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配人生高配生活》美文
低配主義者更加重視內在的修養,重視精神的成長,重視靈魂的豐富。
讀大學時最崇拜的就是哲學系的胡教授,高高瘦瘦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每次他的課總是爆滿,因為他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老先生。
他的辦公室簡單但不簡陋,東西少但不會讓人有放空的感覺,反而覺得更踏實。辦公室內所有的桌子跟椅子都是木質的。桌上堆了很高的一摞書,書架上也滿滿的都是書。那次當問到老教授理想生活的時候,他提出了一個“低配人生”。
他說年輕時候也曾經是個瘋小子。那個年代國內搖滾音樂還沒開始大范圍地流行起來,他跟幾個同學就組了個小樂隊,憑著家世背景搞來國外搖滾的錄音帶,然后在同學中間傳著聽。教授說他倒挺懷念那段日子的,那時候覺得能天天玩搖滾大概就是理想生活了。
隨著年歲的增長以及家庭的變化,越來越覺得多讀書才會活得更踏實,于是放棄了那種激情燃燒的搖滾,開始潛心研究學問。胡教授說,學問研究得越深,越覺得真正的人生當在于精神的豐滿。所以,他現在覺得理想生活應該是精神高貴的生活,應該是一種低配人生。
胡教授說,他對現在的年輕人追求時尚追求高品質精致生活這種現象并不排斥,因為他也是從那樣的年輕人走過來的,到了某個年紀自然就會頓悟,身外之物根本沒那么重要,低配人生才是最踏實、最穩定的。
幾年前工作認識的一個朋友蕭蕭,是個大美女,因為年紀相仿,也就比較有共同話題,一來二去就比較熟了,工作結束后也會約著一起吃飯逛街。
接觸久了就發現蕭蕭是個有些虛榮的女孩兒,吃飯總要點比較貴的牛排,買衣服也買些名牌,香水、化妝品都要叫得出名字的名牌。她也剛參加工作沒幾年,工資也沒有多高,加上房租每到月底總要捉襟見肘,她是個不折不扣的“月光族”。
我曾經跟蕭蕭聊過這個問題,她倒挺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什么“人生得意須盡歡”啊,“年輕就是資本”啊,但也讓我一時語塞,無言以對。她說年輕不就該揮霍嗎?等到需要考慮錢的時候,她自然會回歸本分做個平凡人。現在不買衣服等到了有錢的時候就沒姿色穿了,現在不買點名牌,怎么吸引白馬王子來追!
我被她說得一愣一愣的,甚至某個瞬間我竟抽風似的覺得她說得還蠻有道理。她算是個不折不扣的高配主義者了,有些得意盡歡的灑脫和活在當下的狂傲。吃穿用要挑最好的,過一種所謂的精致生活,但是居安不思危只顧當下不做長遠打算的行為,我也不敢茍同。或許真正到了某一天,她會后悔現在的大手大腳,開始后悔沒有多讀一點書,多涵養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
那個時候,她大概就能真正明白低配人生的意義了。
如果你見慣了燈紅酒綠聲色犬馬,卻依然覺得空虛無聊迷茫無助,那你該思考一下你的'現狀,想想你決心努力的初衷。空虛是因為外物的高配使得內心迷茫不前,過分執迷于生活中的浮華而疏于對自己內心的充實。而很多時候我們忽略的,恰恰是最重要的東西。
低配人生,并不是倡導我們要衣衫襤褸吃糠咽菜,而是一種理念,比起外部世界的追求,低配主義者更加重視內在的修養,重視精神的成長,重視靈魂的豐富。
低配人生是對生活應有的態度。
降低一點物質要求,豐富一下精神世界。少買一件化妝品,多讀一本書;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多聽一場講座……
如此,低配人生,我們同樣可以高貴地活。
【《低配人生高配生活》美文】相關文章:
低配人生高配生活美文01-27
美文-請低配你的人生03-27
低配人生的作文02-17
低配人生作文09-01
低配人生戈令的美文摘抄12-17
請低配你的人生-生活隨筆04-13
低配人生-議論文05-24
低配人生作文4篇09-02
晚安美文配圖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