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句子解析
1、人類生活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解析:水、森林、生物、大氣,這類資源本來可以長期為人類作出貢獻,但是因為人類隨意地加以破壞,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它們就不能再生了。不但如此,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比如水資源是可以不斷再生的,但因人們隨意破壞,向江河排放各種廢水廢物,特別是有毒的化學品,清潔的水資源就不能再生了,不但如此,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如使人生病,使魚類滅絕,使山清水秀的風景區(qū)失去美麗的風光。但是一句,充分說明了人類給地球的危害,使得可再生的資源不但不能再生,還造成一系列的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存了帶來嚴重威脅,明確表明,如果人類不去愛護自己的地球,那么人類的生存都會面臨嚴重的威脅。
2、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解析:科學家用大量的事實證明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科學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然而實現這個設想是非常遙遠的事情,而且火星和月球上缺少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和空氣等。少數人類有可能,人多了不行,這部分用確鑿的事實回答了人們思想上可能產生的疑問,除了地球,沒有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3、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解析:這句話是宇航員遨游太空,在宇宙飛船上看到地球時發(fā)出的感嘆。這句話的前一半說的是地球很可愛,這在課文開頭的兩句話中就已經作了說明。話的后半句說的是地球又太容易被破壞了,這是從三個方面來說明的。一是地球在宇宙中本來就很小,而人類生活的范圍更小。二是礦產資源面臨枯竭的危險。三是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造成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嚴重威脅。
這句話中的破碎,不是說地球真的會碎裂成塊,而是說太容易被破壞了。
4、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解析:這句話是宇航員從太空觀察時看見地球的情景。藍色和白色的紋痕是指地球上的海洋和云層。水藍色紗衣是指大氣。這句話說明了地球──人類母親的美麗、壯觀、可愛。
5、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解析:前一句話說明礦產資源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形成的,因此是一種珍貴的自然資源。后一句話說明了如果人類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礦產資源就會越來越枯竭。
6、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解析:前一句說明水、森林、生物、大氣等資源是人類生活所必需,本來可以再生,循環(huán)使用。后一句話是說人類卻不加以愛護,隨意毀壞和濫用化學品,致使造成生態(tài)災難,威脅人類生存。用遞進關系的句子不但還加強語氣,強調人類不注意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造成的惡果。
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這一句話說明破壞地球的嚴重性。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四十萬億公里的范圍內沒有星球適合人類居住,而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很遙遠的事情,也不可能有大批的人能去居住。正因為沒有退路,所以愛護地球、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才顯得特別重要。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句子解析】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原文02-26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案04-12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案08-07
只有一個地球08-24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12-05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08-09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01-13
六年級上冊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08-02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案11-03