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書法的鑒賞美文
書法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產物,與古代文化思想相映成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書法的鑒賞美文,歡迎閱讀!
關于書法的鑒賞美文1
書法美是一種直覺美,鑒賞書法不需要理念,不需要想象,不需要技巧,我們一看,瞬間就能感覺到是美是丑。這種直覺,依憑的是潛意識,是潛意識中人類文化的積淀、或人文素養的積淀,或人生閱歷的積淀。潛意識是人人具有的,因此不論怎樣的人,都會有一種對書法的“一詞評價”,好或不好。
書法美是一種朦朧美,像霧中看花,簾中看柳,雨中看山。這種美,朦朦朧朧,隱隱約約,處在似與不似之間。這種美,就像交響樂,單三婭在《陳佐湟的交響樂世界》中說:“陳佐湟認為,交響樂好就好在它的無標題,它的可解性,妙就妙在它給解釋者和欣賞者以相當大的余地,形成了一個包羅萬象的世界。即使有標題的作品,也很難界定抽象、自由的音樂形象。同一部音樂,對于無數個不同心境、不同經歷的個人來說,就會有無數種感受!边@雖然在談交響樂,但我更感到是在談書法,這交響樂的特點,何嘗不是書法的特點,書法也是抽象、自由的形象,也是一個包羅萬象的世界。如同樣王羲之的《蘭亭序》,有的說像春天風和日麗天那花草樹木之美,有的'說像在潺潺的溪水邊那浣紗的美女之美,有的說有“清風出袖,明月入懷”之美,有的說有“飄若浮云,嬌如游龍,波譎云詭,變化無窮”之美。書法抽象的特點,決定了一件書法作品,在人們欣賞中會有多向聯想,多向想象,多種美的感受。
書法美是一種象征美,或者說是一種含蓄美。戴平在《荒誕派戲劇的象征意蘊》中:說“象征主義反對直抒情感,意蘊不是由作者明白地說出來,主張用象征的物象暗示主題,暗示其他事物,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追求作品意義的潛在性和啟示性!皶▋热菁葱问,形式即內容。而這形式雖然是抽象的,但卻又是一種視覺形象,這形象有象征意味,是耐人尋味的。梵高能用抽象的黃色象征光明,宗教能用教堂抽象的尖頂象征人與上帝的聯結,雕塑家能用抽象的扭曲線條來象征痛苦,那么書法家也在這藝術氛圍中以各種筆墨來象征自己的性情、情感和美學追求。象征陽剛之美,潑墨如灑;象征陰柔之美,運筆寧靜平和;象征慷慨激昂,下筆波瀾起伏;象征溫柔甜蜜,線條婉轉柔和。
書法美也是一種理性美。布萊希特說“有人用感受去思想,有人用思想去感受!安皇菃幔砍R娙藗冃蕾p書法作品,談收放的對比,談節奏的抒情,談用墨的韻味,談章法的視覺沖擊力,美都有理論根據,美都有哲學依憑。如以大巧若拙來談運筆,以每一片葉子的脈絡都不相同談筆畫,以量變到質變談筆法氣勢的節奏形成。
關于書法的鑒賞美文2
書法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產物,與古代文化思想相映成趣,了解這一點會使我們從另一個度品度書法,加深對書法藝術的體悟。書法是一種高度抽象的藝術,它以線條為基本表現語言,具有極強的概括性,是虛的體現。但同時它又以漢字為書寫對象,漢字的表意特征使它同時具有實指性,是實的化身。書法融虛實于一體,兼收古代哲學、文學、音樂、繪畫等學科的諸多因素,表達物象更為獨特、深邃,更加博大精深。
書法虛實的產生跟我國古代美學思想不無關聯,這也正是書法生于中國而非別土的根本原因。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文化思想滋養了書法的幼年。產生于殷商時期的《易經》,以乾坤為兩極,乾為天為陽為實,坤為地為陰為虛,由此演化而出的六十四卦象,只有乾是實的其他皆虛。它是一種哲學思想、認識,也是一種文化態度、美學觀念。由此推演出的太極陰陽圖,一黑一白,一實一虛,無疑是一幅十分神奇美妙的書法精品。老莊哲學的鼻祖老子在《道德經》中也十分詳盡地闡釋了無和有、虛和實的關系,“少則得,多則惑”,“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等,無不是書法中虛實美的極好注腳。孟子曰:“充實之謂美!彼坪鯊娬{的是實;其實這只是入世進取思想的一面之詞,由孔孟奠基的儒學還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另一種說法,是與實相伴的虛境,是構成生活真實美的必要補充。
從“書畫同源”的理論,依然可以看出虛和實在書法中的地位。中國畫尤講虛實。實則厚重,虛則空靈。只實不虛則板,只虛不實則福所謂“計白以當黑”“知黑而守白”,書畫皆宜。山水畫中的云水多為虛白,而山石樹木常常實寫。石濤的“一畫”說,強調的依然是以少勝多。即便如近代張大千全景式的潑墨山水,構圖中仍有意到筆虛之處,在實實在在的大片墨團中也留出層次,透出氣韻,使流動、使呼應、使牽連。中國畫注重意境,而境外生象、虛實并濟更是千古不易的美學法則。“賞花歸來馬蹄香”的蜜蜂,“深山藏古寺”的旌幌,以驅遣有限而達于無窮,均是畫龍點睛之筆!皶嬐础辈粌H是用筆方法的相同,更是虛實等審美觀念的媾同。“點如高山墜石,勒如千里陣云”已頗入畫理,虛從中來,虛實相生。
“飛白”的存在是書法的虛又一具體體現,“掛一漏萬”更是對虛實美的高度概括。書法線條自身的實(或黑)與線外的虛(或白)不是按比例配置的,它們根據需要,欲靈秀超脫則虛大于實,欲渾然厚重則實大于虛。但從整體篇章看,白多于黑,虛大于實,以實重虛輕相互平衡所致。
書法用筆也有虛實的美學原則,藏鋒和露鋒就是它的一種基本表現。藏鋒是什么?藏就是虛,是聲東擊西,是看不見的存在,是刻意追求的一種境界。露鋒是藏鋒的對立,是坦坦白白的鋒芒,是真實的流露,是對藏的顛覆,是藏鋒的補充。所以篆書多不露鋒,以示渾穆;隸書楷書藏多露少,端嚴而不失活潑;行草書藏露牽帶、中側并舉,故虛實蜂起,意態萬千。
書法的結構同樣具有虛實美的辯證關系。結構中講究呼應,點畫之間,部分之間,字與字,行與行,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正文與落款等,呼應關系無處不在。筆畫與筆畫、字與字之間的呼應在行草書中可以是牽絲,上引下帶,是實的存在;在正書中則是意向,是虛的化身。實的生動,虛的蘊藉。而篇章的呼應多靠氣勢貫穿,是實際存在的線條,充溢的是氣韻精神。可見書法中“虛”的境界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基于實又超然而出,成了一種實體無法追踵的高妙去處,是實的補充,也是實的延伸。
【書法的鑒賞美文】相關文章:
顏真卿書法的鑒賞06-12
美文鑒賞06-13
關于書法鑒賞的論文06-12
《沁園春·雪》書法鑒賞09-23
將進酒書法鑒賞09-23
樹人美文鑒賞04-27
畸戀美文鑒賞04-27
經典美文鑒賞:母親04-02
英文經典美文鑒賞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