如果頭腦很清醒的話,對于你的大腦神經反映能力都很有好處。

  2、骨骼發育功能增強。打籃球必須要耗費一些力氣帶動肌肉的力量,同時也是需要我們有一定的耐力的,那么對于青少年來說,打籃球可以更好的讓自己的`骨骼發育成長的,而且讓自己變的會越來越強壯的。

  3、增強血液循環功能。其實可籃球對于身體的健康是很有好處的,而且打籃球讓自己的血液循環系統會變的更加強大的。增強我們體內的心肌收縮能力。

  4、團結意識增強,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項目,我們在打籃球的時候最喜歡看到的是配合,當然籃球場上的配合體現了籃球運動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喬丹是很強大,但是他的公牛王朝也是五個人在場上拼下來的,你永遠不能忽略了皮蓬和羅德曼的功能。

  5、增強體質,培養興趣。籃球是一項很好的運動項目,經常打籃球的人都是體質很健康的。當然籃球是一個很好的興趣愛好的,經常和朋友打打籃球,還是可以增加之間的感情的。

  另外,每天睡前可以根據當天運動情況增加訓練,如仰臥起坐、俯臥撐等。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 2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學校體育的目的與任務的重要途徑。通過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促使學生增強體質,強化體育意識,養成鍛煉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我校課外體育活動在分管校長的領導下,由教務處、體育組、各班協調配合,共同組織實施,教務處負責時間安排,體育組負責活動安排與指導,督查組負責活動的檢查、評比及學生考勤評定。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我校決定按計劃開展系列體育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把學校體育運動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點,緊緊把握提高學生體能,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成長這個核心,充分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二、工作重點

  1、激發體育興趣。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學生能否通過體育活動促進身心健康,關鍵在興趣。我校緊緊抓住學生活潑好動、追求新鮮的心理,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2、處理好活動與學習的矛盾。

  ①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玩規定的體育項目;

  ②不規定的活動項目必須在完成作業或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玩,否則,發現后前兩次批評,第三次就把他從體育興趣小組中除名。

  3、抓好常規工作。一是要求各位老師上好兩課,做好三操;二是堅持開展評比活動:每天堅持開展課間操評比,每學期開展一次課問操比賽。

  4、做好宣傳工作。我們通過廣播站、固定宣傳欄大力宣傳體育活動對促進身心健康的益處。對在體育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進行報道表揚。

  三、具體措施

  健康是學習的保證,本學期我校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校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真正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

  1、廣泛宣傳“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這一富有時代特征的口號,掀起學生體育運動的熱潮,努力實踐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的理念,保證讓每一名學生都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

  2、每天課間操、課間活動外,各班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由參加體育興趣小組活動,如打籃球、乒乓球、羽毛球,下棋、踢毽子、仰臥起坐、跳繩、跳高、跳遠、賽跑等等。體育興趣活動我們做到“三不五盡量”:不輕易否定學生,不挖苦斥責學生,不放棄一個學生;盡量提高學生體育活動的參與率,盡量激發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盡量把學生的眼光引向教材外那無邊無際的運動空間,盡量為學生營造一片自由鍛煉的空間,盡量寬容對待學生在活動中出現的合理的挫折失敗,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體驗體育鍛煉和成功的快樂。

  3、按時讓學生做好三操,檢查人員進行巡視,確保三操的順利進行。

  4、開足上好體育課,加強體育課的監查力度,確實上好體育課。

  5、每天進行體育課外活動,以班級為單位,以各班的特色項目為主進行活動。各班設立一個安全督導員配合學校的檢查人員負責活動安全。

  6、把堅持鍛煉這個習慣的養成列入學校的好習慣評比之中。我們全校教師將齊心協力,同心同德,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用我們的全部心血和智慧去關愛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沐浴著陽光雨露,健康、和諧、全面地發展。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 3

  一、指導思想

  體育鍛煉是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提高大學生的體能素質及身體技能,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意識、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增強學生的身心素質和承受社會激烈競爭的能力,把當代大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為了切實貫徹落實院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鍛煉的`相關精神,改進和完善我院的學生課外鍛煉工作,進一步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積極性。本著這一指導思想,并根據我院實際情況,特此制定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一系列具體實施細則。

  二、管理模式及考核

  課外體育鍛煉是院部教學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金融學院黨政齊抓共管。具體實施在院黨總支的指導下,院學生會體育部成立由教師、學生干部共同組成的課外體育鍛煉領導小組,實行不定期抽查、學期末考核的檢查方案,并在各班成立由班長、團志書,體委等班委牽頭的鍛煉考評組,共同監督考核各班的執行情況。每學期的考核成績報體育部備案。

  三、具體內容

  為了充分的調動我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以及真正的達到課外體育鍛煉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在學院的硬件設施能夠達到的范圍內,我院充分的體現明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任意選擇兩至三個項目,以班級為單位集中鍛煉。另外,在學院的黨政及老師的領導與指導下,我院將視情況舉行一系列的課外體育競賽,鼓勵各兄弟班級間舉行各類集體的體育比賽,以進一步加強我院學生的身體素質,具體事宜由我院學生會、體育部、各班級具體的負責和實施。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 4

  一、背景

  生命在于運動。

  關于健康有一個格言:地位是臨時的,榮譽是過去的,金錢是身外的,也只有健康是自己的。

  現在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越是學歷高的人,身體素質普遍就越差。據調查,現在我國科學家的平均壽命只有55歲,這對我國的科學事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損失!

  大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良好精神面貌的體現,是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有力保證和前提條件。增強當代大學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的正確認識,了解并理解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和健康身體對自身將來發展的重要影響,從而能使當代大學生能夠自覺自發的鍛煉從而達到強健體魄的目的。

  在最近,有媒體報道大學生在體育課和參加體育活動時頻發個別學生猝死案例,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體狀況實在令人擔憂,體質是智育德育的載體,好的身體應是教育的第一個環節,所以必須要強化大學生的健康意識;強化大學生的體能鍛煉,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要讓大學生本人充分認識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毛主席曾向全國人民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號召,今天看來仍然有現實指導意義。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隨機抽取了我校100位在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52名,女生48名。

  三、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利用圖書館及中國知網等方式,查閱了近年來有關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材料。

  2、調查問卷法,通過問卷調查來獲得本研究相關的資料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1、我校大學生體育鍛煉動機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我校的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動機呈現多樣化,表現出以強身健體為主,其他動機為輔的特點。60%的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動機是強身健體,表明很大一部分學生已經逐漸意識到了強身健體的重要性,并打算過通體育鍛煉來增進身體健康水平體育鍛煉某方面的特點引起大學生的興趣,興趣把大學生深深的吸引到體育活動中,興趣愛好是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另一大動機;另外,交友,娛樂也是大學生參加鍛煉的一個動機,表明在體育教學、社會宣傳等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功能具有很好的認識,認識到體育鍛煉除了強身健體外,還具有很多的功能,對終身體育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我校大學生體育鍛煉頻數分析

  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有28%的大學生沒有參加健身鍛煉,30%的大學生鍛煉次數為1次~2次/周,24%的大學生鍛煉次數為3次~4次/周,18%的大學生鍛煉次數為每周5次以上。經過調查表明,多數大學生在認識到健身鍛煉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已經參加了健身活動,每周健身的次數則是多少不一,但是總體偏低,有28%的大學生沒有參加健身活動是不應該的。

  3、我校大學生體育鍛煉持續時間分析

  對我校的大學生體育鍛煉持續時間調查發現:有16%的大學生能堅持鍛煉60分/次以上,鍛煉在30分~60分/次的大學生有20%,64%的大學生每次鍛煉不超過30 min/次,根據有關研究表明:必要的運動時間是30 min~60min/次,少于或超過都不好,由此可知,我校大部分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存在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

  4、我校大學生現在的運動量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有15%的同學的運動量和以前相比有所增加,10%的同學和以前的運動量差不多,75%的同學的運動量不如以前。由此表明,大部分同學的運動量比以前有所下降,希望引起重視。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我校的大部分學生能夠認識到鍛煉的意義,并且能夠主動的去鍛煉身體,但是鍛煉的次數和時間都比較少,達不到很好的效果

  2、少數大學生仍然沒意識到鍛煉的重要性,缺乏相關的體育鍛煉知識。

  (二)建議

  1、對學校的建議

  (1)我校應大力加強體育鍛煉教育,加大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觀。

  (2)要進一步深化體育教學改革,促進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3)要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學會科學的鍛煉方法,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促進體育鍛煉順利地開展。

  2、對個人的建議

  從思想深處認識到體育對于人體的巨大作用,自覺主動、積極地參加身體鍛煉,為以后工作和參加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養成自我鍛煉的興趣與習慣,使其終生受益。

  3、在國際上關于健康有一個維多利亞宣言,他提出了三個里程碑:一是平衡飲食,二是有氧運動,三是心理狀態。

  我們的這個課題只講一下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運動,是你在運動以后,可以增強體內氧氣的吸入、運輸、和利用,而且是一個耐久性的運動。

  有氧運動的要點:

  (1)強度:一定是中強度,也叫輕體育,很多文獻表明,運動不要太劇烈,有一點出汗,有一點氣喘就可以。

  (2)頻率:國際規定每天的運動量不超過一小時,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一個禮拜不超過五次,三次到五次之間。

  (3)哪些是有氧運動:最理想的有氧運動是散步和慢跑,還包括騎自行車、游泳、跳舞、跳繩、太極拳、健美操、踢毽子,打羽毛球等。

  (4)有氧運動時不能一心二用,不能有兩個興奮點,不能突停,要逐漸停下來,按心跳掌握。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 5

  周一早上進行體育鍛煉 顛球 發十個球,休息三分鐘、休息四分鐘頸椎疼 跳韻律操兩套操 周二下午 變速跑。200米中速跑+100米慢跑+100米中速跑+100米慢跑+100米快跑+100米慢跑,5分鐘一次。休息5分鐘。進行五組

  用鼻子呼吸。慢跑時,運動強度較低,吸入氧氣可以滿足肌肉的需要,肌肉活動所需要的能量由有氧代謝來保證。當轉入快跑后,人體內對氧氣的需要量大大增加,這時由于心肝功能的限制,不能全部滿足運動對氧氣的需求,就需部分地依靠無氧代謝來供應肌肉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分地依靠無氧代謝來供應肌肉活動所需要的能量。無氧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乳酸等酸性代謝產物會引起肌肉和血液內酸堿平衡的改變。長此以往,身體在鍛煉過程中就對酸性代謝產物產生適應,并提高血液中的堿儲備等。同時變速跑還能進一步加強運動時的心肺功能的.活動水平。

  周三下午跳繩跳5分鐘,休息8分鐘。四組

  從運動量來說,持續跳繩10分鐘,與慢跑30分鐘或跳健身舞20分鐘相差無幾,可謂耗時少、耗能大的有氧運動。跳繩對心臟機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它可以讓血液獲得更多的氧氣,使心血管系統保持強壯和健康。跳繩的減肥作用也是十分顯著的, 它可以結實全身肌肉,消除臀部和大腿上的多余脂肪,使你的形體不斷健美,并能使動作敏捷、穩定身體的重心。跳繩能增強人體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的功能。

  周四 打乒乓球

  乒乓球是一項集力量、速度、柔韌、靈敏和耐力素質為一體的球類運動,

  1.預防治療近視:打乒乓球能使眼球內部不斷運動,血液循環增強,因而能使眼睛疲勞消除或減輕,起到預防治療近視的作用;

  2.可健腦益智。乒乓球運動中要求大腦快速緊張地思考,這樣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具有很好的健腦功能。

  3. 可以提高協調性 :要做到眼到、手到和步伐到。提高了身體的協調和平衡能力。

  50分鐘

  周五下午

  打羽毛球

  a. 鍛煉手腳的敏捷性; b, 鍛煉身體(腰、肩)的柔韌性;c. 鍛煉身體各部的協調性;d. 參與者的反應能力將得到充分鍛煉,反應速度將明顯提高。打比賽 21個球。打一局休息5分鐘 2到三局

  周六早晨

  沿著林大北路騎到奧體公園南門 往返

  周日休息

  50個仰臥起坐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 6

  一、概述

  教育部制定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教體藝〔2002〕13號)。本綱要是新時期普通高校制訂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大綱,也是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和評價的重要依據。

  《綱要》第五條明確規定:普通高等學校的一、二年級必須開設體育課程(四個學期共計144學時)。修滿規定學分、達到基本要求是學生畢業、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之一。

  回顧歷史,在歷屆校領導的指導和大力扶持下,在體育教學部的領導和全體教職員工的辛勤勞動、努力工作下,我校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已經歷了一個從不斷認識、不斷改進、不斷探索,到不斷提高和不斷完善的發展歷程,同時,也為我校學生體質健康,素質教育和體育社團建設發揮了應有的貢獻。

  為了進一步深化我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學習國外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國情以及我校的具體情況,從生理、心理、社會等多視角全面認識體育教育在高等學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為基礎,廈門大學新一論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特點是:

  (1)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內容,自主選擇任課教師,自主選擇上課時間的三自主課程教學形式。結合課內外的多種自主鍛煉的教育教學方式,改變以往教師需要學生做什么,變為學生根據自身狀態來決定自己做什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倡導開放式、探究式教學,努力拓展體育課程的時間和空間。

  (2)放開修課時間限制。改變以往學生只能在大一、大二修完全部體育課程的有關規定,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修課計劃,除大一第一學期要求修完規定的基礎體育課1學分外,其他3個學分均可在大學期間的任一學期修完,不再對大學體育課課程的修課時段做限制。

  (3)獲取學分途徑多樣化。除大一第一學期1個學分外,其它3個學分可以通過不同途徑來獲得,一是學生通過正常的體育選修課獲取學分;二是通過特色項目來獲取學分。特色項目學分:是指學生根據專長自選特色項目,如游泳、馬拉松項目等。選擇特色項目的同學必須要參加體育部組織的測試并達到規定要求,或者直接獲得體育部認可的相關體育運動獎項。一個特色項目為1個學分。

  二、課程目標

  運動參與目標。通過體育課程的教學,切實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深刻理解體育運動的.內涵及其對自身發展的影響,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并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基本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運動技能目標:通過體育課程教學,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項目,較熟練掌握兩

  項以上體育鍛煉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身心健康目標。根據學生需要來精心設計體育課程教學,使學生在課內外體育運動實踐中,身體形態、機能、身體素質得到改善和提高,保持良好的生理健康狀態。并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得到愉快的情緒體驗,使學生的個性、潛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展示,改善心理狀態、克服心理障礙,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社會適應目標。根據體育課程獨有的學科性質特點,通過運動競賽的對抗與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學會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三、體育課程設置

  充分考慮我校的體育場館設施、師資隊伍狀況以及學生對課程設置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剔除和整合現有的課程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學校體育資源,增加了具有時代性、實用性、地方性和文化底蘊厚實的運動項目。目前,體育課開設的運動項目有:籃球、籃球裁判、排球、軟式排球、排球裁判、足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棒(壘)球、高爾夫球、游泳(冬泳)、太極拳(劍)、武術拳械、跆拳道、形意拳、八卦掌、木蘭拳(扇)、自衛防身、散打、形意強身功、舞龍舞獅、健美操、形體塑造、瑜珈、體育舞蹈、街舞、野外生存、定向越野、健身健美、馬拉松、體適能、保健與康復等35門課。

  四、體育課程學分設置

  體育課程設4個必修學分,除大一第一學期必修1學分外,余下3個學分可在大學期間的任一學期完成;可以是任選課學分或特色項目學分,詳見體育課程考試內容構成與說明。

  五、體育課程成績評定辦法

  體育課成績由學習態度、專項成績、身體素質三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有定量或定性的評分標準。體育程成績采用百分制記分,優(85-100),良(70-84),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

  六、體育課程要求:

  1、根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等法規性文件要求,體育課程未修滿規定學分不能畢業,只能作為肆業處理,只有在新學年補滿必修學分后,方可補畢業證書。

  2、體育課程不及格只能重修,不能補考。如因運動受傷等原因,經任課教師同意方可緩考,并在新學期開始前三周進行補考。

  3、體育課程缺課(見習、請假、曠課)累計達1/3總課時者,該學分必須重修。

  4、對部分身體異常和病、殘、弱及個別高齡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保健與康復體育課,參加保健體育課學生需持醫院保健科證明,在開學前3周轉入保健班學習。學期成績評定在成績后注明保健字樣。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 7

  教學計劃是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編制的基本依據,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規格的重保證。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也向著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貫徹落實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體現學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落實《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切實將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我部在原有的體育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加以修改,以形成我院特色的體育課程,保證我院體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一、課程性質與目標定位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明確指出:體育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為主要目標的必修課程。緊緊圍繞育人的宗旨,把體育理論知識、技能與健身健康知識和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把學習體育技能和身體鍛煉作為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主要手段,把與之相關的體育運動知識、培育健康的心理和培養健全的人格結合到課程教學中。通過體育教育使全體學生的運動參與意識增強,運動技術技能提高,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全面得以促進。

  體育課程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本課程的正確認識,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意識。使學生能自覺地、積極地、經常地參與身體鍛煉;其次是豐富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使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理、鍛煉效果的評價方式等,用科學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并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掌握兩項自己較為喜歡的運動項目和鍛煉方法,為今后的鍛煉打好基礎。

  體育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而身體健康目標是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和鍛煉,讓學生在耐力、力量、柔韌及協調性等主要素質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態機能方面達到較為理想的標準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與方法及有關的保健、營養及衛生等知識,為達到身體健康目標服務。心理健康目標主要體現在情緒的調控能力、樹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和對抗挫折能力等方面。社會適應性目標是通過體育教育及體育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體育教育在此方面發揮著其它課程難于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二、河南財經學院體育課程的指導思想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傳授健康知識、體育技能;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形成個人體育專長;培養學生自主鍛煉的習慣和體育欣賞的能力,樹立終身體育思想。

  三、河南財經學院體育課程的任務

  (一)全面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增強適應社會、自然環境的能力。

  (二)傳授運動項目的技術,使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質,使學生正確認識體育教育的意義,了解體育鍛煉的科學知識,掌握自我監督、評價身體健康的方法;培養和提高體育欣賞能力。

  (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形成個人體育專長。培養學生自主鍛煉的興趣和愛好,形成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樹立終生體育的思想。

  (四)培養高水平運動員,提高財院大學生競技運動水平,為國爭光,為校爭光。

  (五)發揮體育教育的多功能性,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共產主義教育,培養學生敢于拼搏、開拓創新、勇敢頑強、團結進取的優良品質。

  四、課程結構與設置

  根據《指導綱要》的基本要求,并結合河南財經學院體育教學師資、場地、器材等實際情況,對課程結構與設置應突出學習者的立體角色,針對學生的興趣、需要、水平來設計教學內容,從而有利于實現知識、健身、行為、習慣、情感的統一。在必修課基礎上,開設選修課、保健課、體育健康等多種類型體育課,體現課程結構的多樣性、靈活性、整體性、開放性等特點。

  (一)一年級開設基礎體育課:通過基礎體育課教學,使學生正確認識體育的目的和意義,獲得必要的體育基本理論知識,打下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使他們成為體魄健壯、精力充沛、品德高尚、勇于克服困難、具有開拓創新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合格人才。主要開設課程有籃球、排球、足球(男)、健美操(女)、中長跑、短跑、24式太極拳、八段錦、體育理論知識等。

  (二)二年級選項體育課:將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創造更大的學習發展空間,體現統一要求與區別對待的教學原則。開設課程有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民族傳統體育、武術、健美操、健美、體育舞蹈、毽球、定向運動、體適能、體育保健等。

  (二)三年級開設選修課(提高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動專項水平和能力、培養體育興趣、終身體育意識和健身習慣。以各項目教學比賽和娛樂健身方法為主要手段。開設課程有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術套路、武術散手、健美操、體育舞蹈、健美、田徑、體育與健康課等。

  (三)保健體育課。該課程主要針對傷、病、殘、體弱、特殊體型(過胖過瘦)等學生開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組織康復、保健體育教學。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以太極拳、太極劍、基本素質、康復保健知識以及物理康復治療等內容為主。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相關文章: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04-27

大學生個人體育鍛煉計劃書04-23

我的體育鍛煉計劃10-09

體育鍛煉計劃(精選25篇)06-28

簡短大學生體育鍛煉個人心得體會05-06

體育鍛煉計劃(通用21篇)08-30

一周體育鍛煉計劃04-22

體育鍛煉計劃匯編7篇05-25

體育鍛煉計劃合集10篇05-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免费国产久 | 亚洲一区二区制服在线 | 亚洲C1网在线观看 | 中文婷婷偷拍免费视频 | 夜夜精品视频网站 | 这里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