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聽課記錄

時間:2024-10-16 09:35:18 記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音樂聽課記錄

小學音樂聽課記錄1

一、課前

小學音樂聽課記錄

  1、小魔術,老師與學生一起做繞手腕的魔術,讓學生百思不得其解。

  2、老師指導學生學會魔術。

  二、引入

  1、管弦樂隊講的故事,你想聽嗎?你要有一雙音樂的耳朵。

  2、音樂響起,老師配上講述詞。

  這是一位怎樣的魔法師?(突然強的旋律片斷)

  哪一種樂器演奏的?(銅管樂器,很明亮的音色,震撼了一切。魔法師威力無邊。

  3、這是一把怎樣的小掃把?

  小掃把的旋律是怎樣的?(活潑的)

  它的樂器屬于哪一類?是銅管還是木管?

  它是大管,看一看大管的'圖片

  哼唱掃把的主題音調,用BONG來唱、

  看譜子中哪些音樂要素使得這段音樂顯得更活潑?(頓音記號——音樂更加跳躍;休止符——音樂更加短促)老師指導:八分音符也給人短促的感覺。

  再唱一唱掃把主題,用人模仿小掃把的樣子走步子,原地做。

  4、有一個小徒弟,偷聽到了一句咒語,接下來他會怎么做?

  5、小徒弟試一試咒語,小掃把有反應嗎?

  (學生根據音樂說……)

  6、聽到了打水的聲音,倒水的聲音了嗎?(老師指導下行音樂是倒水的聲音)

  7、說一說小掃把子神情

  8、聽:小掃把的主題反復了幾次,請同學們用手指來表示。

  每次都是一樣的嗎?

  樂器?力度?(大管——小號——管弦樂;力度也是越來越強)

  你好像看到了水越來越?

  9、小結:這里用到的音樂表現手法是——主題反復。

  10、水越來越多,會發生什么事?(學生說)

  11、你聽到水流的聲音時請你做出流水的動作。(學生聽并做動作)

  12、水流的聲音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拉弦樂器)

  13、拉弦樂器的圖片

  14、水聲后來停下來了嗎?再聽音樂。(水聲一直有,小掃把一直拎水)音樂越來越激烈,音也越來越高,越來越紗,小弟子心情?

  15、小弟子劈碎了小掃把,聽一聽小掃把怎樣了?

  (死了———怎么又起來了,走起來了,會出現怎樣的場面?學生講一講。)

  16、師父來了,一切歸于平靜。

  三、完整欣賞

  1、根據音樂,學生走一走小掃把的走步(只走主題第一次)

  2、聽到水的聲音做一做水的動作

  3、很多小掃把復活了,音樂的力度與速度怎樣的變化?大家再走步

  四、小結

  1、在從小弟子身上學到了什么?(指名說,一兩句話就行)

  2、作品簡介

  3、交響詩與交響童話簡介。

小學音樂聽課記錄2

  讓學生初次聆聽歌曲時,采取邊聽邊看的形式,能盡快讓學生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起到了幫助學生理解歌曲的作用。

  一、開展情境教學。

  為使學生開始對本課感興趣,導入部分利用了多媒體手段,選用了多張草原照片做的動畫,讓學生進入課題的情景中,激發他們對美麗草原的愛慕之情,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接著進入主題,讓學生在欣賞樂曲的同時思考音樂的'表現基本要素,使學生能在無意中掌握了情境與音樂的關系,不同的音樂表現不同的情境,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

  二、主動參與。

  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地學習。根據學生的情況,我用這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用打擊樂器表現長短音。先讓幾個比較積極的學生來表演,以此給其他學生做榜樣,這樣就能調動起全班的表演欲望,在往下的分組創編表演能夠順利地進行。而且在這個部分之前已試過讓他們表演打擊樂器,在這個部分他們的學習已被調動起來,都顯得很積極主動。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的能力,為小組作努力取得好成績,互相配合的團體合作精神。

  三、尊重學生差異。

  每個學生各有各不同的特點,在分組創編活動中,我讓學生自選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演,一些演唱較弱的學生用了豎笛來表達,喜歡唱歌的同學則用歌喉來表現,并且配上打擊樂器進行。如果不用打擊樂器能不能也可以表現呢?然后老師示范了兩個,隨后就讓學生自己選擇來做,并且還創造出別的方式如拍手、跺腳、(這是他們曾經有過的課堂體驗)。這樣,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表演,這樣更能讓他們發揮自己的作用,更能讓他們能深刻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 簡化理論知識。

  不要給孩子灌輸復雜的音樂理論,要簡化其并轉化成有趣、生動的形式,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教材中就是讓學生聽、唱、吹、奏來感受音的時間長短,在無形中接受了這個感知后,然后再用簡單的語言讓學生知道長短音的基本概念。 在此課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不足,在情境導入部分能再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就更好,可以讓他們根據自己所知道的知識編編草原上的故事,而且還應該在其他方面拓展更廣的知識面。

小學音樂聽課記錄3

  聽課后如何“評好課”?在此,談談自己淺顯的看法。

  要評課,首先要弄清一堂好課的標準。一堂好的課,標準可以擬出十條二十條,也可以有七條八條,但歸結起來無非三條,即目的明、方法當、效果好。弄清這樣一個尺碼,評價就有了標準。

  要評課,第二要弄清評什么。有了一堂好課的標準,就有了評課的內容。如果將其標準具體化,就應從以下五個方面去評議。

  一、面向全體,教書育人

  融音樂教育與教養于一體,把德、智、能有機結合,互相滲透,相互補充。這是衡量一個教師教育思想和理念是否端正的重要方面。我們要通過教學這個手段,去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他們頑強的毅力,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志向和理想等等。要求教師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采取的方法或開門見山,或畫龍點睛,或潛移默化。它是在教學的全過程中體現出來的。

  二、評價教師駕馭教材的情況

  看一個教師駕馭教材的情況,主要看其目的要求是否明確,是否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是否適合本班的實際,看其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設問是否科學,能力是否有培養。突出與突破,不單是看教案中是否寫進去了,也不是看授課之前是否宣布了沒有,而是指在教學的全過程中體現了沒有,實現了沒有。

  三、評價教學方法是否得當

  無論教師用的是哪一種方法,只要不落俗套,不套模式,不是機械照搬或死扣環節,而是靈活機動、注意調節、符合實際、面向全體、啟發得當的,就是教學方法好。一堂好課,往往不是一種方法的沿襲,而是幾種方法的綜合使用或交替使用。

  四、評價教學效果

  評價一堂課的教學效果是否良好,不僅僅只看一堂課中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率,這首歌曲唱會了沒有,律動是否會做,還要看對學生在音樂學習和審美鑒賞能力上是否有培養,要從德、智、能上全面衡量,全面評價。

  五、評教師的'教學態度

  教學態度包括教師的儀表、語言、舉止、板書、情感、應變等等。實際上,這些是一個教師的功底所在和修養所在。因為教師是為人師表的,所以,教師的言談舉止都要講究一些。同時,教師的教態好壞往往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效果,是我們評課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小學音樂聽課記錄4

  課前談話:

  1、組織學生整理學具。

  2、老師喜歡同學們眼睛看著我。很好,都看著我啦。還記得我嗎?記得我什么?

  來介紹一下自己?“五一小學”這個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嗎?

  3、老師有個習慣,每堂課前都講個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上課之前,講個小故事。曹沖稱象的故事知道嗎?本來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結果去稱石頭的重量,這是為什么呀?干嘛不直接稱大象啊?大象的重量在當時的條件下很難稱得出來,所以曹沖通過稱同樣重量的石頭,就可以稱出大象的重量了。……

  評:用小故事的形式,課前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為后面學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維基礎。如果說《圓的面積》一課,探索“圓的面積”相關知識是課堂的一條明線,那么體驗、反思、改進“轉化”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條貫穿整課的暗線。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認識圓面積。

  1、出示圓形紙片,這是什么?

  今天我們來學習圓的面積。板書課題。

  2、請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圓的面積?

  請生上臺指出來。揭示:圓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圓的面積。

  評: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簡潔清晰。

  二、經歷圓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

  (一)起

  1、啟發思考:怎么求圓的面積,在大腦中檢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種什么新的東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把它變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學生以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為例說明)

  2、那么圓形能不能轉變成其它圖形?小組合作商量商量,試試看。

  小組合作(估計每一小組發到的學具有:8開鉛畫紙一張、藍色圓形紙片若干、剪刀一把、雙面膠一個、直尺等)

  3、小組代表上臺展示方法:

  (1)組1:我們把圓平均分成4個扇形。這樣,其中一個扇形的面積乘以4,就可以求出圓的面積。

  師:有什么問題?

  生1:扇形面積不會算。

  生2:看成三角形。

  師:行不行?為什么?但是還是比較接近的,對不對?

  評:這種方法在以往《圓的面積》的教學設計中很少出現,后面的環節中經過學生的探索,也能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而且比較容易理解。我們為什么沒有注意到這種方法?據麻老師課后講,設計這節課之前,曾做過前測,發現學生在面對解決圓的面積這個問題時,腦子里不是一片空白的,有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會把圓片進行對折(這是兒童生活經驗作用下的原發思維),發現和三角形類似。因此,麻老師對這種方法有了一些預設。看來,要想克服我們教學設計中的一些盲點,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另一方面也要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的一些原發的思維。

  (2)組2:我們把圓平均分成4個扇形,再剪下來,拼成一個類似于平行四邊形的圖形。

  師:怎么樣?為什么說是類似于平行四邊形?還是有點接近的噢!

  評:沒注意到老師有否引導學生關注——面積是否發生變化。轉化的前提條件是問題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如果沒有提到,那么為什么不在這里點出。

  4、回顧小結:

  兩種方法,一種折一折,折成三角形的方法;一種是剪一剪拼一拼,把圖形變成平行四邊形的方法。

  有什么共同特點啊?(都是把圓形變成了其它的圖形。)

  (二)承

  1、這兩種方法變化后的圖形盡管目前還不能直接看作學過的圖形,不過還是很有價值的。我們繼續研究下去看看。

  2、小組合作選擇上面的其中一種方法繼續研究下去。

  3、小組代表上臺展示研究成果:

  (1)組1:我們用第一種方法繼續折,折成16份,每份就更像三角形啦。

  師:為什么要折成16份?

  組1:折得的份數越多,就越像三角形了。

  師:那么怎么樣折會更像三角形呢?

  生:再折下去

  師:好折嗎?那老師就用電腦幫大家折吧。

  課件演示16等分、32等分,并不斷問:分——像三角形嗎?能更像嗎?——再分

  從視覺上看,就更像三角形了。把眼睛閉上,想像分的份數128份、256份,就……能想像到嗎?

  師又重復演示從四等分到32等分的過程。

  引導觀察:這個三角形的底是——這條圓弧。高是——圓的半徑。

  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會求嗎?(底*高/2)那么這個圓的面積能求嗎?

  評:操作、演示、追問、想像、貫通,層次分明。不過,為什么會越來越像三角形?看著32等分的扇形,學生能理解為什么最后可以把得到的這個扇形看作三角形嗎?要知道這時候的圓弧弧度還是比較明顯的。我想,第一要引導學生注意隨著等分的份數增加,得到的扇形的圓弧,逐漸在變直,所謂化曲為直;第二要點出,當等分的份數無限地多下去,那么最后得到的扇形也就無限地接近三角形。

  (2)組2:我們用第二種方法,把圓片平均分成八份,剪下來拼在一起就像平行四邊形了。

  另一組展示平均分成16分,更象了。

  師將學生作品一起展示在黑板上。問:如果要比它還平行四邊形,怎么辦?

  師課件演示32等分,拼成平行四邊形。64份、128份。

  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來越像……。按這樣等分下去,會變成長方形。

  評:不知是聽課時沒注意,還是麻老師沒有點出。按這樣等分下去,最后還是平行四邊形,只不過,如果把其中的一份再等分成兩份,放在兩頭,整個拼成的圖形才會變成長方形。其次,為什么一定要變成長方形呢?平行四邊形不也挺好的嗎?高與圓半徑的對應也不會太難嘛。

  4、回顧小結。

  (三)合

  1、我們已經把圓轉化成了已經學過的圖形,數學不僅僅只停留在操作上,你們能不能在剛才的基礎上,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師提供給學生輔助用紙(紙上印有圓一個、轉化后圖形各一個),生嘗試推導公式。

  2、反饋:

  生1:講述利用轉化成長方形的方法,推導圓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

  師在其講完后問:(1)長和圓的什么有關系(2)寬呢?(3)面積怎么計算?

  聽明白了嗎?再指生講,原生配合在屏幕上指。

  師:把圓轉換成長方形,面積是相等的。這樣求長方形的.面積,也就求出了圓的面積。

  師再講解圓的面積推導過程,板書過程,告訴學生面積的表示方法:S。

  生2:講述折成三角形的方法,提出公式:(C÷32×r÷2)×32。

  師:除以32是什么意思?

  生2:如果等分成32份,那么得到的三角形的底就是圓周長的32分之一。所以用周長除以32。

  師:為什么除以2?

  生2:求的是三角形的面積。

  師:乘32又是怎么回事?

  生2:整個圓有32份。

  師表揚鼓勵之后,問:式子有點煩,能不能改進一下呢?

  生4:C=2∏r,乘2除2抵消。

  師:也得到∏r2。那么如果是等分64份呢?128份呢?

  生:也是會抵消掉,結果也是∏r2。

  3、看來,不管是哪種方法,不管是幾等分,圓的面積計算方法都是——∏r2。

  三、鞏固練習

  1、那么求一個圓的面積得知道什么條件?告知學生黑板上的圓片半徑是10厘米,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計算。反饋校對。

  2、如果知道圓的直徑或周長,我們怎么計算面積呢?時間關系,留到下節課去討論。

  評:有人說這節課練習量是不夠的。但為什么要拘泥于練習呢?學生通過本節課在思維上的練習不是的嗎?

  四、課堂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總結思想方法,呼應課前談話。

  心得:

  1、正如專家點評時所說,聽麻老師的課,有一種震撼的感覺。之所以震撼,是麻老師的課是我們一直想要追求的一種理想的數學課堂。這堂課有新課堂所應具備的所有元素:教師組織者、引領者,不越位代替學生的思考,大氣灑脫;學生擁有充分的思維空間,自主探究、參與,數學之美、思維之美,體驗得淋漓盡致。特別深刻的是麻老師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有步驟地探究,通過討論怎么變——變得更接近——怎么算的過程,經歷提出設想——嘗試——反思——再深入實踐——溝通建構,對培養學生的探究思想非常有益處。

  2、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尺度。

  課后互動時,麻老師提出談了一點自己的困惑: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尺度如何把握?其實他的課已經做了很好的回答。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的確非常有意義,相對于數學知識與技能而言,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生今后的生活與工作中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本節課中的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非常有現實意義,花再多的時間也不過份。但是也不是每一種數學思想方法都適合小學生的思維水平,比方說本課中的極限思想。麻老師處理本課時,“轉化”是貫穿全課,并再三點出的,除了沒告訴學生“轉化”這一術語。“極限”只是適當地讓學生想像一下。因此,滲透的尺度應是:根據小學生思維水平與特點,相機點明,不搞模模糊糊一大片,也不做拔苗助長。

小學音樂聽課記錄5

  一、導入

  1、聽音樂《我是少年阿凡提》伴奏音樂,跟著老師做一做新疆舞蹈的基本動作

  2、哪一位小朋友說一說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學生)。你了解新疆哪些?(多位學生講)

  3、欣賞圖片:新疆風光。

  二、歌曲教學

  1、當地有一傳奇人物是誰?你知道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學生講一講)

  2、“阿凡提來了”,老師做一做彈唱,請學生跟著做。

  6666667176……用“來”唱,進行移調發聲練習,唱若干。

  3、“唱得好,再考考大家的聽力。”

  2212300 一遍有升號,一遍沒有升號,讓學生聽出來。

  4、概念:名稱,升高半音。唱一唱半音

  5、聽歌曲錄音范唱,伴奏樂段老師跳舞。

  6、好聽嗎?阿凡提帶著怎樣的心情來演唱?

  7、老師也想當一回阿凡提,請同學們作評委。老師鋼琴彈唱。

  8、給老師掌聲好嗎?阿凡提表達了他的什么思想。

  9、跟著節奏來念歌詞,高位置讀,老師帶著學生一起讀,鋼琴伴奏。

  哪一句不整齊,我們來練習一下

  看譜子:我可對他不客氣。唱一唱譜子。(劃拍來唱準節奏)

  10、輕輕地跟著鋼琴唱一唱

  11、“我是少年的阿凡提”兩句歌詞唱兩次,但節奏不一樣,讓學生辨別

  跟著鋼琴再唱。

  12、我們學習的音樂符號在哪里?“升記號”在哪里,再唱一唱“心中多歡喜”。

  13、辨別:老師再唱“心中多歡喜”,讓學生感受哪一個聽上去更幽默?感受下滑音。唱一唱

  14、完整地演唱歌曲,老師鋼琴彈唱,學生跟著一起唱。

  15、“誰要打鳥兒”。這幾句語氣怎樣,情緒

  休止符像聲詞來填空,同時配上動作。

  16、再唱歌詞。

  唱一句,用哪一種效果好?選擇(鈴、球、鈴鼓、雙音筒)

  驢的.腳步聲(雙音筒)除了雙音筒我還可以用什么別的辦法?

  演唱,加入伴奏聲。

  17、最后部分怎樣唱?連貫的還是斷續的?大家一起唱一唱。用什么打擊樂器好呢?(鈴鼓)

  18、綜合表演,老師唱學生配上相應的動作和節奏。

  三、拓展:環保問題

  1、看一個短片,地球媽媽嚴重污染,(配樂)。

  2、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多位學生講)

  老師結語:我們要像阿凡提做一個環保小衛士。9:48分下課。

小學音樂聽課記錄6

  授課教師:xx

  聽課評課教師:xxx

  授課時間:20xx年9月23日

一、組織教學

  同學們伴著老師的琴聲律動走進教室,并唱師生問好歌。

  二、導入新課

  首先教師給學生放一首《國歌》,并提出問題:這首歌曲是誰唱的?(聶耳),并了解聶耳的生平以及《賣報歌》的創作過程,從而引入新課《賣報歌》

  三、學習新課

  1播放歌曲范唱,并介紹作曲家以及他的所在地。以及他的一些作品

  2、教師通過講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看課件:小毛頭與《賣報歌》(圖片與解說相結合)

  1934年,在上海繁華的霞飛路上,常能見到一個瘦小的女孩,邊跑邊跳地大聲通報著當天的新聞,吸引路人買報。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見她的頭發散亂,就叫她“小毛頭”。由于她活潑靈巧,叫賣又特別動聽,人們都愛到她那兒買。在過往的行人中,小毛頭發現有一位叔叔像特別留意她的叫賣聲。原來這位叔叔是作曲家聶耳,他正打算寫一首反映窮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聶耳叔叔帶著安娥阿姨來見小毛頭,小毛頭可開心了!叫賣聲更加清亮:“賣報!賣報!七個銅板兩份報!”幾天后,聶耳叔叔又來找小毛頭,把她沒賣完的報紙全買下,高興地說:“今天不用賣報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真好聽!小毛頭很快就學會了。不久,聶耳叔叔請小毛頭到電影廠的晚會上唱了首歌,歌聲很快就傳了開來。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全中國的小朋友都愛唱這首《賣報歌》。

  2、再次播放樂曲,讓同學把樂曲分成幾個部分并用旋律線畫出來

  3、教師彈鋼琴,同學用lu模唱

  4、整首樂曲再聽一變,并要求同學們用拍手或其他動作表現音樂。

  5、學生學唱歌曲

  6、表演創編

  四、課堂小結

  評課:

  身為一個音樂老師,如何上好音樂課,如何讓學生喜歡音樂學科,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使音樂藝術達到凈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的目的,使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聽了邱老師上的《賣報歌》這節音樂課后,我感受頗深。這節課充分滲透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教學形式多樣化,充分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下面我就對該課進行簡單評議:

一、教學設計巧妙,過程精確,以故事為主線,體現其音樂性。

  邱老師上課的過程充分利用了音樂語言去引導學生,啟發學生,讓學生在音樂引導中自然地進行學習。例:1、在引入音樂活動前,用音樂進行師生問好。2、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音樂知識教學恰到好處。例:在音樂節奏教學環節,巧妙結合音樂知識強、弱、漸強、漸弱等,引導學生識、記、運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樣既使課堂更加完整活躍,又增強了音樂性。讓學生在唱唱動動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樂,體驗其中的快樂。

  二、學生自主創編表演,其樂無窮。

  一節課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師的教,還得看學生的學。在本節課中,邱老師設計了由學生自己組成表演隊、合唱隊來表演唱這首歌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乘著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樂世界。

小學音樂聽課記錄7

  聽課評課記錄

  活動記錄

  時間:20xx年9月22日

  地點:梁頭塬中學會議室

  參加人員:李平、郝建鋒、王鵬、吝春薇、王紅喜、閆永軍、王建文

  主持:王建文

  活動主題:聽課評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

  內容及過程

  1、各位教師聽楊光老師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

  2、交流研討

  王紅喜:說課稿第一部分設計思路

  本框題內容相對抽象和理論化一些,而且本課知識點比較多,層次多,如果按照傳統的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的話,必然會造成散亂的印象,重難點容易被弱化。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我采取情景探究法和問題探究法進行教學。首先,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根據本課中設置的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相互合作來解決問題,再利用多媒體實現情景的拓展與回歸,一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在進行問題探究時,通過教學生制作學習卡片進行學習,這樣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也方便其記憶。

  根據九年級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我采取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制作學習卡片的方法來進行學法指導。九年級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較高,他們希望能夠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采用了讓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制作學習卡片主要是為了強化和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方便學生理解與記憶。

  第二部分教學要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要使學生能夠識記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內容,各種經濟成分的含義、地位和作用,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區分各種經濟成分,并說明它們的作用,培養學生觀察、鑒別、思考、判斷等思維能力。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并能用它來解釋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用學過的基本原理來分析新的問題,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在教學中主要采取情景探索和問題探究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學習,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也要培養學生一種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分析情景,從教材中重組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要使學生能夠擁護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認識到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有利于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展。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種經濟成分的地位與作用。

  教學重點

  公有制主體地位的主要體現

  教學難點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

  第三部分教學過程

  情景激疑:

  (播放音頻《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展示幻燈片“熙攘的上班人群”“各行各業中工作的人們”引導學生暢想未來)

  師:同學們,你長大后,準備在怎樣的行業工作呢?

  生:(略)

  師:同學們的志向都不錯,那么大家所說的這些行業,歸結起來,就是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多種所有制經濟構成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板書)

  活動一:討論我國存在的六種經濟成分

  1、我國存在的六種經濟成分(板書)

  (把學生按座位分為六組,自主解決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舉例,并派代表發言)

  生1:國有經濟,指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形式。它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作用。如寶鋼。

  (其他學生補充)

  (1)國有經濟含義、地位、作用(板書)

  生2:集體經濟,是由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經濟。它是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可以吸收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國家支持、鼓勵和幫助集體經濟的發展,對發揮公有制的主體作用具有重大意義,對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如農村的家庭承包責任制。

  (其他學生補充)

  (2)集體經濟的含義、地位、作用(板書)

  生3: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這種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都屬于公有制經濟。如交通銀行。

  (3)混合所有制經濟含義(板書)

  生4:個體經濟是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占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它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如理發店和飯館。

  (其他學生補充意義)

  (4)個體經濟的含義、作用(板書)

  生5:私營經濟,以生產資料所有和雇傭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可以增加就業。

  (其他學生補充作用)

  (5)私營經濟的含義、作用(板書)

  生6:外資經濟,是指外國投資者和港澳臺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其他學生補充作用和舉例)

  (6)外資經濟的含義和作用(板書)

  師:大家回答得特別好。這六種經濟成份可以歸類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成份,二者構成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基本內容,其中公有制是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是重要組成部分。

  2、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板書)

  師:請同學們閱讀表格和材料,思考它們包含了什么經濟學道理?

  材料一:20xx年3月12日,_主任李榮融介紹,20xx年―20xx年中央企業資產總額年均增加1.5萬億元,銷售收入年均增加1.3萬億元,實現利潤年均增加1500億元。20xx年,中央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千億元的有26家,利潤超過百億元的有19家,進入世界500強的有16家,分別比20xx年增加20家、13家和10家。

  材料三:據全國中小企業工作會議披露的消息顯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蓬勃發展,近年來,中國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

  GDP、稅收和進出口額均占全國的.50%以上。同時也是擴大就業的主渠道,解決了75%以上就業崗位。

  生1:表格說明我國已經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發展的格局。公有制經濟比重有所下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較快,但公有制經濟仍為主體。

  生2:材料二說明,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對經濟發展起著導向作用。

  生3:材料三說明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就業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板書)

  師: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要注意兩點:一是這種優勢是就全國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產業上可能有差別,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分布上的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簡單的數量上,要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運行態勢和重要缺有資源。

  ①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板書)

  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板書)

  在我國現階段,除公有制經濟外,還存在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2)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板書)

  師:請同學們思考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有何異同?

  生(略)

  師: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基礎不同,個體經濟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私營經濟以雇傭勞動為基礎;二者的相同點都是非公有制的經濟形式,都在促進經濟發展發明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師(過渡):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相得益彰,促進了又好又快地發展,因此我們必須

  3、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板書)

  師: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關系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想一想,生產關系狀況是由什么決定的?

  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生產力狀況決定的。

  師: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由什么決定的?

【小學音樂聽課記錄】相關文章:

小學聽課記錄12-16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12-15

小學下冊聽課記錄05-17

小學體育聽課記錄08-30

小學聽課記錄【實用】07-15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08-30

聽課記錄07-29

聽課記錄聽課心得05-16

小學英語聽課記錄范文08-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第36页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 婷婷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va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