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的美文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因為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最重要的因素。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是教師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良策。
其中,課堂教學是學生進行心理優化的主要陣地。因為學生一天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課堂教學中度過。因此,利用課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極好的途徑。
那么怎樣利用課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首先要就要關注學生的各種心理需求。
一、受尊重被關心的心理需求
受尊重被關心是人的基本需求。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苯處熥鹬貙W生,就能得到學生的尊重,教師關心理解學生,就能接近學生,就有可能走進學生的心靈。這樣,老師的話學生樂意聽,學生也才有可能改正缺點,尊重愛戴老師。
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語言和行動方面都要尊重學生,不歧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注意關心學生,特別是那些學習成績差,又比較自卑的學生,應該多用鼓勵的語言和關心的語氣對待他們,這樣,既有助于自己的教學,又有助于學生的成長。
二、把握知識提升能力的心理需求
學生到學校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知識、提高自己的各種能力。他們無論上什么課,都希望自己能掌握當堂課的基礎知識,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在此過程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教師為了滿足學生這種需求,就必須提前精心備課,準確地把握課堂重難點知識,并精心設計各種形式,力圖讓學生當堂掌握知識。政治課堂上嚴謹、科學、靈活、有趣地采用各種方法,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能使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利用有限時間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三、體驗成功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
人的自我實現需求是人進步成長,追尋自我生命價值和意義的內在推動力,是人內在的精神需要或心理欲求。作為培養人、塑造人的政治課堂教育,理所當然的要不斷滿足學生在體驗成功、追求自我實現過程中的各種需要,從而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自我,最終實現自我。
教師一定要擯棄滿堂灌的枯燥教學模式,要尋求活潑的教學模式,可采用討論、競爭、辯論等模式或環節,最好留時間讓學生發言或有層次回答問題?傊握n堂絕不能成為政治教師的一堂言,應該設計各種環節,采用各種方法,讓學生體驗成功,在有限的課堂展現最美的生命,讓課堂成為生命綻放的課堂。
四、關注自身成長的心理需求
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就是要獲取自身成長的`力量。學生自己不斷地關注著自身的成長。學生除了通過需要體驗成功獲得成長外,也需要通過教師傳授成長經驗教訓,不僅是教師自己的經驗,更多的是他們同齡人和已經成功人士的經驗教訓。這些經驗和教訓,能使學生少走彎路,使他們獲得更快成長。
思想政治是除了心理課之外的最能關注學生成長的課程,特別是哲學常識,它需要很多學生同齡人或已成功人士的成長故事來佐證書本觀點。比如《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這一框,就可以舉諸如洪戰輝、呂燕的事例,很具有說服力,也能讓學生受到心靈和精神的洗禮。學生通過這些事例能獲得很多啟發,獲得自身成長所需的力量,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奠定一生成長的基礎。
關注學生心理需求的課堂,一定是蘊涵豐富生命養料的課堂,也一定是學生喜歡的課堂。
【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的美文】相關文章:
在課堂上要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的美文05-08
陽光課堂中關注學生的心理需要教學實踐論文01-22
尊重學生的閱讀心理需求--課堂觀察教師的引導(網友來稿)12-06
需求修葺的情緣美文04-28
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中心稿)12-06
課堂上如何關注學困生12-05
關注細節課堂精彩論文04-23
關注網絡心理的健康教育01-26
需求其實很簡單美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