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觀察記錄

時間:2025-04-03 09:42:33 記錄 我要投稿

小班觀察記錄[精選15篇]

小班觀察記錄1

  欣欣,已經(jīng)一周沒有來幼兒園了,即使奶奶把她背到幼兒園她也是大聲地哭鬧,就是不上幼兒園,無奈,奶奶只好又把她帶回家。

  17日那天,我在家休息,正在為參加市里的教師崗位大練兵比賽做準(zhǔn)備。接近下午3點的時候,我決定利用這個時間去看看欣欣,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她突然間不喜歡上幼兒園來了。我撥通了欣欣媽的電話,告訴她自己的想法,她很高興,全家人正為她整天在家里這么待著為難呢!

  我按著欣欣媽媽說的地址很快的找到欣欣奶奶家。門開了,欣欣奶奶很熱情地請我到屋里坐。欣欣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不上幼兒園,就不上幼兒園。"我向她轉(zhuǎn)達了老師、小朋友們的問候,我告訴她,大家都很想你呢!可是不論我說什么她就是不聽,她的爺爺見狀把她抱進了里屋。我想了想,對欣欣說:"欣欣,快來看看蘋果姐姐給你帶禮物了!"這句話還真管用,她立刻從里屋跑出來,我把準(zhǔn)備好的小熊送給她。看樣子很開心。

  從欣欣奶奶那里得知,欣欣是個心事特別重的孩子,這幾天在家,就經(jīng)常問奶奶:"我不上幼兒園行嗎?"如果奶奶沒有回答或是說不行,她就要哭上半個小時。有時還會說:"我不讓爸爸早晨打電腦!"如果沒回應(yīng)依然是哭上好半天。沒想到她的心事這么重,我一定要想辦法讓她重新喜歡我們的幼兒園。欣欣找出她的《幼兒畫報》給我講故事,讓我看她畫的畫,其中還有經(jīng)典的"西瓜變成土豆了",的確很有趣。

  我告訴欣欣,她訂的新一期《幼兒畫報》在幼兒園,希望她明天和媽媽去取回家。她說:"讓媽媽去吧!"當(dāng)我離開的時候,她高興地說:"蘋果姐姐再見!"欣欣奶奶陪我走了一段路,她說:"也不知道欣欣明天能不能上幼兒園,老師給您添麻煩了!"我笑了笑,心里想:這都是我應(yīng)該做的!孩子能夠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而且在幼兒園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這就是我們感到最幸福的事了!

  18日的早晨,當(dāng)我正在給孩子們上課的.時候,欣欣高興地走進教室,我給她搬了椅子,她開始認真地聽課。

  19日上午,我去參加比賽,中午才回到幼兒園,欣欣午睡醒來發(fā)現(xiàn)我,甜甜地笑了,并對我說:"我今天上主持人課了!"20日上午,格格媽來上家長助教課,孩子們都很高興,欣欣也是特別的開心!

  21日欣欣依然沒有哭,很高興地到幼兒園來。晚上爸爸來接的很早,臨走時,她對我說:"明天我還有上表演課呢!"22日當(dāng)我剛開始帶領(lǐng)中級二班的表演班學(xué)員做口部操的時候,有人敲門,我還以為是遲到的小朋友,打開門一看,是欣欣,她的手里拿了一塊兒巧克力。笑著對我說:"蘋果姐姐這是我給你帶的!"看到欣欣離去的背影,我在想,欣欣,上幼兒園多好!

  觀察反思:

  當(dāng)孩子忽然間不喜歡上幼兒園時,老師要想出好辦法幫助她們重新建立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家訪就是一個與孩子、家長溝通的一劑良方。自從這次家訪后,欣欣再一次高興地到幼兒園來,這也為家長解決了后顧之憂,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中,也讓家長覺得把孩子送到我們的幼兒園是最明智的選擇。

小班觀察記錄2

  觀察對象:小明

  觀察時間:20xx年x月xx日上午10:00—10:30

  觀察環(huán)境:室內(nèi)活動區(qū)

  觀察目的:觀察小明在集體活動中的表現(xiàn)及互動能力。

  觀察記錄:

  小明今天穿著他喜歡的藍色小恐龍圖案的T恤,顯得特別開心。在集體活動時間里,老師組織孩子們進行搭積木的游戲。小明一開始就顯得非常積極,他迅速跑到積木區(qū),挑選了幾塊大積木。他試圖將它們堆疊在一起,但嘗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這時,旁邊的小紅看到了,她走過來幫助小明,兩人合作很快就搭出了一個漂亮的小房子。小明高興地拍了拍手,并向小紅表示感謝。

  在游戲過程中,小明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好奇心,但在面對困難時缺乏耐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紅的'幫助下,他學(xué)會了合作并成功地完成了任務(wù)。

  觀察反思:

  小明在集體活動中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但在面對挑戰(zhàn)時仍需要更多的引導(dǎo)和支持。老師可以在今后的活動中多設(shè)計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務(wù),鼓勵孩子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同時,也可以針對小明的特點,提供一些更具挑戰(zhàn)性的游戲和任務(wù),幫助他在游戲中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班觀察記錄3

  觀察對象:張某

  觀察時間:20xx年x月xx日

  觀察地點:本班教室

  觀察事件:張某是我們班上最大的`孩子,平時活潑可愛。雖然是班上的大姐姐,但自理能力卻只達到兩歲多孩子的水平。吃飯的時候

  她就坐著不動手,上廁所不知道脫褲子,要不就是小便完了站著不動。老師和她講話她也不回答。無奈之下,我們只好邊幫忙,邊要求孩子自己動手,可是沒有什么效果。

小班觀察記錄4

  情景再現(xiàn):在一次餐后活動中,孩子們用橡皮泥做了好多甜點:有的孩子做了蛋糕,有的孩子做了餅干,有的孩子做了曲奇餅,真是五花八門。小朋友以蛋糕師傅的身份推銷自己的甜品。經(jīng)過幾輪推銷,小佳上場了,只見她小心翼翼地用手托著一片小小的餅干,小步地走著。終于她走上臺,還沒開口,孩子們就哄笑起來:“哎呀,你看她做得餅干這么小,怎么吃呀!“"她做的真難看,也肯定不好吃,你們看我做了好幾層,她只做了一層!"……聽著孩子們七嘴八舌議論著自己得餅干,小佳的臉紅紅的,低著頭,嘴角使勁地抿在一起,眼睛緊緊地盯著自己手中的餅干。

  讀完這個案例,腦海立刻呈現(xiàn)出小佳那可憐兮兮、束手無措的樣子,不禁情不自禁地想立刻安撫她的心靈。所以,如果我是小佳的老師,我會這樣做:

  1、先安撫小佳受傷的心靈。

  我會對小佳很溫柔地說:"小佳,你做的小餅干老師看看做得不錯呢,小朋友們一定沒有見過這樣的小餅干,所以他們才這么說,你不要難過,他們這樣說不禮貌,原諒他們吧。"這樣的語言不僅可以安慰到小佳,讓她感覺到老師對她作品的肯定。在孩子的心里老師的評價與夸獎要比同伴的認可份量重得多,從而減緩她受傷的心靈。二來從老師這樣的`語言中讓小佳分清對與錯,學(xué)習(xí)與人交往的方式,一句原諒他們吧,讓小佳明白寬容別人也能讓自己感到不難過。這樣的安慰,一定能撫慰小佳受傷的心靈,逐漸變得開心。同時還能幫助小佳建立自信。

  2、再面向全體展開討論。

  展開討論的目標(biāo)是就事論事,通過討論讓孩子們懂得換位思考,寬容別人,并學(xué)會評價同伴的作品。我會告訴孩子什么叫"換位思考",雖然這個詞語有些抽象,難以理解,但我會以最通俗的語言幫助孩子們理解,嘗試著讓孩子學(xué)著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體會別人的內(nèi)心。讓孩子思考"如果我是小佳,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心情會怎樣",這樣的辨析與討論,讓孩子們覺得自己這樣說小佳是不對的,還是不禮貌的。"寬容"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詞語,我會告訴孩子,寬容和原諒是差不多意思。告訴小佳應(yīng)該原諒?fù)椋且驗榇蠹沂菬o心的,他們只是把自己看到的現(xiàn)狀說了出來,只是同伴們還不會用婉轉(zhuǎn)與好聽的詞語表達對別人的作品的評價與賞識,所以適當(dāng)?shù)貙捜輨e人也能讓自己快樂起來。這樣的教育行為也是體現(xiàn)了"以小見大"的教育原則。以后老師更需要做的是,教給孩子評價作品的方法,告訴孩子評價同伴的作品,要用欣賞的眼光,寬容的心態(tài)和向別人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評價他人的作品,這何嘗不是一種學(xué)習(xí)與做人的方式呢!

  3、保持后續(xù)活動的精彩。

  本次案例的發(fā)生由"一塊小小的餅干"而引發(fā),面對這塊小小的餅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yīng),小佳的無所適從與難堪,同伴的不懂寬容,這些表象都為老師提供了教育內(nèi)容與信息。除了上面老師的教育行為以外,在后來的教育行為中,我覺得還可以為孩子們欣賞各種甜點的圖片,這樣可以讓孩子們了解甜點品種的多樣化,同時感受到面點師的心靈手巧和甜點藝術(shù),在欣賞中增強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這樣做還可以幫助孩子在今后的活動中,通過借鑒制作出更好的游戲材料——點心。緊接著教師還可以生成一個美工活動,指導(dǎo)幼兒進行甜點制作,我相信孩子們做出的甜點一定會更好,小佳也會在原有基礎(chǔ)上獲得進步。最后教師再讓孩子們采用蛋糕師傅的身份介紹自己的甜品,尤其是讓小佳先介紹,這時的小佳一定會有一個贊新的、一個充滿自信的小佳,還有一群慢慢懂得欣賞他人的孩子,這就是我們經(jīng)過巧妙指導(dǎo)而出現(xiàn)的教育效果。

小班觀察記錄5

  觀察過程:

  區(qū)域活動的時間到了,李昱辰小朋友慢慢走到益智區(qū),看看柜子里的各種材料,又走到正玩得開心的小朋友跟前看看,被小朋友推開后又走到圖書角,對著琳瑯滿目的書籍左看看,右看看,又面無表情的走開了。這時他又來到生活區(qū),似乎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愿意玩的,此時他來到我的跟前,拽拽我的衣服,我彎下腰對他說:“孩子,選一個你喜歡的坐下來玩好嗎?”他對著我搖了搖頭,于是我拉著他來到美勞區(qū),對他說:“你要不要畫畫?”他還是對我搖了搖頭,我?guī)е哌^了幾個區(qū)域,可是都沒有得到他的回應(yīng),于是我問他:“孩子,你今天想不想進行區(qū)域活動呢?”他看著我點了點頭,我又問他:“那你想玩什么呢?”他又對我搖了搖頭,于是我?guī)е僖淮蝸淼搅艘嬷菂^(qū),讓他選擇一種材料來玩,可是他在益智區(qū)轉(zhuǎn)了半天也沒有選好,我?guī)退x擇了數(shù)與量夾夾子材料讓他坐下來玩,他拿著材料坐下來很認真的玩了起來。

  觀察分析與評價:

  1.對材料的選擇與使用情況:

  從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他剛開始面對各個區(qū)域的工作時,總是處于游離狀態(tài),似乎不知道該選擇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他很想?yún)⑴c區(qū)域活動,卻又不知道該去哪個區(qū)域玩。面對老師給他選擇的工作,他也沒有表現(xiàn)出喜歡或不喜歡的態(tài)度,只是很服從的認真工作。此時他被困惑的情感所困擾,只是被動的在成人的幫助下選擇工作并認真完成他。幼兒在進行區(qū)域活動時對于教師提供的材料有些是能獨自完成的,有些是需要老師從旁輔助的。

  2.活動時專注程度與探究能力:

  該幼兒在后面活動時相對專注,對于成人為他選擇的材料,能很認真的完成它。但是,他在操作時遇到困難,剛開始會去看看周圍的小朋友或看看老師,卻沒有任何求救性的動作、語言,甚至沒有遇到困難時渴望他人幫助的表情。在觀察完周圍的人之后,他又會低下頭獨自埋頭苦干、獨自探索。例如,在使用夾的工作時,他剛開始不知道捏夾子的哪頭,也由于手的勁比較小,在嘗試了兩邊都沒有捏動后,他也只是在看看其他人后又自己低頭嘗試。既沒有不耐煩或總是捏不動夾子的懊惱表現(xiàn),也沒有放棄工作的表現(xiàn),只是在獨自嘗試。在遇到老師對他的幫助時,也能認真聽取,重新嘗試,但是沒有與老師進行語言上的溝通。

  3.教師指導(dǎo)情況:

  (1)在通過對他的認真觀察后,嘗試與他交流,詢問他的意愿。在沒有結(jié)果的情況下,我?guī)ьI(lǐng)他一個區(qū)一個區(qū)的幫他找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在幼兒仍然不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后,我直接干預(yù)并幫他選擇工作。在幼兒工作遇到困難時與他交流,幫他找到問題的原因,并找尋方法解決困難。

  (2)在通過初步了解幼兒的情況下,以直接建議的方式,讓幼兒進入到區(qū)域活動的氛圍中,在旁邊適當(dāng)?shù)墓膭畈椭變海屗瓿刹僮鳌?小班區(qū)角觀察記錄(3):

  看到一個畫面,記錄下來。

  場景一:中午吃面。緣的桌上灑出了幾根,“老師,是恬的弄清的!”緣和恬坐在一組,中間隔了一位瑾。“怎么回事?”兩人嘟著嘴,滿臉的氣憤,互不相讓,決沒有道謙的想法。了解后得知:緣說讓欣不要與恬好,恬氣急之下去動緣的調(diào)羹,幾根面就這樣掉了出來。

  場景二:吃完午飯,大家把小椅子搬到兩邊,他們喜歡和朋友放一起,各自的小群體。緣先吃完,放在了魚缸旁觀察著魚兒。恬吃完后把椅子搬到了緣的附近,然后對她說:“我不是來和你坐一起的,我是來跟你說對不起的`!”緣看著恬,不說話,但接受了她的道歉,把自己的椅子挪了一下,接著恬把椅子放在附近,兩人一起看起了魚兒。

  反思:

  從矛盾的出現(xiàn)到矛盾的消失,只是孩子的一小段生活片段。我想把它記錄下來,因為從這一瞬間看到了孩子的成長片段,他們的真實想法。

  這從案例上看,這個矛盾的起源是孩子間的一句話,僅僅是一句話怎能讓一個孩子如此氣憤?這要說到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成人有成人的群體,孩子也同樣有自己群體,也就是他們的朋友。于是坐在一組的孩子就成為一個小小的群體。上課時,他們相互討論;做游戲時,他們互分角色;空余時開始聊天、說熱鬧。雖說,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也常常會把這話掛嘴邊,但孩子的好朋友還是有一定界線的。恬想嬴得朋友的愛,欣就坐在恬的旁邊,要是真不和自己好了,那多沒趣。為此她為緣的話而生氣,停不了緣的嘴,只能另想辦法對付,于是場景一的畫面就出現(xiàn)了。

  這個案例給我的啟發(fā)是:孩子之間能自己解決矛盾。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幫助分清是非然后讓他們相互道謙,孩子是口服心不服,師以為這樣就結(jié)束了。其實不然。恬的道歉是自發(fā),她想與緣在一起,也知道剛才的做法不太好會影響她們的關(guān)系,于是很自然的道謙,之后兩人又成了密友。

  原來,孩子的矛盾里也有學(xué)問。

小班觀察記錄6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觀察者:XXX

  觀察記錄:

  今天,我觀察了小班孩子們在戶外活動中的表現(xiàn)。陽光明媚,孩子們在操場上盡情玩耍。

  一開始,孩子們顯得有些興奮,四處奔跑。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他們逐漸開始參與集體活動,比如跳繩和傳球游戲。在跳繩活動中,我注意到一個小朋友開始時有些害怕,但在老師的鼓勵和同伴的幫助下,他勇敢地嘗試了幾次,并掌握了技巧。傳球游戲則讓孩子們學(xué)會了合作和溝通,他們互相配合,傳遞著球,笑聲不斷。

  觀察過程中,我還注意到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有待提高。在奔跑時,有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但他們并沒有及時尋求幫助,而是自己爬起來繼續(xù)玩耍。這讓我感到既欣慰又擔(dān)憂,希望老師在今后的活動中能加強安全教育。

  今天的觀察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天真活潑和成長的力量。我相信,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關(guān)愛下,他們會茁壯成長,成為未來的希望。

小班觀察記錄7

  幼兒區(qū)域活動觀察記錄

  觀察時間:10月21日

  觀察對象:龍浦、嘉誠

  觀察場景:娃娃家

  觀察情景

  午時,孩子們進入活動區(qū)開始做游戲,龍浦進入娃娃家后拿起,給媽媽打起了 .這時,嘉誠看見了上去就搶,嘴里還說著:給我打一個,給我打一個.龍浦不讓.兩個孩子立刻要搶起來,把那些小朋友有玩具要一起玩,要別人的東西要商量的話拋在了腦后.我立刻走過去,說:嘉誠玩具是龍浦先拿到的,等他打完了你再打好嗎?嘉誠雖然不搶了,但仍不甘心地看著龍浦手中的,我靈機一動,找來班上另一部并大聲說:鈴嘉誠快來接,爸爸找你.嘉誠快樂地跑來了,拿起:爸爸,你在上班嗎?我把幼兒園搞的亂七八糟的.聽著嘉誠可愛的話語,我笑了!

  簡單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常為滿足自我的需要不能控制自我的情緒與他人發(fā)生爭搶,我利用幼兒情緒易轉(zhuǎn)移這一特點,適時介入并加以引導(dǎo),使矛盾化解,保證了游戲活動正常開展,又不影響幼兒游戲情緒!

小班觀察記錄8

  觀察時間:20xx年xx月

  班級:小二班

  觀察對象:xx

  觀察者:xx

  觀察記錄一:

  一天早上,葭葭拉著媽媽的手蹦蹦跳跳地來到班級門口,一進門就沖我說:“教師,你看我漂亮嗎?”說完,黑溜溜的大眼睛笑瞇瞇地看著我。我一看,哦,葭葭今日穿了條藍白相間的新裙子。我笑著說:“恩,真好看。”葭葭滿意地笑了,跑到建構(gòu)區(qū),對先來的雅雅展示自我的新裙子,還轉(zhuǎn)了幾個圈圈。

  觀察記錄二:

  一天午時,孩子們折好孔雀后就自選區(qū)角玩。忽然,屹屹大聲哭起來。我聞聲過去詢問,原先是葭葭把他的孔雀撕成了幾片,屹屹哭得好悲痛。我問葭葭怎樣回事?葭葭鼓著嘴巴不說話。邊上的小朋友紛紛指證,是葭葭把屹屹的孔雀撕壞的。我很生氣,叫葭葭把她的孔雀給屹屹,葭葭不愿意,我說:“因為你把他的孔雀撕壞了,所以你的就賠給他吧。”葭葭放生大哭。邊上的小朋友也紛紛指責(zé)她。片刻后,我說:“我折的孔雀送給你吧。”葭葭一扭頭,拒絕:“不要”,滿臉的淚水。正好快放學(xué)了,葭葭沒像往常那樣跟我們說再見,而是翹著嘴巴跑向來接的媽媽,一副悲痛的樣貌。第二天區(qū)角中,我拉葭葭到一邊問她:“昨日為什么把屹屹的折紙撕壞?”葭葭回答:“因為他折得不對,我要教他,一拉就壞了。”哦,原先是好心辦壞事。可是,我跟她說:“教師相信你,不是故意要這樣做的,你只是想要幫忙他把孔雀折的更好、更漂亮,對嗎?”那你要先問問屹屹要不要你的幫忙?”葭葭不說話了,“下次可不能這樣做了。”葭葭認真地點點頭。

  觀察記錄三:

  上午,區(qū)角活動中,葭葭手里舉著一張紙跑來:“教師,快看!我畫的。”我一看,紙上頭畫了房屋和小樹、花朵,顏色搭配得很漂亮。我點點頭說:“恩,你畫的嗎?不錯,有提高!”聽到我這樣說,葭葭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教師,這幅畫我能夠帶回去嗎?”“當(dāng)然能夠啦!”葭葭就興沖沖地地去放自我的畫了。

  對照《指南》要求分析評價

  指南語言領(lǐng)域中傾聽與表達欄目的教育提議是:多給幼兒供給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如:經(jīng)常和幼兒一起談?wù)撍信d趣的話題……在這幾次和葭葭的交流中,根據(jù)葭葭愛美麗和喜歡畫畫的特點,我們倆愉快地交談。指南社會領(lǐng)域中有目標(biāo)4關(guān)心和尊重他人,其中的教育提議有:引導(dǎo)幼兒尊重、關(guān)心身邊的人,尊重他人的勞動及成果,引導(dǎo)幼兒學(xué)習(xí)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經(jīng)過“撕紙”事件,相信葭葭能逐步學(xué)習(xí)控制自我的情緒,采取更合理,更讓同伴理解的方法來幫忙他們。

  思考與收獲

  我們在與人相處時,經(jīng)常會被一些先人為主的成見所左右,一不細心就會以偏概全。很多時候,在遇到孩子調(diào)皮時,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他們的問題和缺點上,習(xí)慣于用批評和責(zé)備去糾正他們的過錯行為,而忽視了情感上的交流。在觀察記錄二中我簡單地把葭葭的撕紙行為認定為不守紀律、欺負小朋友,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生硬,沒有給予他充分表達的機會。在幼兒園的人際環(huán)境中,師幼關(guān)系處于核心地位,不僅僅影響著幼兒的同伴關(guān)系,甚至可能成為影響幼兒發(fā)展的關(guān)鍵因素。在與葭葭的互動中,我往往看到葭葭的調(diào)皮對他人的影響,而忽略了師幼關(guān)系(我與她)對這種狀況的強化作用。所以,我對自我先前的處理方式和態(tài)度十分汗顏。期望經(jīng)過第二天的補救,引導(dǎo)葭葭學(xué)習(xí)合理的處理方式,而不是簡單甚至粗暴的方法。

小班觀察記錄9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挑食

  觀察對象:xx

  觀察時間:20xx.9.21

  觀察地點:小四班活動室

  今日,我們吃的是面條。xx小朋友也不著急著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勺子舀起一勺面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shù)口湯可是就是不吃面條。我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說:“我們要使勁吃飯,吃的多身體好,長的高的。”聽完后,他說:“媽媽說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我說:“對!我們xx小朋友可棒了,此刻都自我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條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面條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一向盯著我的勺子什么時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幾口他說:“我要自我吃。”我便表揚了他,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面條就吃完了。拿著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說:“教師,我都吃完了。”我表揚了他,發(fā)給他一朵小紅花,并且要求他以后爭取在家里也這樣。他點點頭,十分高興,不時拿著小紅花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為分析:從今日觀察的情景看來,xx小朋友在家里長久養(yǎng)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習(xí)慣,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懶得自我吃飯。他吃飯時對他人存在著依靠性,這與他長期由奶奶喂養(yǎng)有必須關(guān)系。可是在今日教師的喂飯過程中,他是比較有目的性的在吃飯,并且主動要求自我吃飯,這比過去有很大的提高。當(dāng)教師表揚他時候,他十分高興,說明獎勵對他很有幫忙,今后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小結(jié):幼兒良好的飲食習(xí)慣,大多是自幼逐漸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xí)慣是保證營養(yǎng)均衡,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發(fā)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飲食習(xí)慣不好的孩子,身體較弱。孩子的不良飲食習(xí)慣僅靠教師單方面的努力還是不行的,家長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引導(dǎo)孩子構(gòu)成良好的飲食習(xí)慣。在家庭膳食中,為幼兒的全面營養(yǎng)做些努力。要教育、幫忙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從小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xí)慣,才能健康成長。

小班觀察記錄10

  今天是周xx和彭xx兩位小男生當(dāng)醫(yī)生,他們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趕緊穿上工作服,掛上工作牌,神氣地坐在醫(yī)院里等待“病人”。游戲剛開始一會兒,就看見娃娃家的爸爸媽媽迫不及待地抱著寶寶來看病了,他們皺著眉頭快步跑進醫(yī)院,一看見醫(yī)生急切地喊著:“寶寶生病了!寶寶生病了!”“醫(yī)生,寶寶發(fā)燒了!”。頓時醫(yī)院鬧騰起來,我見狀連忙走過去對爸爸媽媽們說:“你們看,這么多人一起說話,醫(yī)生怎么看病啊?醫(yī)生要一個一個地看病啊!還有,爸爸媽媽不用全來嘛,這樣,爸爸先回家做飯,媽媽陪寶寶看好病回來正好可以吃飯嘛!”有的爸爸還舍不得離開,但醫(yī)院確實有點擁擠,于是他們在我的勸說下回娃娃家了,然后我讓媽媽們排隊繼續(xù)看病。

  【分析】

  在游戲開始前,雖然我們前期對幼兒進行了指導(dǎo),比如說醫(yī)院是安靜的.場所,不能大聲講話,要輕輕地走進醫(yī)院,但在游戲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都想爭著體驗醫(yī)院游戲。“元元家”的爸爸媽媽看見“洋洋家”的爸爸媽媽帶著寶寶去醫(yī)院看病,也爭先恐后地抱著寶寶去看病,在人多的情況下,幼兒就會不自覺地就提高地嗓門,都想跟醫(yī)生說上話。因此老師不得不介入游戲進行協(xié)調(diào)。

  【指導(dǎo)策略】

  1.在后期交流中,我們再次強調(diào)了三點:一是進醫(yī)院的時候腳步要輕,二是對醫(yī)生說話要輕,三是排隊等候的時候要靜。

  2.我們制作了“靜”的標(biāo)志貼在醫(yī)院里,提醒小朋友醫(yī)院是安靜的場所。另外我們還制作了“等候區(qū)”、“門診室”、“輸液室”等標(biāo)牌分隔人流。

  3.為了讓小朋友在等候時有事可做,我們特意在等候區(qū)準(zhǔn)備了幾張小椅子和幾本圖書,讓他們養(yǎng)成耐心等待的習(xí)慣。

小班觀察記錄11

  觀察記錄:

  又到了區(qū)域活動的時間了.今天我安排了建構(gòu)能力較好的幼兒去建構(gòu)區(qū)活動.孩子們像往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積木開始玩了起來.于是我靜靜地觀察著孩子們的活動.突然傳來了爭吵的聲音,凱迪一個勁地喊:老師,老師,她搶我的積木.一只手還不停的與旁邊的幼兒拉來拉去.這時,我看到凱迪對菲菲說:你把積木給我.菲菲不甘示弱:積木是我先拿到的',是我的這時凱迪更加生氣了,站起來一把抓過菲菲手里的積木.這時,我過去了,凱迪看到我過去了,馬上搶在菲菲前頭跟我說,她搶我的積木.

  分析與反思:

  凱迪在家里的小皇帝,在家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事事都順著他,這樣長久以來就讓凱迪養(yǎng)成了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活動中,他就認為這個積木是他喜歡的,就應(yīng)該是他的,所以一定要搶過來.這里我通過與家長的交流,通過家園同步來改善孩子的性格.

小班觀察記錄12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觀察者:XXX

  觀察記錄:

  今日,我在小班的活動中觀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孩子們正在進行畫畫活動,我注意到小明在畫畫時顯得特別專注。他手中的畫筆在紙上流暢地移動,繪制出了一個生動的太陽。他的`眼神專注而明亮,仿佛整個世界都沉浸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

  在畫畫的過程中,小明還主動與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畫作,并詢問他們的意見。他的交流能力讓我感到驚訝,他不僅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能夠傾聽并尊重他人的觀點。

  這次觀察讓我深刻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和潛力。作為教師,我們需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他們的這些潛力,為他們提供一個充滿支持和鼓勵的成長環(huán)境。

小班觀察記錄13

  區(qū)域:娃娃家

  時間:20xx年6月03日

  區(qū)域觀察記錄:孩子們最喜歡的區(qū)角時間又到了,孩子們紛紛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qū)角,小家悅、林品研和小香凝高高興興的來到了娃娃家,可是不一會兒,卻傳來了爭吵的聲音,“我要當(dāng)媽媽”,“我才不想當(dāng)爸爸呢”,緊接著我趕緊來到了娃娃家看看怎么回事,經(jīng)過詢問,才明白原來是小家悅和香凝小朋友都爭著當(dāng)媽媽,而品研小朋友準(zhǔn)備好了要當(dāng)寶寶,在旁邊睜著大眼睛看著這兩位小朋友。我非常不解孩子們?yōu)槭裁催@兩個孩子不想當(dāng)爸爸呢?我蹲下身子問小家悅和香凝:“你們?yōu)槭裁炊家?dāng)媽媽呢?”我知道香凝平時是個比較強勢、不罷休的孩子,香凝搶先回答:“因為我最喜歡媽媽,我覺得當(dāng)媽媽好玩。”這時候小家悅也不甘示弱的趕緊說:“我也喜歡當(dāng)媽媽,不想當(dāng)爸爸,爸爸不好玩。”聽到這里,我若有所思,平日里爸爸陪孩子的時間少,媽媽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很重要。

  現(xiàn)象分析:

  我們有時經(jīng)常會問孩子最喜歡家里的誰?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媽媽。相比之下,爸爸在孩子們的心中分量比媽媽要稍遜色一些。可能平時爸爸陪孩子的時間少一點。小班孩子已具備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和獨立意識,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的喜歡的角色就會爭論不休,我想這也與孩子的自我為中心有關(guān)。

  策略調(diào)整:

  我馬上問:“家里有些什么人呢?”品研說:“有爸爸和媽媽。”小家悅補充道:“還有小朋友!”我接著說:“對啦!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大家在一起相親又相愛!”小家悅像個小大人一樣贊同的點點頭說:“我也覺得。”我接著說:“在我們的家里,每一個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寶寶們也是一家人,小朋友們要當(dāng)好每一個角色,我們來試試當(dāng)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說好。我又看看小家悅和香凝說:“李老師有個好主意,小香凝是姐姐,姐姐讓著妹妹,今天咱們讓小家悅來當(dāng)“媽媽”,香凝當(dāng)“爸爸”,到下一次游戲的時候我們就換一下角色怎么樣?”我轉(zhuǎn)過頭看看邊上的品研說:“品研小朋友真棒,不爭不搶的選好自己的角色,準(zhǔn)備好要當(dāng)“寶寶”了,來,“寶寶”親親“爸爸”“媽媽”,一起玩游戲吧!”這個主意小香凝同意了,小家悅最終當(dāng)上了“媽媽”,香凝當(dāng)上了“爸爸”。剛開始“爸爸”還撅著小嘴巴,可過了一會兒,“爸爸”就開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極易轉(zhuǎn)移,她們喜歡表演,一旦投入就很快融入到區(qū)角中。

  分析反思:

  我覺得在日常的.生活學(xué)習(xí)中,要加強孩子的親情觀念的培養(yǎng),知道家里的成員都是很重要的。孩子在游戲中出現(xiàn)問題,教師要及時的出現(xiàn)并加以引導(dǎo),用建議的方式讓兩位孩子協(xié)商和分配誰當(dāng)“媽媽”,雖然孩子剛開始還是有點不高興,但能很快投入到游戲中,這也是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當(dāng)孩子得到自己喜歡的角色時,要給孩子提出游戲的要求,同時對謙讓的小朋友進行表揚。同時更要重視區(qū)角完成以后的評價,讓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班觀察記錄14

  觀察記錄:吃午飯的時間到了,今日吃的是紅燒蝦和青菜。真真他在自我剝蝦,他剝的很慢,但最終還是經(jīng)過他的努力都剝完了,然后開始吃他的飯菜,剛開始吃的`蠻快的,可是旁邊的哲哲小朋友和他說話,他就開始和他聊起來,于是我走過去對他說:“今日你是小值日生哦,小值日生吃飯的時候是不說話的。”他聽了就不說了,開始安靜地吃著。

  觀察分析

  該幼兒的自控本事不是很強,平時上課注意力也不怎樣集中,會一會弄弄小手帕,一會弄弄衣服領(lǐng)子。在家,吃飯的時候喜歡一邊吃一邊弄弄別的東西。可是經(jīng)過上學(xué)期的努力,真真在吃飯方面已經(jīng)提高很大了,從上學(xué)期的要教師喂飯到這學(xué)期能自我吃飯,還會自我剝蝦,看得出他懂事很多。

  反思與措施

  能夠和真真多多交流,告訴他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做做這樣,再去弄弄那樣,這樣是不好的。對于他良好的自控行為,要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樹立他的自信心。與家長也要相互溝通,不要過分的溺愛孩子,要讓孩子樹立規(guī)則意識,不要什么是都寵著他,讓他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xí)慣。

小班觀察記錄15

  觀察記錄:

  xx 和xx來到數(shù)學(xué)區(qū)——蝸牛之家玩。

  第一次:他們把數(shù)字貼在蝸牛的家門前,然后再貼上蝸牛。我一看,數(shù)量沒有對應(yīng)。猜測他們可能沒有理解如何玩。

  第二次:我提了要求,xx和xx先把所有的蝸牛送到了相應(yīng)的家里,之后,xx開始數(shù)蝸牛的'數(shù)量,手指點著蝸牛一個一個數(shù),“1,2,3”數(shù)完之后,她貼上了三個點子。xx也學(xué)著她的方法,開始其他的蝸牛數(shù)量,“1,2,3,4,5”找到了數(shù)字5貼在房子邊上。

  xx全部做完之后,她又從頭再數(shù)了一遍,確定正確之后,她回頭看看我,問我對不對。

【小班觀察記錄】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的觀察記錄05-17

小班觀察記錄11-01

小班觀察記錄11-28

小班觀察記錄【熱】07-13

小班區(qū)域觀察記錄11-08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精選】11-09

(經(jīng)典)小班區(qū)域觀察記錄08-26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經(jīng)典)01-03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10-19

小班個案觀察記錄07-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97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欧美视频77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久 | 中文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