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讓幼兒在相互交流中成長》
留心觀察的父母一定會發現自家孩子身上的不同特質,比如敏銳的觀察能力,細致的思維能力,遇事冷靜沉著,語言口才超出常人等等。而孩子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這些特殊才能,或許就是孩子的過人之處。
一、聰明孩子有什么不一樣
相比普通孩子,聰明孩子身上的很多東西父母和老師是可以很快發現的。比如聰明的孩子大多擁有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他們有條不紊地處理著自己的學習進度,樂于助人,是老師的小助手,是爸媽的小棉襖。
聰明的孩子能從大人的言語之間看出事態的嚴重性,他們懂得尊敬父母老師,感恩周邊幫助過他的人們,樂觀,陽光,熱情,開朗,自信等等。孩子擁有了這些特質,如果父母和家人還不能發現的話,只能說明父母的眼睛真的有問題。
二、擁有靈敏的思維能力
聰明孩子身上的特質最明顯的就是他們都擁有靈活的思維,在面對某一個問題時,他們能從多角度去看問題,而不是只看表面,他們的這種能力有些是先天的,如父母智商,還有就是通過后天的不斷培養而慢慢形成。
而孩子的成長環境就是造就孩子擁有這些特質的基本條件。舉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司馬光砸缸,當一起玩的小朋友掉進了缸里時,其他孩子都只知道驚慌失措地跑開,想不到任何辦法,而司馬光卻馬上想到了用石頭砸破缸,讓水流出來,同伴也得救了。這種靈活轉變的思維,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的,因此父母很容易就能發現孩子的與眾不同。
三、思維具有一定發散性
對一件事情或是一個事物如果只是存在固定的思維,那只能說明這個孩子智商沒有問題,而不能說孩子智商高。一個高智商的孩子,他們對事物和事情的分析能力是多角度帶有發散性的。比如學一個單詞,聰明的孩子馬上就會發現,有很多跟這個單詞長得差不多的單詞,就可以放在一起記憶,這也就是為什么聰明的孩子為什么學東西特別快的原因。
四、優秀也是一種習慣
孩子再聰明,也需要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文明禮儀習慣,因為優秀也是一種習慣。父母不要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夠聰明,其實只要孩子身上擁有了好的習慣和好的品質,他們就會漸漸變得聰明起來,聰明也如優秀一樣是一種習慣,有了環境的培養,孩子變聰明是遲早的事,家長不必著急。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讓幼兒在相互交流中成長》】相關文章: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11-22
幼兒園觀察記錄09-30
幼兒園幼兒觀察記錄11-21
幼兒園觀察記錄《老師的心血》09-30
幼兒園觀察記錄《老師,抱抱》02-10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11-26
幼兒敏感期成長觀察記錄10-11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老師幫忙》09-29
幼兒園觀察記錄《老師我小便》09-29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執拗的孩子》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