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美味涼盤子美文
在我的老家武山,過年時家家都要用胡蘿卜絲、粉絲、水焯菠菜、煎老豆腐絲、黃豆芽或者扁豆芽等調拌涼菜,各種菜雜在一起,橫切幾大片早就鹵煮的肥瘦相間的豬后墩肉,滾刀切一根羊角蔥絲,撒鹽、淋些許上好的四門或灘歌頭醋,新榨的榆盤胡麻熱油一潑,醋香、蔥香立即四溢。然后趁勢攪拌裝盤子,一道美味鮮香的涼菜便做成了。
如果家里親戚朋友多,這道菜往往要拌一盆子的,先不淋醋,用熱油潑了,等要吃的時候,調些醋裝盤端上即可。
天水人也做這菜,并且霸氣地稱為天水酒碟,即下酒的必備菜;武山人只是弱弱地稱為涼盤子,并不前綴武山。
其他任何地方的涼菜做不出武山涼盤子的味道,武山涼盤子配菜特別講究,每種配菜都是產于武山高寒山地,合了時令。胡蘿卜是春天開種,秋后開挖后再埋在土地里或存在窖里的,立春前后拿出來,依然鮮嫩如新。武山粉絲的名氣早已聞名各地,不再詳述。菠菜自然是渭河沿岸冬天經了雪霜的,根紅葉碧,略帶甜味。老豆腐一定要用名號鴛鴦的,或者東關老丁家的。黃豆芽、扁豆芽更不能偷懶用街上激素催生的',也要自己動手生發。羊角蔥,顧名思義,只要是小羊角一樣冒著綠尖、黃尖的,山上川地的,都不錯。胡麻油一定要用自然壓榨的。豬坐墩要用生長期超過十個月的散養黑豬肉,連鹽也最好選不泛苦的漳鹽。不用香料、香精、味素,就能調制出鮮香四溢,味道獨特的涼盤子。
配料的產地、選料的精致決定了武山涼盤子品質和味道。
武山人好酒,朋友相見,懷抱一瓶酒,光酒都能啖一天,如果配一盤涼盤子,便是頂級的待客之道。菜端上來,葷素搭配、紅綠相間、鮮嫩爽口,定能讓食者味蕾大開,觀者垂涎不已。武山人說,涼盤子下酒,三瓶子不倒,比酒是涼盤子的靈魂或者菜是酒的伴侶爽朗清晰多了。
春節期間,漫山尚有白雪隱隱,武山人卻能作出一盤色香俱全的時鮮新菜,著實彰顯了獨到的智慧。家家備此美味下酒,待客過節,也算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